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故宫距今多少年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距今592年。
B. 故宫到现在有多少年历史了
到2019年为止总共是599年。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2)景福宫距今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故宫原名紫禁城,本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随着1949年解放,这里就成了故宫博物院,供游客进行游览和参观。
倦勤斋是乾隆晚年居住的地方,看这九间房子的名字“倦勤斋”就知道,乾隆用“斋名”明确地告诉世人,这里是休息的地方。
乾隆为了让自己的晚年能够住得舒服一点,他就让京城最好的工匠,将倦勤斋装修成了江南的格调,郎世宁的徒弟还在倦勤斋的天棚,墙壁,全都画上了通景画,技艺高超的工匠还用“竹簧”的工艺,让倦勤斋处处充满了精美绝伦的竹雕。
为了打破现代工匠,无法修复清朝的通景画和“竹簧”工艺的“魔咒”,故宫的工作人员和民间工艺品大师展开了攻关合作。经过他们两年多的不懈试验,艰苦修复,倦勤斋终于旧貌换新颜,关闭了几十年的房门在2008年打开,开始接受游客们的参观和品评。
雨花阁是清朝皇帝礼佛的地方,在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建成,里面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密宗佛堂。这里不开放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雨花阁中,有一座非常珍贵的城坛。城坛是藏传佛教的至高圣物,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说法像。
第二个:因为事关佛教佛事和佛法,故此,还是请游人远离,让这里以清净为主。第三个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雨花阁的第四层供奉着三尊欢喜佛,这个有些不适合参观。
故此,雨花阁才迟迟也未开放,不过听故宫方面的口气,雨花阁一旦条件合适,也会适度地限制游人,并向社会开放。最后一个没法开放的地方就是三希堂。
C. 景福宫的历史
景福宫(韩语:경복궁;英语:Gyeongbokgung Palace),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朝鲜王朝(李氏朝鲜)的正宫(法宫)。位于朝鲜王朝国都汉城(今韩国首尔),又因位于城北部,故又称“北阙”,是首尔五大宫之首,朝鲜王朝前期的政治中心。
景福宫始建于1395年(太祖洪武二十八年),历经多次破坏和重建。王宫得名于《诗经》中“君子万年,介尔景福”中“景福”二字。王宫面积与规制严格遵循与宗主国中国的宗藩关系,为亲王规制的郡王府,所有建筑均以丹青之色来区别于中国皇宫的黄色。占地面积占地12.6万坪(57.75公顷),呈正方形,南面是正门光化门,东为建春门,西为迎秋门,北为神武门。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1926年,日本在景福宫前建造朝鲜总督府。朝鲜日治时期,景福宫的大多建筑都相继遭到拆除,仅保留正殿勤政殿、庆会楼等象征意义的建筑物。
1995年韩国光复50周年之际,金泳三政府以恢复本国传统文化,“清除日本统治时期象征”为由拆除日占时期建筑,原址开始大规模复建景福宫及其附属建筑。2010年8月,韩国再次复建光化门,由原先所谓“去中国化”的谚文匾额恢复为传统的汉文牌匾。[1]
D. 清朝距今有多少年
19世纪末,中国国内来的排外情绪开源始高涨,结果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以及随后八国联军的入侵。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后,清朝开始推行“新政”,进行了包括建立新军、废除科举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不久,中国发生了立宪与革命的改革路线之争,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清政府也答应实行君主立宪。不过,1911年5月组成的“责任内阁”中的大多数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结果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的统治开始瓦解。清帝于1912年退位,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的正式结束。到1917年张勋又曾复辟清朝,但只持续了12天。
所以是95年
E. 中国各个朝代距今多少年
如今是公元2012年,中国历史朝代的囯祚给你,可以看出来距今多少年。夏朝 ( 约公元前2070~1600年版 )商朝 ( 约公元权前1600~1046年 )周朝 ( 约公元前1046~249年 )春秋 ( 公元前770~476年 )战国 ( 公元前475~221年 )秦朝 ( 公元前221~207年 )汉朝 ( 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三国 ( 公元220~280年 )晋朝 ( 公元265~420年 )十六国 ( 公元304~439年 )南北朝 ( 公元420~589年 )隋朝 ( 公元581~618年 )唐朝 ( 公元618~907年 )五代十国 ( 公元907~960年 )宋朝 ( 公元960~1279年 )辽朝 ( 公元907~1125年 )金朝 ( 公元1115~1234年 )元朝 ( 公元1271~1368年 )明朝 ( 公元1368~1644年 )清朝 ( 公元1636~1911年 )
F. 景福宫的历史沿革
景福宫是韩半岛首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宫殿之一,是古代韩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中心。宣祖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倭乱”时将宫苑的大部建筑物破坏,当时只有10个宫殿保持完整。直到高宗同治七年(1868年)才在朝鲜高宗的父亲兴宣大院君的主持下重建。
纯宗隆熙四年(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韩国沦为日本殖民地。为镇压韩国的“王气”。日本昭和元年(1926年),一座高大的石头建筑——总督府耸立在景福宫门前。总督府的建筑设计可谓居心叵测,从空中俯视,它的外形是一个“日”字,象征着日本控制着韩国的命脉。从侧面望去,韩国的王宫笼罩在它巨大的阴影下。日本还以修复昌德宫为名将景福宫南面的殿阁全部拆除。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95年8月15日,在韩国光复50周年之际,总督府建筑物的标志性绿色尖顶——高4.5米,重达12吨的庞然大物在5万人的欢呼声和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被徐徐吊起,总督府大楼开始拆除。韩国民众一致认为,只有拆除这座建筑,才能恢复象征本国民族传统的景福宫原貌,景福宫原貌的复原工程正在进行。
景福宫南倚光化门,东隔建春门,西靠迎秋门,北迎神武门。
游客在游览宫阙时可以观赏被指定为宝物的“交泰殿峨眉山烟筒”、“慈庆殿十长生烟筒”、“庆会楼”、“獬豸麒麟”等。处于景福宫对面的冠岳山是火山,所以采用“獬豸”(有阻止火灾之意),“麒麟”意含选拔贤良。
韩国景福宫(Gyongbokkung)是朝鲜王朝时期(1392~1910年)韩国首尔(汉城)的宫殿,也是朝鲜王朝的正宫,它是朝鲜王朝迁移时建造的新王朝的宫殿,具有500年历史。中国古代《诗经》中曾有“君子万年,介尔景福”的诗句,此殿籍此而得名,因位于汉城北部,也叫“北阙”。景福宫是首尔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宫殿之一,是韩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中心。
景福宫东面是建春门,西面是迎秋门,北面是神武门。景福宫内有勤政殿、思政殿、康宁殿、交泰殿、慈庆殿、庆会楼、香远亭等殿阁。景福宫的正殿勤政殿是韩国古代最大的木建筑物,最雄伟壮丽,是举行正式仪式以及接受百官朝会的大殿。
景福宫雄伟富丽,其中殿阁仍保留着往昔的辉煌灿烂。于1395年由创建朝鲜王朝的李成桂所建筑的第一处正宫,是朝鲜王朝时期五大宫之一,占地约50公顷,200栋以上的殿阁烘托出极尽富贵荣华的气派,可惜1592年毁于壬辰倭乱。于1868年重建,由几座大型建筑物构成,占地40英亩。宫内较大的建筑物——勤政殿,曾是御座所在地和国王举行即位大典和上朝听政之所。庆辉楼建立于一个巨大的人工湖上,它是国王设宴招待众臣和外国使节的迎宾馆。位于荷塘中央的乡远亭则是王室单独聚会的地方。慈庆殿和交泰殿分别是王太后和王妃的寝殿。慈庆殿里的十长生烟囱十分有名,算得上是朝鲜王朝时期较漂亮的烟囱,现被指定为珍贵文物第810号。交泰殿是王妃私人生活空间,朝向峨嵋山的殿墙及后门尤为美观。韩国的许多有历史意义的石塔和石碑竖立在宫内各处。韩国国立博物馆和韩国民俗博物馆也都在这个院内,在此可以了解到朝鲜王室的宫室文化和传统的民俗生活。景福宫在春天绽放迎春花、杜鹃花,四处飘香;祥瑞之喜鹊飞翔于宫内。那份宁谧,令人心旷神怡,有如置身世外桃源一般。
通过国立中央博物馆的东北口,景福宫占地面积达15万坪(约合50公顷),呈正方形,南面是正门光化门。光化门和勤政门之间是二楼建筑兴礼门,“兴礼门”在《景福宫全图》和《宫阙志》等朝鲜初期画图或书籍上记载为“弘礼门”。其名称之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清朝,中国清朝乾隆皇帝(清高宗)名讳“弘历”,而在古代,中国作为朝鲜的宗主国,故作为藩属的朝鲜要“避讳”。因此,到了高宗时期,人们把它改为“兴礼门”。兴礼门构造十分坚实,上下楼皆为正面三间和侧面二间。“兴礼门一带”指的除了光化门以外的第二个宫门,范围为从兴礼门直达勤政门的地带。这里不仅是保卫国王的,而且是设有军事部门的重要地区。
韩国独立后,开始了景福宫的重建工作。光化门1968年在总督府前面重建(原先被移到今天国立民俗博物馆的地方)。朝鲜总督府在1995年开始拆除,1996年拆除完毕。光化门从2006年开始进入整修,往南移动14.5米到100年前的旧址,2010年完成重建。日帝时期拆毁的资善堂、乾清宫、泰元宫等宫殿也被修复重建。
G. 韩国景福宫史什么地方
类似于故宫,古复代王氏居制住的地方,在首尔,不过规模比故宫是差远了。
景福宫是朝鲜王朝(1392年~1910年)时期韩国首尔(旧名汉城)的五大宫之一,也是朝鲜王朝的正宫,占地12.6万坪(57.75公顷),由330栋建筑组成,共计5792个间(古代以4个柱子为一间)。它是朝鲜王朝的始祖——太祖李成桂(1392年~1398年在位)于朝鲜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将原来高丽的首都迁移时建造的新王朝的宫殿,具有500年历史。景福宫得名于中国古代《诗经》中有“君子万年,介尔景福”的诗句,因位于首尔北部,也叫“北阙”。
H. 故宫有多少年历史
有598年的历史,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到2018年为止总共是598年。
(8)景福宫距今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王公世爵仍其旧”等条款。所以依据《清室优待条件》部份条款,加之袁世凯感念旧主恩德,积极扶持,溥仪退位后,帝制虽然被废除,但皇帝溥仪以及原来的皇室大臣等却仍然安然无恙地居住在皇宫里。
在皇宫紫禁城内生活期间,溥仪仍旧发布“上谕”,仍用宣统年号纪年,遗老遗少仍行跪拜大礼。宫内依然还保有内务府、宗人府和慎刑司等机构,故臣赠谥,不改衣冠,触犯王法者由慎刑司处治。遂使当时的紫禁城俨然成为“国中之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1933年,故宫博物院为保护其文物安全,不至遭战火毁灭或被日本帝国主义掠夺,决定采取文物避敌南迁之策,并在南京建立文物库房,成立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从1933年2月至5月,先后检选出文物、图书、档案13427箱又64包,分五批先运抵上海,后又运至南京。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故宫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同时整理出大量的文物。1961年国务院颁布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博物院现存文物150万件(套)。 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辟为“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