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摔跤的来历是怎样的
摔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动项目之一。中国式摔跤在我国古代叫角力,又称角抵。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角力逐渐成了一种重要的军事体育活动。《礼记•月令》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我国古书《角力记》记载了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1700多年的摔跤历史。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本记述有关摔跤历史的专辑。自古代奥运会诞生之时起,摔跤就是其中的一项比赛,而且一直是历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被列为奥运会正式项目的摔跤运动分古典式和自由式两种。古典式摔跤也称古典式角力,运动员按体重分10个级别进行比赛。由两人在高1米、面积12×12米的泡沫塑料垫子上进行角逐。每场比赛分两个回合,每个回合3分钟,最后以使对手的两个肩胛骨同时接触垫子决定胜负。
自由式摔跤是由古典式摔跤发展而来的比赛方式,体重分级,得分及胜负标准均与古典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古典式规定不准用手和腿进攻对手的下肢,只准抱对手腰以上的部分。而自由式摔跤在比赛时可以手脚并用,有抱腿、缠足、勾足、挑腿和跪撑骑缠等典型战术动作。
现在摔跤选手还出现在各类的大型搏击比赛。2013年2月12日,国际奥委会决定将摔跤项目从奥运已有的26个大项删除了。
『贰』 美国职业摔角的历史沿革
美国职业摔角WWE原名WWF(World Wrestling Federation世界摔角协会),是由美国职业运动传奇人物文斯·麦克曼于1982年将他父亲一手创立的WWF(World Wide Wrestling Federation全球摔角协会)买了下来,更名为WWF,成立已超过20年,于1999年10月因与另一个WWF(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英文简称专利诉讼案败诉,故忍痛放弃使用了20余年的老字号,更名为WWE(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世界摔角娱乐),并于2002年收购另外两大摔角集团WCW(World Champion Wrestling世界冠军摔角)与ECW(Extreme Champion Wrestling极限冠军摔角),合并为现今体制庞大的WWE。 2002年HHH 把 WWF/WCW 腰带 弄成了 WWE腰带.之后. 在BACKLASH 2002 里举行了最后一次 WWF-PPV SHOW。
WWE旗下有4个品牌,分别是:RAW、SMACKDOWN、NXT、Superstar
以前的职业摔角与现在的美国职业摔角风格绝然不同,40 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80年代以前,WWF是一种和拳击一样很严肃的比赛,在八十年代最著名的赛事,就是Hogan(霍根,曾参与美国收视率极高的电视剧“护滩使者”的演出,此剧曾在中国播出)打败前奥林匹克冠军iron Shiek获得冠军。Hogan保持冠军腰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他的影响,WWF逐渐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体育节目之一。
1982年,Vincent McMahon从他父亲手里买下WWWF,之后更名为WWF的联盟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WWE是一种表演性质很强的比赛,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当然就有生旦净末丑之分,象 The Rock、Stone Cold是很受欢迎的英雄人物,而HHH、Kurt Angle就是反派人物,但这些角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候英雄人物会转为反派人物,反派人物也可以转为英雄人物。但正是因为其比电视剧还要跌宕起伏的剧情和连场血战,使WWF越来越受欢迎,世界各地都开始转播它的比赛,现在每星期WWF有近5亿的观众。 WWF于1985年~1995年时到达巅峰状态,文斯-麦克马洪所发掘的摔角明星Hulk Hogan(胡克·霍肯)、Randy Savage(兰迪·萨维奇)、Mr.Perfect(完美先生)、Bret Hart(布莱特·哈特)…等人在当初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收视率以及票房上更是连胜WCW与ECW,而WCW为了力挽颓势,便将Hulk Hogan、Randy Savage等人高薪挖角至WCW旗下,这次挖角造成了WWF空前的危机( 当初WCW甚至挖走了WWF的编剧及播报员 ),不过这也让Vincen McMahon开始重用并塑造新选手,让现今大家熟知的巨石强森(The Rock)、Triple H、奥斯丁(Stone Cold Steve Austin)、送葬者(The Undertaker)等人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而这些新人选手,也出乎意料的广受大众欢迎,尤其以1998年时拳王麦克-泰森(Mike Tyson)与奥斯丁(Stone Cold Steve Austin)在擂台上大打出手的事件最让摔角迷津津乐道。
Vincen McMahon也导入了许多新的比赛类型,如可以使用凶器的硬核赛(Hard Core Match)、铁笼赛(Steel Cage Match)以及女子摔角等等,这让凶器比赛的老本家ECW以及WCW又受到了一次严重的波及,而WCW看到了WWF是如此的受欢迎也开始学起了WWF的模式,加入了美女牌与团体战或是选手跟老板之间的冲突,但是在面临负荷不起众多大牌摔角选手的薪资,以及内部财务运作问题和电视转播被中止的情形下, WCW和ECW逐渐没落。
在合并前Vincen McMahon与编剧巧妙的利用团体对抗的情节,塑造让WCW与ECW的所有权被Vincen McMahon的子女沙文和史蒂芬妮-麦克马洪(Shane & Stephanie McMahon)所有,带领众家选手夺取WWF所有权的剧情,那段时期擂台上不时有不同联盟的选手轮番与WWE的选手厮杀,更让奥斯丁(Stone Cold Steve Austin)与巨石强森(The Rock)、Triple H…等平日有过节的选手团结一致,再带领其余二线的选手共同抵御WCW与ECW的入侵,更举办了一场名为强力入侵(Invasion)的大赛,那场比赛(The Rock,Undertaker,Kane,Y2J,BigShow VS.Stone Cold Steve Austin,Kurt Angel,Shane McMahon,RVD,Booker T)实现了许多摔角迷的梦想,看着不同联盟的冠军同台对决,这场大赛堪称美国职业摔角史最重要的一场比赛。
在此次的合并及改名后Vince McMahon决定赋予WWE新的开始,放弃了行之有年的的赛程安排人(Commissioner)制度,而引入了集团经理(General Manager)的经营制度,将旗下所有选手分为4个阵营Raw,原WCW行政总裁Eric Bischoff为GM,现在RAW已经没有了GM与SmackDown!(简称SD!,以Vincen McMahon的女儿Stephanie McMahon为GM,后经过多次更改,现在SD!的GM是Theodore Long),此外还有NXT和Superstar。
『叁』 摔跤的由来
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希腊、埃及、中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古代文明中都有摔跤的文字记载。古代奥运会在公元前776年诞生之时,摔跤就是其中的一项比赛,而且一直是历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现代摔跤运动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非常崇尚摔跤运动。相传,神话中的英雄捷谢伊——雅典民主奠基人,从雅典女神那里学来了摔跤规则,从而发展了摔跤运动。当时有人这样说:“摔跤是最完善、最全面、最协调的一项运动,它是全部体育运动的结晶。”当时希腊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和军事将领都是摔跤手,如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就是当时的摔跤名将。
在奥运会中占有重要比重的摔跤项目,分为古典式和自由式两个跤种,又统称国际式摔跤。
191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5届现代奥运会时,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FILA)正式成立。根据该会章程规定,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被列为国际比赛项目。国际摔联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使摔跤运动在五大洲得以蓬勃发展。
迄今为止,国际摔联拥有153个会员协会。分布的情况是:亚洲33个,欧洲45个,非洲34个,美洲28个,大洋洲13个。国际摔联管理和负责古典式、自由式摔跤的所有赛事。
古典式摔跤的起源、沿革
古典式摔跤,起源于古希腊,以前被称为希腊罗马式摔跤。
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帝国出兵侵略希腊。占领者在征服希腊之后,将自己国家原有的摔跤和希腊式摔跤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与创新,产生了希腊罗马式摔跤。因为希腊罗马式摔跤出现于希腊奴隶制繁荣阶段,该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希腊古典时期,所以,这种摔跤最初被称为古典式摔跤。这项运动在希腊的不断发展和在欧洲其他国家的推广,对古典式摔跤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8世纪90年代,法国一些喜爱这项运动的人自动组织职业班子,到许多地方巡回表演。后来逐步演变成为一种比赛,使古典式摔跤逐渐发展起来。
自由式摔跤的起源、沿革
在古典式摔跤兴起的年代,欧洲又出现了另一种摔跤——自由式摔跤。这种摔跤与古典式摔跤基本相同,差异之处在于选手可以用手臂抱对手的下肢,还可以用腿绊,其技术比古典式更为丰富。19世纪,英国人制定了较为明确的自由式摔跤规则,所以自由式摔跤最后定型于英国。
女子摔跤的起源、沿革
随着奥运会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的不断扩大,以及体育运动本身所体现的公平、公正、顽强、拼搏的特征,女子体育运动在这一领域不断地扩大和发展。过去被视为女子运动禁区的许多项目,相继得以开展,女子摔跤便是其中之一。1984年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FILA)承认女子摔跤运动。但女子摔跤只设立自由式一项,其规则几乎和男子自由式摔跤一样。1989年8月,在瑞士举办了第1届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从此以后,女子摔跤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锦标赛。
奥运会古典式摔跤发展史
在古代奥运会中断1500年后的1896年,摔跤找回了在奥运会中的位置。现代奥运会的组织者在寻找与古代奥运会有直接联系的体育项目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选中了摔跤运动。因为它曾在古代风靡世界大多数地方,从希腊、巴比伦到印度、中国和日本。所以他们原封不动地模仿古希腊和古罗马摔跤手的遗风,重现了“古典式摔跤”。
在古典式摔跤比赛中,摔跤选手只能用双臂和上半身去攻击对手,也只能扭抱对手的这些部位。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现代奥运会上,就设立了古典式摔跤项目。
奥运会自由式摔跤发展史
18世纪末,另一种更加自由的摔跤形式风靡了整个英国和美国。这种自由式摔跤,被称为“想抓哪就抓哪”的运动,而且在这两个国家里成为了人们在集市和节日里常见的节目,甚至成为流行的娱乐职业。
1904年,在圣路易第3届奥运会上,增添了一项摔跤项目,名为“自由式摔跤”。自由式摔跤允许选手用腿来压迫、挑起和绊倒对手,也允许扭抱对手腰部以上或腰部以下的部位。在最初的比赛中,选手们不分级别都在一起参加比赛,这样体重较重的就占有一定优势,比赛中经常出现大块头轻松战胜体重较轻的选手的场面,比赛呈现一边倒的局面。此后,摔跤比赛开始按体重分级别进行。
女子摔跤的发展
直到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女子摔跤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为了女子摔跤能进入奥运会,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FILA)做了大量的工作。最主要的手段是,减少男子摔跤的级别。最早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各有10个级别,后来各压缩成8个级别,后来又各自减少一个级别,这样各项就只有7个级别了,这才使得女子摔跤能够进入奥运大家庭。奥运会女子摔跤只设立4个级别的比赛。
【规则要点】
『肆』 WWE有多少年历史了
WWE(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原复名WWF(World Wrestling Federation世界摔跤协会制)是由美国职业运动传奇人物文斯·麦克马洪(Vincen McMahon)于1982年将他父亲一手创立的WWWF(World Wide Wrestling Federation全球摔跤协会)买了下来,更名为WWF,成立已超过20年,
『伍』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跤历史
摔跤是人类共有的体育项目,在世界各地普遍开展的中国式摔跤,是融合了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摔跤之长发展而来的,与柔道、相扑、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和桑勃。并称为世界六大跤种。
中国式摔跤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技术风格和严谨的竞赛规则。中国式摔跤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道德理念,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辉;中国式摔跤有着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作用,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以及防身自卫的价值。中国式摔跤中常见借力打力的现象,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入其中的表现。不像其它跤种大多拼蛮力的大小。
中国式摔跤只是中国摔跤运动中的一种形式,这一名称只有50年的历史。据吏书记载:“轩辕之初立,有蚩尤氏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臂,食铁石,轩辕诛之于涿鹿之野。”“铜头铣臂”是指头戴着有角的面具,用顶及摔制胜。因此,摔跤在中国曾被称之为“角觚”。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又有新的发展。至先秦时期称“角力”,春秋角试,以徕精才。诸侯大夫也用角力的方法,测试将才的武功能力。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战争频繁,练兵习武活动在军队和民间得到广泛重视和迅速发展,摔跤运动在练兵中遂渐流传;同时,摔跤作为锻炼身体和文化娱乐的工具,变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和节日庆典的娱乐活动。秦以后,中国成为统一的封建国家。为了体现秦朝大统一的特点,秦正式将前朝的角力定名为“角抵”。东汉学者应劭解释为:“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秦汉以来,盛行角抵、手搏、击剑等。
角抵已成为军队中兵卒必修的训练科目之—。由于武器的不断改良和军事技术的进步,摔跤在军事训练中的地位降低,逐渐变成一项竞技活动、娱乐活动。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汉王朝每年春秋两季要在京城举办大规模的摔跤比赛,三百里内的老百姓都赶来观看,非常热闹。曹操将其收编进百戏之首。《三国演义》第七十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中写到:张邻日:“张飞欺我太甚,传令观望,见张飞坐于帐下饮酒,令二小卒于面前相扑戏。”西汉时角抵戏颇为盛行。这是随着农商手工业的发展,国民生活普遍提高而出现的新形势。帝王们注重生活和娱乐享受,把角抵戏作为汉文化的代表来招待外宾和宫廷宴会表演等。魏晋削北朝是文化融合的时期,士大夫时期摔跤的地位低下,但仍纳入百戏之中。
与摔跤同义的“相扑”这个词,在北魏时出现了并出现了女子摔跤。战国时期即开始用于军事训练。秦又继续大力提倡,作为讲武主要项目,汉又将其列入百戏之中,不久中断,正说明摔跤运动在发展上的大反复。此后,角抵艺技和竞技分道而进。艺技以宫廷表演为主,竞技多在军队和民间进行。继男子角抵后,在宫廷又萌生女子角抵运动,供帝后王公大臣们嬉戏逍遣。男子还肩负着侍卫、宴乐、娱宾的特殊政治使命
。隋代,角抵戏有了新的发展。据《隋书》记载:“郡邑百姓自正月十五起角抵戏。”另外还记载:大业六年丁丑,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天下奇技异能皆集。隋朝初年,角抵活动发展迅速,在宫廷、民间的节日戊典都有角抵演练。从而引起部分人的非议。有人认为是败坏风俗耗费财力,于是颁布禁令。但作为广项人们喜闻乐见、庆祝丰收欢庆节日的活动,摔跤最终又重回民间,流传开来。封建统治者如秦二世,隋炀帝,晋武帝,
北齐、后赵的君主以及清皇太极、康熙、乾隆、同治皇帝皆喜欢摔跤运动。据史书记载,秦二世因看摔跤比赛,连宰相李斯有国家大事求见都被拒之门外不予接见。统治者的爱好与倡导对摔跤运动的广泛开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强大的国力为脓托、以朝气蓬勃的世俗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唐文化,表现了一种无所畏惧、兼容并包的开放的文化气象。与此同时,世俗文化也是全国开花,异彩纷呈。唐代帝主中有很多皇帝很酷爱摔跤运动,有的皇帝自己还亲自摔跤。据史书记载,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勖就很会摔跤,水平很高,声称谁能赢他,可以赏给一个刺史的官做。由于统始者的喜爱,在皇宫内建立了“专业队”,有专门摔跤的选手。在唐代,这些跤手属左、右神策军(即皇帝的卫队)。跤手叫“内等于”,专为朝廷宴会表演。民间则有“瓦市相扑者”在集市庙会上表演摔跤。由于唐代始行武举制,用考试办法选拔勇武人才,对摔跤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摔跤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当时已具有相当影响。
唐代对摔跤的称谓除“角抵”“相扑”外又称为“手搏”“手张”“角力”等。宋人调露子所著《角力记》是目前发现古代仅有的一部有关摔跤的书籍,唐代的角抵称相扑,相扑与角力有所不同,当时角力可使人伤残或死于非命。统治者爱看角力土拼死相搏。宫廷中有相扑建制,称为“相扑朋”。在军中有专门从事相扑的方士,并出现不少相扑高手。
从唐代开始,拳术逐渐兴起,所以,现在日本人仍叫拳术为“唐手”,和摔跤相比,它的规模小、历史也短,但拳术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古老的摔跤运动中“击”和“摔”两种技巧的分离,摔跤遂渐向以摔为主的方向发展。宋代设有“左右军”,相扑分官府御用和民间两类,宫廷中有固定的编制,训练日渐完善。宫廷内设内等于,属军头司,有相扑手和剑棒手,以相扑为主,是全国水平最高的相扑手。他们的任务有三:一是为皇帝、宫妃,皇后表演娱乐,二是为宫延宴乐所用,三是做宫廷护卫。以民间结社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为民间传授、交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水浒传》第七十四回写燕青打擂和擎天柱任原相扑,就对这种有击有摔的比赛做了细致而具体的描写。宋代,除将相扑作为兵卒军事和身体的训练之外,还作为宫廷宴会主要的助兴节目。御宴等都有两军表演相扑。宋代对相扑有严格的甄别、考试、选拔、晋升、赏赐等。当时宫廷内专门建有“内等子”名额一百二十人;内有管押人员上将各二名、上阁五对,下等各八对,剑棒手各五对,与做预备祗应,三年,次、挑选更换。当殿相扑考核,技术佳者,赏赐银两,还有提升充当军头的机会。
宋代民间相扑高手颇多,仅《武林旧事》就列举了赛关索、董绕大、董急快、王急快等五十三人,他们相扑技艺高超,在各项比赛中享有盛誉。北宋已有女子相扑,南宋民间有相扑杜,有专门的训练场所,当时最出名的女子相扑手有器三娘、黑四姐等数十人之多。南宋的抗金英雄岳飞善相扑,遗留下来的岳家相扑流传至今。
『陆』 摔跤起源于哪个时期
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希腊、埃及、中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古版代文明中都有权摔跤的文字记载。古代奥运会在公元前776年诞生之时,摔跤就是其中的一项比赛,而且一直是历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现代摔跤运动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非常崇尚摔跤运动。相传,神话中的英雄捷谢伊——雅典民主奠基人,从雅典女神那里学来了摔跤规则,从而发展了摔跤运动。当时有人这样说:“摔跤是最完善、最全面、最协调的一项运动,它是全部体育运动的结晶。”当时希腊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和军事将领都是摔跤手,如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就是当时的摔跤名将。
『柒』 摔跤起源于哪个国家
摔跤起源及沿革
作者:摔跤俱乐部
竞技起源
人类祖先为了生存,除了躲避狂风暴雨,还要抵挡洪水猛兽,自然界的有害生态是它们最大的敌人。与天斗,不识宇宙;与地斗,无能耕耘;狩猎为生,工具落后;捕获禽兽,手段低劣:徒手搏斗。凶多吉少;以木石为器,也是以防身为主.他们的搏斗是因生存和生产所需的自然行为.虽然这些原始本能的攻守技能还处在低级阶段,然而,对后来摔跤的形成,这里已经在悄悄地酝酿和蒙生.
史书载:“轩辕之初立,有蚩尤氏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臂,食铁石,轩辕诛之于逐鹿之野”。铜头铁臂乃头戴有角面具,以角顶摔制胜。由此,摔跤在华夏称做“角抵”.因始于蚩尤氏,后人又称“蚩尤戏”.
名称沿革
(1) [角力] 当“蚩尤戏”发展到西周时代,被称为“角力”:即“角逐”和“力拼”之义.统治者以“集英武之士”的名义来训练壮士们的身体素质,为当权者所利用,带有当今召之即来的“民兵”性质.<礼记月令>[孟冬之月]中说:“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后来,官方校场的演练影响到民间,渐渐失去军事色彩而转向民间的体育健身和文化娱乐,成为老百姓的精神需要和节日庆典中的助兴活动。
(2) [角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体现秦朝“大一统”的国威新制,将前朝的“角力”易名为“角抵”.东汉学者应劲解释“角抵”日:“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史记·李斯列传,日:“是时,二世在甘泉,方做角抵俳优之观”。
(3) [角抵戏] 摔跤之先足绵延到汉代,“角抵”又进一步发展成“角抵戏”,一名“百戏”.这时,内容逐渐丰富,并具有了很浓厚的娱乐性.<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其规模阵势,可见一斑。文颖曰:“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蓄杂技乐也”。
(4) [相扑] “相扑”一词,始见于魏晋,一直延续到隋唐以至宋代.当时,从官府到民间,普遍崇尚相扑,几乎成为一方水土盛衰的亮点.在唐代帝王中,有不少皇帝到“角场”去“御驾亲观”,唐宪宗就是一个天子“跋迷”。
因此,在皇宫内豢养一批“职业”相扑班,属于御用的左右神策军(皇帝卫队),冠名“内等子”,专为朝廷盛会表演.民间也有“瓦肆相扑者”,在集市庙会上卖艺糊口。唐代对摔跋除叫“角抵”和“相扑”之外,还叫“手搏”。
(5) [争跤] 宋代是我国相扑活动的鼎盛时期,同时也叫“争跤”。宋朝的吴自牧在他的<梦梁录·角抵>中写到:“角抵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跤”。这时的争跤已从“百戏”中分化出,成为独立的活动项目,不光在官中养有“内等子”\“相扑手”和“剑棒手”等专业人员,民间也兴起大量的争跤社团,经常而广泛地进行对抗和表演。元朝无名氏在<独角牛>的第三折中是这样说的:“你这等一个瘦弱的身躯,要和我俩争跤赌筹厮打啊,你曾辞你家中父母不曾?”第一折中这样说:“这孩儿不肯做庄农生活,则待要刺枪弄棒,学拳摔跤”。
由此可见,在元代的相扑,也叫“争跤”或“摔跤”。
剧本的宾白也反映了当时习武健身的历史背景.因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对汉族和其他民族实行阶级压迫和种族歧视.为防民反,严禁此类活动.<元典章>规定:“学习相扑或弄枪棒要处以重刑”。于是相扑走向衰落.然而蒙古本族的摔跋活动却是方兴未艾,只是与当时相扑的形式不同,类似当今的自由式。蒙古贵族也爱摔政,所以相扑被禁后,摔跤活动并末终止,只是形式不同罢了。到了明朝,一反蒙古风格,力图恢复唐宋旧制而提倡相扑,它在宫廷和民间俱有恢复。只因当时拳术的迅猛发展,削弱了相扑的主导地位。
(6) [扑跌][掼跤]历史进入明清,摔跤又出现了两种叫法,即“扑跌”和“掼跤”。清朝李斗在他的<扬州画舫录·小拳录>中是这样记的:“三娘一发手,公子跌于地.自是以能扑跌名。后有识者此金陵某之女也”。<清朝野史大观,云:“穆宗喜舞剑,尤喜掼交”。当朝提倡相扑:侍卫府设有“相扑营”,后称“善扑营”,为宫廷献艺取乐。平时任宫中守卫,或在御试武进士时充任执事。相扑营编制三百相扑力士,专从八旗子弟中擢拔.分东西两营,每个扑户自练绝活。善扑营还兼顾相扑技术的研究。中国摔跤发展至此,已具较高水平。
(7) [摔跤] 直至民国初年才统称摔跤,一直稳定至今。国家有专门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科学、严格而又适用的比赛规则。
蒙古族摔跤和满族摔跤
清王室是女真族的后裔,在女真族的传统文化生活中就有“摔跤赌羊”的习俗。《金史》卷九十一《蒲察世杰传》:“蒲察世杰本名阿撒,为人多力,每遇武土角力赌羊,辄胜之。” 清王室在建立大清国之后,与蒙古诸部建立了友好同盟,每逢联欢宴会,便有力士摔跤表演作为娱乐。清太宗皇太极曾赐封蒙古族的摔跤手为勇土称号,并叫他们传授蒙古的摔跤技艺。可能是有人对这么高的奖赏不够心服,皇太极又赐给他们豹皮长袄、虎皮长祆、虎皮袄各一件。并说以后如有“不呼所赐之名,而仍呼原名者,罪”(《满文秘档·太宗赏三力士》)。可见,在清王室人关之前,蒙古族摔跤技艺尤胜满族。
在入关之后,清王室以天下之富提倡摔跤,摔跤技艺便大大超过了蒙古族。清王室昭报所著的《啸亭杂录》卷二中记载:顺治年间,蒙古喀尔喀部派遣使臣入朝,带来了草原上最好的摔跤手,在理藩院招待的宴会上进行摔跤联欢,清朝廷上的几个摔跤手都相继失败了。顺治皇帝听奏后很生气,下旨一定要召募高手赢回这一跤。当时礼亲王代善的儿子惠顺王,虽只有二十岁,却力大无穷,跤艺超群,但不便以王爷的身份与蒙古跤手比赛,便穿了侍卫的服装与之比赛,只一跤便“应手而仆”。顺治皇帝甚为高兴,“赏费无算”。康熙皇帝在木兰建立围场之后,每年行围都要和蒙古各部台吉举行联欢,有所谓“赛宴四事”,即诈马、什榜、布库(即摔跤)、教跳,“布库不如御前人,而诈马乃其长技也”。这表明了,清王室在统治全国之后,重视摔跤活动,摔跤技艺大大超过了把摔跤当作是“男子三项竞技” 的蒙古族。
摔跤的满语叫布库,也叫撩脚或撩跤、掼跤,着短袖跤衣,摔倒着地即分输赢。“布库,并谓之撩脚,本徒手相搏,而专赌脚力,胜败以仆地为定。其人皆白布短衫、窄袖,而领及襟率用七、八层密缝之,使坚韧不可碎。初则两两作势,各欲伺隙取胜,继则互相扭结,以足相掠,稍一失,即拉然仆矣。”
『捌』 为什么说中国摔跤历史悠久
中国摔跤运动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之内一,根据有容关史料和文物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已有摔跤运动。当发展至清末时,中国跤术已达到较高水平。当时食俸禄的布库叫官跤,又叫官腿;民间消遣的个人称私跤或私练。此时,这项活动的名称繁多,如掼跤、争跤、摔跤、摔角、率角,而最普通的是称摔跤。
『玖』 WWE有几年的历史
1980年建立的,原名叫WWF,由于和动物协会保护组织重名,于是改名WWE
『拾』 中国跤的起源和历史
中国式摔跤
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 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早在四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了古代摔跤活动。据《礼记·月令》记载,周代把摔跤、射箭和驾车三者列为军事训练项目。到了汉代,摔跤还作为表演项目演出。晋代,多在元宵节举行摔跤比赛。唐代多在春秋两季举行比赛,也作为宫廷娱乐的项目。五代时期,摔跤技术强调轻 便敏 捷 ,名手辈出 ,出现了中国第一部讲摔跤的书——调露子的《角力记》。宋代还出现了女子摔跤。民间有摔跤组织角抵社。这一时期的摔跤比赛分三个回合。比赛中间不许抓住裩儿和拽起袴儿,但可以拽直拳,使脚剪,拳打脚踢都行,这与日本的相扑从场地、仪式到规则都基本上近似 。比赛结束 , 获胜者可得银碗等奖品 。清代设有善扑营,专门训练清朝贵族青年摔跤,他们常为王公贵族表演 ,或与蒙古族、回族摔跤手比赛,这叫官跤,摔跤手和教练员都是终身职业。华北等地民间摔跤叫私跤。摔跤者穿特制的短上衣(叫褡裢),系腰带,穿长裤,衣、带可以抓,全身可以握抱,但不许抓裤子,不许击打,不许使用反关节动作,三点着地(两脚加一手一膝着地)为失败,三跤两胜,没有时间限制。练习或比赛由有技术权威的年长者主持,充当教练和裁判。民国时期在北京、天津等地有不少人以表演摔跤为职业。当时的武术组织中央国术馆和精武体育会也有摔跤科目,曾举行过几次全国性比赛。1936年,还进行过女子摔跤比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中国式摔跤有了很大发展。1953年,中国式摔跤被列入国家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并举行了全国比赛。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布了《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等级制》,1957年颁布了《中国式摔跤规则》。中国式摔跤运动员按体重分为10个级别。每场比赛分3局,每局净摔3分钟,两局之间休息 1 分钟。比赛在平坦柔软结实的8米×8米的垫子上进行。运动员身穿柔软结实的短上衣,系腰带,穿长裤,全身可以握抱,可以抓摔跤衣和腰带,但不许抓裤子。中国式摔跤只许站着摔,摔倒后就停止,然后重新开始比赛。按照把对方摔倒的不同程度,分别判得三分、两分、一分。如使对方腾空后,迅速地背部着地,而自己仍然站着可得三分;仅使对方躯干着地,而未使对方身体腾空,虽然自己还站着,只能得两分;把对方摔倒,四肢(手或肘或膝)着地得一分;把对方摔倒了,自己也跟着倒下得一分;两人同时倒地躯干在上者得一分;如两人同时倒地,分不出上下先后,则判互不得分。比赛时,不许使用伤害对方的动作,不许用拳打,不许用肘、膝或头顶撞对方,不许使用反关节动作,不许压迫对方的咽喉,不许接触对方眉口之间的面部 ;脚可以 踢 、弹对方的脚 或小腿下部,但不能过高,更不能用脚蹬、踹对方。经常使用的方法有背、别、挑、缠、揣、踢、拧、搂、弹、搿、抱腿、跪腿、里勾腿、插闪、勾脚、里刀勾等。
规则与知识
中国式摔跤根据使用动作的质量和倒地的情况得分标准有4种,即1分、2分、3分和互不得分。 3分: 将对方摔成两脚同时离地,有一腾空的过程,并使其躯千或头着地,而自己仍保持站立姿势。如被摔倒的运动员倒地后不松手,把对方拉倒,仍可判胜者得3分。2分: (一)将对方摔倒使之躯千着地,但无腾空过程,自己保持站立。 (二)将对方摔成两脚同时离地,有一腾空过程,使之躯千或头着地,自己虽然站立,但用手撑在对方身体上。(三)使用跪腿摔将对方摔倒,并使其躯干着地,自己上体仍保持平衡,即对方倒地后,自己手不扶地,上体未趴 在对方身上。 1分: (一)将对方摔成手、肘、膝着地。(二)将对方摔倒,自己也随着倒地。 (三)双方同时倒地,躯干在上者。 (四)一方受到警告,判对方得1分。 (五)使用跪腿摔,使其倒地,自己失去平衡。互不得分: 双方倒地后,分不出先后和上下,则判互不得分。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2-03 12:49 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
第一章 通识
第一条:竞赛性质
一:个人竞赛:以个人在所属级别内竞赛所得的成绩,确定个人名次。
二:团体竞赛:以每个团体所有被录取名次的运动员的成绩总和确定团体名次。
第二条:竞赛制度
一:单败淘汰赛
二:双败淘汰赛
三:循环制
第三条:年龄组别及体重级别
一、年龄组别:根据运动员的年龄分为青年组和成年组。
1、青年组:15周岁~18周岁。
2、成年组:19周岁以上。
3、青年组运动员一般不允许参加成年组竞赛,但具有一定训练水平的经教练申请和主办单位同意,也可参加成年组比赛。
二、体重级别
1、青年组:
(1)不超过46KG级别
(2)46~49KG级别
(3)49~52KG级别
(4)52~56KG级别
(5)56~61KG级别
(6)61~66KG级别
(7)66~72KG级别
(8)72~80KG级别
(9)80~90KG级别
(10)90KG以上级
2、成年组:
(1)不超过48KG级别
(2)48~52KG级别
(3)52~57KG级别
(4)57~62KG级别
(5)62~68KG级别
(6)68~74KG级别
(7)74~82KG级别
(8)82~90KG级别
(9)90~100KG级别
(10)100KG以上级
3、女子组:
(1)不超过44KG级别
(2) 44~47KG级别
(3) 47~50KG级别
(4) 50~54KG级别
(5) 54~58KG级别
(6) 58~63KG级别
(7) 63~68KG级别
(8) 68~74KG级别
(9) 74~82KG级别
(10) 82KG以上级
第四条:称量体重和抽签
一、运动员比赛前1天进行称量体重,称量时间在1小时内完成。
二、由裁判长一人,裁判员数人,记录员和医生组成称量体重组,另聘请教练代表监督进行。
三、运动员称量体重时,男子应穿短裤或赤身,女子应穿短裤和T恤衫。如运动员体重低于或超过原属级别,并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达到原属级别,则按全部弃权论处。
四、运动员可在规定时间内依次重复称量体重。
五、运动员称量体重后,由本人抽签,根据抽签结果进行编排。
第五条:比赛场数
运动员在一天内的竞赛场数原则上不超过四场,如有特殊情况可赛五场,但场与场之间至少休息15分钟。
第六条:竞赛通则
一、比赛礼节:
比赛开始前和结束后,双方运动员应站在比赛开始线互相抱拳致意,并对场上裁判和观众抱拳致意,如不执行该条规定将受到警告处罚。
二、比赛局数和时间:
1、 每场比赛三局,每局两分钟,局间休息30秒。
2、 比赛中,一切暂停时间均应扣除(如:场上裁判的叫停,宣告运动员得分、判罚及受伤处理等情况)。
3、 比赛进行中,因特殊情况有场上裁判员发令中止比赛时,双方的比分和已用时间均予保留,以便比赛继续进行。
三、比赛中的信号
1、 每局比赛均由场上裁判员发令开始。
2、 每局比赛结束均由记时员鸣哨或鸣锣示意。
3、 比赛进行中,场上裁判员发出停止口令后,双方运动员应立即停止比赛。
四、比赛服装
1、 运动员必须穿规定颜色及标准的比赛服装,相同颜色的运动裤及软底高腰鞋。
2、 运动员上场之前,必须穿好跤衣,扎好腰带(腰带由腹前绕到背后,再绕回腹前打扁结,松紧要适度,以手能插入为标准),以免妨碍比赛。
3、 比赛进行中,运动员必须经场上裁判员指令,才能整理服装。
五、比赛中的规定
1、 每局比赛结束时,运动员应到指定地点休息,不得擅自离场。全场比赛结束后双方运动员站在比赛开始线,待场上裁判宣布比赛结果,双方运动员相互抱拳致意,并同场上裁判员及场下观众抱拳致意后,方可离场。
2、每局比赛中间休息时,本方教练员、助手、医生(不超过两人)可以向运动员进行指导或放松,但在比赛中不得进行上述活动。
3、比赛进行中,教练员或助手不得干涉裁判员工作,如有异议,可向仲裁委员会以书面形式提出,裁判员不受理任何异议。
4、每局比赛中如运动员比分相差5分,则判得分多者胜一局。
第二章 裁判方法
第七条:得分标准
比赛进行中,除两脚外的身体其他任何部位先着地者失分(跪腿摔除外),一方被摔倒后,根据倒地的情况,判对手得2分、1分或不得分。
一、得2分
1、将对手摔倒至头、躯干着地(肩、背、胸腹、体侧),自己保持站立。
2、使用跪腿摔时将对手摔倒,使之躯干着地,自己保持稳定。
注⑴使用跪腿摔(不限次数)不成功,虽然膝部着地但能迅速起身者,不判失分。
⑵将对手摔倒至躯干着地后因对手未松手被拉倒者,仍判得2分。
二、得1分
1、将对手摔倒,仅使其手、肘、膝、臀部着地者。
2、将对手摔倒,自己也随之倒地者。
3、双方同时着地,躯干在上者。
4、使用跪腿摔将对方摔倒,但自己重心失衡者。
5、对手受到一次警告,自己可得1分。
6、对手出界,自己可得1分。
三、互不得分
双方运动员同时倒地,或者双方同时出界,或不分先后、上下时,互不得分。
第八条:进攻有效与无效
一、在比赛区域内使用动作将对方摔倒在保护区,判进攻有效。
二、在比赛区域内将对方摔倒后,自己踏入或跌入保护区,判进攻有效;对方倒地与进攻方踏入或跌入保护区同时发生,判进攻有效;将对方摔倒前,自己踏入或跌入保护区,判失分。
三、两名运动员有一只脚踏入保护区,裁判员及时叫停,判出界者失分,双方运动员回到场中央重新开始,进攻者在比赛区,对方在保护区被摔倒,判进攻有效。
四、踩着对手的脚或松开对手的脚后立即进攻,判进攻无效。
五、抓住对手的裤子使用动作,判进攻无效。
六、场上裁判叫停后仍然进攻,判进攻无效。
七、将对手摔倒与记时员鸣哨或鸣锣同时发生,判进攻有效;摔倒尚未着地(至空中)记时员鸣哨或鸣锣之后倒地,判进攻无效。
第九条:犯规
一、侵人犯规
1、使用反关节动作有意伤害对手者。
2、以手、肘、膝、头撞击对方或抓对方生殖器官者。
3、用脚尖踢对手或用脚蹬踹对手者。
4、用脚踢、弹对手小腿中部以上部位者。
5、按压对方眉口之间的面部或咽喉或抓对手头发者。
6、双手搂抱对手头、颈者。
7、已将对手摔倒、还故意压砸对方者。
8、将对手抱起使之失去控制能力,仍将对方头朝下垂直下摔,有意伤害对手者。
注:轻微撞击对手,或抬脚稍高轻踢、弹对方而无恶意伤害者,场上裁判应提醒其注意可不判其犯规。
二、技术犯规
1、场上裁判发出开始口令之前或叫停之后,仍然进攻者。
2、比赛进行中,作为教练员、助手干扰比赛或进入场地者。
3、比赛进行中,自行停止比赛者。
4、比赛中故意抓对手裤子者。
5、将小袖和直门连在一起抓把(串糖葫芦)者。
6、比赛中佩带饰物或坚硬护具者。
7、比赛进行中,跤衣带、跤靴带松开者。
第十条:消极
运动员在比赛中不积极主动进攻,有意拖延比赛时间为消极,以下为消极比赛具体表现:
一、比赛进行中,一直不让对手抓握。而自己又不抓握对手,故意后退无进攻意图者。
二、比赛进行中,不主动抓握,被对手抓握后又多次逃脱,逃脱后不积极抓握进攻仍有意逃避者。
三、比赛进行中,双手抓住对手,但不使用动作故意拖延比赛时间者。
四、比赛进行中,抓住底手封住对方而不主动进攻者。
五、比赛进行中,用头顶住对方,故意拖延比赛时间者。
六、比赛进行中,仅使用假进攻动作而无真正进攻意图者。
第十一条:罚则
一、 比赛前三分钟,三次点名未到,或点名报到后未经请假擅自离场,不能按时上场比赛者,按全部弃权处理。
二、 凡犯有第九条第一款“侵人犯规”之一者,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劝告、警告或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处理。
三、 凡犯有第九条第二款“技术犯规”之一者,裁判员应及时给予劝告。若劝告、警告无效,则出示红牌将其驱逐出比赛场地。并上报处理意见。
四、 双方运动员正在攻守中,一方犯规,如对犯规者有利时,应立即停止比赛,并按规定给予处理,如对犯规者不利时,则不停止比赛,等该进攻动作结束后再叫停,并按规定给予处理。(如犯规者将对手摔倒则不得分,如犯规者被对手摔倒,则判对手得分)
五、 因一方运动员犯规使对手受伤,而不能继续参加比赛,裁判员可根据情节轻重,取消犯规者该场比赛或全部比赛的资格,并判受伤者获得该场比赛胜利。
六、 两单位运动员为挤掉其他运动员或其他比赛队伍名次,有计划地进行非竞争性比赛,应取消一方或双方运动员该场比赛或全部比赛资格。
七、 比赛进行中,运动员采取消极态度逃避比赛时,场上裁判员可中止比赛,对消极运动员(一方或双方)进行教育、劝告,经对教育、劝告无效者给予警告处理。
八、 运动员消极比赛累计达20秒,可警告一次,在警告一次后,进行第二、三次警告之前,不再给予劝告。
九、 比赛中如一方运动员受到一次警告,则判对手得1分,一方受到三次警告,则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判对方获胜,并取消被罚者的技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