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元朝存在了多少年
元朝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元朝(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版京),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权》"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
2、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3、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一直沿用至今。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但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B. 元朝多少年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五世十一帝,分别是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铁穆耳、元武宗海山、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元英宗硕德八剌、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元天顺帝阿速吉八、元文宗图帖睦尔、元明宗和世瓎、元宁宗懿璘质班、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元朝
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间是元朝国力最鼎盛的时期,开始不断对外扩张,将目标对准日本、缅甸、越南、爪哇等国家,遗憾的是很多次行动都以失败而告终。等到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加上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以及为了治理泛滥的黄河又加重徭役,最后引发了元末民变,之后被朱元璋建立明朝所推翻。
C. 元朝总共有多少年的历史
公元1271年 - 1368年 162年
大蒙古国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太祖 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 1206年-1227年 无
睿宗(元世祖追尊)监国 景襄皇帝 也可那颜 孛儿只斤拖雷 摄政 1227年-1229年 无
太宗 英文皇帝 窝阔台汗 孛儿只斤窝阔台 1229年-1241年 无
称制
昭慈皇后
? 乃马真脱列哥那 摄政 1241年-1246年 无
定宗 简平皇帝 贵由汗 孛儿只斤贵由 1246年-1248年 无
称制
钦淑皇后
? 斡兀立海迷失 摄政 1248年-1251年 无
宪宗 桓肃皇帝 蒙哥汗 孛儿只斤蒙哥 1251年-1259年 无
元朝 1271年-1368年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世祖 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薛禅汗 孛儿只斤忽必烈 1260年-
1294年 中统
1260年-1264年
至元
1264年-1294年
成宗 钦明广孝皇帝 完泽笃汗 孛儿只斤铁穆耳 1295年-
1307年 元贞
1295年-1297年
大德
1297年-1307年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 曲律汗 孛儿只斤海山 1308年-
1311年 至大
1308年-1311年
仁宗 圣文钦孝皇帝 普颜笃汗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
八达 1312年-
1320年 皇庆
1312年-1313年
延佑
1314年-1320年
英宗 睿圣文孝皇帝 格坚汗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1321年-
1323年 至治
1321年-1323年
无 (泰定帝) 叶顺铁木耳 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1324年-
1328年 泰定
1324年-1328年
致和
1328年
无 (天顺帝) 阿里加巴 孛儿只斤阿刺吉八 1328年 天顺
1328年
文宗 圣明元孝皇帝 札牙笃汗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1328年-
1329年
1329年-
1332年
天历
1328年-1330年
至顺
1330年-1332年
明宗 翼献景孝皇帝 和西拉古图土 孛儿只斤和世琜 1329年 无 1329年
宁宗 冲圣嗣孝皇帝 宜林奇葆 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1332年 至顺
1332年
惠宗 顺帝 图干铁木耳 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 1333年-
1368年 至顺
1333年
元统
1333年-1335年
至元
1335年-1340年
至正
1341年-1370年
北元(1368年元朝灭亡后)1368年-14世纪末或15世纪初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惠宗 顺帝 图干铁木耳 孛儿只斤妥欢铁木儿 1368年-1370年 至正 1341年-1370年
昭宗 和孝皇帝 闭里可图汗 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1370年-1378年 宣光 1371年-1378年
平宗 宁孝皇帝 乌萨哈汗 孛儿只斤脱古思铁木儿 1378年-1388年 天光 1378年-1388年
D. 元朝多少年的历史
元朝是公元1271年由忽必烈建立,到1368年正式灭亡,共存在了97年。距今约803年 (1206年建元)或者大约距今738年(因为也有一说是1271年建元)
E. 元朝距今多少年
元朝距今大概七八百年,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元朝由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其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发布《建国号诏》,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
其中大元中的“大”字并非类似大汉,大唐那样的尊称,因为统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称呼元廷的残余势力时又叫北元或残元。
(5)元朝有多少年的历史名草有多少年扩展阅读: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
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
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
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 。
F. 元朝从开始到灭亡有多少年历史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
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6)元朝有多少年的历史名草有多少年扩展阅读:
疆域范围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
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
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 。
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即河北、山东、山西及漠南部分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
藩属
元朝的藩属国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及四大汗国。其中有两个直属的藩属国,即高丽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分置特别行政区征东行省与缅中行省。西北方面,1268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意图夺回汗位而联合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反元,史称海都之乱。
直到1304年元成宗时期,元廷与这三大汗国达成和议,并与伊利汗国一同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成为元朝的藩属国,而且元成宗并赐伊利汗国君主刻有“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等汉文印玺,实质上也承认其独立性。到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国联合攻灭窝阔台汗国。元文宗年间编纂《经世大典》时,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列为元朝的藩属国。
政治
蒙古国对华北的统治方式,是草原贵族原有的统治体系,在它所征服的定居农耕地区的延续。汉地户口的一部分直接领属于大汗,一部分被大汗分封给诸王、宗戚和勋臣。蒙古统治者把主持军事、财赋征敛的部分官员和监临各级地区的达鲁花赤派到华北,同时又以款服入质、领军从征、缴纳差发为条件,允许自金末战乱以来出现在北方的大小军阀世侯,继续行使在各自势力范围内的实际统治权。世侯们集兵刑赋役之政于一己,不相统属。
直到忽必烈建立元朝,这种局面才获得根本转变。他借鉴金代制度,在以“藩邸旧臣”为核心的中原知识分子参议下推行“汉法”,同时保留能充分保障蒙古贵族特权地位的种种制度,重新在华北确立了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统治体系以及相应的各种典章制度。中统、至元间的创置,奠定了有元一代制度。元朝制度多沿袭金制,同时又有不少前代所不具备的特点。
其中有的反映了中原王朝历代相承的传统体制本身的发展变化,如行省的设立;有的反映了被保留的蒙古旧制,如蒙古、探马赤军中的奥鲁(老小营)建置;也有一些是在这两者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如刑罚体系中某些不同于前代的变化,对吐蕃地区实行的政教合一的统治等。
军事
元代军队包括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等。在漠北草原的蒙古人,仍过着兵民合一的游牧生活,战时出军,平时便屯聚牧养。在汉地,元朝军士的来源采取从固定的军户中签发的办法。蒙哥二年壬子(1252年)大规模籍户时,已明确地区分民户和军户。
进入内地的大多数蒙古人户及被收编的金、宋降军之家,皆以军户著籍;此外还有一些汉族或其他各族人户陆续被新签为军户,一般都由中户充当。军户种田,可免税粮四顷,称为“赡军地”。蒙古、探马赤军和汉军(金国降军和蒙古政权、元政府在华北签发的军队)军户,都是通过奥鲁进行管理的。
奥鲁的主要职责,一是从军户中起发丁男当军应役,并及时起征亡故军人的“户下弟男”承替军役,弥补军队缺员。二是负责按时为本奥鲁起发的当役军人置备鞍马、器杖、盘费等军需。蒙古、探马赤军的奥鲁,隶属于该奥鲁当役军士所在的万户、千户之下,汉军奥鲁由所在地区的管民官兼领。新附军(南宋降军)未设奥鲁。
元代军事防卫分为两大系统,即戍卫京师(大都)的宿卫系统和镇守全国各地的镇戍系统。宿卫军队由怯薛军和侍卫亲军构成。忽必烈建国后,保留了成吉思汗创立的四怯薛轮番入侍之制,用他们列值禁庭以充护卫侍从,常额在万人以上,由皇帝或亲信大臣直接节制。侍卫亲军用于环卫京畿,到元朝末年先后置三十余卫,卫设都指挥使或率使,品秩与万户相当(正三品),隶属于枢密院。
进入内地的色目人军队,由于战斗力较强,相当一部分被编入侍卫亲军。镇戍诸军的布局,腹里主要由蒙古军和探马赤军戍守。华北、陕西、四川等地的蒙古、探马赤军由各地区的蒙古军都万户府(都元帅府)统领,隶属于枢密院。
南方以蒙古军、汉军、新附军相参驻戍,防御重点是临江沿淮地区。隶属行省的镇戍诸军,方面有警时由行枢密院统领;平时日常事务归于行省,但调遣更防等重要军务仍受枢密院节制。全国军马总数,只有皇帝和枢密院蒙古官员知道,行省兵马也只有为首的蒙古官员知道。
G. 元朝历史上总共持续了多少年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1279年统一全国。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