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学长学姐,告诉我一些答历史简答题经常用到的专业术语和词汇。
1、背景 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的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典型: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例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 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条件 典型:
★历史条件=(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但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例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 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 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 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 因 典型:
★(一) 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1、内因或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2、外因或客观原因则指与前者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前者主观意识影响的那一方面原因。这和原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抽象而又深刻,易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指出的是,内外因属于社会、国家、==等人的意识很难起决定作用的大范围历史概念时,那么它们是专指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就区别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前者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后者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3、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 4、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总之,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例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 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 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二)从原因深度分析: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1、根本原因——是指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历史发展必然性,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本质、历史发展的主要原因等角度去探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所谓根本原因,是指促使历史事物产生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性因素,是历史事物能够产生的土壤,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缺少了这种因素,与之相应的历史事物便不会产生。 2、主要原因——是指对历史事物的产生起主导性、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如果缺少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则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甚至不会产生。 3、直接原因——是指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的诱导性因素。“直接”的含义是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要注意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事件发生的导火线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是一种偶然性因素。 总之,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例如:“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4、矛盾分析 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例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 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 ② 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 ③ 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 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5、目的、动机 目的是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它常常用“为了……”的介词结构表示。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并且一般都属于直接原因。
★典型: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总之,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例如:王安石变法 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1、特点与特征
特点与特征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通俗地讲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因此如果问一个历史事件或一次革命运动的特点,就应该把同类事件或革命运动进行比较、鉴别,从而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其一是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这是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没有的);其二是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也是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没有的)。
例如:黄巢起义的特点就是流动作战,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2、性质、实质 性质
性质、实质 性质,就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即抛开表面现象,看它的特点,看它的特征,看它的实质。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性质,往往从它产生的原因和目的就可抓住一点苗头来,性质常因所指事物的不同,其具体含义也不一样。倘若是指一本书的性质,这就是具体说明它是属于哪一方面(或哪一类),以什么体例写出来的著作。是战争的性质,则需要着重谈这次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是侵略性的,还是反侵略性的等等。如果问的是革命的性质,就必须以当时的社会形态为出发点,看它革命的动力是以哪个阶段为主体,在其斗争纲领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为哪个阶级谋利益,代表哪个阶级说话等等,最终要确定它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
实质,也就是本质。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来掌握本质。
例如:俄国1861年改革,就其性质而言,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就其实质而言,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
例如:有时候性质和实质会合二为一,如“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无论其性质还是其实质,都是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集团。不过,性质偏重于军事侵略,实质偏重于帝国主义。
1、经过
所谓经过,就是指经历、过程。一个历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后果之外,经过一般至少包括发生、发展和结局三个部分。
例如:“五四”运动的经过怎样?就要答出“五四”运动的爆发、发展和结局(取得初步胜利)三部分内容。
2、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典型: 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总之,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 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例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 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例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例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1、效果、结果、后果
效果——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
结果——是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
后果——是指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
从词性上看,效果是褒义词,后果是贬义词。在历史问答题目中,使用效果的不多。最常用的是结果,有时用后果。例如,简述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经过和结果。在这一道题中就不能用后果。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如何?后果怎样?在这一题中用“后果”好。一般情况下,结果可以代替后果。
2、作用、影响、意义
作用——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
影响——是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意义——指的是价值和作用。
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历史问答题中,一说作用和影响都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影响从性质看,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从范围看,有对内(如国内)影响,有对外(如国际)影响;从时间看,有直接影响和长远影响;如此等等。
意义和作用、影响相比较,它的范围就要大得多。一般地讲,性质、特点、作用、影响、后果、评价、经验、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所以,如果题目问某件事的意义怎样,上面提到的这几点都应该加以考虑.
3、经验、教训、启示:
经验——一般指正面的成功的方面;
教训——一般指反面的失败的方面;
启示——则二者兼而有之。
情况和状况都是指情形。因此二者基本相同,可以通用。
例如:“试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状况”一题就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特点和影响。它们的差异在于情况偏重于动态,状况偏重于静态。因此在题目问情况的时候就要着重答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
(1)简述就是简要叙述的意思。但是历史问答题的题目中如果出现了“简述”二字,就意味着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简单叙述题,如“简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二是复合简述题,如“简述明清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措施及影响”三是综合叙述题。如“简述中国古代在医药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2)综述就是综合叙述。历史问答题中如果含有“综述”二字,就肯定属于综述题。然而,在历史问答题中,综述题直接用“综述”作提示语的并不多,更多的是用“简述”作提示语,有的甚至不用提示语。所以,判断一道问答题是不是综合题,主要应该看全题意思是否以综述作为主要解答方法。
典型:综述题和简述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从答案内容来看,简述题只要求叙述一件事情,材料在课本里很集中;综述题则要求叙述多件事情,材料在课本里很分散。第二,从解答方法来看,简述题主要概括叙述,而且采用的是“详细概括法”,综述题虽然也要概括,但它采用的是“高度概括法”;而且它的主要解答方法是综合。第三,由上述两点就决定了简述题属于普通题或“基础题”,而综述题属于综合题或“提高题”。
(3)概述就是概括叙述的意思。概述和综述的意思基本相同。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求采用“高度概括法”去叙述。
例如:“概述1840—194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和结局。”
(1)评述就是评论性叙述。
(2)评价就是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 等),特指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3)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
总之,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评价)偏重于结论。高考中的评论(评价)题,作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关键是要准确而又深刻,精炼而又恰当。在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如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和评论顾炎武八股之害的观点等。评价和评论历史问题有一套专门的方法,不赘。
例如:“联系从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到20世纪20年代英法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试结合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联系”、“结合”意思差不多,字面上说是与之发生关系,实际上则是以之作背景用依据,用以说明或论证或阐述后面的问题。也就是说,题中要求“联系(结合)的内容是次要的,而后面要回答的问题才是主要答案所在。那么前者究竟答不答呢?当然要简明扼要地回答,但重心应放在后面的问题之上。
下面再看一例,就更清楚了:“结合13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演变”。此题要求答出英国在700年间的“经济”、“阶级关系“、“议会”、“政党政治”四个方面的变化,但前两个方面是次要的,后两个方面是主要的;同时后者以前者为背景、依据,两者有密切联系,而不是毫无关系。因此,此题答题内容虽包括四个方面,但不能分别将四个方面的史实一一列出了事,而必须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先述前两个方面的情况,后述后两个方面的情况,才符合题目要求。
“说明”,“表明”的含义也相似,就是说从什么材料得出结合论(这个意义多用“表明“,如1995年高考历史第22、24、30、32题);此外,“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这个意义多用于问答题,如“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以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94年高考历史第43题最后一问“(恩格斯)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说“表明了什么?”也就是“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的意思。
“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
“下列19世纪中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历史潮流的有……”此题的含义可这样理解:“资本主义历史潮流”这个实质,通过“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史实来“体现”。
:裂”,又有“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且后者是主流,这一现象,通过刘迎的诗“反映”出来了。这样的答案,要转几道弯才能组织现来(不是直接能够得现结论的),考生如不能领会此意,何能作出符合命题者意图的答案?
指出直接说出某个(或某此)史实或结论;而举出(列举)则为举列性质,如不限定,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
“……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举两个例子就行了。但当年有的考生却是想到哪件事就把前因后果都阐述一遍,最终却未能归纳出什么潮流,真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就是因为没掌握解题要领,尤其是没搞清楚题目要求的缘故。
(1) “基本”是指大部分、总体上或主体而言。
(2)“根本”则是指根源、实质和内部、深层而言。
典型:以原因为例,“基本原因”可以说是几方面原因的和(一些次要的或技节性的原因可以不计),而“根本原则”则要追根溯源而挖掘出深层次的原因。
例如:1995年高考历史第14题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选A项“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如果选“基本原因”,则还要加上B项“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了人民强烈愤怒和C项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这两点。
“主要”是指几者中最重要的;“简要”即简明扼要,是要精炼而准确地把主要的部分概括性地表述出来。关键在于抓住主要之点,否则是简而不要;如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则又不成其为主要,而是庞杂了。
例如:分别指出30年代发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主要特点,这些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都有许多特点,而要求答“主要特点”,每个人三五句话就概括了。如此精炼的水平,考生自是不易达到,教师要将其训练到此程度,又何容易!
10、现象、表现
“现象”、“表现”俱指情况、史实而言,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
“上引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即要求答出材料中反映的史实。“南朝和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即要求答出经济发展的情况。
(1)是什么是指具体的有条件的现成的东西,不得不单凭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去任意编造或杜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和“是什么”相当,所不同的是只不过在语句结构形式上来一个颠倒,问法明显,回答时容易掌握住中:什么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二是相当于名词解释,着重点是需回答一个事物或词语的定义或概念,条文性没有第一种解释原因那么强烈。什么是“明治维新”?
(3)为什么是询问原因和目的。考生要凭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理解、分析,针对问题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作全面的回答。: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历史回答题中,分析论证题常用“为什么”作提示语。
(4)怎样是疑问代词,询问原因、性质、动作、状况、方式或情况等。当它出现在一个疑问句子中间时,一般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一是问原因和经过;二是经过和结果,并且以前者出现的机会居多。例如: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这就要求答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和经过。再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怎样?这一题就是要求答出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结果。
12、谁、几
(1)谁一般指人,而且仅指一个人。
(2)几,一般专指问人物或事件的数目,例如:几人(几位)、几件、几次等。
是疑问词,哪些是哪的复数,不止一人一事如此。哪一般专指地名,如,西汉建都在哪里?在历史问答题中,哪些常用于句子中间或末尾,只用于疑问,并且一般不必答出它的总数。例如:日本古代和近代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
再者,“哪”如果和“几”相结合,出现在一个疑问句里,那就不仅要答出数目,而且还得把各个数字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的名称写清楚,:世界近代史上哪几个国家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这就应该答英国、美国和法国三个国家。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
第一、对生产力的认识和理解。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和科学技术。劳动对象是猪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劳动资料是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或,物质条件,其中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最主要的标志。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智能和知识、智力的人。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往往引起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重大变化,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此,在分析某一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时,就应该从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和科学技术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归纳总结。
以战国为例:劳动对象方面表现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劳动资料方面表现为铁器、牛耕的推广,都江堰和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兴修,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劳动者方面表现为百家争鸣解放思想,天文、历法等知识被劳动者所掌握;科技方面表现为农耕、冶铁、煮盐、建筑等技术的进步。
第二、对生产关系观点的认识和理解。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一定的物质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是构成生产关系的三个基本因素。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的因素,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例如:按照生产关系的三要素理解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而且还直接占有奴隶;奴隶主役使奴隶集体劳动;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的劳动成果。
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表现为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会推动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有革命和改革两条途径。
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了封建生产关系;商鞍变法使封建生产关系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有量变和质变两种形态。量变型,即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如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质变型,即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如日本的明治维新。
例如:1995年高考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本题理论思维应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回答第一问要结合生产关系三要素,才能理清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回答第二问的原因时,着重分析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否适应,内容即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结果即调整后的生产关系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回答第三问的制定经济政策的原则在本题即指调整生产关系的原则。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第一、对经济基础的理解和认识。
经济基础是指同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是有区别的,生产关系是一定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物质关系的总和,而经济基础是指各种关系之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如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关系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经济基础则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又是相联系的。经济基础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构成经济基础的基本因素也就是生产关系的三个基本因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因素,也是经济基础中最基本的因素。经济基础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如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战国仍有奴隶制残余,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清已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占统治地位,故改变不了其封建性质。
第二、对上层建筑的理解和认识。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即思想上层建筑)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即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如秦始皇在法家思想影响下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层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的思想,观点。
⑵ 谁能总结一下英语历史学词汇,
历史学科英语词汇(部分)
Abdicate退位,逊位
Aberdonian 阿伯丁人(苏格兰)
Ableseaman 英国海军水兵
Aborigine 土著,土人
Accession,就就任职
Accord,协议,条约
Activeservice,战时服役
Adherent ,拥护着
Adjourn,休庭,延期
Adjudge,宣判,裁决
Adopted,,移居的
Adviser ,顾问,忠告者
Affair,政治事物
African,非洲的
Afrikaans,阿非利堪死语
Afrikaner,荷兰裔南非人
Archdiocese,大主教区
Archchess,大公夫人
Asian,亚洲人
Ash Wednesday,圣灰星期三
Asean,东南亚国家联盟
Afo-asian,亚非的
Aide-de-camp,副官,随从参谋
Aircraft carrier,航空母舰
Airmarshal,空军中将
Airraid,炼金术士
Alchemist,高级市政官
Alderman ,真主
Allah,结盟的
Amazon,亚孙族女战士
Amerasian,美亚混血儿
Americana,典型美国事物
Anglo-saxon,撒克逊人
Annals,编年史
Anti-christ,敌基督
Anti-semitism,反犹太主义
April fool,在愚人节开的玩笑
Arabian,阿拉伯的
Biscay,比斯开湾
Bolivia,玻利维亚
Bonn,波恩
Bombay,孟买
Bonaparte,波拿巴
Boston ,波士顿
Bourgeois,布尔乔亚
Britain,不列颠
Brunei,文莱
Buenosaires,白金汉宫
Bucklingham,布达佩斯
Bvdapest,布宜诺斯艾诺斯
Bush,布什
Byelorossia,白俄罗斯
Byron,拜伦
Babylon,巴比伦
Bacbugvlf,北部湾
Bach,巴赫
Bacon,培根
Bagh bad,巴格达
Bahrain,巴林岛
Balzac,巴尔扎克
Balkan,巴尔干半岛的人
Baltic,波罗地海的人
Bandvng,万窿
Bangkok,曼谷
Bangladesh,孟加拉
Barcelona,巴塞罗那
Bassanio,巴塞尼奥
Bastille巴士底监狱
Bc,公元前
Beethoven,贝多芬
Beirut,贝鲁特
Belfast,贝尔法斯特
Belgium,比利时
Bell,贝尔
Bengal,孟加拉
Bering,白令
Berlin,柏林
Bermudas,百慕大群岛
Berne,伯尔尼
Bethune,白求恩
Bhutan,不丹
Birmingham,伯名翰
China,中国
Chinese,中国人
Constantine,君士坦丁
Church and state alism not a unifield leadership,教会和国家二元结构
Compass earth,环球航行
Conquistador,西班牙征服者
Cherubim,有翅天使
Cape bojador,博亚而尔多角
Council of constance,康斯坦茨会议
Cape,纳恩角
Charles,查理五世
Cossaclc,哥萨克
Calvin,加尔文
Cotta,科塔
Congregationalist,公理会教友
Chrysostom,克利芬斯托,基督教神学院
Commonwealth,共和国
Calicut,卡利卡特
Cuba,古巴
Co-religionists,信仰同样宗教的人
Christopher,哥伦布
Castile,斯提尔王国
Convention parliament,英国代表国会
Colbert,柯尔伯
Combria,坎布里亚地区
Chief of staff,参谋总长
Communist fifth column,共产党第五纵队
Ccp, 中国共产党
Commune,公社
E
Emancipationist 解放主义者
Emancipation 解放的
Embargo policy禁运政策
Embassage大使
Embassy大使馆
Embattle整军备战
Embourgeoisement资产阶级化
Emigration commission移民委员会
Emigration policy移民政策
Emission at par平价发行法
Emperor 皇帝,君主
Emphyteuta永久佃户
Empire帝国,帝权
Empire-building扩张疆域领土扩张
Empiriocriticism经验批评主义
Empiriomonism经验一元论
Empirism经验论
employed labour force就业劳动力
employed population就业人口
employment act就业法
expanded reproction扩大再生产
extraterritoriality治外法权
extrality治外法权
extremist极端主义
extra surplus value超额剩余价值
external representation对外代表权
experimentalist实验主义者
experientialist经验主义者
expansionist领土扩张轮着
expansionary policy经济扩张政策
expansion of the currency通货膨胀
export-import bank of Washington美国进出口银行
Expo世界博览会
Explosion of monetary crisis金融危机
Existentialist Marxism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Exeter艾克赛特
Exective yuan行政院
Executive veto行政否决权
Executive privilege 行政特权
Executive mansion州长官邸
Executive agreement 行政协定
Executive council 参政会议
Exclusivist 排他主义
Exclusion policy 闭关政策
Excise tax 特许权税
Excess of import/export 出(入)超
Excess of capital 过剩资本
E
EAC 东非共同体
EAEC 东非经济共同体
EAEA 欧洲原子能机构
Ealing 伊令(英格兰东南部城市)
Eath Iethniko Apelevtherotiko metopo
(第二次世界大战希腊的)民族解放阵线
Earl marchal 英国宫廷典仪大臣兼纹章局局长
Earl marshal 纹章局局长
Earlship 伯爵爵位(领地)
Earldom 伯爵爵位
Earnings in foreign exchange 外汇收入
East Pakistan 东巴基斯坦
East London 东伦敦
East timor 东帝汶
Eastbourne 伊斯特本
Easter 复活节
Eastern estabcishment 东部权势集团
Eastern samoa 东萨摩亚
Eastside 纽约市曼哈顿东区
EBC (英国)教育广播公司
Eaton 伊顿(姓氏)
Eau Claire 奥克莱尔(美国城市)
Eastern church 东正教会
EC(European community) 欧盟
Ecclesiastic 基督教传教士
Echelon 等级,阶级
Edward VII 爱德华七世
Egypt 埃及
Elizabeth I 伊丽莎白一世
Emerald isle 爱尔兰岛
Emir 埃米尔(对穆斯林国家统治者称呼)
Emperor 皇帝,君主
Encyclopedia 网络全书
Entente cordiale 1904英法协约
Established church 国教
Estonian 爱沙尼亚人
Ethiopian 埃塞俄比亚族人
Eblaite 埃卜拉语(古代闪米特语)
Ecclesiae 教会,教堂
ECA(economic eommission for africa)
非洲经济委员会
ECAFE 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
Economic centre 经济中心
ECO(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经济合作组织
Economic community 经济共同体
Economic crisis 经济危机
Economix incentire 经济刺激
Economic policy 经济政策
Economic reconstruction 经济复兴
Ecosoc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Ecumenicity 普世基督教大联合
Ecumenism 泛基督教主义
EDD(English dialect dictionary)
《英国方言词典》
Edge act 国际条例
Edinburgh 爱丁堡
European econormic community 欧洲经济共同体
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欧洲自由贸易协会
Eisenhower 艾森豪威尔,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
Ekaterinburg 叶卡特琳堡,前苏联乌拉尔地区城市
Elam 埃兰
Elbe 易北河
emeerate 阿拉伯酋长
Russia 俄国
Research 研发
Reparations 赔偿
Religious freedom 宗教自由
Renminbi 人民币
Republic of China 中华民国
Republic of korea 朝鲜
Renolution 革命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 农村合作医疗计划
Robert martin 罗伯特•马丁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
Romanticism 浪漫主义
Race 种族
Religion 宗教
Reformation 宗教改革
Ritual 礼仪
Rome 罗马
Campaign 整风运动
Pacific和平的,爱好和平的
Pacificatory 和解的,调解的,绥靖的
Pacifism和平主义,不抵抗主义
Paddlefoot 步兵
Padishah君主,国王,王,伊朗国王
Pagan异教徒,非基督教徒
Paganize 使变为异教徒
Pakistan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
Pakeha白种人
Palestine巴勒斯坦 a 巴勒斯坦的,巴勒斯坦人的
Papacy 罗马教皇的职位,罗马天主教会制度
Papal罗马教皇的,罗马教皇职位的
Papist罗马天主教徒
Parish 教区
Parley会谈,与敌方的谈判
Parliament议会,国会
Parliamentary议会的,国会的,议会政治的
Parliamentarism 议会制度,议会主义
Partisan党人,低吼游击队员,党派性的
Patriot爱国者,爱国主义者
Patriotic 爱国的,有爱国热忱的
Patriotism 爱国主义,爱国精神
PAU 泛美联盟
Peach和平,和平时期
Peaceful和平的,爱好和平的
Pekingese 北京的,北京人的
Peking北京市
Pentateuch 基督教的旧约全书的首五卷
Pentecost 犹太人的五旬节
Persecute 指政治,宗教信仰的迫害,残害。
Pharaoh 法老,暴君
Pharisaic法利赛人
Philippines 菲律宾,菲律宾群岛
Pietism 虔信派,虔信主义
Pilgrimage 朝圣,朝觐
Pithecanthrope 猿人
Pithecanthropus 猿人属
Polycentrism 多中心主义
Postwar 战后的
Potentate有权势的人,当权者,通知者,君主
Prerogative特权,君权
President总统,长官
Prole无产者
Proletarian无产者,无产阶级
Proletarinism无产者的地位,无产阶级性
Proletarianize使无产阶级化
Principate最高权力 ,公国,首领 ,王侯
Queensland 昆士兰
Quebec 魁北克
Qatar卡塔尔
Queen victoria维多利女王
a May queen五朔节王后
queenly女王的
queen mother皇太后
queen elizabeth伊利莎白女王
Quaber贵格会教徒
Queen's counsed王室法律顾问
Quango半官方机构
The queen of norway挪威女王
Quadruple alliance四方联盟
Qukers贵格派
Quesnay魁奈
Quietism寂静派
Queen consort王后
queen anne安妮女王
Quevedo科维多
Quincy昆西
Quintilian昆体良
Quirinar奎里纳尔
Quisling vidkun吉斯林
⑶ “历史”一词是怎么来的
“历史”一词是怎么来的?
在古代,历史只称“史”,但“史”的范围比现在广泛多了,除了史本身的范畴之外,还有天文、地理、人事、灾祸等。古代记载史的人称史官,他们就是负责记载如前所述内容的。古往今来,对历史一词,说法很多。现代汉语中的“历史”一词,学术界很多人认为,是清朝末年从日语中引进的,并不是出自中国古籍。其原因是古文简炼,一般都用单字表述,很少用双字的,因此中文古籍中名词以单字为多,古代汉语中很难见到“历史”一词。《辞源》是古今汉语大型权威工具书,但里面也没有“历史”这个辞条,其“引进”的身份应该不会有假。但是且慢,就编者所知,“历史”一词在中国古籍中有多处出现,并且含义与现在这个词汇几乎等同。
在先秦时期,一般情况下,史书之名都不是用“史”字的。在先夏时期中国就有四部非常著名的史籍,名《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有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之语:“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么说来,早在2500多年前,楚国左史倚相即已能通上古名著而闻名于朝野,遗憾的是《左传》上对这四部上古名著的内容与形式都没有具体说明。传说是由孔子所撰《尚书序》中说的:“伏牺(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由古代记载而论,广义的“史”其实就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记录,我们可以由此推断,“坟”、“典”、“索”、“丘”可也被看作中国最早史书之名称。随后,记事的“史”一般被称之为“志”,如《夏志》、《商志》、《周志》等等,就是中国上古三代的历史;孔子所作《春秋》,就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影响深远,随后才有《吕氏春秋》、《晏子春秋》、《吴越春秋》等“摸仿”之作,“春秋”就成为史书之名;至汉代时,司马迁撰《史记》,班固撰《汉书》,这两部书都可以用史书冠名;后又有称史书为历者,如《吴历》、《晋历》等。在一段时间内,记、书、志等几个名字都曾并用过,如前四史就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而正史中除《史记》外,以“史”为名的,则是唐代初年写成的《南史》、《北史》。将历和史合为一词而曰“历史”,最初是韦昭撰写的《吴书》,书中有“(赵)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之句;《南齐书》之《武十七王传·子响传》中,亦有“二主议加于盛世,积代用之为美,历史不以云非”之语。然较之于“史”字之现身频频,“历史”一词就少之又少,很难风其踪迹于典籍之中。到明代万历年间,袁了凡作《历史纲鉴补》,将“历史”一词作书名,产生很大影响。大约在明朝末年,日本人得到此书,如获至宝,带回东瀛,翻刻该书,广为流传。到日本更新学制,教育机构选用“历史”一词作为科目名称,其名始大盛。清末民初,我国学界先驱于学术名类方面多受日人影响,如皮锡瑞、章炳麟、夏曾佑诸史学前辈著书立论、传布新知,凡涉及史学时,都喜欢用“历史”这一词,国人受其影响,“历史”一词才为大家所熟悉。其实“历史”就是“历代之史”,与“史”字之泛指于含义上完全可以等同并用;综上所述,“史学”与“历史学”比较,实际上是一回事。此词产生,可比日本早了几千年。中国古籍汗牛充栋,不可胜数,且种类繁多,名目丰富。中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历史”一词不可能是“引进”于倭冠外邦而来的。
⑷ 形容"历史"的词语有哪些
1、万古千秋[ wàn gǔ qiān qiū ]
解释: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示例:全世界的和平事业万古千秋。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源远流长[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解释: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示例:剥削阶级的幸福观,是源远流长,影响仍然是相当深广的。 秦牧《一个黑人战士的豪迈声音》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3、千秋万代[ qiān qiū wàn dài ]
解释:一千年,一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
示例:玩弄权势而显贵于一时的人,必然被后人千秋万代地唾弃谴责。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褒义
4、沧海桑田[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解释: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示例: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 清·程元升《幼学故事琼林·地舆》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5、海枯石烂[ hǎi kū shí làn ]
解释: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示例: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
译文:你想说服我投降,是不可能的事情。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⑸ 学术性词语 各个领域都好 最少50个 谢谢啊
管理会计的专业术语
预算(budget)是以数量形式对未来做出的计划。
商业活动程序(business process)是在商务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任务而遵守的一系列步骤。
首席财务官(chief financial officer)是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成员,负责为企业的计划、控制活动以及编制财务报告提供及时和相关的数据支持。
约束(constraint)是阻止企业和个人实现其目的的事项。
控制(control)是为实现企业目标,保证企业各部门有效运行而制定的程序并获得反馈的过程。
财务部长(controller)是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直接对首席财务官报告,负责向管理当局提供及时、相关的财务数据并编制财务报告。
控制活动(controlling)是确保企业计划贯彻执行以及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计划进行必要修改的活动。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一种对公司进行指导和控制的系统。如果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运行,那么既可以推进管理者视公司利益为工作目标,又可以实现公司对管理者业绩的有效监督。
分权化管理(decentralization)是通过赋予各层管理者与其职责相对应的决策权实现公司决策权的分解。
指导与推进(directing and motivating)是调动员工按照公司计划进行日常经营的管理活动。
企业信息化系统(enterprise system) 是将企业全部数据整合在一个中央数据库,以便于全体员工使用的软件系统。
企业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是为实现企业目标,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确认、量度和采取措施防范的过程。
反馈(feedback)是会计报告和其他形式的报告帮助管理者进行业绩监督,以及使管理者着眼于未曾注意到的机会和问题。
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是为公司股东、债权人、和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的活动。
产成品(finished goods)是已经完工,但并未售出的产品。
适时制(just-in-time)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采购原材料和生产产品的生产与存货控制系统。
精益思想模型(lean thinking model)是为了有效利用资源,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改进企业的生产流程,并将这一流程应用到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五步骤思考方法。
线性组织结构(line)是直接与企业实现相关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定位。
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是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信息的会计活动。
无增加值作业(non-valua-added activities)是消耗资源,但消费者却不愿意为此支付价格的作业。
组织结构图(organization chart)是用以描述在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之间向谁报告、与谁沟通信息和对谁负责的组织结构图标。
绩效报告(performance report)是将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相比较而得出的详细报告。
计划(planning)是确定企业未来行动方案以及如何执行方案的活动。
计划于控制循环(planning and control cycle)是指通过计划、指导与推进、控制,在返回计划的管理活动循环。
原材料(raw materials)是用于生产产品的物资。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是通过提高公司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保证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法案。
内部单位(segment)是指可以单独对其进行评估并拥有独立财务数据的公司内的任何部门,如产品生产线、销售区域、公司职能单位以及生产车间等。
六西格玛管理(six sigma)是基于消费者反馈以及收集信息和分析技术实现企业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
辅助部门员工(staff)是与公司基本目标的实现有间接关系的职位。这些员工为基本部门员工或其他辅助部门员工提供服务和协助工作。
战略(strategy)是能够使公司吸引更多消费者,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竞争计划”。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流程进行全程协调的管理方法。
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是强调解决制约系统中关键因素重要性的一种管理理论。
价值链(valua Chain)是能够使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增值的主要商业活动,例如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市场营销、渠道分销和售后服务。
在产品(work in process)是指部分完工,在出售给消费者之前还需要进一步加工的产品。
管理费用(administrative costs)是指除制造成本和销售费用以外,与公司的一般管理活动相关的所有执行、组织及事务性费用。
共同费用(common costs)是为服务多个成本对象发生的,但不能单独追溯到其中任何一个成本对象上的费用。例如一架波音747航班中飞行员的工资费用就是该机上所有乘客承担的共同费用。因为,如果没有飞行员,飞机就不能起飞,更谈不上有乘客塔乘该航班。但是,飞行员的工资中的任何部分都不能直接归属到任何一个塔乘这次航班的乘客上。
加工成本(conversion cost)是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之和。
成本性态(cost behavior)是成本随业务量变化的反应性态。
成本对象(cost object)是引起成本发生的客体。如产品、顾客、批次以及公司内部的职能部门及生产车间等。
完工成品成本(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是分配与特定时期完工产品的全部制造成本。
差量成本(differential cost)是两个备选方案中的成本差异(又见增量成本)。
差量收入(differential revenue)是两个备选方案中的收入差异。
直接成本(direct cost)是能够直接追溯特定成本对象的成本。
直接人工(direct labor)是能够直接追溯到每个产品上的人工成本,又称为“接触性劳动成本”。
直接材料(direct materials)是能够直接追溯到每个产品上,并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成本。
固定成本(fixed cost)是指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不随作业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随作业量成反比变化。
增量成本(incremental cost)是指因某一项管理决策的实施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量(又见差量成本)。
间接成本(indirect cost)是不能够方便、快捷的直接追溯到特定成本对象上的成本。
间接人工(indirect labor)是指不能够直接追溯到特定产品上的人工成本,如生产部门照看或打扫建筑物的人工成本、生产管理者的人工成本、材料保管人员的人工成本等。
间接材料(indirect materials)是可以构成产品实体,但是不能直接追溯到特定成本对象的材料成本,如胶水和钉子等生产用零杂材料的成本。
可盘存产品成本(inventoriable cost)与产品成本的含义相同。
制造费用(manufacturing overhead)是指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以外的所有制造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因选取某个方案而丧失了选择其他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
期间成本(period cost)是当期发生,并直接计入利润损益表的费用。
主要成本(prime cost)是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和。
产品成本(proct costs)是取得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成本。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产品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产品成本和可盘存产品成本的含义相同。
相关范围(relevant range)是能使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性态存在的作业量范围。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单(schele of 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是用来显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在某一会计期间的发生额以及他们在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分配比例的计算表。
销售费用(selling costs)是为满足客户需求,在将产品交付客户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和。
沉没成本(sunk cost)是指已经发生,并且现在或未来的任何决策都无法改变其数额的成本。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是指在相关的范围内,成本总额随作业量程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其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保持不变。
完全成本计算法(absorption costing)一种包括所有制造成本的成本计算法。所有制造成本包括产品的所有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以及固定制造费用。
分配基准(allocation base)一种测量生产行为的方式,如把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直接人工工时时数或机器工时数。
用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s)一份显示生产产品必须的各种直接材料的数量的文档。
成本动因(cost driver)一种产生间接成本的因素,如机器工时、已占床位、计算机时间或飞行时间。
分批成本计算单(job cost sheet)为一份订单制定的表格,记录了计入本订单的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成本。
分批成本计算系统(job-order costing system)一种成本计算法,用于生产各种不同产品、服务的企业中,计算每周期内的成本。
领料单(materials requisition form)一份详细的资料文件,具体说明需要从库房取料的类型和数量,并标明承担原材料成本费用的订单。
多项预计间的制造费用分配率(multiple predetermined overhead rate)一种带有多项间接成本汇总的成本计算法,每一种成本库的预计间的制造费用分配率均不同,而不是整个公司只使用一个预计制造费用分配率。通常情况下,每一个生产部门被视为一个独立的间接成本库。
正常成本制度(normal cost system)一份订单的间接成本由预定间接费用分配率乘以订单的实际分配基准得到。
⑹ 历史的词语有那些
买椟还珠 一鸣惊人 狐假虎威 上下其手 杞人忧天 亡羊补牢 三人成虎
一暴十寒 塞翁失马 一日千里 一鼓作气 重于泰山 揭竿而起 背水一战
弄巧成拙 风吹草动 乐不思蜀 东山再起 安居乐业 程门立雪 逼上梁山
徒有虚名 骄兵必败 雪中送炭 闻鸡起舞 卧薪尝胆 城下之盟 其貌不扬
指鹿为马
开卷有益 · 博而不精 · 百发百中 · 捕风捉影
· 必恭必敬 · 百感交集 · 兵贵神速 · 杯弓蛇影
· 不寒而栗 · 不合时宜 · 不自量力 · 不拘一格
· 不可多得 · 不堪回首 · 不可救药 · 别开生面
· 不可同日而语 · 不伦不类 · 伯乐相马 · 班门弄斧
· 白面书生 · 八面威风 · 不名一钱 · 拔苗助长
· 不屈不挠 · 不求甚解 · 髀肉复生 · 病入膏肓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拔山举鼎 · 博士买驴 · 冰山难靠
· 背水一战 · 半途而废 · 不贪为宝 · 白头如新
· 百闻不如一见 · 不为五斗米折腰 · 抱薪救火 · 标新立异
· 不学无术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远千里 · 不因人热
· 别有天地 · 不遗余力 · 百折不挠 · 百丈竿头
· 不自量力 · 不知所云 · 宾至如归 · 拔帜易帜
· 残杯冷炙 · 寸草春晖 · 草船借箭 · 乘风破浪
· 才高八斗 · 城狐社鼠 · 沧海桑田 · 草菅人命
· 草木皆兵 · 程门立雪 · 长驱直入 · 车水马龙
· 乘兴而来 · 沉鱼落雁 · 乘人之危 · 车载斗量
· 大笔如椽 · 打草惊蛇 · 雕虫小技 · 大材小用
· 多多益善 · 大腹便便 · 大公无私 · 当局者迷
· 大逆不道 · 大器晚成 · 当务之急 · 开诚布公
· 不得要领 · 抛砖引玉 · 二桃杀三士 · 尔虞我诈
· 罚不当罪 · 奋不顾身 · 分崩离析 · 风吹草动
· 覆巢无完卵 · 分道扬镳 · 奉公守法 · 负荆请罪
· 发奸擿伏 · 返老还童 · 发蒙振落 · 风声鹤唳
· 覆水难收 · 赴汤蹈火 · 分庭抗礼 · 防微杜渐
· 负隅顽抗 · 负重致远 · 管鲍之交 · 各得其所
· 感恩图报 · 过河拆桥 · 刮目相看 · 瓜田李下
· 高枕无忧 · 各自为政 · 华而不实 · 好好先生
· 狐假虎威 · 汗流浃背 · 后来居上 · 合浦珠还
· 后起之秀 · 后生可畏 · 火树银花 · 坚壁清野
· 间不容发 · 井底之蛙 · 鸡口牛后 · 江郎才尽
· 见猎心喜 · 鸡鸣狗盗 · 九牛一毛 · 胶漆相投
· 举一反三 · 开诚布公 · 空洞无物 · 沆瀣—气
· 克己奉公 · 开卷有益 · 侃侃而谈 · 口蜜腹剑
· 开门揖盗 · 空前绝后 · 克勤克俭 · 旷日持久
· 困兽犹斗 · 开天辟地 · 口若悬河 · 空中楼阁
· 刻舟求剑 · 脍炙人口 · 狼狈不堪 · 力不从心
· 两败俱伤 · 乐不思蜀 · 老当益壮 · 劳而无功
· 论功行赏 · 老马识途 · 老牛舐犊 · 老妪能解
· 老生常谈 · 梁上君子 · 蓝田生玉 · 滥竽充数
· 狼子野心 · 芒刺在背 · 买椟还珠 · 马革裹尸
· 门可罗雀 · 名落孙山 · 孟母三迁 · 马首是瞻
· 毛遂自荐 · 门庭若市 · 木人石心 · 牛鼎烹鸡
· 怒发冲冠 · 鸟尽弓藏 · 南柯一梦 · 弄巧成拙
· 穷兵黩武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难兄难弟 · 南辕北辙
· 天真料漫 · 千变万化 · 七步之才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 曲高和寡 · 曲尽其妙 · 千金市骨 · 千钧一发
· 千里鹅毛 · 黔驴技穷 · 千虑一得 · 巧取豪夺
· 七擒七纵 · 杞人忧天 · 曲突徙薪 · 千万买邻
· 犬牙交错 · 千人所指 · 千载难逢 · 气壮山河
· 日不暇给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人给家足 · 如火如荼
· 人杰地灵 · 日暮途穷 · 入木三分 · 人琴俱亡
· 人弃我取 · 忍辱负重 · 任人为贤 · 人人自危
· 如释重负 · 入吾彀中 · 人心如面 · 如鱼得水
· 人言可畏 · 孺子可教 · 手不释卷 · 士别三日
· 死不旋踵 · 师出无名 · 三寸之舌 · 水滴石穿
· 死而不朽 · 伤风败俗 · 三顾茅庐 · 双管齐下
· 死灰复燃 · 十行俱下 · 四海之内皆兄弟 · 尸居余气
· 司空见惯 · 水落石出 · 三令五申 · 四面楚歌
· 三迁之教 · 三人成虎 · 杀身成仁 · 水深火热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三生有幸 · 尸位素餐 · 塞翁失马
· 上下其手 · 上行下效 · 随月读书 · 守株待兔
· 三折其肱 · 土崩瓦解 · 同仇敌忾 · 同仇敌忾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同甘共苦 · 同工异曲 · 天经地义
· 天下无双 · 天涯海角 · 天衣无缝 · 一夔已足
· 穷兵黩武 · 庄周梦蝶 · 曾参杀人 · 以强凌弱
· 完壁归赵 · 韦编三绝 · 无出其右 · 为虎作伥
· 刎颈之交 · 无可奈何 · 望梅止渴 · 五日京兆
· 危如累卵 · 万死不辞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五色无主
· 亡羊补牢 · 未雨绸缪 · 妄自尊大 · 下笔成章
· 下车泣罪 · 先发制人 · 兴高采烈 · 心旷神怡
· 朽木不雕 · 休戚相关 · 先声夺人 · 小巫见大巫
· 小时了了 · 小心翼翼 · 一败涂地 · 有备无患
· 一不做、二不休 · 一傅众咻 · 一傅众咻 · 以强凌弱
· 饮醇自醉 · 一代楷模 · 一发千钧 · 约法三章
· 以古非今 · 叶公好龙 · 以管窥天 · 言过其实
· 一国三公 · 以规为滇 · 愚公移山 · 一鼓作气
· 一挥而就 · 与虎谋皮 · 异军突起 · 有脚阳春
· 以卵击石 · 以邻为壑 · 夜郎自大 · 一毛不拔
· 一鸣惊人 · 一木难支 · 以貌取人 · 羽毛未丰
· 有名无实 · 一诺千金 · 一暴十寒 · 一窍不通
· 一钱不值 · 予取予求 · 一丘之貉 · 一日千里
· 一日三秋 · 一丝不拘 · 一身是胆 · 以身试法
· 一事无成 · 一网打尽 · 义无反顾 · 一问三不知
· 一误再误 · 月下老人 · 忧心如焚 · 一衣带水
· 一意孤行 · 一叶障目 · 有志竟成 · 一字千金
· 有恃无恐 · 饮鸩止渴 · 自惭形秽 · 专横跋扈
⑺ 形容学习历史的词语
头悬梁,锥刺骨
凿壁偷光
闻鸡起舞
以荻画地
韦编三绝
囊萤映雪,
负薪挂角, 悬梁刺股,
凿壁借光, 以荻画地, 韦编三绝, 程门立雪
⑻ 跟历史有关的词语
画龙点睛 四面楚歌 三顾茅庐 孔明南征 刮骨疗毒 退避三舍 洛阳纸贵 草木皆兵 按图索骥 后来居上 邯郸学步 守株待兔
如火如荼 望梅止渴 探骊得珠 望洋兴叹 掩耳盗铃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请君入瓮 高山流水 胸有成竹 唇亡齿寒 闻鸡起舞 指鹿为马 不寒而栗
不学无术 鸡鸣狗盗 势如破竹 枕戈待旦 抱薪救火 梁上君子 脱颖而出
嗟来之食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精卫填海 靡靡三音 入木三分 八仙过海
人琴俱亡 三令五申 下逐客令 门可罗雀 寸草春辉 天衣无缝 不名一钱
未雨绸缪 出尔反尔 乐极生悲 乐不思蜀 礼贤下士 对牛弹琴 曲高和寡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囫囵吞枣 投笔从戎 敝帚自珍 余音绕梁
杯弓蛇影 画龙点晴 夜郎自大 盲人摸象 庖丁解牛 吐哺握气 夸父逐日
⑼ 关于历史的词语大全
买椟还珠 一鸣惊人 狐假虎威 上下其手 杞人忧天 亡羊补牢 三人成虎
一暴十寒回 塞翁失马 一日千里 一鼓作气 重于答泰山 揭竿而起 背水一战
弄巧成拙 风吹草动 乐不思蜀 东山再起 安居乐业 程门立雪 逼上梁山
徒有虚名 骄兵必败 雪中送炭 闻鸡起舞 卧薪尝胆 城下之盟 其貌不扬
指鹿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