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苏州有多少年的历史(具体的)
1860年(庚申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再破江南大营,乘胜进攻江苏省会苏州。苏州经历一次浩劫(庚申之劫),清苏州知府下令放火,将繁华的城西阊门商业区彻底焚毁,大批市民逃往上海租界避难,成为後来上海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2日李秀成攻克苏州,废苏州府,改为苏州郡,作为太平天国苏福省的省会,建有李秀成金碧辉煌的忠王府。
Template:太平天国苏福省
1863年12月,戈登的常胜军配合李鸿章的淮军从太平军手中夺取苏州,恢复苏州府,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终于来到了他的正式驻地——江苏省城苏州。但战後苏州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已经让位给上海。在惨烈的战争中,苏州损失惨重,直到2004年底,苏州市(范围略大一点)的人口数仍然没有恢复到1860年以前范围略小一点的苏州府的人口数。
1895年的《马关条约》签订以後,苏州被辟为商端口,城南还设立了苏州日租界,但该租界始终未繁荣起来,只是後来在界内开办了瑞丰丝厂。1906年沪宁铁路通车以後,阊门外石路地区一度有所恢复,1937年抗日战争中又受到重创。清末民初,苏州商会总会统辖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和太仓直隶州各商务分会,与上海、江宁两地商会共管江苏商务。苏州商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创办事业,苏州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因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苏州由于保守势力强大,发展竟不及附近的无锡等地,规模较大的有苏州状元陆润庠创办的苏纶纱厂。
民国——天堂不再、几近凋敝
宣统二年冬十月己卯(农历辛亥年十月初四,公元1911年11月5日),正当武昌起义成功,辛亥革命如火如荼,全国各省纷纷起义脱离满清统治之际,驻江苏省城苏州的江苏巡抚程德全迫于形势,宣布苏州和江苏独立,自任江苏都督。苏州进入民国时期。
1912年,废苏州府,长洲、元和二县并入吴县。
1937年的日军入侵使许多园林被毁。汪精卫统治时期,将江苏省会从镇江迁到苏州。
新中国——天堂再现、盛世重来
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同年苏州设市,属于苏南行政公署(省级)管理。1950年代初,修复了拙政园等园林。
1953年,苏南行政公署、苏北行政公署和南京直辖市合并,成立江苏省。下设苏州市(省辖)和苏州专区,苏州专区辖1市(常熟),9县(常熟、吴县、吴江、太仓、昆山、无锡、宜兴、江阴、震泽),专署驻苏州市。
1956年,将宜兴县划归镇江专区,原辖镇江专区的武进县划入苏州专区。
1958年8月25日,苏州市划归苏州专区领导;撤销常熟市,并入常熟县;无锡县划归无锡市领导,武进县划归常州专区。
1960年,撤销震泽县,并入吴县。
1961年,设立沙洲县(驻杨舍镇)。
1962年,苏州市仍改为省辖市。原由无锡市领导的无锡县划入苏州专区。
1981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将苏州市同北京市、杭州市、桂林市一起列为4个全国重点环境保护城市,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一道被放在优先位置。
1982年2月8日,苏州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苏州地区,苏州市辖1市(常熟)5县(太仓、昆山、吴县、吴江、沙洲)4区(平江、金阊、沧浪和郊区)。
1986年,沙洲县改设张家港市。此後昆山、吴江、太仓和吴县陆续改设县级市。
1992年,苏州市开始开发河西新区(今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3年,苏州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拥有部分立法权。
1994年,苏州在东郊的娄葑、跨塘、斜塘、唯亭、胜浦5个镇建立苏州工业园区。
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遗产。
2001年,撤销县级吴县市,改设吴中区和相城区。
2004年6月28日-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8届会议在苏州举行。
2006年10月28日-10月30日,第二届世界健康城市联盟大会在苏州举行。
今天的苏州,中心城区依托5个县级市和发达的农村,已经成为中国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贰』 常熟历史
常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距今五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水网密版布的土地上从事家权耕渔牧和生息繁衍。良渚文化遗址遍布整个常熟地区。五千多个的历史,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历史人物,并在城区内外留下了无数胜迹:商代的仲雍墓、春秋言子墓、南齐兴福寺、南梁昭明太子读书台、宋代方塔、元大画家黄公望墓、清宰相翁同和故居彩衣堂及清代江南著名园林燕园、曾园、赵园等,还有虞山剑门奇石、维摩山庄等胜景,使常熟成为江南有名的胜地。
『叁』 苏州和常熟的历史哪个比较长
据1988年发掘的常熟境内最早原始文化遗址钱底巷新石器文化遗址证实,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版在常熟权这方沃土聚居生息。
公元前514年,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命前来投奔的楚国大臣伍子胥建吴国都城阖闾大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从字面上看 常熟的历史更悠久
『肆』 常熟的由来
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常熟这方沃土聚居生息。
夏、商时期,常熟地域为扬州属地。商末(公元前11世纪)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泰伯、仲雍让国南来,建勾吴古国。武王灭纣后(公元前841年)封仲雍曾孙周章为吴王,常熟地域时为吴国北境。
东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越灭吴,常熟地域隶于越。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灭越,常熟地域隶于楚。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常熟地域属会稽郡吴县。
西汉景帝前元时期(公元前156年—150年),常熟地域上首次设虞乡建置,仍隶于会稽郡吴县。东汉永建四年(129年),会稽郡浙江以西另设吴郡,虞乡隶于吴郡吴县。其时,常熟地域内又增设南沙乡,并在该乡置司盐都尉署,开常熟地域史设吏治之先河。
三国鼎立期间,虞乡、南沙乡同属吴国吴郡吴县。
西晋太康四年(283年),虞乡升为海虞县(因县境东临沧海而命名),隶于吴郡,此为常熟地域设县之始。东晋元帝初年(317年),以海虞县北境侨设郯县、朐县、利城县,为南东海郡。东晋咸康七年(341年),南沙乡升为南沙县。是时,常熟地域并存海虞、南沙两县。
南北朝时期,南齐永泰元年(498年),海虞县北境设海阳县,隶于晋陵郡。梁大同六年(540年)以南沙之地置常熟县,县治之地设南沙城(即福山),是为常熟县名之始。常熟之名取“土壤膏沃、岁无水旱”,“原隰异壤,虽大水大旱,不能概之为灾,则岁得常稔”之意。
隋开皇年间(581—600年),海虞、兴国、海阳、前京、信义等县并入常熟县,隶于苏州。
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县治移至海虞城即现之虞山镇,隶于吴郡。
宋代,常熟属平江府。
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常熟县升为常熟州,隶于平江路。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隶于苏州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划常熟县东境置昭文县,两县治同城。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常熟、昭文,两县同属苏福省。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退,两县仍隶于苏州府。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是年11月,常熟、昭文两县合并为常熟县。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同年5月以县城设常熟市,县、市合署办公。1951年,常熟市隶于苏南行政区苏州专区。1954年11月,常熟市升为江苏省辖市。1958年撤常熟市,仍统一为常熟县。1983年3月撤县建市,以县境设常熟市。
『伍』 常熟 市名的由来
常熟境内地势平缓,气温温和,风调雨顺,因年年丰收而得名,素有江内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南朝容梁大同六年(540),南沙县地置常熟县,县治设南沙城(今福山),隶于信义郡(郡治在今昆山市),是为常熟县名之始。1983年1月18日,根据国务院决定,撤销常熟县,设立县级常熟市至今。
常熟市简称虞、虞城,又称江南言子故里,古称琴川、海虞、南沙等。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北濒长江,与南通市隔江相望,东邻太仓市,南接昆山市、苏州市相城区,西连江阴市、无锡市锡山区,西北与张家港市接壤。
(5)常熟历史多少年扩展阅读:
常熟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 是江苏省辖县级城市,常熟以悠久的人文历史、秀丽的山川景色、丰饶的物产资源享誉江南。
常熟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县级市,中国大陆经济最强县级市之一,位于中国县域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会展和航运中心的前列。中国“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成员。
常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长河给常熟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和闻名于世的“沙家浜”,使常熟成于闻名于世的旅游胜地。
『陆』 江阴和常熟哪个城市历史更悠久
江阴
【建置沿革】江阴古称暨阳,位于长江三角洲,有年人类生息史、5000年文明史、2500年文字记载史。西晋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阳县,属毗陵郡,治所在今江阴市东南。南梁绍泰元年(555年)废县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处长江之南,遂称江阴郡,下辖江阴、利城、梁丰3县,为“江阴”名称之开始。此后江阴分别为郡、为国、为军、为路、为州,建置几经变化。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恢复江阴县建置。1949年4月23日江阴解放后,属苏南行署常州专区。1953年改属苏州地区。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改属无锡市。198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信息来源:江阴年鉴)
常熟
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常熟这块土地上聚居生息。商代末期,常熟为勾吴北境。秦属会稽郡吴县。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分吴县之虞乡立海虞县。咸康七年(341年),于海虞北境南沙乡设南沙县。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始名常熟。清雍正年划县域东境设昭文县,民国初两县合并,仍称常熟沿用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几易建置名称。解放初期,常熟境内县、市两种建置并存,常熟县城区设常熟市,至1958年4月,常熟市撤销,市境归常熟县。1983年3月,撤销常熟县建置,以全境改设为常熟市。常熟境内区域划分始于唐,历经数次调整,至2010年底,全市设建置镇9个,街道办事处和林场各1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各1个,省级专业市场1个。
『柒』 常熟历史人物
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经五千年的文明滥觞延革,文化发达,才俊辈出。远有兴东吴文教的先驱、孔门“十哲”之一“南方夫子”言偃,近有清代两朝帝师、状元宰相翁同和等一大批著名历史人物。自唐至清,共出了9名宰相,8名状元,483名进士。及至现代,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常熟籍有18名,包括李强、王淦昌、张光斗、张青莲等知名科学家。历史长河给常熟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列入国家太湖风景区的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尚湖、沙家浜风景区,使常熟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游览胜地。“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自然景观造就了常熟独特的吴中风情。
常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距今五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水网密布的土地上从事家耕渔牧和生息繁衍。良渚文化遗址遍布整个常熟地区。五千多个的历史,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历史人物,并在城区内外留下了无数胜迹:商代的仲雍墓、春秋言子墓、南齐兴福寺、南梁昭明太子读书台、宋代方塔、元大画家黄公望墓、清宰相翁同和故居彩衣堂及清代江南著名园林燕园、曾园、赵园等,还有虞山剑门奇石、维摩山庄等胜景,使常熟成为江南有名的胜地。
『捌』 常熟有几千年历史
据1988年发掘的常熟境内最早原始文化遗址钱底巷新石器遗址证实,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内类在这里聚居生容息。商代末期,常熟为勾吴北境。秦属会稽郡吴县。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分吴县之虞乡立海虞县”(《宋书·州郡志》)。咸康七年(341年),于海虞北境南沙乡设南沙县。梁大同六年(540)年,天南沙之地置常熟县,常熟之名始于此。隋开皇九年(589年),并海虞等6县入常熟,录属苏州。唐武德七年(624年),县治由南沙城移至海虞城,隶吴郡。宋代属平江府。元元贞二年(1296年),升为州,隶平江路。明复降为县。清属苏州府。辛亥革命后,常熟、昭文复合并为常熟县。1983年改设常熟市。
『玖』 常熟市简介
常熟市是属于江苏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面积126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56.8平方公里,人口124万人,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常熟已有5千多年文明史,邑内有崧泽、良渚等文化遗址多处。3千多年前的商末,古公亶父(周太王)次子仲雍让国南下建勾吴,定居常熟。自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建城以来,古城已有1700多年历史,至唐代,已成为商业发达、街市繁荣的江南名城。 常熟依山傍水,古城坐落于虞山东南山麓,城外湖泊环抱,城内琴川古运河纵贯南北,民居枕河而筑,小桥流水人家,街巷幽深静谧,至今仍保持明清时的格局,古典园林点缀其中,山水城园有机地融为一体,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杰作。 常熟是一座风景旅游城市。虞山风景区是国家太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区之一。虞山,古称乌目山,因纪念吴文化始祖虞仲而更名。山高海拔261米,绵亘9公里,峰峦回环,林木葱郁,自然及人文景观极为丰富,现有辛峰、维摩、兴福、剑门、石洞五个游览区。山前尚湖位于城西,相传姜太公(名尚)曾垂钓于此而得名,湖面宽广,山光水色,自然景观奇美,旧有“湖甸烟雨”等名胜,现有荷香洲等佳处。沙家浜旅游区位于城南昆承湖畔,因京剧《沙家浜》而闻名全国。 常熟自古以来人文荟萃,素有“文化之邦”美称。商初贤相、中国第一位天文学家巫咸,商末仲雍及春秋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偃,均为吴文化的先驱者。自唐以来,在文学、绘画、书法、藏书、古琴、篆刻、医学、建筑等领域名人辈出。历代涌现宰相9名、状元8名、进士483名、举人和秀才6200余名。 常熟素有“锦绣江南鱼米乡”之美誉,经济繁荣,物产丰富,商贸发达。大闸蟹、桂花酒、鸭血糯、叫化鸡、桂花栗、虞山绿茶、宝岩杨梅名闻遐迩,手绣花边、红木雕刻、绣衣服装畅销国内外。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始终居全国县级城市前列。跨入新的世纪,常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朝着繁荣的商贸旅游城市、山水一体的生态城市、开放的港口城市和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迈进。 “常来常熟”--国内外嘉宾与常熟人的共同心愿!
『拾』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常熟介绍4
常熟市位于江苏东南部,是江苏省辖县级城市,常熟以悠久的人文历史、秀丽的山川景色、回丰饶的物产资源享誉答江南。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又先后获 “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全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称号,成为中国获得该殊荣的第一个县级市;同时还获得“遗产管理”单项竞赛第一名等称号。2007年12月5日,常熟市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
常熟特色:
常熟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缓倾。虞山海拔261米,为境内最高点。年平均气温15.4℃,年降水量1055毫米。矿藏有石料、煤炭、泥炭等。特产有“御米”鸭血糯、桂花板栗、虞山绿茶、长江“三鲜”(鲥鱼、刀鱼、凤鲚鱼)。
常熟内河:
常熟内河有望虞河、常浒河、白茆塘、耿泾塘、福山塘等水道。
常熟港:
常熟港为国家一级口岸,中国十大内河港之一,与台湾台北、高雄等城市直达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