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学历史300字答复
古人云,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学习历史的作用在于让我们借鉴前人经验,通过历史理解今天,分析未来。通过历史发展的具体历程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客观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历史对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开拓国际视野,形成国际意识,培养适应国际化社会的公民素养,具有重要的理智价值。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其《国史大纲》的第一页上曾说:“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以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B. 初一历史问题(关于科举制的创立)
隋朝,兴起于唐朝,明清是鼎盛时期。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明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 称为附学生员,科称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许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清代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我国科举制度古已有之,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以下各朝,在此基础上,或继承,或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下面只就清代的科举制度加以简单的叙述。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的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这一回写的是范进中举的故事。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到广州上任,先考两场生员,考完两场以后,第三场是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来进行考试。童生里就有范进,范进考完这场考试后就进了学,取得了第一名,人们称他为“相公”。范进进了学以后想进一步考举人,考上举人后人们就会称他为“老爷”。中举是科举考试的一个过程,在我们讲评这个故事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范进是多年的童生,最后终于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这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这个考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范进刚好赶上童试这一年也是科试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试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这是科举的初步考试。
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它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县太爷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举人的名额很少,那么举人当中候补做官的人就更少了,这样就往往有候补官。这是第一种乡试。接下来是会试。会试是紧接着乡试,在第二年的二月份举行。乡试是头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试,叫“春试”,这就是会试。会试如果考中了,称为进士,进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名左右。会试考完以后还要进行第三场考试殿试,在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4月份前后。殿试是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这是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自明代开始形成的一套很严格的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C. 关于初一历史的问题
殷墟文物——见证中华历史的沧桑历程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3000多年前,气魄刚健的商人在洹水之畔纵横捭阖、卓然称雄。然而,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领导的那场引发朝代更迭的战争,让这里迅速沦为“麦黍渐渐,麦秀离离”的废墟。星纪之运,无时而止。时光的伟力将这里从亚热带气候迁变为暖温带气候,殷商文明也一同深埋地下,湮没无闻。
当世人的目光再次聚集这里的时候,已是3000年后。1928年10月13日,受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委派,董作宾与临时工作人员开始对殷墟进行试掘,中国现代考古学由此发轫。从那时起至今已是八十载,殷墟发掘几未中断,其时间之漫长、规模之庞大、成果之丰硕、影响之深久,为世界考古遗址发掘所罕见。
一、一个王国的缩影
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甲骨文的发现和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使传统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成为信史。
殷墟甲骨文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它以象形为基础,有4500个单字和固定的语法结构。源于殷墟甲骨文的中国汉字,其书写形式虽然经过了3000多年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下来,至今仍为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使用,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殷墟文物,制作精美、工艺精湛、纹饰神秘,是沟通人、神关系的祭祀礼器。以司母戊鼎为代表的殷墟青铜器,采用独有的片范铸造法和复杂的铸铜工艺,达到了古代东方青铜铸造技术的高峰。以妇好墓玉器为代表的殷墟玉器,采用圆雕、俏色、双勾阴线为主要技法,表现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形象,堪称世界玉雕艺术宝库中的精华。
二、发现甲骨文
那些甲骨上的文字
1899年的一天,清朝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疟疾发作,所喝的中药必须用“陈年龟甲(又叫龙骨)”做药引。正当他将龟甲碾碎放入药中时,另一位学者刘铁云刚好来探望他。刘铁云惊奇地发现,这些做药引的龟甲上依稀有像中国古文字的符号,而王懿荣曾研究过青铜器上的铭文,他发现这些龟甲上的文字与青铜器上的铭文十分相似。这个无意中的发现,成就了一个考古奇迹。后来经多方打听才知道这些龙骨来自于安阳的一个小山村。
安阳的小屯村渐渐热闹起来了,奸诈的商人、梦想发财的盗墓贼和兴奋的学者纷纷来到这里,所有人的目的都是要得到那些碎片,曾经十分廉价的龙骨变得昂贵起来。直到1928年,这种混乱状况才得到遏制。传说中的殷墟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现代考古发掘。
1936年6月12日,在殷墟的第13次发掘中,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庞大的甲骨窖穴,堆放了一万多片甲骨,这是殷墟历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这个甲骨窖穴因此被人们称为“中国最早的甲骨文档案库”、“是甲骨学史上的一大奇迹”。在这个甲骨窖穴中,人们还发现了一个完整的人骨架。考古学家猜测,他可能是当年负责看管这个窖穴的一名官员。
新中国成立后的考古发现有了更多的收获。1973年,在小屯南地发现了拥有5000多片刻辞甲骨的窖穴;1991年,又在殷墟花园庄村东地发现一个甲骨坑,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有刻辞的574片,内容主要涉及祭祀、田猎、天气和疾病等方面。
三、源自与神灵的对话
在甲骨文发现之前,史书上关于商王朝的记载还是一段被质疑的历史,而现在,那些久远的年代都在甲骨文中得到了印证。这些文字都被清晰地刻在动物的甲骨上。甲骨主要有乌龟的甲和牛的肩胛骨。从书写的角度说,在骨头上刻字并不比在别的物体上刻字更容易,商代的人们为什么要选择动物的骨头来做书写的工具呢?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这些骨头的背面都有一些小孔,还有灼烧过的痕迹。很显然,这和远古神秘的巫术相关。
殷王武丁贞问妇婡患疾刻辞卜甲
在现在中国彝族人中,还流行着一种巫术。他们灼烧动物的甲骨,根据烧出的裂纹的长短和方向来判断神的谕旨。那么,3000年前的人们是否也用这种方法和神灵沟通呢?当甲骨开裂,一种神秘的“噗噗”声传入人们的耳朵,在庄严的仪式上,这种声音就像是神和祖先在回答人们的问题。明天会下雨吗?明天会有雷电吗?即将的征战会取得胜利吗?王后的孩子会是男孩吗?那月蚀会是不吉利的象征吗?所有疑问都在和神与祖先的对话中得到了答案。当一些事情应验了神灵的答案后,巫师就把占卜的结果刻在甲骨的正面。文字就这样被流传了下来。
殷王武乙(文丁?)贞问祭祀先公先王卜骨
目前,殷墟共出土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但是,大部分甲骨文让现代人感到费解,经过100多年来中国学者艰苦不懈的努力,已经破译了1500个单字。然而,这只占了发现文字的三分之一左右。不管怎样,这些神秘古怪的文字,总能引发出人们的思古悠情,以至于美国的一个计算机软件公司也以甲骨文命名。有了文字,远去的历史就不再那么晦涩了,正是文字使得我们更好地和先人交流。文字的诞生和成熟意味着中华文明的成熟,殷墟不再是一座远古都市的废墟,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当之无愧的人类古文明的圣地之一。
动物学家对殷墟出土的动物骨骼做了鉴定,他们找到的很多动物如今在这里再也不可能看到了。那时的殷墟不像现在这么干燥,而是一块雨水充足、气候温暖的乐土,在繁茂的树木和成片的沼泽中,随处可见悠闲踱步的大象和姿态优雅的丹顶鹤。
根据考古资料和史书结合,考古学家推定,在公元前1318年,伟大的盘庚带领他的人民,在温暖湿润的平原上,建立起一座雄伟的大都市。
四、甲骨文与中国文字
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
最早对甲骨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四位学者是:郭沫若(1892-1978)、董作宾(1895-1963)、罗振玉(1866-1940)、王国维(1877-1927),因其字和号中都有一个“堂”字,被称作“甲骨四堂”。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璀璨的青铜文明
在商代贵族的眼里,奴隶和战俘并不是同等意义上的人,而只是他们的财产。人们把奴隶和战俘成批地杀害或活埋,和牛、狗、马一样,作为祭祀的礼品或者陪葬的物品。
这是一个充满血腥的时代,但也是人类文明闪烁出璀璨光芒的时代。除了成熟的文字体系外,商代人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青铜文明。
司母戊大方鼎
这件大鼎高达133厘米,重量832.84公斤,是至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铜器鼎。1939年,一个农民在自己的农田里发现了它,为了躲避日军的搜捕,铜鼎曾被多次转移和掩埋。
在鼎的内壁发现了铭文“司母戊”三个字,由此得名司母戊大方鼎。人们推测,这个鼎是一位商王为祭祀母亲而定制的。司母戊大方鼎造型庞大雄浑,但制作工艺非常精巧,纹饰精美细腻,鼎身以雷纹为底,上面刻着浮雕的龙和饕餮纹样,是中国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它的铸造技术和艺术水平,代表了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殷墟遗址的西部边缘系统发现了大规模“铸铜”遗址,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司母戊大方鼎也许就是在这里铸造的。3000多年前,一件青铜器的铸造往往需要几百个人同时工作,通过取土、拌土、铸造和加工等复杂的程序,才能最终完成。
殷墟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和古埃及人不同,商朝人似乎天生地对黄金缺乏兴趣,商朝人语言中的“金”就是指青铜器。不过,青铜器最主要的用途并不是生活用品,而是祭祀用具和兵器,当时的人们认为,只有上天和鬼神的眷顾,才能造出这样的鬼斧神工之作,普通人是无权享用青铜器的。
海外流失文物
形制繁复的青铜器实际上和繁复的礼仪联系在一起,青铜器中的礼器便用于王家的祭祀。 青铜器成为那个时代权势和力量的象征,一种特殊的礼仪文化造就了商代青铜文明的辉煌,也达到了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
六、玉经雕琢方成器
除甲骨文和青铜器之外,玉器也是殷墟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种类。殷墟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夏及商代早期玉器的优良传统,下启西周玉器的先河,经200多年的生产实践,提高了设计水平和雕琢技术,创作了很多精美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殷墟玉器的色泽瑰丽多彩,晶莹光润。以妇好墓的玉器为例,以深浅不同的绿色最多,黄褐、棕褐次之,淡灰色、白色(包括乳白)、黄色的较少。多数杂有与主色相异的玉斑,纯色的较少。
殷墟出土的玉器,其原料大都为新疆的和田玉和辽宁的岫玉。为何在相隔千里的殷墟会出现这两地的玉石原料呢?有人推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有两条通往新疆和江南的“玉石之路”了。通过这两条玉石之路,不仅是加工玉器的原料,就连加工青铜器的原料,也可以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殷都。所以有人断言,就是这条玉石之路奠定了后世丝绸之路的基础,这可要比开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丝绸之路”早1200多年。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谜团真正的解开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来自圆其说。
D. 中国历史上的兵家是什么回事
中国春秋战国时的学派之一,学派分三教,九流。三派指,儒,道,墨;九流指,法家,兵家,纵横家,阴阳家,小说家,杂家,医家,农家,浮屠家(即佛家)
E. 孙武简介300字孙武兵学思想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
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孙子兵法》短短的13篇5000字,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他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以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预测战争胜负主要就是分析以上这些条件如何。孙武不仅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强调在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对立面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正是因为孙武在军事科学这门具体科学中概括和总结出了异常丰富、多方面的哲学道理,确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与孔子、老子的并列地位,被并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颗明亮的星体。孙武的军事理论并非没有缺点、错误的东西,但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见识深深影响了后世,受到古今中外军事家的广泛推崇。
F. 七年级上册历史学习体会三百字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知识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远古居民的三个代表图: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元谋人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北京人
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北京西南周口店
山顶洞人
距今约一万八千年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3、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图: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用火
观念
社会组织
北京人
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粗糙的石器
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
距今约一万八千年
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第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1、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原始人类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生产活动
生产工具
住房
用具
穿着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约七千年
长江流域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
种植水稻,饲养猪狗牛羊
骨制耒耜,已使用磨制石器
干栏式房屋
制造陶器
学会纺织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五六千年
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半地穴式房屋
第3课 华夏之祖
一、“炎黄子孙”
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2、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禅让制
尧、舜、禹时期,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之君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禹
桀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
汤
纣
周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东周
公元前770年
洛邑
周平王
二、夏商周的政治
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3、西周的分封制
(1)分封的目的:巩固统治
(2)分封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分封的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1、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随意转让和买卖。
2、人牲:商朝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
3、人殉: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诸侯争霸的目的: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2、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
①前提:王室衰微
②实力:通过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齐晋迅速强大起来。
③威望:通过“尊王攘夷”或战争树立威望。
3、争霸战争的影响:
(1)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二、战国七雄
1、战争的目的:兼并和统一
2、战国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东方六国从此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一、经济
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著名的都江堰
①设计建造者:秦国蜀郡大守李冰
②地点:岷江
③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二、政治上——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
③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便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不败地位。
④内容和影响:
内容
影响
奖励耕战
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经济发展,国富
总之,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
三、文化上——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第8、9 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文字的演变
时间
商
商周
西周晚期
战国
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竹书、帛书
材料
龟甲、兽骨
青铜器
竹简、丝帛
二、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的成就
分类
成就
天文
商朝甲骨文有许多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很可靠。
历法
相传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有历法(夏历),商朝的历法更为完备
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医学
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
文学
屈原和他的代表作《离骚》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学派
时期
代表人物
著作
思想内容
儒家
春秋
孔子
《论语》
政治思想——“仁”:“爱人”,“为政以德”。
教育思想: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战国
孟子
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道家
春秋
老子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战国
庄子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战国
墨子
”兼爱”:希望人们互助互爱。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法家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一、秦的统一
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 都城:咸阳 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从此,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文化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
军事
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秦朝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
①繁重的徭役和赋税
②严酷的刑法
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公元前209年
2、起义地点:大泽乡
3、经过:
(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2)起义军在陈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
(3)由于秦军的强大,起义被镇压,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4、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
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楚汉之争和西汉的建立
1、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VS 汉王刘邦)
2、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都城:长安
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二、文景之治
1、原因
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2、措施
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
②提倡节约
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强起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是“文景之治”。
三、汉武帝的大一统
背景
措施
效果
政治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
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
思想
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他们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四、东汉的建立
建立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匈奴的生活习俗: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
2、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3、匈奴族生产的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学会农耕,开始垦田种谷)
二、匈奴与汉朝的和战
时间
西汉初年
汉武帝时期
汉元帝时期
形势
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经过文景之治,国力强盛
匈奴分裂,其中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
政策
和亲: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匈奴,每年送给大量谷物和纺织品。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昭君出塞
效果
匈奴骑兵年年挥师南下,和亲没有根本上解决匈奴的威胁
漠北之战,匈奴受到沉重打击,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38年
使命: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19年
使命: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政治经济交往。
4、西域都护的设立
时间:公元前60年
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2、海上丝绸之路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 纸的发明(时间:西汉早期)
2.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1、《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到东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三、名医辈出
人物
美称
成就
华佗
神医
麻醉药剂“麻沸散”、“五禽戏”
张仲景
医圣
《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的传入
①起源于古印度
②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③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④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2、道教的兴起
①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
②创始人:张陵
③东汉时在民间兴起
④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二、司马迁和《史记》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成就:
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文学成就:
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第18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1、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时间:公元200年
3、作战双方:袁绍VS曹操
4、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
1、形势: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
2、时间:公元208年
3、作战双方:曹操VS孙刘联军
4、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国号
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魏
220年称帝
洛阳
曹丕
汉
221年称帝
成都
刘备
吴
222年称王
建业
孙权
四、三国经济的发展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统一
①魏灭蜀;
②265年,西晋代魏;
开国皇帝:司马炎
都城:洛阳
③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内迁的各族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3、西晋的灭亡
①原因:统治集团腐朽,西晋皇族为争夺皇位,混战了十几年,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②西晋的官僚地主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激起他们的反抗。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力量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
1、形势:
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2、时间:公元383年
3、作战双方:前秦VS东晋
4、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
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
②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3、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
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二、民族大融合
1、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逐渐融合。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以更好地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意义: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21、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类别
朝代
代表人物
著作
贡献
数学
南朝
祖冲之
《缀术》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一千年。
农学
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地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
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书画
东晋
王羲之
《兰亭序》
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是“书圣”。
绘画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
北朝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G. 初一历史...
契丹族!
关于契丹族兴起的传说,在关于青牛白马的故事里已有体现。其实,契丹族的兴起远不像故事里讲的那样简单。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契丹族兴起的历史。
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很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原来属于东胡族系,论起源则是源自东胡的一个支系:鲜卑。而鲜卑中又有一个宇文部,契丹就是这个宇文部的分支之一。契丹这个名称最早在我国史书中出现是在公元四世纪的北魏时期。在当时分布在辽水流域以北的潢河(今西拉木伦河)与土河(今老哈河)一带,过着渔猎畜牧的氏族部落生活,以逐水草游牧为主。在北魏后期,契丹形成了古八部,八部之间互不管辖,也没有什么联系。各部独立地和北魏政府保持着朝贡关系。到了隋朝,由于突厥势力扩张,对各部族征伐不止,契丹各部为防卫突厥,开始互相联系,互相支援,后来形成了初期较为松散的部落联盟。到了唐初,契丹就形成了以大贺氏为首的部落联盟。其体制是在八部酋长中共同选举一人为首领,或者叫盟主。任期三年,到期改选,但大贺氏的人有世选的特权,这时的首领,已经有了管理权力。契丹首领后来率部归入唐朝,唐太宗授予旗鼓,以表示对首领权威的承认。唐朝又在契丹地区设置了行政机构,即松漠都督府,任命其首领为都督。
唐玄宗时期,大贺氏部落联盟瓦解之后,重建了遥辇氏部落联盟,在被回纥统治一段时期后,又趁回纥内乱之机重新归附唐朝,而唐朝后期的衰落又给契丹的独立发展提供了良机。
遥辇氏联盟后期,由于唐朝末年的中原混战,使得北方汉族人纷纷逃入契丹地区,躲避战乱。汉族的先进生产及其他技术对契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在契丹八部中迭剌部又离中原较近,所以发展最快,势力超过了其他七部。迭剌部的夷离堇(即部落的酋长或联盟的军事首长)一直由耶律氏家族世袭担任,这个家族从阿保机的八世祖耶律雅里重新整顿契丹部落联盟,担任夷离堇之后,就进入了契丹社会的上层,而且从七世祖开始就掌握了联盟的军权,地位仅次于联盟首领。到了阿保机的祖父匀德实担任迭剌部的夷离堇时,本部落已有了发达的牧业和农业,势力强大,社会的发展也很快,开始由氏族制度向阶级社会的国家过渡。
到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的首领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关于契丹第一次改称辽的时间,说法不一,今从《辽史·太宗记》,947年改契丹为辽,983年辽复称契丹,1066年又称辽)
契丹建国后,势力不断南扩,辽太宗时,占领了幽云十六州。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
下面还有一段更为详细
红山人--东胡人-契丹人---赤峰人
(赤峰历史一万年)
一、新石器时期 1、 距今约一万年前 赤峰地区人类最早的活动遗迹在翁牛特旗山嘴子乡上窑村一个洞穴中发现。洞穴地处距地面高100余米的老虎洞山顶,洞穴附近发现了人类使用过的原始打制石器,以及经过烧烤、食用过的肿骨鹿骨骸。经考古学界鉴定,应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活动遗存,距今约一万年至八千年。这一发现揭开了赤峰地区人类历史的序幕。 2、距今约八千年前 在今赤峰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就有人类聚落。考古界和史学界定名为新石器时代“兴隆洼文化”。兴隆洼聚落是一处规模壮观、构筑严密的原始建筑,在180余米的椭圆形围壕内,整齐地排列着十余排100余座房屋,座落在聚落中心位置的大房子,面积达140平方米。兴隆洼文化时期的出土遗物极其丰富,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独具特色,其中陶器器表,大多压印,刻划3~5种不同纹饰,从口、肩、腹三个部位分列,极为雅致大方。渔猎所用的鱼镖,多带“倒刺”,刃部镶有细石器,坚实锋利。 兴隆洼文化遗址除敖汉境内发现外,考古人员还在林西县白音长汗、克什克腾旗南台子等地发掘了相应的遗存,所有这些,表明八千年前西辽河上游今赤峰地区,正处在中国远古社会由氏族阶段向国家进化的转折点,社会组织、防卫设施、意识形态、宗教礼仪也正在按着国家的要求孕育、发生。这是赤峰先民对中国八千年文明史的卓越贡献。1982年进行首次发掘。1983年秋至1984年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兴隆洼文化遗址进行7次大规模发掘。1992年和“八·五”期间被列入全国10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2000年被列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而永载史册。 3、距今约七千年前 赵宝沟文化先民生息、定居于今赤峰市敖汉旗境内。赵宝沟聚落址,位于今敖汉旗赵宝沟村西北约1公里的漫岗上,占地9万平方米。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正式进行发掘,清理房址17座,对祭坛也作了局部解剖。从发掘所获得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显示了当时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在北方诸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中居领先地位。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指出:“在距今7000年的赵宝沟文化遗址,发现刻有猪龙、凤鸟和以鹿为原型的麒麟陶尊,充分说明社会分化已很明显,而在中原,这类最早的‘艺术神器’,是距今6000年的河南濮阳西水坡的龙虎堆塑,要比内蒙古地区晚上一千余年。” 4、距今约六千至五千五百年前 红山文化先民遗存,在今赤峰红山后(北)发现。海拨750余米的红山,位于英金河畔,面积近10平方公里。红山文化先民遗迹主要分布于红山后一带,除居住聚落址外,尚有墓葬等遗存。 红山文化有着广阔的分布范围,以西辽河上游赤峰为中心,西至张北,南抵京津,东越辽河,北跨大兴安岭。近年周边地区陆续发现的红山文化遗存,大大丰富了红山文化的内容,为复原红山文化的社会历史提供了更多的考古材料。在这些新发现中,"玉器"的发现尤为引人注目。地处西拉木伦河南岸的翁牛特旗,从1972年以来,先后出土、发现早期的玉石龙、黄玉龙和碧玉龙,圆雕精细,造型古朴,被誉为“华夏第一龙”,是中国尚玉文化和崇龙传统的发端地。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数十件成组玉器,除龙型器外,尚有玉蚕、玉鸟、猫头鹰等,这又表明赤峰地区远古时期就是产玉、制玉的基地,玉文化从北国草原播撒华夏各地,形成了数千年博大精深的玉文化传统,这是赤峰先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赤峰后人的骄傲。 5、距今约五千三百年前 我国北方森林、草原文化先民遗迹,在今巴林左旗乌尔吉木伦河畔富河沟门发现,学术界定为富河文化。在富河沟门聚落建筑中,共发掘房址37座。这些房屋均顺山坡地势而建,平面布局呈簸箕形,各房之间有土坎相连。 富河文化首次在巴林左旗发现后,在西拉木伦河以北其他地区,以及近邻哲里木盟也有发现,据地下发掘的碳化物经C14测定,距今约5300余年,是继红山文化以后,赤峰北部草原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原始文化类型,它和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一样,都是新石器时代氏族成员创造的远古文化,共同推进着北国远古文明的历史进程。6、距今约四千五百余年前 小河沿文化。1974年敖汉旗小河沿遗址开始发掘。小河沿文化有一组特征明显的陶器群,陶质细腻、质地坚硬、表面磨光、平整光滑的"黑陶"在这里首次被发现。考古界认定为小河沿文化、距今约四千五百年前。 7、距今约四千三百年前 中国北方早期青铜时代先民遗存,在今赤峰市松山区王家店乡夏家店村发现,其年代相当于中国历史纪年的商朝早期或夏代,考古学界命名为赤峰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约4300年。夏家店下层文化以赤峰为中心,有着广泛的分布范围,东至辽河,西抵张家口,南达京津,北越西拉木伦河,处在赤峰的居民,当与燕、山戎先祖有关,他们是中国北方早期青铜文明的开拓者,也是商、周中国青铜器鼎盛时期的奠基者。 敖汉旗大甸子乡夏家店下层文化,列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载入史册
二、夏商时期
1、距今约四千三百年前 早商时期,西辽河上游赤峰地区存在一个城邦奴隶制社会形态。考古人员在今敖汉旗,松山区阴河、英金河流域等地发现大批规模宏伟、建筑坚森、布局严密的石筑城堡,大多建在高山顶或山坡间,今民称“城子山”(或城子地),城内大小住房密布,城垣石筑,辟有多道城门和城楼(敌鲁)。敖汉旗石匠沟、松山区水地八家、迟家营子、孤山子等城堡最为典型。这些高山型城寨,已引起考古界、史学界的广泛注意。 2、距今约四千二百多年前 夏、商之际,西辽河上游赤峰地区当为商世侯国或方族封地。在今克什克腾旗土城子天宝同、松山区五三乡以及翁牛特旗梧桐花头牌子等地,先后发现早商时期大型青铜礼器--铜鼎。中国考古界鉴定距今约4200年左右。 3、公元前21世纪 商族先民“邑于紫蒙之野”(今老哈河流域),至公元前20世纪初,迁居于“砥石”(今西拉木伦河上游克什克腾旗南部山川)。至夏代,商族先民由西辽河上游,越过内蒙古高原,进发中原,灭夏建商,开创了先秦时期鼎盛历史文化,为中华文明作出重大贡献。 4、公元前19世纪前后 “天之骄子”东胡族发祥在今赤峰老哈河一带,并以土方、屠河、徒河不同称谓见诸于中国史籍。
三、西周至春秋时期 周惠王十一年 (公元前666年) 林西县官地镇,开始了对铜矿的开采、冶炼。考古发现的遗存表明,它与湖北铜绿山古铜矿并列为中国南、北地区时代最早、规模最大、采冶工序完整的两座铜矿,在中国古代矿产采冶和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四、 西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
(一)战国秦汉时期 1、燕昭王十二年 (公元前300年) 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地处北方,国弱地小,常受邻国、邻族,特别是东胡的军事威胁。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燕国国君昭王招贤纳士,富国强兵,转守为攻,派大将秦开率军北伐,一举击破东胡,东胡却地千里,退居西拉木伦河流域草原地区。燕国屯田戍守,修筑长城并设右北平郡(郡址即今宁城县甸子乡黑城村。也是赤峰历史上首次设立郡县)。燕国长城东起襄平(今辽阳)西止造阳(今张北),经赤峰南部,境内长300余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修筑的长城之一。 2、秦始皇帝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设立郡县,推行统一措施。今赤峰属秦国辽西、右北平郡所辖。 3、秦始皇帝三十二年 (公元前215年) 一统天下的秦国,为继续巩固政权,扩大统一事业,开始修缮、扩建、连接“三国(秦、燕、赵)边于匈奴(东胡)”的长城--秦国万里长城。西起临洮(甘肃)、东止辽东(辽阳),经赤峰南部松山区的当铺地、王家店、水地、安庆沟及敖汉一带,境内长250公里,沿线有多处烽火台、戍守城堡。 4、秦二世元年 (公元前209年) 活动在黄河河套、阴山山脉一带的匈奴再度崛起,并于公元前209年举兵东征,大破东胡。生息在西拉木伦河流域的东胡部落联盟,迅速瓦解,残部分为两支,一支退居乌桓山,称乌桓部;一支退居鲜卑山,称鲜卑部。此后,今赤峰大部分地区属匈奴左地。 5、西汉元朔元年 (公元前128年) 汉武帝为安定北疆发动了长达10年的汉匈战争,小战数十次,大战十余次,辽西、右北平(今朝阳、赤峰)一线战事尤为激烈,今宁城南部山区是当时重要的战场。汉先后出兵百余万击匈奴,匈奴伤亡近30万众。 6、西汉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5万骑,出右北平,击破匈奴左地。西汉王朝为了阻止匈奴再度南下,修筑了东起辽宁丹东西止甘肃以西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万里长城”。今赤峰地区正扼汉长城中段,在喀喇沁、宁城南部山区,烽火台密布,遥遥相望,城堡坚森。在赤峰境内汉长城约150公里。 7、新王莽始建国元年 (公元9年) 王莽新政开郡国铸钱之例,今宁城县甸子乡黑城,成为东汉初期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郡国铸钱基地,主要铸造“大泉五十”和“小泉直一”流通币,由中央主管铸钱的官吏(钟官工)主持监造,并有郡国铸钱编号。 8、东汉建武二十五年 (公元49年) 乌桓部众部分南迁,另一部分留居原地归属鲜卑。是时,五郡塞外地遂为鲜卑所据。直至三国时期,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率千余人,内附接受汉帝册封。汉廷在其辖境复置护乌桓校尉。 9、东汉建武三十年 (公元年54年) 鲜卑内附,汉廷令居乌桓故地。鲜卑大人入朝,接受汉帝封赏。 10、东汉延熹九年 (公元166年) 鲜卑首领檀石槐分其地为三部,今赤峰为东部宇文鲜卑居地,亦即契丹先祖,《耶律羽之墓志铭》在追述契丹先祖时明确记载:“其先出石槐,历汉、魏、隋、唐以来世为君长”。(二)、西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 1、西晋初期 (公元220年前后) 南迁的东部鲜卑,先后崛起段部、慕容部和宇文部三个强大部落,其中宇文部系鲜卑化的匈奴人,建牙帐于紫蒙川(今老哈河流域),地域辽阔,部众强劲。其居地东抵柳城(今朝阳)、西至濡水(今滦河上游)。今赤峰地区为宇文部活动的中心。
2、东晋康帝建元二年 (公元344年) 魏晋之后,赤峰地区先后崛起库莫奚和契丹两部族。库莫奚,后单称奚,为东部宇文部之别种。契丹,原为鲜卑部种,曾长期与宇文、库莫奚部杂处游牧。由于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部族日众,于公元344年从鲜卑部族分离独立,自号"契丹"。其地在库莫奚以东、和龙以北数百里(今西拉木伦河下游南部)。这是契丹民族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契丹将自立于民族之林。 3、东晋隆安四年 (公元400年) 游牧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土河(今老哈河)流域的契丹族,由原来的青牛、白马两个部落,逐渐发展壮大为八部落(徂皆利部、乙室活部、实活部、纳尾部、频没部、内会鸡部、集解部、奚 部),今翁牛特旗东部海尔金山(辽称木叶山)为其发祥地。
五、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1、隋开皇元年 (公元581年) 契丹始祖涅里,首次在契丹部族内部实行卓有成效的社会改革。 2、唐贞观二年 (公元628年) 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长摩会叛突厥,率各部降唐。其后,奚、室韦等十余部众,先后降唐。 3、唐贞观四年 (公元630年) 突厥衰落,唐营州(今朝阳)都督薛万淑遣契丹酋首摩会说服奚、室韦等10余部降唐。 4、唐贞观十九年 (公元645年) 唐太宗征高丽,大军从长安逶迤东北,出卢龙口经今赤峰地区,曾宿营于奚王牙帐(今宁城县老哈河畔),奚族首领率部从征。 5、唐贞观二十二年 (公元648年) 唐在契丹地设松漠都督府(故址在今林西县双井店乡樱桃沟),以契丹大贺氏酋长窟哥为左领军将军兼松漠都督,封无极男,赐姓李。在奚地设饶乐都督府(故址在今宁城县大明镇),以奚可度为右领军将军兼饶乐都督。这是唐王朝对北方草原地区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设置的建制。 6、唐显庆五年 (公元660年) 十二月 唐遣大将薛仁贵、辛文陵等,率军攻伐契丹,大军进入草原,战于黑山(今巴林右旗小罕山),俘松漠都督阿不固,解至洛阳。 7、唐仪凤元年 (公元676年) 唐高宗时期,西方佛陀波利来到中国,并首次到今巴林左旗召庙传播佛教,这是赤峰地区最早关于寺院和游僧的记载。 8、唐开元四年 (公元716年) 契丹王李失活、奚王李大酉甫,率所部附唐。唐玄宗封失活为松漠郡王兼都督,大酉甫为饶乐郡王兼都督。翌年,玄宗赐奚王李大酉甫妻辛氏固安公主号。以东平王外孙女杨氏为永乐公主,下嫁契丹王李失活。这是唐王朝首次对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首领推行“羁縻”性质的联姻。 9、唐至德元年 (公元756年) 契丹再次附唐,在白雨别部之地设居延州(今巴林右旗查干木伦河上游)。 10、唐天复二年 (公元902年) 契丹第一座私城、农业和民族手工业聚落建成,故城在今巴林左旗查干哈达伊斯营子(今查干哈达中学所在地)。为契丹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辽朝时期 1、辽太祖神册元年 (公元916年) 春,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自称皇帝,国号契丹,后改“大辽”,亦称“大蕃”、“上国”。建元“神册”,表示自己的国家是接受了上天神的册封,建都临潢(今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南北朝局面。 2、辽太祖神册三年 (公元918年) 以汉官礼部尚书康默记为“版筑使”,由韩延徽、贾去疑等人共同主持,营建草原上第一座皇都临潢府。其后在辽天显元年(公元926年)又展郛郭、建宫室,起开皇、安德、五銮三大殿,扩建天雄寺、新建断腕楼,至辽天显七年(公元932年),新建昭德、宣政殿,以及寺院和后妃住宅等,至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太宗得燕、云16州,正式定名皇都为上京临潢府。 3、辽太祖天赞年间 (公元922~925年) 契丹立国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巩固新生政权。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改革,是契丹的创举。 4、辽太祖天显元年 (公元926年) 年初 耶律阿保机采用佐命功臣韩延徽建议,“分市里,以居汉人之降者”,扩大并完善头下州组织,在辽国推行部族奴隶制与中原封建制相结合的“头下制度”。“头下制度”显示出:(一)头下州为合法的地方奴隶制集团,直属王室或宗室贵族,奴隶及财产归于私有;(二)相对集中,采用奴隶制生产方式,保持着严密的奴隶制残余;(三)头下州主要成员、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奴隶,多为汉民(迁徙者或受降者),尤以燕、蓟汉民为多;(四)生产技术较高,是辽国主要经济支柱。 春 由述律后主持营建祖陵(今巴林左旗石房子),翌年“治祖陵毕”。 5、辽天显八年 (公元933年) 西域回鹘第一个使团到达辽国,其后使团不断到辽,交往逐渐扩大。宗教、文化、艺术乃至西域土副特产传之辽地,丰富了北方草原居民和契丹人的物质精神生活。 6、辽天显十二年 (公元937年) 上京开悟寺塔(今巴林左旗古城南塔子沟塔)峻工落成,八角七级密檐式砖筑,通高25米,须弥式座,朴素典雅。塔身每面嵌有赭色石质浮雕立佛、飞天、加陵频迦、菩萨、小塔等,雕刻粗犷有力,造型生动,是辽国早期塔构、雕刻艺术珍品。 7、辽会同元年 (公元938年) 十一月,太宗下诏,契丹国改国号为大辽,改元会同,改皇都为上京,府仍为临潢。 8、辽会同三年 (公元940年) 辽国从中原将唐代历法引入契丹后,即在上京临潢府南面朝官中设立了司天监,下有太史令、司历、挈壶正、五官正、丞、主薄、五官灵台郎、保章正、监候、司辰、刻漏博士、典钟、典鼓等,其规制与唐、宋相近。天文机构的进一步健全、完善,推动了辽国天文学的发展。 9、辽会同四年 (公元941年) 东丹国中台右平章事、太尉、太傅、东平郡开国公、东丹国左相、上柱国兼东京太傅耶律羽之卒,安葬于今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朝克图裂缝山之阳。1995年耶律羽之墓葬挖掘是近年国内考古重大新发现之一。 10、辽应历三年 (公元953年) 太祖述律后病殁,安葬于今巴林左旗哈达英格石房子村辽祖陵。 11、辽统和元年 (公元983年) 契丹北部的游牧腹地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土河(今老哈河)流域部分地区开始了农耕,分布在上京的临潢府、定霸县(今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北),中京的恩州(今喀喇沁旗西桥乡)、松山州(今赤峰市松山区西南)。是研究游牧的契丹族发展农业的重要史料。 12、辽统和五年 (公元987年) 辽圣宗母承天太后肖绰率军南下,大破宋军,除在上京开龙寺做佛事月余,饭僧万人外,并在中京大定府所在地首建感圣寺(今宁城大明附近),以贺大捷。 13、辽统和二十二年 (公元1004年) 燕、云16州入契丹后,宋朝把“收复失地”作为基本国策,但屡次对北用兵均遭失败。是年,辽圣宗及其母肖太后,转守为攻,率军南进,大军进逼"澶渊"(今河南濮阳),兵临城下,宋、辽之间签订了"澶渊之盟"。宋朝每年向辽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作为辽军北撤的条件,结束了两国间长期对峙的战争状态,使中国北部边境出现长达100余年的安定局面,“四方无事,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子孙共守”,“传之无穷”,在中国古代史上堪称佳话。 14、辽统和二十五年 (公元1007年) 辽国最大的陪都、中后期首都中京大定府在七金山下落成。这是一座规模宏伟壮观、建筑布局严谨、城市设施齐全、人文内涵丰富的大都市。在辽国中后期契丹民族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 15、辽统和二十七年 (公元1009年) 辽圣宗母萧太后卒。 16、辽景福二年 (公元1032年) 辽在庆云山下营建庆陵(今巴林右旗索布日嘎苏木北),同年建庆州于庆陵南为奉陵邑。分别葬圣宗、兴宗、道宗及其皇后。庆陵分东、西、中三个陵区,规模宏伟,构筑华丽,陵中保存的汉文、契丹文哀册及大量壁画,是契丹人留给后代的珍贵文化遗产。 17、辽重熙十三年 (公元1044年) 十一月 北宋监察御史、龙图阁学士包拯(俗称包公、包青天)奉命出使契丹,贺辽正旦节。 18、辽重熙十八年 (公元1049年) 位于庆州城内的释迦如来舍利塔峻工落成,八角七级、楼阁式砖木混合建筑,塔高73.27米。全塔造型玲珑优美,外观挺拔秀丽,时为漠北草原一大人文景观,也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优秀的艺术杰作。
19、辽重熙二十三年 (公元1054年) 八月二十八日 北宋著名文学家、翰林学士、吏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纂欧阳修出使契丹,贺辽道宗即位,先后到达中京、上京。期间作《虏中诗》若干,其中《奉使契丹道中五言长韵》、《边户》等最有文学史料价值。《边户》云:“家事为边户,年年常备胡;儿童习鞍马,妇女能弯弓……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 20、辽咸雍八年 (公元1072年) 秋 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苏颂出使辽国。苏颂考证了历代盟誓、聘使、礼币、仪式等制度,写成了有关外交方面的专著《鲁卫信录》。使辽后除有《行程录》传世外,还有《使辽诗》(或《北语诗》),是研究辽地历史的珍贵资料。其中《过土河》、《契丹帐》、《游中京镇国寺》、《牛山道中》广为传颂。《契丹帐》诗:"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生动描绘了辽地风光和契丹人豪放的游牧生活。 21、辽大康元年 (公元1075年) 北宋著名科学家、史学家、考据家沈括(存中),以“回谢国信使”出使辽国。他由河北白沟河(今拒马河)出发,经古北口、富峪馆(今宁城县甸子乡)、到辽中京、松山州(今松山区城子乡),过潢水(今西拉木伦河),直达单于庭(道宗行在兔儿山,今巴林左旗乌兰坝一带)。这是一次使命庄重的出使,直接目的是为代北蔚、云、应三州(今山西境内)重划地界。回国后撰写了著名的《熙宁使虏图抄》(《永乐大典》卷10877),凡辽国山川之夷险远近,卑高纵横之殊,道途之陟降,纡曲南北之变,乃至风俗、车服、名秩、政刑、兵民、货食、都吧、音译(语言)觇察变故之详,集上之外另为图抄二卷,转相补发,以备行人,以周知天下。《图抄》记述详备,考证精确,史料价值极高,是研究宋、辽关系、辽朝历史地理的珍贵史料。 22、辽大安元年 (公元1085年) 权臣耶律乙辛与宰相张孝杰,预谋演出了一场辽国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年轻贤惠、多才多艺的懿德皇后,被诬告与宫中乐人赵惟一私通,道宗恼羞成怒,赐皇后自缢,皇子被害,一批敢于直谏陈事的忠臣遭贬、流放,受诛迁连,一时?quot;宫廷内外,朝野上下,鸦雀无声,震惊辽廷"。著名学者、观书殿学士王鼎,秉笔直书,在其《焚椒录》中作了如实的记述和公正的评论。道宗感悟,处死乙辛。至天祚(皇孙)时期,彻底为乙辛所诬者平反昭雪,并以国礼改葬追谥宣懿皇后。 23、辽大安四年 (公元1088年)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辙使辽。回国后除著有《论北朝所见于朝廷不便事》这份重要的外交文件外,还根据沿途所见辽地风光,作《虏帐诗》28首,其中《出山》描绘辽地奚和契丹人的生活情景:“燕强不过古北阙,连山渐少多平田;奚人自作草屋住,契丹骈车依水泉。” 24、辽寿昌四年 (公元1098年) 中京大定府感圣寺塔(今宁城县大明塔)峻工落成。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筑,塔高80.22米,是辽代最高大的建筑,为今国内第二高塔。全塔建造端庄、凝重,浮雕刀法简洁有力,线条流畅自如,神态优美逼真。塔身内自上而下,安置网状木拉筋,并有垂直柏木枋和横梁,塔体以抗高压的沟纹砌筑,白灰浆砌,磨砖对缝,工艺精湛,具有极好的抗震性能,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科学、艺术价值。
H. 兵家的历史地位
1.是经军治国的重要流派,对古代治国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2.兵家的出发点是军事,他们的政治、经济、伦理等方面的主张归根结底也都是为了军事服务。3.兵家将治军与治国紧密结合,顺应了时代要求。
I. 以《为什么要学历史》为题的300字作文
其实痛苦并不是别人带给你的,而你自己的修养不够,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内你硬要把容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把简单的东西想的太复杂,那样子你会很痛苦。学会放下,放下一些所谓的思想包袱,坦然面对一切,让一切顺其自然,这样你才会让自己轻松自在。
J. 兵家在历史的不足和缺点
兵家是最讲究实际功效的一家。兵家的目的很明确:取胜。以战屈人之兵也好,不战屈人之兵也好,火攻也好,用间也好,所有一切手段都为著一个清晰的战争目的:胜利。在生活、学习或者工作中,常常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对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经常兜圈子,转来转去,精力被分散,不能全力以赴,迟迟不能解决问题。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必要把任务或目标当成一个项目来看待,当作一场战争来处理,应当追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打赢战争。将军带兵打仗,与经理带领员工做项目,二者之间没有区别。从兵家的思想裏寻找管理学的因素,能有很多新的发现。
在非战争时期,战争的威胁依然时刻存在。任何国民均不可丧失警惕。《司马法》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汉唐时期,中国绝不缺乏阳刚之气。宋明两朝,没有什么出息。有人说,北宋是中国古代最好的时候,北宋人很富有,北宋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国家屡屡受辱,严重影响了国民性格。
人可贫贱,不可受辱;可富有,不可糜烂。国民不必好战,但必有血性与阳刚。见义不为,无勇也。丈夫胸有浩然之气,虽仁爱,不失刚强。故《司马法》说:“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君子“以仁为本,以义治之”,故君子必不敢忘战。
不足之处在于功利性过强,一直为儒家所诟病,乃平世之道,非治世之道。
但是我认为治世法家 兵家道家 三位一体较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