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急中生智后转危为安的故事
1、文彦博灌水取球
文彦博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聪明过人。 一次,他和几个小朋专友在草地属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进一棵大树的树洞里去。小朋友尝试伸手进树洞取球,可是树洞太深,怎麼也摸不到底。怎麼办呢?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都想不出办法来。他叫小朋友帮忙提来几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树洞里灌,不一会,水就把树洞给灌满了。皮球也浮上来了!
2、诸葛恪得驴
孙权经常和大臣开玩笑。诸葛恪六岁时,值东吴筵会,恪随父诸葛瑾(诸葛亮之兄)在座。诸葛瑾脸长,孙权令人牵一驴来,用粉笔书其面曰:“诸葛子瑜”。众皆大笑。恪趋至前,取粉笔添二字于其下曰:“诸葛子瑜之驴”。满座之人,无不惊讶。
3、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4、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水迸,儿得活。
『贰』 历史上中华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刻是怎么转危为安的
今天我们跟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
历史上的中国就是一个动荡史,其间发生了无数的战争。像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战乱不断,但那还不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因为那只是内乱。
打乱了,打到最后,出来一个新皇帝,国家还是那个国家,只是换了一个皇帝换了一个朝代而已。
所以,历史上有亡国亡天下之说,亡国就是朝代亡了,皇帝死了。亡天下,就是文化没有了。这才是最恐怖的。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古印度都是亡天下了,生活在原文明基地上的人,已经不是那一群人,也不是原生文明,只有中国文明流传了下来。
那是因为,天佑中华,历史上中国只有亡国,没有亡天下。
那中国有没有可能亡天下的时候呢?
有的,比如下面这些危机时刻。
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本身是内部动乱,杀进来的安禄山史思明,一个是粟特人,一个是突厥人,但都是中原文明圈的。他们做皇帝,顶多皇袍要做大一点尺寸。
但这个时候,也有一个亡天下的危机,就是西边的阿拉伯帝国。
在历史上唐玄宗的时候,高仙芝曾经跟阿拉伯帝国在中亚地区打过一仗,最后高仙芝是败退了,唐朝的势力在中亚是退后了一大圈。
中亚就大部分进入了阿拉伯帝国的范围。这还是唐朝强大的时候。如果历史上安史之乱时,阿拉伯帝国趁机从西边打过来。那就完蛋了。
中国文明可能就要受到灭顶之灾。
好在,当时历史上阿拉伯帝国也恰好正入内乱。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也到中亚为止了。中间的吐蕃强大了一阵,可以说做为隔离带存在了一部分。
但是,因为这,中亚地区这个长期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地方,脱离了中原文明的特色。
历史上安史之乱后,唐宪宗信佛,要迎佛骨进宫供养三天。
这危不危险呢?其实也是危险的。不是说信佛不对,佛教不对,个人可以信佛,个人可以有信仰,但社会必须要是世俗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宗教控制了社会,那就会对社会文明进行一个压制。因为宗教是不需要研究的,宗教的核心是相信,不管你对不对,先以相信为前提,你要跟一个基督徒讨论上帝存不存在,对不起,不讨论!
科学是以怀疑为基础的,一切未经证实的都可以怀疑,都可以讨论,那科学当然更利于社会的发展跟进步。
历史上曾经被宗教统治的欧洲就陷入了黑暗的中世纪。
突破宗教的禁锢之后,欧洲才迎来了兴艺复兴,才有了工业革命。
那如果历史上中国把佛骨迎入宫,从皇帝到百姓,将有可能使中国成为泰国那样的佛教国家。
国家不是世俗化,而宗教化,那是相当危险的。
所以,这一举动受到了当时一些智者的反对,最有名的当然是历史上的韩愈,他写下了《谏迎佛骨》。后面又紧接着发生了灭佛事件,为什么,就是中国有成为佛教国家的趋势,寺庙占有田产过大,影响了世俗皇权,皇权进行了反击而已。
历史上的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
“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历史上的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历史上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
当时历史上汉族人被屠杀的只剩下一百万左右了,不是冉闵大帝,汉族现在有没有还不知道呢。
其实历史上元朝也曾经有一次危机,有一位阿难答,他是成吉思汗的孙子,这孙子也是信教的,信教是没问题的,个人宗教信仰自由,但他地位高,把自己十五万大军都改信教了。
历史上美国人信基督,但人家社会是宗教化的,你到教堂可以信,但出了教堂,你就是社会人。
他原本是有希望当元朝皇帝的,但最后,被当时历史上的元朝皇帝元成宗认为背叛祖宗之道。后又被元武宗击败。中国可以说避免了一次社会宗教化的危机。
其实这样的危机,还是挺多的,比如历史上二战日本侵略中国,要是让他们得逞了,中国文化可能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还有历史上西班牙也有一个侵中计划,而且也是带着宗教武器来的,说是要传教,然后多混血,想把中国变成第二个阿根廷。
幸好,一个都没成功。
『叁』 历史上有哪些靠自己聪明才智使自己转危为安
蔺相如完璧归赵,孙膑装疯卖傻,勾践含垢忍辱等等。
『肆』 用自己的话概括诸葛恪得驴这个故事
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专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属孙权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进来,贴了一张长的标签在驴的脸上,写着:诸葛瑜。诸葛恪跪下来说:“我请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
孙权于是就听从了他,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之驴”。所有人都笑了起来。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赏赐给了诸葛恪。
(4)靠聪明才智转危为安的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心烦气躁地面对,换一种方法或方式,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父亲的窘迫转危为安的故事。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从侧面衬托出诸葛恪的聪明,可以看出诸葛恪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聪明机智的人。
『伍』 历史上转危为安的事件
历史总是充满意外,生活到处都有转折,有些人阴差阳错间就成功了,有些人费尽心力最后也是功亏一篑,时也?命也?说不清楚。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极富戏剧性和转折性的事件。
一、刘病已登基
汉武帝末期,由于奸臣江充掀起的巫蛊之祸,太子刘据一家被杀。
当时刘据的一个孙子因为年幼,躲过了杀身之祸,但是也一直在监牢里生活。后来流落民间,一直以来就是个走街串巷的小市民。他就是刘病已。
如果刘据顺利当上太子,来日刘病已也是很有可能当上皇帝的,可是人生的这个大变故,使他现在只能做一个小百姓。如果不出意外,他可能就这样和自己的患难之妻许平君一起度过一生了。
可是历史就是充满着意外的,人生本来就有很多转折。
八岁继位的刘弗陵二十一岁这年就一命呜呼了,而且他也没有留下儿子,皇帝只好再从皇亲中选择了。
当然了,第一轮的选择还轮不上他这个流落民间的皇子,因为没人想得起他。当时的权臣霍光选来选去,最后选择了昌邑王刘贺当皇上,可最后事实证明是他看走眼了。
刘贺就是那位倾国倾城的李夫人的亲孙子,他当上皇帝后,日日纵情声色,其荒淫无道的行为引起了朝臣的不满,二十七天后,就被废掉了。
既然刘贺不行,那就再选一个靠谱的嘛。这时就有人想起了当年的戾太子还留有一个皇孙,霍光就赶紧到民间寻找。最后找到了刘病已,并且把他推向了皇位。就这样,阔别皇宫多年的刘病已终于又回来了,不过,这次他是以皇帝的身份。
当年,本来属于刘据的皇帝之位因为奸臣当道而失去,刘据自己也丢掉了性命。
二十年后,他的孙子又如此意外的登上了皇位,历史就是这么喜欢开玩笑。
『陆』 体现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的故事
三国演义与正史完全不同的比较重要的30个虚构事迹————
1 草”船”借箭:无此事,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
2 气量狭小的周瑜:纯属罗贯中为抬高诸葛亮贬低周瑜而虚构,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3 舌战群儒:无此事,诸葛亮面见孙权而已..诸如智激周瑜、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4 借东风:纯属虚构(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5 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单纯的政治婚姻。
6 诸葛三气周瑜:周瑜气量宽宏,更不会嫉妒诸葛亮,周瑜当时甚至并未注意过诸葛亮。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7 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8 取蜀攻略:由庞统法正完成,非诸葛亮。
9 关公好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此处为裴松之引野史之注解,非《三国志》之原文也;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正史 上只记载了一个董卓的侍女跟中郎将吕布勾结
10 长板坡七进七出:赵云护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
11 水淹七军:此事件虽有所本,但与史实相差很远。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虚构庞德抬榇死战,大战关羽,对于禁纯属污蔑《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和《于禁传》都写得很清楚:时值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平地水高五六丈,关羽所带的荆州水军适应这种天气,而于禁、庞德带的是北方军,不适应水战,被洪水冲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
12 孔明伐魏:并无七次实五次输的没演义那么漂亮,而演义很多地方把败仗写成了胜仗,如第二次北伐的陈仓之战,其实是败仗。
13 关羽单刀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而三演本末倒置,“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14 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15.火烧上方谷:即是孔明差点烧死司马懿和魏延那回,纯属虚构。
16 .火烧博望坡:非诸葛实乃刘备手笔。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17 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18 .诸葛亮用兵如神: 诸葛亮擅长后勤内政,用兵并不是强项。
19 借荆州:与诸葛亮无关,实乃鲁肃之计以刘抵曹,是鲁肃主张借给刘备的
20 .孙夫人投江: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本来只是历史上无数次政治性联姻之一。是孙夫人去荆州..并没有刘备跑到东吴去娶亲。这里并没有多少男欢女爱的色彩。二人成婚之时,刘备已年近半百,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皇位的枭雄,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所以,刘备入益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娘家,还差点带走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与刘备恩断情绝。后孙夫人投江自尽是疑问,..刘备呢?占据益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吴氏(吴懿之妹,刘璋之嫂),也看不出对孙夫人有什么留恋。正因为这样,在《三国志. 蜀书. 二主妃子传》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孙夫人!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夫人的最后结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绝不会为了刘备而殉情自尽的。
21 曹真:病死于洛阳,并非被诸葛亮写信骂死。
22 .诸葛亮骂死王朗:王朗病死于228年,并未随军出战..王朗被骂死,完全虚构。
23 周瑜之死:周瑜死于巴丘操劳过度
24 空城计:虚构灵感应该来自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只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水。但作者写空城计又是有所本的,这个“本”就是《三国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冲三事”,但它是假的。因为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还是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25. 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被斩的六将:三演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26 张郃:张郃先后败于赵云、马超等人之手,这在高手动辄大战数十回合平手的演义中实在是少见的。只能说,罗贯中好像颇不喜欢张郃….(猜想跟三国志里那句蜀军自孔明以下都惧怕他(张郃)脱不了关系)而正史中~张郃也不是中伏,而是追击孔明时膝盖被流箭射中,跟庞统一样死的满衰的。其实正史上的张郃相当厉害,诸葛亮曾屡次败于张郃之手。 )
27 .八阵图退陆逊:陆逊退兵是因为魏国要攻打吴国,陆逊怕腹背受敌才退兵
『柒』 《十日谈》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和但丁的《神曲》齐名的文学作品,也被称为《神曲》的姊妹篇。这部小说为什么称为《十日谈》呢?在佛罗伦萨闹瘟疫期间的一个清晨,7个美丽年轻而富有教养的小姐,在教堂遇到了3个英俊而富有热烈激情的青年男子。7位小姐中的3人是他们的情人,别的几位和他们还有亲戚关系。他们决心带着仆人,离开佛罗伦萨这座正在走向死亡的可怕城市。
他们相约,两天后到郊外的一座小山上的别墅里去躲避瘟疫。那里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有翠绿的树木环绕,还有曲折的走廊,精致的壁画、清澈的清泉和悦目的花草,地窖里还藏着香味浓郁的美酒。
这10位年轻人每天不是唱歌弹琴,就是跳舞散步。在暑气遍人的夏季里,他们坐在绿草茵茵的树荫下,大家商定每人每天讲一个优秀动听的故事,以此来愉快地度过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光,他们一共讲了10天,10天合计讲了100个故事,这些故事收集成集子就叫《十日谈》。
据薄伽丘讲,《十日谈》中的故事都是有理有据的。作品中描写和歌颂了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的高尚的源泉,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肯定人们的聪明才智等。作品也揭露封建帝王的残暴,基督教会的罪恶,教士修女的虚伪等等。薄伽丘是在佛罗伦萨长大的,他从小向往民主自由,对教会的黑暗统治表示不满,长大后,多次参加政治活动,反对封建专制。《十日谈》就是他反封建反教会的有力武器。《十日谈》写完后,薄伽斤受到封建势力的迫害和打击,时常被教会派来的人咒骂和威胁。他有一次愤怒之至,甚至想把所有的著作,包括《十日谈》全部烧毁,幸好他的好朋友――意大利著名的民主诗人彼特拉克苦苦相劝,《十日谈》才得以留存至今。
彼特拉克是薄伽丘一生中最好的知音,1374年彼
『捌』 成语生死攸关,转危为安分别用来形容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哪两件历史事件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