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历史学家对冉闵的评价是怎样的
著名史学家范文澜《中国通史》对慕容隽致祭赠谥予冉闵一事的评价为:“他的野蛮行动反映着汉族对羯族匈奴族野蛮统治的反抗情绪,所以他的被杀,获得汉族人的同情。慕容隽致祭赠谥,正是害怕汉族人给予冉闵的同情心。” 范文澜在当代权威历史著作《魏晋南北朝史纲》一书也对冉闵作出过相对中肯的评价:“至于冉闵以区区之力驰骋中原,而东晋又只作壁上观,是以亡不旋踵,只成为历史上的悲剧而已”。 在《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四节《十六国大乱》中评价:“秦汉魏晋从来没有亡国后自杀的大臣,因亡国而自杀,是从冉闵的魏国开始的,这也说明汉族与非汉族间斗争的极端尖锐。” 史学家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评价:“冉闵之百战百胜,颇似项籍、孙策”,与石氏余孽角逐,未必会遽败,而慕容氏加入这场与它本不相关的战争,挟其方兴之势,其气完,其力厚,“是亦其(冉闵)所遭之不幸也”。 后人有诗惜冉闵曰:雄烈才同楚霸王,破胡灭羯建新邦;朱龙一蹶神矛折,遏陉山前吊夕阳。” 史又言“闵至自苍亭,行饮至之礼, 清定九流,准才授任,儒学后门,多蒙显进,于时翕然,方之为魏晋之初”。可见闵非粗才,惜其所值之敌,大多逼不及施展也。
『贰』 中国历史上的女才人的故事和她的死因 生死年份
武则天http://ke..com/view/2225.html?wtp=tt
李清照http://ke..com/view/3066.htm
『叁』 作为历史文化城的宁波,曾经诞生过哪些名垂青史的人物
自南宋开始,宁波出现了大批重要官员。南宋时产生三名宰相的鄞县史氏家族即出自宁波。明代,宁波出现了被誉为“天下读书种子”的名臣方孝孺,还有四位内阁首辅沈一贯、张煌言、熊汝霖和沈宸荃以及多位尚书。中华民国历史上的两位总统蒋中正、蒋经国皆是宁波籍,民国军政要员属于宁波籍的中还有胡宗南、俞济时等。[31]
宁波商帮兴起于明代中晚期,以创办同仁堂的乐显扬为代表。清代中晚期,宁波商人登陆上海,成为重要的商业和社会力量。这一时期的代表有李也亭、镇海方氏家族、严信厚、叶澄衷、虞洽卿等等。孙中山曾评价道:“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也。”二战以后,宁波商帮转移到香港、北美等地,此时的代表为王宽诚、包玉刚、邵逸夫、李达三、曹光彪、应昌期、张忠谋、赵安中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波也涌现了一批商界名人,包括丁磊、庄思浩等。[31]
文化、科技界的宁波名人有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清代学者黄宗羲、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文学家姚燮,书法家梅调鼎。民国时期,宁波出现了文人陈布雷、林汉达,作家柔石、殷夫、唐弢,书法家沙孟海和国画大师潘天寿。当代宁波的文化界名人有戏剧理论家、文化学者余秋雨,英语文学家陆谷孙、英国诺丁汉大学校监杨福家、北京大学医学部校长韩启德、中国科学院前院长路甬祥、近现代教育家蒋梦麟、地质学家翁文灏、生物学家童第周、遗传学家谈家桢、断手再植之父——骨科学家陈中伟、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32] 网络作家安妮宝贝(励婕)等。[31] 此外,出生宁波和祖籍宁波的两院院士总数超过百名。[33]
『肆』 看北大魏晋史学教授没怎么提冉闵的事,说他反后赵没两年就被前燕灭了
冉闵(ranmin)为今人所广为知闻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他是拯救了汉族的抗胡英雄,亦以勇猛著称,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之一。
乞活军活动在黎阳的一支在和匈奴前赵帝国的战斗中被打败,冉闵的祖父冉隆和叔父冉襄等亲人都殁于此役。
冉氏家族留下一个11岁的少年——冉瞻(按现在的标准还是一个孩子),冉瞻带领所部乞活余部继续与胡人英勇战斗。
公元310年,石勒(此时是前赵的大将)攻打河内,勒见两军阵前的一少年英勇非凡,长而勇悍,精于骑射,阵前临矢石不顾。勒赞曰:“此儿壮健可嘉!”
冉瞻众寡不敌,被俘,石勒徒冉瞻及其部众于兰陵郡。
公元327年,冉瞻在和匈奴前赵的战斗中被斩于阵前。冉瞻之子就是后来的冉闵,冉闵除继承了父亲的勇猛外,还善于使用智谋。
公元316年,司马氏篡夺曹魏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大举侵入中原。
公元338年,少年冉闵首次参加战争,在昌黎大战,史载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
此战后,冉闵成名,被石虎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事(当时北方燕代之地,后赵境内有内迁的丁零、乌桓、夫余等各族各部,时常有叛乱,外有慕容鲜卑常发兵扣边)。冉闵在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斗中屡立奇功(其间也有两次调到外地作战)。
公元350年,冉闵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冉闵威震中原。
后冉闵推翻羯赵,称帝建国,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先后经历六场恶战:
(1)、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6)、六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迫于冉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武力威胁,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不得不退出中土,各自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从此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
在返迁的路上这些不同民族的野蛮胡族也相互进攻对方,掠杀对方,抢食粮食,甚至以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
诸胡乱中华时,北方汉人被屠杀的只余下四、五百万人,最主要的凶手是匈奴人和源于东欧高加索山脉到黑海草原地区的白种羯族(这个民族有拿人头祭祀的习惯)。
冉闵灭羯赵,歼灭三十多万羯族与匈奴为主的胡兵。
冉闵后来在邺城对羯族屠杀了二十几万,加上全国各省各地的复仇屠杀,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
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
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
石遵、石鉴、石琨、石宠、石蟠被灭三族,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
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全部死于非命。石虎一生造孽无数,终于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骑兵,还有数万后续部队)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战斗经过本文从略),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机械地和敌人拼命,掩护随军的其他重要官员撤离战场,一直杀到最后一人……
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国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
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呼!”
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
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
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正史记载,决非杜撰)。
作者语:
冉闵壮志未酬,天地为之大恸,可惜上天既然体恤冉闵的用心,为何不干脆赐他胜利的结局,为何还要让他的冤屈历千年不得昭雪,受尽同胞的谩骂?苍天不公,造物不仁,不知何时冉闵的英雄事迹才能在世间广为流传!
冉闵就义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悲天呼地,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
冉魏几十万汉人不甘受辱,纷纷逃向江南,投奔东晋。
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晋将也自杀谢罪。
由于冉闵建立的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又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
后来统治北方的北魏(鲜卑王朝)的史学家把冉闵大骂一顿,在史书上没有人为冉闵正义直言,而后代又缺乏资料,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
某些汉族太监史学家片面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
想想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冉闵当时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并不是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
那些穿者兽皮,吃着生肉的野蛮部落,哪里懂得礼仪廉耻,生命的价值。犹如入侵印度的蛮族部落把创造古代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当作奴隶一样的驱使。印度的种姓制度大家都知道吧,21世纪的今天还生活在印度社会低层的贱民,就是那些几千年前被征服的印度本国人。
冉闵天王招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华子民纷纷响应,汉军威武!!汉军威武!!大小胡寇四散而溃!九州大地终复炎黄本色。我强汉方才免于重蹈古印度人之悲剧!
在火焰塔以及满清人所写的正史和小说里,都有许多对冉闵的污蔑,比如说冉闵被胡人收做义子,而在南朝的史书中从来没有记载,我们只能通过被人篡改的史料来一窥这位1600多年前的大汉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
岳飞,文天祥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人物,但是冉闵却被埋没于浩瀚史书中。
冉闵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拯救了危在旦夕的中华文明,不惜自己的声誉背负了1600多年的骂名,为我们这些后代子孙夺回了生存空间。
冉闵的武功决不亚于岳飞!岳飞其实是想成为第二个冉闵!
冉闵的功绩与日月同辉!!冉闵是公元四世纪的东亚明星,是炎黄子孙心中的唯一希望!人们都说冉闵就是西楚霸王项羽转世来拯救汉人的英雄,来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华夏百姓。
关中80万汉族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跋涉来投奔冉闵就是明证。 “江统〈徙戎论〉”,五胡乱华之前,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高达数百万之众,很多地方超过了当地汉人人口。
五胡乱华时,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卑迁入中原。《晋纪》、《晋书》记录当时永嘉丧乱,中原士族十不存一。
唐编《晋书》卷65《王导传》据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就是说,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留在北方的人命运很悲惨,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如《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展开)。石勒其子石虎更加残暴,他跟一条毒蛇一样,脑筋里只有三件事:一是淫欲,二是杀戮,三是享乐。
石虎发男女16万,运土筑华林苑及长墙于邺北。时逢暴雨,漳水水涨,死者数万人;他已有多处宫殿,还不满足,又驱汉丁40余万营洛阳、长安二宫,造成尸积原野;修林苑甲兵,50万人造甲,17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夺汉女5万入后宫肆意变态凌杀污辱之行,其间由于负妇义夫的反抗,死者不计其数;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成汉的使者见到沿途树上挂满上吊自杀的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恐吓世人,数万反抗将士的尸体被弃之荒野喂兽;血腥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北方汉人锐减至六、七百万,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人口的大量减少,土地的大量荒芜,傍之虎狼等野兽成群出现繁殖。
石虎将邯郸(一说临漳)以南中原地区,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其狩猎围场,创全人类有史以来的吉尼斯世界记录。规定汉人不得向野兽投一块石子,否则即是“犯兽”,将处以死罪,被杀或被野兽吃掉的人不计其数。
汉人的地位竟连野兽都不如。住在“富丽堂皇”宫殿里的石虎,竟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残留的汉人,为了免于屠杀,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人认为的“坞堡遍地都是”,当时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个。
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由此推测,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不过400万左右。
大屠杀了多年之后,石勒估计也杀累了,听录了谋士要他建立“根据地”做“皇帝”的建议,改变策略,开始有了收降汉人做奴隶的政策,而不再一味搞大屠杀。
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石勒根据汉人张宾的建议,定都襄国。中原农业经济得到一点恢复。
在南方石勒长期与祖逖将军作战,祖将军死后,没人能有效的组织北方各堡与胡人对抗。
公元320年前后,屈指可数的几个保壁大帅也最后降石赵,石赵王朝完成了对中原和关中的牢固统治。
到公元349年,冉闵屠胡之前,迁居中原的胡人高达五、六百万之多,数量上相当惊人,他们是在东汉、魏、晋、石赵等四个朝代因各种原因迁到中原地区来的胡人。有被当时政府(如曹操)强迁进来的,有主动迁进来的,有武装打进来的。
晋朝统治时期,在“南达长江,北到燕辽,西起关陇,东至东海”的广阔区域,不断的有各胡酋占山为王,扰乱地方。但大都不敢公开反对晋的统治,为害的区域只是个别郡县,不对晋朝统治集团构成威胁。
直到匈奴人刘渊和羯族人吸桑石勒等的出现,匈奴、羯人合流,胡人铁骑横扫了整个黄河流域,建立后赵。
后赵统治北方时,当时的汉人不超过500万左右,胡人却与这个数相当甚至高于这个数。胡人人口在增长,而汉人则不断减少。
《晋书》:“方今四海有倒悬之急,中夏逋僭逆之寇,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以冉闵为首的汉族对入塞胡族的复仇行动,是汉人发起的绝地反击。
入塞胡族成分复杂:像羯族、白奴族、丁零族、铁弗族、卢水胡、鲜卑(史书称白虏,也有学者认为黄种人)、九大石胡的远迁部落等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氐族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大月氐主体为白种人,小月氐和巴氐主要为黄种人。而羌、夫余、乌桓(东胡与匈奴混血)和入侵辽宁的高句丽等民族主体为黄种人,个别部落除外。
如果等他们杀尽了北方汉人,在中原地区繁殖起来,会成为一个金发碧眼的种族(根据现在鲜卑后代千分之几白人血统都成显性基因的特征),会再向南方要生存空间,再把南方的三百万人杀掉,或大部分杀光,小部分汉族被溶入新的种族,而不是其他各胡基本上被杀绝,仅占北方汉人人口百分之几不到的胡人溶入北方汉族。汉族像其他三大古国的民族一样亡族是完全可能的。
公元350年前后,冉闵歼灭数十万后赵胡军,推翻后赵王朝,致书各地,号召汉人起来杀胡人复仇。史载全国各地:所在承闵书诛之。当时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北部、陕西的汉人都纷纷起兵,仅邺都一地被杀的胡人就高达20几万(甚至远在陇西的麻秋收到冉闵的“讨胡檄文”后,都杀掉所部胡人响应,因为陇西胡人太多,呆不住脚,麻秋带领部下斩关向东出关中投靠冉闵,中途与胡人王朗干了一仗,杀朗部胡人数千,后被氐酋蒲洪捉了去)。除了向侵略者报仇外,冉闵最大的功绩还在于驱逐胡蛮数百万出中土。
《晋纪》:“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
石虎统治后期,冉闵救济饥民。
冉闵推翻后赵,分兵四面出击,与各大小胡酋互攻,数百万胡人被中原人们驱逐(石虎强迁到邺城的共计几十万汉人,也有近半数在动乱中返还家乡,中途大部分被胡人所害)。氐、羌、胡、蛮等各民族数百余万,返还陇西或河套等地的家乡,九大石胡甚至迁回中亚。返迁途中各不同民族的胡人相互进攻掳掠对方,甚至人肉相食,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能成功回去。
冉闵使胡族大返迁,造成中原百余万胡人死亡达十之七、八,这就变相的杀了百万胡人。
中国历史上后来建国的十六国中,鲜卑除外,就是成功返回去未被灭的民族部落重新入主中原所建立。但这时胡人数量大减,民间汉人恢复增长。
胡人见识了汉人血腥报复的可怕不得不向汉人寻求合作,汉人从事农耕,胡人则充军打战,这才开始了和睦共处。
五胡乱华时的少数民族往往打战为生,不论男女老少全族皆兵。当然往后发展精兵全由男子充当。在十六国南北朝频繁的战争中,胡族大量战死,胡族彼此之间也相互灭族。民间从事农耕的汉人不断恢复增长,北朝东西魏的战争使胡人人口枯竭,两国汉族大地主势力却强大起来,为补充兵源不足,不得不开始大量起用汉军,西凉地区的汉军得到北周起用,正是在这一时期,鲜卑国主们把公主嫁给这些汉族地主势力以拉拢他们,汉军的起用为后来杨坚灭胡和隋唐的建立创造了外部条件。
如果没有冉闵的“杀胡令”,没有他号召汉人复仇,驱逐各胡出中原。以后会是什么样?
首先胡人在中原繁殖上千万人口后,再把南方的汉人杀绝并不是不可能的,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也会像另外三大古国一样被异族取代。诸胡乱中华时,北方汉人被只留下四、五百万,这得主要归功于匈奴人和源于东欧高加索山脉到黑海草原地区的白种羯族(这个民族有拿人头祭祀的习惯)。冉闵灭后赵,歼灭30多万以羯族与匈奴为主的胡兵。冉闵后来在邺城对羯族屠杀了20几万,加上全国各省各地的复仇屠杀,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
可惜的是一支万人的羯族部族,因为向北投降鲜卑而保留下来,后来鲜卑人帮助它们杀了冉闵,鲜卑入主中原。这支羯人在鲜卑的统治下以打仗为业。鲜卑内战时羯酋造反,压抑久了的尔朱羯疯狂地杀着鲜卑人,差点将鲜卑灭族。
在鲜卑复仇的打击下,羯人在侯景带领下跑到南方梁朝统治区,梁朝政府接纳了他们,收为雇佣军。忘恩负义的侯景却杀死了梁武帝,对江南人实施血腥的种族屠杀,使原本人口众多,千里沃土的江南变成赤地千里,尸骨遍地,杂草丛生的不毛之地(仅屠靖康城就将全城4万户约20万人杀绝),史称“侯景之乱”。
后来,南梁大将王僧辩召集陈霸先、杜龛、韦载等人率军讨伐,花了很大代价才灭此悍族,这一种族才真正从地球上消失。王僧辩等人把许多原本在两广和越地山区的人口补充到长江中下游,充实当地人口。陈霸先建立陈朝,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恢复经济和人口增长,即使这样直到隋灭陈时已经很多年过去了,南方的人口却一直没有恢复到侯景之乱前的规模。
由此可见,单侯景几千羯兵就可血腥杀光江南人,更别说几百万胡人如果没被驱逐出中原,而在中原繁殖几千万后必然向汉族要生存空间的结果!
『伍』 高中历史著名人物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①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②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2、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评价:
①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③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④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3、北魏孝文帝改革(略)、后周周世宗改革(略)、庆历新政(略)
4、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
①内容与作用:
A、理财措施
a、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b、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c、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d、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e、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增加
B、军事措施
a、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进攻主,减少了军费开支
b、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C、教育措施
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等
b、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做官
②成效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失败原因
a、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b、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c、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④评价
a、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b、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这种面对封建统治危机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5、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年)
①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②内容:,
a、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b、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③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附:
1、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分类
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
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④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2、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
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
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3、古代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
②革除社会弊病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④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
这些高中历史都讲过的 。
望采纳 谢谢!
『陆』 历史学跨专业考国际关系或者世界当代史研究生
世界当代史和国际关系有关系,但两者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历史专业,后者是法学专业,基本是在各高校的政治学院或专业中设置。
关于你要考哪个专业,就需要从你自己的方面来考虑,但这两者的英语要求都高;其次就是你想考哪个学校,查你要报考的学校在这些专业上的参考书目,进行大量相关数目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