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79年前后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对中国发展有什么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发展目标
中美建交,外部环境得以改善
中国开始出现大规模对外移民潮
② 中国1949至1979年历史大事记及其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3.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国量,提高了中国的政治地位,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原子弹是世界上杀伤力最强的核武器之一。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加强中国的国防力量。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的。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和开始起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句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③ 1949——1979发生了些什么国家大事
·1949年 开国大典在京举行 新中国成立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抗美援朝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河北省政府公审刘青山、张子善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54年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54宪法”颁布
·1955年 海陆空三军大授衔 十大元帅、十大将军
·1956年 “解放”牌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
·1957年 马寅初在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新人口论》
·1958年 大跃进、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大庆油田被发现
·1960年 苏联单方面召回全部在华专家
·1961年 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从善战犯获特赦
·1962年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963年 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 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成立
·1966年 文化大革命爆发
·1967年 八个样板戏风行中国
·1968年 各地开始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1969年 中苏爆发珍宝岛武装冲突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
·1971年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 尼克松访华 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1973年 文革“白卷英雄”张铁生被推到“台前”
·1974年 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并开始发掘
·1975年 中国农林科学院鉴定并推广杂交水稻
·1976年 粉碎四人帮 十年文革结束
·1977年 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 对越自卫反击战
·1980年 最高法院公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
·1981年 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
·1982年 计划生育定位基本国策
·1983年 中央台首届春节晚会举办
·1984年 新中国代表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
·1985年 邓小平宣布我国政府裁军100万
·1986年 863高科技发展计划开始实施
·1987年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
·1988年 价格闯关
·1989年 团中央、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
·1990年 上海证交所成立
·1991年 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
·1992年 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
·1993年 “汪辜会谈”
·1994年 全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开始
·1995年 双休日改变生活
·1996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湾海峡进行陆海空联合演习
·1997年 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8年 长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大洪水 全国抗洪救灾
·1999年 全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
·2000年 成克杰、胡长清、厦门远华贪腐事件被处理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 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2003年 众志成城 抗击非典
·2004年 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 保护私产入宪
·2005年 神舟六号载人飞行圆满成功
·2006年 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
·2007年 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物权法》
·2008年 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
④ 1979年我国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1、中美建交
中国与美国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
5、邓小平出席庆祝我国在国际奥委会恢复合法权利茶话会
1979年11月28日,国家体委、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茶话会,祝贺我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邓颖超在会上发表讲话。
中美建交 - 网络
邓小平访美 - 网络
对越自卫反击战 - 网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运动会 - 网络
邓小平出席庆祝我国在国际奥委会恢复合法权利茶话会 - 人民网
⑤ 79事件的历史背景!
南宁79事件简介:2006年7月7日,被告梁某在南宁时空网发帖召集网友进行户外探险活动,帖子内容为:“7月8、 号赵江泡水FB,……要一起的报名了哦!好定人数,费用AA,应该每人60元左右,明天周六8点……集合。[1]”受被告陈某邀请,受害人骆某(系两原告之女)答应与陈某一同参加。7月8号,各参加成员共13人在南宁市安吉客运站集合。每人交付给梁某60元活动费用后,乘坐梁某提供的车辆前往活动地点。7月8日晚,该团队扎帐篷于赵江河谷裸露的石块上,骆某、陈某同住一个帐篷。7月8号晚上至7月9日凌晨,该地区普降暴雨。7月9日上午7时许,山洪爆发,骆某被冲走,其他成员在自救或者互救脱离危险后,电话报警。事后,于河流下游发现骆某遇难遗体。骆某父母以人身损害赔偿为由将梁某、陈某及其他同行成员共十一人告上法庭。
一审法院审理后判决[2]:梁某是此次活动的发帖人,且随后的一系列行为也具有组织行为的特征,应认定为组织者,对此次活动应具有前瞻意识,负有指导队员认识困难、克服困难的责任,由于对天气形势判断失误,应当预见没有预见;选择扎营地点不当,且在天降暴雨的情况下,没有安排队员守夜,也不组织队员及时撤离,最终发生骆某死亡的后果,其行为具备疏忽大意、疏于防范、未尽职责的重大过失,且具有明显主观过错,必须承担本案中最大的责任,判决承担60%的责任。同时,一审法院认为,基于相约进行户外探险行为的关系,各参加人之间在发生危险时,具有对自身及其他人进行救助的义务。对除梁某之外的其他被告人而言,已完成自救义务,但考虑到救助他人的客观条件的限制,仅需承担本案最轻的责任,判决承担15%的责任。对受害人骆某而言,法院认为在本案中既未完成自救义务,也未完成救助他人的义务,应承担25%的责任。
从一审法院的判决中可以看出,法院认为被告之所以应该承担责任的关键在于其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被告负有对被害人的救助义务。救助义务是理论界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
救助义务可以分为公法上的救助义务和私法上的救助义务,下面仅就私法上的救助义务即主要是民事救助义务谈几点。
民事救助义务问题的提出始于詹姆斯·巴尔·埃姆斯(James.Barr.Ames)1908年发表于《哈佛法律评论》的名为《法律与道德》的经典之作。他在文中提出,假设你过桥时,正好有人掉到河里并大声呼救,你有义务扔给他一条绳子来救助他们吗?答案是此事归良心管辖,法律规定人们无须承担这种救助义务。因为“法律不能强迫人们之间主动的行善。人们是否要当好人撒马利亚人[3]取决于他们的良知。”虽然这些年来,救助义务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司法实践中认可了强加给行为人救助陌生人义务的例外;二是扩大了积极义务的解释适用范围。但是在侵权法上,我们仍不将救助义务看作人们承担的普遍性质的义务。虽然人们有时认为,该规则之所以存续仅因为在操作上难以界定和强制执行救助义务,但真正的解释似乎更为深刻,即我们无法确定,从原则上为人们设定救助义务是否正当。反对的理由如下:
(一)救助义务与法律的自由原则相悖
洛克和康德认为,法律的固有功能是保护人们的权利免受侵犯。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可以为所欲为。法律无法要求人们为他人利益作为。政府如果科加救助义务于他人,将未经其同意并违背其意愿迫使他们进入可能的危险或不便,就干预了其自治和个人的自由[4]。这与道德上负有救助处于困境之人是两个问题。
(二)传统法律的立场
一直以来,传统的私法理论认为,市民是以自己为目的,以他人为手段的人,“个别的人,作为这种国家的市民来说,就是私人,他们都把本身利益当作自己的目的”[5]。市民的原则就是利己的。到后来的康德认为,行为规则可以分为法律的规则和伦理的规则。前者仅仅约束人们的行为,后者除此之外,尚约束人们的动机。我们把前一种称为合法,后一种称为符合道德。伦理的规则无法纳入到法律调整之中,法律只能规定前一种规则[6]。这一点可以从古罗马法及德国民法典中看出来[7]。所以延续发展至今的民法理论一直认为,被告仅对自己的滥作为或者是不正当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对其不作为不承担责任,或者不对其没有为其他人利益作为承担责任。当然传统私法所坚持的这一立场并不当然表明其是正确无误的。
(三)救助义务与私法结构格格不入
近年来,美国学者恩斯特·丁· 温利伯提出了形式主义的私法理论[8]。他认为,私法的功能不仅在于促进个人或者集体的善,不管这种善是从工具主义者的角度还是非工具主义者的角度加以理解。私法建立在自治、自决的人的基础之上,在外部世界中,人的自由表现为对人身或财产享有权利。私法是人们之间外部交往的规范框架,这种规范框架能够保护与整体自由相一致的个人的外部自由。因此,私法所强加的义务其实是消极的,它禁止人们损害他人的权利,但并不要求人们为他人的利益而行为。因此,温利伯主张,对个人强加救助的积极义务势将与私法自治的结构相冲突。
故而,法律制度的设计中着实不应该对民事个体强加以救助之义务。就本案来看,在南宁79事件法院的一审判决中,法官认为,应根据“受害人骆某、被告梁某与其余十一名被告在本次户外活动中的主观过错大小、事发当时的客观条件及其行为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确定民事责任。”显然,法官系将其看作是一起共同侵权行为来看待的。但是法官没有说明作为侵权产生前提之民事救助义务之存在及为何存在,在这一点上,法官的做法有耍滑头之嫌疑,抑或法官自己也很难说清楚这样判的理论根据何在。我们还可以在判决书中看到这样的矛盾:在判决书中,除梁某之外的其余11名被告承担的是25%的连带责任,理由是这些被告违背了对彼此的救助义务,构成共同侵权,故应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却把梁某的责任单独划出,让人不解。按照判决书的思维,难道不应该是梁某与其他被告一起承担25%的连带责任,然后再就其应该多承担的部分负责?在这里,一审法院判决思维过于简单,没有很好的理顺这一关系。此外,在判决书中出现了最自己的救助义务这一说法,笔者实在不能理解。法律何时能对个人强加了对自身的救助义务。一般说来,任何人都会使自己避免或者逃离危难之境地,这是一种本能,而绝非属于法律结构中的义务范畴。难道我们还能够对那些见义勇为、为了救助他人而使自己陷于危险环境的人们施以惩罚?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法官在判案的时候思维中当然的附加给了被告人以民事救助义务之重责,这种思想是危险的。
我们必须尊重司法程序的正义性,而且就个案来说,案件的判决结果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譬如证据。但是即便如此,在一审判决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思想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反思。私法领域中的救助义务的设置将会束缚个人神圣自由权利之伸张,不宜确立。
-------------------------------------------------------------------------------
* 陈昊,广西大学法学院。
[1]活动召集帖子见网址 http://bbs1.nnsky.com/dispbbs.asp?BoardID=19&ID=2829011。访问时间2006年12月27日。
[2]一审法院判决书见网址http://bbs.auly.com/dtl.asp?pid=18685&cid=20。访问时间2006年12月27日。
[3] 好人撒马利亚人语出《圣经·路边福音》10:30-37记述的一个故事,讲一个人受难,很多人视之不顾,唯有一个撒马利亚人对其实施了救助。后来,人们使用此词来指称帮助他人的人,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中救人的人,自20世纪60年代起,好人撒马利亚人成为一个法律术语。
[4] Sheldon Nahmod,The Duty to Rescue and the Exos Meta-Narrative of Jewish Law,In 16(199) Arizo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P762.
[5] 【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201页。
[6] 【德】康德著。《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32页。
[7] 徐国栋著《人性论与市民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9月版,48页,106页。
[8] 参见恩斯特·丁· 温利伯《救助和补偿》1990年;《侵权法上的特殊道德》1989年;《侵权法的理性》1989年;《私法上的权利和利益》1989年:《私法理念》。在早期作品中,温利伯在道德基础上赞成救助义务,然而,今年来,他形成了法律建立在优先于伦理概念的权利概念的基础上的观点,而且仅出于伦理方面的考虑,并不能为法律分析提供好基础。
本文由法律思想网整理。
⑥ 1979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一、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 这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 抓住机遇, 促成中美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
二、中共中央为地主、富农分子摘帽
1979年1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除极少数坚持反动立场至今还没有改造好的以外,凡是多年来遵守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富、反、坏分子,经过群众评审,县委批准,一律摘掉帽子,给予人民公社社员待遇。
地、富家庭出身的社员,他们本人成份一律定为公社社员,与其他社员一样待遇。凡入学、招开、参军、入团、入党和分配工作等方面主要看政治表现。
三、邓小平访美
应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夫人的邀请,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和夫人卓琳于1979年1月29日─2月5日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邓小平在华盛顿、亚特兰大、休斯顿和西雅图等城市进行了参观访问,并在华盛顿与卡特总统进行了诚挚的和富有成果的会谈。
访问期间,邓小平、卡特总统分别代表中美政府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方毅副总理、普雷斯总统科学顾问签署了两国在教育、农业、空间方面的合作的谅解的换文;方毅副总理、施莱辛格能源部长签署了两国在高能物理方面合作的协议;黄华外长、万斯国务卿签署了关于建立领事关系和互设总领事馆的协议;双方还同意签订贸易、航空、海运协定。
四、对越自卫反击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越南称之为1979年北部边界战争或越中边界战争,国际上将其视为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一部分),是指于1979年2~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对在中越边境挑衅和入侵的越南军队进行的自卫还击作战 。
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中国采取自卫措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宣布撤出越南。中国边防部队撤出越南之后,双方都宣布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
20世纪80年代,两国继续军事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20世纪90年初,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运动会开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运动会,简称第四届全运会,1979 年9月15日在北京开幕。华国锋、邓小平、李先念等参加了开幕式。
这届运动会由共青团中央、国家体委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联合举办了“新长征火炬接力”,7月1日在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点燃火炬,50多万名青少年参加接力跑,途经15个省市,历时77天,行程25000 里,于9月15日把火炬传到北京第4届全运会开幕式会场。
参加这届运动会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单位评选出来的全国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338人,有包括台湾省在内的31个单位的15189名运动员参加各项比赛。部分项目的比赛在外地进行,到北京参加比赛的运动员3824人运动会上,有5人5次打破5项世界纪录,2人3次打破3项世界青年纪录,3人3次平 3项世界纪录, 36个队204人376次打破102项全国纪录, 2个队 6人10次打破5项全国少年纪录。
⑦ 1979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1、中美建交,积极促抄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的和日渐走向复兴强盛繁荣的中国。
2、1979年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开始酝酿讨论。
3、公元1979年,是中国正式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改革开放正确道路的第一年。
拓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同时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日益重要。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 中苏之间的裂痕加大。从美方来说,美国经过二十几年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逐渐意识到外交政策的失败,而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不得不考虑改善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的恶化为中美关系改善提供了契机。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 这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 抓住机遇, 促成中美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
⑧ 1979的历史大事件
这年爆发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有改革开放,埃及总统萨达特历史性的访问了耶路撒冷,满意的话就采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