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博物馆的感受和收获
博物馆的感受和收获需要先简单描述一下在博物馆参观的经过,然后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收获即可:
1、此次参观,又一次将我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表现眼前。落后就要挨打!这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忠告。中华民族几千年无不印证了这条真理,翻开近代海军史,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我国国门,北洋海军诞生,到甲午战败,威海卫战役战败,丁汝昌宁死不降,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华民族所受的的屈辱,几百年来,挥之不去。
2、今天,在团总支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青岛海军博物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海军博物馆由海军创建,是中国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军事博物馆。参观过程中,近代海军史让人心酸落泪,现代海军的蒸蒸日上又让人欣慰自豪。这次参观收获颇丰,既丰富了历史知识,又培养了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了民族自尊心。
3、回头望着碧海蓝天下的舰艇,安静、祥和。我想象着,它们在作战时,是何等神勇,何等威风,驰骋在祖国的万里海疆,发挥着定海神针的巨大威力。“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自古以来,牢记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必修课。
经历过战争的的人们,更加明白和平的可贵,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的理解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
4、在我的成长历程中,让我触动的莫过于学校组织参加九一八纪念馆的活动。从那次参观活动中,我深刻的感悟到了祖国有今天的繁荣昌盛是多么的不易,甚至能够说是在血泪斑驳的历史中艰难的挺过来的。如今的中国向世界昭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坚挺魂魄。“九一八”的耻辱历史绝不理应因时间的辗转而淡然退去,反而应在时代的长河中得以彰显让人永远铭记。
5、在迈进“九一八”纪念馆的那一刹,仿佛整个人穿梭了时空来到了那阴暗恐怖,布满血腥的年代。各种鲜活的蜡人形象如实还原给了我们历最为逼真的景象。日军逼迫中国人的各种残忍手段令我感到异常的愤慨和痛惜。当看着陈列着的烈士尸首,当看见手术台上日本军官们丧心病狂的挥刀剥开先烈的皮肤挖开战士们的心肝内脏,当看见无数无辜的百姓被囚禁,仍旧用双手紧抓栏杆,渴望胜利曙光的一幕幕......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❷ 参观历史博物馆有感 300字
今天,我们小记者要去历史博物馆,不妨你也跟着我一起去吧!
我们一走进博物馆,一幅迷人的景象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一块纱布里面站着一个巨人——他就是铜立人像。它形态各异,而且还有两只长长的手臂,好像要抱你一样。可见,它具有浓浓的民俗文化啊!接下来,我看到一个文物好像在金鸡独立,结果,我上前一看原来是铜人首鸟身像啊。它像奥运云一样,一动不动地立在那里。然后,我又看到了一颗巨大的牙齿,它会是谁的牙齿呢?原来,它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象的牙齿。它巨大无比,呈土咖啡色。
突然,我的眼睛被一幅幅山水画吸引住了,然后,我就不知不觉地来到“画廊”,那里到处都是画,有的刻在木头上,还有的干脆把人的造型捏出来。第一幅画是在木头上刻的,它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很精致。可是,我感觉它非常像《清明上河图》。你看,民俗文化又特别,又相像。
然后,我们又去了三楼,那里有邓小平爷爷所开过的车、用过的公文包等等。在这里,我大开眼界,看到了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的电话,还看到以前竟然有两个镜头的照相机,真是应有尽有!可是,一个大大的家伙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心想,这家伙,这么大,还有一个自行车一样的圆圈,真奇怪!原来,它是古代的电影设备啊!你看,古代的东西也很新奇哦!
但是,时间过得飞快,我们该回去了。我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历史博物馆,心思还在那有趣的博物馆。
❸ 请在暑假期间选择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纪念馆或一处历史文化遗址,讲所了解的内容和感受写下来。(500字)
在港期间,参观了香港的历史博物馆,我的感受很多。
我了解了香港历史上和南越国的关系,突然觉得越南,就是越以南,以前华南大部都称越或百越。出土的文物里,按时间的先后,先是青铜的兵器和陶制的日用器皿,后来是青铜的礼器和日用品(包括编钟)之类,我当时由衷地感觉到,一开始地域安全不能保证时,最先进的工艺将用于军事意图,随着疆域的稳定,军转民,军用工业开始为民用服务,可惜在南越国,还是为帝王们个人所享受与垄断的。疆域的稳定不代表社会和人心的稳定,在看到隋唐时期的众多的精美佛像时,我真能体会到宗教对于世道人心的抚慰和安定。
我了解了香港本地人,客家人,水上人家和福佬的分类,并且参观他们的居住住所和服饰以后,我发觉其沿革可能是这样的,本地人先来先得,占有了最好的土地,而且很容易成为地主。客家人后来才到,只能占用比较贫瘠的土地,并且容易为前者打工成为雇农。等水上人家过来一看,地都没了,只好出海打渔过日子。福佬比较特殊,他们过来一看,有人在打渔了,自己正好也有点钱和老关系,那咱们就边打渔边做盐贩吧。
中国人,是不喜欢四处流动的,因为土地是死的,你拥有了土地的同时,意味着你可能终生就守在这里。商业是需要流动的,中国从古以来就重农轻商,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农业比流动的商业更容易被管理。中国比较容易形成稳定的格局,但要发展和前行则大不易耳。在古代中国可不怎么讲法制,大姓欺负小姓时有发生,而且一旦有大的冲突,小姓会有被灭族的风险。所以农业人口绝对认为多子多福,因为人多别人就不敢随便欺负,农业人口都很注重生育。婚姻在于中国人的生活里可是一件大事。
在西方的国家,法律到哪里都是一样的。所以在西方,人才或人口的流动是很自然和风险很小的事情,收益对于个人或国家都可能会很大,但在中国则不然,从香港居民层面的分类就能看出些端倪了。
最后,发现在广东,道教盛行,有个集会好象叫太平集会(名字可能记错)。这反应当时民众的价值观就是求个太平,也印证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包括那个金田起义的太平天国国号太平,也正迎合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态。只是,用暴力的杀戮手段获得的“太平”,反而会鼓励更多的人采用这种“成熟”手段(其实是易获“成功”的不成熟手段),结果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出来的时候,我由衷地感觉到,香港的文明,不能不说是西风东渐的成果啊。科学,把社会精力真正导入到和平的方向。
❹ 参观海洋博物馆有感600
参观黄骅博物馆有感
今天我们班所有同学在班长等班委的组织下去参观了黄骅博物馆和河北海盐博物馆,增强了我们对黄骅历史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对黄骅传统文化的认识,让我了解到黄骅是以人名命名的,英烈垂青史,浩歌贯长空,党和人民永远不忘黄骅同志的丰功伟绩,为了纪念黄骅烈士,边区政府于1945年8月,决定将新青县正式改名为黄骅县。1989年国务院批准撤县建黄骅市。
在此次参观博物馆中对我映像最深的是黄骅博物馆为仿明清式四合院建筑。博物馆内设有四个展厅,序厅”、“历史文物展厅”、“海洋生物厅”、“陈茂才书法艺术展厅”。
序厅,运用浅浮雕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九河归海丰饶福地”为主题,10幅大型图片再现了黄骅悠久而富有文化底蕴的历史和多彩而充满生机活力的现状。
历史文物展厅,本着向观众传播历史文物知识的原则,选择各时期有代表性的文物进行展
示。展厅划分为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石造像、玉器、钱币、海底打捞9
个展区,展出黄骅市境内出土文物600余件。另外,在单体展柜中,展出台商刘正铭先生捐赠的鹰嘴龙化石。
海洋生物展厅,设计新颖、构思精巧、内容丰富,集趣味性、知识性、互动性于一体,
设置了海洋生物电子图书馆、游戏互动区、珊瑚群区等。展览通过动漫、场景复原等多种形
式,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真实标本还原海洋生物的生活场景,展出鲸鲨、蝠鲼、海豹、中
华鲟、翻车鱼等大型鱼类标本100余种,龟类3种,以及贝壳200余种、海藻40余种。
陈茂才书法艺术展厅,展出陈茂才书法作品20余幅,并运用图片和多媒体介绍了其艺术人生中的书法创作、义书助教以及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等。在黄骅博物馆旁边的河北海盐博物馆是河北省内首家盐业博物馆,也是目前国内盐业博物馆中资料最为丰富的博物馆。该馆以全国各地的盐业资料为基本展示内容,以"翔实的内容,艺术的构思,高科技的手段,互动的参与,精美的场景"为特色,注重科学性、人文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以多种高科技的技术手段为支撑,生动的再现了我国自4000多年前就开始的盐业生产和盐民生活的多层文化全貌。展览展示了海盐、湖盐、井矿盐等盐种,盐与人生活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运用三维、动漫、场景复原等多种形式,运用声、光、电多媒体技术,突出观赏性、互动性,体现高科技化、艺术化、个性化、人性化以文物为主,以电脑喷绘、灯箱、图片、雕塑、场景、模型、影视播放、多媒体等手段为辅,合理利用现代材料,恰当地运用灯光的渲染作用,突出中国盐业的辉煌成就,展示盐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展览分序厅、华夏盐踪、当代盐业、神奇的盐四个部分。
海盐博物馆一层共有两个展厅:序厅和华夏盐踪展展厅。序厅通过浅浮雕的形式,分阶段的着重讲述了我国四个主要盐种有关的传说、故事,并展示了我国历史上的二十件大事和我国当代盐分布情况;"华夏盐踪厅"从盐业考古说起,逐渐展示了我国盐业生产从煮海为盐
到晒制的发展历程,纷繁复杂的历代盐政、盐战,丰富多彩的盐文化等内容。通过海南砚晒、浙江板晒、长芦滩晒、芒康晒盐、乾隆下江南等大量的场景,运城池神庙的模型、管仲、颜真卿雕塑和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等,形象的再现了我国古代盐业生产的盛况,并体现了盐商阶层对我国建筑及文化的影响。海盐博物馆二层是"当代盐业展厅"。展示了国当代各个盐种的生产状况,重点展示了全国各主要产盐省份、主要盐场盐业生产和盐化工等内容。展出了各地大量的盐产品、盐化工产品,并通过视频点播的形式,展示了当今我国各主要盐场的状况。随着我国盐业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中国确立了世界盐业第一大国的地位。海盐博物馆三层是"神奇的盐"展厅。以人文关怀为重点,突出盐与人的关系。重点展示了盐在人的生活中的各种用途。在这个展厅内详尽的介绍了盐的分类、盐的妙用、盐与美容,及世界各地的盐等相关内容。运用了多媒体互动技术,增加了亲和力,使观众在学到各种实用知识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这个展厅内还展出了大量盐的衍生产品,让人在耳目一新的同时,切身体会到盐的无尽用途和真正魅力。
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后我们结束了参观,通过这次的文化熏醄让我见识了很多。了解明白了黄骅历史,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这次的参观使我感受到了快乐,收获到了幸福。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黄骅博物馆之旅,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的思想和情感在次奋发!
❺ 博物馆的感受和收获
体会人文文化和古今的魅力,感受到艺术家以及大自然的伟大之处。我们能收获知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学会欣赏,更能愉悦身心。
❻ 中国历史博物馆观后感怎么写
中国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的写法,可通过以下方式查找相关范文,以供参考:
1、网络文库;
2、中华教育资源网;
3、中国教育在线网;
4、中学学科网;
5、中国作文网;
6、百分网。
《中国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
从1993年来北京上大学,到现在有13年之多了。13年来,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们的首都。
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
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三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参观之后这一个月以来,我走在街上总是有意无意的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路边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时心中总是想,这么好的城市,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惜她保护她。首都博物馆是一个窗口,应该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让大家都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很难想象一个乱贴小广告或随意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对首都,对国家充满感情的人。因此,倡议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倡议我们同事带家人和孩子前去参观,倡议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首都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扩展阅读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注意事项:
一、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
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观看了《伟人爱迪生》后,我要求学生: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有个同学说:本片主要讲述爱迪生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扫地下室的清洁工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的过程;还有个学生补充说:主要讲了他发明电灯的事,他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我将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前者准确些,后者只是无数发明中最突出的一项,并肯定他们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抓住一点谈自己的感受。如爱迪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克服以叙述故事为主的毛病了,不仅突出“感”字,而且读后能感人。
二、“感”是重点,不等于离开“观”
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要让“观”和“感”相吻合。如《火烧圆明园》的观后感,我进行指导后让学生先打草稿,然后收了部分习作,发现有的同学“感”与“观”内在联系不紧,有的根本无联系,他们写了一下影片内容后,就写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何在中国烧、杀、抢。抓不住影片的主题思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中找了几篇写的好点儿的进行评讲、引路。有个叫王天波的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在这段结尾中,习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
三、要联系实际而“感”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
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来源《百分网》。
❼ 参观历史博物馆后的收获
国家博物馆参观体会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初一和初二的同学去参观国家博物馆。到了集合的地点,我心情十分激动,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一看这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终于,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等待,进入了国家博物馆。一进门,我就被国家博物馆雄伟的建筑、大方的格局所吸引,真是太壮观了。首先我们参观了远古时期展厅,看到了元谋人的牙齿,北京人的头盖骨,令我大开眼界,从中我感受到了远古时期的人们曾经生活的气息,仿佛我能看到他们钻木取火的样子。接下来,我参观了商夏西周时期展馆,我看到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青铜器,还有镇馆之宝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从中我看见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当时经济的发达,我不禁赞叹到:古人们还真是技术高超啊!然后,我们进入了秦汉时期展馆,从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中看到了专制封建王朝的霸气与秦始皇的气势磅礴。秦汉时期统一了文字,统一了钱币,统一了度量衡,这让我不得不佩服秦始皇的才干。接着,我们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局面动荡,诸侯争霸,七雄并立。我们从精美的青铜鼎和吴越兵器中看到了手工业的发达。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博物馆中还收藏着非洲的藏品,这些木雕被非洲人民刻画的栩栩如生,造型饱满而充满张力,雕刻手法简练,既生动有趣、手法朴实,,也不缺乏精巧细致的构思,形态各异,外貌也各不相同,它们代表了不同的人物,非洲雕像在反映传统宗教信仰的同时,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表现了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的生灵。这次的参观,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也了解了祖国的历史。
❽ 急求参观历史博物馆后的感受,心得,最后对大部分博物馆都有用的,谢!
我们早上穿好雷锋班的班服,前往辽宁省博物馆,那天正赶上是国家宝藏展览,我们几人在博物馆里听着解说员的奖讲解,不禁对我国的悠久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一种荣誉感油然而生。看了这个展览以后,感觉非常的震撼,而震撼的背后是振奋,我觉得整个展览好像是一首交响曲,一首“悲壮”的交响曲,整个展览演绎了战争,屠杀,我们的抗争,最后我们走向的和平。从战国时期到民国解放时期,但是看到这些图片引起了我们的愤恨,但是引起的这种感受并不是要求我们去报仇,而是对过去的历史抱着一种宽容宽恕的目的,记忆历史是为了未来的和平。
博物馆一共三层,我们逐一参观了每一层的展览,我们对历史还是听感兴趣的,古瓷的精品都在这里一览无遗了,彩瓷,青花等种类繁多,我对这种古董没有什么研究,只能停留在表面,看哪个好看,一进入展厅,民俗文化展览,还是民俗嘴贴近百姓了,这一点无论如何都是让人怀念的,这也是中国文化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这是西方国家所没有的,看到这些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还有陈列在橱窗的货币撰文玉器碑文都展现在观众的心里中,皇帝世家戴的装饰品,都是那么的奢侈,笔筒等都是那么的精致,上面的雕刻都是凝聚了制作者的智慧与才能。这些都是当时百姓望尘莫及的啊!
我觉得这些文物都是那些收藏家收藏起来的,展览给我们的是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这次参观使我懂得了许多知识,我们当代大学生也要用这些美好的知识创造未来。历史那是属于过去的东西,当然我们不能忘记,要以此来激励我们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但未来与现在相比之下却更加重要,未来的乐章要我们去书写,那就是我们现在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素质,适应社会要求,做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去报效祖国,投身社会。
我们雷锋班的每一名成员,这种深刻的爱国主义给予我们太多的感悟,大家都要努力起来做得更优秀,未来是美好的,是更加辉煌灿烂的,为了自己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此时把握机遇,创造辉煌,未来一定属于我们的!
❾ 黄骅市博物馆怎么样
简介:黄骅市博物馆坐落于现代化新兴城市河北黄骅市市区渤海路中段。博物馆内设有"黄骅历史文物展"、"海洋珍奇生物展"、"黄骅市革命历史人物展"、" 陈茂才书法艺术展"四个专题展览。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❿ 求参观历史博物馆之后的感言
参观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从93年来北京上大学,到现在有13年之多了。13年来,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们的首都。
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参观之后这一个月以来,我走在街上总是有意无意的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路边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时心中总是想,这么好的城市,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惜她保护她。首都博物馆是一个窗口,应该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让大家都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很难想象一个乱贴小广告或随意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对首都,对国家充满感情的人。因此,倡议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倡议我们同事带家人和孩子前去参观,倡议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首都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