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康熙真实面目民间历史学者

康熙真实面目民间历史学者

发布时间:2021-03-10 15:01:22

『壹』 历史上真正的康熙是什么样的人

如想全面了解,建议你看看《康熙自画像》这本书,美国历史学家所写,相对客观,即不给他歌功颂德,又不胡乱抹黑。
这里提一点,就是他对这个国家的意义。
康熙最主要的贡献,在于解决北方边患。当时北方两大对手:俄国、准噶尔蒙古。康熙将俄国挡在外兴安岭以北,并将准噶尔击退,赶到天山一带,使中国控制喀尔喀蒙古(外蒙古)。有人说他签的《尼布楚条约》是卖国,这太过苛刻了。那里本是蒙古人地盘,不是满族人活动区域,更是连汉人的鸟毛都没有,当地人也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俄国人在拼命争,清朝也再争,最后两家瓜分。俄国控制了雅库特蒙古,清朝保住整个黑龙江流域。楼上说他丢领土,你咋就没看到他争来多少呢?
对付准噶尔,是他另一大贡献,因为一方面借此机会控制外蒙古各部,第一次也是最彻底的一次使蒙古各部臣服,从此蒙古人再也没有南下入寇。
康熙没活到准噶尔灭亡那一天,但是他把击垮准噶尔作为基本国策,交给他的儿孙去完成。因为自从跟俄国人打过交道后,康熙就认识到俄国人的危害性,说百年之后,其必为中国之祸。因此尽最大努力防范俄国。在当时,俄国在中亚已经开始扩张,下一个对手就是准噶尔,如果不能抢在俄国人动手前,先吞并准噶尔,将国防第一线推进到中亚,那么以俄国人的手段,准噶尔迟早会被其吞并,到时候俄国的哥萨克骑兵就会出现在陕甘一带,那对中国的安全将是一个巨大威胁。经过雍正、乾隆的努力,准噶尔最终被清朝吞并,中国的疆域也推进至中亚,今天我们的地图上也才出现“新疆”。

『贰』 精彩发现:历史上康熙真的微服私访过吗

事实上,康熙皇帝作为专制君主,是不可能深入民间接近群众的,他的微服私访故事于史无证,不过属于后世的戏说而已。 虽然康熙皇帝未必有过微服私访,但他确实是中国历史上到地方上巡察社会与了解民情最多的皇帝之一。《圣祖仁皇帝圣训》设有“省方”类目,记载康熙皇帝有关巡幸的一些谕旨,表明康熙皇帝的行政特色。省方,就是视察四方。翻开《清圣祖实录》,有关康熙皇帝巡幸的记载连篇累牍。他东巡山东,西巡陕西,北巡塞外,南巡江浙,京畿之地更是频繁巡视之地。巍峨泰山、名胜孔府、壮丽五台、苍莽草原、清秀水乡都留下了康熙皇帝的足迹,不过他的巡视主要不是为了游玩,而是出于政务的考虑,从这个角度看,康熙巡幸是勤政的反映。 我们还是看看康熙皇帝巡视地方的一些具体情形,以了解康熙巡幸的历史面貌。康熙皇帝最有代表性的巡视是六次南巡。南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黄淮冲决为患”的问题,亲历河道,寻求治河方案,考察治河工程;同时周知吏治,观览民情。南巡主要走水路运河,御舟自京而下,途径直隶(今河北)、山东、江浙,最远到达苏杭。 康熙皇帝十分注意巡幸,尽量避免骚扰百姓。他要求凡巡幸一切需用之物,皆从节俭,巡幸需用草豆木炭食物,概勿令地方官派取民间,扰害百姓,由衙门照时价采买供给。巡幸时常带负责监察的科道官,稽查强行买卖扰害百姓者。要求地方文武大小官员不许与扈从官员以戚友送礼,对于馈送收受人员,“以军法从事”,其扈从大小官员及随往仆役,如有横行生事扰民者,一并从重治罪。还到处张贴安民告示,声明发现地方官私征,定行从重治罪。要求凡经过地方,百姓须各安生业,照常生活,不得迁移远避,反滋扰累。康熙皇帝巡视也注意减少随从人员,轻装南下,巡视堤堰,沿途皆设营幄,不御屋庐。康熙皇帝说自己“便道至浙江观风问俗,简约仪从,卤簿不设,扈从者仅三百余人”。据此可知简约情形下他的巡视队伍规模。巡幸驻跸之处,他说也未有超过三日的,担心扈从人众,恐多留一日即滋百姓一日之扰。可见他注意节制,尽量少给百姓找麻烦。 尽管如此,地方官害怕接驾不周,同时也想借机敛钱,还是有扰害百姓之事的。康熙皇帝就曾说:各省不肖官员借口修理行宫,供备器物,并建造御书碑亭等项名色,动用正项钱粮。说是捐俸偿还,并不偿补,及至亏空数多,复加倍私派科敛肥己,以致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种种弊端,不可胜指。巡幸免不了加重百姓的经济负担。 康熙皇帝认为:“百姓足则国家充裕,若期比屋丰盈,必以蠲租减赋,除其杂派为先。”同时他为了减轻巡幸沿途百姓的负担,经常蠲免沿途地区的地丁钱粮。如第二次南巡,将江南全省积年民欠一应地丁钱粮、屯粱芦课、米麦豆杂税二百二十余万概与蠲除。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第三次南巡,看见淮扬一路既困潦灾,所过州县耕获、市场不及以前二十三年(1684年)、二十八年(1689年)第一、二次南巡时,认为:“此皆由地方有司奉行不善,不能使实惠及民”,因此“亟思拯恤,截留漕粮,宽免积欠”。采取切实措施减轻百姓负担。他也认识到,蠲免钱粮原为百姓小民,然而田亩多归缙绅豪富之家,小民所获甚微,无田穷民未必均沾实惠,约计人民有恒业者十之三四,余皆赁地出租,所余之粮仅能度日。于是要求地主也要给佃户适当免收地租,调整主佃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由于康熙皇帝大量蠲免钱粮,民间有建立碑亭称颂的,康熙皇帝担心此举各地仿效,未免致损民力,下令停止建造。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南巡驻跸苏州府城内,正逢生日万寿节,官民奏进各种食物。康熙皇帝以“因阅视河工,巡访风俗而来,非为诞辰也”,谢绝礼物。 康熙皇帝还以江南浙江为人文萃集之地,入学名额应酌量加增,又于府学分大中小各增五名,以示奖励人才之意,也有同江南知识分子联络感情作用。 清朝常有百姓拦截官舆告状之事发生,皇帝的舆轿被拦阻,势必影响巡视进展,也不利于安全。于是还严禁军民怀奸挟诈,希逞私愤,善于驻跸处所告讦;倘有妄控,除所告事不与准理外,仍严加治罪。从这一点看,康熙皇帝是不会喜欢进行微服私访的。 但是,康熙皇帝巡幸也不是不见百姓。他到了扬州一带,因不严警跸,百姓男女老幼奔走杂沓,瞻望恐后,高岸水次,甚至有倾跌之虞。于是要求百姓:“止于夹道跪迎,毋得紊乱追趋,致有诸患。”康熙皇帝巡视山东时,所经城邑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康熙皇帝询问道路旁的百姓收成情况,得知“连岁顺成,民生稍得安业”。一般来说,南巡多由舟行,官民群集两岸迎驾,由陆路西巡,经过郡邑官民无不扶老携幼,欢腾道旁。康熙皇帝令在乘舆左右备咨地方利弊,据说大家都畅所欲言。康熙皇帝曾巡幸至德州,见有一二灾民流移道路,于是询问疾苦,表示关心。 康熙皇帝自称通过到处巡幸,因此风俗民情无不洞悉。巡视南方时注意米价的变动和市场供求关系,防止米价上涨;关心全国各地纳税交银而加征的钱粮火耗数量,反对官员加重火耗;了解到江浙人喜好争讼,告诫改变风尚;认为江南人习尚奢靡,家无储蓄,山西商人多在当地经商,勤俭生活,故多富饶,倡导移风易俗。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对大臣说:“朕巡幸七省,畿辅秦晋民俗丰裕,江浙则较三十八年时更胜,山东近因水旱大异畴昔,河南百姓生计甚艰,此二省之民深历朕怀。”这是他巡视地方得到的民生印象,非端居宫中的帝王可比。康熙皇帝评价说:江浙山东等处地方官,因他不时巡幸,各加勉力,操守皆优,山陕官员则劣甚。并说他恨贪污之吏,更过于搞分裂反叛的噶尔丹,此后澄清吏治,如策划平息噶尔丹就好了。 巡视使康熙皇帝了解到一些民间具体情况,对于行政决策起到了好的作用。如他针对各省督抚上奏编审人丁数目,并未将增加之数全部上报。于是说他凡巡幸地方,所至询问一户或有五六丁止一人交纳钱粮,或有九丁十丁亦止二三人交纳钱粮,其他人并无差徭,共享安乐。西南平定以来,人口日增,土地开垦耕种,生齿实繁。为掌握人丁的实数,决定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起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康熙皇帝巡视地方也不耽误工作。如康熙二十三年首次南巡,规定奏章俱三日一送行在(“行在”是指皇帝所在的地方,本指京都。后泛指皇帝所到之处。),有时内阁送来的时间晚了,他要批阅到深夜。 康熙皇帝以频繁的巡视地方,关心民生,处理政务,给人们留下了“勤政爱民”的良好形象,为以后的皇帝树立了榜样。至于康熙皇帝微服私访民间的故事,也只是后来者根据他六次南巡的史实编造出来的罢了!

『叁』 历史真实的康熙帝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 康熙一生勤政。“勤政实为君之大本,怠荒实亡国之病源”。清朝的皇帝,从天命汗到光绪帝(除同治帝外)都是勤政的

『肆』 电视剧《康熙王朝》是按照真实历史来拍的吗

在进入电视剧《康熙王朝》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的康熙。康熙帝8岁即位,69岁去世,在位长达61年,除去亲政前的7年,其执政也达54年。在位时间之久,堪称中国历代皇帝之最。他不仅是清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个贤明君主之一。他治国首重治黄,根治水患,整修大运河,畅通增运,奖励垦荒,镯免钱粮,增丁不加赋,经济空前繁荣;倡导文教,注重教育,组织学者整理典籍,编幕图书。他以杰出的才能,巨大的勇气,开创了一个盛世的新时代,把中国封建社会推进到新的发展高峰。在他的统治下,坚持国家的统一,反对分裂;对外反侵略,捍卫国家主权;推行民族联合的政策,实现了国家与民族的“大一统”,把一个历经50多年战乱、残破而分裂的中国,重新凝聚成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的国家。康熙对于清朝来说,确实是具有丰功伟略,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

康熙皇帝的辉煌一生成就了《康熙王朝》成功的基本背景,这样一部反映伟大帝王的电视剧,首先就已经有了夺人眼球的吸引力。《康熙王朝》也确实成为了一个经典。但就是这个经典的历史正剧,偏偏在历史知识上错误百出。可以说它每一集都有不止一处的历史硬伤,整部四十六集的电视剧中历史错误更是多如牛毛。


『伍』 康熙真的是千古一帝么请告诉我真实的清朝历史,不要那些辫子戏里面被扭曲和粉饰过的。

我们抛开民族歧视,从他的功劳看哪一点能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比。第一除鳌拜,这只不过是满族内部最高权利的斗争,能算历史功绩吗。第二平三番,以全国之力打一个地方藩王,还打了8年,要不是吴三桂早死,他还不一定赢,这份功绩比得上三个月就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汉景帝吗。第三打准格尔,动用全国大军两次,第一次用全国大军没打赢个蒙古部落,要不是准格尔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第二次他也悬。平定少数民族他能和汉武帝比吗。第四尼布楚条约在我看来就是中国第一份丧权辱国的条约,俄国那时在远东不过几千兵力,你看康熙打的那仗我都不好意思说了,东北又是你满清老家,转手之间就是十万大军,跟他签什么,大炮的射程就是疆域,只要挥军向北一指立刻开疆数千里。第五收台,又是在人家郑经死后收,这也能算他的才能以全国打一个岛,随便换了谁都行。不过他的运气非常的好,他的对手吴三桂准格尔郑经都是在和他角力半路中死去,狗屎运,就他这五条功绩也配称千古一帝,敢和秦皇汉武比,这个人也十分自大 狂傲,连秦皇汉武都没有称个圣,汉武帝都没把自己放到和孔子一样的地位,他康麻子竟然敢称圣祖。我只能说句不要脸。但话又说回来他并不是一无是处,但是和秦皇汉武比他差的很远连唐宗宋祖也比不上,只能说不是个无为之君,比那些碌碌无为之辈有功绩,但如果把他放到他当时那个时代的世界中,毫无疑问他们满清12酋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陆』 我想知道关于康熙的真正历史

清朝的康熙皇帝玄烨(1661--1772在位)酷爱书法,他说:“人果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朕所及明季之与我之耆旧,善于书法者俱长寿,而身强健。复有能画的汉人或造器物匠役,其巧绝于人者,皆寿至七八十,身体强健,画作如常,由是观之,凡人心志有所专,即是养身之道。” 玄烨主张“志有所专,即是养生之道”,过去有人认为勤奋、刻苦会损害身心健康,影响长寿,其实这样是不对的。玄烨认为书法家为写好字,在挥毫之前,总要“收视厌听,绝虑凝神,尽量做到心正气和,其效果对于身心健康大有好处。”他还举例说,古代长寿的书法家大有人在,如书写“九成宫”的唐代书法家欧阳洵,终年八十五岁;写“天子庙堂碑”的虞世南,活到了八十九岁;写“玄秘塔”的柳公权,八十八岁才去世。可见玄烨的这一论断,确实是经过一番考证的。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紧张的工作开始得越早,持续的时间越长,人衰老的速度反而会越慢。所以,人要想衰老得慢,就必须保持脑力和体力的活动。然而现在的中老年退休后工作量和运动量都较小的情况下,不仅需要四肢肌肉筋骨运动,同时也需要大脑的思维运动,这两者的具全是延年长寿必不可少的。而书法正是这两者的结合,所以说书法可以令人长寿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而康熙皇帝级够从书法家长寿的现象中,观察到书法可以令人长寿的奥妙所在,这不得不令人信服且佩服。 数学解方程时,人们总会碰到"元"、"次"、"根(解)"。不过,你知道题目中的数学术语"元"、"次"、"根(解)"(当然只是指汉语译名)是谁创造的?说来你也许不信,是清朝的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是一个抱负远大、好学上进的君主,他曾拜比利时的南怀仁等传教士为师,学习天文、数学、地理,还学拉丁文。康熙大帝虽然聪颖过人,但是听外籍教师讲课并不轻松。因为南怀仁等人的汉语和满语水平有限,日常会话还能够勉强对付着,而要将严谨而高深的科学知识表达出来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而当时课本多是外文,即使中译本也是半通不通的。这样,学习中就必然有许多精力被消耗在语言沟通上,进度不快。 不过,康熙学习很刻苦,也很有耐心。一遍听不懂,就请老师再讲一遍,直至真正弄懂为止。南怀仁在讲方程时句子冗长,吐音又很不清楚,康熙的脑子常常被搞得晕晕糊糊的。怎样才能让老师讲得好懂呢?一阵冥思苦想后,一个妙法突然冒出来。他向南怀仁建议,将未知数翻译为"元",最高次数翻译为"次"(限整式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翻译为"根"或"解"……南怀仁用笔认真地记了下来,随即用这些新创术语换下自己原先使用的繁琐词语:"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根(解)'……果然扫除了很多障碍,提高数学效率。南怀仁惊疑地盯着康熙,愣怔了一会儿,突然按照西方最亲切的礼节一下子将康熙紧紧抱住:"我读书和教书几十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还从来没见过一个像您这样肯动脑筋的人!" 在清朝皇帝的御膳谱里,除了山珍海味和各种精细食品外,还有一种粗粮:玉米粥。在德龄著的《清宫琐记》中,就记载着慈禧太后爱吃玉米粥的事。那么,玉米粥是怎么进皇家食谱的呢? 相传,康熙皇帝一次带着侍从到滦平的长山峪一带打猎。眼看太阳要落山了,康熙皇帝正要往回走,忽然发现一只梅花鹿,他急忙快马加鞭,紧追不舍。这时,天色渐黑,侍从也不知哪里去了。康熙累得气喘吁吁,肚子也饿得咕咕叫,只好策马往回走。走了一会儿,突然见前面有灯光,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家农舍。康熙勒住了马,从窗子里看到一个白发老人和几个儿子正要吃饭。饭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焦黄焦黄的玉米面干粮和香喷喷的玉米粥,还有野兔肉炖蘑菇、烧金针菇和一大盘凉菜。香味一阵一阵扑鼻而来,真是馋人。康熙这时更觉肚子饿了,他下马走进农舍,向一家人施礼说:“我是过路的,因为天晚了,肚子也饿了,想借一餐,一定多付银两。”山里人直爽好客,一听说远来的客人,立刻让到上座。康熙略略客气几句,就和这一家人吃了起来。康熙觉得从来没有吃过这样香美的饭菜。但是他最爱吃的还是玉米粥,又粘乎,又爽口,样子也好看,就像珍珠粒一样。康熙一连吃了三碗。这家人见他实实在在,也很高兴。 康熙吃完饭,问道:“这么好吃的饭菜是谁烧的,一定是个巧媳妇吧?”老人说:“不是,我家没女儿,只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上山打猎,二儿子上山砍柴,三儿子在家种菜做饭。这饭菜就是三儿子做的。”康熙看见三儿子长得眉清目秀,也很喜欢。正在这时,皇帝的侍从在外边看到皇帝的御马,找了进来。这家人这才知道来客是皇帝,惶恐万分,赶紧磕头。康熙笑着说:“看你们一家快快乐乐享太平,朕很高兴!”他吩咐赏银百两,才乘马而去。 过了几天,康熙想起了好吃的玉米粥,派人找到老汉的三儿子,让他在御膳房里专做玉米粥。从此,玉米粥便写进了御膳房的食谱。 康熙的母亲对书法颇有研究,尤其喜欢当时书法大家赵涵的一些字帖,便让康熙学习。康熙也乐此不疲,学习一个时期后康熙觉得差不多了,便试着上街写字。一天,他以秀才的身份去周至县城私访,在大街上铺开纸张,挥笔写到:“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知年”。 因疏忽把悄然的“然”字丢了上边的一点,尽管如此他依然喜出望外,自言自语道:“听说周至有个赵涵字写得不错,诸位看我的字与赵涵比谁居其上?” 话音刚落,一位老者提笔在那个“然”字上添了一点,这一点点得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康熙见状惊问:“请问老先生尊讳?”人群中有人搭话:“他就是我们周至的赵涵!”听说是赵涵,康熙立即请他到酒家,席间便请教起书法来。赵涵也不客气,从运笔到布局,从揣摩到腹稿,讲得头头是道。康熙听了如醉如痴,不住地称奇:“先生造诣颇深,教诲之言当为师训。”分手时,康熙道出了自己的身份,并请赵涵进京称臣。赵涵听说是皇上驾到,吓得连连叩头:“万岁明鉴,恕小人无礼!” 康熙私访回京,想试试母亲对书法的眼力,就把在周至大街上写的字拿给她看。母亲拿起字来端详了一会儿,说:“康熙学字数十年,只有一点像赵涵。”并把赵涵添上的一点指给康熙。康熙听后对母亲更加敬重,从此也坚定了他学习赵涵书法的决心。 电视剧中,有孝庄给顺治下毒的情节,顺治的归宿也以出家告终。事实上,顺治死于天花。死亡时间为顺治十八年六月初八。 在教育儿子方面,至少在顺治婚姻问题上,孝庄并不是一个成功者。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年幼的皇孙身上,要求玄烨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帝王规范。玄烨出痘痊愈后,孝庄就让他“入书房读书”,还让皇孙随从“站班当差”,同大臣一起参加各种跪拜礼仪。 玄烨当上少年天子后,孝庄常给他讲“得众则得国”的道理。一次,祖母当着王公大臣的面问康熙的志向,他不假思索,按照祖母平日的教诲回答说:“惟愿天下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这一回答着实令在场的官员称赞不已。 随着鳌拜专权问题的日益严重,康熙在祖母的支持和策划下,开始实施擒鳌拜的计划。当鳌拜到内廷觐见康熙时,内侍将一个折腿椅子请他坐。康熙命赐茶,内侍用一只经沸水煮过的碗盛茶,鳌拜接茶时因炙手难耐,茶碗猝然坠地,鳌拜屈身拾碗,身后的内侍趁势将他扑倒。《清史稿》记载说:太后不干预朝政,朝廷每有大政,康熙“多告而后行”,委婉说出了孝庄在康熙朝前期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康熙八岁丧父,十岁丧母,因此对祖母有特殊的依恋。一次,孝庄去五台山礼佛,康熙备下八人抬暖轿一乘。因考虑到轿夫行走山路不便,孝庄坚持乘车上山。康熙暗中令轿夫随车后行。由于山路颠簸,乘车实在不稳,孝庄面露难色。这时康熙命轿前行,来到祖母面前。孝庄大为感动,抚着孙儿的背赞叹说:“车轿细事,且道途之间,汝诚意无不恳到,实为大孝。”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在75岁高龄时病倒。康熙衣不解带,睡不安榻,昼夜守在祖母身边达一个多月之久。 宫中神秘侍女——苏麻喇姑 历史上,苏麻喇姑确有其人。苏麻喇姑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尔沁部一个牧民之家。确切的生年不知,但从她作为孝庄的陪嫁侍女来推算,苏麻喇姑应该比康熙大40岁左右,应是玄烨的祖母辈。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册封五宫后妃,孝庄被封为西永福宫庄妃。也就在这一年,苏麻喇姑作为大清的“女秀才”,受命制定满族衣冠服饰。这说明她具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对满、蒙、汉服饰有精深造诣。 早年的草原生活和后来的塞外经历,使苏麻喇姑练就了不凡的马上功夫。她常常骑马外出,为孝庄办理各种事情,是孝庄身边最得力的侍女。 康熙在宫外避痘的几年间,苏麻喇姑确实担当了教育玄烨的重任。《啸亭杂录.苏麻喇姑》中记载,玄烨幼时,“赖其训迪,手教国书”。从现存的朱批档案中可见,玄烨的满文写得相当好,而康熙的这一成就,正是苏麻喇姑手把手教育的结果。 康熙即位时虚龄只有8岁,但从他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年龄上看,无疑是早熟的。也许正因如此,康熙才在祖母孝庄的旨意下,于康熙四年七月娶四辅臣之首的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这时康熙只有11岁。再看此时的苏麻喇姑,至少应在50岁左右,与康熙不可能有其他暧昧关系。而她爱慕汉人伍次友等等,更属子虚乌有。 苏麻喇姑平生有些“怪癣”,《啸亭杂录》说她一年中从不洗一次澡,只有除夕那一天,用极少的水对身体进行擦洗,然后将“秽水自饮”,据说这是“为忏悔”。至于“忏悔”的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苏麻喇姑死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葬以嫔礼”安葬在孝庄的昭西陵侧。

『柒』 意大利有本书,揭露了康熙的什么面目,可谓和昏君如出一辙

揭露康熙是一个好色帝王,根本就是勤政爱民的帝王代表,跟那些吃喝玩乐的昏君就没有两样了。

历史上记载的康熙

根据历史上记载,康熙是千古一帝,很少帝王可以比得上他,因为康熙每天不是上班干活,就是看书,也不好色,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每天对自己要求都非常严格,不给自己一丝放松都机会。


所以我们从马国贤的记载可以得知,康熙到了晚年,根本就无心政事,整天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导致官场腐败,国家啥钱都没有,好在雍正上台,勤勤恳恳上班干活,不然大清王朝都撑不了100多年了。

『捌』 敢写真实明史的人,都被康熙杀了,清朝到底篡改了多少

第一,朱元璋嗜杀成性、血洗功臣被人骂,正德皇帝不作为被人骂,万历三十年不上朝被人骂,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这中间会不会有被夸大的嫌疑,有人故意引导后世去骂他们?
第二,明末农民起义军四起,张献忠,李自成,高迎祥,罗汝才,贺一龙等十三家领袖代表,他们带着“正义”的光环一路披荆斩棘,似乎有足够充足的理由将大明江山瓜分。这些人物的鲜明,则更加反衬出了明廷的腐朽黑暗。
带着这两点疑问,我们一起穿越回到清初爱新觉罗皇室为朱家人编纂史书的时候,当你了解了那时发生的悲剧和惨案,你就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在此之前,我们先普及一下清朝史书编纂工作的几个突出特点。
其一,《明史》从头到尾都由满清皇帝终审定稿。也就是说,《明史》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由清朝统治者审核过的,内容只要保证都对满清有利,那么至于历史事实如何,就不那么重要了。
其二,史官修史的独立性在清朝已经完全丧失。历朝历代的史书编写人员在保证忠于前朝遗留史料的前提下,都拥有极高的原创度,而满清的史官们则不然,他们编写史书的来源是皇帝,听命于取悦者,而不是历史。
其三,满清修纂完《明史》后毁弃了大量的明朝史料。这一点是最让人愤怒且心疼的,按理说你编你的,原来的没碍着你什么事,为什么要毁弃呢?很显然,为了不让后世发现两种书相差太远,只能选择销毁其中一个。
好了,上面就是满清修史的全套路!不仅如此,满清不仅严格限定自己编写的标准,他们还严令禁止民间私自修史,然而往往就是这些来自于民间的开放环境下的书籍,才是真实的历史。
虽然清朝禁止了这件事,但依然有很多文人愿意去尊重历史,对于这类人,统治者抑或是独裁者的做法就是:杀!
其中最著名的一案就是庄廷鑨《明史》案。此案发生在康熙朝,起因是庄廷鑨从原明廷大学士朱国祯手中买到了明史遗稿,所以就召集了多位文人学士开始修编,谁知被康熙帝得知,遂下令大肆捕杀这批人。
此案牵扯之广,前所未有。因为不仅是编书之人被杀被剐,还包括作序的、校对的、印刷的、卖书的,甚至买书的都被一一论处。其中有些已入土之人,都被刨出来大卸了三十六块。
诸如此类的命案数不胜数,大多发生在康熙朝,只要写了真实明史的人,下场都很惨。因此我们才能得出结论,满清的确是可能篡改了大量的历史,至于那些被深深掩盖的真相,恐怕就要永远尘封在车轮之下了。

阅读全文

与康熙真实面目民间历史学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