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教会的历史怎么写

教会的历史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1-03-11 19:34:57

⑴ 教会历史人物读后感怎么写

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有所感而写成的文章就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从内容上内说,一是要读懂容原文;二是要对原文的内容要有切实的感受和体会。从写法上说,它也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一般短小的评论文问并无多大的区别。

⑵ 教会历史

悖逆的历史:释疑“黑暗的中世纪”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381205.shtml
文/缚来宾

提起欧洲的中世纪,人们正逐渐改变着对中世纪及基督教的看法时刻,在中国流行的意识形态“训世”写法在中国仍然没有消弭。很多人把黑暗的欧洲中世纪与基督教紧密联系一起,认为没有基督教就没有欧洲“黑暗的中世纪”。这是无神论意识形态长期的刻意扭曲,使得许多人限于认知的能力而纠缠于问题表象出现的观点。可悲的是很多人懵然失觉、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段历史,实际是人悖逆上帝、人性堕落的历史。本文欲从多层面、多视角,力求公正、客观地分析基督教与欧洲中世纪的这段历史。

一、初代教会:信仰与逼迫

1900多年前,当基督耶稣被本丢•彼拉多钉死在十字架上时,对他的十二个门徒来说,这一切似乎都完了,看到了主的命运,他们不禁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感到担忧,除了约翰,其它人都四散逃逸。但第三日,当在十字架上承受了极其惨烈酷刑的主耶稣,从死里复活后的显现,打消了门徒的恐惧和怀疑,而且使他们明白了,耶稣上十字架前所说的话:“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着。凡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不死。”(约翰福音11;25,26)。

耶稣受难和复活的全部意义,使耶稣的十二个门的生命因此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从此他们振作精神,毫无畏惧的把福音从耶路撒冷传讲给了世界各地。

这个时代,一般被人称为使徒时代;使徒时代的教会是在公元30-100年间。在公元30—64年间,当时的统治者罗马皇帝还没有对基督徒进行大规模的迫害,使徒门还可以相对自由地向人们传讲福音。但是好景不长,公元64年罗马的尼碌执政,从司提反殉道起,拉开了教会遭受大迫害的序幕。后来先知彼得和保罗也死在尼碌暴政之下。

当时统治犹太人的罗马政权逼迫基督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罗马人是一个信仰多神的民族,认为每一种信仰都有其价值,如果基督徒对罗马人的诸神略表一点敬意,他们会很高兴欢迎基督徒加入他们的神殿。然而,这意味着偶像崇拜,对基督徒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他们毫不妥协地持守上帝的命令:“除了我以外,不可有别神”(出埃及记20;3)

2、逼迫,除了基督徒对罗马的诸神表示蔑视外,就是基督徒对罗马统治者的不敬虔。实际只要信徒们略表中心,对罗马皇上的塑像献上酒和香,迫害就会停止,但这样的忠心,他们无法奉行,他们虽然尊敬当政者,但只奉一人为主,那就是耶稣基督。

3、还有就是当时的基督徒因着对基督的信仰过着非常严谨的道德的生活,基督徒很清楚的表明他们是独特的一群,他们不怕与众人不同。亦因这缘故,他们信仰的内涵,生活的方式,便显得非常鲜明,绝不混淆。他们排斥和谴责罗马中希腊人的放荡纵欲、杀婴、弃婴、同性恋、恋童、父权专制等等堕落行为,而这些行为在当时的罗马希腊人眼里是正当的,也是道德的。鉴于此,基督徒与罗马人的冲突,就不只是信仰上的的冲突,也是由信仰引申的道德上的冲突了。

经常的拒绝意味着坐牢、拷打、甚至死刑。到一世纪末,基督徒被列为非法分子,抄家、被捕、处死、又有各种酷刑和烧毁圣经等。从公元64-323年间,罗马政权对基督徒进行了的10次大逼迫,这10次的逼迫,据史学家估计,计有数百万基督徒为主殉道。

其中最著名的殉道者是公元155年被杀害的基督徒波利卡普.波利卡普是示每拿(现今土耳其伊兹米尔市)教会的主教,曾是使徒约翰的学生。当他听说罗马人来抓他的时候,不仅没有恐惧和惊慌,反而吩咐他的家人好好招待来抓他的人。那些来抓他的人得到很好的款待之后,他被带到了罗马总督面前。他们叫他敬拜皇帝,他说:“我不能这样作。”这时他们想把他丢到狮子坑中去,而一个士兵报告说:狮子已吃得太饱,不能再进食了。于是总督就命令将他烧死。这样,波利卡普受火刑而殉道了。他高唱着赞美诗,在熊熊的烈火当中死去。

还有里昂的女仆人布兰迪娜的受难经历也足以感动很多人。对于布兰迪娜,也属于殉道行列的她的主人曾经很担心瘦弱的她能否始终如一地承认自己是基督徒,但她的表现让所有人都大为震撼。虽然已经遍体鳞伤了,在奄奄一息中,就像一个勇敢的斗士,还念念不忘自己的信仰。每次毒打后只需重复:我是一个基督徒,从来不作恶。”所有手段用尽以后,在最后一天,布兰迪娜被带到了斗兽场。鞭打之后,火椅之后,人们将布兰迪娜装在一张网里扔到一头公牛前,狂兽蹂躏之后,人们将她杀害了。

几乎每天人们都能够看到不妥协的基督徒在这个斗兽场所受到的酷刑。人们胁迫他们对偶像发誓,他们不仅不为所动,并对罗马人的神灵表示蔑视,最后激起了群愤。

公元284年间,在小亚细亚一个城镇曾经发生这样一个场景,当身旁放着数个狮子笼的罗马审判官逐个问“你信耶稣吗”时,很多基督徒都毫无畏惧地说“我信我主耶稣”,往往是话音未落,便被扔进了饥饿许久的狮子龙里,瞬时间血肉被吞噬,只剩几块残骨。

逼迫和迫害,并没有阻止人们对耶稣信仰的追求,不知有多少人被那些殉道场面所感动,而信了耶稣,其中也包括那些参与迫害行动的人。例如,公元286年,罗马军队的司令莫里斯被基督徒的气节深深感动,皈依了基督,而拒绝执行杀害基督徒的命令,结果自己反被杀害。

他们能毫无畏惧慷慨为主殉难,因为他们的生命是被基督耶稣改变的人们,他们认为因着与基督同行坚险苦难的路是无比荣耀的。

在受迫害的三百年间,罗马帝国境内几乎所有的教堂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圣经被焚毁,圣职者被逮捕,被严刑拷打。但是这些并没有阻挡人们对基督耶稣的信仰,和对福音真理的追求。教堂没有了,公开的聚会遭禁,于是人们聚集在家里,聚集在旷野里,聚集在田间地头,在那里,基督徒们一样读圣经,唱赞美诗,祷告,敬拜,他们不仅没有恐惧,没有忧愁,反而充满了喜乐。(安格说基督徒选择在家庭聚会,有两世纪之久。但这是逼迫的结果,而不是属灵需要。)

二世纪的主教德尔图良在他的《辩护辞》中说:“教会的种子是由殉难者的鲜血做成的。”这的确是事实。那些逼迫人喊万岁的皇帝们都死了,而耶稣仍然活着,这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拿撒勒木匠,让整个世界得到了更新。根据史学家斯塔克估计,基督徒在头一个三百年间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基督徒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七百万至一千万间,是当时罗马帝国七千万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地域甚至传到了罗马疆域以外的地方:往东向米所波大米、波斯、玛代、巴特利亚、帕提亚、印度、和亚米尼亚;往东南向亚拉伯;又由埃及北部的亚力山大传向埃及中、南部;向西传到罗马帝国北非各省;在欧洲传到高卢,经多瑙河而至德国境内的罗马各省。

终于在公元313年,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规定在罗马帝国内信仰可以自由,这个文件还规定立即无偿归还被没收的教会建筑和土地。虽然法令出台了,但对基督徒的迫害没有停止,公元320年,有四十个罗马士兵因拒绝放弃基督信仰而殉道。直到325年,对基督徒的迫害才真正停止,基督徒才从地下走出地面。

君士坦丁能颁布《米兰赦令》,一个原因是他的母亲海伦娜在主的蒙召下也成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母亲的示范力量使君士坦丁在312年同篡位的大臣马克森迪开战前,向上帝而不是向罗马神祷告,并使他大胜对手。

公元361年上台的朱利安,他原本对基督教没有什么好感,曾一度想禁止基督教,但是没有成功,在他临死前,无可奈何地对身旁已经皈依基督教的卫兵说“你们这些加利利人终于赢了”的时候,表明了他承认了福音对无数人的转变以及对罗马帝国的改变。

总结教会历史,我们可以看见,基督徒们在三个世纪的残酷迫害中,并没有拿起刀剑去保卫自己,却始终保持着政治上的被动,单单以苦难厮守真理、保持信仰,和以殉道来传播基督的爱和饶恕。他们这样做在很多人眼里实在是很愚蠢,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种愚蠢的行为使后来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行为有力地验证了:“因为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歌林多前书1:25)

因着对耶稣基督的信仰受逼迫的历史的背后,有着很大的属灵启示在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在三百多年之久的漫长的逼迫中,初期教会圣徒们没有放弃或模糊对上帝的信仰,相反,他们却一直将救济苍生,播布光明,拯救罪恶的信仰气节坚持到底,并持守信仰的生命力和纯洁力,不畏血泊,坚持不懈地在苦难中宣扬福音。

迫害使信仰更坚韧,试炼使痛苦得以舒缓。早期的基督徒正是人在逼迫、试炼和痛苦中播洒着耶稣的种子。而这种子是文明种子,是社会的光和盐。这一切正是上帝所喜悦的。

二、教会的堕落:中世纪黑暗史

392年罗马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在世俗政权的支持下,基督教的传教事业逐渐在欧洲大陆传播开来然而,这一胜利却导致了教会与世俗融合,信仰的力量被遗弃,教廷开始僭越上帝,即迎来了众所周知的中世纪黑暗时期。表面看是帮了上帝的忙,但上帝并不喜悦,所以后来兴起了宗教归正运动。

313年前,罗马人是对基督信仰者施以无情迫害;但当罗马人把对基督的信仰变为国教后,对没有信仰基督的欧洲人采取了同样态度。公元476年起罗马人在欧洲每征服一地,总是首先迫使被征服者改信基督教。基督教在欧洲扎下根,除了靠基督教徒的忍耐力量和所付出的鲜血的代价以外,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用刀和剑迫使当地人皈依基督。

教会的堕落是逐步开始的,在326年至460年间,欧洲一些教会还是充满了属灵的光景的。《英网络全书教会史》中描绘了那时的景象:“各基督徒社团之间的互相往来是很活跃的。旅行的基督徒一定会收受到他们同教信徒的热情欢迎和款待。各教会之间使者和书函自由往来。传教士和布道士来往各地络绎不绝。各种各样的文献,包括福音书和使徒书信在内,流传很广。因此,统一的感觉在各方面得到了表现,基督教世界广泛分隔的各部分的发展,多少接近于一个共同的形式。”

公元538年,受奥古斯丁主张的“以一人为元首的大公教会是惟一的教会”(奥古斯丁(公元354-430)是新约时代以来最伟大的基督教教师。对于基督教思想,他无疑具有出众的属灵身量和知识的能力,贡献相当大。然而,因着他的盛名,也促使他的一些错误也大为广传,他的教会观后来就完全发扬在天主教系统之中。任何人如何不对“唯一的教会”效忠,就是异端。奥古斯丁对这种思想的推动是不容置疑的。) 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任命罗马教会的领袖为世界所有教会的首领,并赐给他审判异端的权柄,从此开始了他的势力肆虐1260年的漫长岁月。他获得了支配宗教与国家的惊人的独裁权势。

从此,基督教首先作为一个信仰逐渐沦落为了信仰根基匮乏、以膜拜形式为核心的宗教,既罗马大公,又称为罗马教,即后来的天主教(又称旧基督教以与新教区别)。纯粹宗教的构成应该是由教主、教规、教徒主成。罗马天主教完全具备这些特质。罗马教皇是教主,罗马教皇颁布的各种法令是教规,信徒则成了教徒。

这个时期是基督教的真理与异教的教理大混合的妥协时期。正如圣经旧约中提到的巴力神和以色列的宗教相混合一样,这个时期也是谬道披上基督教的外衣渗透到教会的大背道时期。例如灵魂不灭说、地狱火刑说、炼狱说、向神父告解、圣事制度、安息日的变更、凭行为和功劳得救的错谬福音等,众多谬道涌进了教会。

基督教反对拜上帝之外的一切偶像,但在罗马时期,各种其它形式的崇拜,如马利亚崇拜、圣使徒彼得、保罗等崇拜逐渐兴盛起来。本来圣经是信徒行事为人的最高准则,但按罗马教会的规章除去在教会中任职的领袖以外,普通的信徒是不准读圣经的。借口是防止一般信徒误解、滥用圣经,最后竟把圣经封锁了起来。这样,神职人员任意曲解圣经,以人意取代神旨,“教皇无误论”,教皇的断案就是神的断案。

当11世纪由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所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完成了政教分离之后,占据正统地位罗马教廷达到了权力顶峰,它不仅垄断了管理属灵事务的权力,也经常甘于世俗事务的管理。这个时期,教会逐渐从神的领地,脱胎换骨搬迈向了属世的领地;教会的世俗化,使得教会只关心世界上的事情,而忽略了人得救之事,世俗化代替了永世的追慕。教皇有鉴于神国至高的特质,以及神国包罗万象的护理,几乎自诩为上帝了。

《天主教网络辞典》对“教皇”作了如下的解释和定义:

“因教皇实在至尊、至高,所以他不能说是人,而是像上帝一样的存在,是上帝的代理者。”
“教皇在这个地球上是代替全能上帝的地位。”
“教皇以天之王,地之王,炼狱之王的身份,头戴三层冠冕。”
“教皇不单是耶稣基督的代理人,他也是隐藏在肉体当中的耶稣基督本身。”
“饶恕并不是直接从上帝那里临到的,所以必须要常常到神父那里去告白罪。”
“上帝行事也以神父们对罪的赦免与否的判断为根据,上帝根据神父们的判断进行表态。”

——这是多么惊人的话语,是多么亵渎的话语。圣经有如下的宣布:“因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前2:5),僭妄的“教皇”自命替代了耶稣,成了又一个长着肉身的上帝。

“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上帝的殿里自称是上帝。”(帖后2:4)马丁路德曾说过:这节经文正是适用在教皇权身上的预言。所以我们看到圣经对教皇权的预言是多么确实啊。

教皇取代了上帝,使教会陷入一片黑暗:神职人员大胆篡改圣经中神的话语,使得神在教会中失去了该有的权威;神职人员也不再信守贫穷,而是搜刮民脂民膏,借机敛财,兜售赎罪券便是其常用的手段之一,大体上,整个教会不再属灵,而是充满了属世的黑暗。教职人员逐渐背离了圣经,对于清心爱主的忠良,设立“异端裁判所”来加以迫害。教会至此已堕落到极点。

这个教训告诉人们,当人们在信仰上出现问题时,那么属灵的光景注定死亡,道德就会出现问题,就会犯罪。

教皇违背基督信仰,演变为精神的压迫者,于是,各种异端思想纷纷出现,在中世纪,最令教廷恐惧的反对力量,不是来自其他异教,而是来自基督教内部的“异端”。在中世纪罗马教专横统治的1260年中,有许多热爱真理、对耶稣基督持守纯真信仰基督徒,不肯服从罗马教会的乱命,不肯接受罗马教会传讲虚伪的道理来抵消圣经的见证,然而,他们的命运不是上绞架,就是投火笼。在中世纪当中,罗马教会借助政治权力逼迫并杀害了数万纯真基督徒。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著名坚守真理的波兰瓦典西人。瓦典西人宣称他们的信仰是可以追溯回到使徒时代,他们的特点笃信圣经的绝对权威性,对圣经有着一份特别的尊重。他们日常生活以及教会生活都是以圣经为根据,他们反对罗马教皇禁止印刷圣经,垄断阅读及解释圣经的权利,他们阅读用通俗语文译成的圣经,教导青年将整卷福音书与保罗书信背熟,扮成各种商人出外传道,将手抄的经文分发各地,劝人悔改信真理。他们因此遭到了罗马教的疯狂迫害。

在波兰的西南部和意大利的西北部有皮德蒙山谷,在那里可以看到以前瓦典西人居住的地方。凡是听到他们的故事的人,无不感到心酸。真正忠诚正直的人,为了按照圣经的教导而生活,逃到了那高山幽谷之中,他们常是在大的岩石洞里聚会礼拜。有一次,在他们聚会的时候,来了一群士兵,他们在洞口放火。当被浓烟熏呛而难以忍耐的瓦典西人一个个从岩石洞中爬出来的时候,站在洞口前的士兵就抡起粗大的木棒,狠狠地向出来的人头部砸去,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高山的白雪……

还有无数忠心的圣徒为了持守或传扬圣经中的纯正真道而殉道。罗马的一个教会的一些信徒因为敬拜耶稣而不敬拜教皇,而受到了罗马军兵的逼迫,他们逃到山中做礼拜。这个时候罗马士兵找到了他们。有三十个基督徒不幸被捕。那是寒冷的冬天,那些士兵们砸破冰面,将他们投入冰冷的水中,让他们在那里慢慢地活活冻死。然而这三十人肩并肩,开始在冰冷的水中转圈,并且口中高唱着赞美诗,来面对寒冷和死亡。他们口中唱着说:“我们是忠诚于上帝的四十名精兵,我们是忠诚于上帝的三十名精兵……”此情此景感动了岸上的罗马军士百夫长,他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曾有过的基督教信仰,便缓缓走近那三十个人。这时那三十人中有一位因不堪忍受折磨而从水中上来,表示愿意妥协,放弃自己的信仰。水中的人继续在高唱:“我们是忠诚于上帝的二十九名精兵……”这时候,那位深受感动的百夫长一边喊“让我来代替你的位置”,一边跳进冰冷的河中,与那剩下的二十九人一同转圈。于是他们又一起唱着:“我们是忠诚于上帝的三十名精兵,我们是忠诚于上帝的四十名精兵……”,直到最后一口气。

……

具有讽刺的是,公元313年前,基督徒是受不信基督的罗马人所迫害,而300年后,基督徒却是受基督的罗马教会所迫害。二者有联系而又有不同。所谓联系,就是迫害一方都与罗马等世俗政权有关,但仅此而已。

不同是,早期的基督教会因着对上帝的忠诚,而对罗马人的神灵和统治者缺乏敬虔而遭受的逼迫,而后来却是由基督教堕落成的天主教会因着对圣经真理的背谬而去迫害。在这个谬道压迫真理的时期,教会背离了圣经原始教义,把爱的救恩几乎变成了恨的咒诅。由此,殉道先知的行迹和著名教父的教诲不再具有主宰作用,教皇制定的法则成了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教权与皇权的结合共同担负着对内处置异端,对外发动战争的任务,所以才有中世纪的大规模异端迫害。

基督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翰福音18:36)。又说:“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路加福音12:14)“教会的权柄自有领域,就是传福音,施行圣礼。不得强行干预政治的权柄;不得移授国柄,不得废除官府的法令;不得避免对官府应有的服从;不得妨碍民政上任何关于法令与契约的判断;也不得为官府订立关于团体的法律。”(马丁路德《基督教的自由秩序》)

但中世纪的教廷僭越上帝,欲建立人间天国(与后来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一样),却是腥风血雨,堕入了黑暗。因为肉体的软弱和邪情私欲,这个悲剧,更准确说,是“人的悲剧”。

三、圣经的启示

对罗马帝国和之后教皇权的预言很大一部分在圣经的《启示录》里。《启示录》由使徒约翰于公元90—96年间写成,所预示的都是约翰身后几十年至未来的事情。这卷书是耶稣基督的启示,不是约翰造给后人的启示,约翰只不过是将耶稣赐下来的启示记录下来而已。其中给亚细亚七个教会的书信揭示了未来教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走向。这里只列出前面的四个教会的预表。

1、以弗所教会(启2:1-7):预言公元34-100年间的教会。以弗所教会象征初代教会,象征耶稣复活升天之后产生的使徒教会。这个教会曾经是纯洁而火热的。

2、士每拿教会(启2:8-11):预言公元100-313年间的教会。这个教会象征使徒教会之后受到逼迫的教会,这期间充满了逼迫和殉道,直到 罗马 君士坦丁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为止。本文举的为主殉道的波利卡普既就是示每拿教会的主教。

3、别迦摩教会(启2:12-17):,预言公元313-538年的教会,就是君士坦丁上台后,停止逼迫时期。迦摩时期的教会是将异教的哲学和教导带进来,从而开始妥协的教会,是逐渐离开真理而背道的教会。

4.推雅推喇教会(启2:18-29):预表天主教时期。推雅推喇教会象征公元538年—16世纪初的教会,是指持续了上千年的中世纪黑暗时期的教会。在这一时期,圣经的真理被妥协,各样的异教理论席卷教会。这一时期也是教皇权的势力扎根的时期。漫长的上千年的黑暗时期,直到宗教改革的兴起,这一黑暗时期就是推雅推喇教会时期。

对于罗马天主教的兴起,启示录中还有进一步的表述。“又赐给它说夸大亵渎话的口,又有权柄赐给它,可以任意而行四十二个月。兽就开口向上帝说亵渎的话,亵渎上帝的名并他的帐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又任凭它与圣徒争战,并且得胜。也把权柄赐给它,制服各族、各民、各方、各国。(启13:1-10)”

它又“夸大亵渎话的口”,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圣经里面“亵渎”就是说僭妄的话,将自己当作上帝。”“可以任意而行四十二个月”。在圣经里的预言中,一日顶一年,四十二个月,就是3年半,也就是1260天。在圣经里面有七次提到这1260年的预言。这句话表明罗马天主教的兴起与谬道要持续1260年。这是多么惊人的吻合!

而对罗马天主教的兴起与谬道,在圣经《但以理书》中也有预言。“我正观看这些角,见其中又长起一个小角,先前的角中有三角在这角前,连根被它拔出来。这角有眼,像人的眼,有口说夸大的话。(但7:8-24)

“其中又长起一个小角”。这小角“形状强横,过于它的同类”,“与先前的不同”,这个小角看上去不同于其它的角,比其它的角更加强悍,象征了它是一种带着宗教和国家的特征的势力,这正是在预言教皇权的势力。

使徒保罗也曾预见在“主降临之前必有不法者显露”。他说,在基督复临之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上帝的殿里,自称是上帝。”(帖后2:3、4)。对应后来罗马教皇势力的建立,保罗的先见是多么贴切。

自从一些思想家认识到信仰需要恢复以后,他们便重新开始研究圣经,形成了很大的亮光,他们开始理解了因信称义的道理,同时他们开始理解了上帝的预言。研究这些预言以后,他们看到这个敌基督是谁呢?正是人们敬拜的教皇。所以16世纪宗教“改革‘家们兴起了信仰恢复运动,也因为他们在研究但以理书的时候,也理解了上帝给人们的预言警示。

教会从兴起、兴旺到堕落,到不冷不热,圣经里是有很大的启示,曾经给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很多无神论者以很大的震撼。这不能不说是上帝的神奇和奥妙在里面。

四、信仰恢复:“宗教改革”运动

在这节里,我将不以“宗教改革”来做探讨轨迹,我认为“宗教改革”表达非常不确切。中国的学术界在转述西方宗教信仰史时,包括一些严肃的中国学者同官方的教科书一样,都做了这样的误导。为什么要用“改革”这个字眼?“改革”传递的信息与真相恰恰相反。基督教本来不用“改革”,圣经是上帝的默示,圣经没有改变,是罗马天主教偏离了基督信仰,人们只不过要回到纯粹的基督信仰里面去,把基督教会恢复到对神虔敬使徒时代。“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学者中一般与信仰归正相连;信仰归正实质就是信仰的恢复运动。(但为照顾到习惯,本文有些地方还不得不用“改革”二字。)

我们看到,在圣经里,旧约的以色列百姓的历史是教会历史的一个缩影;在教会的历史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的黑暗,我们也看到了在那黑暗中,上帝兴起的一次又一次的复兴。但是很可惜的是,很多神的儿女人竟也认为,复兴是上帝永远的旨意,而随意见证。但旧约的历史告诉我们,复兴完了,还要堕落;其实,上帝真正要做的是信仰的恢复工作。

信仰的恢复工作从马丁•路德开始。马丁•路德让人知道是因信称义,靠神的恩典才能回到神的里面去,而不是靠人们的工作如何。

马丁•路德生于公元1483年的德国乡村爱斯勒奔。成年后,路德没有按着他父亲的意愿成为律师,而是进入在以弗特的奥古斯丁修道院。在那里路德藉着执着开始阅读圣经,当马丁路德阅读保罗写的罗马书的时候,他明白了因信而称义的属灵道理。

长久以来罗马天主教藉着圣礼和居间的神职制度,在人和神之间建立起了一条鸿沟,拦阻了信徒之间的交流,拦阻了人神之间的交通。当时的基督徒,他们认为的所谓的得救,是靠着教皇、教父、或这些教会里面的神父们,告解里给他们的赦免,他们的罪才得到赦免。或者他们要买赎罪劵,罪才得到赦免。

⑶ 基督教的发展历史写成文,有时间线索

教会二千年历史速写

每一页的教会历史都是救恩历史的一部分,借着教会的宣讲及生命的见证,把神的道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境况活现出来,成为一种改造生命的动力。从另一个角度看,教会每一页的历史都是坚贞不移的信徒用血和汗写成的。不少信徒为了忠于神所托付的使命,不辞艰苦地将福音带到不同的地域与文化,并且在面对逼迫时,不惜将生命浇奠。他们的血便仿佛种籽一样,在不同的地区萌芽生出教会来。然而,在过去一千九百多年中,教会也经历了多次的挫败,有时面对挑战时畏缩妥协;有时被外在的势力渗入,分化教会,使教会沦于败坏光景;有时因人的软弱,在高举教义真理时却忘记了爱心的实践,因而造成教会分裂,使神的名受到莫大的亏损。正因为教会经历过多次的挫败,我们更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教会的历史是神的信实不断展现的历史。无论在什么时代,当教会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神便兴起瓷的仆人,配合各种环境的因素,洁净教会,复兴教会,使她从颓败中起来,拓展神的国度。

在我们比较深入去谈论教会在不同时代的发展所遭遇的各种困难之前,我们不妨概略地将教会接近二千年历史的一个轮廓勾划出来,好让大家先有一幅比较完整的图画。

为了方便起见,很多史学家都将教会的历史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初期教会史,由基督及使徒建立教会开始,直到第六世纪末年。史学家以六世纪末作初期教会史的完结,乃因教会于六世纪末已进入一新的历史形势。自五世纪开始,罗马政府对西罗马帝国已失去控制,西罗马帝国渐趋全面崩溃。然而与此同时,那里的教会却日益壮大,渐渐成为普世教会的领导。使西罗马帝国的教会兴盛的关键人物乃大贵格利(或作贵格利一世,Gregory the Great, 约540-604 A.D.),他被视为最后的教父,也是第一位教皇,是罗马天主教传统的开山祖师。因此大多数史学家都以贵格利一世登基作教皇的那年为罗马天主教传统兴起的肇始。正因这缘故,第二段的教会历史便是由主后五百九十年(即贵格利一世即位那年)开始,直至主后一五一七年马丁路德发动改教运动为止。史学家称这段历史为中古教会史。第三便是现代教会史,由改教运动开始,一直到二十世纪的今天。

每一段教会史都有其特色,有它时代独特的契机,也有其独特的问题与危机,更有其独特的成就。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几个不同阶段的历史独特的地方。

初期教会的发展本身也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当使徒们一个接一个离世以后,教会便进入一个新的里程。教会一方面要继续使徒宣教的工作;但在另一方面,分散于不同地域的教会在失去使徒属灵权威的领导下,如何保持纯正信仰及合一的见证?这是教会当时的问题。在这时期,教会一方面尽量保留使徒在世时的言论与教导,在另一方面,新一代的属灵领袖必须被坚立起来。我们通常称这时期为"后使徒时期"。这时期大概从主后一百年开始至主后一百七十年左右。在这时期,教会权威的形式开始产生变化。起初使徒直接地从基督承受使命去见证、传递瓷的启示,因此对于教会信徒,他们的言行,都带有代表基督的权威。但他们去世后,教会便得依据另一种信仰、生活的指标,于是一些被教会普遍公认的文献及信条开始出现,以作为信徒信仰、生活最可靠的参考。圣经的正典便是在这时期开始形成的;比较详细的信经(如使徒信经)也纷纷在这时期出现。在这时期,信仰的表达都是非常单纯,没有深奥抽象的阐释,并且非常着重信仰在生活上一些实际的问题。这时期也是教会经历很大的逼迫,却又扩展非常迅速的时期。教会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传福音的事工上;教会的组织还很简单,异端的影响仍未太猖獗,因此信徒的人数不断增加。这时的信徒绝大部分是基层的。这时期史学家称之为"后使徒时代"(Post-Apostolic Age)。

接着便是"尼西亚前时期"(Ante-Nicene Age)的历史,由主后一百七十五年开始至主后三百二十五年尼西亚会议为止。这段时期无论在内忧和外患上,教会都经历很大的压力。外患方面,就是教会接二连三的受到国家严重的逼迫,而异教徒的哲学家、文学家也多方面提出问难与攻击。内忧方面,就是教会内极端的信仰表达以及异端也多起来。因此在这时期,教会不单要向政府申辩,更要对应敌基督思想的挑战,同时也要为纯正的信仰争辩。因此,这时期最大的特色,便是基督教正统神学思想的发展及护教运动的兴起。同时,教会在迅速的扩展中,开始有比较严密的组织,崇拜的内容也慢慢丰富起来。此时的教会不再是低下层所独占的了,基督教已渐渐渗入中、上层,因此不同阶层相处的种种问题便开始出现在教会中。

"前尼西亚时期"之后便是"尼西亚时代"了。这时的基督教,因着君士坦丁大帝的归信,已渐渐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逼迫的忧虑没有了,但内部的种种问题却浮现出来。最严重的问题是教会开始趋于世俗化和结构化。为了避免受这种趋向的败坏,不少信徒退到荒漠中,企图透过在独处中的安静与严谨的操练,保持圣洁的生活。修道主义的兴起便是这时代的特色。这时代另一个特色是神学争论的普遍。为了要排解这些神学争论,教会就得继续不断地召开大公会议。教会的分裂也因这些争论和会议渐趋严重。

进入第二段的历史,我们看到罗马帝国不断萎缩,蛮族经常入侵,罗马军竟无力抵御。主后四百一十年,哥特人攻入罗马城,使整个罗马帝国举国震惊。当时便有不少人认为这事件是罗马亡国的先兆,是罗马人背弃他们的天神所招致的惩罚。主后四百七十五年,蛮族再攻入罗马城,四处抢掠,若不是罗马的大主教苦苦央求他们不要焚城,恐怕罗马城便付之一炬。在这里顺便提一提,就是当时罗马帝国的首都已不在罗马,而在小亚细亚旁边的君士坦丁堡。自从主后三百一十五年君士坦丁迁都以来,整个罗马帝国的重心便从意大利向东迁移,这便造成意大利及意大利以西的国境空虚。小小的一队蛮族往往可以攻城劫掠,来去自如。帝国因无暇西顾,竟任由罗马帝国的西边自生自灭。正因如此,罗马的大主教便渐渐成为西边的政治、经济及宗教领袖,蛮族入侵后,协助及领导人民重建家园的,往往是罗马的大主教。罗马天主教也就是这样渐渐壮大。在东边,神学的争论一直没有停下来,一个神学问题的纠纷解决了,另一个又出现。信徒的信仰生活已渐渐失去其活泼的能力。就在此时,大约是在主后六百三十年,回教突然兴起。回教徒在主后六百三十七年攻入耶路撒冷,不到两年,整个叙利亚也陷入他们手中。在五十年内,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大部分都落在回教徒手里,而教会却退缩到君士坦丁堡附近一带的小小角落,教会可算损失惨重。

当时的形势的确非常不利,西罗马帝国经常受蛮族的侵扰,人民不能安定生活;而东罗马帝国则落在回教徒手中。这真是令人觉得黯淡的时候,因此很多史学家称这时期为"黑暗时代"。我们要弄清楚,"黑暗时代"并不是指教会内部黑暗,而是指整个罗马帝国的文明趋于崩溃,在多方面文化的发展停滞不前,不少文化的遗产也渐渐失落。反过来,教会是保留那些文化遗产的使者;例如在很多地区,在蛮族入侵时,农民往往迁逃,以致不少农地荒废,甚至连耕作的技术也都失传了。教会很多修士便负起耕作的任务,并且保留了耕作技术。其实这时期也有它光明的一面。这时期是教会向欧洲西边及北边扩展神速的时期。以罗马为基地,教会差遣传教士带领蛮族归主。从主后六百年到七百五十年间,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以及盘踞于现今德国、法国地区的蛮族,全部归信基督。再过不多时候,北欧也归入了基督教的版图内。

由于东边的教会大大的萎缩,罗马的大主教便渐渐成为大公教会最有影响力的人,而罗马教会因其宣教的成就,也成为欧洲所有教会的母会,受她的牧养与管辖。于是罗马天主教便日益壮大,而一度极具影响力的东方教会在历史上竟扮演微不足道的角色,以后教会历史的焦点,几乎完全在西方教会的发展。

教皇的势力日益壮大,教会的地位日高,权力的斗争及各式各样的腐败也开始出现。意大利的贵族经常控制教皇的推选及其他的政策,因此,一些德性败坏的人竟也当起教皇来。从主后九百年开始,教皇的威望一落千丈,几经改革也无法扭转。在上的如此,在下的也如此,很多主教主管数个教区而从来不负牧养的责任。不单如此,他们竟将一些有利可图的圣职售卖,很多圣职人员的道德生活败坏非常。因此缺乏牧养和真理的教导,民间的各种迷信渗入平信徒的信仰生活中;有时圣职人员更利用这些迷信鱼肉信徒,如颁布、售卖赎罪券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神学方面,经院学派兴起,神学的反省几乎完全被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系统俘虏。理性的论证往往取代了对神话语的聆听与阐释,神的道被化成一套一套抽象玄奥的系统,与信徒的信心经历及生活相去不知千里。

在这情况下,上至教皇,下至信徒,都觉得教会急需改革,但他们不知从何着手。偶尔有几声旷野的呼喊,但都起不了什么作用。到了十六世纪初,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及文化意识的蜕变已由渐变而转速,急剧变革已如箭在弦。当一切条件就绪,马丁路德于一五一七年发动的改教运动便展开,对罗马天主教的信仰作出全面的检讨、批判与改革。马丁路德的改革运动如星火燎原一样地迅速蔓延,最初在德国,后来在瑞士、法国展开。不久,英国因亨利八世未能取得教皇批准他与皇后离婚,因而与教廷决裂,另一形式的改教运动也在英国展开。在德国的改教运动产生了信义宗的教会;在瑞士,因慈运理(Zwingli Ulrich Huldrych, 1484-1531 A.D.)及加尔文(John Calvin, 1509-1564 A.D.)领导的改教运动产生了改革宗的教会;在英国就产生了圣公会。信义宗与改革宗在欧洲不同的地区产生重要的影响。丹麦、瑞典、挪威受信义宗的影响极深,而苏格兰、荷兰、比利时则受改革宗的影响较深。在英国,一些不愿接受圣公会体制的信徒在十七世纪远渡重洋到北美洲寻求教会自由,这是美国立国的先祖,他们大都受改革宗的影响极深。然而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及波兰这些地区,改革运动因着各种因素而节节失利。所以改革运动以后,天主教的传统依然很牢固地坚立在这些地区。如此一来,教会便呈现分裂之势;天主教与改革派三百多年来一直彼此敌视。而在改革派中,不同的宗派因着信仰表达的重点不同及体制上的差异,也形成了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势。

在十七、十八世纪,天主教方面将精力倾注于传教的事工上,他们在拉丁美洲、亚洲,甚至在欧洲本身都有相当的成就。而此时,改革派却纠缠于宗派间或宗派内的神学争论中,将不少精力虚耗,在传教方面几乎交了白卷。

十七世纪开始,整个欧洲的精神文明正发生很大的变化。理性主义渐渐抬头,科学也相应快速地发展。到了十八世纪,欧洲出现了所谓启蒙运动。知识分子开始接受一种机械的宇宙观,认为宇宙就好像一个机械的系统,里面一切的现象都可以用机械的科学原理解释。于是,信徒的信心受到严重的考验;基督教的信仰受到多方面的质疑,为了应付这些挑战,一些神学家竟削足适履地将传统的信仰妥协,因而产生所谓自由派神学。在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刺激了工业的发展,西方在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之间,在物质文明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是空前未有的。这却带来西方精神生活的空虚,而教会也因此感受物质主义很大的压力。教会面临世俗化的危机。

然而在另一方面,十八、十九,以至二十世纪初期却是教会复兴更新的时期。自十八世纪末,复兴的火焰由英国燃烧至美国,再由美国蔓延到其他地区。这股复兴的火与教会传教的热忱相辅相成。因此,在这二百年来,改革派教会的增长也是空前未有的。

到二十世纪,教会面对着各种不同的挑战,就如共产主义,物质主义,民族主义等。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二十世纪是基督教节节败退的时期。共产主义在六十多年内席卷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而欧洲的教会似乎不断萎缩。然而,教会的生命力真是惊人的,在种种狂潮的冲击下,教会却不单没有退缩,反而有扩展之势。在主后一九八二年牛津大学出版的一份研究中,发现基督教仍占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而教会也在不断地增长中。

二十世纪是西方传教士撤退时期,也是本土教会兴起的时期。许多第三世界的教会在负起自治、自养、自传的责任后,发展极其迅速。而教会史也从以西方教会历史为主导的阐述转向多元的历史阐述,而从多元的历史发展中寻求普世的意义。

二十世纪也是合一运动开展的时期,但可惜合一运动稍为开展,在仍未能将不同宗派的距离拉近前,便大谈世界宗教的对话与合一,因而在推动天主教,东正教及基督教对谈、合作与合一方面,没有产生突破性的果效。而不久,合一运动的焦点也渐渐转移,从比较着重合一的讨论与活动,转移到政治及经济的解放,因而在第三世界的神学及教会生活,引起颇大的变化,也同时迫使普世教会正视信仰与处境的关连。我们可以说,二十世纪教会的宣讲是从过往回应理性思辩的时代潮流,转向回应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形势。

有人认为二十世纪教会最大的发展会在非洲和亚洲;在非洲,教会的宣教工作已经有相当的成就,而在亚洲,我们仍在起步的阶段。面对这么广大的禾田,亚洲基督徒的责任真是重大。
《复制来的》

⑷ 基督教历史及中国基督教的历史

基督教属于是信仰。基督教历史及中国基督教的历史: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前后的巴勒斯坦地区。公元一○五四年,基督教东、西部教会发生分裂,形成西部的天主教(罗马天主教)、东部的正教(东正教)。

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迅即在整个德国形成燎原之势,在瑞士,茨温利和加尔文等的改革活动,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新教的影响。英王亨利八世出于政治的原因,由上而下推行宗教改革,组成具有独特形式的新教会,以摆脱教皇的管辖。

到16世纪中叶,新教的三大主要宗派,即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和作为英国国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欧洲出现,井同罗马天主教相抗衡。

新教于19世纪初传入中国, 1807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来华,是基督教新教(以下称基督教)传入中国大陆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基督教凭借不平等条约获得特权,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从东南地区少数口岸向我内地、边境发展,在华活动的外国差会有130多个。

1950年7月,中国基督教界吴耀宗等40位领袖联名发表“三自宣言”,发起了三自爱国运动,号召教会自治、自养、自传,中国教会从此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的道路。

1954年7月,中国基督教第一届全国会议召开,正式成立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吴耀宗当选为第一任主席。会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全国基督徒,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令,坚持自治、自养、自传,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

(4)教会的历史怎么写扩展阅读:

基督教在改革开放后的文化洪流中发展壮大原因:

1、基督教教义中的某些精神在反对腐败、提倡廉洁自律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道德标准相对于现代中国所到处充斥的追求金钱、追求物欲、无道德、无理想的现象来讲,是一个清流的思想。

2、中国有很多农村的基督教取代当地政府扮演了提供公共服务的角色,引起了社会组织结构的转变,导致了大量的中国农村的农民转信基督教;可能他一开始不信主,但他说我需要这个公共服务,于是最终向基督徒转变,这种宗教信仰是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的。

3、民间信仰对宗教传播路径的影响。众所周知,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初期,主要是在沿海地区以及长江流域和华中地区的大城市和城镇发展,广大的农村并没有成为基督教的主要阵地。正如梁家麟博士明确指出的:基督教传入中国很长时间后仍未能在民间立足的原因,是民间宗教的存在,以及民间宗教所塑造与反映的民众宗教心理。

参考资料:

基督教历史及中国基督教的历史-中国中冶人民政府官网

⑸ 关于基督教的历史论文怎么写啊(高一的)

建议楼主可以看一本小书:“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是澳洲历史学家 约翰赫斯特写的,简单扼要。

⑹ 基督教的历史

国际上的基督教是基督旧教(在中国的天主教),基督新教(在中国的基督教),东正教的统称.
国际上称的基督旧教是在中国的天主教.
国际上称的基督新教是在中国的基督教.

一 天主教与基督新教(中国称之为基督教)的诞生
天主教是从犹太教脱胎而来的
在公元前1003年,达味领导以色列12支派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统一的北以-南犹联邦王国。统一的联邦王国只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很快就分裂和没落了。公元前722年,北以被亚述王撒尔贡所消灭。在公元前598年和公元前587年,南犹大分别有3023名高阶层的犹大人、800多中阶层的犹大人被放逐于巴比伦。公元前587年南犹大被巴比伦王拿步高二世所消灭。以色列人世代居住的巴勒斯坦地区沦为先后兴起的波斯帝国,埃及帝国,希腊帝国,罗马帝国的殖民地。罗马帝国在耶稣逝世后的宗徒时代,即是公元70年-72年的犹太战争,消灭了以色列。从此,以色列人被分散到世界各地,直到公元1948年才建立以色列国。
犹太人历经长时期的帝国的殖民生活,日日夜夜地期待天主向他们所许诺的拯救者“默西亚”来救他们脱离压迫者的手。大约在公元前八年至二年间,默西亚拣选了犹太少女--玛利亚做自己的母亲,诞生在犹太-巴勒斯坦的土地上:耶路撒冷南端的伯利恒(白冷)。他的妈妈用襁褓裹着他,把他放在马厩(也称马槽)里,有天使在欢唱:“天主受享光荣于高天,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路二1-20)。”他在接受贤士们(是外邦人)朝拜以后,他的母亲带着他逃往埃及,并住在那里,直到迫害他的黑落德王死后,才从埃及回来(玛二7-22)。他的名字叫耶稣。在他十二岁的时候,曾在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的圣城耶路撒冷圣殿聆听经师讲经,并向他们询问(路二39-46)。他在加里肋亚省的纳匝肋小镇中隐居长大,直到30岁左右(路三23)才离开此地,前往加里肋亚宣讲天国的喜讯(谷一14-15)。因此,他被称为加里肋亚人与纳匝肋人(玛二23)。这个纳匝肋人耶稣在约旦河里,接受若翰的洗礼(谷一5)之后,开始他的福音传扬:“时期已满,天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福音吧(谷一14-15)。”他本是元始和终末(默二十二13),过去和现在,时间和历史,光荣和权能属于他;但他来到人间,属于自己的领域,自己的子民却没有接纳他;他受尽世人的奇耻大辱与痛苦之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其时,大约三十三岁。他死后第三天,应验了自己所说的话:第三天必要从死者中复活起来(谷十六1-20)。这些见证,他所召唤的门徒都一一记在心中,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已有二千年了。
耶稣三十岁离开隐居的纳匝肋来到约旦河,公开宣讲天主的国与他的福音,众多人开始接受他的宣讲,并跟随他,度福音生活。他从中拣选了十二人作宗徒。他从死者中复活之后,便祝圣(按立)伯多禄为教会的磐石:“约纳的儿子西满,你要叫伯多禄——磐石,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阴间的势力决不能胜过他(玛十六13-19)”,明确宣布建立教会。以伯多禄为元首的宗徒在共融牧养下,跟随主的人渐渐形成了一个可见的小团体。这个小团体就是日后发展成为普世教会的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罗马天主教会。这是一个永远不可、也没有人能否认的历史事实。
教会本着耶稣基督的训导福传天下,把天主的爱通传给世人,努力圣化人灵,福利社会,保全基督全部的宝训。教会从来没有改变、加添或删减天主亲自颁布的十诫和亲定的七件圣事。
基督新教(中国所称的基督教)是在1517年从罗马天主教分离出去的教会
16世纪初叶,欧州的大小国家多达四百多个,其政治异常复杂,宗教生活也相当低落。 当时,罗马的圣伯多禄大殿兴建之中,费用浩大,一时不能筹措。教宗良十世派人到各处募捐,对踊跃捐赠者,颁赐若干大赦。颁赐大赦并非不合法,但担任劝募的人,或有过分重视金钱之嫌,因而招致许多人的反感。在1511年,德国天主教奥斯定修会的马丁路德神父前往罗马,目睹教廷的生活奢侈,遂萌生改革教会的决心,不过,他并没有“另起炉灶”的企图。实因后来的大赦事件,造成了他改革教会的导火线。公元1517年10月31日,他在德国威丁堡教堂张贴95条,发表了自己的信仰主张,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浪潮。不幸的是,这种浪潮愈演愈烈,进而涉及教会的基本信条。教宗无法说服他,就在1520年6月15曰颁布诏谕,限他在60天内撤消争议,否则,将其开除教籍。路德当众将诏谕焚毁,以表示愤慨。在1521年1月3曰,教宗剥夺了他的教籍。从此,新诞生的基督新教从天主教分裂出去,直到现在仍没有达到共融合一。
二 关于成义
天主教主张人的成义得救,不但靠信德,而且也要行实这信德,即是信德要结出善工。基督新教各教派除圣公会(在1534年正式脱离罗马)、信义宗外,其他各派都主张人只靠信德就可成义得救,并不需要善工;可喜的是,在1999年10月31日,天主教与信义宗在德国奥斯堡正式签署《成义教理联合声明》。
天主教的成义观---信仰是无偿贶赠,因信成义。
公元前1250年,上主雅威把若瑟家族从为奴之地——埃及领出来,在西乃山脉的曷肋布山与天主订立盟约——西乃盟约(思高版《圣经》P81-108)。此盟约是神人之间互立的权利与义务的盟约——双方性,是天主自我起始率先的行动(德国方济会士傅和德神父著《旧约的背景》P325厄罗兴典有条件的信仰盟约),要求以民作出回应——服从天主的法律和举行宗教崇拜。从旷野时期(申、主前1250-1200年)经过定居圣地时期(苏、民)到南北的合分与流亡巴比伦的充军期(撒上下、列上下)共700多年(到561年止),此其间凡遵守法律的,则蒙祝福;弃守法律的,则受惩罚(列下二十五27-30,《旧约的背景》P6)。此时期,以民却误解了此有条件的信仰真谛,其错误观念中认为获取天主的爱就是成就所换挣。更遗憾的是在宗教改革时代,强人路德最终还是爬到另一个无可救挽的极端——只“信”足够了,而拒绝一切功行的价值。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德,而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难道这信德能救他吗(雅二14)?
确实,天主国的救恩不是论功行赏的,而是与天主建立位际关系。打破论功行赏观念在福音中是屡见不鲜的。主,你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耶稣伸手抚摸他说——我愿意,你洁净吧(玛八1-3);百夫长的仆人的康复,基督对百夫长说——在以色列我从来未遇见过一个人有过这样大的信心(玛八5-13);你看见吧,你的信德救了你,这是耶里哥盲者复明恩典(路十八:35-43)。特别在雇工比喻中,耶稣对那个“红眼病”说——难道不许拿我所有的财物行我所愿意的吗(玛二十1-6);在荡子比喻中(路十五11-32)和拉亚禄复活中(若十一17-44)——主耶稣打破自己民族因守法而得赏报的固有观念,进一步加强了与主建立位际关系。显然,雇工与主人之间的权利与名份绝对不能套在天人之间位际关系上。从上面小小片断可知,不论功行抑或无功行赏,都与恩宠性不相违背,一切都是天主的恩惠,我们那一样不是领受来的(格前四7)。天主在我们内工作,使我们愿意,使我们力行,为成就他的旨意(斐二13)。我们该明白,无偿恩宠与赏报不是件东西——物质性,而是天主整个自我的给予,如此报酬决非凭任何名份可要求的赏报,反而是天主恩赐,永恒无偿的。
马丁•路德对物化恩宠的反弹推出唯独靠信成义,唯独恩宠,唯独圣经的三大至上原则。他的神学信念与圣经相悖。以致在德文罗马书三28中“成义”之后加上alene唯独一词,可知他没有遵从圣经,不尊重圣经权威。他宣称义人只靠信本身便能成义,《雅各伯书》是“无价值的书信”。但是,雅各伯书二24明确表示人的成义是由于行为,不仅是由于信德。强人马丁•路德主张成义只靠信德,不靠圣事和个人努力。他在教堂竟然鼓吹只靠信心,更甚在讲道台上宣称——我可在一天内犯罪奸淫100次而不影响我在上帝前的成义(史考特与金柏莉夫妇著《甜蜜的家——罗马》P7)。确实,天主教与新教都同意救赎是来自恩宠(弗二8-10),但圣经没有否定行为的价值(罗二6,玛二十五40)。路德教义——成义唯信,否定了圣事的事效性,拒绝承认圣事的事效性。
基督新教的成义观---新教强调因信称义。
因信称义是新教救法论的核心,主张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根据基督教教义,人因有原罪和本罪,不能自救,在上帝面前不能称义。唯一的救法是借上帝之子基督将救恩赐给世人。因此,拯救的根源来自上帝的恩典。这是基督教各派共同的信仰。至于如何使罪人获得这种恩典,收到得救的效果,在新教看来,这是把圣事作为上帝和人之间的一种“交易”。在基督新教看来,天主教规定信徒必须按教会的要求履行某些功课或善行,如做弥撒、奉献、悔过、补赎等,表示自责或补偿,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教会神职人员(神父、主教和教皇)成为垄断救恩的代理人。新教认为这不仅违背《圣经》的教训,而且带来许多弊端,根据《新约》的《罗马人书》和《加拉太书》的教训,认为遵守律法和诫命不能使人称义。得救的真谛在于相信和接受耶稣基督为主,凭借信心,通过圣灵的工作,使信徒和基督成为一体。由于这种神秘的结合,基督的救赎就在信徒身上生效,使信者“还是作为罪人的时候,在上帝面前得及被称为义”。新教认为行善是应该的,但这是重生得救的表现,而不是一种功德,其本身没有使人得救的效能。
三 关于天主观
天主教的天主观
天主教是信仰以色列所期待的默西亚、唯一的救主耶稣基督,以朝拜他是主基督为信仰核心。通过这信仰的认识,在基督内,接受圣神的洗礼,朝拜天主圣父,成为父的子女。这就是三位一体的天主观。
信仰,首先不是对某些特定教义的认识,而是天主圣父的自我展示、个人与天主的相遇和对他的皈依。信仰不是知识的雏形的、部分式的、或者模糊的形态,而是纯正的知识。信仰不是接受一套关于天主的理念或教义,而是一种道德反应,绝对信靠他的诺言、坚守他的言语、期望他的帮助、相信降生成人的真命天子——耶稣基督身上的天主大能。
信仰是对天主皈依的呼召,而最彻底的皈依就是完全地转向上主和他的国。此信仰就是接受天国降临的福音,由耶稣本人宣认的。它仍然不是要对某些教义认同的教条式信仰,而是对天主圣言——耶稣的完全信靠,接受他的召唤,作一个终生不悔的追随他的抉择,接受洗礼,进入生命的门,和基督同死、同生,获享他救恩的许诺,并在人间践行天国,把基督的爱活出来。
基督新教的天主观
基督新教也是信仰以色列所期待的默西亚、唯一的救主耶稣基督,以朝拜他是主基督为信仰核心。除了唯一神派、耶和华见证人派、普救派、一位论派、完全不信一个天主有三位,即是圣父、圣子、圣灵,只相信有一个天主外,其他基督新教的各教派基本与罗马天主教会一致,绝对坚信一个天主有三位,即是圣父、圣子和圣神(灵),只相信有一个天主。
四 关于圣事
天主教的圣事观
天主教尊重圣经,忠实履行与保全耶稣基督的宝训,从来没有改变、加添或删减耶稣亲自建立的七件圣事。
圣事是从耶稣十字架的苦难,那无穷的功劳而得到它的价值。它是由耶稣基督所建立,又经教会确定了的七个神圣标记,由教会用作救赎我们的途径。耶稣愿意用这种外在的动作来表示不可见的恩宠的通传,这种通传就是圣事。圣事共有七件,称为七件圣事(Sacraments):圣洗、坚振、感恩(圣体)、忏悔(告解)、病人傅油,圣秩、婚姻。
基督新教的圣事观
基督新教一般只承认两种圣事,即圣餐礼和圣洗礼,认为是圣经明确记载由基督亲自设立的礼仪。
除圣公会外,基督新教其他教派仅仅保留耶稣亲自建立的七件圣事中的圣洗圣事。对于耶稣建立的圣体圣事,基督新教仅称之为圣餐,只是纪念耶稣在晚餐厅成圣体圣血时所举行的礼仪,但并不相信饼酒在被祝圣后立即变成耶稣基督的真实血肉。对于坚振、告解、病人傅油(终傅)、圣秩、婚配五件圣事都删除了。在婚姻方面,天主教世世代代谨守不渝:有效婚姻不可拆散(离婚);基督新教各教派允准离婚。
新教强调信徒人人都可为祭司。认为既然只凭信心即可得救,那么信徒人人均可为祭司,无须神职人员作为神人之间的中介。此外,信徒还可以互相代祷,每个信徒都有在宗教生活中彼此照顾相助的权利和义务,都有传播福音的天责。这就冲淡甚至取消了神职人员与一般信徒之间的差别。虽然新教的多数宗派仍然保留教务专职人员(牧师等)的职称和封立仪式,但这主要是职务上的标志,不意味着具有颁赐恩典的特权。
五 关于圣经与圣传观
天主教的圣经与圣传
1 天主教强调来自圣经和圣传,并称之为信德宝库,世世代代忠诚地保管
弟茂德后书第三章第16-17节:凡受天主默感所写的圣经为教训、督责、为矫正,教导人学正义都是有益的,好使天主的人成全,适于行各种善工。
得撒洛尼人后书第二章15节:你们要站稳,坚持你们或由我们的言论,或由我们的书信所学得的传授。
玛窦福音第十五章:耶稣谴责的不是所有的传统而是腐败的传统。从上面圣经可知——根本没有如同马丁•路德所主张唯独圣经,在弟后三16-17明确指出“凡圣经”而不是“唯独”圣经使有益的。在得后二15明确指出我们坚持相信圣经的教导,却没有教导我们唯一的权威是圣经。在此圣经告诉我们还有“传统”“训导”。所以唯独圣经主要是宗教改革者的历史性告白,其用以对照教会的声明——除圣经外、还有传承和教会训导。弟前二15保禄告诉我们:教会是真理的柱石和基础。在此可以断定圣经所支持的是教会原则——唯靠圣言而非新教唯独圣经。圣经没有告诉我们——天主圣言仅仅存在于圣经中,其实可在教会许多地方找到天主至高无上的圣言(得后二15,三6——教会传承;伯前一25,伯后一20-21,玛十八17——教会的宣讲与训导。)
2 《圣经》是一本不会错误的书
天主不能犯任何错误,而受天主默感的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也是没有错误。人在天主的启迪下,把天主所启示的一切写下来。
确实,人和天主是圣经的作者。因为作者被天主所拣选,得到天主默感而撰写圣经,并通过他们的心灵与脑海,按当时的历史环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和文化背景、宗教习俗,写下有关得救的真理。
伯多禄后书一20-21:“你们应知道经上的一切预言,决不应随私人的解释因为预言从来不是由人的意愿而发的,而是由天主所派遣的圣人,在圣神推动之下说出来的。”
弟茂德后书三14-16:“你要坚持你所学和所信的事…….凡受天主默感所写的圣经为教训,为督责……教导人……都是有益的。”
对于《圣经》的默感性,并不是所有的宗教都坚持其默感性是真实的。三个信仰惟一神的宗教:基督宗教中的基督新教和犹太教仅仅坚持三十九本TaNaCH书才是受神的默感,却不承认另外七本用希腊文字写的《旧约》得到神的默感;基督宗教中的天主教和东正教都承认《旧约》四十六本书受神的启示默感;对于《新约》二十七本书,无论是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都一致承认它受神的默启;回教徒却坚持《可兰经》是阿拉真主所默感的。
3 《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共73卷:《旧约》有46卷(妥拉、先知书、圣卷),《新约》有27卷
《旧约》中有39卷是用西闪族的希伯来文和与希伯来文有关的西闪族语言阿拉美文写的,另有7卷是用希腊文写的。这7卷(巴,多,友,加上,加下,德,智)是:公元前约200年写成的《巴路克书》,公元前三世纪写成的《多俾亚传》,公元前二世纪末写成的《友弟德传》,公元前约100年写成的《玛加伯书上》,公元前124年写成的《玛加伯书下》,公元前120年写成的《德训篇》,公元前50年写成的《智慧篇》。
《新约》中除了马尔谷五41:“塔里塔,古木!”格林多人前书十六22:“吾主,来罢!”默示录二十二20:“主耶稣,你来罢!”是阿拉美语之外,其他的新约部分都是用以后通行的希腊文写的。
4 教会训导下解经
圣经是天主的圣言。天主教在解释圣经上非常谨慎,总认为个人不能主观地自由解释。正因为圣经有其客观的正确真意,就应有遵守的客观标准,以防圣经原意变质。
基督新教的圣经与圣传观
1 《圣经》是一本不会错误的书
人在天主的启迪下,把天主所启示的一切写下来。
2 唯独圣经
基督新教各派强调惟一根源就是来自圣经,对天主教所强调的圣传拒绝不纳。
唯相信圣经,只凭据圣经论据,只有记载在圣经里,才有效力。一切不符合圣经的理由,都拒绝承认圣事的事效性,这就是唯独圣经。
3 认同天主教圣经观,但不承认旧约中属于七卷希腊原文的巴路克书、多俾亚书、友弟德书、智慧书、德训书、玛加伯书上及玛加伯书下为天主所默启的圣经
4 《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共66卷:《旧约》有39卷,《新约》有27卷
5 自由解经
基督新教各派对圣经的解释和用法不尽一致。如基要派强调圣经的每句每字都出自上帝的灵感,绝无讹误,其他一些派别的神学家却认为圣经是上帝启示的记录,它反映了圣经各卷的作者在不同时代对上帝启示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应用文字考据和历史考证的方法研究和解释圣经,以发现其中蕴藏的真理。总之,各教派主张每个信徒都可自由解释圣经,按着自己的解释去了解圣经。因为每个信徒都可以借圣灵的引导直接从圣经领悟上帝的启示和真理。因此,致使基督新教内部分裂成许多不同的教派,各行其事。
六 关于崇拜祈祷
天主教的崇拜:礼仪生活的中心是弥撒圣祭
天主教注重礼仪生活,阅读、默想、分享、见证生活圣经,常年施行圣事,天天为天主子民奉献圣祭,拯救人灵,领受主的体,恭敬耶稣圣心和圣母无玷圣心,追悼先人……
基督新教的崇拜:解释圣经,宣传教义、唱赞美诗
新教很重视崇拜仪式的改革。首先是将弥撒改为使用民族语言的圣餐礼文,并逐渐以较为灵活的形式,引用《诗篇》、经课、祷文等,由信徒参加诵唱。有些宗派还编成专书,供公开崇拜之用,如圣公会的《公祷书》,归正宗的《祷告式》等。新教在崇拜中很重视讲道的作用,其内容为解释圣经,宣传教义,以坚定听众的信仰和诱发宗教热忱;有时还从教义出发对社会道德政治问题作出评论。由参加礼拜的全体信徒同唱赞美诗也是新教在崇拜仪式上的特点之一。
七 关于敬礼圣像
天主教敬礼圣像
1 天主教许可在教堂或教友家中供奉任何圣像,犹如供奉先人的遗照一样。
上主天主是一切受造物之美的源由(智十三3)。他是万有,超越他的一切化工(德四十三27-28)。但是,从旧约开始,天主曾命令/准许雕刻一些宗教塑像,以象征的方式导向降生成人的圣言所给的救恩。诸如铜蛇(户二十一4-9,智十六5-7,若三14-15),保存有约版的约柜即是结约之柜、用金造的革鲁宾(出二十五10-22,列上六23-28)。借助天主圣言的降生成人,对敬礼圣像开启了新的秩序/里程碑。耶稣是不可见的天主的肖像,是一切受造物的首生者(哥一15)。所以,基督徒对圣像的敬礼并不违反第一诫所禁止的崇拜偶像。对圣像的尊敬是一个尊重的敬意,旨在敬礼形象所描绘的人物,并不是一种崇拜。崇拜,只有天主才配称。公元787年,教会召开第七届大公会议即是尼西亚大公会议,以圣言降生成人的奥迹为基础,针对反对敬礼圣像者而采取的行动,再次肯定了圣像的地位与作用,断定恭敬圣像为正确。
为基督徒而言,无论是自然的或人手雕塑的像,应该是导向基督,借助基督赞美父。 圣母和所有圣人的像,都很具体地讲出救赎的工程。因为圣母和所有圣人获救的恩宠都来自基督,所以,当基督徒见到圣像时,很自然地赞美这个像的雕塑者——圣父。
宗教的敬礼并不指向形象自身,视之为实体,而是在形象所表达的角度下,引导我们,并不停留在形象那里,而是通过形象,走向形象所表达的实体,归向那降生成人的天主(《神学大全》多玛斯著)。
2 天主教不是拜圣母,而是对圣母敬礼
自从公元1517年,天主教奥斯定会的马丁路德神父“另立门户”,由罗马天主教分离出去以后,经过多个世纪,天主教一直被冠以“拜圣母的教会” 、“玛利亚教会”。这一切不仅与某些个别地方教会本身对圣母的敬礼错误的强调、宣传有关,还与分裂出去的基督新教的仇恨攻击有关。其实,天主教并不是、也从来都不是拜圣母的教会。
在今日的教会里,确有为数不少的天主教的基督徒,仍我行我数,忽视圣经与教会的训导,往往把信仰的核心转移了,或者或多或少让社会人或教会人感觉到信仰已不是信仰了,而是拜圣母玛利亚、拜自己。这是教会的一个严重现象,是对福传的沉重打击、对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主的极大羞辱。这种让人感觉“信仰出错”的缘故不外有五:第一、以前传教士的引导失误;第二、今日传教士没有纠正“信仰出错”之风;第三、把传教士的声音视为耳边风;第四、没有真正认识信仰到底是什么? 第五、从天主教分离出去的某些个别教会的误导。
天主教对圣母、圣人的敬礼,远不及对天主的崇敬。天主教敬礼圣母,但从来没有将圣母当作天主那样敬拜,也很清楚只有三位一体的天主才是神,圣母只是人而已!天主教每天所举行的弥撒,是向天主表示钦崇和敬拜的大礼。天主教徒若果没正当缘故而故意不参与主日弥撒,与天主十诫的训示相违背。对圣母的敬礼只属“热心神工”,即使没正当理由而不参与,也不是罪。
梵二的《教会宪章》第66条宣称“玛利亚,因为是天主的母亲,参与了基督的奥迹,由于天主圣宠的举拔,她只在圣子以下,高出一切天神世人以上,所以理当受到教会特别的崇敬;天主子民对玛利亚的敬礼,在敬爱、呼求、效法方面,有了惊人的发展,恰如她所言:从今以后万世万代的人都要称我有福(路一48)。这项在教会内经常存在的敬礼,虽具有绝无仅有的特征,但对降生的圣言、圣父及圣神的钦崇礼,仍然有本质上的区别。”
《教会宪章》第53条表示有软弱的玛利亚是亚当的后裔,且需被基督救赎:因靠着天主的救恩和助佑,竟可达致圣人的地步,天主的大能、光荣、宏恩、圣道就更愈发彰显出来,所以,教会批准对圣母的敬礼。
梵二《教会宪章》第66条宣称“其目的是要教人在敬礼圣母之际,也认识、爱慕、光荣基督,并遵行其诫命,因为一切都是为他而存在(哥一15-16)”。
梵二的《教会宪章》第67条宣称“宣讲和敬礼圣母的意义”:除使人“体认天主之母的卓越尊位”外,并激励人“以孝心敬爱我们的母亲,效法她的德表。”天主教在圣母像前致敬不是拜偶像的行为,圣母不是偶像。天主教从来,以后也不会将圣母取代天主。
当人透过任何一个可见的形象(圣人、天使、圣母)以“尊重的敬意”进行敬礼时,旨在敬礼形象所描绘的人物,并不是一种崇拜(《天主教教理》第2131-2132#)。当我们朝拜(天主)耶稣像时,不是崇拜那个制品,而是向这个像所代表的本质:天主致以无限崇拜。教会对圣母不是(朝)崇拜,而是以子女的心情敬爱她。教会从来不拜圣母,没有把圣母当成救恩的本身。她只堪接受最崇高的敬礼,只有天主才配得崇拜。所以,教会不是拜圣母的教会。相反,这种敬礼行为可激活旅途中天主子民的信德,感谢主的救赎恩典,并充满得救的希望:如此卑微的人若果不是主耶稣十字架的救赎功劳,又怎可以获救呢?
3 天主教拜祭祖先
拜祭祖先实为纪念祖先,并非把祖先当作天主敬拜。拜祭遵照中国传统礼俗,举行祭祖典礼。祭祖乃为提倡孝道,与天主十诫第四诫相符合,行实梵二精神。
基督新教反对敬礼圣像
1 基督新教不敬礼圣像
新教反对崇拜圣像和圣物,认为是崇拜偶像,相反天主的十诫, 并一致拒绝天主教的弥撒,认为其规定用拉丁文举行的礼文(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以前),不易为信徒理解,且由神职人员包办,一般信徒处于被动地位,不符合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相通的原则。
2 基督新教不恭敬、反对敬礼圣母
各教派不恭敬圣母玛利亚,认为圣母玛利亚是一般妇女。有些教派还反对天主教恭敬圣母。
3 基督新教不拜祭祖先
各教派反对举行祭祖典礼,认为在祖先碑位前举行祭拜,是崇拜偶像之恶罪行为。
八 关于天主的名称
天主教
称三位一体的第三位为“圣神”。在明朝末年曾用“天”或“上帝”来称呼神,以后就以“天主”“雅威”来称呼神。
基督新教
称三位一体的第三位为“圣灵”;基督新教以“上帝”“耶和华”称呼神。
九 关于教会的派别
天主教
1 教宗是耶稣亲自钦点为普世教会的首牧
天主教是一个至一、至圣、圣公、从宗徒传下来的多元化、大公、普世教会。
全世界只有一个天主教,奉行同一教义,谨守同一诫命,领受同一圣事,举行同一弥撒庆典,在同一基督元首在世代表——罗马教宗的领导下,向普世万民宣扬福音,引导他们皈依天主,获得基督的救赎大恩。
天主教一个严密的组织,其组织有一个最高元首,是由耶稣亲自钦点的。由他来牧养天主的教会,他就是罗马教宗。全世界所有的主教必须共融在教宗的心里,才是罗马天主教的主教,才是合法且有效的牧养天主子民的主教。
主耶稣在玛窦十六18:“你是伯多禄(希腊文-petros,阳性),在这盘石(希腊文-petra,阴性)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在希腊文,阳性和阴性的“石”字固然有不同的写法,但思高圣经译本玛窦福音是希腊文译本,其原著是阿拉美文。阿拉美文的“石”字无论是阳性或阴性都是KEPHA:你是若望的儿子西满,你要叫“KEPHA、刻

⑺ 《教会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教会史》中,尤西比乌斯充分地展示了他的理念,继续着他的劝人向善的版说权教。他坚持认为:人类得到耶稣基督的拯救是历史的重要内容,跟从上帝的选们历史的主角,其中忠实于上帝意旨的皇帝是神在人世的代表。受到以上信仰的左右,尤西比乌斯在写作中特别重视政治和思想历史的记述。

⑻ 基督教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详细点

教会二千年历史速写

每一页的教会历史都是救恩历史的一部分,借着教会的宣讲及生命的见证,把神的道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境况活现出来,成为一种改造生命的动力。从另一个角度看,教会每一页的历史都是坚贞不移的信徒用血和汗写成的。不少信徒为了忠于神所托付的使命,不辞艰苦地将福音带到不同的地域与文化,并且在面对逼迫时,不惜将生命浇奠。他们的血便仿佛种籽一样,在不同的地区萌芽生出教会来。然而,在过去一千九百多年中,教会也经历了多次的挫败,有时面对挑战时畏缩妥协;有时被外在的势力渗入,分化教会,使教会沦于败坏光景;有时因人的软弱,在高举教义真理时却忘记了爱心的实践,因而造成教会分裂,使神的名受到莫大的亏损。正因为教会经历过多次的挫败,我们更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教会的历史是神的信实不断展现的历史。无论在什么时代,当教会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神便兴起瓷的仆人,配合各种环境的因素,洁净教会,复兴教会,使她从颓败中起来,拓展神的国度。

在我们比较深入去谈论教会在不同时代的发展所遭遇的各种困难之前,我们不妨概略地将教会接近二千年历史的一个轮廓勾划出来,好让大家先有一幅比较完整的图画。

为了方便起见,很多史学家都将教会的历史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初期教会史,由基督及使徒建立教会开始,直到第六世纪末年。史学家以六世纪末作初期教会史的完结,乃因教会于六世纪末已进入一新的历史形势。自五世纪开始,罗马政府对西罗马帝国已失去控制,西罗马帝国渐趋全面崩溃。然而与此同时,那里的教会却日益壮大,渐渐成为普世教会的领导。使西罗马帝国的教会兴盛的关键人物乃大贵格利(或作贵格利一世,Gregory the Great, 约540-604 A.D.),他被视为最后的教父,也是第一位教皇,是罗马天主教传统的开山祖师。因此大多数史学家都以贵格利一世登基作教皇的那年为罗马天主教传统兴起的肇始。正因这缘故,第二段的教会历史便是由主后五百九十年(即贵格利一世即位那年)开始,直至主后一五一七年马丁路德发动改教运动为止。史学家称这段历史为中古教会史。第三便是现代教会史,由改教运动开始,一直到二十世纪的今天。

每一段教会史都有其特色,有它时代独特的契机,也有其独特的问题与危机,更有其独特的成就。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几个不同阶段的历史独特的地方。

初期教会的发展本身也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当使徒们一个接一个离世以后,教会便进入一个新的里程。教会一方面要继续使徒宣教的工作;但在另一方面,分散于不同地域的教会在失去使徒属灵权威的领导下,如何保持纯正信仰及合一的见证?这是教会当时的问题。在这时期,教会一方面尽量保留使徒在世时的言论与教导,在另一方面,新一代的属灵领袖必须被坚立起来。我们通常称这时期为"后使徒时期"。这时期大概从主后一百年开始至主后一百七十年左右。在这时期,教会权威的形式开始产生变化。起初使徒直接地从基督承受使命去见证、传递瓷的启示,因此对于教会信徒,他们的言行,都带有代表基督的权威。但他们去世后,教会便得依据另一种信仰、生活的指标,于是一些被教会普遍公认的文献及信条开始出现,以作为信徒信仰、生活最可靠的参考。圣经的正典便是在这时期开始形成的;比较详细的信经(如使徒信经)也纷纷在这时期出现。在这时期,信仰的表达都是非常单纯,没有深奥抽象的阐释,并且非常着重信仰在生活上一些实际的问题。这时期也是教会经历很大的逼迫,却又扩展非常迅速的时期。教会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传福音的事工上;教会的组织还很简单,异端的影响仍未太猖獗,因此信徒的人数不断增加。这时的信徒绝大部分是基层的。这时期史学家称之为"后使徒时代"(Post-Apostolic Age)。

接着便是"尼西亚前时期"(Ante-Nicene Age)的历史,由主后一百七十五年开始至主后三百二十五年尼西亚会议为止。这段时期无论在内忧和外患上,教会都经历很大的压力。外患方面,就是教会接二连三的受到国家严重的逼迫,而异教徒的哲学家、文学家也多方面提出问难与攻击。内忧方面,就是教会内极端的信仰表达以及异端也多起来。因此在这时期,教会不单要向政府申辩,更要对应敌基督思想的挑战,同时也要为纯正的信仰争辩。因此,这时期最大的特色,便是基督教正统神学思想的发展及护教运动的兴起。同时,教会在迅速的扩展中,开始有比较严密的组织,崇拜的内容也慢慢丰富起来。此时的教会不再是低下层所独占的了,基督教已渐渐渗入中、上层,因此不同阶层相处的种种问题便开始出现在教会中。

"前尼西亚时期"之后便是"尼西亚时代"了。这时的基督教,因着君士坦丁大帝的归信,已渐渐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逼迫的忧虑没有了,但内部的种种问题却浮现出来。最严重的问题是教会开始趋于世俗化和结构化。为了避免受这种趋向的败坏,不少信徒退到荒漠中,企图透过在独处中的安静与严谨的操练,保持圣洁的生活。修道主义的兴起便是这时代的特色。这时代另一个特色是神学争论的普遍。为了要排解这些神学争论,教会就得继续不断地召开大公会议。教会的分裂也因这些争论和会议渐趋严重。

进入第二段的历史,我们看到罗马帝国不断萎缩,蛮族经常入侵,罗马军竟无力抵御。主后四百一十年,哥特人攻入罗马城,使整个罗马帝国举国震惊。当时便有不少人认为这事件是罗马亡国的先兆,是罗马人背弃他们的天神所招致的惩罚。主后四百七十五年,蛮族再攻入罗马城,四处抢掠,若不是罗马的大主教苦苦央求他们不要焚城,恐怕罗马城便付之一炬。在这里顺便提一提,就是当时罗马帝国的首都已不在罗马,而在小亚细亚旁边的君士坦丁堡。自从主后三百一十五年君士坦丁迁都以来,整个罗马帝国的重心便从意大利向东迁移,这便造成意大利及意大利以西的国境空虚。小小的一队蛮族往往可以攻城劫掠,来去自如。帝国因无暇西顾,竟任由罗马帝国的西边自生自灭。正因如此,罗马的大主教便渐渐成为西边的政治、经济及宗教领袖,蛮族入侵后,协助及领导人民重建家园的,往往是罗马的大主教。罗马天主教也就是这样渐渐壮大。在东边,神学的争论一直没有停下来,一个神学问题的纠纷解决了,另一个又出现。信徒的信仰生活已渐渐失去其活泼的能力。就在此时,大约是在主后六百三十年,回教突然兴起。回教徒在主后六百三十七年攻入耶路撒冷,不到两年,整个叙利亚也陷入他们手中。在五十年内,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大部分都落在回教徒手里,而教会却退缩到君士坦丁堡附近一带的小小角落,教会可算损失惨重。

当时的形势的确非常不利,西罗马帝国经常受蛮族的侵扰,人民不能安定生活;而东罗马帝国则落在回教徒手中。这真是令人觉得黯淡的时候,因此很多史学家称这时期为"黑暗时代"。我们要弄清楚,"黑暗时代"并不是指教会内部黑暗,而是指整个罗马帝国的文明趋于崩溃,在多方面文化的发展停滞不前,不少文化的遗产也渐渐失落。反过来,教会是保留那些文化遗产的使者;例如在很多地区,在蛮族入侵时,农民往往迁逃,以致不少农地荒废,甚至连耕作的技术也都失传了。教会很多修士便负起耕作的任务,并且保留了耕作技术。其实这时期也有它光明的一面。这时期是教会向欧洲西边及北边扩展神速的时期。以罗马为基地,教会差遣传教士带领蛮族归主。从主后六百年到七百五十年间,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以及盘踞于现今德国、法国地区的蛮族,全部归信基督。再过不多时候,北欧也归入了基督教的版图内。

由于东边的教会大大的萎缩,罗马的大主教便渐渐成为大公教会最有影响力的人,而罗马教会因其宣教的成就,也成为欧洲所有教会的母会,受她的牧养与管辖。于是罗马天主教便日益壮大,而一度极具影响力的东方教会在历史上竟扮演微不足道的角色,以后教会历史的焦点,几乎完全在西方教会的发展。

教皇的势力日益壮大,教会的地位日高,权力的斗争及各式各样的腐败也开始出现。意大利的贵族经常控制教皇的推选及其他的政策,因此,一些德性败坏的人竟也当起教皇来。从主后九百年开始,教皇的威望一落千丈,几经改革也无法扭转。在上的如此,在下的也如此,很多主教主管数个教区而从来不负牧养的责任。不单如此,他们竟将一些有利可图的圣职售卖,很多圣职人员的道德生活败坏非常。因此缺乏牧养和真理的教导,民间的各种迷信渗入平信徒的信仰生活中;有时圣职人员更利用这些迷信鱼肉信徒,如颁布、售卖赎罪券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神学方面,经院学派兴起,神学的反省几乎完全被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系统俘虏。理性的论证往往取代了对神话语的聆听与阐释,神的道被化成一套一套抽象玄奥的系统,与信徒的信心经历及生活相去不知千里。

在这情况下,上至教皇,下至信徒,都觉得教会急需改革,但他们不知从何着手。偶尔有几声旷野的呼喊,但都起不了什么作用。到了十六世纪初,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及文化意识的蜕变已由渐变而转速,急剧变革已如箭在弦。当一切条件就绪,马丁路德于一五一七年发动的改教运动便展开,对罗马天主教的信仰作出全面的检讨、批判与改革。马丁路德的改革运动如星火燎原一样地迅速蔓延,最初在德国,后来在瑞士、法国展开。不久,英国因亨利八世未能取得教皇批准他与皇后离婚,因而与教廷决裂,另一形式的改教运动也在英国展开。在德国的改教运动产生了信义宗的教会;在瑞士,因慈运理(Zwingli Ulrich Huldrych, 1484-1531 A.D.)及加尔文(John Calvin, 1509-1564 A.D.)领导的改教运动产生了改革宗的教会;在英国就产生了圣公会。信义宗与改革宗在欧洲不同的地区产生重要的影响。丹麦、瑞典、挪威受信义宗的影响极深,而苏格兰、荷兰、比利时则受改革宗的影响较深。在英国,一些不愿接受圣公会体制的信徒在十七世纪远渡重洋到北美洲寻求教会自由,这是美国立国的先祖,他们大都受改革宗的影响极深。然而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及波兰这些地区,改革运动因着各种因素而节节失利。所以改革运动以后,天主教的传统依然很牢固地坚立在这些地区。如此一来,教会便呈现分裂之势;天主教与改革派三百多年来一直彼此敌视。而在改革派中,不同的宗派因着信仰表达的重点不同及体制上的差异,也形成了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势。

在十七、十八世纪,天主教方面将精力倾注于传教的事工上,他们在拉丁美洲、亚洲,甚至在欧洲本身都有相当的成就。而此时,改革派却纠缠于宗派间或宗派内的神学争论中,将不少精力虚耗,在传教方面几乎交了白卷。

十七世纪开始,整个欧洲的精神文明正发生很大的变化。理性主义渐渐抬头,科学也相应快速地发展。到了十八世纪,欧洲出现了所谓启蒙运动。知识分子开始接受一种机械的宇宙观,认为宇宙就好像一个机械的系统,里面一切的现象都可以用机械的科学原理解释。于是,信徒的信心受到严重的考验;基督教的信仰受到多方面的质疑,为了应付这些挑战,一些神学家竟削足适履地将传统的信仰妥协,因而产生所谓自由派神学。在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刺激了工业的发展,西方在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之间,在物质文明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是空前未有的。这却带来西方精神生活的空虚,而教会也因此感受物质主义很大的压力。教会面临世俗化的危机。

然而在另一方面,十八、十九,以至二十世纪初期却是教会复兴更新的时期。自十八世纪末,复兴的火焰由英国燃烧至美国,再由美国蔓延到其他地区。这股复兴的火与教会传教的热忱相辅相成。因此,在这二百年来,改革派教会的增长也是空前未有的。

到二十世纪,教会面对着各种不同的挑战,就如共产主义,物质主义,民族主义等。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二十世纪是基督教节节败退的时期。共产主义在六十多年内席卷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而欧洲的教会似乎不断萎缩。然而,教会的生命力真是惊人的,在种种狂潮的冲击下,教会却不单没有退缩,反而有扩展之势。在主后一九八二年牛津大学出版的一份研究中,发现基督教仍占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而教会也在不断地增长中。

二十世纪是西方传教士撤退时期,也是本土教会兴起的时期。许多第三世界的教会在负起自治、自养、自传的责任后,发展极其迅速。而教会史也从以西方教会历史为主导的阐述转向多元的历史阐述,而从多元的历史发展中寻求普世的意义。

二十世纪也是合一运动开展的时期,但可惜合一运动稍为开展,在仍未能将不同宗派的距离拉近前,便大谈世界宗教的对话与合一,因而在推动天主教,东正教及基督教对谈、合作与合一方面,没有产生突破性的果效。而不久,合一运动的焦点也渐渐转移,从比较着重合一的讨论与活动,转移到政治及经济的解放,因而在第三世界的神学及教会生活,引起颇大的变化,也同时迫使普世教会正视信仰与处境的关连。我们可以说,二十世纪教会的宣讲是从过往回应理性思辩的时代潮流,转向回应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形势。

有人认为二十世纪教会最大的发展会在非洲和亚洲;在非洲,教会的宣教工作已经有相当的成就,而在亚洲,我们仍在起步的阶段。面对这么广大的禾田,亚洲基督徒的责任真是重大。

⑼ 基督教历史

基督教(希腊语:Χριστιανισμός、拉丁语:Christianismus)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宗教。天主教(拉丁语:Ecclesiam catholicam)、新教(德语:Protestantismus、法语:Protestantisme、英语:Protestantism)、东正教(希腊语:Ορθόδοξη Εκκλησία、教会斯拉夫语:Правосла́виѥ)、基督教马龙派等统称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称“耶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和基督教马龙派的统称一般用“基督宗教”这个词。但在本词条中,“基督教”指“基督宗教”,即总称,而不是新教。
目前基督教在全世界有约21.4亿信徒,为拥有信徒最多的宗教,以亚洲、非洲的信徒的发展最快。
从476年罗马帝国分裂至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1054年)马丁·路德1517年 加尔文
一. 耶稣基督教起源(origin)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旧称:迦南地)的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希伯来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希腊语:∏αλαιά Διαθήκη、拉丁语:Vetus Testamentum)。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希伯莱语:ישוע、希腊语:Ιησοῦς,拉丁语:Iesus)。出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母亲名叫玛利亚,父亲叫约瑟。基督教发端于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环境。1至5世纪基督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313年,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I Magnus)颁布米兰诏书(Edictum Mediolanensium),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所允许的宗教。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宣布它为国教。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 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 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这使得罗马帝政下的犹太教的祭司团大受影响,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后快。后来由于门徒犹大告密,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Pontius Pilatus)将耶稣逮捕。耶稣受尽打骂侮辱,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稣的心意却是为了要赎世人的罪,甘愿地流出自己的血。 依据他门徒们的见证,耶稣死后第三天从石窟坟墓中复活了。他的坟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满心疑惑的门徒们显现。他们渐渐确信耶稣真的复活了,是胜过死亡的救主。在耶稣升天超离这世界的时空后,他的门徒们起来热心宣扬耶稣的教训,并且宣告他是复活得胜死亡的主。信徒们组成彼此相爱、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团体,就是基督教会。 耶稣复活的这一天成为后世的复活节(希腊语:∏άσχα、拉丁语:Pascha)(每年春分以后、又逢月圆的第一个星期日)。罗马教皇当时以太阳神的生日制定了12月25日为耶稣的生日即圣诞节(拉丁语:Christi Natalis、希腊语:Χριστούγεννα)(耶稣出生的确实日子已不可考)。耶稣出生的那一年被后世定为公元纪年的元年(但因计算错误,耶稣实际出生的年份应为公元前六年或四年)。
部分非基督宗教教徒的史学家认为,耶稣传达的教义更加接近犹太教,而保禄(又译保罗,希腊语:Απόστολος ∏αύλος、拉丁语:Sanctus Paulus)对基督教教义做了较大贡献,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于犹太人范围。在蛮族之间传播基督教,具有开化功能并能确保罗马法的精髓和拉丁语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区流行。只有英国视罗马基督教为异教信仰。在克洛维的统治之下,法兰克人成为基督教徒,尔后并渡过莱茵河把基督教传播给日耳曼人。拜占庭人则在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之间传播东正教。在公元第五世纪初期,圣巴特瑞克把基督教带到爱尔兰,然后传播到苏格兰,再从北方返回英格兰。在第六世纪后期,教皇格列哥里(伟大者)派传教士由南部进入英格兰。在同一个世纪,英格兰人再一次皈依基督教。《圣经》中记载耶稣生平事迹寥寥无几,童年的事几乎未提到,只在《路加福音》第2章讲到他12岁时跟父母去耶路撒冷,在圣殿里坐在教师中间听讲发问的情景。然后就是第3章第23节说:"耶稣开头传道,年纪约有30岁。"此外,福音书记载的都是他传道以后的言行。所以黑格尔也觉得不无遗憾地说:"关於耶稣[思想]发展的成熟过程这一有趣的问题,我们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他最初出现时已经是在成年时期,那时他已经从犹太人传统旧俗念意识中解放出来了。"
"基督"一词在希腊文作"Χριστός",意为"受膏者",即希伯来文"弥赛亚"的对应词。在《新约》圣经中,常同耶稣连用或换用。但近代研究者常将耶稣同基督分开。有的还将"历史的耶稣"和"信仰的基督"加以区分。
信者得救的典故
《路加福音》23:39-43 在众人不信耶稣的情况下,和耶稣同钉十字架的一名犯人,悔过并信了耶稣,他的罪被赦免,并得救。

基督教发展

早期基督教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相对于传统犹太教强调遵循律法,基督教则强调耶稣救赎的恩典,并认为只要信奉耶稣基督就是旧约圣经里众先知所默示的救世主,愿意接受他为主,并决意以上帝的心意为生活的准则,让耶稣基督为自己承担所犯的过错,就被认为是已悔改,可以借着洗礼被接纳成为教会的一分子。
在基督教早期阶段,基督教会曾实行财产共有,外界视其为一种秘密性的宗教组织。犹太人视教会为离经叛道的异端,常常向罗马当局控告他们。罗马政府认为基督教只是犹太教的一支,起初并不如何逼迫教会。直到尼禄皇帝(公元54年-68年)在位时,教会的人数已增长到不可忽视的程度,从公元60年代中期罗马政府的迫害就开始了。当时教徒普遍不分种族及社会阶层,就连当时的奴隶在信主以后亦可即时被接纳为弟兄。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社会各阶层愈来愈多人加入教会。教会虽在第二、三世纪遭遇多次可怕的大逼迫,许多主教和信徒被烧死,在竞技场中被野兽吃掉,但教会依然继续茁壮,直到313年颁布的米兰敕令,罗马帝国终于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随着基督教的发展,教会开始将耶稣复活的一天定为复活节,又定12月25日为耶稣的生日,即圣诞节(耶稣出生的确实日子已不可考)。

中世纪的基督教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之后,不少日耳曼人的部族,例如法兰克人,亦开始皈依基督宗教。由于日耳曼人的文化水平比罗马人低,甚至连自己的文字也没有,于是教会便成了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唯一学术权威;因为当时几乎只有教士和修士才能读书识字,所有的学者都是教会人士。正因如此[来源请求],西欧便开始完全陷入一片黑暗的迷信时代。
1054年,基督教分化为公教(在中国称天主教)和正教(在中国称东正教)。天主教以罗马教廷为中心,权力集中于教宗身上;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教会最高权力属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1096年-1291年,天主教以维护基督教为名,展开了8次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16世纪,德国、瑞士、荷兰、北欧和英国等地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它产生出脱离天主教会的基督教新教教会。领导人物是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他们建立了新教和圣公会,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中国所称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新教。

现今的基督教

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还包括宣称跟其他教会有着不同历史渊源和信念的基督教派。2004年止,基督教信徒有20亿人。当中基督教信徒包括天主教会的11亿人、东正教会的2亿1600万人、边缘教会约3170万人、属基督新教各教派约3亿6700万人和英国国教会的8400万人。至于独立教会(不隶属于任何主要的宗派)的4亿1400万人,实际上主要是指在非洲的科普特派。
目前基督宗教乃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但整体上和世界人口成长率比较却是正在萎缩。当世界人口以大约每年1.25%的成长率增加,基督教却是每年仅成长1.12%。相较之下,伊斯兰教是以每年1.76%成长。不过基督教在特定区域(如非洲、亚洲)和特定的教会族群(如福音派、灵恩派和“独立”教派)却是快速成长。

阅读全文

与教会的历史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