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歙县有多少年的历史
2006年11月8日、10日拍摄的安徽歙县许村古镇,古名溪源、任公村。在第六批全国重点文回物保护答单位公布的名录里,安徽黄山市歙县许村古建筑群(15处)列入其中。从此,古老的许村成为“国宝”村镇。据记载,黄山市许村源于东汉,古称富资里、溪源、任公村。到了唐朝末年,户部尚书许儒为避战乱,徙居于此。嗣后人丁兴旺,并改名为“许村”。大学士许国、末代翰林许承尧均是许村的后裔。许村历史上先后共出进士四十八人,时为徽州古村落之最。南宋以后,徽商崛起,许村依托着安庆府和徽州府之间的徽安古道迅速繁荣起来,至明清时达到鼎盛。 黄山市许村村落选址采用传统的“风水”速理论,整个村落布局保留着“临水而建,双龙戏珠,倒水葫芦,”的基本风水态势。昔日历史辉煌的许村,留下了一大批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等错落有致,尤如一座浩瀚的民俗博物馆。目前,许村正在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世界文化遗产。
② 歙县最老的桥有几年的历史
最老的桥是太平桥,明代弘治年间建造,可惜桥面在文·革中被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距今有510年左右
歙县的老桥:
太平桥位于歙县县城西门外练江上,又名河西桥。建于明弘治年间。纵列式发券,16孔,桥面与栏杆用青色泥灰质角砾岩,桥身与分水垛用红色粉沙岩砌成,长268米,宽7.1米,系安徽省现存最长的古石桥。桥中心原有亭,亭内北面供奉佛像,两旁立碑记,建国后为便于汽车行驶,将亭拆除。1969年“七五洪水”将栏杆、桥面冲毁。后来桥面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用“悬挑”加筑两侧人行道,架装栅栏。
万年桥位于歙县县城北门外扬之河上,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9孔,长153米、高10米、宽6.7米、清光绪二十年(1894)重修。桥东端原有一石碑坊,上有“北钥云龙”、“道岸津梁”等题额,毁于清乾隆年间。
紫阳桥位于徽城镇渔梁坝下,横跨练江,原名寿民桥,因西近紫阳山,故又名紫阳桥。建于明万历年间,9孔,长140米,宽10米,高14米,所用石料为红沙岩,为县内古桥之最高、最宽者,往来船只可不落风帆桅杆从桥下通过。
许村高阳桥位于许村昉溪上。元代许友山建。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重立。双孔,桥墩石质,上建砖木结构长廊。廊内七间,两侧置坐凳。中间南侧置佛座,面对圆窗,窗左侧有一“宝库”(焚纸炉)窟,炉砌在墙外分水墩上。中部三间上有天花,彩绘云龙飞凤,其余四间彻上明造。桥廊外观为三大间,中间略高,使脊线、山墙参差错落,与左岸的牌楼、亭阁相协调。
北岸廊桥位于北岸棉溪河上,建于清中叶,石质,3拱券,长33米,宽4.7米,高6米,桥上建廊,砖木结构,高约5米。南端门额“乡贤星”,北端门额“谦庵旧址”。廊内11间,中间原有佛龛。沿墙置坐凳。东侧墙上辟8个大方窗,砖砌龟纹、梅花纹等花格;西侧辟8个风洞窗,样式有满月、花瓶、桂叶、葫芦等。北端西侧第二间置一敞窗,外装“美人靠”。
此外,还有唐模高阳桥、绍村长生桥、贤源观音桥等
③ 安徽黄山到现在有几年历史了
黄山市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从歙县、祁门等地出土的文物表明,今黄山市一带早在旧石器时期就已有先民生活。而在新石器时代,那里的先民们已创造原始土著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这片地域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直至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灭楚。但这些都只是地域上的归属,并非实质性的管辖。当时仍属于相对独立的古越土著的势力范围。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秦始皇推行郡县制,这一带隶属于会稽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正月,始皇帝嬴政东巡至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为加强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将原越国的百姓迁徙至新安江上游一带,设立黝(宋以后称黟)、歙二县,属鄣郡。这是黄山市地域最早的行政区划建置,距今已有2218年。“黝”、“歙”二县的县名,来自于古越语地名的发音。当时的黝、歙两县辖地很广。歙县地包括歙县、休宁、屯溪区、徽州区、绩溪,浙江的淳安及江西婺源的一部分。黝县地包括黟县、祁门、石台、广德和黄山区的一部分。
西汉初期,黝、歙二县相继属楚国、荆国、吴国、江都国,后属丹阳郡。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改黝县为广德王国,广德王城在今黟县城东五里。歙县属丹阳郡。第二年废广德王国,复设黝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又设广德王国。王莽篡权,建立新朝,于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贬广德王为公,改黝县为愬虏。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黝、歙二县属东吴领地。当时,这里的越人土著和一些避入山林的汉人,“依山阻险,不纳王租”,被称为“山越”,势力日益强大,对东吴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吴主孙权派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征服歙县金奇、毛甘,黟县陈仆、祖山等山越部落后,分歙县东乡地置始新县,南乡地置新定县,西乡地置黎阳、休阳县,加黟、歙共六县建新都郡。治所始新(故城在今浙江淳安县西)。这是黄山市地域州郡一级行政设置的开始,从此这里成为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
三国吴永安元年(公元258年),避吴主孙休名讳,改休阳县为海阳县。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灭吴国,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所属新定县改为遂安县,海阳县为海宁县。新安郡辖始新、黝、歙、遂安、黎阳、海宁县,郡治在始新县。郡名新安,一说以祁门县新安山为名,一说取其安定之意。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并黎阳县入海宁县。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划吴郡寿昌县入新安郡,大同元年(公元535年)析歙县华阳镇置良安县。梁元帝承圣二年(公元553年)又析海宁、黝、歙各一部分重设黎阳县。当时这里有两个郡。一个是新设的新宁郡,辖海宁、黝、歙、黎阳县,治所海宁;另一个为新安郡,辖始新、遂安、寿昌、良安县,治所始新。陈文帝天嘉三年(公元562年)将新宁郡并入新安郡,黎阳县并入海宁县。新安郡辖歙、黝、海宁、始新、遂安、寿昌6县。
④ 歙县最老的桥有几年的历史
高阳复廊桥
高阳廊桥,它横跨在制西溪上,初建于元代,由当时的处士许友山所建,处为双孔石墩木桥,明代弘治年间改为石拱桥,嘉靖丁已年(1557)重修是增建了廊桥,清康熙已亥年(1719)再修,基本上构成了现在的桥型。
⑤ 关于歙州的北宋末年的历史。
歙(she,四声)州,即徽州,位于安徽省南部、新安江上游,所辖地域为今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江南(南唐于宋太祖开宝四年即971年起贬国号为江南)亡,歙州隶江南西路转运使。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歙州属江南东路转运使。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镇压州人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后,改歙州为徽州。徽州得名始此,仍领六县,治所在歙县。
是黄山市下属的一个县,位于黄山市东南部,与浙江省临安市、淳安千岛湖接壤,古称新安,始置于秦,北宋徽宗赐名徽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徽州古城山环水绕,风景十分秀美。文物古迹十分丰富。
歙州与文房四宝文房四宝中的歙砚和徽墨产自歙县,从而使歙县享有“墨都”的雅称。自唐朝开始,古徽州(歙县)就成为全国文房四宝的重要产地之一,其代表作徽墨、歙砚、澄纸、汪笔均是文房四宝中的贡品和名品,备受各方墨客的青睐。 此外,有“牌坊之乡”美称的歙县,明清时期建造的石坊遍及全县各地,多达250多座,在这些牌坊中,比较成规模的有棠樾牌坊群、许国石坊等。歙县的茶叶产量高居全国之首,其中“黄山毛峰”、“顶谷大方”、“黄山绿牡丹”、“锦上添花”、“海贝吐珠”等极品名茶列为国家珍贵礼品。歙县还是我国四大枇杷产区之一,著名的有“天上王母蟠桃,人间三潭枇杷”之誉的三潭枇杷。
歙州与徽商文化歙县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徽商的起源之处,曾孕育了朱熹、毕升、王茂荫、吴承仕、黄宾虹、陶行知等一代宗师,开创了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诸多流派,徽剧、徽菜等蜚声中外,素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之美誉,不愧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⑥ 安徽有多久的历史(详细点哦)
[文明源头]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毫州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部,古寿春(今寿县)在春秋战国时曾为楚国首都。
[历史风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禹的父亲鲧是雄居大河南岸位于嵩高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富有平治水土的经验,在与尧舜斗争中失败。后来,禹在伊洛河一带,纠正过去以塞为主的错误做法,改为以疏导为主,开展新的治水工程。他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陂障洼地的薮泽散流,使肥沃的平原广野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难,散漫的流水又能积到一定的地方。禹平治水土,发展生产,得到群众支持,博得许多部落首领的拥护,确立了禹王权。为巩固政权,禹又沿颖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今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怀远县境内),大会夏、夷诸部从多邦国或部落首领,这就是"涂山大会",标志着夏王朝正式建立。后来,禹的儿子启在"钓台之享"大会正式废除"禅让制",开始了我国文明时代的历史。今天,在涂山上还留有相传建于汉代的禹王庙。
[艺苑奇葩]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流行于安庆、池州、徽州一带,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之一,它以安庆地方语言为歌唱基础,抒情见长,优美动听,如行云流水,富于韵味。黄梅戏剧目有大戏36本,小戏72出。唱腔100多种。伴奏乐器主要是高胡及民族乐器和锣鼓。黄梅戏以安庆为中心迅速发展,合肥及安庆市均有黄梅戏剧团和学校,农村有业余剧团。著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韩再芬等。
一、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
1.休宁县万安古镇
2.泾县桃花潭镇(原陈村古镇)
3.濉溪县临涣古镇
4.铜陵县大通古镇——和悦洲
(以上由历史文化保护区更名为历史文化名镇)
5.肥西县三河镇
6.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
7.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
8.岳西县响肠镇
9.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
10.桐城市孔城镇
11.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
12.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
二、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
1.绩溪县龙川村(原大坑口)——湖村——磡头
2.绩溪县上庄——冯村
3.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
4.歙县许村
5.黄山市徽州区唐模村
(以上由历史文化保护区更名为历史文化名村)
6.歙县棠樾村
7.泾县黄田村
8.固镇县垓下村
9.黟县屏山村
10.黟县南屏村
11.黟县关麓村
12.泾县查济村
13.肥东县瑶岗村
14.蚌埠市蚌山区孙家圩子村
15.歙县雄村
16.休宁县右龙村
17.休宁县黄村村
18.绩溪县石家村
19.肥西县小井庄村
20.歙县昌溪村
21.歙县瞻淇村
22.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村
23.肥西县启明村——新光村——鸽子笼村
24.凤阳县小岗村
三、安徽省历史文化街区
1、黄山市屯溪区屯溪老街
2、东至县东流古街
(以上由历史文化保护区更名为历史文化街区)
3、五河县城关镇顺河街
⑦ 歙县的介绍
歙县,古名歙州,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北倚黄山,东邻杭州,内南接千岛容湖,面积2122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人口49万。徽州六县之一,1歙县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和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为歙县,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徽班)之乡”、“中国徽文化之乡”、“中国牌坊之乡”荣誉称号。歙县于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歙县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素有“东南邹鲁“、徽商故里”、“文物之海”、“程朱故里”、”礼仪之邦“等美称。2014年歙县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2歙县自秦建制以来,历为郡、州、路、府所在地3,是古徽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秀丽山水与古朴建筑交融化合,使人步入歙县,既仿佛踏入清丽的山水画廊,又仿佛走进古典建筑艺术的博物馆3。
⑧ 黄山歙县呈坎罗氏祠堂有多少年历史
歙县没有呈坎
⑨ 歙县的历史沿革
据歙县下冯塘、新洲等地出土石器证实,旧石器时代,歙县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1世纪以后,西周以前,据《禹贡》天下分九州,属扬州,为“蛮夷”所属之地。
春秋时期属吴国,战国初属越国,后属楚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置歙县,属会稽郡(治山阴,即今浙江绍兴)。楚汉之际属鄣郡(治故鄣,今浙江长兴),此时,歙县含今歙、休宁(含今屯溪区)、婺源、绩溪、淳安、遂安、黄山风景区等地。
汉建安十三年(208),吴取黟、歙,分歙东乡地置始新县(今淳安),分歙南乡地置新定(今遂安)县,分歙西乡地置休阳县(今休宁县)县、黎阳县(今屯溪)。
梁大同元年(535),分歙北华阳镇地置良安县。
隋开皇九年(589),本县并入海宁县;十一年复置,以相湖岭与海宁分界。
唐武德四年(621),罢良安县,其地仍属歙;永徽五年(654),邑人蒋宝起兵响应睦州清溪陈硕真农民起义,事平后,分歙东竦口地置址(音荡)野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江南道分置,歙县属江南东道。
乾元元年(758年),拆江南东道为浙江西道与浙江东道,歙县属浙江西道。
大历元年(766), 分歙西、休东八乡地置归德县,并分歙县华阳镇地置绩溪县。
大历五年(770),废址野县,其地复属歙县,并废归德县,其地归属休宁。
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歙县划属江南东路。
宋亡元置江浙行省,歙县属江浙行省。
洪武初年建都应天府,歙县划属直隶,永乐初年移都北京,直隶改称南直隶,简称南直。
清顺治二年(1645年)设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建江南省,歙县属之。
康熙六年(1667年)拆江南省为江苏省与安徽省,歙县属安徽省。
此后直至清末,境域与隶属关系基本稳定,据民国《歙县志》所载为:东至昱岭关浙江昌化县界六十公里,西至长充铺(今槐源)休宁县界十八点五公里,南至街口浙江淳安县界五十公里,北至箬岭关太平县界四十公里,西北至汤岭(关)太平县界六十公里,东北至界牌岭绩溪县界十七点五公里,西南至危峰岭(危峰关)浙江遂安县界四十五公里,至相湖岭休宁县界十五公里。
民国元年(1912),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3年6月,属芜湖道;17年8月,废道,直属安徽省;21年10月,属安徽第十行政督察区;29年3月,属皖南行署;同年8月,属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区;抗战胜利后,皖南行署撤销,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建国后,1949年10月,本县璜尖乡划属休宁县。
1952年8月,屯溪市草市村划属 本县;本县上源、茶源乡划属绩溪县,黄口村划属屯溪市,旃田、呈田划属休宁县。
1955 年12月,坦头、大源两乡划属绩溪县。1956年元月,本县溪头乡的溪东、洪塘、汪村,竦口乡的江村环村划属绩溪县;同年4月,本县金坑乡划属绩溪县;11月,休宁县白际乡的结竹营划属本县,本县旃田乡的湖驾划属休宁。
1961年4月,属徽州专区。
1964年3月,休宁县柿树岭生产队划属本县。
1973年3月,本县草市大队划属屯溪屯光公社。
1974年以来,属徽州地区。
1984年元月,本县黄山乡(含黄山风景区)共154平方公里范围,划属县级黄山市(原太平县)。
1987年,属黄山市。
1988年1月歙县篁墩乡划属屯溪区;并划出歙县洽舍区所属富溪、杨村、洽舍所,岩寺区所属岩寺镇、罗田、呈坎、潜口乡和郑村乡瑶村,成立黄山市徽州区。
⑩ 歙县名的来历
歙县历史来历:
据歙县下冯塘、新洲等地出土石器证实,旧石器时代,歙县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1世纪以后,西周以前,据《禹贡》天下分九州,属扬州,为“蛮夷”所属之地。
春秋时期属吴国,战国初属越国,后属楚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置歙县,属会稽郡(治三阴,即今浙江绍兴)。楚汉之际属鄣郡(治故鄣,今浙江长兴),此时,歙县含今歙、休宁、婺源、绩溪、淳安、遂安等地。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楚国;六年(前201年),属荆国(治今淮南);十二年(前195年),属吴国(治今江苏沛县)。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属江都国(治今江苏扬州)。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鄣郡改为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本县仍属之。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派部将贺齐出兵征服金奇、毛甘等山越部落后,从歙县析分出始新(今浙江淳安)、新定(今浙江遂安)、犁阳(今屯溪)、休阳(今休宁)四县,连同歙县、黟县共六县设新都郡。
三国时,属吴新都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属扬州。梁武帝承圣二年(553年),划出新安郡所辖歙、黟、海宁三县,置新宁郡。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撤新宁郡,复置新安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新安郡并入东阳郡,歙县并入海宁县;十一年(591年),复置歙县,置歙州,辖新安郡属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歙州改为新安郡,仍领休宁、歙、黟三县,郡治在歙。义宁年间(617-618年),汪华起兵占郡地,迁郡治于歙乌聊山,筑郡城。此后至清末,歙县一直未郡、州、路、府治。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汪华附唐,受封越国公。改新安郡为歙州。贞观元年(627年),歙州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歙州改属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年),歙州又改为新安郡;唐肃宗乾龙元年(758年),新安郡复改为歙州,隶属浙江西道节度使,本县隶属不变。大历五年(770年),歙州领六县,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的“一府六县”建制基础。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唐亡,淮南节度使杨渥仍称唐哀宗天佑年号,歙州附之。919年,歙州隶吴。937年,吴亡,隶南唐。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改称徽州,徽州得名始此,仍领六县,治所在歙县。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称徽州路,辖县不变。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称兴安府;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兴安府为徽州府,直至清末。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徽州府直属中书省。洪武二年(1369年),降婺源州为县,徽州府仍领六县,即:歙、黟、休宁、绩溪、婺源、祁门。
清太祖顺治二年(1645年),徽州府改隶江南承宣布政使司,仍领六县。康熙元年(1662年),徽州属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徽宁道。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取安庆、徽州二府之名)。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3年6月,属芜湖道;17年8月,废道, 直属安徽省;21年10月,属安徽第十行政督察区;29年3月,属皖南行署;同年8月,属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区;抗战胜利后,皖南行署撤销,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28日,歙县解放,属皖南区人民行政公署;同年5月13日,属徽州专区;1956年3月,属芜湖专区;1961年4月,属徽州专区;1974年,属徽州地区。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地级黄山市,辖三区四县,即: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黟县、休宁县和祁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