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是家国情怀。
B. 历史学科的五大素养是什么
1.唯物史来观:是揭示人类社源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包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等。
2.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以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形式呈现。
3.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以史料分类、史料辨析、史料运用、观点论证的形式进行呈现。
4.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以材料整理、对史料的解读、追溯起源、探讨因果、分析趋向、说明影响、判定地位等形式进行考查,培养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包含: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民主法治、科学精神、世界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联系现实等。
C. 历史的学科精神是什么
所谓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历史教学有其特有的灵魂――学科精神作为支撑点。无论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还是千姿百态的教学方法,都源自于历史学科本身的内在的学科精神。
一、实证精神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历史有其自身的学科规范。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以图否定历史的真实性;一些历史教师和学生也认为历史课就是讲历史故事而已,绝无真实性可言。“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句出自于胡适先生,笔者以为胡先生此言并非是在赞成对历史随便曲解,而是说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角度对历史作出不同解读。其实,胡适先生是一个很实事求是的人,他对历史的态度非常认真,他提倡说话要有证据。历史需要证据,历史源于史料,因此,历史是一门实证的严谨学科。
从第一节历史课开始,笔者便入手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先问学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生活在哪里呢?” 随后出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并特别将元谋人三个字用红体字标出。继而设问:“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你知道他们生活在哪里吗?为什么要强调是‘已知最早人类’?”第一个问题在书中就能轻松找到,是知识习得与巩固;第二个问题则从强调历史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入手,力图使学生入门之始便养成正确学习历史的严谨态度。
在解答完上述两个问题后,笔者接着设问:“远古人类的历史距今年代久远,我们怎样还原历史呢?”随后向学生展示了元谋人考古挖掘图片、牙齿化石及出土石器的等图片,让学生根据这些图片作答。在讲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从实物史料来发现历史,如北京人的“头盖骨”、山顶洞人的“骨针”,让学生根据史料有所发现。笔者最后指出:通过以上过程,我们懂得了历史研究需要史料支撑、通过史料还原历史的道理,“门齿化石”“石器”“炭屑”“头盖骨”“骨针”等考古发现都属于实物史料,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历史信息。从而强调了文字史料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史料意识,使他们明白历史是一门需要实证的学科,论从史出,不能空谈,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下)《中国历史》主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历史,内容上自成体系,但从整个初中历史教材来看,八年级(下)的课本内容大多涉及政治史,内容抽象,意识形态化明显,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中国现代史板块的教学活动建议如下:访问家庭和学校附近的老人,获得对近代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访问长辈,记录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和感受,学习整理口述史料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变化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等。表明历史史料除了文字史料、实物史料,还应包括口述史料。口述史面向大众,具有把历史“生活化”的功能,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中,接触“沉默的大多数”,倾听普通人的故事, 通过对普通人生活状况的了解,建构起原生态的历史,学会将这些内容放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中进一步去认识,获得对社会生活的历史面貌及其变迁的深刻体验。例如,学生通过访问周围上了年纪的长辈,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变化,就能获得中国人在以往曾有过一段只穿或蓝或灰单色调衣服的历史知识,进而从如今五颜六色、个性十足、日新月异的新潮服饰中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影响,更具体地认识到我国三十多年来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进程。口述史教学,让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不再浮光掠影,而是深入其中,在参与对历史的实证过程中真正走进历史。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一定的训练他们是能培养起历史实证精神的。
二、质疑精神
受篇幅限制,历史教材只能反映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某个层面,编写往往是“定论”式的,如果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把历史教材当成了万宝书,唯其马首是瞻,缺失质疑精神,教学中畏首畏尾,不敢超越教材,必然会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对教材内容的机械记忆,阻碍了思维的发展,甚至终身难以跳出教材“定论”的束缚。历史是一成不变的吗?当然不是,历史没有万能的公理,它是一门动态的学科,允许百家争鸣。
例如,在讲解“贞观之治”的时候,笔者发现人教版教材对此的叙述有失偏颇,只写了太宗统治好的一面,但是对他的统治不足一面却完全没有涉及。唐太宗的统治是否真的是完美无缺吗?翦伯赞在其《中国史纲要》中对此略有谈到,“贞观后期,唐太宗不再能很好地纳谏,逐渐抛弃了轻徭薄赋的政策,他甚至说:‘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战争和徭役逐渐频繁起来。贞观二十一、二十二年,唐东征高丽,西犯龟兹,西南征服了松外蛮,北边攻灭了薛延陀。同时,太宗又令营缮翠微宫(在今西安终南山)和玉华宫(在今陕西宜君境)为避暑之用;征发江南、剑南民工造船,以备远侵高丽。剑南一带, 州县督迫严急,既役人力,复征船庸,‘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官吏们还扩大征发范围,役及山僚,终于激起了雅、邛、眉三州僚人的反抗。”
在一纲多本的情况下,其他版本的初中历史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又是怎样的呢?岳麓版教材虽在条理性上优于人教版,但是其内容也仅仅涉及唐太宗贞观前期的政策。北师大版教材是三个教材中唯一一个提到了唐太宗晚期统治的瑕疵的,认为“唐太宗晚年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政局大不如前”。对照课标本课对“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的要求,三个版本教材在处理上都无不妥,但北师大版教材不足百字的补充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历史情景。基于此,在讲解到唐太宗的时候,笔者为学生补充了两段史料,一段是太宗干预史官修史,一段是太宗晚年统治的不足。然后让学生通过课本和笔者提供的两段史料来对唐太宗作出全面评价。笔者认为,学生要创新,就要先学会质疑,而质疑必须是用史实来说话的,即通过不同角度的史料来全面评价历史人物,分清一个人物历史的主流和支流。历史不是一种简单的定论,而要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理解,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史料。历史课为学生提供了历史史实,如果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并敢于质疑,形成独立见解,这在本质上与史学家并无不同。又如,现行人教版历史教材,张衡地动仪的介绍出现在七年级上册中,将地动仪作为东汉时期的主要发明予以重点介绍。原先关于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后汉书》中的介绍只有语义模糊的196个字,直到1951年,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的王振铎,借鉴日本地震学者原尊礼的直立杆原理,才设计并复原出1∶10比例的木质“张衡地动仪”模型,这个模型也长期被运用到了历史教材中。很长时间内,笔者在向学生解释地动仪工作原理时也采用了直立杆原理的说法。一次,有学生提出这种说法不对,大胆地结合网上查得的资料与笔者争辩,但是笔者仍然坚持己见,因为教参对地动仪工作原理的解释就是直立杆原理。然而,地动仪直立杆原理的说法确实存在着错误,中国地震局和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从2002年开始了新的科学复原研究,新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发现并纠正了过去的误解,把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改为悬垂摆。到了2011年教材修改了地动仪部分内容,对地动仪工作原理的解释也发生了变化。可见,质疑于完善历史教学是多么的重要,必须予以应有的重视。
三、反思精神
历史课不是单纯教给学生历史知识的,这已成为所有历史教师的共识。但是,一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如何具体落实呢?很多教师把中国史教学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等固然没错,但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也很重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即使是自然科学,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例如,代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四大发明,在中世纪末期传入欧洲以后,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历史教材所呈现的就是这样的历史,即中华文明在古代比西方发达,只是最近这几百年落后了。于是在教材中,我们看到的是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值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赵州桥比西方同类型的桥早七百多年,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年……在为古人取得的辉煌成就喝彩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反思:中国后来为什么渐渐落伍了?于是,在讲完“四大发明”后,笔者引用了鲁迅在《电的利弊》中“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一段文字,启发学生思考。随后,笔者播放了余秋雨评四大发明的一段视频,“四大发明实在是不错,但实在是太早太早了。对祖先的创造发明当然应该尊重……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就像一个人的生命力一样,要通过长期的延续来证明。你如果永远地在说自己幼年时期的聪明和强壮,而后来一蹶不振,听来听去会让人听不下去的。而且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那四项……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近代以来,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早就落后于西方了。不信,大家看一看我们周围,电灯、投影仪、电脑、手中的圆珠笔、外面的汽车、工厂里的机器、我们家中的电器产品,哪一样是中国人发明的。再看看我们手中的课本,这也都是西方现代印刷术的成果……这是让我们汗颜的问题。”两段文字让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有的学生联系到了诺贝尔奖,虽然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在诺贝尔奖最重要的科学领域,中国人依然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历史借鉴、历史智慧,都不是可以轻松得到的,需要对历史不断感悟、理解和反思。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应是反思历史、寻求借鉴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反思,才能最终内化为学生的智慧。
在最后的结语中,笔者拿出一张白纸,告诉学生:四大发明曾经对世界文明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是这都已成为过去,无论是在人文还是科技领域,我们与世界最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如果我们还沉醉于自己往日的辉煌历史,只能是夜郎自大。纸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伟大发明,但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现在的一切如同这一张白纸,将来究竟会写下什么要依靠每一位当代中国人的努力。今天的一切就是明天的历史,当后人在看我们现在历史的时候,我们为他们写下的应该是中国崛起的新辉煌。
总之,历史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学习,更是史学思维与精神培养过程,不是背过了历史就学好了历史,而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史学方法、史学思维,并从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上有所感悟,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发。我们的课堂需要一种精神,我们的教师需要一种精神,我们的学生需要一种精神,它们共同构成了历史教学的魅力。
D. 增强证据意识有什么意义求答案,,,速度啊。。
增强证据意识。案件事实是通过证据来证明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刑事诉讼法在有关证据的规定中增加了“辨认、侦查实验笔录”和“电子数据”等项内容。职务犯罪侦查中应当充分利用刑事诉讼法的这一规定,更好地收集相关证据,增强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能力。
1.增强证据合法性的意识。职务犯罪侦查中侦查人员要增强证据意识,既要充分认识证据的客观性和相关性,更要充分认识证据的合法性。必须依法收集证据。收集证据的主体要合法、方法要合法、程序要合法。不仅不得违法收集言词证据,杜绝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而且也不能违法收集实物证据。简单说,增强证据意识,不单单是重视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作用,更要重视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增强证据合法性的意识,不仅仅是因为违法的证据要被排除,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依法办案、文明办案、规范办案的工作作风和良好司法习惯。
2.增强重视无罪证据的意识。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中既包括重视有罪证据,也要重视无罪证据。刑事诉讼法要求既要收集有罪证据,也要收集无罪证据,特别是新刑事诉讼法第39条规定,“辩护人认为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未提交的,有权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调取。”收集的证据要客观、全面,整理移送的证据也要客观全面,特别是要充分注意案件中已经收集的无罪或者罪轻证据的使用和移送问题。总的原则要充分注意无罪证据的作用,当案件中既有有罪证据,又有无罪证据的时候,必须进行甄别,必要时进一步收集证据,排除矛盾,如果难以排除矛盾,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依法作出不起诉处理。
3.增强准确掌握证明标准的意识。新刑事诉讼法第53条第2款规定了案件的证明标准,即为“确实、充分”。同时对“确实、充分”进行了详细规定,即“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2)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3)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职务犯罪侦查在证据的收集和运用上,必须坚持这一证明标准,确保案件得到依法、正确的处理。
E. 在历史教学中是怎样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和证据意识
看这篇论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提出要培养学生重视证据的历史意识,要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用历史材料解释历史。这就要求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以严谨、批判的态度对待历史,坚持实事求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进行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证据意识;培养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证据意识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所学历史事件或者人物产生探究思维,善于去探究证明事物的真实性,辨别所需要史料的真伪,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解释历史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
一、历史证据意识的概述 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历史证据”既属于史料又区别于史料,它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是指能够对某个历史问题有论证价值的历史材料,是一部分史料,而不是该课题所研究的全部史料,它能够使历史事件清晰,证明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而历史证据意识则是指人的头脑对于能够证明某个历史事件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者材料的一种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二、培养中学生历史证据意识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要求
历史的本质属性是“真”,因此历史知识是否真实可靠,就要看考查它的证据是否可靠充分,作为中学生,要勇于追求坚实可信的史料证据,对历史资料进行搜集、整理、辨别真伪,最终获得能够证明历史真实性的史料,切不可盲目地记忆历史结论,要有依据地还原历史的真实性。
2.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是课程理念和目标的要求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育部明确提出中学生历史课程标准由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都体现出证据意识的重要性。中学生的历史教学要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事实,客观、理性地评价历史,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倡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 3.培养学生证据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国一直强调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而树立学生重证据的意识,就是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态度,重视科学文化的基本素质教育。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识和了解历史发展进程,更好地认识当代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策略
1.教师要提高重证据的历史意识,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中学生的历史教学主要通过老师把教材上的知识讲述给学生,帮助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重证据的意识,要让学生明白,历史是发展的、前进的,是过去了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它不能重演,要靠证据来证明,比如在讲原始周口店人时,要告诉学生化石是其主要证据,通过考古工作者发现化石来判断原始人居住的部落以及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教师要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应选择“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探讨,积极思考,并保持开放自主,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延伸,从教材到史料,如在讲授《西安事变》时,教师通过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使学生直接接触承载历史信息的史料,把《中央日报》《解放日报》和《大公报》等不同媒体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进行研读,进行对比,找出问题,并结合报纸的办报背景,让学生形成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方式,在阅读史料的同时也要关注史料的背景,从而做出客观的判断。
另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进行历史话剧的表演,使历史事件反映到现实生活中,供学生体会和思考,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就签订条约一事,可以编制成历史剧,分配角色如李鸿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等进行排练,搜集资料进行编写,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下,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切实地感受历史人物内心的独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历史博物馆或者历史遗址进行考察,搜集故事传说,补充教材内容,锻炼学生的考察能力。
2.选用合适的教材和影视资源 当前历史教材有很多版本,因此选择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一般情况下,图片和材料都是从具有可信度高的史料中筛选而来的,并且符合当时的学习阶段,框架清晰,历史时间顺序安排合理,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通过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重大历史事件,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重证据意识。
在学习历史课程中,教师要树立求真务实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通过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重证据意识,善于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搜集史料、阅读和运用史料,不断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F. 如何培养学生考察历史遗址的能力
看这篇论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提出要培养学生重视证据的历史意识,要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用历史材料解释历史。这就要求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以严谨、批判的态度对待历史,坚持实事求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进行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证据意识;培养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证据意识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所学历史事件或者人物产生探究思维,善于去探究证明事物的真实性,辨别所需要史料的真伪,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解释历史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
一、历史证据意识的概述 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历史证据”既属于史料又区别于史料,它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是指能够对某个历史问题有论证价值的历史材料,是一部分史料,而不是该课题所研究的全部史料,它能够使历史事件清晰,证明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而历史证据意识则是指人的头脑对于能够证明某个历史事件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者材料的一种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二、培养中学生历史证据意识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要求
历史的本质属性是“真”,因此历史知识是否真实可靠,就要看考查它的证据是否可靠充分,作为中学生,要勇于追求坚实可信的史料证据,对历史资料进行搜集、整理、辨别真伪,最终获得能够证明历史真实性的史料,切不可盲目地记忆历史结论,要有依据地还原历史的真实性。
2.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是课程理念和目标的要求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育部明确提出中学生历史课程标准由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都体现出证据意识的重要性。中学生的历史教学要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事实,客观、理性地评价历史,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倡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 3.培养学生证据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国一直强调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而树立学生重证据的意识,就是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态度,重视科学文化的基本素质教育。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识和了解历史发展进程,更好地认识当代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策略
1.教师要提高重证据的历史意识,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中学生的历史教学主要通过老师把教材上的知识讲述给学生,帮助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重证据的意识,要让学生明白,历史是发展的、前进的,是过去了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它不能重演,要靠证据来证明,比如在讲原始周口店人时,要告诉学生化石是其主要证据,通过考古工作者发现化石来判断原始人居住的部落以及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教师要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应选择“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探讨,积极思考,并保持开放自主,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延伸,从教材到史料,如在讲授《西安事变》时,教师通过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使学生直接接触承载历史信息的史料,把《中央日报》《解放日报》和《大公报》等不同媒体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进行研读,进行对比,找出问题,并结合报纸的办报背景,让学生形成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方式,在阅读史料的同时也要关注史料的背景,从而做出客观的判断。
另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进行历史话剧的表演,使历史事件反映到现实生活中,供学生体会和思考,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就签订条约一事,可以编制成历史剧,分配角色如李鸿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等进行排练,搜集资料进行编写,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下,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切实地感受历史人物内心的独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历史博物馆或者历史遗址进行考察,搜集故事传说,补充教材内容,锻炼学生的考察能力。
2.选用合适的教材和影视资源 当前历史教材有很多版本,因此选择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一般情况下,图片和材料都是从具有可信度高的史料中筛选而来的,并且符合当时的学习阶段,框架清晰,历史时间顺序安排合理,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通过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重大历史事件,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重证据意识。
在学习历史课程中,教师要树立求真务实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通过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重证据意识,善于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搜集史料、阅读和运用史料,不断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G. 对历史学科的认识
历史学是历史学家在对人类以往的历史进行系统化整理的基础上,对历史的本质、历史的意义所作出的一种理论解释和精神体验。我们知道,历史是由以往时代的许许多多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在历史学家看来,如果能把历史上那些看似单个的、孤立的人和事联系起来,发现其相互间的关系,发现其对后世特别是对当世的影响与作用,无论这种影响与作用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经验启示的还是思想启示的,那历史本身于现代人而言,就具有了意义,历史就不是死亡的过去,而是现实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人类的一种古老的精神活动,历史学其实也就是每一时代的人类在反思自己往昔经历的过程中,对历史之本质和意义的一种理性追问和情感体验。这种对历史意义、历史本质的理性反思与情感体验,在每一时代人类的精神生活中,都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从根本上说,追问历史的本质与意义,探究历史的变因与动力,在不断与自己的历史进行对话过程中,在从对自己历史的重新体验与反思中,获得对自我个性本质与特征、对自我现实存在状态的真切认识,乃是人类源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永恒的精神需求。历史使我们看清过去的路而得以知道现在的位置。那“我从何处来,现在在哪里,将向何处去?”的追问,那对“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的不懈探究,那对文明之兴衰交替、社会之治乱相因的艰难解读,总是会深深地牵动着每一时代人的精神世界,拨动每一时代人的情感心弦。确实,有主体自觉意识、关注自我的现实存在际遇与未来命运的人,怎么能不为历史上那具有昭示意义的无数惊心动魄之往事所吸引,怎么能不为往昔岁月里那无数生命的欢乐痛苦所牵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历史学存在之价值与意义,在于它对人类而言乃是一种体现人之本质的、对自我精神故园的回归情感,一种对自我个性特征作理性和情感认同的寻根意识。由此我们说,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活水源头。在这个精神故乡里,凝聚着每一个民族先贤祖辈沥血之路上的光荣与梦想,汇集着每一个民族古圣先哲那经过时间考验的伟大智慧和情感。借助于历史学这一古老而常新的精神形态,人类的智慧、理想、经验、情感才得以延续下来,积累起来,传承下去,而不会被滚滚流逝的岁月黑洞吞噬湮没,现代人也才不会成为迷失故土、无家可归的浪人。历史学作为伴随人类始终的精神追求,每一个民族从这种精神追求中,找到使自己的情感与心灵得以慰藉、得以安顿的庇护所。人们之所以必须守护自己的历史,正因为人们必须守护自己的故土与家园。人类的文明犹如一条江河,它从遥远的昨天流淌而来,还要流向明天流向未来,而它之所以永远奔腾向前,正由于它有着历史这一永不枯竭的源泉。所谓“欲明大道,必先知史”,没有历史,没有对历史的承继与发展,我们并不会比“北京猿人”有更多的智慧。生生不息的历史,智慧与知识日积月累的历史,发展与变化着的历史,使我们得以继承以往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的精神、思想和情感,以此来面对当前的生活,应付未来新的挑战。同时,对自己历史的认同与守护,更是每一个民族保持自尊心、自信心的前提。失去与自己历史联系的民族,忘记或背叛了自己历史的民族,必将沦为一个心灵飘泊的精神放逐者,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精神流浪者,这种无根的痛苦是一个民族最大的不幸。
历史学具有博大的时空胸襟,它是人类超越个体生命时空局限而得以认识感受世界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根本途径。人类的历史是一个如此漫长绵延的过程,每一个体的人生之旅都只不过是这个历史长河中的一瞬。而世界之大,使得每一个个体的人生可能的生存空间范围都不过如同茫茫沙漠之中的一粒沙石。历史时空的无限性,既是文学、哲学、艺术世界里永恒的主题,是一代代的诗人、文学家、哲学家体验生命本质、抒发内心情感的主题,更是历史学得以显示它对于人类精神生活和情感需求之重要意义的根源所在。面对无限之宇宙与历史,有情感有意识的人不能不生发出超越自我、超越当下而去追问无限历史的内在精神冲动,所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咏史而伤今,每一个时代的人是这样为历史而情动神伤,以至“一篇读罢头飞雪”(毛泽东《贺新郎·读史》),读史而白头,可知历史学是一个多么富于人类情感的世界。面对亘古无际的历史,你是否会生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那种历史情感与历史意识呢?其实,这深沉厚重的历史情感与历史意识,正是人性之本质的一个突出方面。我们可以说,试图对个体生命的这种时间空间有限性困境作出超越与突破的不懈努力,构成了历史学产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在动因。每一个个体的人,尽管他的个体生命是短暂的,他的生存空间是局促的,但却可以通过历史这个浓缩着人类以往时代丰富智慧与思想的巨大宝藏,去认识、去感受、去体验遥远时代遥远地域里人类历史的无限恒久性与丰富性。
总之,通过历史学,通过历史学家为我们提供的关于悠悠往昔岁月、关于遥远异国他乡的人类生活图景,我们获得了无限丰富的人类的知识、智慧,体验到了其它时代的人们的情感与思想,感受到了遥远世界其它民族的欢乐与痛苦。历史学使我们不是简单地只生活在我们自己的时代、自己的国度里,而是生活在一个更为广阔更为漫长的“历史学时空”里,从而得以同过去以往时代、同所有地域的人进行交流对话,汲取全人类的智慧与经验,把自己短暂局促的个体生命溶入到世界历史的无限进程中去,获得对自我的超越和升华。
H. 历史学家如何确保他们对过去的描述是真实的
没有绝对的真实,他们根据一些史料和考古发现来推断出结论,当然很多年来大部分史实都是被人们公认的,只是细节上有出入。历史学家也不确保那一定是真的,只是学术界公认的。
I. 怎样培养证据意识
“科学课要体现科学的本质”这一主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对于科学本质的界定,众说风云,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也各领风骚!但一致认同的是:“科学是一种实证系统。” 对于科学教师而言,不懂得科学的本质是“严谨和证据”,不懂得科学课的核心目标是“引领学生懂得什么是证据、怎样获得可靠的证据去解释世界”,就不可能在课堂上引领孩子们真的学科学、学真的科学,也绝对不可能真正上好科学课。可证据意识在很多老师和学生的脑海里还是很模糊,甚至被忽视了。 1 数据是科学探究过程中最真实的记录,是学生探究情况的真实反馈,是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调查、访问、记录等等方式获得的,是学生探究科学的依据,是学生用以认识和解释已有知识经验和客观世界的依据。因此,它对研究的严密性、客观性、真实性都有极高的要求。可是教学的过程中却往往被忽略了,诸如课后扔在桌子上的一张张没有交流、没有仔细洞察过的记录单处处可见,实验记录单中存在的漏洞更多,而这些却往往被忽视了! 在听一位老师执教《磁铁的磁性》一课,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这是一节研究磁铁各部分磁性强弱的课,在条形磁铁上取等距离的五个点EDCBA,在各点上首尾相连挂回形针,并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来判断磁铁各点磁性的强弱,教 2 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记录如下: 用条形磁铁的不同位置吸引回形针,观察磁铁不同位置上磁性有什么区别? EDCBA 吸引曲别针的数量 第一组 6 4 0 4 7 第二组 8 3 0 2 6 第三组 5 6 0 5 5 第四组 5 4 0 5 6 第五组 5 4 0 5 6 第六组 6 3 0 4 6 教师与学生从这些数据中马上就得出了“条形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的结论!是否真的如此?我们仔细看看这些数据: “ 5 6 0 5 5 ” “ 3 3 0 3 3 ” 这些数据能得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这样的结论吗?这样的结论是否太轻率!再看学生在《给小车安个螺旋桨》一课中,探究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运动时记录如下: 橡筋绞紧的圈数 小车行使的距离 25圈 16厘米 30圈 15厘米 40圈 20厘米 43圈 20厘米 我们的发现: 橡筋绞紧的圈数越多,小车运动的就越快。 仔细看看这些数据,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吗?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要是出现了对的结论,马上给予肯定,急着下了结论,心里想:这节课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而不考虑学生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科学难道就是这么随意吗?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些细节,对于探究而言,真实是最重要的!科学追求“求真”! 3 2 与其他学科相比,科学课更为关注它语言的科学性,而语言的科学性也是一个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体现。可是在科学课堂中,随意的语言却比比皆是、处处可见: 也许是教师的科学警惕性不高,也许是在很多教师潜意识中语言的科学性把握不够,因此语言中就存在很多漏洞。如在《蚂蚁》一课中,学生观察蚂蚁寻找食物后汇报: 生:“蚂蚁爱吃面包。” 生:“蚂蚁非常喜欢吃死苍蝇。” 生:“蚂蚁也非常喜欢吃饼干。” 师:“是的,你们观察地很仔细,像面包、死苍蝇、饼干这些都是蚂蚁非常爱吃的食物。” 蚂蚁会吃面包、死苍蝇、饼干这没错,但一定就是“爱”“非常喜欢”“非常爱吃”吗?这些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描述,而不是科学的观察描述。 再如《我的手》学生在观察并拓印了自己的指纹,和同学交流后汇报: 生:“我的指纹不一样。” 生:“我的指纹和别人的不一样。” 师:“对,所有人的指纹都不一样。” “所有人的指纹都不一样。”这句话没错,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发现一模一样的指纹。可是在这节课中,仅仅就班里甚至只是小组这几个人的观察,就能得出这么肯定的结论吗?是否会犯“以偏概全”的逻辑性错误呢?我们在课堂中是否可以用“也许”“可能”这些词来描述呢?不要把话讲绝了。 学生的随意性语言就更多了,从交流到记录到汇报到小结,问题语言、不科学的语言随处可见!如《蚂蚁》一课中的“爱”“非常喜欢”“非常喜欢吃”。 再如《健康需要新鲜空气》中证明吸进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用 4 瓶子收集吸进和呼出的空气,将燃着的火柴伸进瓶中,有什么现象?记录下来。” 学生记录如下: 气体类别 实验现象 吸入的空气 火柴没灭 呼出的空气 火柴灭了 实验说明: 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二氧化碳。 在这记录中,“火柴没灭”难道是永远都不灭?“火柴灭了”是马上灭了?还是过一会在灭?是一到瓶口就灭?还是伸到瓶子里面再灭掉?火苗灭了,火星还有吗?火星灭了以后还有什么发现?难道这就能证明吸进的全是氧气呼出的全是二氧化碳?……这样的观察记录姑且不说他观察的不够仔细,不够全面,单是他在记录单所写的内容就存在太多的不科学性了! 3 真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寻找科学的真谛,我们必须采取严谨的态度。可在事实的观察、纪录、取证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脱离实际的、胡捻乱造现象,尽管人人都知道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可在探究过程中却依然存在许多伪科学。请看下面这则笔者从网上看到的一则《养蚕》记录: “蚕蛾卵就会自动孵出如小蚂蚁般的小蚕,每天喂以新鲜的桑叶,半个月左右就会脱一次皮,每脱一次皮蚕就长大一次,经几次脱皮后,它的身体便会通体透明,这时它不再吃食,就要开始做茧了,一般做完需要半个月左右…… 一只蚕蛾能产一百多个卵。”这则记录里漏洞百出:蚕宝宝在适温条件下,一般1龄3-4天,2龄3天左右,3龄3-4天,4龄4-5天,5龄8-9天,全龄经过25天左右。根本不是半个月左右脱一次皮,而蚕宝宝在休眠的时候是不吃桑叶的。幼虫到5龄末期,逐渐老熟,吐丝结茧,约2-3天吐丝完毕在茧内化成蛹,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 由此可见这根本就是一份脱离了真实的、伪编的记录,连第一手资料都有了这么多是水分,何况是由此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呢? 而且在探究活动中还有很多 5 被掩盖了的真实情况。上述《磁铁的磁性》一课中,当时我刚好坐在第六组的旁边,我们来看第六组的实验情况: 真实的实验数据 3 3 0 4 3 汇报的实验数据 6 3 0 4 6 我问为什么没有如实回答?一个学生说“其他组在我前面汇报,都是两边的多,我们肯定是错的!”另一些同学红着脸不说话!人云亦云,从众心理!!我再问“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他们的头更低了!他们的记录是实验的真实反馈,可他们却没有如实面对,而执教老师当时也没发现这一问题。 张红霞老师认为科学教育特有的内容是“让孩子们学习科学对事实的尊重、科学对观察的依赖、科学对结论的谨慎、科学对错误的勇于修正等”。因此,关注考察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是多么的重要! 上述的一些现象,都在呼吁我们实证意识的培养已是迫在眉睫,呼吁我们让科学课真正体现科学的本质,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证意识!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在哪些方面落实培养呢? 每门学科都有独特的思维方法,那么科学学科的独特思维方法是什么呢?喻泊军老师提到科学的结论是符合逻辑的,我们可以通过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即科学的逻辑思维。科学是为了认识和解释已有的客观世界,而且解释必须是基于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客观事实。科学的结论是理性的,应该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之上,而观察、实验、测量、调查、统计等方法收集到的资料是第一证据,对第一证据判断、整理是审视资料真实、可靠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极为重要。如《磁铁的磁性》一课,就应该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多方面分析,多角度思考,增强结论得出的可靠性。 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入手,关注学生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观察、测量、调查、统计等等能力的培养,建 6 立辩证的思维观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多给学生磨练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就是,尊重科学的事实。科学结论的得出不仅仅需要逻辑推理,而要用实验来证明,就是所谓的实证。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G�6�1萨顿在《美国网络全书》中把科学理解为:“科学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 我国学者郭湛在《中国大网络全书�6�1哲学》中认为:“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因此,科学是一种实证的系统。既然科学是实证的,它就可以通过证实的、证伪的方法来得出结果,而且可以重复多次,是可检验的。任何结论都得有证据,不能凭空猜测!可是要有去实证的行为,首先得要有实证的意识和动力。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实证意识。从现在开始,对学生进行实证意识的训练,那么学生的科学素养将会不断提高。 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因为创新的实质就是一个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实证,质疑等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如果能营造出质疑的氛围,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在探究活动中放开自己的思维,在探索活动中打开自己的视野。培养学生质疑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就没有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没有对“上帝造人说”的怀疑,就没有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对牛顿“经典力学”的怀疑,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也是来自他的“为什么苹果不往天空飞,而要掉到地上?”。质疑需要思考,质疑需要勇气!矛盾促进社会发展,质疑推动科学求真!科学需要质疑精神。 总之,科学应该是“求真的一个过程!”要体现科学课程宗旨,要实现培养 7 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我们必须正视现状,在学生的实证意识和实证能力上下工夫。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探索、提高!科学可以争论,也可以存疑,但决不能养成伪科学的习惯。让我们为真正提高学生与自己的科学素养而不懈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