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蒙恬是什么历史人物

蒙恬是什么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2-28 15:27:13

❶ 蒙恬是哪个朝代的将军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琅琊蒙山(今山东省蒙阴县)人 。秦朝时专期名将,上属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
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宠信。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秦始皇去世后,中车令赵高、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导致蒙恬吞药自杀。曾经改良毛笔,被誉为"笔祖"。

❷ 琅琊榜中的蒙恬是历史上的秦朝四大名将白起蒙恬吗

琅琊榜中的不是蒙恬是蒙挚,与白起蒙恬并无关系。白起蒙恬是历史真实存在人物,而琅琊榜是架空的,蒙挚是作者自己虚构出来的人物。

❸ 历史上的蒙恬是个什么样的人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②始皇二十版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权,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觽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觽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索隐述赞】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赵高矫制,扶苏死焉。绝地何罪?劳人是稥。呼天欲诉,

❹ 历史上有蒙恬这位大将

蒙恬,秦朝时名将,今临沂市蒙阴县人。祖居齐国﹐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内皆为秦名将。蒙恬容曾受命率军北击匈蒙恬奴,使匈奴闻风丧胆。后为增加边防,他连接燕﹑赵﹑秦5000余里旧长城﹐并修筑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的直道﹐构成了秦朝北方漫长的防御线。秦始皇死后﹐胡亥继位﹐蒙恬和其弟蒙毅为权奸赵高诬陷至死。

❺ 蒙恬历史故事

声名狼籍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史记·蒙恬列传》:“此四君者……以是籍专于诸侯。司马贞属索隐:‘言其恶声狼籍,布于诸国。’”
【典故】 秦始皇在位时,蒙恬、蒙毅兄弟俩很受信任,朝中大臣也都不敢招惹他们。秦始皇死后,中车府令赵高和宰相李斯图谋立皇帝幼子胡亥为太子,捏造罪名要害死皇帝长子扶苏和大将蒙恬。最终扶苏自杀,蒙恬被软禁起来。胡亥即位后,赵高不断地在胡亥面前说蒙恬、蒙毅的坏话。胡亥听信了谗言,便诬陷蒙毅曾经劝阻秦始皇立自己为太子,对君不忠,要把他处死。蒙毅觉得很委屈,于是为自己辩驳说道:“从前秦穆公杀死三位忠臣殉葬,又枉杀了奚;秦昭王杀死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五奢;吴王夫差杀了伍子胥。这四饿国君都因杀害良臣,遭到天下人的指责,因此他们的名声都很不好。用正道治理国家,是不能枉杀无辜的!我劝你不要滥杀无罪之人!”胡亥对蒙毅的话置之不理,最后还是把他杀死。蒙恬最终也被迫自杀。

❻ 历史上有蒙恬哪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回山东省蒙阴县)人,秦答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名将世家,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 ,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太子。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❼ 蒙恬是什么人物

蒙恬历史人物分析
穿过漫漫历史长河,如若问到灭匈奴的大英雄,大部分人首先会回答卫青与霍去病,卫青的刚毅沉稳,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令多少人赞叹不已,可在这二位之前,也有一位灭匈奴的大英雄,他是秦国大将军,他英勇无畏,被誉为大秦第一勇士,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军---蒙恬。

这个名字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蒙恬,神话般的存在,在电视剧《神话》中,我们看到了忠肝义胆、勇武传魂的勇猛大将形象,在动漫《秦时明月》中,我们又看到了蒙恬的果断,他熟知兵法,并能灵活运用,自然不同于赵括的纸上谈兵。作为将军,他参与灭齐之战,完成了秦始皇的统一大业,帮他实现一统天下的帝王霸业,何其威风!《千字文》中的恬笔伦纸,不正是证实了蒙恬改良毛笔的传说吗?
蒙恬的功绩远不止这些,看那蜿蜒曲折的万里长城,如一只沉睡的龙在守卫疆土,殊不知这其中有他的血汗,这长城守卫国土,是连接了原来的秦、赵、燕长城,才有了如今震惊世界的万里长城。大秦直道的竣工,有他的智慧,在那时便意识到了交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不只是一位将军,他有智慧、谋略,难怪深得始皇的陛下信任,他和弟弟蒙毅都被委以重任,一文一武,在朝堂上,无人可及。就算是后世的王谢两家,也不过如此吧。难怪在秦始皇当政后期,有蒙恬做相的传闻,这些才能,最后却反而害了他。宦官赵高利用李斯的虚荣心,蛊惑他帮助胡亥,李斯自己也知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却担心将来的蒙恬会取代自己,走上了与赵高同流合污的道路。也就有了后来的扶苏自杀,蒙恬回咸阳自杀的结局,许多人都猜测倘若是扶苏即位,大秦会不会多延续几年。其实仔细想想,秦早亡的原因很多,其中就有暴政,不得民心,若不是胡亥的胡作非为,陈胜吴广或许不会有大泽乡起义,那就自然不会有楚汉争霸,扶苏宅心仁厚,定能得民心,那或许秦就不和隋一样,是个短命王朝了。可是谁又能说得准历史呢?

这样一位有才情,有豪气的大将军,却并不被大部分人了解,说到战国时期的名将,可能都会想到李牧,廉颇,白起,王翦,却忘了战国后期的蒙恬。可是如今有很多电视剧,小说,动漫,都有了蒙恬的影子,昔日的大将军,并没有被后世遗忘,而是渐渐的被我们了解,我们了解了历史人物,了解了特定背景下的人物命运,更是了解了一个人要忠,要义,说的更扩大了,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其中的“爱国”。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时光如何流转,都不能忘本,不能忘了自己是中华儿女。我们不是英雄,不能以一敌十,冲锋陷阵,却能坚守自己的初心,我们不是蒙恬,想不出改良东西的点子,却能学习奋斗,不枉此生,不是英雄,不是豪杰,却也有做事的一腔热血。

他的结局却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才华而变好,但并不像霍去病一样,霍去病的死给后人留下重重迷雾。他呢,一杯毒酒了却戎马一生。一道篡改的诏书改变了他的命运,这诏书使得大秦变得乌烟瘴气,赵高的指鹿为马,断送了多少忠臣,强秦竟落到了如此小人之手,后来的李斯结局并不好,还是被赵高算计了,落得个腰斩的结局。而乱政的赵高,终于被子婴所暗算了,结束了他作妖的一生。不过秦三世子婴后被项羽所杀,后也有了楚汉之争,大秦算是过去了。

许多人都说蒙恬死的冤,是冤臣,也有许多人说蒙恬愚忠。但在那个政权初立的时代,或许法家是最合适的,能最快平定天下,巩固政权,后世不也外儒内法嘛。扶苏曾劝谏始皇,但结局是被发配监军,或许是始皇陛下想历练一下他,也可能真的对他不满吧。不同的时代背景,有不同的看法要求,不能总以自己的看法就认为蒙恬愚忠,不懂得劝谏。在自杀前,他手握,30万兵,却并未造反,一则是他本身的忠心,还有就是他考虑的更周到,他若真的动兵,匈奴定会有所行动,不管生死,他所念所想都是大秦,尽管最后结局凄凉,如今的坟墓在绥德县第一中学校园内,周围荒凉,恐怕他身边的将士,很难相信自己的将军会落得如此下场。他出身高贵,自幼习武,还曾学过法,熟知兵法,最后还是从了军,可他并不是完全依靠父辈们,他的成就,甚至是超越了自己的祖父,有如此成就,难怪曹操每每看到蒙恬的遗言都会泪流不止,由此看出,英雄总是受人崇敬的。 说到底,他只是一位皇位的牺牲品,皇子想要争夺权利,是因为皇权至上,皇位独尊,或许他始终不相信始皇陛下要赐扶苏死罪,心里的皇位继承人也是公子扶苏。其实一开始胡亥并不打算除掉蒙家兄弟,赵高因为蒙毅曾不过对他网开一面而记恨蒙毅,想了法的要治他们于死地,一个为国家卖力,开拓疆土,守卫国家,一个祸害忠良,鱼肉百姓,后者却杀了前者,一代忠良就此丧命。

❽ 蒙恬简介是什么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

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❾ 蒙恬是什么人物

秦朝将军

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祖籍齐国。传说他曾改良过毛笔。

蒙恬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曾经伐韩、攻赵、取魏国城,为秦立下了战功。其父蒙武曾为秦裨将军,与王翦一起灭楚,亦屡立战功。蒙恬少年习刑狱法,担任过审理狱讼的文书。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

秦统一六国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籍着天险,设制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征战北疆十多年,威振匈奴。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中车府令赵高这时得宠于公子胡亥,他想立公子胡亥,于是就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为太子。因早先赵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执法,引起赵高对蒙氏的怨恨。胡亥即位,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派李斯舍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于阳周。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贵宠用事,对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又囚禁了蒙毅。子婴力谏,认为不可诛杀蒙氏兄弟。胡亥不听,杀蒙毅。又振人前往阳周去杀蒙恬。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昔日周成王初立年幼,周公旦背负成王上朝,曾断指起誓忠心为主,终于平定了天下。及成王长大,却听信谣言,周公旦被诬逃往楚国。后来成王终于反悟,杀了进谗言的人,请回了周公旦。所以《周书》上说:‘君王办事要反复考虑,’我蒙氏一家对君王忠心无二而反遭斩杀,这一定是有邪臣作逆谋乱,内部倾轧的缘故。周成王犯了错误而能改过自新,终于使周朝昌盛;夏桀诛杀关龙逢,商纣诛杀王子比干而不后悔,最终身死国亡。所以我认为犯了过错可以改正,听从劝谏可以觉醒。反复考虑是圣君治国的法则。我的这些话,并不是求得免罪,而是准备为忠谏而牺牲,希望陛下为天下万民着想,考虑遵从正确的治道。”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蒙恬喟然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啦,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于是吞药自杀。

❿ 历史上的蒙恬是个怎样的人

蒙恬(?—前210年) 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蒙骜作为秦国将领,伐韩,取成皋、荥阳,建立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二年,蒙骜又一气攻取了37座城池。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蒙骜攻韩,夺取了13城。秦始皇五年,他又率军攻打魏,取得了20城,建立东郡。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蒙骜去世。 蒙骜的儿子叫蒙武,他也就是蒙恬的父亲。蒙恬曾学狱法为狱官,并负责掌管有关文件和狱讼档案。蒙恬还有一个弟弟叫蒙毅,后来官至上卿,是秦始皇的得力助手,成为了秦朝的重臣。兄弟二人一武一文,可谓好不了得。 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秦王派将军李信率兵20万攻打楚国,以蒙武为副将。李信攻平舆(今河南平舆县北),蒙武攻寝丘(今安徽临泉县),大败楚军。李信在攻破鄢(今河南鄢陵县)后,引兵向西与蒙武会师于城父邑(今河南宝丰县东),被楚军打败。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蒙武以裨将随王翦领兵攻楚国,大败楚军,追至蕲南(今湖北蕲春西北),杀楚将项燕,得胜而归。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蒙武复出率兵攻打楚国,俘楚王负刍,平定楚地。二十五年(公元前222),蒙武率兵南征百越(今浙、闽、粤一带),越君投降,秦遂在此置会稽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大业中,蒙恬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著名的将领。为秦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为秦国疆土的开拓,为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秦始皇对蒙氏家族非常信任器重。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 秦统一六国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籍着天险,设制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征战北疆十多年,威振匈奴。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中车府令赵高这时得宠于公子胡亥,他想立公子胡亥,于是就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为太子。因早先赵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执法,引起赵高对蒙氏的怨恨。胡亥即位,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派李斯舍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于阳周。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贵宠用事,对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又囚禁了蒙毅。子婴力谏,认为不可诛杀蒙氏兄弟。胡亥不听,杀蒙毅。又振人前往阳周去杀蒙恬。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昔日周成王初立年幼,周公旦背负成王上朝,曾断指起誓忠心为主,终于平定了天下。及成王长大,却听信谣言,周公旦被诬逃往楚国。后来成王终于反悟,杀了进谗言的人,请回了周公旦。所以《周书》上说:‘君王办事要反复考虑,’我蒙氏一家对君王忠心无二而反遭斩杀,这一定是有邪臣作逆谋乱,内部倾轧的缘故。周成王犯了错误而能改过自新,终于使周朝昌盛;夏桀诛杀关龙逢,商纣诛杀王子比干而不后悔,最终身死国亡。所以我认为犯了过错可以改正,听从劝谏可以觉醒。反复考虑是圣君治国的法则。我的这些话,并不是求得免罪,而是准备为忠谏而牺牲,希望陛下为天下万民着想,考虑遵从正确的治道。”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蒙恬喟然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啦,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于是吞药自杀。 司马迁在《史记》中叹道:“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蒙恬之于秦朝的赫赫战功,之于长城的丰功伟绩,让人感叹万千。

阅读全文

与蒙恬是什么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