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历史人物孙策什么将军

历史人物孙策什么将军

发布时间:2021-03-14 11:19:46

A. 孙策的历史评价!当时人里眼中的孙策是个什么样的少年英雄

陈寿:①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②策为人,美资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三国志·吴书·孙策传》 《汉晋春秋》:策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 《江表传》: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 《吴录》:①策知其无能也,以手戟投之,立死。舆有勇力,虎众以其死也,甚惧。②或曰:“孙将军为人,恶胜己者,若每问,当言不知,乃合意耳。如皆辨义,此必危殆。” 张纮:今君绍先侯之轨,有骁武之名。——《吴历》 曹操:猘儿,谓难与争锋。——《吴历》 袁术:使有子如孙郎,夫复何恨!——《三国志·魏书·袁术传》 王朗:①策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张子布……周公瑾……。谋而有成,所规不细,终为天下大贼,非徒狗盗而已。——《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郭嘉: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许贡: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江表传》 虞翻:讨逆将军智略超世,用兵如神。——《三国志·吴书·虞翻传》 晋·傅玄:孙策为人明果独断,勇盖天下,以父坚战死,少而合其兵将以报雠,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傅子》 晋·杨亮:襄神明器宇,孙策之俦,而雄武过之。——《资治通鉴》 晋·殷仲文:看此山川形势,当复出一孙伯符!——《世说新语·黜免》 梁·庾信: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哀江南赋序》 清·赵翼:人才莫盛于三国,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二十史札记》 清·何义门:伯符以勇锐摧破刘繇王朗,然能系属士民,修其政理,遂创霸业。 卢弼:孙策十七岁丧父,二十六卒,十余年间建立大业,少年英万,勇锐无前,真一时豪杰之士!——《三国志集解》 蒋祖勋:孙策在孙吴政权的建立过程之中,是有着不可替代,最特殊的地位和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的一个人物。——《论孙策在孙吴政权建立中之地位与作用》 黎东方:在三国时代的各方英雄之中,孙策可说是最配得上成为英雄的一位,虽则曹操向刘备说过,“天卞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他得英雄标准,很与我的英雄标准不同,依照我的标准,孙策比起曹、刘二人更够英雄。——《细说三国》 尹韵公:孙策的历史功绩在于,他为孙氏政权创基立事,粗定河山。孙策之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地平定江南,为他人瞠目,其主要原因在于:从他们自身来讲,孙氏集团是一个战斗力强、团结一致的武装集团。自孙坚死后,他们屈于袁术门下,郁郁不得志。当孙策决定率领他们重返故土,打他们自己的天下时,天下踊跃百倍,且孙坚旧部大部分人都是江东子弟,他们都意识到,这不仅是为孙氏家族的利益,而且也是为他们整个集团的利益而战,所以这个武装的扩张性十分强烈,征服欲十分狂热。每一次战斗,每一场战役,都是“吏士奋激”,“各竞用命”,“以齐战势”,加上孙策本人是用兵行家,打仗里手。——《孙权传》 张作耀:正因孙策善于罗致人才,所以乐为其用的人很多,不几年,便为孙权留下了文如张昭、张纮,武如周瑜、程普等一批颇有谋略的领导人物。——《刘备传》 易中天:孙策是个少年英雄,当时吴这个地方的人把孙策和他同年的周瑜呼为孙郎、周郎,就是孙帅哥、周帅哥,而吴郡的太守叫做许贡的,上书朝廷,说孙策这个人非常骁勇,就象当年的项羽,因此孙策得到了一个外号,叫做小霸王,小霸王什么意思呢?小项羽。但是在我看来,孙策这个人比项羽可爱,我读史书老实说,没怎么发现项羽太多可爱的地方,项羽后来受到人们的同情、喜欢,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都不喜欢刘邦,刘邦这个人太流氓了,所以同情被刘邦打败的项羽,而在我看来孙策比项羽可爱,孙策人长得非常漂亮,也喜欢漂亮,史书上的说法叫做美姿颜。他第二个特点叫做性格好,好笑语,喜欢说笑话,性阔达就是很大度,所以史书上说啊,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就是一些士人也好,老百姓也好,见到孙策都非常喜欢他,愿意为他去死,可见其人格魁力。——《易中天品三国·江东基业》 自我评价(谓孙权曰):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与两阵之间,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B. 历史上孙策是个怎么样的人

孙策这个人,有位陈迩冬先生对他有过这么一个评价,说他是一个孝子,是一个佳偶,是一个长兄,就是说他是个好儿子,是个好老公,是个好哥哥,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孙策是喜欢为了面子杀人的,当时也是为了面子的原因他要杀一个叫魏腾的,这个时候他妈妈知道了,他妈妈就走到一口井的旁边说:儿子,你这样乱杀人,总有一天我们家要灭门的,与其老妈眼睁睁地看着你这么乱杀人,不如我现在就跳进去,你只要杀魏腾我就跳进去。孙策说:妈啊,你不要跳,我把魏腾放了好不好。所以这个可以算做是个孝子。 孙策和周瑜二十四岁的时候,娶了当时的美女大乔、小乔为妻,而且孙策跟周瑜说了这样一句话,说大乔姑娘和小乔姑娘虽然身逢乱世,颠沛流离,但是有我们两个人来做老公那还是蛮幸福的嘛!所以陈先生说这个要算佳偶。 孙策的父亲孙坚去世的时候,他自己十八岁,他的弟弟孙权十一岁,他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孙策把他的老母幼、弟托付给朋友,带上二弟十一岁的孙权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叫做擦干了血迹,掩埋了尸体,又上战场。而且一直把孙权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使孙权在政治上、军事上成长得非常快,又给孙权留下了一片好基业,这个应该算是个好哥哥。 但是陈先生说,他那么年轻,孙策二十六岁去世,让他的老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个不能算是好儿子,让乔大姑娘年纪轻轻就守寡,这个不能算做是好老公,算来算去只好算他个好哥哥。 其实我说呢,他还应算是个好领导,他应该说是江东集团的好领导。因为江东集团的基业是他奠定的,江东六郡是他平定的,所以陈寿在为他作传的时候说了这样的话:“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是他打下的江山,他在七、八年之间做了别人一辈子才能完成的事情,确确实实是一个英雄。他作为江东集团的好领导的第二点,是他寻找了一个好的接班人。当时孙策知道自己也命在旦夕,他要给自己找个接班人把他这个基业传下去,当时张昭这些人都认为他会选老三,老三叫孙翊,为什么呢?老三像他,老三简直就是一个小孙策,史书上的说法是“骁悍果烈,有兄策风”,就是有孙策的遗风。而按照中国传统的政治规矩是接班人总是希望像自己,我们去看皇帝的这些遗诏,它往往都说皇什么什么子某某,深肖朕躬,这个肖什么意思?就是像的意思,不是孝顺的孝,就是他很像我,很像朕,所以传给他。那么按照这个惯例,大家想肯定也挑一个像他的,但是没想到孙策挑选的是孙权,而孙权和他哥哥孙策是很不像的。 但是事实证明孙策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我们来看两个事实。第一个,在魏、蜀、吴三国三巨头当中,孙权的寿命是最长的,孙权71岁,曹操66岁,刘备58岁。第二点,在魏、蜀、吴这三个政权当中,吴的寿命又是最长的,多少年呢?五十一年;魏国存在多少年呢?四十六年;蜀国存在多少年呢?四十二年。也就是在魏、蜀、吴这三家当中,东吴政权是最稳固的,原因之一就是孙策选择了一个好的接班人。 据说当天晚上孙策找来了张昭等人,说了这样的话,他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这里说的中国就是指的中原,说中原地方正是一片大乱,我们这个地方是可以相对安定一点来天下的成败的,请大家好好地辅佐我的弟弟。然后把孙权叫来,把自己的印绶交给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就是率领一支部队去打天下,弟弟你不如哥哥我;团结自己的部下,巩固已有的胜利成果,哥哥我不如弟弟你。那么这段话的意思就很清楚,孙策不但为自己选择了一个接班人,而且留下了一个治理江东地区的既定方针,那就是保江东、观成败。也就是说孙策非常清楚自己的历史使命是打江山,而以他江东集团的力量,能打下的江山也就是这么大了,下一步要调整政策,变进攻为保守,所以必须找一个老臣谋国,不急不躁,举贤任能,使所有的人才都能够各尽其心、各尽其力的这样一个人,事实又证明孙策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C. 三国时的三位“讨逆将军”都是谁他们有何功绩

三国时期的三位"讨逆将军“分别是孙策、吴懿和文聘,孙策的主要战绩是平定江东,吴懿的主要战绩是跟随刘备大军征讨天下,文聘的主要战绩是前期协助曹操镇守荆州,后期镇守江夏数十年,一直抵御孙权的进攻。这三位“讨逆将军”分别在三个阵营中,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赫赫战绩,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将。

由此可见,这三位讨逆将军都有各自的功劳,都有一定的战功。

D. 请问投降孙策的那位将军是谁

太史慈为什么投降孙策?
东汉时期的孙策,在神亭的地方与一敌将太史慈相斗。二人都摔下马来肉搏,最后还是双方兵马上来把二人分别救了回去。后来,在芜湖山中,孙策用埋伏的计策把太史慈抓获。他十分赞赏太史慈的武艺,就主动为其松绑。太史慈十分感动,表示愿意投降。孙策笑问道:“在神亭那次战斗中,如果我被你抓住,你能杀害我吗?”

太史慈不假思索地说:“那可不一定。”

孙策笑了笑,知道太史慈说的是实在话,心里很高兴。

太史慈向孙策说:“我们那边已是士卒离心,如果四散去了,恐怕不好收复。我想回去把他们都招拢来,投到你的帐下效力,不知道你能不能相信我。”

孙策一听,站起来谢道:“这正是我的心愿呢!我怎么会不相信。咱们以明天午时为期,到时我在辕门外等你就是了。”

太史慈二话没说,单枪匹马地走了。不想太史慈一走,众人都担心起来。有人对孙策说:“太史慈一去,恐怕不会再回来了。”

孙策摇头道:“太史慈是青州名士,一贯重义气,绝不会欺骗我的。”

第二天,孙策带领众将来到辕门外,把一根竹竿立了起来,对众人说:

“我与太史慈约定是中午相会,你们看着竹竿的日影吧!”

刚好,竹竿的影子指到中午的时刻,太史慈领着对方的兵马匆匆赶了来。

众人一见,都很吃惊,暗服孙策知人

E. 历史上的孙策是个什么样的人

孙策 175 ~ 200 三国时期军事统帅,吴国奠基者。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 孙武后裔, 东汉将领孙坚长 子。父兴兵与袁术讨伐董卓之时,随母居舒(今安徽庐江西南),与周瑜等相好。孙坚亡后,迁居江都(今江苏扬州西南)。 后往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州),募兵数百,因遭泾县(今泾县西)宗族大帅祖郎袭击受挫。汉献帝兴平元年(194)从袁术,领得孙坚部曲千余人,受封怀义校尉。继奉令击败庐江太守陆康。同时,与江淮名士张城、孙坚旧将朱治共谋,欲据江东发展。 次年,趁袁术遣将领吴景(孙策舅)攻江东连年无功,自请助战。任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率众五六千,至历阳(今和县)与吴景会师,又召周瑜合军。然后,挥军东渡,击败盘踞曲阿(今江苏丹阳)的扬州刺史刘繇。建安元年(196),引军渡浙江(今富春江),进至固陵(今杭州东南),迂回攻克会稽(今浙江绍兴),并追击太守王朗至东冶(今福州)。随即还师,自任会稽太守,并置丹阳、吴郡太守。次年,指责袁术称帝,与其断绝关系,公开独立。三年,被无力远顾的曹操表为讨逆将军,封吴侯。继率军进至陵阳(今安徽黄山北),击败受袁术封官的祖郎,又攻太史慈于勇里(泾县境),平息了泾西六县之地。至此据有江东三郡,成功地开创了孙氏基业(见孙策攻取江东)。 建安四年,与周瑜率兵2万乘虚袭得皖城(今安徽潜山)。又进击刘表部将黄祖于沙羡(今武汉境),歼敌数万,得船6000艘。转而屯兵椒丘城(今南昌东北),迫降太守华歆,取豫章郡。继置庐江、豫章、庐陵太守,并令周瑜等镇守。五年,孙策回师,迎击南侵的广陵太守陈登后,驻丹徒(今江苏镇江东)。乘曹操专力对付袁绍之机,筹谋袭许(今河南许昌),遇刺身亡,年仅26岁。

F. 三国演义 孙策的人物形象评论!!急,在线等啊

孙策(175—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江东割据豪强。
配偶:大乔

孙策是孙坚长子,孙坚娶钱塘吴姓女子为妻,生四子一女,四子依次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
孙坚战死时,孙策十七岁,孙策去世,时年二十六岁。
孙策是孙坚儿子中最勇猛的一个,力量型选手,勇猛程度超过其父孙坚。每逢作战总是身先士卒,领兵冲杀。这一点和中国历史上的西楚霸王项羽很像,所以人称其“江东小霸王”。但智谋要胜于项羽。是一位将才,但距帅才还有距离。因为他死时才二十六岁,所以谋略不足,有谋,但不够深。比较年轻气盛。为人义气,广交朋友,性格豪爽,其部下对其很是忠心。江东以后之所以能有赤壁之战,士兵面对曹操的号称八十万众,能英勇杀敌,也有一部分部队的风气都是孙策带出来的,当然很多部分是其父孙坚带出来的,其父孙坚作战同样勇猛,而且足智多谋,是位帅才。因为孙坚作战勇猛,人称“江东猛虎”。只是这父子二人都是败于冲动。

G. 孙策在历史上的地位

孙坚号称“江东猛虎”,他出身县吏,由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到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已是长沙太守。孙坚有勇有谋,连当时的董卓都不敢小看,可惜是跟错了人,跟在小心眼的袁术手下,始终不被信任,后来在打刘表的过程中由于轻敌而阵亡,死时年仅37岁。于是,十八岁的长子孙策接替了孙坚未竟的事业,而《三国演义》中的孙策是一个性急少谋的形象,那么历史上的孙策果真是这样的一个人吗?孙策又是凭借什么来子承父业的呢?

孙策是个少年英雄,当时吴这个地方的人把孙策和他同年的周瑜呼为孙郎、周郎,就是孙帅哥、周帅哥。而吴郡的太守叫做许贡的上书朝廷,说孙策这个人非常骁勇,就像当年的项羽,因此孙策得到了一个外号,叫做小霸王,小霸王什么意思呢?小项羽。孙策人长得非常漂亮,也喜欢漂亮,史书上的说法叫做“美姿颜”。他第二个特点是性格好,叫做“好笑语”,喜欢说笑话,“性阔达”,就是很大度,所以史书上说,“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就是一些士人也好,老百姓也好,见到孙策都非常喜欢他,愿意为他去死,可见其人格魅力。

孙策和项羽不同的一点还在于他善于用人,大家听过我讲汉代风云人物的都知道,项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会用人,刘邦后来做了一个总结嘛,说项羽就一个范增,还不会用,他哪儿有不失败的呢?但是孙策很善于用人,孙策的手下有很多的人才,当然有一些是他父亲给他留下来的,比方说程普、黄盖啊,但是他自己也招募了一些人才,吸引了一些人才,比方说周瑜,比方说张昭。张昭是一个很有文采的人,很能干的人,而且写得一笔好字,所以张昭到了孙策那里,孙策让他当秘书长,把军务政务都交给张昭。所以当时甚至到这种程度,就是北方的那些文人、士大夫、那些名士都只知道江东有一个张昭,不知道江东有一个孙策,给江东写信总是把这些功劳都归于张昭。张昭接到信他就紧张啊,这个事情怎么办呢?我把这些信给他看,好像我在炫耀自己,我不吭气瞒着孙策那我更加说不清楚了,好像我有个人野心,很为难。
孙策知道了以后哈哈大笑,孙策说:你们知不知道齐桓公啊?齐桓公当年是把所有的军务政务都交给管仲啊,而且称管仲为仲父,就是叔叔,手下的人到齐桓公那请示工作,齐桓公说你去问我叔,再来请示工作,他说你去问我叔。旁边就有一个人说齐桓公了,一则告仲父,二则告仲父,为君其易乎?你有什么事你就问管仲,有什么事问管仲,你这个国君也当得太容易了吧?齐桓公说什么呢,这个当国君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没有仲父之前我是很难的,有了仲父以后我就不困难了。他说国君有难有易,有劳也有逸,劳在什么呢?劳在找人,国君辛苦在什么地方?辛苦在寻找人才,一旦找到了人才他就安逸了。孙策把这个故事讲了以后对周围的人,也对张昭说:“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所以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张昭就是我的仲父啊,张昭就是我的管仲啊,我有了张昭难道我就没有功劳吗?难道我就没有名声吗?哈哈大笑,非常大气,非常聪明。你要知道一个做臣下的人他最害怕的是什么呢?功高盖主,或者准确地说他最害怕被认为功高盖主,尤其是怕被他的君主认为他功高盖主。因为我们知道很多人杀功臣,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功高盖主啊,赏无可赏。而孙策非常清楚地知道,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人才来辅佐自己,要让这些人才尽心尽力必须解除他们的思想负担。孙策所以非常大气,而且聪明。

那么这样的一种作风就使得孙策这个少年英雄英气逼人,充满了人格魅力,也使他和其他的英雄惺惺相惜,比方说太史慈。太史慈原来是刘繇的部下,而刘繇是和孙策打仗的。有一次他们狭路相逢,孙策这边带了十三个人,太史慈只有一个人,那你敢跟我单打、单挑吗?单打独练,行啊!两个人就打起来了,短兵相接的时候,就发展到近乎肉搏,这个时候孙策手快,一把把太史慈背上戟拨下来了,太史慈也手快,一把就把孙策的头盔拿下来了,他们有过这样一段遭遇,当然后来大部队来了以后两个人就分开了。那么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太史慈做了孙策的俘虏,那么孙策听说太史慈被俘了以后,就走上前去亲自为太史慈松绑,然后拉着他的手说:太史兄弟,我们又见面了,我问你个问题,如果我做了你的俘虏会怎么样?太史慈说:那就不好说了,那可不一定。孙策就笑:行了,行了,我们也不要打了,我们合作吧,共计大事。那么从此太史慈就成为孙策手下的一员战将,太史慈他是一个英雄啊,就连曹操都是非常想得到太史慈的,当时曹操给太史慈寄了个包裹,太史慈打开一看,里面装了一味中药,大家猜猜是什么药?当归,就是该回来了,但是太史慈一直跟着孙策,后来又辅佐孙权。
孙策人称小霸王,作战非常骁勇,但是他并不是像《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性急少谋,历史上的孙策是一位不怕功高盖主而且非常自信的英雄,像周瑜、张昭等江东重臣都是他聚拢来的,这为江东基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人脉基础。除此以外,孙策还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缺点呢?

孙策的优点除了自信以外,还有讲政治,有两件事情可以说明孙策讲政治。第一个就是袁术称帝的时候,孙策和袁术翻脸。我们知道孙坚原来是袁术的部下,所以孙策继承了父亲以后,他也归了袁术,应该说袁术对他还算可以,也仅仅是可以而已,也不是多好,总归算是袁术的旧部。但是袁术公然称帝,孙策马上就跟他袁伯伯断绝关系。当然这里面也有个人恩怨,因为袁术这个人说话不算话,多次对孙策封官许愿,到了事后他又不兑现,孙策有怨气。另外孙策反对袁术称帝也未必是他多么忠于大汉王朝,这个我们也要说清楚。但是孙策能够不稀里糊涂地跟着袁术跑,这个说明他有政治头脑,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以后,孙策也打了同样的主意,就是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作战的时候,孙策曾经准备袭击许都,迎奉天子。

不过孙策虽然是一个英雄,也有毛病,什么毛病呢?两个毛病,一个是喜欢杀人,二是死要面子。这两条倒是挺像项羽的。据说当时江东有一个隐士叫高岱,这个人是一个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人,而孙策想他讨论一下《左传》,就把他请出来了。这个时候不知道怎么就冒出一个小人来,这个小人就去跟孙策说:高岱这个人很傲慢,他认为将军您就是一个武夫,不是文化人,没学问,根本就不屑于和您讨论什么学术问题,你看吧,他来了以后您问他什么他肯定说不知道。然后这个家伙又跑去跟高岱说:你要注意了,孙策这个人死要面子,他最讨厌人家跟他讨论问题的时候压倒他,比他说得好,所以你见到他你就说不知道。够坏的,孙策把高岱请来以后,来讨论学术问题,果然高岱就说不知道,再问,不知道,又再问个问题,我不知道,孙策勃然大怒,你果然瞧不起我,不屑于和我讨论问题,关起来!这一关起来不得了啊,几乎所有的那些文化人、那些名人、那些士大夫都出来求情,孙策走到楼上往下一看,黑压压的一片,把巷子里面堵满了,都是人,孙策想,这个高岱“粉丝”这么多啊,这还得了,杀,就把高岱杀了,为了他的一个面子,杀了一个不该杀的人。

实际上孙策最后死就死在这个地方,吴郡太守许贡上书朝廷,说他是小项羽,许贡同时后面还有话,说像这样的人必须控制,因此建议朝廷把孙策召到京城去监控起来,不要让他在外面为非作歹。孙策得到这个消息以后把许贡杀了,这个许贡被杀以后,他的门客就要为他们的主人报仇,有一次孙策出去打猎的时候,这些刺客就刺杀了孙策。那么这个事情据一些其他的史料记载,说当时也就是把孙策的脸划破了,并没有伤到要害,然后医生来看过以后就跟孙策说,我给你帖点膏药,静养百日,即可痊愈,无生命之虞。但是我们前面讲过孙策是孙帅哥呀,美姿颜,爱漂亮啊,他要去照镜子,一照镜子,脸上贴的,想想我们古代的那些膏药贴上去是不会好看的,他说我怎么变成这副样子了,结果说了这么一句话:“面如此,尚可复建功立事乎?”就是我的脸都变成这个样子了,我还能建功立业?大吼一声,创口破裂,流血不止,当夜死亡。这叫什么?死要面子。

孙策这个人,有位陈迩冬先生对他有过这么一个评价,说他是一个孝子,是一个佳偶,是一个长兄,就是说他是个好儿子,是个好老公,是个好哥哥,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孙策是喜欢为了面子杀人的,当时也是为了面子的原因他要杀一个叫魏腾的,这个时候他妈妈知道了,他妈妈就走到一口井的旁边说:儿子,你这样乱杀人,总有一天我们家要灭门的,与其老妈眼睁睁地看着你这么乱杀人,不如我现在就跳进去,你只要杀魏腾我就跳进去。孙策说:妈啊,你不要跳,我把魏腾放了好不好。所以这个可以算做是个孝子。

H. 关于三国时期的孙策的详细资料!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 [1] ),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的奠基者之一。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大败刘繇。

建安元年(196年),率兵进攻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

同年夏,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建安三年(198年),朝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并封为吴侯。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及刘表部将黄祖。建安五年(200年)初,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

同年4月,孙策在丹徒狩猎时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8)历史人物孙策什么将军扩展阅读:

孙策人物生平

一、年少成名: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孙策之父孙坚被朱儁推荐为佐军司马攻打黄巾军,孙策与家人留在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居住。

孙策十几岁时就在寿春结交名士,名声渐渐传播开了,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周瑜慕孙策之名,专程到寿春拜访。周、孙两人同岁,且均少年有志,杰出通达。因而于寿春一见如故,便推诚相待。

中平六年(189年),孙坚前去讨伐董卓。周瑜便劝孙策携母亲弟弟移居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孙策应允。在舒县,孙策结交了很多社会上流人物,江、淮一带的名士都来投奔他。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因攻打荆州而被荆州牧刘表的部下黄祖所杀。孙策当时十七岁,将父亲孙坚葬在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后,孙策一家举家迁到江都(今属江苏省扬州市)。

二、投奔袁术:

初平四年(193年),守孝结束后,孙策到寿春找袁术准备讨回之前其父孙坚的旧部创立功业及为父报仇。袁术听其言语,察其举止,知道他能屈能伸,大有过人之处。但要马上将孙坚旧部还给他让他自立,自己又心有不甘。

于是,袁术便说:“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吴景为丹阳太守、你的堂兄孙贲为都尉。丹阳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们,召集兵勇。”

因为徐州牧陶谦非常忌惮孙策,而现在孙策的舅父吴景任丹杨太守,于是孙策就带着母亲迁居曲阿,与吕范、孙河一起投靠吴景,并依赖吴景召募到了数百人。后来讨伐泾县(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山贼祖郎,把祖郎打跑了。

袁术为人反复无常,往往言而无信,他曾许诺让孙策任九江太守,过后却改用自己的亲信,丹阳人陈纪担任此职,孙策对此很失望。后来,袁术准备攻打徐州,向庐江(治舒县,即今安徽庐江西南)太守陆康索求三万斛军粮,陆康不给,袁术大怒。

孙策以前在舒县时曾去拜访过陆康,陆康看不起孙策,只让自己的主簿接待,自己不出来相见,为此,孙策怀恨在心。

袁术就派孙策去攻打陆康,并且允诺说:“之前我错用陈纪,经常后悔自己用错人了。如果这次你能抓获陆康,庐江郡就真正属于你所有了。”孙策奉命出击,拿下了庐江郡。可袁术却任用他的老部下刘勋当了庐江太守,这让孙策对袁术更为失望。

三、创业江东:

兴平元年(194年),汉献帝派刘繇担任扬州刺史,扬州过去的治所是寿春,而寿春已被袁术占领,刘繇便在孙策的舅父吴景和堂兄孙贲的协助下南渡长江,在曲阿设立了治所。

这次孙策攻打庐江,刘繇忧心忡忡,因为他知道,吴景、孙贲是袁术任命的,他们又是孙策的自己人,担心他们与袁术、孙策联手吞并自己,于是就用武力逼赶他们,吴景和孙贲只好退往历阳(今安徽和县)。

刘繇派部下樊能、于麋驻扎在横江郡,让张英驻扎在当利口,来与袁术对抗。袁术则任用自己的老部下惠衢为扬州刺史,以吴景为督军中郎将,和孙贲一起率兵进击张英,却一连几年都未能攻克。

吴郡都尉朱治是孙坚的老部下,过去曾任孙坚的校尉,太傅马日磾在寿春的时候,任命朱治为副官,后又被任为吴郡都尉。他发现袁术政德不立,就劝说孙策趁机收取江东。于是孙策就去见袁术。孙策对袁术说:“我家旧日对江东人多有恩义,我愿带兵去帮助舅父征伐横江。

横江攻克之后,我还可在当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万人。那时,我再率领他们助您平定天下,谋成大业。”

袁术知道孙策对自己不满,但他认为,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孙策未必能有什么作为,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代理殄寇将军,只给他配备一千多的士卒及相应的军需品,战马几十匹,宾客中愿意跟随者几百人。

一路上不断有人来投奔孙策,等到了吴景的驻地历阳时,孙策的兵众已发展到五、六千人。孙策的母亲已先从曲阿迁来历阳,孙策又将母亲迁往阜陵居住。

然后渡江转战,所向势若破竹,无人敢与他交锋,而且军令很严整,百姓们都依附他。孙策为人喜好修饰外表,善于谈笑,性格豁达开朗乐于接受意见,又善于用人,所以兵士和百姓对待他,没有不尽心尽力的,都愿意效死于他。

四、决裂袁术: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占有传国玉玺正式僭越称帝,孙策给袁术写信,劝其不可,袁术不听所劝,两人于是绝交不再有往来。同年,曹操派议郎王誧携带汉献帝的诏书给孙策,任命他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并命他与吕布、陈瑀等一起讨伐袁术。

孙策觉得自己统领这么多兵马,骑都尉的职务有点低了,想得到个将军的封号。于是派人向王浦透露了这个意思,王浦当即以皇帝的名义宣布孙策权代明汉将军。

当时,陈瑀军驻海西(今江苏东海),孙策按诏书要求,整顿兵马,要去与吕布、陈瑀会面,谋划军机,参同形势。但他率军走到钱塘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原来陈瑀想要乘机夺取孙策的地盘。

他派人秘密渡江,拿着三十多个印信给丹杨、宣城、泾县、陵阳、始安、黟县、歙县等地的大帅祖郎、焦已及吴郡乌程严白虎等,让他们作内应,等孙策的部队一开拔,马上攻取他的郡县。

孙策发现这一阴谋,大怒,派吕范、徐逸统兵直扑海西,大破陈瑀,俘获他的将士、妻儿等共四千多人。陈瑀往北逃奔袁绍。

建安三年(198年),孙策派徐琨赶走袁术所派的丹阳太守袁胤,平定宣城以东各地,迎接刚从袁术处回来的吴景担任丹阳太守,之后孙策亲自进攻丹阳泾县以西。他先进击陵阳(今安徽青阳县东南),擒获祖郎,又进击勇里(今安徽泾县西北),擒获自封丹阳太守的太史慈。

孙策平定丹阳回师吴郡后,拜太史慈为折冲中郎将,授祖郎为门下贼曹。这时,袁术之前任命的周瑜为居巢长,鲁肃为东郡长,但二人知袁术难成大器,在孙策平定丹阳时相继弃官渡江来投奔孙策,孙策亲往迎接周瑜,拜建威中郎将,当即给周瑜增兵二千人,马五十匹。

又给周瑜鼓吹等军用乐队,兴建府院住处,所赠赐的东西在军中无人能比。同年,孙策又向汉廷贡献礼物,规模是建安元年的两倍。汉廷任命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

五、袭取庐江: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正准备与曹操、董承、刘璋并力讨伐刘表和强弩之末的袁术,军队已经整装待发,但是袁术却得病而死。 袁术死后,袁术的部下杨弘、张勋欲投奔孙策,不料却被庐江太守刘勋截击,全体被俘。

而袁术的堂弟袁胤、女婿黄猗等人,也慑于曹操的威力,不敢守卫寿春,抬着袁术的棺木,带领袁术的家小和部曲男女,到皖城投奔刘勋。孙策以卑微的言辞和财宝劝说刘勋攻取上缭,在刘勋成行后。 孙策率军绕袭刘勋的大本营皖城,一举攻破。

又在随后打败了救援刘勋的黄射(黄祖之子)。十二月八日,孙策进至黄祖屯兵的沙羡(今湖北嘉鱼县北)。刘表派侄儿刘虎和南阳人韩晞带领长矛队五千人赶来支援黄祖。

十一日,孙策率领周瑜、吕范、程普、孙权、韩当、黄盖等同时进攻黄祖军,最后黄祖只身逃走,其妻妾子女共七人被孙策抓获,刘虎、韩晞并两万余部重被杀,跳水溺死者达一万余人,孙策缴获战船六千余艘,财物堆积如山。

六、一统江东:

建安五年(200年)初,孙策大败黄祖后东进豫章,驻军椒丘(江西新建县北),对虞翻说:“华歆名闻于世,但绝非我的对手。如果不早归附,将来金鼓一震,战局一开,生灵涂炭,在所难免。你先进城去,把我的意思说给他听。”

虞翻领命进城,见到豫章太守华歆,陈明利害,华歆举城投降。因刘繇病故于豫章,孙策顺便将刘繇的灵柩带回归葬,并且带回其遗孤刘基等诸子,这一举动受到了王朗的来信称赞。孙策留中护军周瑜镇守巴丘,派遣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昏,抵挡刘磐,使刘磐不敢侵扰。

这时袁绍的势力正强大,而孙策又吞并了江东,曹操已无力东顾,叹息说:“难以与他争锋了!”就打算对孙策实行安抚。于是把弟弟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小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迎娶孙贲的女儿,用礼征召孙策的弟弟孙权、孙翊,并令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孙权为茂才。

七、遇刺身亡: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垒相持,孙策暗中盘算袭击许昌,迎取汉献帝,便秘密整顿军队、部署将领。同年四月四日 ,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他骑的是一匹快马,扈从骑兵被远远的甩在后面。

这时忽然碰到三个人,这三人是被孙策所杀的吴郡太守许贡的小儿子与门客,孙策问:“你们是什么人?”三人回答说:“我们是韩当的士兵,在这里射鹿。”孙策说:“韩当的士兵我全部认识,从没见过你们”。说完向其中一个射箭,那个人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

余下二人非常恐慌当即弯弓搭箭,向孙策射来。孙策面颊中箭。这时,后面的扈从骑兵寻找到孙策,将刺客全部杀死。 孙策伤势甚重,自知不久于人世,就请张昭等人,托以后事:“中原正在大乱之中,凭我们吴、越的兵众,三江的险固,足以观其虎斗成败。你们要好好辅佐我弟弟!”

又招呼孙权,将印绶交予他,对他说:“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到夜间孙策便去世了,时年二十六岁。孙权登基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为孙策立庙于建业朱雀桥南, 后来派太子孙和前去亲祭。

I. 孙策简介 历史上的孙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 ),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的奠基者之一。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大败刘繇。建安元年(196年),率兵进攻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同年夏,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

建安三年(198年),朝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并封为吴侯。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及刘表部将黄祖。建安五年(200年)初,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同年4月,孙策在丹徒狩猎时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9)历史人物孙策什么将军扩展阅读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所杀,孙策举家迁到江都。在江都期间,孙策数次拜访扬州名士张纮,和他研究天下大势。并说出了其立足江东的策划,第一步从袁术手中索要其父孙坚的部队,然后渡江南下寻求其舅父丹阳太守吴景的支持,以丹阳为根据地招募军队,占领吴、会稽等郡,进而讨伐刘表、黄祖,为其父孙坚报仇,最后建立孙吴政权。该策划得到了张纮的认同,并在张纮的补充完善下,成为孙策政权建立和发展的既定策略。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占有传国玉玺正式僭越称帝,孙策趁机与其决裂。孙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一方面可以摆脱袁术的势力,攻占扬州;另一方面进攻刘表,为其父孙坚报仇,最后实现“荆、扬可一”的既定策略。因此孙策上表朝廷要讨伐袁术,随后曹操派议郎王誧携带汉献帝的诏书给孙策,任命他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建安三年(198年),孙策又向汉廷贡献礼物。汉廷任命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孙策因此在舆论上得到汉政府的承认。

孙策性格豁达开朗乐于接受意见,又善于用人,所以兵士和百姓都愿意为他效死。他严申军令,不得掳掠民间财物,因此受到百姓的欢迎。只用了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孙策迅速削平了大量割据势力,占有了吴郡、会稽郡、丹阳郡、庐江郡和豫章郡,基本上控制了扬州的广大地区,为孙吴立国奠定了基础。孙策不仅是当时几大政治军事集团中实力发展最快的一个,而且是魏、蜀、吴三国创业者中最年轻的一个。

阅读全文

与历史人物孙策什么将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