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很急
根据这三个法案性质,作用和意义进行比较
1689年10月,议会通过了“权利宣言”并制订为法律,是为《权利法案》。全称《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它的内容一共有13条,他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二、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从它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权利法案主要强调的是限制王权和确立议会的地位,但它却忽略了人民在革命中发挥的作用和革命后的政治地位和权利,从这我们可以看到权利法案的局限性和革命的不成熟性.不过从进步的角度看它成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参照物.后来的《独立宣言》的起草是深受18世纪末期自由主义思想和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它主要体现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和人民革命权利这四个方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独立宣言》已经开始注意人民的地位和权利.比起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很显然是进步的,这主要体现在它对人权的重视.而紧跟着发生在独立战争之后的法国大革命深受独立战争的影响,人权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在前者的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和人民革命权利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延伸和发展.
《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内容的共同点:这三个文件主要是为了在其所在国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英法美三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对本国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和发展,具有世界意义。英法美三个国家的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必然有其共同点,但是国情的不同也决定了它们具有各自的特色,因此我们从各个方面分析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
先谈谈它们之间的相同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都是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导致矛盾激化,资产阶级为了掌握政权,发展资本主义进行革命,人民群众在革命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最终带资产阶级的带领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欧美各国的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三个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
第一,革命原因不完全相同。英国:利用地处大西洋的航路要冲得有利条件,积极进行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圈地运动积累了巨额资本,使得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国王查理一世的专制与资产阶级利益相抵触,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成为革命任务。美国: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掠夺压迫使得北美人民奋起反抗。法国:国王占绝对统治地位,王权至上和法国严密的等级制度与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工匠,城市,平民,农民)所处的最低的位置{主要是资产阶级}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推翻波旁王朝统治才能发展资本主义。
第二,革命领导阶级不完全是资产阶级。除资产阶级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种植园奴隶主阶级;法国则有自由派贵族。
第三,特点不同。英国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法国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第四,意义不同。英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美国摧毁了英国殖民枷锁,蠃得了国家独立,建立起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法国则扫荡了国内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另外,法国的革命要比英国的光荣革命更加彻底,完全废除了君主制度。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产阶级的革命,它是资产阶级内部对发展方式的矛盾,旧的农场主与新兴工厂主之间的矛盾。
总而言之,尽管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有诸多不同的地方,但是它们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从而使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在三个国家中确立发展起来,对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改良蒸汽机的作用
【改良蒸汽机,即瓦特蒸汽机。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现了蒸汽机,即纽科门蒸汽机,但它的耗煤量大、效率低。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毛病所在。从1765年到1790年,他进行了一系列发明,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机的3倍多,最终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
瓦特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意义深远:首先,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蒸汽动力的出现,使工厂摆脱了水力条件的限制,工业化速度回忆,工业城市兴起。第三,蒸汽动力的使用,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铁路运输出现,铁路时代到来;汽轮问世,加强了洲际之间的联系。
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争取独立战争的胜利。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获得二届连任后,坚决不参加第三次总统竞选,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制及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及其民主制度的形成做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被誉为“美国之父”。
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发动雾月政变夺权;1804年,废除法兰西共和制度,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史称拿破仑帝国),实行军事独裁。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不断,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扩大了法国的疆域,同时也将法国大革命的某些成果通过暴力推广到他所征服的欧洲国家。1815年6月,在欧洲联军的打击下,法军在滑铁卢会战中大败,拿破仑再次被迫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的一个岛上。拿破仑帝国最终覆灭。
拿破仑执政时期为巩固革命成果采取了哪些措施?
以实现稳定为首要目标,顺应了克服混乱,巩固大革命成果的客观历史潮流。
内容:①采取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②法制建设: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我的英名并非建立在四十次胜利的战役上,也不是由于我使得万邦臣服。滑铁卢战役就足以抹煞对那么多胜利的回忆… … 永不湮没的是我的法典… … 由于条文简明扼要,我的法典远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拿破仑
正因为如此,拿破仑法典至今仍在使用。200年来,法国经历了王朝复辟,四次共和国和一次帝国的动荡,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是,《拿破仑法典》却始终屹立不倒。这充分表明了《拿破仑法典》的生命力。《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效仿。
华盛顿和拿破仑的共同点
都是雄才大略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都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P.S.:不好意思,只找到了这些,不晓得对你有没有用!
②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
2012-11-16 17:34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
标签:
复习试题
中考试题
]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主要是关于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的汇总,如伯利克里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或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启蒙思想的影响、达尔文与"进化论"等重要知识点和中考重点考察的知识点,希望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对同学们呢的历史学习有所裨益!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时间:7世纪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
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
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
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 国别 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 意大利 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
达o芬奇 意大利 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 英国 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
航 海 家 哥伦布 迪亚士 达o伽马 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 发现美洲新大陆 进入印度洋 到达印度 环球航行
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
航海家 规模 目的 性质 影响
郑和 船多
人多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友好交往义举 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哥伦布等 船少
人少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殖民扩张活动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1649 年,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年就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军事独裁统治。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
3、1688年宫廷政变:(P69)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国王。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4、《权利法案》(P69)①时间:1689 ②目的:限制王权
③作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国王不能滥用权利,为所欲为。
④意义: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P69)
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六、美国的诞生或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九上72-76)
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3、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出生在弗吉尼亚一个种植园主家庭,一直反对英国的殖民侵略。独立战争爆发后,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是司令,并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直至胜利。1787年宪法制定后,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连任第二届,退休后回到自己的农庄,1799年12月14日去世。
4、《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美国诞生。
5、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定,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华盛顿当选为第一届总统。
7、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性质
8、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 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的开展。
七、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九上P78-81)
1、根本原因:封建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权宣言》:制宪会议发表。它宣称人们生来是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打击了法国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①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③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又称拿破仑帝国。
5、《法典》: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颁布了《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
6、拿破仑战争:
①拿破仑的早期战争是为了打退欧洲的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干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后期乘胜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则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②拿破仑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拿破仑战争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③拿破仑的失败表明,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八、"蒸汽时代"的到来(九上P88-90)
1、珍妮机:18 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2、瓦特与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汽船: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4、火车的诞生: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 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5、工业革命完成:19 世纪上半期
6、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九、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九上P107-108)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共产党宣言》
①时间:1848 年
②起草人: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③作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1861-1865)(九上P111-114)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即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林肯: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 隶宣言》和《宅地法》,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美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颁布。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
4、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5、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十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九上P117-118)
1、时间 :1861年
2、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3、性质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影响: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十二、日本明治维新(九上P118-120)
1、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意义:①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③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十三、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九上P124-127)
1、"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进人了"电气时代"。
2、"发明大王"爱迪生: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3、汽车:德国人卡尔o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田,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飞机: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十四、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九上P131-134)
1、 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 形成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3、 "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
4、 "三国协约"由英国、法国、俄国组成。
5、 形成后果: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十五、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1、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2、 战争的性质: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战争
3、 导火线: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
4、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5、战争的影响: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二干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俄、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十六、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九上P138)
1、18世纪的法国
2、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十七、达尔文与"进化论"(九上P140)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2、著作:《物种起源》
3、思想: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4、作用: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十八、爱因斯坦与相对论(九上P140)
1、出生在德国的科学家,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2、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
十九、启蒙思想的影响(九上P139)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二十、牛顿力学理论体系(九上P139)
1、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3、在数学上主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
4、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休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以供同学们参考练习和探究思考,祝同学的初三历史上册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http://zhongkao.juren.com/news/201211/350159.html
③ 初三的历史上册知识点是什么
1.文艺复兴
时间:14世纪前后
地点:意大利
原因:最早出现资产阶级生产关系
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人物、成就: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后的晚餐》、《蒙娜利莎》)
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利叶》)
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经济的出现
过程:
(1)1487年,葡萄牙的迪亚士从葡萄牙往东航行,到达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人)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到达美洲。
(3)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葡萄牙支持)到达印度等地
(4)1519—1522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环球航行。
影响:
(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对世界影响)……
(2)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
(3)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4)证明了地圆学说 (同学补充,非重点)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1640—1688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
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文献:《权利法案》(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产阶级扫清了障碍,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革命特点:时间长、过程曲折、妥协(不彻底)
4.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
(1)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2)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3)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
时间:1775—1783
开始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领导者: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
结束标志: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文献:《独立宣言》(革命中颁布)《美国宪法》(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联邦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
(1)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
(2)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人民群众积极参战
(3)法国、荷兰等国的支援
(4)华盛顿等人的正确领导和灵活的战术
5.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1789—1815
开始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导火线:三级会议召开
爆发标志:
领导者:资产阶级
结束标志:1794年4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文献:人权宣言(革命中颁布)《法典》(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在革命后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革命特点:
(1)过程艰难曲折
(2)革命最彻底
6.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
特征: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广泛英雄,人类进入“蒸汽世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牛顿力学
成就:
(1)机器的发明与制造:绵纺织业——冶金——采矿
(2)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3)交通工具的创造:轮船、火车
(4)新能源:煤炭
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生产关系:改变了社会面貌;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斗争尖锐
(3)国际格局: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重点!)
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
7.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
①宪章运动:
原因: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时间:1836—1848
内容: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特点: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影响:
(1)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3)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②《共产党宣言》
时间:1848年
起草者:马克思、恩格斯
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③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2)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3)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影响: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8.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1861—1865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
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颁布)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政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
(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
(3)北方政府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9.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和巩固
①俄国1861年改革
背景:1.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1)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时间:1861年
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统治。
领导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1)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是,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影响:
(1)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这次改革虽然流下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1)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利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3)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时间:1868年
人物:明治天皇、中下级武士
内容: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
(1)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对比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1.都是在国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2.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4.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改革后实力增强,开始对外扩张。
★19世纪中期,美、日、俄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面临的主要问题: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俄国——农奴制危机。
解决途径:
(1)美国通过1861年—1865年的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2)日本经过武装倒幕斗争,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并于1868年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3)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资产阶级改革。
10.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开始标志: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特征: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2)新机器的创制:“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德国)设计出内燃机,带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和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
(3)新能源:石油
影响:
(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注意即帝国主义过度
(3)国际格局: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导致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化工、汽车、航空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对于生产的影响不如第二次显著,新技术的发明主体与其说是科学家,不如说是有才能的技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发现往往直接导致技术发明。
(2)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心在轻工业部门,主要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则重心转移到重工业,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
(3)第二次工业革命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不仅有能源动力革新,且扩展到材料、信息和动力技术的全面革新。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心主要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德国和美国成为相对中心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时间:1914—1918
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主要参与国家:英国、法国、俄国(于10月革命后退出)——三国协约;德国、意大利(后加入协约国作战)、奥匈帝国——三国同盟
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结果:德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
(1)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
(2)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3)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俄国
(4)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五四运动)
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以外)
——接九下——
12.俄国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
领导者:列宁
意义: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注意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国)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
相同点:领导力量基本相同,都是由布尔仁政什维克党领导的。
不同点:反对对象不同,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革命性质不同,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产生的结果不同:二月革命后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进行对外参加一战,对内镇压人民的政策,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13.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保卫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2.但这一模式也有严重的弊端:
(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总之,从长远来看,它严重地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1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如何形成的:
(1)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定了《凡尔赛和约》。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定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英、法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15.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和法西斯的发展
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表现: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共5个年头;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总额缩减了2/3。
影响:
(1)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人大量失业,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2)垄断资本家为保持价格,维持利润的,宁愿大量销毁产品,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3)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罗斯福新政
时间:1933年
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措施: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影响:
①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增强。
②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法西斯的发展
(1)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2)解散了一切工会,取缔了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3)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4)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
(5)德国法西斯政权还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6)对外疯狂扩军备战。
16.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范围:全球各地的30多个国家
开始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慕尼黑阴谋
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捷方必须在十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
影响:它使法西斯国家特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绥靖政策
含义: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这些侵略活动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它们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因此,它们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想顶峰。
影响: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特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二战开始和扩大
(1)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了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
(3)1941年6月德军掉头向东,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4)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
★二战的转折点
(1)1942年7月-1943年2月,俄国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军队的闪击战失败。反法西斯国家由防守转为进攻
(2)1942年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战场的形式
(3)1942年,英美军队在北非了阿拉曼击溃了德意军队。不久,意大利投降
(4)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5)1945年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二战的影响: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社会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打击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民主
性质:反法西斯国家的正义战争
17.美国经济的发展 (不用全背过,基本只考选择题)
①战后的繁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又称为黄金时期)
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3)政府也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表现: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②经济危机和经济调整(20世纪70—80年代)
70年代经济地位下降的原因:
(1)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经济危机,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西欧、日本的高速发展冲击了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
70年代经济危机的表现:
(1)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3)1975年以后,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经济发展缓慢,但通货膨胀)
80年代经济好转(但负担加重)的原因:
(1)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2)通货膨胀
(3)债务负担较重(受美苏争霸的影响)
80年代经济好转的表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形式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③美国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
原因:
(1)美国政府进行社会经济改革
(2)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
(3)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表现:
(1)经济增长加快
(2)通货膨胀率下降
(3)低失业率
(4)财政赤字逐年递减,出现盈余 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④ 跪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的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学习提纲
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一、尼罗河的赠礼
1、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看图2--1古代埃及,思考:
(1)埃及位于哪个洲?哪里的自然条件如何(气候、河流)?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气候干旱,终年雨量稀少,尼罗河是惟一的水源。
(2)人们是如何利用尼罗河的?
见书本第24页
2、古代埃及的发展
公元前3500年 出现小国
公元前3000年 建立了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
公元前15世纪 最强盛 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帝国
公元前6世纪 被波斯所灭
3、分析古代埃及的兴起的线索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气候干旱,终年雨量稀少,尼罗河是惟一的水源。 农业发达使尼罗河沿河地区形成村落城市兴起,人口不断增加,手工业商业也发展起来,约从公元前3500年, 出现早期国家。
二、新月沃土:西亚文明的发祥地
1、观察《新月沃地》思考:
(1)说说这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河流)人们是怎样克服自然的挑战的?
这里干旱少雨,河水水量又不稳定,沿河农业更多依靠人们修建的灌溉系统,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城镇、神庙、宫殿和文字,成为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2)早期居民有哪些?
东部 苏美尔人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强大的国家,定都巴比伦城。
西部 腓尼基人 希伯来人(今犹太人)
三、印度河和恒河的哺育
观察图2—4古代印度分析:
(1)印度成为文明发源地的优势在哪里?
南亚次大陆,印度河和恒河奔腾入海,上游高山积雪融化,河水泛滥,滋润着两岸的土地,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
(2)古代印度对周边国家产生的影响源自于哪些因素?
印度佛教传播和商业贸易古代印度对周边国家的宗教和文化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
(3)发展
公元前2500年出现城市国家;公元前20世纪雅利安人入侵;公元前6世纪印度半岛逐渐统一,几百年后,阿育王基本统一印度半岛
(4)文化:最早种植棉花 佛教的诞生地
四、黄河与长江:中华民族的摇篮
1、黄河与长江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1)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丰富,地势平坦,易于开垦和耕作,适于种植麦和粟;
(2)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丰富,水网密布,气候温暖,适于种植水稻。
(3)两条大河都具有较好的灌溉条件,距今一万年前后,出现了早期农业。
2、在长江、黄河下游哪些考古发现说明了黄河与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1)距今五千前中国开始迈进文明时代的门槛的标志
黄河下游 距今约五千年的古城遗址
长江下游 出土象征权力的玉器
东北辽河流域 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的祭坛
(2)黄河下游
磨制石器、蚌器、骨器、陶器,其中 “蛋壳黑陶杯”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还发现了铜器,表明已开始向金属时代过渡
(3)长江下游
石犁、耕田器具的发现说明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已率先进入犁耕时代,人们能种水稻、蚕豆、养蚕、麻纺织、能制作祭祀用的玉器。
3、约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文明古国 发源地域 出现年代 共同点 大河文明发源的原因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 约公元前3000年 都发源于大江大河,受惠于大江大河的哺育 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古巴比伦 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18世纪
古印度 印度河恒河 约公元前2500年
古中国 长江黄河 约公元前2070年
启建立夏
第二课 早期国家的形成
一、[城市开始出现]
1、描述古代城市的布局、功能和特点
规模大,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大多是封闭式的,设有城墙,城内街道交织,商铺林立,设备齐全,城市周围分布着一些村镇;大多是沿河而建,便于生活用水与交通,注重防卫;经济发达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中央往往建有神庙注重宗教。
文明古国 城市的出现 王权神圣 社会等级 军队与刑罚
古代埃及
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王室僧侣贵族
自由民和奴隶
建有常备军
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 乌尔城
汉谟拉比,自称“世界四方之王”
《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公元前2500年,
摩亨佐达罗城 阿育王 种姓制度
四大等级
古中国 夏朝后期,
二里头宫殿 禹
划定九州,铸造九鼎 商王贵族
平民和奴隶 有强大的军队
2、 两河流域的乌尔城、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
⑤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详细
1.人类的出现:
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
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3.人种及分布: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 ;
黄色人种——亚洲 ;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会: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
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古文明与大河的关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日光充足,适合人生存;大河定期泛滥——提供水源和肥土,利于农业生产。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种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 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⑥ 初三历史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来元:人类文明的开源端
人类形成
大河流域: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西方文明之源:雅典和罗马
第二单元:亚欧的封建社会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日本大化改新、阿拉伯国家
中古欧洲社会:西欧等级森严、城市的兴衰、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扩张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侍者:印度人传播“阿拉伯数字”、马可波罗访元
古代科技和思想文化:古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世界三大宗教;
科学家阿基米德、文学戏剧、著名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