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历史上有多少个将帅

历史上有多少个将帅

发布时间:2021-02-28 14:18:08

世界历史上有哪几个著名将帅

世界历史上战复功赫赫的将帅有
居鲁制士 ,拉美西斯二世,亚历山大,皮洛士,汉尼拔,西庇阿,凯撒,阿格里帕,日尔曼尼库斯,图拉真,孙武,伍子胥,范蠡,白起,韩信,项羽,萨拉丁,卫青,霍去病,阿提拉,李靖,薛仁贵,岳飞成吉思汗,旭烈兀,忽必烈,丰臣秀吉,克伦威尔,加里波第,玻利瓦尔,圣马丁,拿破仑,纳尔逊华盛顿,格兰特,罗伯特李,隆美尔,艾森豪威尔,巴顿,蒙哥马利,朱可夫等

⑵ 历史上十大元帅是哪几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
(一)十大元帅由来

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毛泽东主席向朱德 彭德怀 林彪 刘伯承 贺龙 陈毅 罗荣桓 徐向前 聂荣臻 叶剑英 10人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据统计,十大元帅中直接或间接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就有7位: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陈毅、林彪、叶剑英。

(二)十大元帅生平简介

1、朱德

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苏联学习军事,次年回国。1927年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1928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同年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军团长,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毛泽东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春和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严正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坚决拥护和支持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长征途中,对张国焘的分裂红军和叛党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转战晋察冀鲁豫等省,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1940年冬,提出“南泥湾政策”,对发展大生产运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随后又和毛泽东一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指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11月至1955年5月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是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959年4月起任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2、彭德怀

彭德怀(1898—1974),原名得华,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1916年进入湖南湘军当兵。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1923年毕业,任湘军连长。1926年任营长,不久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冬任代理团长。1928年1月任团长。同年4月,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毅然选择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与滕代远、黄公略率部发动平江起义,成立红军第五军,任军长。11月率领红五军主力赴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1929年初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留在井冈山坚持斗争。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总指挥。 1931年11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参与指挥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在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屡建功勋。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lO月率部参加长征。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同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9月任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11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参与指挥了直罗镇战役。1936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先后任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指挥了东征和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协助朱德指挥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秋,在华北组织发动百团大战,使日本侵略军受到沉重打击。1942年8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1943年9月回延安,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华北敌后抗战。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后编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放弃延安后,指挥3万部队在陕北与敌23万人周旋作战,连战皆捷,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在战略决战阶段,率部解放了西北五省。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1950年10月,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经过著名的五次战役,粉碎了美军对朝鲜北部的进攻,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52年回国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54年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7月,在庐山会议期间,因为反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为民请愿,而受到错误的批判,被打成“彭、张、黄、周反党集团”的骨干成员,免去国防部长职务。1965年重新工作,被任命为“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残酷迫害,多次被游斗。1974年11月29日逝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他是一代名将,毛泽东曾为之赋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3、林彪

林彪,军事家。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毕业后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界。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同年4月随部队上井冈山,先后任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营长、团长,参加了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1月随军挺进赣南、闽西,3月任红四4军第一纵队司令员。1930年6月任红四军军长。1932年3月任红一军团总指挥(后称军团长),率部参加了长沙、赣州、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等重要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多次指挥所部担任主攻任务。1934年10月率红一军团开始长征,参加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等作战。1935年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会后指挥所部参加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夺占泸定桥等作战。同年9月任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到达陕北后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1936年6月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后兼政治委员。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率部挺进华北前线,同聂荣臻指挥了平型关战斗。1938年冬赴苏联就医。1942年2月回国。抗战胜利后,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与罗荣桓等指挥了四平、新开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和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解放全东北。1948年底率部入关,与罗荣桓、聂荣臻一起指挥平津战役。1949年3月起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等职,先后指挥了湘赣、衡宝、广东、广西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文革"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1年9月8日,下达反革命武装政变手令,妄图谋害毛泽东。阴谋败露后,于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1981年1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4、刘伯承

刘伯承,1892年生,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辛亥革命时期从军,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护国、护法战争,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先后在高级步兵学校及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 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
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4月起任第二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1982年后因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至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5、贺龙

贺龙(1896—1969),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红二方面军总指挥。1935年率部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一二0师师长、一二0师军政委员会书记,率部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9年任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冀中区总指挥部总指挥。1940年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书记、晋西北军政民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1942年到延安,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1945年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任晋绥军区兼晋绥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6年当选为第八届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
1969年6月9日逝世,终年73岁。

6、陈毅

陈毅,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同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参加领导了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党代表、师长,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军委书记,红六军、红三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红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苏区,领导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代军长、军长。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58年兼任外交部部长。还曾任国务院外事办主任,外交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是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2年1月6日,因患肠癌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7、罗荣桓

罗荣桓,1902年生,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特务连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营党代表,第二纵队党代表,红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红军大学一科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63年12月16日逝世,终年61岁。

8、徐向前

徐向前,1901年生,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军第二军第六混成旅教导营教官、参谋、副团长。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广州起义中任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第十团党代表、师参谋长、师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师副师长,红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红军右路军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代校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军委)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是中共第七、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9、聂荣臻

聂荣臻,1899年12月生,四川江津人。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到苏联学习。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1926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党委军委特派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将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活动,同年5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长,并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任十一军党代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1929年8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31年底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委。1932年后任红军东路军政委,参与指挥漳州战役,率部参加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市长,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66年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7年、1982年当选为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978年任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至十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10、叶剑英,

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后任四军参谋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率领所部教导团参加广州起义,任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1928年赴莫斯科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长,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西北军委会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工农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区司令,闽赣及福建军区司令员。参加了长征,任一纵队司令员、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到陕北后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参谋长,并协同周恩来在国民党统治区做统战工作。1941年2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北平市市长。1946年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首席代表。1948年12月—1949年8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副书记。
建国后,历任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广州市市长、市委书记,华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南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南局代书记。1949年10月当选为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理事、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49年12月—1953年1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4月任广东省政府主席。1950年9月—1954年7月任广东省政府财经委员会主任(兼)。1953年1月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9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1958年3月任军事科学院第一任院长兼政委。1959年4月、1965年1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6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5年1月任国防部部长。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83年辞)。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83年6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还曾任中国钓鱼协会名誉主席,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 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解放军)。
1985年9月经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同意不再担任中央委员,同年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获哥伦比亚众议院授予的特级大十字民主勋章。
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三)十大元帅趣评

一、元帅孪生现象
对各元帅加以横向联系研究,可以发现元帅其实是成对分类的,当然也有交叉成对的。
1、彭德怀与贺龙:草莽英雄类。皆自己起兵,成一方诸侯。
2、徐向前与林彪:科班出身类。行伍生涯皆起于黄埔,用兵巧、狠,二人皆有最辉煌而压倒众人时期,徐于红军、林于解放军时期。
3、聂荣臻与陈毅:政工/军事类。皆在国外如法国等地勤工俭学,由政工起步转向军事。在军事生涯方面罗荣恒也可归于此类。
4、刘伯承与叶剑英:参谋学究类。受过较正规的军事熏陶,刘尤甚。皆由军事幕僚、参谋起步,长于军事参谋、军事理论与教育。
5、朱德与刘伯承:老牌先驱类。皆为老资格的老兵,皆成名于军阀混战时期,军事生涯远长于其它元帅。

二、元帅排名简论
1.林彪,人称韩信。
林彪曾被人称为韩信,喻其足智多谋,始料不及其下场竟与韩信如出一辙……
2、彭德怀,人称张飞。
单凭率军出兵朝鲜,与联和国军一战,就可以不朽于中国军史矣。尽管主要打的是韩国军队,但毕竟也算是和世界第一军事强国交了手。勇于挂帅出征,且是对外作战,在元帅中是独树一帜的经历了。
3、刘伯承
由川军起步,在军阀混战中打出了名声,川人以为神也。刘军事素养高,又进过苏俄的名牌军事院校,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是正规职业军人的楷模。曾对毛的军事不以为然,二人曾有龃龉,从此为毛所忌,反教条时彭德怀趁机打了刘几闷棍。
4、贺龙,人称岳飞。
北伐时,贺龙当时已是一师之长,后升为军长,叶挺那么NB,那时也不过是个师长。当时后来的其他元帅是什么角色呢?多黯淡无光矣~~~所以说,没有贺龙,就没有20多年后的十大元帅,实不为过。南昌暴动是以贺的名义进行的,因为当时贺部势力最大,士兵皆以贺为神。毛当时都搞不惦张国焘,而张最惧的人就是贺。贺曾说过,自己最大的弱点就是对自己人狠不起来,这也为几十年后他的悲惨下落埋下了伏笔。
与岳飞一样,皆死于莫须有也.
5.徐向前
以几十人十几条破枪为起点,独立发展创建了最强大的红军。红军时期的最强壮的红军的总指挥,时林罗等人皆差其远矣。...徐后来显得黯淡,只是一直受压制之故耳。
6.朱德(红军之父)
是中共军队中从军资历最深的,虽然早年朱在滇军中已打出了名声,但朱能成为总司令有其偶然性。南昌暴动后,打剩的部队由朱德、陈毅带上井冈山。其实部队是贺叶的,此前朱只是南昌公安局长兼教导团长,手下人马实在可怜。朱的军事才能不及刘是肯定的,在滇军时,朱曾与刘伯承的川军交手,朱为刘所败。朱上了井冈山,红军初创,军事指挥、打仗、选拔培养将才主要是靠朱,以后成了中央,朱成了总司令也是必然。但如果上了井冈山的有贺叶任何一人,总司令一职都轮不到朱。但以朱德的个性才能,总司令一职也确难旁落他人。
7、聂荣臻
军事上没有太辉煌的经历。军史上说,要作聂传,得先作好林传,意谓不写林就无法写聂,聂总是附着林,此言大致不谬。
8.罗荣恒
政治元帅。军队设政治人员.作战斗动员,发动平民支援战争,也是个创造。
9.陈毅
陈的元帅主要是周恩来给争取的,陈于军事上实在乏善可陈,陈本人也说过,他是最善于打败仗的人。
作战打仗时,许和尚敢在电话里冲着陈吼叫,骂陈瞎指挥,骂完了还敢甩电话,但很难想象许和尚敢冲着徐向前.
10.叶剑英
与刘伯承二人有颇多相似之处,简直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历史上,二人的职务常常互换,体现在参谋、军事教育、军事训练方面,二人可说是如影相随,与刘不同之处在于,叶只是没有独当一面地指挥过军队。

三、结语
中国人最善于排座次,梁山一百单八好汉都能一个个给排出来,真让人倾倒~~~评授十大元帅,是名传史册的千古大事,绝不是儿戏,所以搞了好几年,才最终定下来。
又及,元帅大将的战绩,其实最辉煌的都是内战得来的(彭除外)。窃以为,尤其是对于抗战之后的内战,实在不必大肆鼓吹,毕竟是兄弟阋墙,实在算不得光彩的事。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位元帅

十个

⑷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将军有几位

中国古代名将如云,最著名的十位应该是
白起(战国时代的战神,破楚败赵,武功版盖世)
王翦(山东权六雄中五国都是他或他儿子灭的)
韩信(汉开国三功臣之一,扫平天下,智灭霸王)
卫青(西汉最伟大的将军之一,破匈奴)
周瑜(改变历史的完美英雄)
李靖(唐代名将,大破突厥)
曹彬(号称宋开国第一名将)
岳飞(谱写壮丽诗篇的民族英雄)
徐达(明朝的第一大将)
戚继光(比岳飞更“民族”的英雄,保家抗倭)。

⑸ 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里的大元帅列表

元帅在中国,汉语元帅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633年的春秋时期,其名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前633年)所载晋文公的“谋元帅”(即考虑中军主帅人选),晋国名将先轸在城濮之战与崤之战中屡立战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元帅头衔并有着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当时只是表示对“将帅之长”的称呼,还不是官职名称。从南北朝起,元帅逐渐成为战时统军征战的官职名称,如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宣帝宇文邕任命其叔父宇文盛和宇文招为“行军元帅”,率军作战。唐李渊入关后,设有左右元帅。唐代有元帅、副元帅等战时统帅。元帅常以皇子或亲王担任,副元帅常以有威望的大臣担任。唐太宗李世民在继承皇位以前曾担任过“西讨元帅”。宋靖康时以康王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以拒金兵;金侵宋时亦设都元帅、左右副元帅,多由亲王任职,权位极重,非定职。元代外省和边疆常设有都元帅、元帅府或分元帅府及置达鲁花赤、元帅等,为地区军事长官。元末地主武装首领多称元帅。明代在枢密院之下设诸翼元帅府,任命元帅、同知元帅等官职,统军征战。元、明两朝的元帅职权较前减轻,仅为二、三品官职。 将军春秋时代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一军之帅称将军。见《国语·晋语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此皆非正式官名。到战国时代始为正式官名,而卿仍称将军。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又置前后左右将军。秦因之。汉置大将军、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位次上卿。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西汉还有“中将军”,见《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晋朝有骠骑、车骑、卫将军,有伏波、抚军、都护、镇军、中军、四征、四镇、龙骧、典军、上军、辅国等大将军,开府者位从公,不开府者秩二品。三品将军秩二千石。见《晋书·职官志》。晋诸州刺史多以将军开府,都督军事。南北朝时将军名号极多,权位不一。自唐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环卫官,或为武散官。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明清两代,有战事出征,置大将军和将军,战争结束则免。清朝,将军为宗室爵号之一;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

⑹ 中国有几大元帅

中国有十大元帅。
1955年9月27日,由国家主席毛泽东主持的授元帅军衔和勋章的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简历
朱德,四川仪陇人,生于1886年,1922年在德国留学期间加入中共。他是八一南昌起义领导者之一,在井冈山任红四军军长。先后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红军总司令、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彭德怀,湖南宁乡人,1928年加入中共,同年7月发动平江起义,此后曾任红一方面军副总司令、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他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
林彪,湖北黄冈人,1925年加入中共,1930年接任红四军军长,次年又任红一军团军团长,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时指挥了平型关战役,任东北野战军(四野)司令员指挥了辽沈、平津战役。
刘伯承,四川开县人,1926年加入中共后历任红军参谋长、一二九师师长、中原野战军(二野)司令员。
贺龙,湖南桑植人,生于1896年,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共。他历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一二O师师长、晋绥野战军司令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陈毅,生于1901年,四川乐至人。1923年加入中共,南昌起义后与朱、毛组建红四军。后历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代军长、华东野战军(三野)司令员兼政委。
罗荣桓,湖南衡山人,生于1902年。1927年加入中共。历任红四军政委、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四野政委。
徐向前,1901年生于山西五台。1927年加入中共后历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一二九师副师长、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等。
聂荣臻,1899年生,四川江津人。1923年加入中共,曾任黄埔军校教官、红一军团政委、一一五师师长兼政委、华北军区司令员。
叶剑英,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1897年生,1927年加入中共,曾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八路军参谋长、解放军总部参谋长等职。

⑺ 历史上最有名的将帅有哪些

1、 孙武 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中国乃至东亚军事学之父,率三万卒入郢(ying,楚国的都城,今湖北江陵县北),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2、 吴起 亚圣,其治军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战国第一名将。军政两道奇才,战国早期改革家之一。 3、 李靖 唐初第一名将,《李卫公兵法》与《唐太宗李靖问对》的作者。骑兵战天才,其对突厥的决定性胜利,间接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瓦解与罗马帝国的灭亡。 4、 孙膑 《孙膑兵法》的作者。其两次大破魏军的战绩使齐国大振,与强秦并称“东帝”“西帝”的根源之一。在战略战术方面均有奇才,不愧为孙武的后代——脾气也与老祖宗一样,功成身退。 5、 韩信 汉初第一名将。西汉的实际缔造者。古兵法的整理者之一(另一位是张良)(说实话,老韩实在很强劲,但考虑到其缺乏国际影响,兵法也没传下来,只能委屈排第五) 6、 李世民 唐朝的开朝皇帝。有史以来削平天下速度第一,被誉为中华帝国第一明君。但考虑到其手下众多名将的助力,之前的战绩也不是毫无可议。居韩信之下,宜也。 7、 岳飞 常胜的名将,以少胜多的行家里手。南宋的救命恩人——至少挣下了和谈的资本,虽然他本人不这么看。可谓韩信后身(结局也差不多),其岳家军组织严谨,开后世军阀部队的先河。 8、 曹操 魏国开国皇帝。《孟德新书》的作者,与光武帝有异曲同工之妙。官渡之战胜得实在侥幸,有天上掉馅饼之嫌。常胜将军兼多败将军(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除去官渡、赤壁、汉中,皆败阵),故列第八。 9、 陈庆之 南北朝第一名将。带七千骑兵杀入洛阳,期间陷城四十七,北魏数十万大军皆溃。晚节不保,但考虑到纯属不可抗拒力(发洪水),且回到粱朝便以一万兵全歼侯景七万大军,只剩他老哥一个,列为第九当之无愧(小陈和岳圣一样摊上这么个主子,功业不济,命也)。 花絮:当初,毛爷爷在读《南史·陈庆之传》热血沸腾,掷书而起。 10、 项羽 东方的汉尼拔(一样的苦大仇深、一样的使过“破釜沉舟”、一样的所向无敌、一样的功败垂成、一样的一生只吃一场败仗但军事生涯就此完蛋——连吃败仗的年份都一样,呜呼!)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日破刘邦六十万之众。垓下之战,以十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非战之罪也。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题,虽非智障,但至少与常人相去不远。故汉尼拔被称为西方战略之父,与孙子齐名,而小项却被民间贬为莽夫典型,与吕布同类。 磻溪垂钓----吕尚(西周) 2 吴宫教战----孙武(春秋) 3 剑赠渔父----伍员(春秋) 4 吮卒病疽----吴起(战国) 5 穰苴斩监----田穰苴(战国) 6 马陵伏弩----孙膑(战国) 7 火牛破敌----田单(战国) 8 济上劳军----乐毅(战国) 9 雁门纵牧----李牧(战国) 10 肉袒负荆----廉颇(战国) 11 坑弃万军----白起(战国) 12 登墵拜将----韩信(西汉) 13 细柳式车----周亚夫(西汉) 14 鸿门闯宴----樊哙(西汉) 15 冥山射虎----李广(西汉) 16 钳徒论相----卫青(西汉) 17 渡河受款----霍去病(西汉) 18 高平斩使----寇恂(东汉) 19 荒亭进粥----冯异(东汉) 20 受檄击郾----贾复(东汉) 21 无终夺军----吴汉(东汉) 22 宫台望战----耿弇 (东汉) 23 冰合滹沱----王霸(东汉) 24 城门断限----臧宫 (东汉) 25 雅诃投壶----祭遵 (东汉) 26 聚米为山---- 马援 (东汉) 27 疏勒拜泉----耿恭(东汉) 28 投笔封侯----班超(东汉) 29 酹酒还金----张奂 (东汉) 30 增灶断追----虞诩 (东汉) 31 祁山伐魏----诸葛亮(三国) 32 水淹七军----关羽(三国) 33 当阳退敌----张飞(三国) 34 截江救主----赵云(三国) 35 智灭三帅----姜维(三国) 36 合肥陷阵----张辽(三国) 37 牙门建纛----典韦(三国) 38 街亭绝汲----张郃(三国) 39 阴平凿险----邓艾(三国) 40 赤壁纵火----周瑜(三国) 41 神亭搏战----太史慈(三国) 42 酎酒厉兵----甘宁(三国) 43 火焚连营----陆逊(三国) 44 轻裘缓带----羊祜(西晋) 45 铁锁沉江----王浚(西晋) 46 冢闲埋肉----周访(西晋) 47 宫台运甓----陶侃(东晋) 48 长桥搏蛟----周处(东晋) 49 蒙冲溯渭----王镇恶(南北朝) 50 唱筹量沙----檀道济(南北朝) 51 望蔡伏兵----周山图(南北朝) 52 观矛折树----羊侃(南北朝) 53 齐镳射猎----杨大眼(南北朝) 54 射还赏格----韦孝宽(南北朝) 55 岐亭攻栅----杨素(隋) 56 威临突厥----韩擒虎(隋) 57 单骑赌胜----史万岁(隋) 58 一箭双雕----长孙晟(隋) 59 对开幕府----柴绍(唐) 60 殿前夺矛----尉迟恭(唐) 61 天山三箭----薛仁贵(唐) 62 免胄见酋----郭子仪(唐) 63 策降二将----李光弼(唐) 64 登堤斩将----白孝德(唐) 65 杀妾飨士----张巡(唐) 66 射 员嬖?---南霁云(唐) 67 雍邱固守----雷万春(唐) 68 火焚攻具----韩游櫰(唐) 69 袒呼决阵----李嗣业(唐) 70 披心示贼----马燧(唐) 71 隧陷云梁---- 氍{(唐) 72 锦裘督战----李晟(唐) 73 雪夜入蔡----李愬(唐) 74 穴城出击----石雄(唐) 75 林中夺马----柴再用(五代十国) 76 棘林赤足----王彦章(五代十国) 77 锤中野乂----周德威(五代十国) 78 焚香禁杀----曹彬(北宋) 79 微服度关----狄青(北宋) 80 单骑赴州----宗泽(北宋) 81 注水冰城----杨延昭(北宋) 82 水战杨么----岳飞(南宋) 83 桴鼓助战----韩世忠(南宋) 84 点军纵鸽----曲端(南宋) 85 回军斩将----伯颜(元) 86 里门举狮----史弼(元) 87 伏阶称罪----徐达(明) 88 超登采石----常遇春(明) 89 威慑婺州----胡大海(明) 90 杀虏焚辎----李文忠(明) 91 白石济师----沐英(明) 92 立斩三酋----沈希仪(明) 93 一鼓夺山----傅友德(明) 94 楼船击倭----俞大猷(明) 95 阵演鸳鸯----戚继光(明) 96 督师御寇----秦良玉(明) 97 威平西域----年羹尧(清) 98 金阙奏凯----左宗棠(清) 99 断锁横江----彭玉麟(清) 100 扬旗贼溃----鲍超(清)

⑻ 历史十大元帅是哪几个

NO10.项羽:巨鹿之战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先轸主要的代表作是城濮之战和崤之战两次战役,分别击败了楚国和秦国,使晋文公称霸中原,开创晋国数百年的鼎盛霸业,让秦国两百年不得东进。先轸开创了“兵者诡道”的先河,丰富了古代中国的战争艺术,为后来的军事家提供样板。

⑼ 世界历史上有哪几个著名将帅

世界历来史上战功赫赫的将源帅有
居鲁士 ,拉美西斯二世,亚历山大,皮洛士,汉尼拔,西庇阿,凯撒,阿格里帕,日尔曼尼库斯,图拉真,孙武,伍子胥,范蠡,白起,韩信,项羽,萨拉丁,卫青,霍去病,阿提拉,李靖,薛仁贵,岳飞成吉思汗,旭烈兀,忽必烈,丰臣秀吉,克伦威尔,加里波第,玻利瓦尔,圣马丁,拿破仑,纳尔逊华盛顿,格兰特,罗伯特李,隆美尔,艾森豪威尔,巴顿,蒙哥马利,朱可夫等

⑽ 历史上的著名将军有哪些

白起,吴起,李牧,韩信等等。
白起(?—前257年),嬴姓白氏,名起,其先祖为秦国公族,故《战国策》中又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一说山东省曹县东北)人。
吴起一生历侍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杀吴起。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今河北隆尧)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有多少个将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