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教材整合对历史学科教学课题

教材整合对历史学科教学课题

发布时间:2021-03-08 02:37:17

⑴ 如何在新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在中学历史学科 教学中的参与度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活动的结果,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要从这三个环节着手。
首先,课前要精心备课。一堂课的好坏往往不在于教师知识面的窄广,而取决于准备是否充分。精心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关键。要在注重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备课。作为历史教师,要不断充实和提高个人素养,平时要多积累史料,广发涉猎各类书籍,以广博见识。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一个备课知识面广的老师比较容易获得学生的喜欢。一要备教材,二要备学生。对于备教材:一、在备课过程中要钻研教材。备课的过程就是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整合的过程。只有钻研教材才能对知识进行重新的整合。就历史学科而言,一个课题不能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顺系进行讲授,最好对教材进行二度利用。以新人教版必修一课题《祖国统一大业》例,便可以以祖国的统一为线索进行讲授。全国现在教材的版本有5种,可以综合利用。三、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在新课程理念下,和以前单纯强调基础知识不同的是,现在更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运用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种能力的结果,其中主要包括对提取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理解材料能力、概括能力等的考察。这就要求教师将培养能力的目标贯穿到备课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把教材当材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辅助教学软件纷纷出现。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flash、 方正奥思等软件。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借助这些软件,制作课件,或制作ppt课件,或制作flash动画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具有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趣味性强等优点。而且就历史学科本身倡导论从实出,史论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便于补充史料,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
课前除备教材外,还要备学生。即要清楚了解学情,认真分析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时间,同时还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这是课前的准备,即要做到精心备课,为成功上好一堂课奠定基础。
备好课之后就来到上课环节,课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把握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要向45分钟要质量。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首先,要优化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一种动态过程,内容包括常规事务的安排、课堂环境的建设、课堂秩序的维持、课堂活动的推进、自我修养与状况的管理等工作。特别是课堂秩序和自我修养的管理。良好的课堂秩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课堂秩序的紊乱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教师自我修养的管理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要能比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把生活情绪带到课堂,这也是对教师职业操守的要求。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强调重点,突破难点。对于教学重点,要精讲;对于难点,要深入浅出;对于非重难点,可以简略地讲。对教学重难点和非重难点在时间上要有个合理的安排。一般来说,以用所需课时的三分之一来讲授课题的重点为佳,再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来突破重难点,最后三分之一的时间简单讲授非重难点内容及练习。再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改变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教师要从过去的“一言堂”中走出来,要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倡导主动学习,强调合作与探究。比如对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第5课《新航路的开辟》,便可以让四位学生分别扮演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提前准备),通过阅读教材并结合课外查找的资料,分别讲述各自的航海经历(限时5分钟)情境再现,既形象生动,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要改革教学方式,倡导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陈旧单一的教学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我们应该乘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借助先进的现代化教学仪器和教学手段,如用多媒体、投影仪、幻灯片、电视、录像等教具,通过提问、诱导、启发、探究、讨论等手段,改变原来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力图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后的及时复习与辅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不容忽略。课后工作做得好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一要及时复习。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先慢后快,遗忘在识记时就开始了,据统计20分钟后即已遗忘41.8%,如果时间过长,遗忘差不多时才复习,那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所以课堂学习的新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复习主要以练习的讲解为主,通过对本课题相关练习的讲解,进而增补课堂没有讲到的知识点或者对课堂知识进行加深并拓展。二要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三要做好课后辅导。课后辅导主要是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以达到培优补差的目的,避免一刀切的弊端。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抓好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的工作,三手都要抓,三手都要硬。课前要精心备课,既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课堂既要优化课堂管理,还要转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要重难点突出,抓好课堂教学尤为重要。最后,课后要即时练习,及时辅导。如此,则教学质量势必会得到提升。

⑵ 历史教研课题怎么写

地区二中高一历史组教研课题开题报告
用研究性学习促进高中历史教学
课题名称 用研究性学习促进高中历史教学 研究期限 2007年9月
—2008年8月
组长 付佳智 成员 张成书、胡君、李超峰、董伶俐、韩庆东、田海丽 执笔 张成书、李超峰

一、课






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目前在许多地方仍盛行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满堂灌,缺乏人文关怀,不考虑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这对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和强大都十分不利。为此在几年前,国家开始着手进行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还在部分省区率先进行试点,近一两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在全国铺开,它象汹涌的潮水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和雷霆万钧之力,在向我们逼近。
对此,我们只能顺而不能挡,我们必须尽力适应,尽快驾驭。
高中新课程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有着很高的地位,这从新课程中各学科的学分设置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新的学习手段。和传统教学相比,它不再是教师一言堂,不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它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与社会与环境和谐相处,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学生的合作者。我们的思路是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学校在高一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我们何不尝试将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引入历史课学习中来呢,我们索性就将它和历史教学结合起来,用以促进历史教学,推动历史学科学习。
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理论依据:(一)心理学:大多数学生对满堂灌课堂教学不感兴趣,他们的表现是烦躁、厌倦、疲劳,情绪变化大,易激动,常常不顾他人,不计后果,他们很需要调节,需要变换。
(二)研究性学习的自身规律:参与广泛性,能力差异性,方式灵活性,结果多样性和目标一致性。
实践依据:信息来源有广泛性和社会性特点,这决定学生要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各种方法途径获取资料信息,从而形成观点、意见,完成有关内容的学习。
研究计划和步骤 第一阶段:2007年9月-10月中旬:完成课题论证,课题组组建和分工。

第二阶段:2007年10月中旬-2008年5月底:根据教学进度,组织学生对教材中历史人物专题进行研究,各组做好材料数据的收集,整理并进行必要的分析、交流、小结。

第三阶段:2008年6月-8月,总结经验、效果和教训并成文。
研研究方法 查文献资料:各研究小组围绕所负责的专题,通过阅读书籍、报刊或上网查找资料,或通过参观、采访、考察等方式获取资料,经过讨论交流形成观点、看法。

二、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将研究性学习引入高中历史0000教学初探》 论文 课题组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课题组主要成员及其分工 姓名 分工及职责 所属部门
付佳智 组织协调制定课题方案,开题和结题报告并参与指导学生 高一历史组
张成书、李超峰 制定课题方案,整理汇总材料进行文字处理,参与指导学生 高一历史组
胡 君、田海丽、董伶俐、 韩庆东 指导学生研究学习 高一历史组
资料设备 资料:档案袋、各种表格
经费及用途:500元用于购买资料,打印资料及必要的门票费、与区内外兄弟学校进行本项工作的教师交流等交通费。
其 它 欢迎其他对此课题有兴趣的老师参加。
备 注 考虑到教学实际需要,部分工作可以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整。

⑶ 初中历史学科如何进行教材的整合和取舍

初中历史当然要以近代史和现代史为主,古代史是高考重点,单纯的中考升学考试,应果断放弃古代史部分。近现代史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复习,中考答题均是重中之重。

⑷ 大学历史课中哪些课题适合于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自教学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⑸ 对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几点思考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历史学科的高考试卷体现出了新情境、新材料的特点,那就是题目的设置依托大量的史料阅读与理解,因为材料解析题能够培养和考查学生深层次的能力,拓展历史的思维,形成一定的史学素养,所以高考试卷对它情有独钟,几乎是没有史料无以成题。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的能力,如何正确运用各种史料进行教学,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谈谈我对于如何运用史料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通过史料创设情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中的史料作为学生对某一历史课题研究的资料,有时并不能全面反映历史人物、事件。这就既需要教师补充恰当的史料,又可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找史料增加了解。通过史料创设的特定情境,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将学生带入当时的历史氛围之中,大大缩短学生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距离。学生见的材料多,储存的知识就宽,看问题的视野就不局限于教材了。
如,我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二《开辟新航路》中"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这一问题时,运用了三段史料并设置了问题:
材料一: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三:基督教与欧亚其他广泛传播的宗教相比,更多地渗透着普救主义。十字军的多次东侵,就是受着传教精神鼓舞的。热心于航海事业的冒险家们动机除了企图夺取香料外,便是发动新一次十字军运动,传播基督福音于全世界。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试从这些材料找出新航路开辟有哪些原因?教师提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展开更加积极的历史思维活动,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索历史的兴趣。
史料不止是文字史料,还有不少生动形象的图片、图画等,用好这些史料也是必要的,比如在课堂中设置"图说历史"这一环节,可以将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中去,让学生用心去体会和感悟历史。
二、运用史料"以史导论",培养思维能力,全面认识问题
史料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就是希望学生明确历史的结论并不是武断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的。在教学中,教师有效运用史料,为学生营造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情境,这样便使学生通过多则史料前后联系,相互考证,从而让学生从史料中来认识历史的真实面貌,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形成历史意识。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二《罗斯福新政》时,就可以运用有关史料,就罗斯福新政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材料一:罗斯福至多是一个改良主义者,新政不是一种社会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的续命剂。……他的新政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及挽救美国传统的私有制度及竞争制度。……他承认现行社会制度中的病点,然而他只是希望把病的部分割去,而没有希望把它全部扑灭后再来建造。新政只要把资本主义已锈了的车轮,磨得光些,使其再能转动,这是资本主义的还魂剂,不是资本主义的致死药。
――马星野:《美国新政成绩之总检讨》,《新中华》4卷17期(1936年9月)
材料二:诚然,新政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但是,不要忘记,12年来美国的工人阶级和黑人从罗斯福总统手中所得到的经济保障和政治权利比从美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总统手中所得到的都多,这还不够说明罗斯福总统的对内政策是一种高度民主进步的政策吗?
――乔冠华:《民主的巨星坠了》,《新华日报》1945年4月20日
上述材料是当时我国学者对罗斯福新政的不同评价,肯定者中评价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比如,马星野从制度革新的角度,肯定了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的作用;乔冠华则从社会民主的角度,肯定了罗斯福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民主行为,这几段史料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地看待罗斯福新政。
三、应用史料探究历史,形成创新精神
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提供丰富史料并鼓励学生分析史料,在
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所得的信息和已储存的知识为基础,鼓
励学生克服传统思维定势的缺陷,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设想新方法、新概念,提出新观点,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丁堡大学历史学教授狄金森先生认
为,通常的看法与真实的历史过程并不一致。在对"光荣革命"的认识上,就可以使用这样一段新材料,以颠覆性的视角重新认识光荣革命。
2011年9月《光明日报?1688:一场真正的现代革命?》中这样认为:事实上,虽然詹姆斯二世在荷兰执政威廉率军登陆后逃离了英国,并未与其正面交战,但英国民众主动发起的暴力行动和他们对詹姆斯二世的反叛浪潮在英格兰开始爆发并迅速波及英伦三岛。这种大众的暴力行动过程相当激烈,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不可避免而且相当持久。
这段材料以新视角说明了英国的"光荣革命"并不是和平的政治改变。我们通常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之所以"光荣",是因为一小撮政治精英以政变的形式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局势,并没有发生流血事件,但材料却以新视角告诉人们,光荣革命时不仅流了血,而且还发生了大规模的持久性冲突。有利于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认知,而敢于以创新的精神探究历史的真相。
以上是我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关史料教学的三点粗浅的思考。总之,借助史料的搜集、分类、解析、运用等各种形式的史料教学活动,以引导学生转变历史学习方式,密切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改革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起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广阔性,使学生初步形成自主研究历史的能力。

⑹ 历史课程资源整合的理论著作有哪些

长期以来,我们对历史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这种传统的观念和教学显然不能适应历史教育改革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历史课程,把握课程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和转变教学方式,以实现课程目标和贯彻教改精神。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这其中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的网络、科技成果。新的课程资源的出现,带来全新的学习和教学取向,它要求我们能跳出将课程资源限制在教室、书本、教参、练习册以及其他教学辅助资料的课程资源物化狭隘的思维定势和传统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现代历史教师的教育能力不仅应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组织能力,教材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监控与评价能力等;还应具备: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以及相应的素质。这需要我们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和角色的更新,特别要注重提升三种能力。
1、遴选、鉴别的能力。现代历史教师的教育职能已不能囿于课堂教学和教授课本,他应是历史课程的开发者,是学生学习资源的发现者,同时还是现有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遴选、鉴别者。历史学习资源藏量丰富,分布广泛,品种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善于发现、果断取舍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如:在上《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节时。关于“服饰”“餐饮”“建筑”“习俗”等内容,除了课本提供的图片资源和概括的文字讲述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还可以通过影视题材、上辈讲述、生活观察等接触到相关课程资源。在这种满眼是“资源”的时候,就要学会取舍,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和发展的资源应该是我们在课程资源开发时的首选内容。而在上《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等资源相对贫困的章节的时候,就要善于发现和发掘,充分利用现有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价值;在上《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等课程资源相对单调的章节的时候,要努力进行课程资源的多向多维联系,形成课程教育交互网,以满足学生历史学习与全面发展的需要。
2、组合、变通的能力。如何把“原始”的、散见的历史课程资源化为历史课程的有机部分,这是历史教师课程开发的基本功。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把零散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如:前面讲到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中,可以把个人、家庭、社会、自然、媒体中等课程资源进行有机组合,在“服饰”一目中,让学生通过教材处理,联系个人实际,结合家庭生活变迁,再和媒体(影视、网络)资源相联系。使学生通过感受历史服装的变迁,和短期的服饰变化,了解一定时期的服饰和装束是受这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同时还受审美观点、意识形态、民族传统等影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领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激发其爱国情怀和热情。这样教育就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针对性和目的性,把传统的科学资源进行现代性转换和激活,使之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教育活力。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百家讲坛”中的专家就是运用这种方式,赢得观众的喜欢,取得较强的收视率,我们在上文化史专题时就可以借鉴和运用。如在上《百家争鸣》的时候,我们可以借用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的一些语言阐述,来介绍孔子的人生观、治国理念以及现实意义。把现有的已利用过的课程资源进行变通、嫁接,使课程资源具有再生性、可再利用性,即具有历史教育的新生长点。
3、协调、沟通的能力。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学生传统历史学习方式的现代转换与超越,同时也是历史教育方式的重要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必须走出课堂,走出书斋,走向社会、自然,走进学生家庭,走近学生生活;要从“学科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从历史学科走进其它学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然要与社会、家庭、其它学科教师以及科研单位等取得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协调与沟通能力,不仅要沟通家、校、社会以及其它学科,并与之协作,而且要成为学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协作者、沟通人。
此外在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时要重视找准角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从具体而微的问题、课题、情境等入手的,也就是说,是以某一问题、课题、情境为起点或基点而开展的。
从问题角度看: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开拓,由课堂教学所遭遇的实际问题而引发开去,探寻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或再认;可以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和生命;也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来,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
如:在专题三的《太平天国运动》中,我设计了以下问题:是什么促使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当时社会的可行性有多少?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遭遇“其兴勃也,其亡忽也”的命运?比较陈胜、吴广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异同点?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思考、讨论、协作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会利用各种资源和途径来解决问题,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眼界,自然而然地达到开发课程资源的目的,培养了学生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了人文素养。
从课题角度看: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对研究学习的提倡和重视,在“必修一”中有许多章节后附有“学习与探究”,“必修二”和“必修三”都专门安排了三个“学习与探究”题材。因为课题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因此在课程开发中,我们应注重课题这个形式,对于课题的选材我们可以:1以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为背景和对象,把它们纳入课程学习的视野,进行历史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以国际国内发生的包括现代传媒技术所呈现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课题,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网络进行深入探讨;3以教科书中涉及的有关重要议题特别是“研究性学习”设计的课题为研究主题,调动、发掘校内外可资利用的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从情境角度看: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接受和模仿能力很强,而且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烈。形象生动的情境教学符合学生这种心理和生理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情境的创设和再现可以根据不同的章节选择不同的形式,可以到自然,也可以到校园、社区中这些富有历史内涵的场所和活动中获取学习资源;还可以以专家、学者、教师为历史学习的课程资源。
如:在介绍《早期的国家》这节内容时,我选择带学生到“下汤遗址”,在考察过程中,通过观察、讨论,他们对远古的历史有一个由笼统到清晰的过程,更感受仙居历史文明的悠久和璀璨,爱乡爱国的情怀就会油然而生;在学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时,带学生到农村去,让他们去观察建筑的变迁和家庭配置的变化,这样不仅使他们对“物质生活的变迁”有清晰认识,更能领会历史的含义,同时能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改革开放正确性。这样通过引导学生“由生活到课堂,由直接经验到间接经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不仅实现了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能实现学生自身的知识增长和理论的升华。
前面我们介绍到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还要了解各类课程资源的特点,实现历史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1.理会和利用好教材。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充分考虑到历史课程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宽广的选择空间,深刻的人文内涵,多样的评价方式,全面的科学素养,自主的探究活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引导师生关注课外生活,拓宽历史学习的途径,拓展历史学习的时空,使其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体体现在:如在“导语”、“学习建议”“阅读与思考”、“知识链接”中加强对课外历史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引导。又如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史学争议”中注意将课内学习导向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在内容、总量上进一步整合,跨度、综合性和弹性加大,并纳入了探究式学习的运用,如在历史新教材的附录“课外读物推荐书目”、“历史学习网站推荐”中提供了10个网站,这对克服“学科中心”、“知识中心”、“书本中心”的局限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样不仅提供历史课外学习资源,并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铺路架桥。
2.充分应用图书馆、社区、历史遗存等资源。图书馆和社区中涉及历史课程资源的主要有: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历史报刊、历史文学艺术作品等。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社区资源,对历史教学具有积极作用,而历史遗存(如“下汤遗址”)的利用,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
3.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等综合实践活动,能提高动手、动脑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并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学生敢于并乐于参与教学过程,从而释放出自己的个性,不时闪现出不同凡响的智慧火花;师生之间才能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从而达到互教互学,良性互动,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同发展。
4.发挥好网络历史课程资源的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广和运用,网络不断深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它以信息量广、资源新而深受大家的青睐,也为历史课程资源的互动、再生、共享提供了平台。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电化教育设施,制作历史课件,在课堂上展示更多的历史资料;可以通过历史教学软件,模拟出几百年几千年,甚至万年前的社会面貌,使学生更为直接、更为迅速地了解历史、掌握历史,赋予历史课程新的生命;可以制作网页,把学生研究性成果(小论文)等放在网页上,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拓宽历史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访问世界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大陆的民间宗教研究重新政治化,为意识形态的目的,主持机构欲将其收纳为国家主义学说的附庸,学科的独立性渐渐消失。这一时期的“民间宗教”学者,艰难地延续自己学派的治学方法。因为学科整体上的空间开拓受到限制,他们就集中在历史、文学学科内,按既定的题目,用考据、整理和一般叙述的方法做研究,完成了一批专著,形成目前的“民间宗教”学科格局。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激发了学者独立思考的本性,恢复了中外学术交流的环境,给当下和未来的“民间宗教”研究打开了一些可能空间。回顾二百年来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历程,我们看到“民间宗教”这一学科,是由许多不同领域的前辈合力开拓的。当它们成为一个统一学科以后,超越既定的立场,寻找共通的方法,就成为学科建设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中外不同学科学者之间交流的交流殊关重要。限于篇幅,本文没有将近五十年来港台和西方学者在中国民间宗教研究方面的成果加以介绍,事实上交流已经展开。海外学者来大陆作田野和文献研究,国内学者去国外访问留学,“汉学”著作的翻译,一系列新课题的发现,这些都预示着在若干年内,国内的“民间宗教”研究将会有长足的发展。

原文出自《历史教学问题》 2008年5期

《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基础教育学科资源保护开发与应用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南京师范大学联手打造,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从2012卷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基础教育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前教育等分卷。本书的编写汇聚了各学科大批高校学者、学术科研机构专家、各级教研员和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国家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或核心成员,对我国基础教育各学科在该年度的发展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入分析。

⑺ 谈谈你是如何进行教材的整合和取舍的 初中历史

如何科学合理地把握初中历史教科书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历史教师所持的教材观、处理教材的能力、处理教材的方式等,都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意味着,教师过去翻开教材就开始讲,严格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面面俱到地教学的情况已成过去;所以新的历史课程改革给历史教师带来的严峻挑战之一,就是真正摆脱“教教材”的模式,思考怎样去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大胆合理的对教材内容在宏观上进行整合和整体设计,微观上适当的进行取舍,引领学生实现对课本的超越。

一、高屋建瓴把握教材

(一)把握主题立意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新教材以“主题”形式呈现教学内容,领会和把握教材,必须领会和把握各个主题的主旨,只有这样才能把本主题的众多内容统率起来。各主题的主旨往往有深邃的含义,需要我们多层次多角度去认识,其中尤需注意的是两点:一是主题标题的含义,二是各课是如何阐释主题主旨的。如第六主题为“繁荣和开放的社会”。该主题的主旨是,从“繁荣”、“开放”以及二者相互关系的视角讲述隋朝和唐朝的历史,“再现”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段。为此,本主题安排了以下内容:描述开皇、贞观、开元时代的繁荣(第1、2、3课),描述对内开放(第5课)和对外开放(第6课),说明科举制度为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提供了人才资源的保证(第4课),描述隋唐文化的繁荣及其成果(第7、8课)。

(二)把握各课内容

新教材各主题下设“课”,各“课”下设若干“子目”。教师应在课与《标准》、课与主题、课与课,课内各子目的联系中去把握各课教材的内容。

1、依据主题内各课联系,明确各课地位,把握各课内容。如《开元盛世》和《辉煌的隋唐文化》讲述的都是隋唐时期的盛世景象,只不过角度不同,一课是从经济的角度讲,一课是从文化的角度说。

2、依据课内联系把握各课内容

(1)依据课名和子目,把握本课中心。《贞观之治》一课中心自然是“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及出现的原因。

(2)依据子目之间的关系把握本课内容。《科举制的创立》一课,依次讲述的是科举制的诞生、完善(过程)、影响。

(3)依据课文和插图把握本课重点。插图多是围绕重点设计的,《辽、北宋、西夏形势》、《金、南宋对峙形势》、《岳飞像》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的重点。

二、实事求是整合教材

1.紧扣课标,合理取舍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但没有完美的教科书。由于学生不同、环境不同、教学目标不同,任何教科书都有改变和调整的余地。因此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借鉴教学参考资料的合理成分,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特点大胆合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创造性地编制教学方案。对于那些《课程标准》不作要求的、内容比较简单的、不利于教学整体设计的教材内容,或者少讲,或者不讲,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阅读(如五代十国、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对于那些学生不好理解又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教师就要增设背景材料,辅助学生学习(《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血染卢沟桥”一目和“南京大屠杀” 一目之间跨度大、跳跃性强,补充淞沪会战内容)。整合教材即知识整合,这样处理完教材后知识完整,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克服教材内容杂乱的不足。

2.注重基础,贴近时代

教材内容跨度大、跳跃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哪些要详细讲、哪些略讲,哪些不讲?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切忌降低或过分拔高课程难度和拓展课程内容,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科书的知识点多,如果要求学生全部掌握,既增加学生负担,也不符合课改的要求。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丰富,而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应该少而精。

3.细节的整合和舍弃

纷杂的历史事件中,学生不易理出头绪。因此对于复杂的历史过程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将其条理化、清晰化。教师对于教材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舍弃,也可以重新编排教材内容上课。

三、精雕细琢,合理运用

教科书采取课题体,每课由主干系统和辅助系统两部分组成。主干系统由课题、宋体字正文和楷体字阅读课文构成。辅助系统由导入框、文献资料、图画(含历史地图)、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构成。

(一)如何使用课前提示

1、可作为导语。导语是讲授新课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有如戏剧中的“序幕”,一开始就能立即抓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新教材的课前提示往往是根据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特点,精心编拟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悬念,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的课前提示:……“契丹是怎样兴起的?宋朝又是怎样建立的?为什么称这个时期为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样的课前提示简直就是准备好的设疑、悬念导入,类似的课前提示几乎每课都有,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可以适时采用。

2、可作为教学提纲或作为指导学生自学的阅读提纲。新教材的课前提示本身就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揭示了本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线索,为教师准备好了本课的教学提纲。对学生来说,一打开课本,首先看到的是语言精炼生动、又富于启发性的课前提示,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学生可带着课前提示中的问题一步步进入历史知识的王国。根据“开元盛世是怎样取得的?”的提示引导学生阅读“开元盛世”一目,“当时社会又繁盛到何种景象呢?”的提示可引导学生阅读“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就这样学生依据课前提示中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去寻觅答案,就会了解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线索。

3、指出了重点、难点。大部分课前提示往往是围绕本课重点、难点提出要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本课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如“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就是本课的重点,而“隋朝为什么能完成这样大的工程?”则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围绕导入框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可作为课后小结的依据。结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是不可忽视的最后环节。好的结尾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密、紧凑、和谐、完善。第14课《匈奴的兴起和汉朝的和战》的导入框引用了董必武的诗句“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如果在教学中把董老的诗放在昭君出塞后的小结部分来讲,说明古人和今人对这件事都给予了很高评价,这样就显得自然顺畅了。

总之,新教材的课前提示有利于教和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提示的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如何处理正文和小字

历史新教材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富有弹性。它采用大小字结合编排的方式,其中大字言简意赅,简明扼要,是全课的骨架,深入浅出地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特征,使学生对这一阶段的重要历史人物、现象、事件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式的了解,是教师必讲、学生必学的内容;小字则丰富活泼、具体形象,是一课的血与肉,在教学中不作要求,由教师自行掌握。这使教学要求层次更加鲜明了。(“大字”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得出相应结论,“小字”激发学生兴趣。)那么,怎样去把握并恰当处理好大小字的关系呢?我以为,应该在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原则下,在保证大字教学的基础上,将小字内容有选择地揉进教学、以实现大小字的交融统一。在《“和同为一家”》一课中,“大字”写“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只有四句话:但这一句话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意义等知识构成要素,需要学生精读,老师也可以精讲。但如果教材仅写这几句话,就太枯燥了,所以还写了一段“小字”,具体记叙文成公主的事迹,数字为“大字”的几倍。大小字结合这一目教材就因为有骨架有血肉而丰满起来。但小字一段由学生阅读,教师不必再讲述或补了.利用小字内容有助于强化重点、突出主题,如岳飞的事迹的小字对大字具有很好的解释和补充作用。

(三)图像和文献资料

图像丰富是本教材的特点之一。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教材文字,还要注意图像的利用。很多语言难以描述的历史现象,看了图一目了然。运用图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抓住重点图像。由于各课的图都不止一幅,不抓重点会分散学生的注意。教师应从每课的图中,选出二三幅作为重点,要求学生重点识读。如第一课有各种图5幅,而重点应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第九课有图8幅,重点应是《对峙》、岳飞图像。

2、引导学生对重点图像进行“解读”。“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此话适用于读图,要看门道就要对图进行“解图”。如在《大变革的时代》一课思考题中的“牛尊”:“牛的鼻上套一圈环,说明牛已被用来干活。”这就解读了“牛”与“牛耕”的关系,教师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对其他各课的重点图像进行类似的解读.主要方法:(1)描绘法。《赵州桥》桥型优美,结构新颖,很像古人所说,如出云初月,雨后彩虹。可用明人祝万祉诗“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等句子,增强这一古建筑的艺术感染力。(2)联想法。讲《焚掠后的圆明园残迹》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想像,一方面,虽然只是残砖断瓦,但仍然可以想像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另一方面,它也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就会挨打”的证明。 联想法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想象力。 (3)启发法。历史插图能使比较抽象的史实事因或史事意义具体起来。如对阎立本的《步辇图》演示,可组织讨论以下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理解唐初对少数民族的开明政策和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①坐在步辇上的人是谁?②为什么唐太宗要接见吐蕃的使者?③从这幅图中可以反映出哪些社会现实?试举例说明。

(四)动脑筋

对于教师来说,此栏目要注意两点:第一、备课一定要备“动脑筋”,对发散思维强的题目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设想学生可能做出多个答案。对此,教师用书上一般都作了提示,可供参考。第二、对学生的答案,不要轻易说“不”。凡是有一点道理的,老师都应肯定或鼓励。一时弄不清楚的,老师可指出这也是一种看法,对与不对,可以继续研究。轻易否定,往往会使自己被动。但对学生也不能无原则的“捧”,对明显的错误也应指出,不过态度一定要谦和,切忌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五)练一练: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本课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是必做的内容。
(六)自由阅读卡和活动与探究

自由阅读卡:可视为补充的阅读材料,要求接近于课文中的“小字”,但更强调由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与探究:有1—3项,可任选。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校因班因人制宜。

总之,教材的把握对于上好每一堂课都至关重要。只要我们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一个更广阔的施展教学才华的舞台。

⑻ 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体现高效课堂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社会生活数字化等一系列根本性变化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时代发展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湖北省从2009年秋在普通高中实行了课程改革.这次新课程改革在其理念上是以学生为本,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当前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由转变教学方式转移、聚焦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反映了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但是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施者缺乏相关的经验,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以及“三维目标”割裂、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教学层次低下、预设与生成冲突等现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荆州市北门中学为了推进课改的顺利进行,于2009年9月在全校实施了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地探索.
历史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它作为人类对以往时间的集体记忆,能够更全面地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的累积经验,并从历史上因价值理性的缺失而导致的社会发展失衡中为人们提供深刻的教训.历史课堂承载着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重任.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少学生的课堂精力流失率,荆州市北门中学历史课题组把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子课题“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与我校的教学改革实践相结合,作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对该课题的研究,我们共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起始研究阶段(2010年2月—7月);第二阶段:过程研究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2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1月----6月),历时两年多时间..针对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从微观入手,研究了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对象”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度”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点”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境”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情”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法”策略.其中有7篇论文即
《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对象”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度”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点”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境”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情”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法”策略的研究》《浅谈高中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两篇教学案例荣获荆州市2011年案例评比一等奖.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建立了具有荆州市北门中学课堂特色的“三步六问法”模式.该模式的推行,提高了学生历史课堂学习的兴趣,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好评,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及专家的肯定.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历史是已经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正在流动的历史.历史是一座桥梁,架起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昨天和今天.作为一门学科,“历史学从事的是一门富有社会价值的学科.从社会整体看,学史以‘通古今之变’,有助于人们认识世界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从个人方面看,读史有助于培养‘真善美’的思想品德和情操,而个人的进步正是社会整体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从个人的发展还是从社会的进步看,学好历史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学生对历史学习却普遍缺乏兴趣.具体体现在:1、教学理念滞后;2、教学方法单一;3、学习激情不足;4、学习效率低下等.
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制定了:
(一)研究的目的:探索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切实可行的科学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二)研究内容:1.研究有效教学提问的根本性变革; 2.研究有效教学的层次与结构;
3.研究有效教学的真实有效性; 4. 研究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调动
(三)研究方法:学习其他学校教学模式,在综合自己学校教学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探索适合本校教学的教学模式.
(四)本课题研究计划(含研究步骤、阶段进展目标)
第一阶段:起始研究阶段(2010年2月—7月)
建立课题研究组织机制,明确任务目标,开展前期研究.主要工作是:成立本校历史学科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子课题研究工作计划;深入课堂开展教学状况调查,观察课堂教学实况,研讨课堂教学案例,积累资料;课题组成员集中研修、培训.
第二阶段:过程研究阶段(2010年9月—2012年6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本项目研究的目标开展研究,细化研究过程,逐步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主要工作包括:项目组分析处理调查资料,形成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报告;深入课堂进行教学调查与课堂观察,组织有效教学研讨、交流和展示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7-12月).本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对本项目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推出课题研究成果.主要工作包括:总结、梳理、上报历史课堂学习方式变革和学习效益研究成果;撰写子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历史有效课堂教学提问有促进学生发展,激励学生学习等功能.通过加强有效提问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对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全新认识,是适应新时期历史课程改革的.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家斯皮罗在1991年提出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高级学习要求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在不同时间用不同方法创设情境,从不同角度多次认识同样的材料,教师的学习是基于案例的理解,分析和反思,教师研究是以案例为载体的实践研究.
2、行动学习理论:英国人雷格·列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行动学习的理论.教师的行动学习: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学习,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而学习,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案例与反思的教学,首先要教师学习有问题意识,不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维果茨基教育理论:20世纪30年代初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斯基提出,人类的学习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进行,是一种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对话,个人与自我的对话,个人与他人的对话,个人与理论的对话,个人与实践的对话.
4、关于课堂有效学习的内涵
(1)课堂有效学习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并高效率地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增长能力,获得发展的学科学习活动.
(2)学生的发展就其内涵,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缺少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新课程既注重即时的可测性和量化的当下发展,更关注面向未来、着眼于可持续和发展后劲与潜力的终身发展.

阅读全文

与教材整合对历史学科教学课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