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河阳山歌有多少年历史

河阳山歌有多少年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01 11:14:52

Ⅰ 张家港有哪些文化遗产

张家港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序号项目名称类 别申报理由申报及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1沙洲花边工艺民间手工技艺流传于张家港市(原沙洲县)杨舍镇及周边集镇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它采用针织工艺,将花线勾结成各种图案,花式丰富,技法精细。作为家居装饰品,曾远销海外。杨舍镇人民政府2墉桥唱春曲艺历史悠久,旧时以塘桥地区最为兴盛。一般在春节及立春前后,民间艺人或一人或二人持春锣、敲板等打击乐器,走乡串村登门演唱,以示贺春、祝福、祈愿,艺人往往代代相传,能者常会现编新词即兴演唱。塘桥镇人民政府3鹿苑鸡生产商贸习俗产于鹿苑,相传已有两百年饲养历史的特色鸡种,是我国肉蛋兼用型良种鸡之一。体壮肉嫩、嘴黄、脚黄、皮毛黄,又称“三黄鸡”。在选种、饲养及烹制方面,均有独特的艺术和方法。是名特食品“叫化鸡”的主选原料塘桥镇人民政府4香山庙会民间信仰是张家港市境内二十多种庙会中有代表性的一种。源自唐宋,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依托香山寺庙举办盛大的香会,前后三天,除举行有关佛道的宗教仪式外,还间以民间歌舞、曲艺、武术、杂技等巡街展演。金港镇人民政府5沙洲优黄制作工艺民间手工技艺沙洲优黄是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的一种优质黄酒,主要产地在后塍镇。其酿制工艺独特、讲究。成品色泽橙红,清亮透明,醇香爽口,营养丰富,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还具有较长的后熟和贮藏期。金港镇人民政府江苏张家港酿酒有限公司6雷沟大布织染工艺民间手工技艺雷沟大布是界于后塍与南沙两地之间的雷沟沙生产的土布,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布料厚实坚牢,经久耐用,经土法印染成青蓝、铁灰、墨黑等多种颜色的的花纹图案,制成被面、包袱、头巾等用品,深受各地群众喜爱。金港镇人民政府7沙洲哨口板鹞民间手工技艺流行于乐余、锦丰、南丰一带。用料及制作工艺独特,大的板鹞(木板制成的风筝)重达10多公斤,可装配上千只哨口,放飞时随风鸣叫,声音洪亮悦耳,数里不绝。乐余镇人民政府8河阳地区春节习俗岁时节令历史久远,自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至正月半(闹元宵),延续月余,期间有送灶、斋灶、祭祖、吃团圆饭、贴门神春联、吃元宝茶、接财神、豁田财、看参星等30多种民俗活动,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凤凰镇人民政府9高庄豆腐干制作技艺民间手工技艺凤凰镇高庄豆腐干始创于清咸丰年间,采用独创的11道制作工艺,质地细实,咸淡适中,鲜香可口。因其价廉物美,清末民初时已畅销常熟、江阴、无锡等地。凤凰镇人民政府10河阳地区生育、婚嫁、丧葬习俗人生礼俗因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河阳山地区至今仍保留着或部分保留着农耕社会形成、传承的生育、婚嫁及丧葬习俗。这一系列的人生礼俗,对于民族学、社会学的研究均具一定的价值。凤凰镇人民政府11河阳庙会民间信仰农历三月二十二,河阳山庙会,以永庆寺为中心,方圆十里范围内的诸多寺庙内的神像由信徒扛抬出行(“出会”),然后聚集永庆寺。各种祭祀活动延续三天。旧时河阳庙会常辅以对山歌及农耕物资交流会。凤凰镇人民政府12双杏寺的传说民间文学大新镇双杏寺,因寺中有两棵树龄三百多年的古银杏树而得名,有关双杏寺佛道故事和当地人物的传说陆续收集到五十余则。是我市民间文学园地中的佳花。大新镇人民政府13张家港老沙话民族语言老沙,从地域上说指中兴、大新、德积、晨阳、合兴等地。在张家港市境内四大种类方言(虞西话、澄东话、老沙话、新沙话)中,老沙话最具本土特色,在语言学、民俗学、社会学诸领域均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张家港市文化馆14苏州评弹曲艺是运用苏州方言为主的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两曲种的合称。我市的苏州评弹艺术,是已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苏州评弹”的一个组成部分。张家港市艺术团15锡剧戏曲锡剧(又称“滩簧”),是我市保留的唯一专业剧团的地方戏曲,传统剧目丰富,曲调具有地方特色,深受城乡人民群众喜爱。张家港市艺术团16河阳山歌民间文学河阳山歌是我市河阳山地区民众千百年来所创造、传承的歌谣的总称,保存至今的一千多首河阳山歌,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河阳山歌作为吴歌的一个组成部分,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凤凰镇人民政府张家港市文化馆17河阳宝卷曲艺宝卷是由唐代寺院中的“俗讲”发展而成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又称“宣卷”)。长期流传于我市河阳地区的宝卷统称“河阳宝卷”。目前流传于我市的宝卷仍有500余卷,100余种。河阳宝卷对于研究风俗民情、曲艺流变以及宗教礼仪均具重要的价值。“宣卷”已列入苏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凤凰镇人民政府张家港市文化馆18施耐庵在张家港的传说民间文学施耐庵的传说,主要流传于凤凰镇、河阳山地区,历年来陆续收集到近40则。这一民间传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即引起省内外民文专家的高度重视,它对于《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生平事迹的考索,以及《水浒传》这一经典著作成书背景的研究均有宝贵价值。张家港市文化馆同时,从中选出“沙洲哨口板式类风筝”等八个项目申报苏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10月我们再一次对普查中取得的项目进行论证评审、筛选出12个项目和7个传承人(单位)进行了公示,作为我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4月30日,市政府以〔2009〕52号文,给予正式公布(见表)。张家港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序号项目名称类 别列 入 理 由申报及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1塘桥地区民间传说民间文学塘桥地区的民间传说故事内容丰富,含人物传说、地名传说、风物传说等。故事生动,语言朴实,具有较高的认知价值和文学价值,是塘桥地区历史文化园地中的一枝奇葩。塘桥镇人民政府2塘桥木雕技艺民间美术 以浮雕技艺为主,兼有镂雕和立体通雕的塘桥木雕工艺,已有上百年的传承历史。工艺精湛,人物、动植物栩栩如生,深受群众喜爱,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塘桥镇人民政府3金村庙会民间信仰农历四月初八金村庙会,又称永昌寺庙会,始于宋代,历史悠久。明中叶之后又融入纪念当地抗倭英雄金七的内容,在祭祀、祝祷以及民间歌舞曲艺巡演中渗透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塘桥镇人民政府4后塍竹编技艺民间手工技艺 根植于“家家栽竹、户户笋香”的环境,竹篾手工艺工匠以竹为材、编织制作出多种多样的生活用品、渔猎器具、文房用具等,整个生产流程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其中某些技术含量高的独特技术有失传的趋势。金港镇人民政府5香山正一道教音乐民间音乐香山地区“正一派”道教,近百年来有清晰的传承谱系。其音乐曲谱严谨规整,乐器丰富多样,既含古老昆曲之魂,又集民间音乐之神。反映出国民诸多深层次文化心理与审美取向,是境内有影响的民间音乐代表作。金港镇人民政府6沙洲对称剪纸民间美术工具简单,构思精妙,剪出的花卉、动物、人物以及喜庆字样,极具观赏性、装饰性,富有江南特色,水乡韵味。 金港镇人民政府杨舍镇人民政府7香山山歌民间文学 香山山歌不同于“河阳山歌”,其内容与曲调有自身的特色,别具韵味。为研究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民风民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金港镇人民政府8河阳“谢洪”习俗民间信仰 谢洪,意为敬谢天地洪恩。河阳地区的“谢洪”仪式活动,反映了人民群众世代相承的“感恩”心理以及祈求吉祥平安的美好愿望,其中保留了原始舞蹈、傩戏的痕迹,对于民俗文化的研究具有相当的价值。凤凰镇人民政府9三兴元宵锣鼓民间音乐 是“沙上”地区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演奏所使用之打击乐器比较简单,组合灵活,曲谱(锣鼓经)比较丰富,在传统节日与喜庆活动中有助于渲染气氛,凝聚人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锦丰镇人民政府10沙上山歌民间文学 是伴随“沙洲”成陆以及围垦、农作而产生、兴起的民间歌谣,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语言特色,反映了“沙上”劳动民众生活、生产、商贸、风俗、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大新镇、锦丰镇人民政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1芦苇编织技艺民间手工技艺利用长江滩涂生生不息的芦苇作材料,编制成帘子、席子、畚箕、芦花靴等生活用品用具,价廉而实用。部分编织技艺正趋向衰微。南丰镇人民政府12常阴沙号子民间音乐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常阴沙地区劳动民众集体劳动的心声,其音调高亢粗犷,具有原生态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锦丰镇、大新镇人民政府张家港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单位)序号代表性传承人(单位)列 入 理 由项目名称(类别)1张家港酿酒有限公司公司恪守百年传承的生产操作工艺,从原料的选择到成品要经几十道严格的工序,且讲究季节性,涌现出一些全面掌握这一套技艺的高手,使这一颇具地方特色的黄酒成为畅销国内外的名酒。后塍黄酒(沙洲优黄)制作工艺(民间手工技艺)2陆永良16岁从事唱春至今,50多年来从未间断,能即兴适景填词赋唱,并辅以表情神态,所唱曲调多,音质好,先后收徒4人,使这种濒于失传的民间曲艺得以延续。塘桥唱春(曲艺)3沈彩林掌握祖传风筝扎制技艺,从劈篾到扎制雕刻哨口的全套手工技艺,擅长九串菱哨口板鹞的扎制,已列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沙洲哨口板式类风筝(民间手工技艺)4谢建忠全面掌握祖创所传的十一道制作工艺,制成的高庄豆腐干咸淡适中,鲜香可口,且价廉物美,成为该地区的名优产品。高庄豆腐干制作工艺(民间手工技艺)5张国良 师承父亲张玉书、太先生黄兆麟。15岁登台,专演评话《三国》,通过60多年的潜心钻研演练,可连续演出整一年,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艺术上进入炉火纯青境界,被赞誉为“三国王”。已列为苏州市、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苏州评弹(曲艺)6虞关保17岁拜师学唱河阳宝卷,擅唱十多种宝卷,配以十多种唱调,讲唱功夫深厚流畅,且会拉二胡及多种打击乐器。收藏手抄本、藏本124卷。已列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河阳宝卷(曲艺)7尹丽芬 自幼学唱山歌,演唱旋律优美、流畅、声情并茂,擅长演唱长山歌和四句头山歌。已列为苏州市、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河阳山歌(民间文学)在这二年多的普查过程中,我们还做了国家级、江苏省级、苏州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到目前,申报成功的列表如下:级别代表作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苏州评弹张国良省级1.河阳山歌尹丽芬2.苏州评弹张国良苏州市级1.苏州评弹张国良2.河阳山歌尹丽芬3.沙洲哨口板式类风筝技艺沈彩林4.河阳宝卷虞关保5.金村庙会6.后塍竹编7.后塍黄酒(沙洲优黄)

Ⅱ 张家港凤凰山风景区有什么好玩的

凤凰山景区复山峦多姿,风制光佳丽,名胜古迹众多。你可以到景区去观光,天然景区景色非常好。景区由盛山园艺场、盛山公园、迎仙山三个小景区组成。

自东吴赤乌年间建永庆寺开始,历代就是游人观光的好去处。曾有内外八景之说。“内八景”有三潭、四井、古桧、空杨、秀峰、醴泉、丞相墓、状元读书台;“外八景”有湖下书声、坊基酒肆、港口渔歌、柴场牧唱、桑岸啼鸣、莲塘游鱼、松林落照、精舍飘幡。几经沧桑变迁,“内外八景”中绝大部分景点早已湮灭,唯秀峰、醴泉、状元读书台尚存。

Ⅲ 河阳山歌的文化保护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保护河阳山歌,2006年张家港市与凤凰镇又出版发行了150万字的《中国·河阳山歌集》,将河阳山歌的相关研究论文,歌手传略与名录编撰成册。2007年,凤凰镇被江苏省命名为河阳山歌之乡,同年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吴歌之乡。为了使中国吴歌之乡这一文化品牌在全社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升凤凰镇,乃至张家港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附加值,努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经济,2008年市镇两级又将投资5000万元,在凤凰山北侧建成5000多平方米的河阳山歌新馆,建成后的河阳山歌馆将具有以下八大功能:
1、河阳山歌(宝卷)展示馆:该馆为主题馆,集中展示山歌文化的精髓,其内容为:河阳山歌卷本、抄本及与山歌、讲唱文化相关的器物约250件;河阳山歌全貌图片及学术研究交流成果;古河阳地域文化风貌沙盘。
2、历史文物陈列室:集中展示河阳地区历史古韵,其内容为:河阳地区出土文物、古迹、碑刻、拓片、古遗址介绍,与讲唱文化相关的碑刻、拓片。
3、历史文化名人馆:集中展示河阳地区深厚文化底蕴,其内容为:历史河阳名人介绍、遗物图片、史载资料、咏河阳诗抄及相关的历史故事传说。
4、民俗风情走廊:集中体现近古时代和近代河阳地区纯朴的民俗风情,其内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景再现;凤凰豆制品、菊花酒等传统工艺制作场景;具有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服饰文化、生活器具、生活场景等展示。
5、山歌演艺馆:进行山歌表演的场所,集中建有古戏台、演示厅(容纳150名左右观众)、道具室、化妆和休息室等。
6、学术交流中心: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窗口,同时具备接待、办公、藏书等多种功能。
7、特色展示馆:承办民间收藏、名人书画等展览。
8、培训学校:河阳山歌排练、培训基地及历史教育基地。

Ⅳ 凤凰镇的特点

近年来,凤凰镇以“文化大镇、经济重镇、旅游名镇”为引领,以建设“三镇五区”,建成“江南美凤凰”为目标,着力打造最具潜力和特色的乡镇。 一是文化底蕴深厚。凤凰名人辈出,历史上共有36位进士、4位状元。保存有千年古街、红豆树等一批历史遗存。河阳山歌、河阳宝卷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斫竹歌》有6000年的历史;位于恬庄古街的杨氏宅第被命名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是旅游资源丰富。凤凰山风景区是张家港市唯一的国家AAAA级景区,现有恬庄古街、河阳山歌馆、永庆寺、千亩桃园、温泉度假村等旅游景点,初步形成了“听山歌、泡温泉、赏桃花、逛古街、游古寺”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一是凤凰新城形态初显。规划总面积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17平方公里。目前,“两路一湖”全面建成,功能配套基本到位,科教文卫、商业房产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二是功能定位科学合理。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同步推进老镇区改造、新城区开发和古镇区保护“三位一体工程”。按照“美丽幸福,江南典范”目标定位,不断优化规划,着重建设“六大功能区”(凤凰新城核心区,江南水乡古镇区,休闲生态宜居区,保留村庄田园区,文化旅游度假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力建成苏州市“美丽镇村”建设新标杆。 。一是现代农业富有特色。全镇拥有高效农业面积达26880亩,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年产值超3亿元。凤凰水蜜桃产业园通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种植面积达1万亩,水蜜桃亩均收益超过13000元。
二是专业组织富有特色。全镇拥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93家,家庭农场3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95%。2500亩飞翔农业园成为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现代新型家庭农场的典型。 一是“强镇扩权”试点改革成效明显。凤凰镇先后承接682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综合执法局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入选“苏州市2014—2015年依法行政示范项目”,全镇综合改革试点已成为全市“简政放权”的试验田。
二是社会稳定基础更加巩固。启动苏州社会综合管理创新试点镇建设,全镇划分175个片组网格,成立800多人的网格管理服务团队,实现组织人员、资源配置、管理服务“三进”网格;在办事处、行政村试点成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老娘舅”、“和谐调解坊”等基层民调组织的作用,不断巩固社会稳定大局的群众基础。

Ⅳ 凤凰镇的发展状况

凤凰镇位处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市南大门,得名于境内的凤凰山 。全镇总面积78.7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户籍人口6.4万。预计2008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亿元、工业开票销售收入215亿元、全部入库税收7亿元、村均可用财力45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280元。
凤凰境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河阳山歌,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永庆寺, 还有千年古树——红豆树、 千年古街——恬庄古街等名胜古迹,历史上有3名状元、 32名进士。获得了中国吴歌之乡、江苏山歌之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千强镇、国家级卫生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荣誉称号。
按照“文化立镇、经济强镇、旅游兴镇”的发展定位 ,凤凰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现了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工业经济量质并举,形成了以精细化工、新型材料、汽车配件、船用设备为主的产业集群,拥有34家销售超亿元企业,飞翔化工、华伟薄板、港星建材、天一铜业4家企业和安庆村、金谷村、双龙村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境内工业集中区——韩国工业园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配套设施齐全,在韩国工商企业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吸引了韩国、美国、法国 、挪威 、丹麦等国的120家外资企业入驻,累计注册外资5.3亿美元、到账外资4亿美元。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培育了高庄豆腐、清水大米、凤凰绿茶等11只绿色食品,建成了15个无公害种养基地,已经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有18只,农业规模化基地、绿色食品、品牌农产品产值超过2亿元,特别是“苏州第一桃”——凤凰水蜜桃种植面积超过10000亩,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和重要支柱。依托苏南第一口地热井的独特条件,五星级凤凰温泉山庄正在建设之中。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凤凰镇不断加快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恬庄古街二期工程、河阳山歌馆、永庆寺文昌阁等正在加快建设。
按照镇党委提出的建设“三镇五区”的战略规划和全力打造“文化大镇、经济重镇、旅游名镇”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现了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工业经济量质并举,形成了以高分子新材料 、机械新装备、光电新能源为主的产业集群,拥有50家销售超亿元企业, 规模经济占全镇经济比重超过70%; 境内工业集中区— —韩国工业园配套设施齐全,先后吸引了韩国、美国,法国、挪威,丹麦等国的120家外资企业入驻,实际年利用外资超1亿美元,年进出口总额超10亿美元。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培育了高庄豆腐、 清水大米、凤凰绿茶等12只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13只。农业规模化基地、绿色食品、品牌农产品产值超过3亿元,特别是“苏州第一桃”——凤凰水蜜桃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和重要支柱。

Ⅵ 江苏省苏州市凤凰古城是什么区

苏州没有凤凰古城,只有在苏州下辖的张家港市有一个凤凰古镇,因其境内回的凤凰山得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答镇,吴歌之乡,4A级景区,其河阳山歌和河阳宝卷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6000年的历史,现有恬庄古街、山歌馆、千亩桃园、永庆寺等景点

Ⅶ 张家港简介

张家港是抄一座新兴港口城市,从历史来讲,可以说是土地古老、城市年轻。境内东山村遗址距今有8000年历史,河阳山歌是吴文化中保存和传承得最好的吴歌,古黄泗浦是鉴真大师成功东渡日本的启航地。张家港的前身是沙洲县,于1962年从常熟、江阴各划出一块合并成立,1986年撤县建市。全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公里,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下辖8个镇和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旅游度假区,163个行政村。总人口150万,其中户籍人口91万。

Ⅷ 张家港有多少年的历史我要写作文,各位大师,帮帮忙,我给奖赏,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该市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拥有1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们是:东山村遗址、徐家湾遗址、专许庄遗属址、蔡墩遗址、韩墩遗址、河阳山遗址、凤凰山遗址、西新村遗址、西张遗址、西旸遗址、老烟墩遗址,时间分布在距今2500年至8000年之间.

Ⅸ 凤凰镇的历史人文

凤凰境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河阳山歌”,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永庆寺,还有“千年古树——红豆树”、“千年古街——恬庄古街”等名胜古迹,历史上有4名状元、32名进士。依托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累计投入5亿元,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凤凰山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形成了“听山歌、泡温泉、赏桃花、逛古街、游古寺”的文化旅游品牌。

Ⅹ 河阳山歌的文化传承

目前健在的山歌手大约还有数十人,其中最大的有九十岁左右。他们是新庄村的王根元、周凤宝,泗安村的王二宝,马路村的曹荷宝、马祥宝,小山村的庄银妹、陆秀英、陈小青,庄泾村的吴正兴等,基本上各个村都有,但都是六十岁以上的人了,共有100余名。
为了使这一瑰宝得以更好地传承,2005年6月月凤凰镇出资20多万元建立了河阳山歌馆馆内科学地、历史地展示了河阳山歌的传承与传播的脉络。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展现了河阳山地区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代人类从不间断的文化遗存,说明了河阳山歌从史前到近代的有序传承。馆内还展示了部分歌手的风采,及对歌时所用的器具,并且展示了珍贵的二十二本收藏原始手抄本,其中有著名的《斫竹歌》、晋代传承下来《汝尔歌》的民间抄本长达34052行,还有《赵圣关还魂》有6648行,其中还有《田家乐》、《沈七秀》《小红郎》《荒年山歌》《天门阵》《小狄岗山歌》《老姐嫁人》《东南风起打斜来》等长篇山歌,河阳山歌共收集到1000余首,三万多行。河阳山歌馆成立后,成了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向国内外的朋友展示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的非物质遗产。自该馆成立以来,已接待3000多人的参观,其中有中宣部、中国文联、国内多所大学的专家学者、教授,接受了人民日报、省电视台、报社及驻京十多家媒体的采访,他们在参观与采访的同时,聆听了山歌手美妙的歌唱。原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陈焕友等老干部参观河阳山歌馆后,为张家港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做的大量工作大加赞扬,对张家港市有这样优秀的文化遗产而感到自豪。

阅读全文

与河阳山歌有多少年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