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中国历史文化有什么桥

中国历史文化有什么桥

发布时间:2021-03-02 00:02:22

① 中国还有哪些著名的桥它们有什么历史吗

卢沟桥
位于北京广安门西南10千米。建于1189年,是一座联拱石桥,长约265米,有241根望柱,每个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广济桥
位于广东潮洲东门外,是我国古代一座交通、商用综合性桥梁,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有“一里长桥一里市”之说。
五亭桥
位于杨州瘦西湖内。桥基为12条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桥墩;桥身为拱卷形,由3种不同的卷洞联合,共15孔,孔孔相通,亭亭之间的廊相连。
安平桥
位于福建晋江安海镇。桥面由7条大石板铺成,桥头有六角五层砖构宋塔一座,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梁式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赵州桥
位于河北赵县的河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面宽10米,两侧42块模仿板上刻有龙兽状浮雕。
十字桥
位于山西太原市晋祠内。桥梁为十字形。全桥由34根铁青八角石支撑,柱顶有柏木斗拱与纵、横梁连接,上铺十字桥面。
风雨桥
位于广西三江县程阳村边林溪河上。为石墩木面瓦顶结构。桥上建塔形楼亭5座,可避风雨。整座桥梁不用一根铁钉,精致牢固。
铁索桥
位于四川泸定县的大渡河上。全长136米,宽3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系在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其中9根并排着的铁链上面铺有木板,就是桥面,另外各2根在桥面两侧,就是扶手。每根铁链重约2000千克。
五音桥
位于河北东陵顺治帝孝陵神道上。桥面两侧装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敲击能发出奇妙的声音。
玉带桥
位于北京颐和园。用白石建成,拱圈为蛋尖形,桥面呈双向反弯曲。桥身用汉白玉雕砌,两侧雕刻精美的白色栏板和望柱。有“海上仙岛”美称。

②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桥梁

太多了,太多了!

首先,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原因,中国古往今来都是一个桥梁大国,而大家如果可以仔细想一下,无论在山间、江河、城市、城市和城市之间,桥梁已经是最常见的建筑和交通形态。同时,桥梁是路的延伸,也是人类对于联通四海的征途中力量感的体现。

再有,有句俗语“想要富,先通路”桥梁绝对算得上是路的延伸,中国古代自然不会少。

至今屹立不倒的最早古石桥——赵州桥
赵州桥始建于隋朝,距今有1400多年,各朝各代包括新中国建国之后,都对其进行过修缮,至今仍屹立不倒,同时其桥身的技术之先进,领先欧洲将近700年。赵州桥曾多年中出现在我们的小学教材里。

和中国的很多古桥一样,赵州桥分别有几个不同的名字。
河北赵县古称赵州,故赵州桥得名于此。而在此前这座古桥被称作安济桥,是北宋皇帝赐名得来,取安全度过水流的含义。而赵州当地人们,则称其为大石桥,与当地小石桥相对应。

总之还有好多好多啦,欢迎大家多多讨论,断桥真的很漂亮诶。

③ 中国十大名桥是哪些

中国十大名桥分别为:北京卢沟桥、潮州广济桥、扬州五亭桥、太原十字桥、晋江安平桥、石家庄赵州桥、广西风雨桥、四川泸定县泸定铁索桥、河北清陵五音桥、北京颐和园玉带桥。其中:北京卢沟桥、四川泸定县泸定铁索桥、石家庄赵州桥独具特色,值得一观。

1、北京卢沟桥

赵州桥位于河北赵县城外的洨河之上,建于隋朝,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全世界现存的最早的石拱桥。赵州桥名气很大,大多数人在小学时都曾学过那篇著名的课文《赵州桥》,使得这座古桥被几代人熟知。

赵州桥在桥拱圈两肩各设有二个跨度不等的小拱,即敞肩拱,这就使其比实肩拱显得空秀灵丽,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包括栏板、望柱和锁口石等,其上狮象龙兽形态逼真,琢工的精致秀丽,不愧为文物宝库中的艺术珍品。

④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桥梁

卢沟桥、广济桥、五亭桥、赵州桥、安平桥、十字桥、风雨桥、铁索桥、五音桥、玉带桥,被称为我国十大著名古桥。
卢沟桥 位于北京广安门西南10千米.建于1189年,是一座联拱石桥,长约265米,有241根望柱,每个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广济桥 位于广东潮洲东门外,是我国古代一座交通、商用综合性桥梁,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有“一里长桥一里市”之说.
五亭桥 位于杨州瘦西湖内.桥基为12条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桥墩;桥身为拱卷形,由3种不同的卷洞联合,共15孔,孔孔相通,亭亭之间的廊相连.
安平桥 位于福建晋江安海镇.桥面由7条大石板铺成,桥头有六角五层砖构宋塔一座,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梁式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赵州桥 位于河北赵县的河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面宽10米,两侧42块模仿板上刻有龙兽状浮雕.
十字桥 位于山西太原市晋祠内.桥梁为十字形.全桥由34根铁青八角石支撑,柱顶有柏木斗拱与纵、横梁连接,上铺十字桥面.
风雨桥 位于广西三江县程阳村边林溪河上.为石墩木面瓦顶结构.桥上建塔形楼亭5座,可避风雨.整座桥梁不用一根铁钉,精致牢固.
铁索桥 位于四川泸定县的大渡河上.全长136米,宽3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系在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其中9根并排着的铁链上面铺有木板,就是桥面,另外各2根在桥面两侧,就是扶手.每根铁链重约2000千克.
五音桥 位于河北东陵顺治帝孝陵神道上.桥面两侧装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敲击能发出奇妙的声音.
玉带桥 位于北京颐和园.用白石建成,拱圈为蛋尖形,桥面呈双向反弯曲.桥身用汉白玉雕砌,两侧雕刻精美的白色栏板和望柱.有“海上仙岛”美称.

⑤ 中国古代四大名桥是什么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分别是河北赵州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广东潮州广济桥、 北京卢沟桥。
一、赵州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2.5公里处,它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建于隋朝大业年间(605-616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
二、洛阳桥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广济桥
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俗称湘子桥。横跨浩瀚的韩江,居闽粤交通要津,以其“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四、卢沟桥
卢沟桥(Lugou Bridge)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⑥ 中国古代名桥有哪些

1、赵州桥— 天下第一桥
位于省会石家庄市东南45公里处的赵县安济桥,则以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独占鳌头,更以高超的科学艺术价值而驰名中外。
安济桥,坐落在赵县城南洨河之上,因赵县古称赵州,所以又称赵州桥,又因大桥以石砌造而成,故当地俗称大石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
安济桥建于隋代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公元595—605年),由匠师李春监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该桥结构坚固,雄伟壮观。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大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堪称巧妙绝伦。唐代中书令(宰相)张嘉贞在《赵州大石桥铭》中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从整体来看,是一座单拱桥。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像一张弓,桥面平坦宽阔,成为“坦拱”,兼顾了水陆交通,方便了车马运行。这一石拱是由28道拱圈纵向并列砌成,每道拱圈可独立站稳,自成一体,既便于施工,又便于单独修补。这样大跨度的坦拱,对桥台水平推力很大,建造难度高。而桥台却是既浅又小的普通矩形,厚度仅1.549米,由五层排石垒成。其地基是承载力较小的亚黏土。在这样的地基上,用这样小的桥台,建这样大跨度的石拱桥,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桥大拱两端之肩上又各设两个小拱,这些敞开的小拱减轻桥身重量的同时,又起到了减少流水冲力、加速畅洪的作用,设计可谓非常科学合理。当时,使用这种敞肩拱还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第一次,属于开先河之举。

2、安平桥
安平桥长2070米 。在福建省晋江县安海镇和南安县水头镇之间的海面上,有一座著名的石梁桥,叫做安平桥,这就是我国目前最长的石梁桥。因桥长约合5华里,因而又称为五里桥。

安平桥建于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当时,安海镇边的海湾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同对面的水头镇贸易往来很频繁,靠船运货很不方便,人们遂决定在两镇之间架桥。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大桥开始动工兴建,历经14年,于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正式完工。

安平桥不仅是我国最长的石梁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梁桥,据1957年调查,桥长2070米,宽3~3.8米,建有桥墩314座。80年代初,人们又对这座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进行大规模维修,现桥长2251米,比横跨长江的南京长江大桥正桥还长数百米。为了美化桥型和供人休息,桥上还建了五座亭子,自东向西分别叫水心亭(桥头亭)、中亭、宫亭、雨亭和楼亭。在水心亭上,有1副对联,上联是“世间有佛宗斯佛”,下联是“世上无桥长此桥”,道出了安平桥的最大特点。五座亭中,中亭最大,面宽10米,周围保存有历代重修碑记13座;亭前立有两尊宋代石刻武士像,手执长剑,风格古朴。西端的桥亭,也留有清代重修碑刻。桥东头250米处,建有1座6角5层木结构白塔,建造年代与桥约略同时,桥上原有扶栏望柱,因长年山洪、台风及地震的影响,现已严重损坏。

安平桥全部由闽南开采的花岗石筑成的。每两座桥墩之间用6~7条大石板铺就,石板长8~11米,宽0.6~1米,厚0.5~1米,每块重达3吨左右,其中最大的石板重达25吨,工程十分浩大。安平桥的桥墩很有特色。设计者们在不同的位置选择了不同的桥墩形式。在水深流急而且较宽的主要港道中,采用船形墩,两端都成尖状,减少流水的阻力。在一边水急,一边水缓的港道中,采用鞋形墩,向上游的一边为尖状,向下游的一端为方形,利于泄水。大浅流缓的地方,则采用长方形桥墩,增加桥的稳定性。桥墩之间,一般相距6~8米,最长的11米。

安平桥建成以后,对促进我国古代对外贸易起了重要作用。800多年来,由于泥沙淤积,靠近岸边的海滩已经变为陆地,被辟为农田。1962年,郭沫若同志参观安平桥时,曾专门赋诗表达了人们的感慨:

3、 金水桥
中国的世界遗产 。在太和门前,有一条形似弓背的人工河道,叫内金水河、跨越河上有五座并列的石桥,就是内金水桥(天安门前面的人工河叫外金水河,五座石桥叫外金水桥)。内金水河河水从紫禁城西北角护城河引进紫禁城内,曲曲弯弯向南向东再向南,或隐或现,或宽或窄,与紫禁城东南角外的护城河相通,全长为两千多米。而以太和门前的河段最宽、最规整,装饰也最为华丽。河底与河帮全用白石砌成,两面河沿设有汉白玉的望柱和栏板。

五座内金水桥居中的最长最宽,为主桥,过去只有皇帝才能通过;左右四座为宾桥,由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通行。

五座石桥全部用汉白玉石砌成,望柱和栏板刻有云龙纹的纹饰,造型优美,雕刻精细,宛如玲珑剔透的雕冰砌玉,卧于碧波之上,位于四周高大建筑的红墙黄瓦之中,更显得素雅美丽。

4、卢沟桥
位于广安门外丰台区,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该桥因跨越卢沟河(今永定河)而得名。

卢沟桥位列中国三大古代名桥之首,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两座是河北的赵州桥和泉州的洛阳桥。

历史: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迄今已经有八百余年的历史。
该桥所跨越的卢沟渡口是当时进出都城的唯一门户,原有的浮桥和木桥等临时性交通设施已经不能适应都城所在地的交通状况,为此,建了一座耐用的大石桥,即卢沟桥,初名广利桥。

建筑:卢沟桥是一座有11拱的大石桥,全长266.5米,桥面宽度为9.3米,桥身用巨大的白石砌成。桥墩砌筑为船型,其前有名为"斩龙剑"的分水尖,用于抵御急流。该桥的建筑设计先进,制造精良。
卢沟桥的建筑装饰亦别具特色。桥栏为高达近一米半的的281根望柱与栏板连接而成,每根望柱顶端都刻有一个大狮,它的身上攀附有形象各异、或藏或露的小狮子,于是民间便有"卢沟桥的石狮数不清"的歇后语。根据考古工作队的勘察,已知共有大小石狮485只。

卢沟晓月--燕京八景之一。始于金代的燕京八景之说,卢沟晓月即是其中一景。
桥的东端有碑亭,石碑为清代乾隆皇帝所书,正面为"卢沟晓月",背面为卢沟桥诗。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盘踞于永定河西岸的日本侵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强行要过卢沟桥到宛平城搜查,遭到了国民党二十九路军的拒绝。于是日本侵略军就大举武装进攻桥东,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5、洛阳桥又称万安桥。
在洛阳市区东北郊洛阳江入海处。北宋皇佑五年至嘉佑四年(1053-1056年)泉州郡守蔡襄主持兴建。该桥是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原长1200米,阔5米许,桥墩46座,桥栏柱500根,石狮28只,石亭7座,石塔5座。规制宏伟,工艺卓越。桥建在江海交汇处,水阔浪急。先民采用筏型基础及种蛎固基为我国乃至世界造桥史上的创举。 历史上洛阳桥有二次规模较的重修,一是明和德中郡人李俊育僧正淳重修,增高三尺;一是1932年蔡廷锴重修增高,铺设钢筋水泥路面。现存桥长834米,宽7米桥墩31米。石亭二,一为中亭;一为“泉南佛国”亭。桥南有忠惠祠,为纪念蔡襄造桥功绩而建。桥北有昭惠祠,奉祀护桥海神,有真身庙,供奉义波和尚为造桥尽瘁,桥成化去, 以其真身造像祀之。

6、广济桥
在潮州市之东,广济桥是中国古代著名桥梁之一,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历时57年建成,全长515米,分东西两段18墩,中间一段宽约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桥,只用小船摆渡,当时称济州桥。

明宣德十年(1435年)重修,并增建五墩,称广济桥;正德年间,又增建一墩,总共24墩。桥墩用花岗石块砌成,是中国桥梁建筑中的一份宝贵遗产。中段用18艘梭船联成浮桥,能开能合,当大船、木排通过时,可以将浮桥中的浮船解开,让船只、木排通过。然后再将浮船归回原处。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

此桥在明代曾大修过五次,并在桥墩上建起24座形式不同的“望楼”(已毁)。清雍正元年(1723年)又在浮桥两端石桥墩上置铁牛两只,牛背镌有“镇桥御水”四字,但早已不存。1958年由于交通需要,将梭船拆除,改为直通大桥。1980年重铸铁牛一只,将其置于桥上。民谚云:“到广不到潮,白白走一遭;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场”。

7、江东桥
江东桥古称“虎渡桥”,始建于宋绍熙年间(1190年),是一座十五孔梁式石桥,长1000米,宽6.6米,高30米,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江东桥与泉州的洛阳桥、晋江的安平桥、福州的龙江桥合称为“福建四大石桥”,建筑技术在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史上有显著地位,尤其是桥上的梁石最长达26.6米,宽、厚各1.6米,最重的近200吨,在古代科技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是如何开采、搬运、架设的,至今还是一个谜。2001年,该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久负盛名的漳州市江东桥定于今年底动工维修,总投资约需1000万元人民币。

8、龙江桥
在福清海口镇,始建于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竣工于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历时十载。该桥东西走向,属座梁式石板桥,全长476米,宽4.6米,现存40孔,39墩,桥梁用长10米,宽0.8米的大型条石互相扣合,十分牢固,桥头还有一对实心石塔,塔高五米多,保存完好。海口龙江桥与龙海江东桥,泉州洛阳桥、晋江安平桥合桥称为福建省四大古桥梁。1961年列为省人民政府文物保护项目。
9、十七孔桥
坐落在宽阔的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整体桥长150米,宽8米,因由17个桥洞组成而得名,是园内最大的一座石桥梁。它西连南湖岛,东接廊如亭,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

造型优美的十七孔桥,将昆明湖的水面分出层次,千亩碧波尽收眼底的空旷观感,被此桥的参与,将空旷的孤寂感消弭无踪,这些都是造园设计者神工巧匠的神来之笔。

石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44只。比起北京石狮子最多的卢沟桥,还多上59只。观赏石狮的奇趣造型,别有一番游兴。

“廊如亭”坐落于十七孔桥东桥头南侧,是中国现存古亭类建筑中最大的亭子。因此亭是一座”八角型重檐”的建筑,所以也称之为“八方亭”。

十七孔桥上所有匾联,均为清乾隆皇帝所撰写。在桥的南端横联上刻有“修蝀凌波”四个字,形容十七孔桥如同一道彩虹,飞架于昆明湖碧波之上。桥的北端横联则有“灵鼍偃月”几个大字,又把十七孔桥比喻成水中神兽,横卧水中如半月状。桥北端的另一副对联写着:“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浆影翻明月照还望”。此桥的风景,在优雅宁静之夜游赏更加怡人。

10、断桥
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⑦ 中国十大名桥分别是哪些桥

中国十大名桥分别是哪些桥?

北京丰台卢沟桥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在金朝明昌年(1194年)第一次修建,在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修复。桥长200步,石头栏杆上列有柱头,石狮子形态各异,有吃奶的,有回头抱着的,有背着的,神态和颜色搭配得很好,数量数不完。民间传说:这是鲁国公输班(即鲁班)的神妙雕刻啊。桥北面是个村子,有几百户人家。己巳年,被元朝的兵马焚烧抢夺光了。村头的碉堡工事,沿着河蜿蜒不绝,望过去就像城墙上的矮墙一样。卢沟桥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北京颐和园玉带桥 。全国各地有许多桥梁名曰“玉带桥”。其中最著名的一座位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长堤上,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光绪时(1875-1908)重修。玉带桥为清乾隆时建造,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据说,乾隆皇帝每次去西山必从此桥下经过,不仅因为这座桥交通方便,还因为它造型玲珑秀美,深得乾隆帝喜爱。

中国历史最久的桥叫什么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俗名“大石桥”,位于河北石家庄赵县城南2.5公里处的洨河上,距石家庄市区仅45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州桥建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隋代杰出工匠李春建造,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座单孔敞肩式石拱桥。桥全长 64.40米,宽9.6米,单孔跨度为37.02米,桥面宽约10米,用厚约30厘米的条石铺成。在桥两端的石拱上,各辟2个券洞,这种桥梁的结构形式叫 “敞肩拱”,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土木工程桥梁上史上的范例。这种敞肩的设计既减少水流阻力,又减轻桥身自重,还能节省建桥的材料,造型构思巧妙,造型轻盈,美观实用,堪称千古独步。桥两边之栏板、望柱,都是隋代雕刻之精品。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形象生动逼真,体现了很高的雕刻艺术价值。赵州桥融技术与艺术于一体,引来历代文人争相题咏,赢得“车马千人过,乾坤此一桥”的美誉。
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赵州桥自建起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尤其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4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证明桥的设计有很好的抗震性能。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1991年9月,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取为第12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文化有什么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