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为什么要统一历史教材

为什么要统一历史教材

发布时间:2021-03-01 06:36:56

A. 全国的教材为什么不统一使用

全国的教材为什么不统一使用.这就存在一个地区性差别的问题!有的地方教育水平高的而有的还有点差距!

B. 为什么中国的教科书不统一,而且不免费公开其内容。

这个,不统一是因为各个地方的教育环境不一样,你不能让每个地方的都读一本书(我就是认为有问题,不过基本官方是这样恩恩的)至于不免费问题中国的教科书烂啊每年改一遍(不改那些人没饭吃),还有那有很多学生去网上找课本?学校还怎么吃回扣?关于修改课本,你想想,古代人几本书就读了上千年,他们是傻子?还要每年都改?就那语文来说,语文拿来干什么,作用几点:学来交流(很简单),陶冶情操(不是放屁,常看一些书(课外书,本应是课内的)对你有好处,老实说,我在小学泡图书馆泡了六年,让我在高中都能吃老本),学做人(这个很深,不过中国教科书已经被“改革开放”了)。最后一点你可能想不到,不过是真的,不过中国的教育,尤其是改革以后或者说建国以来,没有教育出什么人文、文学大师,吃老本啊!都是些民国时期的,什么鲁迅等等,如果读我们的书,中国就没有这鲁迅了,不是我说什么不好之类的话,我经常想(我老想这些事情)为什么****是千古名作,是****,论辞藻很多人也能写,什么所谓推敲只要你用心也能行(虽然这故事是假的)为什么那些作品是名作?我想了很久,是历史啊,因为它们见证了历史(很瞎,却是实话)你想想,假如你穿越了,跑到清代写了篇“明”诗,你就有可能会被记录史册,你写一篇拍马文,写得好,很有名,你也一样,不信可以看“溜须拍马”的由来。一激动就说多了,中国现在的教育是想做什么就做不成什么。PS。想想可笑,我是温州人,读的是江苏的书,教育局长换一届,TA就换一种教材,学校建的体育馆用来给老师打羽毛球,学生不能进去,建体育馆的钱,据一位老实人说“这钱就放在教育局里你不拿去用就被别人拿去用”

C. 如何看待新版历史教材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史观是所谓的文明史观。三本必修教材把高中历史分为三大模块,内容分别为政治文明(政治模块)、经济文明(经济模块)和精神文明(文化模块)。

笔者理解的文明史,应该讲述世界上主要文明的兴衰及其相互关系。但从三本必修教材所选取的素材来看,基本上内容只有中国史和西方史。换言之,通常说的“世界文明史”,在本教材体系中基本上只剩下了“西方文明史”,以及西方文明影响下的世界史。

旧版高中历史教材的世界史方面,除了西方历史,其叙述的范围至少还包括非洲(如埃塞俄比亚抗意)、拉丁美洲(拉美独立运动)、日本(明治维新)及之外的亚洲国家(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不管叙述的主题是什么,笔者以为传统教材从视野上比新教材更开阔。

这让以文明史观挂帅的新教材显得名不副实。此为其一。

其二,新教材对中国与西方历史叙述的内容选择上,更让人困惑。

以岳麓版政治模块为例。

第一单元内容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内容,一为西周的分封制,二为秦代以后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的形成与强化。

第二单元为《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主要内容,一为以古希腊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度,二为古罗马的法律即罗马法。

此处最大的槽点就是古罗马近千年历史,教材只选择了罗马法作为其重点,而对其政治体制的介绍极为简略,也没有被列为重点。教材在对古雅典民主政治和古罗马法大书特书之后,也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衰落没有做任何描述和解释。

笔者的困惑是,难道因为 “民主”和“法治”是当代至高无上的政治正确,所以编者才这样叙述西方古典政治文明的吗?“民主”和“法治”是很好,可是西方古典文明后来的确是衰落了,原因不需要对学生稍加解释吗?

而且,教材直接就从西方古典时代转进到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主要内容:英国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民主共和制;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德意志的统一及德意志第二帝国宪法。

如此选择性地书写西方政治文明,西方人也不会同意的吧?腹黑一点想,难道是因为中世纪的西方过于“黑暗”,就不讲了?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主要内容是晚清中国遭受的四次侵略战争以及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十月革命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主要内容是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主要内容为战后国际关系及新中国外交。这四个单元的内容与旧教材相比,除了编排的顺序不同外,其余均无大差异。只是由于是政治模块,所以偏重于政治方面的内容。关于这种体例,我的同行们吐槽多多,主题所限,在此就不多说了。

其他两个模块,笔者不想浪费大家的时间再挨个介绍每单元的内容了。所以相关吐槽可能会更加简单粗暴。

经济模块主要内容有五部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近代欧洲工业文明、20世纪前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二战后的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在政治模块里,古代史部分既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历程,也有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古罗马的法律。中国的专制与西方的民主法治对比好强烈啊!在经济模块里,古代史部分只有中国古代经济,却并无对应时代的西方经济状况作对比,这是为什么呢?而近现代的世界经济直接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开始,直奔世界市场与工业革命而去,中国经济就这样悲剧地落后了。就算是笔者“狭隘的民族情绪”作怪吧,但还是忍不住要问:这种编排到底遵循的什么体例呢?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文化模块”目录

文化模块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明理学。二是西方主流思想,即“人文精神”,内容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到近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是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潮流,中国人开始了漫长的学习西方的历程,从清代的魏源到民国初期的新文化运动,然后产生了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成果……这里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欧洲古代史(古希腊三大思想家)回来了,但漫长的欧洲中世纪史又被直接略过。基督教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另一源头,基督教化的中世纪欧洲怎么能够被忽略呢?说好的文明史呢?

而且笔者狭隘的民族主义病常常作怪,总觉得这种编排极易给学生造成如下印象:中国政治文明的传统就是专制集权,西方政治文明的传统就是民主法治;中国的传统经济就是小农经济,西方的经济就是工业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就是儒家思想(总是与三纲五常和君主专制连在一起的儒家思想),西方精神文明的主流就是人文精神,自古以来就如此!

D. 为什么历史教科书上有些事情和史实不一样,而且还有很多大事件压根没提到

现在的历史教材,我主要指的是高中及以下的历史教材,是以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鉴》作为蓝本缩编而成。且不论范先生这本书的水平如何,此书成书于上世纪50、60年代,当时由于社会条件,所以很多问题带有阶级性和局限性。且经过了这60年,史学界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通史很多地方已经跟不上主流史学界的脚步。

我们且不论前三代和三皇五帝的华夏部落。春秋时期,秦穆公基本上就没有提,高中课本在我那个时候,只有语文有《崤之战》。五霸之前的郑庄小霸更是只字未提,只是在一些难度较大的辅导书上我见过。至于宋襄公,提不提就两可了。一般史学界认为,正是由于郑庄公击败了东周的军队,才使得诸侯敢于称霸,发展到最后就是称王称帝。个人认为,秦穆公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君主之一,他一生三扶晋主,知过能改,任用贤臣,可以说是秦国跨时代的人物,没有秦穆公的基础,秦国不可能完成最后的统一。没有蹇叔和百里奚,就不会有战国时期那么多魏国和卫国人来投奔秦国。高中历史课本对秦穆公只字未提,确实不太应该。
还有就是所谓的“百家争鸣”,我在史记和汉书上看到过“春秋六家”的说法,我查了网络,能找到名的春秋流派也就是不到20个。百家争鸣的说法似乎首先出自郭沫若,可见其年代之完和其有多么不靠谱……
两次弭兵大会曾经被一些人热捧,后来史学界还是比较认同“弭兵大会”的实际意义很低,历史课本没有纳入,也算是比较正常。
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强国只剩下秦、楚、齐三国。楚国差点被吴国灭掉,实力大减,而乐毅帅弱燕破强齐,这都是对秦国统一有重要贡献的事件,似乎课本上都没写。
焚书坑儒,包括王立群在内的很多史学家都曾经有过质疑。我也是质疑者之一。唐朝是鲜卑人建立的朝代,唐朝建立以后,中国人的史学观点有了很大的改变,对一些经典的历史事件也有了自己新的看法。焚书坑儒就是在这种历史环境下慢慢产生的。
刘邦并没有杀功臣,只是削藩。刘邦手下的大臣,除了主要藩王韩信、彭越、英布被杀,韩王信、卢绾被逼反投敌以外,剩下的都得到了善终。同样,朱元璋也没有杀太多的大功臣。徐达、常遇春、沐英、宋濂、李文忠、汤和、邓愈等都是善终。只有李善长和傅友德,分别被牵连到胡惟庸案和蓝玉案里面被杀,刘基疑似是被胡惟庸害死,朱元璋因此大怒,开始准备对胡动手。
汉武帝派二师将军李广利平定西域,使得西域首次成为中国领土。这件事的起因和过程虽然都不太值得歌颂,但是结果却是好的,历史书上一带而过甚至可能都没有,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党锢之争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事件,历史书上似乎也只字未提。还有永嘉之乱也是一样。晋朝能说的事本来就屈指可数,这个还不提提。对于东晋,王谢的代表人物都不说说,有些说不过去。虽则在不同的地方提到了王导、王羲之、王献之和谢安、谢石。陆机、陆云是晋朝的两个名士,历史书上同样没有提到。
唐朝中后期,历史书上就是一片空白。前期对突厥的战争也写得很不明确。最可气的就是“合同为一家”,人家吐蕃(fan)都把长安拿下了,这叫“合同为一家”……可笑!
至于儿皇帝,人家沙陀人和契丹人的事情,怎么就闹出个汉奸来?再者,李克用曾经和耶律阿保机结拜过兄弟,石敬瑭是李克用的干儿子李嗣源的女婿,耶律德光是阿保机的小儿子。虽则石敬瑭大德光10岁,但是辈分上确实小德光一辈,叫德光干爹也没什么不对。
南宋的三次禅让,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葩,教材上同样没提。
至于蒙古和元朝,教材更是一带而过。
明史和清史稿我还没看,就不作过多的评论了。

E. 我是高三学生 高中历史教材里面说明宋朝不是统一国家 理由是先后有辽西夏 金 与之并立

教材也是人编的,也会有很多的偏见,个人想法。人文的知识都是一回个人一个说法,不答用太去在意各种各样的说法。
个人认为如果依照教材上那么说的话中国从秦始皇到目前还是没有统一过 。历朝历代都有很多的地方政权存在,名义上虽然归附中央但是实际上各自为主,山高皇帝远。

F. 我真搞不懂中国教材为什么要改教材

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

G. 为什么说现在中小学的历史教科书,都是胡编乱造的

首先要明确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并非都是胡编乱造的,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回李世民贞观之治,这里并答不是胡扯的吧(教科书突出了李世民的贡献,而淡化了他通过政变夺取权利的事实)。但是中小学学习的是历史教科书,而不是历史书,教科书说直白是为了政治服务,什么东西仪扯到政治就说不清楚了,而历史就是历史。因为要考试,要得高分,所以教科书说的都是正确的,让学生们都远离了真相,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或见解很可能就没有高分了。所谓历史就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凡事一分为二,三国志之所以为正史,是因为他是晋朝陈寿所著,年代靠近,且有大量文献支持,但是你你敢说那些就是2000年前的所有真相么?我们只能有选择性的看,三国志是现下比较可靠地历史材料。对于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其实也该一分为二的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H. 为什么党要把历史教科书写的那么奇葩,还我们一本中立的历史书不行吗难道政治真的这么可怕甚至连新一

成王败寇是我国的抄传统,成败观也是我们国家比较普遍的历史观!立德立言又恰巧是我们人生意义的一种体现!表现最为有突出的就是唐太宗,他伪装的太成功了!如果你看清楚他了,你的问题就清楚了!政党或者朝廷做宣传不过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但是历史没点谜团也就没啥意思了!

I. 为什么中学历史教科书不把中华民国当成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中华民国的历史有点复杂,很多历史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现在还是不好说的。所以我们的教科书只是把这段历史里面的中国革命史突出出来。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要统一历史教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