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单元知识框图
书后面光盘里有
2. 历史必修2(岳麓版)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详细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3.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二单元重点内容
第二单元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五 希腊文明的摇篮
特点——地理环境因素影响
①经济: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向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因此,希腊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较发达。
②对外关系:由于航海与海军对古希腊有重要意义,地少人多的古希腊人往往凭借这方面的优势向海外殖民扩张。
③政治: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根据财产的多少,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各级公民都可参加,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克利提斯:设五百人议事会,轮流执政,
伯利克里:(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发放观剧津贴,是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意义:①创新性: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优越性:多数人决策,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公职人员有多数人选举产生,时期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③文明进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局限性:①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它国公民,都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
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一切公职由选举和抽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衰落。
六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十二铜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意义:①是平民的胜利;(原因: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
②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
③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系最终完成
4. 历史必修二各单元知识框架
5.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框架,每一课要详细,谢谢
这个可以吗?
6.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结构框架图
啊!!朋友:
这是很综合的PPT课件,复习之专家!
http://wenku..com/view/62732ff04693daef5ef73dd8.html
这是一个很规范的知识框架,不过有题空要自己添,供参考。
http://wenku..com/view/40fea842a8956bec0975e30d.html
这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的检测题,供检测用、
http://wenku..com/view/db782090dd88d0d233d46a92.html
7. 历史必修二岳麓版,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复习考纲!
第一单元;
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 农业起源;采集农业--种植农业(黄河.长江流域)
2) 生产工具;原始的耒耜--春秋战国铁器.牛耕--汉代犁壁.牛耕推广-- 唐代曲辕犁
3) 水利设施;灌溉工具和水利设施不断完善
4) 耕作方式;大规模简单协作--个体农业经济
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 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①商周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②春秋: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
③战国;商鞅变法肯定了土地私有
2) 租赁关系;①战国时产生
②宋代得到发展
③明清时普及全国
三.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1) 区域经济;①表现;汉代以来形成四大经济区域
②特点;多样化,不平等性
2) 中原人口南迁;①第一次;两晋之际
②第二次;唐代安史之乱后
③第三次;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后
3) 经济重心;南宋时期经济中心南移完成
四.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1) 发展概括;金属冶炼.纺织业.陶瓷业的不断发展
2) 经营方式;由官营手工业向私营手工业不断演进
五.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1) 商业;①产生;原始社会末期
②发展;尚待出现职业商人,春秋战国私营取代官商形成商业
主体
③高潮;隋唐.宋元商业繁荣
④明清时期出现新特点
2) 城市;①唐以前;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不大,坊市分开
②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城市功能大大增强
③明清;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商业城镇
3)对外贸易;形成著名的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
六.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1)发展;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 迟滞;由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经济逐渐落伍
第二单元;
一.工业文明的崛起
1.条件;1)新航路开辟①建立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全球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
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的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2)殖民扩张①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扩张
②英国殖民扩张;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
殖民帝国
2.表现;工业革命①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行到蒸汽时代,工厂制度确立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行到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集中
,大企业时代到来
3.结果;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对中国的冲击
1.传统经济结构瓦解;1)原因;外国商品的冲击
2) 表现;①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耕织分离
②农产品商品化,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3)影响;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
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近代工业起步;1)洋务企业;①原因;清政府内外交困,一些有识之士认
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②实践;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③影响;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
目的,但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起了
推动作用
2)民族工业;①19世纪70年代前后产生
②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
③“一战”期间;黄金时期
④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困难
3.社会生活;1)物质生活;服饰.饮食.建筑
2)社会习俗;断发.不缠足.礼仪.婚姻.丧葬
3)大众传媒;报刊.电影
4)交通;铁路.水运.航空
5)通讯;邮政.电信
8. 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详细知识结构图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知识点: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