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历史学江昊阳

历史学江昊阳

发布时间:2021-03-09 12:58:02

A. 昊阳是什么意思

昊阳的意思是:广大天空的明亮

昊:拼音:hào

意思是:大(指天):昊天(a.广大的天;b.喻父母的恩情深重)

阳,就指阳光,男孩指帅气,女孩指靓丽

(1)历史学江昊阳扩展阅读:

“昊阳”常常是为男孩子的名字。古人取名,常着意于名字的道德意蕴和审美意境,取字往往有出处,大多渊源于诸子典籍和文学名篇,甚至有“男必楚辞,女必诗经;文必论语,武必周易”的传统说法。

姓名作为文字符号并不能像某些算命先生、风水大师所说的那样决定人的命运,但它沉淀着历史文化的精神,体现着时代社会的信息,传承着家族血统的烙印

B. 历史学的好的进

1.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到夏朝--原始公社
2.夏商周到战国中后期--奴隶制
3.秦至清末1912.--封建制
4.新民主主义时期:制度的探索时期
5.1956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标志--社会主义制

C. 请问谁知道宋仁宗赵祯时的皇史

仁宗赵祯,真宗子。大中祥符八年封寿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升王,立为太子。乾兴元年(1022)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1033)太后死,始亲政。仁宗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仁宗早年生活在养母刘太后阴影之下,作为一个守成之君,能守祖宗法度,性情文弱温厚,其武功谋略不及太祖、太宗,在与西夏王朝的长期对峙中表现平平,宋王朝屡战屡败,军事上处于弱势地位。然而,仁宗知人善任,也想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诸多弊端,提拔重用了一大批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因而其在位时期名臣辈出。总体而言,仁宗算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其中也不乏悲天悯人的情怀。

国母之争:生死两皇后

安排了生母后事,仁宗表面上并未过分追究刘后及其亲属,这大概只是一时权宜之计。事实上,早在太后生前,仁宗与太后之间就已存在极大的冲突,尤其是在自己的婚姻大事上,仁宗明显地感到太后的专横。仁宗最初看上了并非官宦却富有钱财的王蒙正的女儿,曾向刘太后提起过此事,但武断的太后根本不予理会,借口这个王姓女子“妖艳太甚,恐不利少主”,硬是将这个“姿色冠世”的少女许配给了刘美的儿子刘从德。刘美即是银匠龚美,只可惜在刘氏册封皇太后之前就去世了,留下了两个儿子,刘从德便是其长子,太后此举无疑有报答龚美的意味。然而,这一许配却极大地伤害了少年皇帝。

王蒙正与刘太后连姻时,其父极不赞成,阻拦不住,竟然大骂:我们王家世代为民,从来没有与外戚通过婚,今后必定要遭受灾祸!没想到此话当真应验了。10年后,王蒙正与父亲的婢女私通,生下了孩子又不承认,担心其分走自己的财产,被婢女告到官府。经审核,证据确凿,王蒙正被除名编管,发配岭南。仁宗特地下诏,禁止其女以国戚身份进入皇宫,其子孙也不得与皇族联姻,这种处罚大概与仁宗发泄他积蓄多年的怨恨有关。

仁宗喜欢的姑娘被许给刘从德后,太后也准备尽快为15岁的皇帝完婚,选了几个有身份的少女进宫,作为皇后候选人,其中有已故中书令郭崇的孙女郭氏,已故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当时仁宗一眼就相中了张姓女孩。本来皇帝选中谁就可以立为皇后,但仁宗的意愿再次遭到太后的阻挠。原来,经过太后审视,认为张姓女子不如郭姓女子,在未与仁宗商量的情况下,便自作主张以张氏为才人,而册立郭氏为皇后。这一决定又一次使少年仁宗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进而造成此后长时间内皇帝对正宫的冷漠,也直接导致了废后风波。

郭皇后有刘太后作靠山,她既不懂得谦让和宽容,更是逐渐养成了骄横自恣的性格。太后死后,她依然旧习不改,仍沿用太后时的规矩,垄断后宫。而仁宗亲政,却力图要摆脱太后的影响,其中一项重要变化,就是后宫嫔妃纷纷得宠。当时最受仁宗宠爱的两个美人是尚氏和杨氏。尚美人的父亲封官受赐,恩宠倾动京城,引起郭后的嫉恨,几番与尚氏发生冲突,尚氏自然也少不了在仁宗面前诋毁皇后。一次,尚氏当着仁宗的面讥讽郭后,郭后怒不可遏,上前要抽尚氏耳光,仁宗跑过来劝架,偏巧一巴掌落在皇帝的脖颈上。仁宗大怒,令宦官阎文应传来宰相吕夷简,让他“验视”伤痕,其实是为其废后寻求支持。随后,仁宗下诏,称皇后无子,愿意当道姑,特封净妃、玉京冲妙仙师,易名净悟,别居长宁宫。此诏一出,朝廷大哗,甚至引发了台谏官员在皇帝寝宫门前集体进谏这一前所未有的事件。郭后被废,名义上是她长时间未能生育皇子,实际上是仁宗发泄对已故太后的不满。

郭皇后被废后,仁宗让宋绶草拟废后诏书,其中有“当求德门,以正内治”的话,意思是从有教养的家庭中选取秀女。刘太后虽已不在人世,仁宗也已亲政,但在选后的问题上他却一直未能如愿。当时,左右领来一个姓陈的女子进宫,颇得仁宗欢心。陈氏是寿州茶商之女,父亲靠捐纳谋得一个小官,不具高贵的门第。宋绶说:“陛下若以贱者正位中宫,不就与前日诏书所言背道而驰了吗?”宰相吕夷简、枢密副使蔡齐等人也纷纷劝说,负责给皇上供药的太监阎士良颇得仁宗信任,他也劝谏仁宗不要娶陈氏。这样,在众人的反复劝说下,仁宗不得不另立中宫,勉强将宋初名将曹彬的孙女选为皇后。

正因为如此,仁宗对这次婚姻似乎也不是很满意。进入中年以后,仁宗最宠爱的女人是张美人。张美人后进封贵妃,虽然她在死后才被追册为皇后,但其生前的威势,并不亚于正宫曹皇后。张贵妃是洛阳人,祖先是吴人,吴越王归宋,其家迁到河南定居。不幸的是其父张尧封进士及第不久就去世了,母亲在齐国大长公主府上作歌舞女,将女儿带在身边。大长公主见这个小女孩灵巧可爱,便召入宫中作乐女,那时她才8岁,由宫人贾氏代养。一次宫中宴饮,被仁宗看中得宠。庆历八年(1048年)十月十七日成为贵妃。张氏在短短几年内,就由末等嫔妃的才人直升至最高等级的贵妃,距离皇后仅一步之遥,可知仁宗对她特别宠爱。

虽然张贵妃聪明伶俐,深得仁宗喜爱,但在“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大背景下,她也不能为所欲为,不仅晋封皇后没有希望,甚至连其伯父张尧佐晋封宣徽南院使这样虚职的事也因遭到台谏官的猛烈攻击而作罢。一天,仁宗正准备上朝,张贵妃送仁宗至殿门,拉着仁宗说“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仁宗答道:“放心!放心!”结果在殿上,仁宗正准备下达任命张尧佐的诏书,包拯便站出来上言,陈述不应给予张氏任命的理由,长篇大论,很是激动,唾沫都溅到仁宗脸上。仁宗不得不收回了成命。张贵妃遣宦官探问,得知包拯犯颜直谏。等仁宗回到宫中,张贵妃迎上前去,又想为其伯父美言。仁宗用袖子擦着脸不耐烦地说:“今天包拯上殿,唾沫都溅到我脸上了。你只管要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谏官吗?”

皇佑六年(1054年)正月初八,31岁的张贵妃暴病身亡。仁宗感念张贵妃生前的柔情与善良,悲痛无比地对左右说,当年颜秀等人发动宫廷叛乱时,张贵妃不顾自身安危,挺身出来保护自己。天下大旱,为了替他分忧,又是张贵妃,在宫中刺臂出血,书写祈雨的祷辞。在左右宦官的支持下,仁宗最后决定用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一生都梦想着登上皇后之位的张贵妃,终于在死后穿上皇后的殓服,享受到宗室、大臣们的参拜告奠。由于担心朝野的反对,仁宗干脆在治丧的第四天宣布追册贵妃张氏为皇后,赐谥温成。正宫曹皇后在世,却另追册贵妃为后,于是出现了一生一死两位皇后,如此逾礼之事,旷古未闻。台谏连续上奏反对,仁宗置之不理。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仁宗下令“禁乐一月”,京师惟一的活动便是为温成皇后举丧。

仁宗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生母和爱妃,不顾朝野内外的巨大非议,毅然进行了两次追册活动,这种感情是真挚的。同样,知人善任的仁宗对自己看中的臣子,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会给予相当的信任,这种信任也是坦诚的。但是,早年母后临朝的阴影和自己不幸的婚姻造就了他文弱、忧郁而又犹疑不定的性格,使得这种信任很难经得起世事沧桑的考验。

名臣之悲:范仲淹与狄青

仁宗登基以来,宋王朝内忧外患日渐严重。范仲淹像至庆历年间,北宋和西夏开始了全面的边境战争,北宋军队三战皆败,而国内又出现诸多起义、兵变和叛乱。这种情势迫使仁宗设法解决这些危机,以巩固赵宋王朝的统治。要巩固统治,必须要有人才。仁宗找到了贤臣范仲淹。

范仲淹以推行新政而名满天下,他与仁宗的相识可追溯到天圣年间。当时,范仲淹初到京城任秘阁校理,就大胆上书给垂帘听政的刘太后,以为皇帝以九五之尊不应率百官行跪拜之礼为太后祝寿,而应由宰相代之。当时朝中大臣虽均知皇帝上寿行礼之事不妥,但无人敢言。同年,范仲淹又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于仁宗。太后未予理睬。范仲淹便愤然请求出外担任地方官。这给20岁的仁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第一次真正深切地感受到了臣僚的拥戴。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端拱二年(989)生,两岁时父亲便死了,其母改嫁。少年范仲淹虽身世不幸,但却胸怀大志。他曾经在一座神庙里询问神灵:“我将来能当宰相吗?”神说不能。仲淹便道:“不能当宰相,做个良医如何?”虽说这一记载不甚可信,但这正是范仲淹济世救人理想的自然流露。正因如此,早年学习条件艰苦,人所不堪,他却能刻苦攻读,力学不懈,甘之如饴。范仲淹后来回忆道:“年少时我和一位姓刘的同学在长白山读书,每天煮两升粟米粥,等它冷了切成四块,早晚吃两块。把蔬菜切碎,加半杯醋,少许盐,烧熟当菜,就这样过了三年。”大中祥符四年(1011),23岁的范仲淹告别母亲,来到了号称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他在书院读书异常勤奋,寒冬腊月,读书困倦了,就用冷水浇浇脸,昼夜不停,整整5年就寝时未曾解衣。艰苦的求学生涯不仅使他掌握了丰富的学识,更重要的是磨练了他的意志品质。

由于仁宗对范仲淹的人品已经有所了解,亲政后便将范仲淹召回京城,升任右司谏。此时,朝野上下直接或间接地攻击太后垂帘时政事的人越来越多。范仲淹此前虽然强烈要求太后还政,甚至因此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却并未借机报复,反而劝仁宗说,太后受先帝遗命,保护您10多年,一些小小的过失,当遮掩的要遮掩,要保全太后的声名。仁宗听了很是感动,由此愈发敬重范仲淹,下令不许议论太后垂帘时的事情。也从那时起,范仲淹便成为仁宗心目中能进行全面改革的最佳人选。

庆历三年(1043),北宋与西夏之间初步达成和议,仁宗迫不急待地将55岁的范仲淹从西北前线召回到中央任枢密副使。同年八月,升任参知政事。在仁宗的支持下,范仲淹开始了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的新政,力图使有才能和德行的人得到提拔和重用,这是范仲淹的理想,也正是仁宗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改革从根本上触及了许多官员的既得利益,赞成改革的人实际上并不多,施行不久就受到多方面的攻击。很多人指责范仲淹等人拉帮结派,是“朋党”。仁宗便召范仲淹询问:“从来都是小人好结朋党,难道君子也结党吗?”范仲淹答道:“臣在边疆时,看见勇于作战的人自结为党,朝廷也是这样,邪正各有其党。唯圣上明察。一心向善的人结为朋党,对国家有什么坏处呢?”就在此时,欧阳修也进呈著名的《朋党论》,表达了对范仲淹的支持。然仁宗对此极为不满,而朝野上下对此更是一片反对之声,甚至连同样得到仁宗信任的宰相章得象也在仁宗面前攻击范仲淹等人为朋党。更有夏竦之辈诬称,当时的名儒石介已为富弼起草了废旧立新的诏书,即要废掉仁宗,诬陷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石介等人犯下大逆不道之罪。仁宗此时虽表示不信流言,但却进一步加深了他对范仲淹等人相互标榜为君子的反感。随着改革的进行,仁宗不单单听到了太多反对的声音,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对朋党也有着极度的敏感。自太祖立国以来,宋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就下大力气防范臣僚结党,恪守祖宗家法的仁宗,无论如何也不能容许自己身边有一个结党的政治集团。最后,他不得不做出了痛苦而又无奈的决定。庆历五年正月,辽、西夏对宋的威胁相继解除,犹疑不定的仁宗在矛盾和权衡中,先后罢去范仲淹、富弼和认同新政的宰相杜衍,让他们去担任地方官,短暂的“庆历新政”遂告失败。

11年前,因上书极谏而谪守睦州的范仲淹为东汉名士严子陵建造了祠堂并写下了“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绝词妙句。此时,罢相的范仲淹又访问了一位山间隐士魏疏,直白地吐露了自己的心迹:“我亦宠辱流,所幸无愠喜。进者道之行,退者道之止。”意思就是宠辱不惊,进退顺其自然。此后不久的庆历六年,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约为岳阳楼作记,留下了争光日月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对中国士人情怀的完美阐释,也是范仲淹一生的真实写照。

仁宗和范仲淹的改革是向宋王朝内部的积弊开战,目的是解决内忧的困扰。要最终实现这些愿望,或许尚可假以时日,而外部边患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而又迫在眉睫的。仁宗亲政以来,接连出现了西夏元昊的叛宋和南蛮侬智高的入侵,严重威胁到北宋王朝的统治,此时无良将可用的仁宗急需杰出的军事将领。这样,普通士兵出身的狄青就逐渐进入了求贤若渴的仁宗的视野。

狄青是仁宗最为欣赏和信任的一员武将。后世小说把他塑造成一个战神的形象,说他从王禅老祖那里得到兵法和仙术,是受命于天,专门来解除宋朝边患的“武曲星”,他与当世的“文曲星”包拯,被人们一同视为救宋室于危难之中的一代名臣。

狄青世代为农,宝元年间,元昊叛宋,便应招入伍,投入抗击西夏军队的战斗。当时宋军经常打败仗,士兵普遍产生了畏惧西夏军队的情绪,士气低落,而狄青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手持利刃冲入敌阵,往往所向披靡,从而大大鼓舞了士气。在对西夏战争的4年中,狄青经历大小25战,身上留下了8处伤痕。因作战英勇,狄青得到了当时主持西北战事的韩琦和范仲淹的赏识。二人对狄青礼遇有加,范仲淹还送给他一部《春秋左传》,并告诫他说:“将领若不知天下古今之事,顶多只是匹夫之勇。”狄青潜心苦读,研习历代将帅兵法,自身修养不断得以提高。

仁宗得知他的威名和事迹后,打算召他进京询问御边方略,后因战事紧迫,狄青难以离开前线,就让他画出作战地图送至京师。狄青士兵出身,当时脸上仍然留着从军时的刺字。仁宗曾专门下诏让他将脸上的刺字印记用药除去,狄青却这样回答仁宗:“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是因为有这印记,臣愿意留着印记,用以激励军心,所以不敢奉诏。”仁宗由此更加器重和信任这名爱将。宋夏议和后,仁宗便立刻将狄青升为马军都指挥使,后又授以枢密副使。

皇佑年间,广源蛮侬智高入侵,先后攻陷宋朝数州之地,并围困广州达两月之久,朝廷派遣的增援部队屡战屡败,仁宗感到极度失望,又一次想到了狄青。狄青也在仁宗最需要他的时候主动请战,并向仁宗保证,有能力平定叛乱,慨然说道:“我起自行伍,要报效国家,唯有上阵杀敌,愿亲率大军,前往平叛,誓将贼首捕获,押至殿门之下。”仁宗听罢狄青的陈述,非常感动,似乎看到了宋军胜利的希望,便让狄青统一指挥岭南诸军。

狄青到前线后,最初按兵不动,令大军休整10天。侬智高得到情报,放松了警惕。不料狄青在侬智高防守松懈的第二天,一昼夜急行军,率大军越过了昆仑关,在归仁铺摆好了阵形。侬智高失去了昆仑关天险,只得拼死力战,其兵势很盛,宋军前锋孙节力战而死,前阵眼看抵挡不住,诸将大惊失色。这时,狄青从容站起,手持一面白旗向上一挥,他从西北带过来的蕃落骑兵从左右两侧同时杀出,直插敌阵。至此,侬智高军全线溃败,狄青挥军掩杀50里,直下邕州城。有关狄青与侬智高归仁铺之战,宋人笔记的记载很是丰富,战况非常精彩,其中尤其强调了狄青善于用智,如在大战前,狄青为了鼓舞士气,暗地里准备好一枚两面均相同的铜钱,誓师时,便用这枚铜钱当众占卜道,若得正面,我军必胜。结果连掷数次,尽得钱的正面,使军士以为必有神助而信心大增;又如连续三夜大设宴会,命军士夜里尽情歌舞,自己则假借醉酒的名义,退席而暗夺昆仑关。其事虽不一定全是事实,但至少表明狄青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战将。

狄青能顺利讨平侬智高,除了自身善于用兵,另一方面则离不开仁宗的信任。时人曾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评论:“为将之道有三:曰‘智’、曰‘威’、曰‘权’。观狄青讨伐侬智高,狄青可谓是能施其智而奋其威,在当世都是绝无仅有的。然而狄青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好的发挥,是由于仁宗将指挥大权授予了他。这就是得君之权的典型。假使狄青没有得到君主的专任之权以方便他行事,他何以会创下如此辉煌的战功。”按宋朝惯例,武将领兵出征,一般要遣文臣为副,以宦官监军。仁宗却毅然破例行事,独任狄青全权负责岭南军事。至捷报传来,仁宗大喜道:“朕常观魏太祖曹操雄才大略,然而多是谲诈的手段;唐庄宗李存勖也算是豪杰,行军打仗,基本上没有失败的,但即位后,沉迷于游猎而没有节度,对臣子的赏罚也不讲规则。这两个皇帝,只具备将帅之才,而无人君之量,可惜啊!”显然仁宗对自己知人善任很是得意,在狄青征南凯旋而归不到一个月,更是力排众议,升其为枢密使。

仁宗欲拜狄青为枢密使时,朝野舆论大哗。宰相庞籍援引了祖宗先例,劝说仁宗道,曹彬战功卓著,但太祖当时也只是赏赐给他大量金帛,而未予枢密使职位。然而,仁宗居然在大臣们极力反对的情况下,仍将没有什么过失的枢密使高若讷罢免,以狄青补枢密使。狄青被拜为枢密使,何以会有如此的轰动?其原因之一是升迁的速度过快,二则是以武人的身份擢升为枢密使。这两条均与赵宋的祖宗家法相左,完全违背了太祖立国以来防制武人的国策。枢密院为掌控军政的最高权力机构,在重文轻武的宋代,自太祖、太宗以来,武臣出掌枢密院渐成忌讳,最后形成专以文臣为枢密使的惯例。仁宗这一有悖常理的任命为狄青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狄青由于仁宗的鼎力支持,得到这一不寻常的升迁。这一现象既未被朝中大臣所接纳,也引起朝野上下对狄青举止的瞩目和揣测。一次,狄青家夜间焚烧纸钱祭奠祖先,事先偶然忘记了通知负责消防的厢吏,结果厢吏连夜报告开封府。虽然府吏迅速赶到时,“火”已灭了许久,但第二天,城中便盛传狄枢密家夜有怪光冲天。显然,狄青家中的任何异动都会成为控制社会舆论的文人们的谈资和口实。家中夜有怪光冲天,这在中国古代涉及到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常被看作臣子有图谋不轨之心的自然表象,甚至更被视为改朝换代的征兆。在这种情况下,狄青已然成为功高震主的人物,因而这些谣传对他具有极强的杀伤力。除此以外,各种类似的传闻也相继而起,有人说狄青家里养的狗也长出了奇怪的角;更有甚者,还有人在京师发大水时,见到狄青身穿黄衣坐在相国寺的大殿上,这无异于给狄青穿上了帝王象征仁宗像的“皇袍”。这些谣传除了因为至和、嘉佑年间盛行谶纬巫术外,主要还是基于政治上的不安,朝中大臣甚至包括当年相当赏识狄青的名臣韩琦,普遍担忧狄青有可能功高震主,篡夺皇位。这种担忧正是宋代重文轻武的必然结果。

对种种关于狄青的传言,仁宗虽然并非全信,群臣对狄青的攻击和猜测,仁宗也一直有所保留,但他毕竟不能无动于衷,因为这些终究都直接关系到自己的皇位和性命。终于,至和三年(1056),性情文弱的仁宗又一次在极度的矛盾中,在朝野舆论的巨大压力下做出了无奈的决定,罢狄青枢密使,出外知陈州。据说,狄青将行时,对旁人说:“我此行必死无疑,陈州有一种梨,叫青沙烂,今去此州狄青必烂死。”这表明,狄青似已预感到了不祥之兆,也意识到陈州之行定然不会给自己带来平安。第二年,狄青因承受不了因朝廷疑忌而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暴病死于陈州,年仅50岁。仁宗得知,悲痛万分,赠官中书令,并亲自题其碑曰“旌忠元勋”。狄青死后得到如此高的荣誉和礼遇,这是仁宗对一代名将的最后交待,更是他内心无限愧疚的流露。

范仲淹、狄青是仁宗时代众多历史人物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命运与仁宗时期的内忧外患紧密相连。作为文官、武将之杰出者,他们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他们都为挽救大宋王朝做出过巨大努力,结局却都带有浓浓的悲剧色彩,这大概与仁宗的性格和他们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仁宗坚守祖宗法度,千方百计地防范朋党,以致他不得不在最后关头放弃了范仲淹的改革。作为一位性情文弱的帝王,在宋朝防范武人的基本国策下,对自己甚为器重的狄青,他似乎也无法改变狄青的悲剧命运。 回答者:rengzheng - 举人 四级 7-7 16:22 您觉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其他回答共 3 条 宋仁宗,名赵祯(公元1010一1063年),原名受益。真宗第6子。真宗病死后继位。在位42年,病死,终年54岁,葬于永昭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孝义堡)。 赵祯,先后封为寿春王、异王。真宗病危时被立为太子。真宗于公元1022年2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天圣”。 赵桢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都有所发展。他的生活也较检点。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赵桢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28枚,每枚钱主干。赵桢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28000钱,我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还有一次,赵祯早晨醒来对近侍说:“昨天晚上我肚子饿得很,睡不着想吃烧羊。”近侍问道:“陛下为何不降旨命臣下去采办?”赵祯说:“我如果一开口,下面就因为这是我的命令,去大肆扰民,所以还是不开口的好。” 谏官王素曾劝谏赵桢不要亲近女色,仁宗回答说:“近日,王德用确有美女进献给我,现在在宫中,我很中意,你就让我留下她吧。”王素说:“臣今日进谏,正是恐怕陛下为女色所惑。”仁宗听了,虽面有难色,·但还是命令太监说:“王德用送来的女子,每人各赠钱三百贯,马上送她们离宫,办好后就来报告。”讲完,他还泪水涟涟。王素说:“陛下认为臣的奏言是对的,也不必如此匆忙办理。女子既然已经进了宫,还是过一段时间再打发她们走为妥。”赵祯说:“朕虽为帝王,但是,也和平民一样重感情。将她们留久了,会因情深而不忍送她们走的。” 一天,赵桢退朝回到寝宫,因为头痒,没有脱皇袍就摘下帽冠,呼唤梳头太监进来替他梳头。太监梳头时见赵祯怀中有一份奏折,问道:“陛下收到的是什么奏折?”赵祯说是谏官建议减少宫中宫女和侍从的。太监说:“大臣家里尚且都有歌伎舞女,一旦升官,还要增置。陛下侍从并不多,他们却建议要削减,岂不太过分了!”赵祯没有接口。太监又问:“他们的建议,陛下准备采纳吗?”赵祯说:“谏官的建议,朕当然要采纳。”太监自恃一贯为皇上所宠信,就不满地说:“如果采纳,请以奴才为削减的第一人。”赵祯听了,顿然站起呼唤主管太监入内,按名册检查,将宫人29人及梳头太监削减出宫。事后,皇后问道:“梳头太监是陛下多年的亲信,又不是多余的人,为何将他也削减?”赵祯说:“他劝我拒绝谏官的忠言,我怎能将这种人留在身边!” 另一方面,仁宗在位期间,土地兼并逐渐严重,官吏、军队人数和俸饷大大增加,冗官、冗兵、冗费严重,国家财政空虚。西夏和辽不断进攻,他又屈辱求和,分别以纳岁币或增纳岁币屈服于夏、辽。统治集团内部又矛盾重重,人民起义不断爆发。为了挽救危机,他任用范仲淹为副宰相,负责进行改革,史称“庆历新政”。由于皇亲国戚、贵族大臣的激烈反对,赵祯又罢免了范仲淹,使新政没能实现,逐渐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公元1063年3月辛未日,赵祯病死于汴京宫中福宁殿。遗诏由太子赵曙即位,进曹皇后为太后,丧礼必须从简。赵祯死后的庙号为仁宗。 回答者:峎_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7-7 16:20 宋仁宗,名赵祯(公元1010一1063年),原名受益。真宗第6子。真宗病死后继位。在位42年,病死,终年54岁,葬于永昭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孝义堡)。 赵祯,先后封为寿春王、异

D. 江昊阳名字多少分

张浩洋的名字可以打到85分

E. 历史的问题~

中国历史最早是在商朝(公元前841年)才有确切纪年的,之前只有零星考古出土版的文字记载权,多是在器皿上的.而即使是在商朝以后,中国的历史也和神话难以分开.你去读史记,其实里面有很多是神话,有一些是传说,还有以后的史书,也有不少内容并不那么可靠.更要命的是中国的史书,往往你抄我,我抄你,好象互相映照实际上可能都是出自同一处.

所以年代如此之久的历史现在是搞不清楚的.也因为这个原因,西方史界只承认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

大禹此人此事神话成分居多,可能就没有一件事迹是真的.(一般三皇五帝被认为是神话,而大禹按照描述是他们的后代,其实也就是一种神话传说了.)但是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并不是说洪水及治水的事就是子虚乌有.

对于古老年代的历史,世界各地都是这样,无法和神话分开的.譬如希腊、埃及都是这样的

F. 昊阳什么意思

给龙宝宝取名叫张佳昊,好不好是男孩

G. 给儿子起名字~!妈妈姓王,爸爸姓史 要有内涵,有深韵!

史伟祺 伟:伟大 祺 ::吉祥
史荣轩 轩:气度不凡
史越泽 泽:广博的水源
史鸿煊 鸿:旺盛,兴盛煊:光明
史绍文 绍:继承
史伟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史子轩 轩:气度不凡

H. 历史学名词、概念

下面都是在网上搜索到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名词解释大全(世界史和中国史都包括)http://wenku..com/view/e8b94222192e45361066f59a.html
历史学基本概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9374290100e3vp.html
http://rcs.wuchang-e.com/RESOURCE/GZ/GZLS/LSBL/LSXGS/12837_SR.htm
http://www.pep.com.cn/gzls/jszx/jxyj/jxlw/201001/t20100108_624669.htm

I. 历史事件

1原始时期
元谋人 · 北京人 · 蓝田人 · 金牛山人 ·马坝人 · 山顶洞人 · 河姆渡人 · 半坡人 · 大汶口

2先秦时期
远古与三皇时期
盘古开天辟地 · 女娲补天造人(女娲补天、女娲造人) ·伏羲建八卦 ·燧人钻燧取火 ·有巢氏构木为巢 ·共工怒触不周山 ·神农尝百草
五帝时期
禅让 · 阪泉之战 ·涿鹿之战 ·蚩尤 ·仓颉造字 ·黄帝 ·少昊 ·颛顼 ·帝喾 ·帝挚 ·帝尧 ·帝舜

3夏朝
鲧禹治水 · 涂山之会 ·九州 ·三苗 ·皋陶作刑 ·钧台之享 ·灭有扈氏 ·太康失国 ·后羿代夏 ·寒浞夺位 ·少康中兴 ·五十而贡 ·孔甲乱政 ·鸣条之战

4商朝
商汤灭夏· 景亳之命·伊尹放太甲·伊尹辅政·九世之乱·盘庚迁殷·武丁中兴·神道设教·宗法制·贡纳制·分封制·井田制·酒池肉林·羑里之囚·牧野之战·甲骨文·青铜器

5周朝
西周
武王克殷 · 封邦建国 ·周公辅政 ·三监之乱 ·周公东征 ·成康之治 ·昭王南征 ·穆王西征· 昭穆嬉游·夷王伐戎 ·厉王专利 (厉王奔彘)·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周召共和) ·宣王中兴 ·烽火戏诸侯 ·犬戎之祸
春秋
前期
平王东迁 · 携王余臣 ·庄公小霸 ·楚国称王 ·晋国分裂 ·共叔段之乱 ·王子带叛乱 ·周郑交恶 ·东门之战 ·繻葛之战·北戎侵齐 ·曲沃代翼 ·齐灭纪之战
中期
管仲相齐 · 长勺之战 ·北杏之会 ·齐桓公称霸 ·九合诸侯 ·尊王攘夷 ·存邢救卫 ·召陵之盟 ·假道伐虢 ·葵丘之会 ·泓水之战 ·重耳流亡 ·城濮之战 ·践土之盟 ·肴之战 ·秦霸西戎 ·赵盾主盟 ·赵氏孤儿 ·问鼎中原 ·若敖氏之乱 ·邲之战 ·初税亩 ·鞍之战 ·虫牢之盟 ·华元弭兵 ·鄢陵之战 ·晋悼公新政 ·湛阪之战 ·三桓分公室 ·栾盈之乱 ·弭兵之盟
后期
崔庆之乱· 晏婴相齐 ·子产相郑 ·兵役制 ·世兵制·伍子胥奔吴 ·王子朝之乱 ·鸡父之战 ·役人暴动 ·刺杀王僚 ·钟离之战 ·柏举之战 ·堕三都 ·槜李之战 ·卧薪尝胆 ·黄池之会 ·田恒弑君 ·越灭吴之战 ·徐州会盟 ·晋阳之战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4]
战国
前期
三家分晋 · 士族崛起 ·李悝变法 ·魏灭中山之战 ·三晋伐齐之战 ·吴起变法 ·武卒制 ·阴晋之战 ·田氏代齐 ·战国七雄与泗上十二诸侯 ·棘蒲之战 ·韩灭郑 ·浊泽之战 ·周分东西(东周公国、西周公国) ·商鞅变法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徐州相王 ·河西之战 ·楚灭越
中期
合纵连横 · 五国相王 ·函谷关之战 ·秦灭巴蜀 ·齐破燕 ·争夺九鼎 ·齐秦互帝 ·稷下学宫 ·百家争鸣 ·胡服骑射 ·宜阳之战 ·赵灭中山之战 ·垂沙之战 ·五国攻秦之战 ·伊阙之战 ·齐灭宋之战 ·济西之战 ·田单复国 ·将相和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齐魏灭薛 ·楚辞 ·负荆请罪 ·鄢郢之战 ·庄蹻入滇 ·远交近攻 ·华阳之战 ·阏与之战 ·陉城之战 ·都江堰
后期
战国四公子 · 长平之战·窃符救赵 ·义不帝秦 ·债台高筑 ·秦灭周 ·荆轲刺秦王 ·秦灭六国之战

6秦朝
秦灭六国之战 · 皇帝 ·统一度量衡 ·书同文 ·郡县制 ·驰道·车同轨 ·焚书坑儒 ·阿房宫 ·秦始皇巡游 ·骊山陵 ·北击匈奴 ·南戍五岭 ·秦攻百越之战·徐福东渡 ·万里长城 ·灵渠 ·沙丘之变 ·赵高专政 ·大泽乡起义 ·秦末农民战争 ·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望夷宫之变 ·入秦为王 ·约法三章 ·鸿门宴 ·戏亭分封·暗渡陈仓 ·楚汉战争(彭城之战 ·成皋之战 ·睢水之战 ·四面楚歌·垓下之战) [5]

7汉朝编辑
西汉
郡国制 · 布衣将相·汉承秦制·白登之围 ·和亲匈奴 ·消灭异姓王 ·吕后称制 ·诸吕之乱 ·萧规曹随 ·七国之乱 ·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武帝建元(年号) ·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夜郎自大 ·汉匈战争 ·马邑之谋 ·汉武帝币制改革 ·刺史制度 ·酎金夺爵(推恩令、 附益法) ·尊儒尚法·漠北之战·汉灭朝鲜之战 ·李广利降匈奴 ·苏武牧羊 ·汉宛之战 ·东瓯内迁 ·巫蛊之祸 ·霍光辅政 ·盐铁论 ·昭宣中兴 ·西域都护府 ·外戚干政 ·昭君出塞 ·王莽篡汉
新朝
王莽改制 · 绿林赤眉起义 ·昆阳之战 ·刘玄称帝(绿林军) ·刘盆子称帝(赤眉军)
东汉
东汉统一战争 · 云台二十八将 ·王景治黄河 ·取消都试·光武中兴 ·交阯反叛 ·造纸术改进 ·匈奴内讧 ·汉传佛教 ·白马寺 ·明章之治 ·白虎观会议 ·地动仪 ·班超再通西域 ·甘英使大秦 ·戚宦之争 ·邓氏称制 ·邓骘、梁冀专权 ·党锢之祸 ·西域长史府 ·汉羌战争 ·汉鲜战争 ·鲜卑兴起 ·黄巾之乱 ·凉州之乱 ·诛灭十常侍·董卓讨伐战 ·群雄割据 ·文和乱武·官渡之战 ·潼关之战·赤壁之战 ·汉中之战 ·南匈奴解体 ·挟天子令诸侯 ·樊城之战·曹丕篡汉

8三国
汉末
黄巾起义 · 董卓专权 ·董卓讨伐战 ·群雄割据 ·凉州军劫天子 ·孙策平江东之战 ·挟天子以令诸侯 ·唯才是举 ·屯田制 ·袁术称帝 ·徐州易主 ·易京之战 ·官渡之战 ·曹操征乌桓 ·仓亭之战 ·赤壁之战 ·合淝大战 ·潼关之战 ·南匈奴解体 ·建安文学 ·益州之战 ·汉中之战 ·樊城之战 ·曹丕篡汉
曹魏
曹丕篡汉 · 九品中正制 ·石亭之战 ·合淝新城之战 ·魏灭燕之战 ·高句丽讨伐 ·提倡玄学 ·曹爽专权 ·高平陵之变·司马氏专权 ·东兴之战 ·寿春三叛 ·司马昭弑君 ·竹林七贤 ·魏灭蜀之战 ·司马炎篡魏
蜀汉
刘备称帝 · 夷陵之战 ·平定南中 ·诸葛亮北伐 ·姜维北伐 ·黄皓专权 ·魏灭蜀之战
东吴
夷陵之战 · 交州领化 ·石亭之战 ·孙权建国 ·岭南开拓 ·夷洲探寻 ·合淝新城之战 ·吕壹专权 ·二宫之争 ·诸葛恪专权 ·东兴之战 ·寿春驰援 ·孙峻、孙綝专权 ·孙皓暴政 ·西陵之战 ·晋灭吴之战 [7]

9晋朝
西晋
司马炎篡魏 · 西陵之战 ·秃发树机能扰凉州(鲜卑) ·晋灭吴之战 ·太康之治 ·八王之乱 ·郝散起兵(匈奴) ·齐万年起兵(氐) ·流民起义 ·《徙戎论》 ·贾后弑君 ·张昌起兵 ·刘渊举兵(匈奴) ·李雄称帝 ·杜弢之乱 ·苦县之战 ·永嘉之乱 ·衣冠南渡 ·十六国纷立 ·三定江南 ·西晋灭亡
东晋
五马渡江 · 司马睿建国 ·王与马共天下 ·祖逖北伐 ·庾亮辅政王敦举兵 ·侨置州郡县 ·士族门阀鼎盛 ·苏峻举兵 ·褚裒北伐 ·殷浩北伐 ·桓温北伐 ·谢万北伐 ·庚戌土断 ·北府兵建立 ·淝水之战 ·王恭叛乱 ·卢循、孙恩起义 ·桓玄称帝 ·刘裕北伐 ·法显求经 ·莫高窟 ·义熙土断 ·东晋平蜀 ·刘裕篡晋[7]

10十六国
五胡乱华 · 永嘉之乱 ·拓跋部内迁 ·胡汉分治 ·石勒称王 ·北魏建国 ·石虎乱政 ·慕容俊称帝 ·冉闵称帝 ·杀胡令 ·苻健称王 ·张祚称王 ·莫高窟开凿 ·枋头之战 ·前秦灭前燕 ·前秦灭代 ·吕光西征 ·淝水之战 ·姚苌举兵 ·慕容垂称王 ·拓跋圭复国 ·后燕灭西燕 ·后凉三分 ·慕容德称王 ·赫连勃勃称王 ·刘裕北伐 ·参合陂之战 ·北魏统一北方[7]

11南北朝
南朝
刘裕篡晋 · 元嘉之治 ·宋室内哄 ·河南之战 ·盱眙之围 ·竟陵王之乱 ·萧道成篡宋 ·唐寓之起义 ·永明之治 ·萧衍篡齐 ·大明历 ·浮山堰崩塌 ·钟离之战 ·元颢入洛 ·神灭论论战 ·侯景叛梁 ·江陵之战 ·陈霸先篡梁 ·隋灭陈之战
北朝
北魏统一北方 · 盖吴起义 ·北魏毁佛 ·国史之狱 ·云冈石窟开凿 ·孝文帝改革 ·均田制 ·三长制 ·龙门石窟开凿 ·法庆起义 ·天竺取经 ·六镇之乱 ·关陇起义 ·杜洛周起义 ·鲜于修礼起义、葛荣起义 ·河阴之变 ·孝武西迁 ·北魏分裂 ·沙苑之役 ·河桥之战 ·邙山之战 ·玉璧之战 ·府兵制改革 ·水经注 ·北周武帝灭佛 ·北周统一北方 ·尉迟迥之乱 ·杨坚称帝 [8]

12隋朝
尉迟迥之乱 · 杨坚称帝 ·三省六部 ·营建大兴 ·隋与突厥之战 ·统一南北 ·夷平建康 ·开皇之治 ·杨广夺位 ·开凿大运河 ·开创科举制 ·吐谷浑扰境 ·三征高句丽 ·瓦岗军起义 ·隋末民变[9]

13唐朝
初唐
晋阳起兵 · 武德之治 ·唐朝统一战争 ·武德律 ·玄武门之变 ·渭水之盟 ·唐灭东、西突厥之战 ·唐灭薛延陀之战 ·贞观之治 ·昭陵六骏 ·玄奘西行 ·守捉制 ·租庸调制 ·行道制度 ·都护府制 ·羁縻政策 ·兵募制 ·房谋杜断 ·经营西域 ·文成公主入藏 ·冯盎归唐 ·市舶司 ·翰林院 ·近体诗 ·永徽之治 ·律疏 ·唐灭百济之战(白江口之战) ·唐灭高句丽之战 ·二圣并称(天皇天后) ·唐长安城 ·三彩 ·中亚方孔钱币(宝文钱制) ·印刷术
盛唐
神都洛阳 · 武则天夺权 ·徐敬业讨周 ·武周之治 ·唐朝与契丹、奚的战争 ·渤海国兴起 ·神龙革命 ·武举制 ·东突厥复国 ·五王政变 ·三受降城 ·七河地区 ·韦后之乱 ·重俊之变 ·唐隆之变 ·太平公主之死 ·开元之治 ·节度使 ·募兵制 ·唐玄宗封禅 ·李杨专权 ·专任蕃将 ·怛罗斯战役 ·南诏国兴起 ·安史之乱
中唐
藩镇割据 · 五京制 ·唐朝与吐蕃的战争 ·裴度平淮西之乱 ·陇右十八州 ·两税法 ·海上丝绸之路 ·唐蕃清水之盟 ·六次出幸 ·泾原兵变 ·平凉劫盟 ·贞元之盟 ·河朔三镇 ·宦官当权
晚唐
永贞革新 · 元和中兴 ·甘露之变 ·牛李党争 ·会昌灭佛 ·大中之治 ·归义军 ·唐诏之战 ·唐末民变 ·庞勋之变 ·黄巢之乱 ·白马之祸 ·火药 ·飞钱 ·南青北白 [10]

14五代十国
五代
唐末民变 · 白马之祸 ·割让燕云十六州 ·洛阳兵变 ·契丹灭

·郭威灭汉 ·高平之战 ·邺都之乱 ·后周世宗灭佛 ·后周攻南唐之战 ·陈桥兵变 ·北宋统一战争
十国
刘䶮称帝 · 王建建蜀 ·孟知祥称帝 ·吴越建国 ·李昪称帝 ·白藤江之战 ·北汉建国 ·后周攻南唐之战 [11]

15宋朝
北宋
陈桥兵变 · 杯酒释兵权 ·李重进之乱 ·交趾独立 ·北宋统一战争 ·禁军 ·更戍法与养兵弥乱 ·金匮之盟与烛影斧声·宋辽战争 ·白藤江之战 ·雍熙北伐 ·禁榷 ·咸平之治 ·澶渊之盟 ·割夏灵六州 ·东封西祀 ·刘太后临朝 ·庆历增币 ·庆历和议 ·侬智高起事 ·宋夏战争 ·六谷部抗夏 ·五鬼用事 ·仁宗盛治 ·庆历新政 ·濮议 ·宋词 ·交子 ·熙宁变法 ·宋越熙宁战争 ·元丰改制 ·王安石变法 ·新旧党争 ·元祐更化 ·绍圣绍述 ·收取青唐 ·汴梁 ·六贼当政 ·海上之盟 ·宋江起义 ·方腊起义 ·平州之变 ·宣和北方大暴动 ·海上之盟 ·宣和和议 ·区希范起义 ·徽宗内禅 ·东京保卫战 ·靖康之难(被俘女性) ·活字印刷术
南宋
建炎南渡 · 黄汪坏政 ·维扬之变 ·苗刘兵变 ·宋金战争(郾城之战 ·宋金川陕争夺战) ·顺昌大捷 ·绍兴和议 ·采石之战 ·隆兴北伐 ·隆兴和议 ·乾淳之治 ·绍熙内禅 ·庆元党禁 ·开禧北伐 ·程朱理学 ·永嘉学派 ·嘉定和议 ·韩侂胄专权 ·史弥远专权 ·四木三凶 ·端平更化 ·端平入洛 ·贾似道误国 ·泉州市舶司 ·宋元战争(襄樊之战 ·回回炮) ·文天祥勤王 ·崖山海战

16辽金夏
辽国
阿保机建国 · 颁制文字 ·取燕云十六州 ·灭后晋·横渡之约 ·宋辽战争 ·君子馆之战 ·澶渊之盟 ·重熙增币 ·景宗中兴 ·辽夏战争 ·重元叛乱 ·十香词冤案 ·阿骨打称帝 ·北辽 ·金灭辽之战 ·西辽(东辽 ·后辽)
金国
阿骨打称帝 · 猛安谋克 ·海上之盟 ·宋金灭辽 ·宋金战争 ·靖康之变 ·伪楚伪齐 ·绍兴和议 ·颁制文字 ·海陵王篡位 ·东京兵变 ·采石之战 ·开禧北伐 ·嘉定和议 ·章宗文治 ·蒲鲜万奴据东京 ·宗浩北伐 ·红袄军民变 ·九公封建 ·三峰山之战 ·蒙金战争
西夏
李元昊建国 · 颁制文字 ·宋夏战争(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 ·庆历和议 ·辽夏战争 ·母党专权(惠宗、崇宗) ·灵州之战 ·北宋五路伐夏 ·永乐城之战 ·金夏同盟 ·任得敬分国 ·李安全篡位 ·蒙夏战争 [12]

17元朝
大蒙古国
蒙古统一 · 攻西辽 ·征服花剌子模 ·蒙夏战争 ·蒙金战争 ·窝阔台攻宋之战 ·西征欧洲 ·乃马真后称制 ·海迷失后称制 ·高丽蒙古战争 ·征西亚 ·蒙哥攻宋之战 ·四大汗国
元朝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争位战争 · 李璮叛乱 ·宋元战争 ·塔拉斯河库里尔台大会 ·蒙越战争 ·元日战争 ·元缅战争 ·元爪战争 ·海都之乱 ·延祐复科 ·南坡之变 ·至正新政 ·元代民变 ·亦思巴奚兵乱
北元
洪武北伐 · 金山之战 ·捕鱼儿海之战 ·元益宗遇害[13]

18明朝
前期
元代民变 · 鄱阳湖之战 ·明朝治藏历史 ·卫所制 ·徐达北伐·洪武北伐 ·洪武之治 ·海运弛禁 ·明初四大案 (胡惟庸案·空印案 ·郭桓案 ·蓝玉案) ·南北榜案 ·建文改制 ·靖难之变 ·永乐盛世 ·郑和下西洋 ·南征安南 ·统治安南 ·贵州建制 ·唐赛儿民变 ·明成祖北伐 ·迁都北京 ·朱高炽监国 ·朱高煦叛乱 ·仁宣之治 ·宣宗废后
中期
王振擅政 · 麓川之役 ·浙闽民变 ·土木之变 ·午门血案 ·京师保卫战 ·夺门之变 ·曹石之变 ·汪直擅政 ·郧阳民变 ·藤峡盗乱 ·哈密之争 ·固原盗乱 ·弘治中兴 ·九边建制 ·满仓儿案 ·海运严禁 ·刘瑾擅政 ·寘鐇之乱 ·刘六刘七民变 ·川蜀盗乱 ·武宗南巡 ·宸濠之乱 ·南赣盗乱 ·江彬擅政 ·阳明学 ·大礼议 ·佛朗机人(葡萄牙)东来(屯门海战 ·西草湾之战 ·双屿港 ·租借澳门) ·大同兵变 ·更定祀典 ·世宗崇道 ·岑猛之乱 ·壬寅宫变 ·严嵩擅政 ·北虏南倭 ·李福达之狱 ·河套之役 ·庚戌之变
晚期
隆庆新政(隆庆开关 · 俺答封贡) ·江陵柄政 ·万历中兴 ·万历怠政 ·万历三大征(宁夏之役 ·朝鲜之役 ·播州之役) ·矿税之弊 ·东林党争 ·国本之争 ·荷兰人东来(沈有容谕退红毛番 ·澎湖之战 ·崇祯明荷海战) ·天主教再次传入(西学东渐 ·利玛窦 ·圣教三柱石 ·南京教案 ·崇祯历书) ·明末三大案(梃击案 ·红丸案 ·移宫案) ·建州女真叛明 ·萨尔浒之战 ·奢安之乱 ·徐鸿儒民变 ·魏忠贤擅政 ·王恭厂大爆炸 ·崇祯治乱 ·清兵入塞 ·己巳之变 ·沙普之乱 ·吴桥兵变 ·明末民变(王二起义 ·张献忠起义 ·李自成起义) ·甲申之变
南明与明郑
南明纷立(弘光 · 鲁王 ·隆武 ·绍武 ·永历等) ·入关战争 ·联虏平寇·太子案 ·左良玉清君侧 ·满清大屠杀·扬州十日 ·嘉定三屠 ·姜瓖大同反正 ·广州大屠杀 ·沙定洲之乱 ·联寇抗清 ·李定国两蹶名王 ·十八人之狱 ·孙可望投清 ·夔东十三家 ·磨盘山血战 ·郑成功北伐 ·郑成功征台 ·咒水之难 ·明郑王朝

19清朝
前期
叛明立国 · 萨尔浒之战 ·八旗制度 ·入侵朝鲜(丁卯胡乱、丙子胡乱) ·进兵蒙古 ·清兵入塞 ·松锦之战 ·入关战争 ·绿营 ·剃发易服 ·清初六大弊政 ·扬州十日 ·嘉定三屠 ·江阴惨杀 ·庚寅之劫 ·反清复明 ·三藩之乱 ·澎湖海战 ·南北党争
中期
康乾盛世 · 康熙历狱 ·中国礼仪之争 ·清中期禁教 ·密折制度 ·盟旗制度 ·清朝治藏历史 ·文字狱 ·摊丁入地 ·火耗归公 ·军机处 ·雅克萨战役 ·多伦会盟 ·改土归流 ·十全武功 ·乾隆帝南巡 ·中国风 ·平定准噶尔 ·大小和卓之乱 ·撤驿之变 ·锁国政策 ·大小金川之役(大金川之战、第二次金川之战) ·清缅战争 ·林爽文事件 ·清越战争 ·平定廓尔喀 ·英使礼节争议
晚期
平定苗疆 · 川楚教乱 ·癸酉之变 ·张格尔之乱 ·嘉道中衰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七和卓之乱 ·太平天国 (捻乱、广东洪兵起义、小刀会起义) ·廓藏战争 ·云南回变 ·陕甘回乱 ·新疆回乱 ·贵州苗乱 ·第二次鸦片战争 ·辛酉政变 ·同治中兴 ·洋务运动 ·天津教案 ·左宗棠戡定新疆 ·伊犁危机 ·阜康钱庄挤兑倒闭 ·中法战争 ·丁戊奇荒 ·北洋水师 ·甲午战争 ·乙未广州起义 ·三国干涉还辽 ·新军 ·中俄密约 ·瓜分中国狂潮 ·戊戌变法 ·己亥建储 ·唐胥铁路 ·通商银行 ·京师大学堂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东南互保、海兰泡事件) ·清末新政 ·英国侵藏战争 ·日俄战争 ·立宪运动 ·国会请愿运动 ·保路运动 ·戕官事件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外蒙古独立 ·麦克马洪线·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阅读全文

与历史学江昊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