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钟鼓楼历史
您好。
古代,凡复是重镇,都置制有鼓楼。有关鼓楼的沿革,民国19年(公元1930年)《重修滑县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北魏时,兖州多盗,李崇为刺史,乃村置一楼,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始闻者,挝鼓一通,次复闻者,以二为节次,后闻者以三为节次,各击鼓千槌。诸村闻鼓,皆守要路。
② 西安钟鼓楼的追溯历史
每个老西安人都清楚记得在鼓楼南北屋檐下曾分别悬挂着两块匾额南为“文武盛地”北为“声闻于天”匾长8米宽3.6米为蓝底金字木匾。两组八字均为帖金凸体字字精练千古绝笔。西安市钟鼓楼保管所业务科长喻军说:“‘文革’时期两块巨匾被摘下砍断并焚烧殆尽从此人们相传中的中国两匾一个是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另一个就是西安鼓楼的”文武盛地“就只有一匾了两块牌匾被毁后不但是对陕西省文物的巨大损失而且也成了西安市民心中的缺憾。为了给后人一个交代还历史以真实面目从1982年起所就萌发了恢复两块牌匾的念头并开始了有关调查研究和取证工作此后的1988年以来在每届的市人代会和市政协会议上都有恢复牌匾的议案和提案就在呼吁两块牌匾的同时西安的广大市民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进来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恢复牌匾工作的进程。2004年3月至7月西安市政协和陕西省文物局分别多次召开了‘鼓楼周边历史文化探讨与研究’及‘恢复鼓楼牌匾’专题讨论会对牌匾恢复一事广泛征求与会专家、学者及老前辈的意见和建议在2004年7月9日的专题会上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文保中心、原西安市文物园林局、陕西省书学院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对初步方案进行了最后的推敲和完善制定出了‘采用原字样大小形式同原样用现代轻型材料但要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原则进行原貌恢复两块牌匾。
两块牌匾的恢复不仅了却了文物工作者和广大市民长久期盼的心愿和缺憾更为鼓楼增添了灵魂和神韵它将随着历史的延续永存史册无论为勉励后人或是为文物价值本身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初步形成方案后所配合西安市文物局做了大量的研究审议工作收集了近百张有关老照片从恢复方案的雏形、探讨到初步决定经过了无数次不懈努力与商讨和磨合但是由于资金等问题一直没有落实恢复牌匾的事情就只有先搁浅了……”
③ 作文:电城钟古楼历史
上回说到回民街在钟鼓楼附近,那我们下一站就去钟鼓楼。钟鼓楼其实是两栋遥相呼应的建筑,顾名思义,一栋上面是大钟,一栋上面是大鼓。
登上钟楼,一口巨钟引入眼帘,那象般巨大的铜钟被高高地挂在一个红色的的木架上,光是边上的木杵直径就有二十多厘米。可以想象清晨那古老的钟声是怎样将人们从梦中唤醒。
钟楼整个都是木质结构,上面画有各种各样的图画,还刻着各种各样的花纹,我终于见到真正的“雕梁画栋”,没想到那时候的做工就那么精细了。钟楼里还陈列着很多古董和齐白石爷爷的作品,简直就是精美绝伦。站在钟楼顶远眺,整个西安就像立刻缩小了,变成了一张地图。那上面以钟楼为中心的笔直笔直的大路伸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真的很奇怪,为什么西安的路都是直的?
鼓楼和钟楼很像。一上去最抢眼的就是一面特别特别大的鼓,那鼓立在那儿足有三米高,一米厚!让人禁不住想去敲两下。再往后接着走,就会看见整整一排的鼓,上面写着二十四节气,好似阅兵似的,特壮观,特气派。鼓楼里还有一面高达十米的大鼓,最奇怪的是那口鼓的鼓面,上面竟然没有任何接缝,哪来那么大的一张整皮呀?
到了晚上,很多盏刺眼的灯光打在钟鼓楼上,钟鼓楼顿时变得金碧辉煌!妈妈说,那在建筑学上叫“光雕”。
钟鼓楼真是古城西安的一大奇观
④ 钟鼓楼广场的历史沿革
《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是中国古代对城市设置、规模的明确规定,一直影响着历朝历代的城市建设。唐长安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宋代都城建设打破了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汇集了杂技、游艺、茶楼、酒馆等设施,但到元、明、清则又回归前朝后市的格局,最典型就是当时的北京城。城市的空间就是街道,“逛街”成了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最通行的城市生活方式,乃至今天。
唐之后的西安城到1949年之前,几乎再没有被人重视过。这里一直被视为边远地区,因为陕西交通不便,1934年铁路才修到西安。因此,陕西在明清时期没有像样子成规模的地面建筑。最能让西安体面风光拿得出手的地面建筑就是钟楼、鼓楼和古城墙。钟鼓楼广场,时尚而开放,让西安重现在世人的目光中。
钟鼓楼广场建于1996年,是一项古迹保护与旧城更新的综合性工程,环境艺术设计沿着“晨钟暮鼓”这一主题向古今双向延伸,在空间处理上吸取中国传统空间组景经验,与现代城市外部空间的理论相结合,为古城西安提供了一个“城市客厅”。
西安钟鼓楼广场又叫尚书省广场,面积达6万平方米,仅次于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据考证,早在盛唐时期,这里是执行国家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尚书省所在地。就是这个尚书省,统辖六部,典领百官,统览政令,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把国家带到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期。绿草如茵的草坪,用石板隔成了九经九纬,就是唐长安街坊棋盘式的结构。“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这种城市格局,也只有大唐的都城长安才有。广场北侧,建有“同盛祥”、“德发长”、“王海棠”等久负盛名的老字号店铺。钟鼓楼广场下面也得到了利用。世纪金花购物中心是西安市人民政府与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一项大型城市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工程。该工程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城市改造、人防工程、文物保护、商贸流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这里已成为西安市标志性地段和古城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⑤ 祥云钟鼓楼历史
西安钟鼓楼来是自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位于西安市中心,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建于今西大街北广济街东侧,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面积1377.64平方米,建在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基座下有高与宽均为6米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
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比钟楼的建造时间稍早。鼓楼建于高大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台基下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南北向券洞。
⑥ 西安钟鼓楼的来历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成为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
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西安鼓楼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
(6)电城钟鼓楼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西安钟楼始原建于今西大街北广济街东侧,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面积1377.64平方米,建在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基座下有高与宽均为6米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
西安鼓楼比钟楼的建造时间稍早。鼓楼建于高大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台基下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南北向券洞。
西安钟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钟楼构建于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
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
网络——西安钟鼓楼
网络——西安钟楼、鼓楼
⑦ 甘肃省张掖市的 钟鼓楼 距今已有多少年历史 无知者请勿回复!高手快来!
俗称抄鼓楼,又名靖远楼袭,位于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楼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建在一座砖包的高台上,台基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造型雄伟壮观。基座有“十”字洞通向东西南北与四条大街衔接。楼上四面悬有匾额:东为“金城春雨”,西为“玉关晓月”,南为“祁连晴雪”,北为“居延古牧”。距今约有505年
⑧ 是北京的钟鼓楼历史悠久还是西安的钟鼓楼历史悠久
如果按照第一次建的话,那就是北京的早一些。但是北京的钟鼓楼曽毁于火,1420年重建钟鼓楼,这个是比西安最早建的钟鼓楼(1380年)晚的。但比西安钟鼓楼重修(1699年)要早。
我觉得要是从历史悠久的角度来说的话。。应该是北京的钟鼓楼?毕竟北京的是元代第一次建立,而西安第一次建立都要到明了
资料:(源于网络啦~)
西安鼓楼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鼓楼横跨北院门大街之上。鼓楼和钟楼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距仅半里,互相辉映,为古城增色。鼓楼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当初的钟楼早建4年。楼基面积比钟楼楼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丽不亚于钟楼。古时楼上悬挂一面大鼓,傍晚时击鼓向全城居民报时,故称鼓楼
主持修建鼓楼的有长兴侯耿炳文、西安知府王宗周等人,据说是在微雨朦胧之中为鼓楼工程奠基的。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乾隆四年(公元1740年)曾先后两次重修。
北京钟鼓楼始建于元代至元九年(即公元1272年),当时位置处于在大都城(即今北京)北京钟鼓楼外景的中心,后毁于火,元成宗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重建之后又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重建钟鼓楼,并确立了其位于都城南北中轴线北端的地位。后相继毁于火。嘉靖十八年(1539年)鼓楼遭雷击起火,第三次重修。清乾隆十年(1745年)再次重建钟楼。钟鼓楼在清代历经修复,所见到的鼓楼建于明代,钟楼则建于清代。
⑨ 北京钟鼓楼有哪些修建历史
北京钟鼓楼,位于北京东城地安门外大街,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代回。北京的钟楼答在北,鼓楼在南,两楼同时坐落在古城中轴线的北端,是元、明、清三代京城的击鼓报时之处。
西便门城楼位于北京外城西南角,为明清时期的北京外城七门之一,属北京外城简单便门之一,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由城楼、箭楼和瓮城组成。其中,"八瞪眼箭楼"为清代初期增建。
紫禁城角楼于1420年建成于北京紫禁城的4个城角,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东南角楼在北京建国门南大街和崇文门东大街相交处的内侧,建成于1439年,是我国唯一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