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苏州市历史学会

苏州市历史学会

发布时间:2021-03-07 13:25:21

『壹』 苏州市立达中学的历史沿革

035年(北宋景祐二年)名臣范仲淹在苏州南园(苏州城南现三元坊西侧版)创建苏州府学(时称“州学权”),肇始了苏州中学。范公“先忧后乐”、“以德为先”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州学的办学实践之中。闻名遐迩的苏州中学为江苏巡抚端忠敏于1904年始建,名为“江苏师范学堂”。其第一任监督是著名学者罗振玉。1911年辛亥革命后,学校改称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7年成立第四中山大学区苏州中学,并设立初中部。著名教育家汪懋祖亲任校长。1928年原大学区苏州中学改名为江苏省立苏州中学。1996年,“苏中人”在苏州中学内,道山、泮池之畔,成立了国有民办公助的苏州立达中学。校名,出自《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语,意为要成就自己就要先帮助别人。经历近10年的发展,于2005年改制为苏州中学控股的股份制学校,更名为苏州立达学校,并于2006年迁至侍其巷校址。2010年4月立达的办学体制回归为公办学校,并于2011年迁入沧浪新城长吴路新址。

『贰』 苏州 传统文化

苏州传统文化的守望者——访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传统文化研究》主编陆承曜
按:这一文章是去年《苏州日报》刊发的专访,讲述了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18年来的艰辛与成果,从中可感受到那些文化老人为传承文化瑰宝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其情其景,令人钦佩不已。转发于此,希望对聊城传统文化研究会的广大同仁有所启发。
文化的影响力是综合国力的根本力量,我们必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精华,才能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以研究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在我们苏州市,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大多数是已经离退休的老同志,为了传统文化走到一起,成立了“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为研究传统文化殚精竭虑,不计名利,一干就是18年,他们不愧为传统文化的守望者。记者最近走访了其中的一位——已届高龄的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传统文化研究》主编陆承曜老师。

1、传统文化研究会:风雨同舟年
苏周刊:我们苏州有个“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已经18年了,但是许多苏州市民包括我们《苏州日报》的不少读者都不太了解,您作为发起人之一,请谈谈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成立过程及有关情况。
陆承曜:1980-1990年代前后,苏州市掀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潮,各类社团也在这大潮中悄然涌起,如沧浪诗社、儒学会、历史学会等等。传统文化研究会也是其中的弄潮儿。传统文化研究会是由凡一、陆咸、钱缨、文工和我在凡一家中发起的,然后又先后联系了张梦白、江维宽、金传贤、周良、魏嘉赞、黄玮、钱正、陈锦珊、刘祖寿、顾笃璜、陆振岳、汪毓萍、顾德辉、程德祺、叶林生、钱行、江澄波、袁瑞霖、马洪德等文化人士。共推凡一为会长,文工为秘书长。于1991年7月9日在鹤园召开成立大会。会后,凡一会长明确提出传统文化研究会的任务是年年公开出好《传统文化研究》一本书。出好一本书谈何容易,一是要有无贝之“才”,二是要有有贝之“财”。前者似乎在我们这个圈子内还易得,后者,那就有些难以克服的困难了。于是就有陆咸、魏嘉赞向古吴轩出版社争取资助,刘祖寿、文工四方奔走设法,获得企业的赞助等等,一辑一辑坎坎坷坷地走着,出版社也由古吴轩到白山出版社、群言出版社。但编辑人员始终不气馁,始终满怀信心地在文化的浪潮中迎风而上,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前方的希望。好不容易,当《传统文化研究》已经度过了8个春秋,星移斗转,原市委宣传部长、市政协副主席范廷枢(我会顾问)甘愿“青鸟传书”,把我会的申请出书费用的报告送到了当年的陈德铭市长手中,蒙陈市长的关注,解决了我会的出版费用,他并在“研究”8辑《序言》中写道:“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形成的吴文化中心,深度开发苏州极为丰富的文化学术资源,大力加强包括吴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对21世纪苏州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陈市长的《序言》道出了我会同道的心声。以后,杨卫泽市长、阎立市长都热情地沿袭着每年拨款出书,直到今天。我会会长自凡一同志后,由民盟市委主委、市政协副主席林兴成担任,现任是原民盟市委主委、政协副主席、苏大教授、博导蔡镜浩。
苏周刊: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或者说取得了哪些成果、成绩?
陆承曜:研究会成立至今,主要取得了三方面的成果:一个是持续公开出版了《传统文化研究》16辑;一个是公开出版了《梦里梦外探红楼》;还有就是与苏州市第五中学共建出版了《苏州历史名贤》校本教材。都获得了一些好评,在每年的北京书展上也为读者所关注。北京、上海、天津、厦门、深圳、杭州、西安、苏州等大专院校图书馆都有《传统文化研究》藏书,北京国家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日本个别图书馆对《传统文化研究》也都有所收藏。
18年来,传统文化研究会曾连续三次获得苏州市社科联所颁发的优秀社团奖;获得全国社科系统颁发的优秀社团奖一次。
2、《传统文化研究》:文史一体成果丰
苏周刊:如您所说,编写《传统文化研究》是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的主要工作之一。据记者粗浅了解,《传统文化研究》虽然以吴文化为主,但决不止此,而是涉足整个中华文化,内容非常广泛。您是主编,请问您是如何考虑的?
陆承曜:文化是多元性的,是开放性的。我国光辉的文明是由各个地区、多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同时也在自己的文化基础上再吸收境外文化的精华,才形成了绵延久远的中华文化,也正由于这样,中华文化才能得到久久流传。所以我们认为研究传统文化决不能局限在一个地区,但也必须重视本地区的文化。例如儒学起源于山东,可说是齐鲁文化,但文化是流动的,可以由齐鲁辐射到吴地,就有了吴地的儒学,如孔门弟子常熟人言子在吴讲学,清惠士奇、惠栋都是当时吴地儒学代表人物,和齐鲁文化有着息息相关的因缘。因而,中华文化涵盖着各地区文化,各地区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成立的研究会之所以称“传统文化研究会”、刊物定名为《传统文化研究》,就是因为少了一个有局限性的定语,就能够与整个中华文化互融互动,体现了文化的流动性、多元性,在研究中可以左右逢源,可以神游于中华文化的大文化中,也可以潜入到吴地文化的深层中间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引发其文化精华。
苏周刊:尽管如此,吴中人文仍然是《传统文化研究》的特色,请问在这方面的研究有哪些突破?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陆承曜:突破谈不上,我们传统文化研究会多年来,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作了两者的区分与联系的探讨,从两者的表象看,似乎前者是具体的,后者是抽象的,但如由表及里来分析、探索,每一种物质文化中都内涵着一个感人的历史故事,而这些故事又都具有一种崇高的爱国、道德、伦理、艺术、技艺等的属性。例如西山堂里雕花楼,我们多年来对她的调研、探索后,认为她不仅仅是一座艺术精美的雕花楼,更是一座内涵民族大义的艺术楼,因为雕花楼的祖先是南宋的一位爱国将领——徐徽言。他在与金人决战中被俘后,坚贞不屈,慷慨就义。徐徽言子名冈与他父亲同时殉难。孙名适,也因守安丰而死。徐徽言侄吉卿是一位蔺相如式的重臣。他们这种忘我牺牲的精神正是吴地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一页。也是非物质文化中的一个最亮点,是人文精神。由此类推,苏州园林中的亭台楼阁与山山水水从表象看,自然是园的硬件,但透过这些赏心悦目的建筑必然会引发戈裕良等造园大师的艺术之美,这也就是非物质文化的软件,是人文艺术。在吴地文化中一桥一宅,一人一事都有不同类型的人文精神、人文艺术等等。通过反复研讨,我们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看法:研究传统文化,不仅要吸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而且更重要的要研究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的关系,尤其要展示其中的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研究文物的年代、来源或建筑自然是必要的,但这仅是完成了一个方面,而人文精神是文化的核心,是属于文化整体的,她能涵盖到各个领域,她是塑造人类灵魂的主要因素。因此,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之间是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不能只谈其一,不谈其二。如按其具体的人、事件或事物的不同,在研究中可以有其侧重,这也是科学的。但人文精神决不能忽视,从教育学来说,人文精神是德学的核心,可以影响后人,可以净化世风。我们研究的要领就在于此。
苏周刊:目前为止出版的16辑《传统文化研究》有个特点,就是文与史的结合,请问这是你们编委会有意注重的方法吗?
陆承曜:是的。研究传统文化应该是文史一体的。“文史一体”早在几十年前顾颉刚前辈就提出来了,文与史是相互依存的,是从人们思维出发的一种理念;撰写研究文章不是单纯的叙写历史事件或故事,也不是单一地文学描写,而是两者相互结合的思考,才能提炼出新的角度、新的观点。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史论结合?不会,相反的更有利于史论结合。因为文史一体可使作者更深入地去探索人文精神之美,可以使作者从审美观念中去寻找历史的艺术之美,更增强其可读性。
3、传统文化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苏周刊:中华文化浩如烟海,有精华,也有糟粕,有可以继承发扬的方面,也有与现代化建设格格不入的方面。前几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的理论,《传统文化研究》也涉及了这一内容,其实文化自觉的前提就是要弄清楚,什么是我们传统文化里可以继承并加以改造的有现代价值的内容。请问陆主编,您对此是如何认识的?
陆承曜:关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谈一些肤浅的看法。费孝通先生曾于1998年在北大作了《百年北大与文化自觉》的学术报告,其中着重提出了“文化自觉”的问题,他精辟地概括了一段话:“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是主张全盘西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知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我个人的体会是,作为一国、一个地区的文化,决不能凝固或局限在一个层面上而自以为高枕自得,而应有一种自知之明。对固有的文化内涵要不断开发,同时也要和各地区的文化互相交融,取长补短。但无论开发与交融,必须要有披沙拣金的眼力,不能泥沙俱下,而要精选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要能融入到新时代文化中间去的精华。如果是一些封建的、不科学的糟粕,必然会与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文化的自主地位。至于怎样引发文化的外延?就是要吸收境外的优秀、先进的文化,那就要有些“拿来”的鉴别能力,不能一股脑儿全盘西化。这就是文化自觉的另一个方面。费孝通先生还认为目前传统文化(吴地文化)“已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个体”了。
由于费孝通先生的引导,我会认识到对吴地文化不能孤立地研究,所以就往往和各地区的文化、外来文化作深入的比较,或是单独研究另一区的文化,形成一种与吴地文化互融、互动的氛围。因而使《传统文化研究》显得比较开阔全面,也显得有生命力。
苏周刊:接着上面的问题,您认为研究传统文化如何联系现实?或者说白一点,如何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最近两年,《传统文化研究》开设了“和谐笔会”栏目,请问出于怎样的考虑?和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有关吗?
陆承曜:在传统文化研究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历史唯物论、辨证唯物论,十几年来以这种思想方法来分析一些感到困惑的问题,总会获得比较理想的答案。至于怎样以研究传统文化来联系当代的实际的问题,如何来达到这一点,也做了一些探索。因为既名之为“传统”,必然是和“现代”站在历史长河的两端,似乎是很难牵手。不过,我们还是尽力而为之。于是就在古典经籍中探索排列出孔子的仁、中庸中和,孟子民本思想、墨子兼爱非攻、韩非子的法治理念等,那时正值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我们认为以上诸子优秀理念部分恰好能融入到当代和谐文化中间去,于是我们就开辟了《和谐笔会》的栏目,组织写稿,经过缜密筛选,写出了一系列文章,拓开了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人为本,诚信关系,伦理道德的现实观,并有了一定的反响。
4、苏州文化精神:开放包容是灵魂
苏周刊:我们苏州现代化建设发展快速,现代化文化产业也取得不小成果。究其原因,较高的人文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人文素质高又与苏州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不无关系。您认为,苏州传统文化精神特点是怎样的?哪些是需要发扬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
陆承曜:目前对这个问题,我们的理解是:苏州的文化积淀确是深厚的,如范仲淹的“忧乐观”、顾炎武的“天下观”就是苏州人文精神的主流,她始终导向着宋以来,明以来中华子孙的思维与实践。在这两面大旗下,有多少仁人志士以忘我牺牲的精神担起了天下兴亡的大任;有多少清官廉吏以身体力行的作为救民于水火之中。这两面大旗不仅为吴地文化所拥有,而且为中华文化所拥有。这更体现了文化是流动的、开放的,吴地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从属的、交融的。这就是吴地文化的特点,也正是苏州天堂的灵魂。
关于发扬与改进问题,其主流精神以上已经谈过,然而苏州人不能陶醉于本地区的文化积淀上,而要更好地开拓进取,更须进一步海纳百川,扩大区域间经济文化的交往关系,尤其需要吸收境外高精尖的科学文化,以强固我国的国力。要做到这一点,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目的地培养精英、高素质的人才来从事开发各项文化事业。
苏周刊:说到底,真正沉下心来研究传统文化,是非常清苦的,《传统文化研究》能18年坚持不断出版,非常不容易,可以说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是不可能的。您作为主编功不可没,我代表广大读者向您表示真诚的敬意。
陆承曜:其实能够坚持下来,靠的是我们优秀的团队,正是突出的团队精神让我们一路走来,不可多得的团队精神是在甘愿奉献、争当“苦力”的基础上凝聚起来的,例如在开创期间,《传统文化研究》的编委都是离退休的老同志,为了编好《传统文化研究》大家不顾冬寒夏热,看稿校对,每编一辑,都要校对五六遍,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往后,由于一些老同志的病逝,就邀请了一些中青年的编委、编辑,他们有专业、更有活力,可是他们在所在单位里都有一份工作,何况都是骨干。不过,他们还是科学、合理地调整好工作时间上的矛盾而做到两不误。尤其令人感动难忘的是陈本源老师,他是一位苏州市教育学院的副教授,是《传统文化研究》的副主编,几年来,他不但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对于《传统文化研究》的编辑工作可说是“甘为人作嫁衣裳。 ”当他因病住院前,他还将一沓看好的稿件送到研究会才去住院,从此就成永别。那时,他离退休的年龄仅有几个月。
我们这支团队,自会长起始,不分老少,不分彼此,相互关照,各献专长。努力奉献,只是想为社团、社会多尽一份责任,决不是为了“名利”作秀。我们认为有了这种精神,才能继续编写《传统文化研究》这篇大文章。在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里,大家以“不作名利计,但求花叶妍”的共识来相互勉励,共同前进。

来源:2009年9月1日苏州日报

『叁』 苏州科技学院历史学是什么

我正好是这个学院历史学研究生,你这个问题问的太宽泛了,我只能大概告知:历史学(内代码:容060101。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历史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应具备掌握历史学专业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才能,毕业学生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事业单位与组织机构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另外苏州科技历史学只有专门史,世界史两个门类,具体看你对哪个感兴趣。

『肆』 苏州满一百年历史的学校

很多啊!苏州是中国的教育之都,从过去到现今,苏州教育都非常发达专,今天的苏州中学属是千年府学的代表,而100年前废科举兴新学时,苏州兴办的第一批新学堂就有300多所。至2005年,还有109所。
苏州市东大街小学(原吴县第一高等小学校)
善耕中心小学(原吴县第二高等小学校)
大儒中心小学(原吴县第三高等小学校)
草桥小学(原吴县第四高等小学校)
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原吴县第五高等小学校)
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苏州十中
苏州市十六中
苏州市第四中学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
苏州大学(前身东吴大学)

『伍』 苏州的名人有那些

苏州的名人有:冯梦龙、张士诚、孙武、叶圣陶、范仲淹等。

1、冯梦龙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

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参考资料:网络-苏州-著名人物

『陆』 请问苏州大学的历史学怎么样

苏大来是江苏开设历史学的自四个研究型院校里面的其中一个
苏大的历史最好的是中国近现代方向
苏大不是34所 每年走国家线
近现代方向报考激烈一点 超过国家线大概15左右 上的可能性会大一点
如果是本专业 超过5分以上 理论上可以进复试(还要和当年报考人数来决定)

除近现代方向以外 其他的都稍微差一点 (古代史去年要了1个调剂名额)
如果你是历史学本专业的话 一般而言 过线10分 理论上进复试没问题 当然最终能不能录取还要看自己的复试表现 话说 苏大的复试还是有点严的 不过你要是历史学本专业 我想问题应该不大!

『柒』 苏州大学历史学好不好

南师大和苏大的历史水平差不多……经济史(专门史)方面,南师大应该略强一点,但是回大牛慈鸿飞不怎么答容易跟到,这是一个问题…… 当然,如果考古也算历史的话……南师大的考古也还好……我个人觉得和南大的水平应该差不多的,博士点也下来了么…… 南师近代史目前进来了很多新老师……他们水平还是不错的。当然,你要说是神马一流的学者,自然是称不上了……但是《历史研究》啥的,那个C开头的啥的……还是发了几篇文章的……算是青年学者(额……我觉得历史学者50以下就能算青年了……)还算有前途。 南师古代史的博士点也下来了……我觉得南师古代史比不上近代和专门……但是古代史方向有我灰常喜欢的一个老师……额……这个是个人感觉……所以就不说了……还有一个老师学术是很好的……就是感觉研究的方面偏了点……主要是敦煌的吐蕃文书……额……而且他不善表达……这个不知道能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 世界史么……世界古代史(希腊……主要是斯巴达)还是不错的……祝宏俊老师最近很厉害……另外的乏善可陈……虽然我个人觉得近现代的美国史的老师也不错……但是她很散淡……所以也不发文章也不干啥的……就自己随便高兴高兴高兴……

『捌』 苏州的名人有哪些

苏州的名人柳亚子、顾颉刚、叶圣陶、胡绳 、沈寿、贝聿铭、潘迎紫、刘嘉玲,韩雪,版潘虹、权朱迅、沈冰等。

1、柳亚子(1887—1958),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人,出生于大胜村的港上港南中段。创办并主持南社。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

2、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3、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4、韩雪,1983年1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影视制作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5、刘嘉玲,1965年12月8日生于中国江苏苏州,1980年随父母移居香港,中国香港影视女演员、歌手。

『玖』 苏州市第二十一中学的学校简史

苏州市第二十一中学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梵门桥弄附近,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它始建于1939年,是一所有着六七十年辉煌历史的老校。学校的教育质量始终位于全市初级中学前茅,社会声誉卓著。

『拾』 苏州大学历史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经教育部和江苏省省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目前,苏州大学已发展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一百年来,苏州大学先后向社会输送了10多万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其中许多人已成为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中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董寅初、著名的法学专家倪征日(奥) 、著名蚕桑教育家郑辟疆、著名脑外科专家和医学教育家杜子威、香港知名人士杨铁(木梁)、查良镛、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周桑漪,以及李政道、谈家桢、刘建康、宋鸿钊等三十多位两院院士都是我校校友。
苏州大学现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7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196个硕士点以及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本科专业96个,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点、1个省级“重中之重”学科、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目前,拥有各类在校生50000多人(其中研究生10200多人、本科生258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12000多人):教职工4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授、副教授1100余人,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苏州大学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在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加强了应用性、开发性研究,科研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奖400多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苏州大学SCI索引名列全国高校第24位。
苏州大学现有5个校区,占地面积3320亩,建筑面积近150万平方米,此外,占地面积约880亩的独墅湖校区一期已经投入使用。学校图书资料丰富,图书馆馆藏图书333万册,中外期刊5000余种;分析测试中心、电教中心、服装中心、计算机与网络管理中心等设备先进;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苏州大学出版社。学校还编辑出版了多种学报、《国外丝绸》等刊物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交流。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学校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广阔途径。苏州大学积极扩大开放,与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8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000余人来校学习汉语语言文学和其他有关专业。
近年来,苏州大学注重依托本省,特别是苏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同时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走后勤社会化道路,并以此作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动力。目前,天堂学府——苏州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胆识争创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以日新月异的姿态拥抱二十一世纪。

阅读全文

与苏州市历史学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