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周文王被纣王囚禁的处所是何地方
羑里,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
姬昌受封为三公,拥有雍州之域,势力扩展到江汉地区(丹江汉水流域),诸侯归附者有六州之众。
周的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里。
(1)历史上帝辛怎么放的文王羑里扩展阅读:
周文王,生于前1152年,死于前1056年,享年94岁,在位时广招贤才,礼贤下士,使周朝一步步走向了强盛,为后来讨伐商纣奠定了良好基础。
周文王在父亲过世后,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父亲在世是被商王封为“周西伯”,周文王继位后,被人称“西伯侯”。
周文王在接受父亲的爵位后,虽然只是一介诸侯,却颇得其它诸侯们的拥戴,并自封为王。周文王在位期间勤于政务,广招贤才,施行任政,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拜得姜尚为师,共商军功大计,多次攻打得胜,岐周的疆土日益扩大,百姓安居乐业。那个时候,天下差不多三分之二都在西周的掌控下,且诸侯们都拥戴周文王,形势一片大好,却也招来了祸患。
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岐周,商王不安了。所以在亲信谗言说,周文王到处帮助别人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且诸侯们还都很拥戴他,怕会对商王不利。商王听到后很是担心害怕,借口传召周文王,用对付过文王父亲同样的手段把周文王困在了羑里。
为了解救周文王,周朝的臣子们想尽办法,最后还是散宜备了一些奇珍异宝和美女进献给商王。商王这个草包,本就没什么大本事,对于这些宝物很是喜欢,特别是只要有美女就够了,真是又色又无能,当即便放了周文王。
等周文王等人回到西周便计划起讨伐商朝之事。周文王是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在位时广招贤才,礼贤下士,拜姜子牙为师,教授军事大计,使周朝一片昌盛,且创作了《周易》,八卦演变成64卦,为世人传诵,享年94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周文王
㈡ 文王哪年被囚
周文王
姓名:姬昌
又名:文王
性别:男
年龄:97岁
所属年代:商代
出生年月:前1152年农历九月十五日
去世年月:前1056年
在位:50年
相关事件:文王伐纣, 文王羑里演周易
相关人物:周武王, 商纣王
周文王事迹
中国商代末年西方诸侯之长。姬姓 ,名昌。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亦称西伯昌。相传西伯在位五十年,已为翦商大业作好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周人谥西伯为文王。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
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他就是日后著名的周文王。他在位50年,主要功绩是为灭商做好了充分准备。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文王在位,以商朝的一个“方伯”的面目出现,表面上臣服于商朝,暗地里却积极进行灭商的准备。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争取与国,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争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纣的“受命之君”。在虞、芮归附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为灭商建立了巩固的后方。接着向东发展,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沿渭水东进,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据点崇,扫除了周在东进道路上的一个障碍,并且据有关中的膏腴之地。在伐崇的第二年,文王在沣水西岸营建丰邑,把政治中心迁于丰(今西安市西南)。至此,文王已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周人对商朝已经形成咄咄逼人的攻势。课本上的周武王、周公旦的画像,都来自汉代-山东武氏祠画像石。
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周文王,商末诸侯首领,史称西北侯,追封为周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使其领地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与其子姬发在宝鸡蟠溪钓鱼台聘姜尚为军师,自岐山起兵率军攻伐殷商,是西周王朝的开创者。发明“文王八卦”和“文王六十四卦”,流传于世,《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商王囚禁期间在狱中写了《周易》一书,在位50年。
㈢ 周文王为什么被囚于羑里
西周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县)。他在囚禁中,精心致力“演易之六十四卦,各为彖。”周臣闳夭等人为营救文王出狱,搜求美女、宝马、珠玉献给纣王。纣王见了大喜:“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够了,何况宝物如之多!”于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狱。并赏给他弓、矢、斧、钺,授权他讨伐不听命的诸侯。这就是史书中说的文王“羑里之厄”。
周文王在接受父亲的爵位后,虽然只是一介诸侯,却颇得其它诸侯们的拥戴,并自封为王。周文王在位期间勤于政务,广招贤才,施行任政,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拜得姜尚为师,共商军功大计,多次攻打得胜,岐周的疆土日益扩大,百姓安居乐业。那个时候,天下差不多三分之二都在西周的掌控下,且诸侯们都拥戴周文王,形势一片大好,却也招来了祸患。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岐周,商王不安了。所以在亲信谗言说,周文王到处帮助别人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且诸侯们还都很拥戴他,怕会对商王不利。商王听到后很是担心害怕,借口传召周文王,用对付过文王父亲同样的手段把周文王困在了羑里。
为了解救周文王,周朝的臣子们想尽办法,最后还是散宜备了一些奇珍异宝和美女进献给商王。商王这个草包,本就没什么大本事,对于这些宝物很是喜欢,特别是只要有美女就够了,真是又色又无能,当即便放了周文王。等周文王等人回到西周便计划起讨伐商朝之事。
㈣ 为什么商王在朝歌没杀了周文王,而是放他回国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商纣王让周文王,也就是当时的姬昌前往朝歌,本来就是想杀掉他。如果姬昌反抗,那么刚好就有了借口,反之姬昌一来他就没有理由杀他。据说姬昌在西岐太得民心,如果杀了他会引来民愤。但最后为什么会放他离开就是因为西岐派人给商纣王送了很多奇珍异宝,将姬昌赎了回来。
后世魏征也是儒家派,对唐太宗的政策最不满意的就是儒家派,勤政爱民的李世民在他们口中就成了一个坏人。可见商朝的毁灭是注定的,但并非是商纣王的原因,而是吞并,周文王爱民,可周武王有野心。所以如果商纣王并没有记载中如此残暴肯定会放周文王,哪怕西岐并没有送来奇珍异宝。
㈤ 周武王被帝辛关在哪里
应该是周文王吧,武王不记得他被纣王关押过,周文王曾经被帝辛关押在羑里7年(出自《封神演义》)
㈥ 商纣王和周文王是怎么回事,当时周文王没被他儿子加封为周文王,周文王当时是干什么的是商纣王的大臣
周文王在商纣王时期是西伯侯,是商纣王的封疆大臣。
商纣王发明了名为炮烙的酷刑,也就是命犯人走在涂满油的铜柱上,一滑倒就会跌落到火坑里,顿时皮焦肉烂,死于非命,但商纣的宠妃妲己看见此惨状却笑个不停,所以商纣就一直强逼犯人这样做,以博得妲己一笑。西伯侯姬昌很是气愤,诸侯和人民无不痛恨的咬牙切齿。西伯侯姬昌向纣王表示愿意献上周国洛河西岸的一块土地,以此换取废除炮烙之刑。纣王答应了西伯的要求,废除了炮烙之刑,姬昌得到了天下百姓的爱戴。
西伯侯姬昌受封为三公,拥有雍州之域,势力扩展到江汉地区(丹江汉水流域),诸侯归附者有六州之众。周的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里。
周国大臣散宜生重价购得驺虞、鸡斯之乘、骊戎文马、有熊九驷及有莘氏美女给纣王。纣王大悦,“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够了,何况宝物如此之多!”于是下令赦免西伯侯姬昌出狱,赐给弓矢(shǐ)斧钺(yuè),使姬昌得专征大权。
此时西伯侯姬昌也还是一介诸侯,却已成为天下诸侯们的道德楷模。西伯昌断虞、芮之讼,也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周人将这一年称为西伯昌受命元年。“告邑”的命名无疑也有着秉承这一制高点的意义 。诸侯纷纷拥载,于是西伯昌称王,史称周文王。
(6)历史上帝辛怎么放的文王羑里扩展阅读
周文王所奠定的西周政体是为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集权之先声;而《周易》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则有着深刻影响与巨大改变,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改变了古代的文化发展轨迹,影响了今天的文化基质。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历来就有所谓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之说。《史记》也认为《周易》的作者就是周文王。
当然,也有人因为《周易》六十四卦的爻辞中记有周文王之后的史事而提出质疑,认为卦爻为周文王推演,而辞文出自周公或他人之手。其实,像《周易》这样的经典之作,其成书难以一蹴而就,肯定得有一个从雏形到充实、完善的漫长历程,必须经过多人乃至数代人的构思、采辑、撰写、订正、增补与润色才有可能形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文本。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肯定作者就是周文王一人,但至少可以推断,周文王在《周易》成书的过程中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代以复周礼为己任的人数不胜数。由于年代久远,文献残缺,人们对周文王的了解未必很多,周礼也未必很完美,但是作为人们对清明之君、清明之制的一种向往,意义是积极的,抽象意义的周文王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
后世的儒家,为了把道德与政治联系起来,把文王当成一个“内圣外王”的典型加以推行,文王的影响就越来越大了。孔子就特别推崇文王,他做梦都想恢复“郁郁乎文哉”的周礼。
㈦ 历史上的帝辛是怎样的一个人封神榜中的不是真的吧
帝辛(?―公元前1046年),子姓殷氏,名受德(一作受)庙号帝辛或受辛,世称商王受,帝乙少子,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
帝辛因其母为正后,故得以立为嗣子。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其父帝乙欢心。
帝辛继位后,重视农桑,因此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好发展,国力强盛之余,便兴拓土开疆之事,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把商朝疆域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则扩大到今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公元前约1046年商朝灭亡。后世对其评价褒贬不一。
帝辛继位后,定都于沫,后改沬邑为朝歌(今河南淇县)
。帝辛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东夷向中原拓展,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商朝的安全。帝辛统一东南以后,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融合。
历史评价编辑
子贡:“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司马迁《史记》:①“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於妇人。”;②“夏桀、殷受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百战克胜,诸侯慑服,权非轻也。 ;③“帝辛湛湎,诸侯不享。”
皇甫谧《帝王世纪》:“帝辛能倒曳九牛,抚梁易柱。
司马贞《史记索隐》:“帝辛淫乱,拒谏贼贤。”
毛泽东:①“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②“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周王发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败了。
4趣闻轶事编辑
红盖头的由来
传说,商受王时期,有个力能扛鼎勇冠三军的将军,名叫闻仲,是帝辛的叔叔。商朝一多半的江山都是靠他打下来的,帝辛受德十分敬重这个叔叔,文武百官对他也都是服服帖帖。唯独有一样,闻将军怕老婆是出了名的,朝野皆知。
有一次,闻仲打胜仗凯旋,帝辛率文臣武将亲自到郊外迎接。然后大摆宴席,为他庆功。席间,有个同僚竟跟他开起玩笑,说他怕老婆。引得众人哄堂大笑,闻仲方才的得意之色顿然消失一大半,讪讪地不知如何应答。
群臣耍笑叔叔的这一幕,帝辛全看见。一向暴脾气的受辛王暗想,叔叔真的怕老婆到这种程度?我倒要看看我的婶婶长什么模样,怎么对待叔叔。酒终人散,帝辛回宫换了一身平民衣裳,微服摸索到太师府。刚走到叔叔家门口,透过门缝,他就看到,一向高大威武的叔叔,正半跪在婶婶面前,给老婆大人请安。
受德没法再看下去了,扭身回宫。第二天,一道圣旨传达下来,命满朝文武官员,统统带着夫人一起上殿,不得借故不来!官员们不知就里,都乖乖地带着内人前来,齐刷刷一片像办集体婚礼,这其中,自然包括皇叔闻仲及其夫人。金殿内,文臣武将们携夫人参拜过帝辛,刚要落座,突然听见纣王向身边武士喝令道:将那个可恶的女人押上堂来!目光凶凶,挥臂指向闻仲身边的婶婶。
闻仲夫人被几个壮汉扭胳膊搂头地从人堆里押上台前,帝辛起身,呵斥道:我叔父出入枪林箭雨,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别说其他臣子们个个对他恭敬佩服,就是予,也对他另眼高看,十分敬重;你一个妇人,何德何能,竟敢在家里欺负羞辱他;一个堂堂的将军,半跪在你的面前,成何体统!此前听说过叔父在家怕你,我满以为是玩笑,昨日亲眼得见,真是令人发指!
训斥完,帝辛当即下令:砍掉这个妇人的头!武士手起刀落,婶婶的人头被齐颈砍下。妇人脖颈处鲜血直冒,武士拿来一块白绫裹于其上,鲜红的血转眼就染红三尺白绫。帝辛当即发布号令:为借此染红的绫绸警示天下女子,婚后不再羞辱小看男人,自今日起,但凡女孩出嫁,头上一律都要顶着红绸,遮盖头脸,入住夫家,听候丈夫使唤,尽心伺候夫君!新娘红盖头的习俗,就是这样形成并一代一代传下来。
㈧ 封神榜西伯侯被纣王困在羑里几年
先周人物。姬昌(生卒年不详)即周文王,季历之子,西周奠基人。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侯之位,又称伯昌。在位50年。《史记·周本纪》说他能继承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祖父古公直父和父亲季历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土,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据地。在治岐期间,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划分田地,让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等,实行着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即裕民政治,就是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民有所积蓄,以刺激劳动兴趣。对外招贤纳士,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都先后归附在姬昌部下称臣。姬昌自己生活勤俭,穿普通人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自己的国家。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
西周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县)。他在囚禁中,精心致力“演易之六十四卦,各为彖。”周臣闳夭等人为营救文王出狱,搜求美女、宝马、珠玉献给纣王。纣王见了大喜:“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够了,何况宝物如之多!”于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狱。并赏给他弓、矢、斧、钺,授权他讨伐不听命的诸侯。这就是史书中说的文王“羑里之厄”。
文王出狱后下决心灭商。一面向纣王献地,请求免除酷刑,取得信任,一面访贤任能,壮大国力。他出猎在渭水河边巧遇年已垂老、怀才不遇的姜尚在水边钓鱼。文王同他谈话,相互谈得很投机,文王了解姜尚确有真才,便让姜尚与他同车而归,立以为师,共同筹划灭商策略。据《尚书大传》说文王在位的最后七年中干了六件大事。头一年调解虞芮两国纠纷。虞(山西平陆县)芮(山西芮城)都是商王朝西方属国;可是他们不找商王裁决,都慕周文王的威名,求文王审断。据《诗经·大雅·绵》篇注说:虞芮两国看到周国是“耕者让其畔,行者让路”,“男女异路,斑白不提携”,“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一派君子之风。两相对比,内心羞愧,回国之后虞芮两国都主动将所争之地做了闲田处理,纠纷从此解决。第二年出兵伐犬戎,战败西戎诸夷,灭了几个小国。第三年攻打密须(在今甘肃灵台县),解除了北边和西边后顾之忧。第四年“西伯戡黎(在今山西黎城县)”,第五年伐邗(在今河南沁阳县)。戡黎、伐邗实际上是构成了对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胁。第六年灭崇国(在今陕西户县境)。将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东迁渭水平原,建立沣京(在今陕西长安县沣河西岸)。(诗经·大雅》:“既伐于崇、作邑于沣。”接着又向南扩展势力到长江、汉江、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论语·泰伯》讲的这句话,即说明岐周实际已控制了大半个天下,而殷商已处于极端孤立的境地。就在这大功即将垂成之际,姬昌不幸死去。《尚书·无逸》和《吕氏春秋·制乐》都说他享国50年,称王前立国43年。死后葬于毕(指陕西长安县与咸阳之间渭水南北岸,境域较广)。
㈨ 历史上商代纣王帝辛是谁文王姬昌是谁
这是历史上的当时人物,是商朝末年的历史。
㈩ 周文王是怎样被商殷纣王又释放的
商殷纣王看到周的势力越来越强,十分害怕,就找个理由把周文王找来,囚禁在羑专里(今河南省淇县西北)。周文属王的臣子为了搭救文王,搜罗了美女、宝马和珍宝献给纣王,并买通商朝的大臣,请他在纣王面前求情。纣王很贪财,又喜欢美女。他得了礼物,听了大臣的话,把文王释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