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清明上河图完整图片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年—1124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幅画高25厘米半,长525厘米。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100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59表现。《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北宋以前,我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张择端虽然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创作的作品都称为“院体画”或“院画”,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张择端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厚,创作的技巧非常娴熟。
清明上河图详细介绍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 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桥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绘画史上名为《清明上河图》的画幅很多,但真本毕竟只有一幅。经过众多学者、专家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大家意见基本一致,都认为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幅是北宋张择端的原作。其它的同名画作,均为后来的摹本或伪托张择端的臆造本。
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的画卷本幅上,并无画家本人的款印,确认其作者为张择端,是根据画幅后面跋文中金代张著的一段题记。张著的题记也仅寥寥数语:"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不过,张择端的姓名并未见于北宋后期成书的《宣和画谱》,有人推测说,可能他进入画院时间较晚,编著者还来不及将其收编书中。
《清明上河图》在细节描绘上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 临摹画制作精美,也是一种商业艺术,它更是你收藏,赠给亲朋好友的绝佳艺术礼品!
白寿彝任顾问的《中国通史(彩图本)》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全卷所绘人物五百余位,牲畜五十多只,各种车船二十余辆艘,房屋众多,道具无数,场面巨大,段落分明,结构严密,有条不紊。技法娴熟,用笔细致,线条遒劲,凝重老练。反映了高度精纯的绘画功力和出色的艺术成就。同时,因为画中所绘为当时社会实录,为后世了解研究宋朝城市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简明不列颠网络全书》在“张择端”条内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对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整体感很强,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此后历代绘制的都市风俗画,无不受其影响。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张择端,字正道,南北宋之交的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在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画院画史时所作。这幅长卷为绢本,淡着色,画幅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
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今佚)。
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历经劫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
明嘉靖三年(1524年),《清明上河图》转到长洲人陆完的手里(陆完字全卿,成化年间中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名重一时)。明代李日华《味水轩日记》载:陆完死后,他的夫人将《清明上河图》缝入枕中,不离身半步,视如身家性命,连亲生儿子也不得一见。陆夫人有一娘家外甥王某,言辞乖巧,非常会讨夫人欢心。王某擅长绘画,更喜欢名人书画,便挖空心思向夫人央求借看《清明上河图》。反复恳请后,夫人勉强同意,但不许他带笔砚,只许他在夫人阁楼上欣赏,而且不许传给别人知道。王某欣然从命,往来两三个月,看了十余次以后,竟临摹出一幅有几分像的画来。当时专横跋扈的大奸臣严嵩正四处搜寻《清明上河图》,都御史王忬得知后,便花800两纹银从王某手中购得赝品,献给严嵩。严嵩府上有一装裱匠汤臣,认出画是假货,便以此要挟王忬,令其出40两银子贿赂自己,但王忬对其不予理会。汤臣恼羞成怒,在严嵩设宴欢庆时,将图上旧色用水冲掉,严嵩在众人面前大为窘迫,以后便寻机将王忬害死,临摩此画的王某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抓去饿死狱中。
实际上,陆完死后,其儿子急等钱用,便将《清明上河图》卖至昆山顾鼎臣家,后被严嵩父子强行索去。这之前严嵩确曾托王忬买过“名画”,王忬也确曾买苏州人王彪之摹本献给严嵩,后被识破。
隆庆时,严嵩父子被御史邹应龙弹劾,终于官场失势,严世蕃被斩,严府被抄,《清明上河图》再度收入皇宫。
《清明上河图》到清朝后先由陆费墀(安徽相乡人)收藏。陆费墀是乾隆时进士,他得图后也在上面钤印题跋。后被毕沅购得。毕沅(1730-1797),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进士。毕沅生平喜爱金石书画,家中收藏颇为丰富。他得《清明上河图》以后,与其弟毕泷(清代收藏鉴赏家)同赏,现今画上有二人印记。
毕沅在关中任职时,对地方上的文物尽心修缮保护,不料这些却成了他的“罪行”。毕沅死后不久,湖广人民反清,清廷认为毕沅任湖广总督期间,“教匪初起失察贻误,滥用军费”,不但将毕家世职夺去,而且将其全家百口全部杀掉,家产也被抄没入宫。
清廷将《清明上河图》收入宫以后,便将它收在了紫禁城的迎春阁内。嘉庆帝对其珍爱有加,命人将它收录在《石渠宝笈三编》一书内。此后,《清明上河图》一直在清宫珍藏,虽然经历了1860年英法联军以及1900年八国联军两度入侵北京,洗劫宫室,但居然逃过了劫难,均未受损。
1911年以后,《清明上河图》连同其他珍贵书画一起,被清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为名盗出宫外,先存在天津租界内的张园内。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扶植下,建立伪满洲国,于是这幅名画又被带到长春,存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日本侵略者的末日也到了。溥仪和他的日本主子一见大事不好,便乘飞机逃往大栗子沟,伪满皇宫因失火而一片狼藉。混乱之中,有不少人便趁机进宫“抢洋捞”,伪皇宫的大批珍贵之物便在这场动乱中流散到了民间,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
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春。解放军干部张克威通过当地干部收集到伪满皇宫流散出去的珍贵字画十余卷,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1947年,张克威同志调到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作,临行前他将这十余幅卷轴交给了当时开辟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林枫同志。
《清明上河图》经林枫之手进了东北博物馆,后来又调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存。
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大干将之一李作鹏,曾利用权势将《清明上河图》强行从故宫博物院“借”出,据为己有。他还伙同邱会作、吴法宪等人一起,霸占了其他一大批珍贵文物。林彪倒台后,《清明上河图》才又重见天日,如今依然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中。
《清明上河图》究竟画了些什么内容呢?为什么千百年来,它的魅力一直不衰?
据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头(只),比古典小说《三国演义》(1191人)、《红楼梦》(975人)、《水浒传》(787人)中任何一部描绘的人物都要多。
《清明上河图》全图可分为三个段落,展开图,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人物大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毕备,毫纤俱现,极富情趣。
《清明上河图》大至原野、浩河、商廊,小至舟车人物、摊铺、摆设、市招文字皆统组一起,真实自然,令人有如临其境之感。整部作品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有如一气呵成,充分表现了画家张择端的过人笔力,不愧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珍宝。
据图后明人李东阳的题跋考据,《清明上河图》前面应还有一段绘远郊山水,并有宋徽宗瘦金体字签题和他收藏用的双龙小印印记,而今这些在画上都已不见。原因有两种,一种可能是因为此图流传年代太久,经无数人之手把玩欣赏,开头部分便坏掉了,于是后人装裱时便将其裁掉;一种可能是因宋徽宗题记及双龙小印值钱,后人将其故意裁去,作另一幅画卖掉了。
还有许多专家猜想《清明上河图》后半部佚失了一大部分,因为画不应该在刚进入开封城便戛然而止,而应画到金明池为止。
《清明上河图》
中国古代书画上除了作者 的题跋和钤印外,往往还有收藏者的题款和钤印。我国有这样一幅名画,上署有许许多多人的题跋,盖有密密麻麻的鉴藏印章。可见它经过了许多官方和私家收藏者之手。这就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它历经八、九百年的岁月沧桑,饱经劫难,有的收藏者为其而遭不幸,作品终于幸免于难而保存下来。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张择端。张择端是山东人,早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学习绘画,后为北宋画院画师。虽然有关他的记载很少,但这幅了不起的作品,使后人永远地记住了他。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绢本设色长卷,高248厘米,长528厘米。图中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如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大致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是市郊景画,第二段是汴河,第三段是城内街市。
先是汴京郊外的景象。农民在田里耕作,有钱人扫墓归来。路上,驮队、挑夫、骑马坐轿的人物正匆匆进城。接下去是最精彩的部分--汴河。汴河上的拱桥如一道彩虹,桥上行人如潮,熙熙攘攘,磨肩擦踵,桥下舟楫相竞相争。许多细小情节刻划得极有情趣。如桥头一匹惊马造成险情,毛驴被惊吓,好奇的人在围观。接着又描绘汴京的街市。汴京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中官府衙门、民居宅院、作坊店铺、茶肆酒楼,屋宇错落,林林总总,街上车水马龙,九流三教,应有尽有,百业兴隆,热闹非凡。画面又展开一幅从容的景象,有张有驰,形成有趣的对比和节奏感。画家通过对汴京城内建筑、商贸、交通、运输几个方面的描绘,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繁华和发达。
《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五百五十余人,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可贵的是,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 《清明上河图》既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丰富的形象资料,因此,它还具有历史文献的价值。
在中国美术史上,《清明上河图》可谓是一幅最具传奇色彩的作品,也是历朝历代被临摹最多的一幅作品。从古至今关于《清明上河图》版本的考证、真伪的争辩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和不解之谜;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皇宫贵族、文人墨客,对于《清明上河图》的掠夺和收藏从未停息过。《清明上河图》真迹是如何现世的?它的作者张择端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呢?
《清明上河图》真迹惊现世间
公元1912年2月12日这一天,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走下了皇帝宝座,它宣告了中国封建王朝两千多年的统治大梦,顷刻间土崩瓦解。根据“优待条例”,溥仪仍然住在皇宫紫禁城内。溥仪同中国任何一位封建皇帝不同,他少年时期接受英国老师庄士敦的教育,从小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一直有出国留洋的梦想。为了离开皇宫后能有充足的经费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想到了皇宫中收藏的大量珍宝、字画。由此,历经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清明上河图》,四次被收进皇宫,又一次次神秘失踪,这一次又开始了它神秘而漫长的旅程。
离开了皇帝宝座的溥仪利用自己的皇权,从1922年11月16日开始,到1923年1月28日的73天时间里,以“赏赐”其弟爱新觉罗·溥杰的名义,将书画手卷1285件,册页68件移出皇宫。这些中国历代珍贵的书画精品,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其中,《清明上河图》就有四卷之多,包括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明代画家仇英仿画的《清明上河图》,以及明代其他画家以苏州为背景仿画的“苏州片”《清明上河图》等。尤其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稀世神品,是历朝历代皇宫贵族争相收藏的珍品。
1925年2月24日,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的日子,溥仪打扮成商人的模样,在日本人的监护下,来到天津法租界的张园,他以“赏赐”其弟溥杰为名移出紫禁城的大量珍宝、字画,也秘密地转移至天津,《清明上河图》陪伴着溥仪在天津度过了七年多的时光。
1932年3月8日,溥仪在侵华日军的操纵下,带着他的家眷和大量珍宝、字画,从天津迁往长春,就任伪满洲国皇帝。《清明上河图》又陪伴着溥仪,在长春度过了长达13年4个月的岁月。长春伪皇宫的“辑熙楼”,见证了溥仪和他的家眷在长春度过的时光。“辑熙”的名字是溥仪自己起的,“辑熙”二字出自于《诗经·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辑熙敬止。”然而溥仪认为,“辑熙”的“熙”字,与康熙皇帝的“熙”字相同,溥仪非常崇拜康熙皇帝的才华和治国方略,因此,“辑熙”二字的含义不言而喻,溥仪是想秉承先祖康熙皇帝之志恢复满清大业。为此,人们不难揣测出溥仪如此喜爱《清明上河图》的原因;历代皇宫贵族争相收藏《清明上河图》的目的,无不是被《清明上河图》中这梦幻般的繁华祥瑞之气所迷醉。
1945年,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通知溥仪迁都通化,溥仪心中明白,所谓的迁都实际上是逃亡,溥仪请山田乙三宽限3天的时间打理行装。实际上,溥仪最放心不下的,是那些从北京故宫带出来的珍宝、字画。13年来,《清明上河图》和大量的珍宝、字画,一直封存在长春伪皇宫后面的书画楼里,只有溥仪和少数贴身随从知道书画楼里面封存的秘密。溥仪和贴身随从匆匆忙忙进入这座神秘的“小白楼”,他从大量的珍宝、字画当中精选了一些珍品逃往通化,剩下的珍宝、字画被一些侍卫哄抢。其中,四个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有哪一卷被溥仪带在身边?哪一卷流失于民间?人们不得而知……
溥仪带着一部分珍宝、字画和家眷,匆匆逃往通化长白山脚下的小山村——大栗子沟。溥仪在大栗子沟仅仅住了3天,之后又匆匆忙忙赶往沈阳,准备从沈阳逃往日本。溥仪又从长春伪皇宫带来的珍宝、字画中再一次进行甄选,只选了少量的珍宝、字画,带着弟弟溥杰和两个妹夫、三个侄子、一个医生、一个随侍逃往沈阳,而将大部分家眷和一些珍宝、字画留在了大栗子沟,这些被遗弃在大栗子沟的珍宝、字画,有的被瓜分,有的被烧毁,最后被解放军收缴。
1945年8月19日,溥仪在沈阳机场乘飞机准备逃往日本,飞机起飞后被苏联红军迫降,溥仪和他的随从人员,以及随身携带的珍宝、字画被苏联红军截获,溥仪被苏联红军遣往苏联赤塔,后转至伯力,五年之后,溥仪被遣送回国,四个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下落不明。
1950年冬天,东北局文化部开始着手整理解放战争后留下的文化遗产,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先生负责对从各方收缴来的大量字画进行整理鉴定,有些书画作品保持完好;有些书画作品已经破损。当杨仁恺先生打开一卷残破的画卷时,顿时惊呆了,这幅长卷画面呈古色古香的淡褐色,画中描绘人物、街景的方法,体现着独特古老的绘画法式,杨仁恺先生随后对这幅画卷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细致的考证,这幅长卷气势恢弘,笔法细腻,人物、景物栩栩如生,这幅画上虽然没有作者的签名和画的题目,然而历代名人的题跋丰富、详实,历代的收藏印章纷繁复杂,仅末代皇帝溥仪的印章就有三枚之多。尤其是画卷之后金代张著的题跋中明确地记载:“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难道这就是被历代皇宫、贵族争相收藏的稀世神品——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吗?
杨仁恺先生将这幅画卷的照片,发表于东北博物馆编印的《国宝沉浮录》中,立即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关注,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先生,将这幅画卷调往北京,经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鉴定,确认这幅绘画长卷就是千百年来名闻遐迩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遗失多年的稀世国宝终于再一次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长卷,纵24.8厘米,横528厘米,根据专家统计,《清明上河图》共画有人物684人,牲畜96头,房屋122间,树木174株,船25艘,车15辆,轿8顶。如此浩瀚的画卷,画面结构严谨,有条不紊,人物的各种活动,刻画的非常细致生动,前后呼应,一气呵成。“界画”画法,娴熟自然。《清明上河图》共有历代13个收藏家写的14个跋文,钤章96方。仅末代皇帝溥仪的钤章就有3枚之多,足以证明溥仪对《清明上河图》的青睐;只有《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煌煌巨制,才可以容得下一代帝王的千秋大梦。
·《清明上河图》
国宝《清明上河图》历经兵火,几遭劫难,历代收藏家和鉴赏家曾把玩、鉴赏留下了几许妙语佳话,更有许多待揭之谜。
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誉满中外的艺术珍品。它和唐人韩
⑵ 国家博物馆中被称为国宝的十大文物有哪些
1.鸮尊此鸮尊是商代鸟兽形青铜器中的精品,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四羊方尊为商晚期青铜铸的贮酒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整器为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3. 匽侯盂西周时期的器物,出土于辽宁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整体器具造型庄重,显示了匽侯身份和地位的尊贵。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4.大盂鼎三足圆鼎,周康王时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歧山县,鼎腹内记载了康王向孟舒述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经验,为史学家所重视。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5.琱生簋周宣王时期器物,早年出土于陕西,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青铜艺术品,也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6.龙虎尊商代器物,1957年出土于安徽阜南县,纹饰的主题为“虎口衔人”,意义深刻,此器也是与四羊方尊齐名的珍品。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7.铜冰鉴铜冰鉴为战国时期器物,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是一件双层的器皿,方鉴内套有一方壶。夏季,鉴、壶壁之间装冰,壶内装酒,可使酒凉。可以说,铜冰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冰箱,是一个构思精巧,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青铜器物,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部分采用失蜡法铸造的较早的典范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8.虢季子白盘是西周宣王时期青铜礼器,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底部有铭文110字,四壁各有含环兽首两个,腹上部为窃曲纹,下部为环带纹,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9.曾仲斿父壶为春秋时期的盛酒器,1966年出土于湖北京山县,为古代著名的盛酒器或盛水器。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10.司母戊鼎为商后期即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的代表作,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院。
⑶ 连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作文400字!不懂可以说资料!全不懂不要出声!
资料:连城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开馆
闽西日报 2009年12月26日
闽西新闻网讯内 12月25日,在即将迎来古田会议召容开80周年之际,连城县革命历史纪念馆正式开馆。该县各套班子领导、县直单位负责人和革命烈士后代、当地驻军、群众、少先队员代表等参加开馆仪式。
该馆共分为连城革命历史展馆、革命烈士展馆
、革命前辈生平展馆三个部分,是该县作为中央苏区组成部分的历史见证和形象展示。该馆的开馆是连城县委、县政府落实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为民兴办的一件好事实事,也是广大连城人民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推进连城新一轮大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实际行动。该馆成为连城又一重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党政干部增添了思想和作风建设的新课堂。
⑷ 连城的瀑布历史。 关于瀑布。在连城。有图片。字不多。
冠豸山(“豸”音zhài):冠豸山因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冠豸山平地兀立于连城城东,"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景区方圆123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于一身,雄幽奇秀,素有"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的美称。冠豸山风景名胜区由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五大景区组成。目前,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三大景区已对游人开放。
冠豸山。冠豸山,位于城东郊,宋称"东田石"。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代县尹马周卿率千人上山,开辟苍玉峡、云栈、丹梯、冠豸、桃源等13景,并以篆体或隶书刻石标名。马周卿潜心山景,观那层峦叠蟑,万石纷披气势,望之似万朵瓣瓣舒展鲜丽的荷花,随风摇曳在青标翠盖之间,遂将其改名"莲峰山"。 前山的滴珠岩高壁直立,端庄严整,形似"獬豸冠",马周卿题刻"冠豸"为相之标名。至明代,精通古文辞、尤工楷法草书、喜好游历名山大川、吟咏佳景的邑人庠生黄公甫,在此题刻字径数尺、矢劲铁强的"冠豸"二字。传古有灵兽名豸,似羊而独角,又称"神羊",亦叫"獬豸",能辨曲直。遇恶人则以角触之,法官可据此判断是非。春秋时楚文王曾获此兽,依其形制成王冠,称"獬豸冠"。秦灭楚,以此冠赐给御史大夫。后经汉、唐至宋、明,獬豸冠一直是御史之类监察官及司法官的专用制帽,所以又称"法冠"。清代御史虽不戴此冠,但其官服的前后仍绣有獬豸的图案,表明作为执法监察官的性质。由于豸冠的含义正好符合历代连城人民祈盼执法无私、公正廉明盛世到来的愿望,登山赏景便称"上冠豸",于是莲峰山渐次淡忘,冠豸山成了正名。正面游山,轻车可直达山脚,拾级而上,景点相随,远近辉映,各具特色,令游人目不暇接。冠豸山正在申请世界遗产 ,目前还没有结果。
连城县
石门湖:石门湖位于冠豸山东南,并与冠豸山景区紧相毗邻,旧称"石门岩",为连城昔日八景之第二景--"石门宿云"所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连城城郊严重缺水,明知石门岩清水常流但无法引用。民间曾经流传着一首民谣:"石门岩,拱桥背,大小蚊龙有一对,要是有人锁得住,世代不用吃糠菜。"大、小蚊龙山是石门岩的主体山,锁住蚊龙为的是治水,周边群众深受干旱之苦。解决农田灌溉和群众生活用水成为强烈的呼声。1970年9月3日,连城县成立石门岩水库工程指挥部,9月15日正式动工,于1975年5月完成施工任务。
石门岩水库上游流域面积4.4平方公里,主河道长3公里。正常储水位高程72.2米,水面面积23. 29公顷,工程总指挥为当时县委第一书记李振经。
大坝锁蚊龙,石门蓄翠珠。石门岩终于变成一个山水相连、景色迷人的人工湖泊。水随山婉蜒,港叉交错;山依水临渊,深谷纵横;碧水青山相映,兼霞岸柳扶疏;游鱼起舞,白萍红首相邀;水中孤渚,胜似蓬莱,真有"水似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那种令人向往的佳境。游人荡舟其间,听两岸莺声百转,看一群野鸭闲游,抚水底青山,追云边晓日,悠哉游哉,其间况味,实在难以形诸笔墨。有时谷口苇丛如屏,似已终局,然而漫操小艇,轻拨"围屏",却又豁然得一新境界。游人巧借诗文赞叹:"山重水复疑无路,轻拨绿屏另有天。"
竹安寨:竹安寨距县城东北5公里,离冠豸山仅1.5公里。这里峰峦挺立、谷深泉幽,当地百姓称"揭屋寨",又叫"马头山"。也称"竹安寨",寓竹报平安之义。
据史料记载,清咸丰七年(1957)七月太平军石达开部队攻陷连城,咸丰八年(1858)九月二十九日,石部攻占冠豸山。仅咸丰之年,太平军三次进出连城,竹安寨成了富豪乡绅们的避乱之所。寨成30年后的1933年,工农红军挥戈闽西,进驻连城。红军带领乡民攻下竹安寨,把粮食、家具分给穷人。竹安寨内依山势构筑的厅堂、居室、厨房、仓廪等39间房屋,因此毁于战事,现仍留存遗迹。
竹安寨位居主景区冠豸山的东北部,高度660米,方圆4.2平方公里,乱菁塞途,钩刺牵衣,外围保持着浓重的野趣。接近核心地段,松篁渐密,山势渐陡,苔藓、蕨类、地衣等分布于岩隙石根、涧头谷底,与峰峦相映衬。
竹安寨呈现的另一面是准军事防御型人文景观。开发者初衷就是在太平年间,依托这石上流泉,满山青松翠竹,矮屋茅庐,清幽胜境,温经读史,开拓胸襟,自娱自乐;一旦遇上乱世,则可凭这山崖的险阻,寨垣的坚固,安顿妇孺老幼。于是,雇请多名青壮汉子长年累月悬缒炸石,附岩开路,如同纹身一般在这陡峭的山壁间镌上条条柔美的坎道曲线。竹安寨的自然景点,一险、二奇、三壮观,被称为景观"三绝",世间罕见。
梅花山:梅花山被中外专家称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翡翠"的梅花山,是享誉全球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资源基因库"和"地质博物馆",总面积22168公顷,大部分在连城境内。闽江、九龙江、汀江皆发源于此,故又有"八闽母亲山"之称。这里原始森林茂密,名贵树种药材比比皆是,华南虎和罕见的金斑喙凤蝶等珍禽异兽在此繁衍栖息。梅花山兼有黄山之秀、华山之险、漓江之美、西双版纳之朴,是理想的科研教学基地和旅游避暑胜地。
连城县
连城四堡:连城四堡是中国明清两代著名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出版过<康熙字典>、<金瓶梅>等一千余种书籍,在中国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5月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乡"。
宣和明清民居建筑群:连城宣和乡培田村,明、清、民国时期先后修建的21座祖祠、30多幢华堂构成的民居建筑群,尤其其中两幢"九厅十八井"及"南山书院"堪称中国建筑史上保存十分完整的明清时期建筑精品。
望云草室和张氏家庙:望云草室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机关旧址,在连城县新泉镇。1929年6月10日,毛泽东、朱德、陈毅曾在此办公。同年12月,在此开展了著名的新泉整训,并在此起草红四军"九大"决议案。
张氏家庙坐落于连城县新泉镇的新泉村。1929年6月红四军进驻新泉,在此成立连城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连南区革命委员会,现为新泉纪念馆连城革命史陈列室。
中华山性海寺:中华山性海寺坐落于连城县新泉镇境内,始建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距今620余年),是福建名刹之一。性海寺周围林木葱郁,风景迷人,殿宇楼阁错落有致,很具规模。性海寺原主持高僧慧瑛法师是中国佛教协会理事,福建分会副会长,在性海寺首倡"农禅并举",成绩斐然。性海寺已列为福建省对外开放寺庙之一,赵朴初先生生前曾亲笔题赠"性海寺"牌匾。
赖源溶洞:赖源溶洞群位于连城县赖源乡上村,著名的有三洞:仙云洞、幽琴洞、石燕岩。仙云洞,以"云"取胜,常有云气腾腾自洞口涌出,终年不断。幽琴洞,以"泉"见长,洞中泉水自石缝潺潺流过,音韵幽幽,如奏管弦,因而得名。石燕岩,相传昔有紫燕数千,飞经此地,忽降骤雨,齐集石上,雨止视之,皆化为石。
⑸ 龙岩连城的风景
【旅游资源】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
冠豸山,由民政部、教育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定音为“guànzhàishān”。对冠豸山之“豸”字,当地一直读作zhài,而外人依现代语文工具书的注音常读作zhì;“冠”读作guàn或guān也无一定之规。学者们确定,此处的“豸”读zhài才能表达山名“公正、诚信”的本义。
冠豸山因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冠豸山平地兀立于连城城东,“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景区方圆123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于一身,雄幽奇秀,素有“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的美称。冠豸山风景名胜区由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五大景区组成。目前,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三大景区已对游人开放。
1、冠豸山。冠豸山,位于城东郊,宋称“东田石”。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代县尹马周卿率千人上山,开辟苍玉峡、云栈、丹梯、冠豸、桃源等13景,并以篆体或隶书刻石标名。马周卿潜心山景,观那层峦叠嶂,万石纷披气势,望之似万朵瓣瓣舒展鲜丽的荷花,随风摇曳在青标翠盖之间,遂将其改名"莲峰山"。
前山的滴珠岩高壁直立,端庄严整,形似"獬豸冠",马周卿题刻"冠豸"为相之标名。至明代,精通古文辞、尤工楷法草书、喜好游历名山大川、吟咏佳景的邑人庠生黄公甫,在此题刻字径数尺、矢劲铁强的"冠豸"二字。传古有灵兽名豸,似羊而独角,又称"神羊",亦叫"獬豸",能辨曲直。遇恶人则以角触之,法官可据此判断是非。春秋时楚文王曾获此兽,依其形制成王冠,称"獬豸冠"。秦灭楚,以此冠赐给御史大夫。后经汉、唐至宋、明,獬豸冠一直是御史之类监察官及司法官的专用制帽,所以又称"法冠"。清代御史虽不戴此冠,但其官服的前后仍绣有獬豸的图案,表明作为执法监察官的性质。由于豸冠的含义正好符合历代连城人民祈盼执法无私、公正廉明盛世到来的愿望,登山赏景便称"上冠豸",于是莲峰山渐次淡忘,冠豸山成了正名。正面游山,轻车可直达山脚,拾级而上,景点相随,远近辉映,各具特色,令游人目不暇接。冠豸山正在申请世界遗产 ,目前还没有结果。
2、石门湖。石门湖位于冠豸山东南,并与冠豸山景区紧相毗邻,旧称"石门岩",为连城昔日八景之第二景--"石门宿云"所在地。连城城郊严重缺水,明知石门岩清水常流但无法引用。民间曾经流传着一首民谣:"石门岩,拱桥背,大小蚊龙有一对,要是有人锁得住,世代不用吃糠菜。"大、小蚊龙山是石门岩的主体山,锁住蚊龙为的是治水,周边群众深受干旱之苦。解决农田灌溉和群众生活用水成为强烈的呼声。1970年9月3日,连城县成立石门岩水库工程指挥部,9月15日正式动工,于1975年5月完成施工任务。
石门岩水库上游流域面积4.4平方公里,主河道长3公里。正常储水位高程72.2米,水面面积23. 29公顷,工程总指挥为当时县委第一书记李振经。
大坝锁蚊龙,石门蓄翠珠。石门岩终于变成一个山水相连、景色迷人的人工湖泊。水随山蜿蜒,港叉交错;山依水临渊,深谷纵横;碧水青山相映,兼霞岸柳扶疏;游鱼起舞,白萍红首相邀;水中孤渚,胜似蓬莱,真有"水似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那种令人向往的佳境。游人荡舟其间,听两岸莺声百转,看一群野鸭闲游,抚水底青山,追云边晓日,悠哉游哉,其间况味,实在难以形诸笔墨。有时谷口苇丛如屏,似已终局,然而漫操小艇,轻拨"围屏",却又豁然得一新境界。游人巧借诗文赞叹:“山重水复疑无路,轻拨绿屏另有天。”
3、竹安寨。竹安寨距县城东北5公里,离冠豸山仅1.5公里。这里峰峦挺立、谷深泉幽,当地百姓称“揭屋寨”,又叫“马头山”。也称“竹安寨”,寓竹报平安之义。
据史料记载,清咸丰七年(1957)七月太平军石达开部队攻陷连城,咸丰八年(1858)九月二十九日,石部攻占冠豸山。仅咸丰之年,太平军三次进出连城,竹安寨成了富豪乡绅们的避乱之所。寨成30年后的1933年,工农红军挥戈闽西,进驻连城。红军带领乡民攻下竹安寨,把粮食、家具分给穷人。竹安寨内依山势构筑的厅堂、居室、厨房、仓廪等39间房屋,因此毁于战事,现仍留存遗迹。
竹安寨位居主景区冠豸山的东北部,高度660米,方圆4.2平方公里,乱菁塞途,钩刺牵衣,外围保持着浓重的野趣。接近核心地段,松篁渐密,山势渐陡,苔藓、蕨类、地衣等分布于岩隙石根、涧头谷底,与峰峦相映衬。
竹安寨呈现的另一面是准军事防御型人文景观。开发者初衷就是在太平年间,依托这石上流泉,满山青松翠竹,矮屋茅庐,清幽胜境,温经读史,开拓胸襟,自娱自乐;一旦遇上乱世,则可凭这山崖的险阻,寨垣的坚固,安顿妇孺老幼。于是,雇请多名青壮汉子长年累月悬缒炸石,附岩开路,如同纹身一般在这陡峭的山壁间镌上条条柔美的坎道曲线。竹安寨的自然景点,一险、二奇、三壮观,被称为景观“三绝”,世间罕见。
二、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
被中外专家称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翡翠”的梅花山,是享誉全球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资源基因库”和“地质博物馆”,总面积22168公顷,大部分在连城境内。闽江、九龙江、汀江皆发源于此,故又有"八闽母亲山"之称。这里原始森林茂密,名贵树种药材比比皆是,华南虎和罕见的金斑喙凤蝶等珍禽异兽在此繁衍栖息。梅花山兼有黄山之秀、华山之险、漓江之美、西双版纳之朴,是理想的科研教学基地和旅游避暑胜地。
三、明清著名四大雕版印刷基地——连城四堡
连城四堡是我国明清两代著名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出版过《康熙字典》、《金瓶梅》等一千余种书籍,在中国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5月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乡”。
四、宣和明清民居建筑群
连城宣和乡培田村,明、清、民国时期先后修建的21座祖祠、30多幢华堂构成的民居建筑群,尤其其中两幢“九厅十八井”及“南山书院”堪称中国建筑史上保存十分完整的明清时期建筑精品。
五、客家大宅门——万人古村芷溪
芷溪位于连城南部,自明清以来先后修建了74座古宗祠和139幢古民居,形成国内罕见、规模庞大的古宗祠、古民居建筑群,其中“九厅十八井”仍存有8座,如黄氏家庙、澄川公祠、翠畴公祠、集鳣堂、培兰堂等均为客家民间建筑精品之作。
六、望云草室和张氏家庙
望云草室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机关旧址,在连城县新泉镇。1929年6月10日,毛泽东、朱德、陈毅曾在此办公。同年12月,在此开展了著名的新泉整训,并在此起草红四军"九大"决议案。
张氏家庙坐落于连城县新泉镇的新泉村。1929年6月红四军进驻新泉,在此成立连城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连南区革命委员会,现为新泉纪念馆连城革命史陈列室。
七、中华山性海寺
中华山性海寺坐落于连城县新泉镇境内,始建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距今620余年),是福建名刹之一。性海寺周围林木葱郁,风景迷人,殿宇楼阁错落有致,很具规模。性海寺原主持高僧慧瑛法师是中国佛教协会理事,福建分会副会长,在性海寺首倡“农禅并举”,成绩斐然。性海寺已列为福建省对外开放寺庙之一,赵朴初先生生前曾亲笔题赠“性海寺”牌匾。
八、赖源溶洞
赖源溶洞群位于连城县赖源乡上村,著名的有三洞:仙云洞、幽琴洞、石燕岩。仙云洞,以“云”取胜,常有云气腾腾自洞口涌出,终年不断。幽琴洞,以“泉”见长,洞中泉水自石缝潺潺流过,音韵幽幽,如奏管弦,因而得名。石燕岩,相传昔有紫燕数千,飞经此地,忽降骤雨,齐集石上,雨止视之,皆化为石。
⑹ 连城哪里好玩不要门票
连城山水
一、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
冠豸山因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冠豸山平地兀立于连城城东,"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景区方圆123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于一身,雄幽奇秀,素有"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的美称。冠豸山风景名胜区由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五大景区组成。目前,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三大景区已对游人开放。
1、冠豸山
冠豸山,位于城东郊,宋称"东田石"。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代县尹马周卿率千人上山,开辟苍玉峡、云栈、丹梯、冠豸、桃源等13景,并以篆体或隶书刻石标名。马周卿潜心山景,观那层峦叠嶂,万石纷披气势,望之似万朵瓣瓣舒展鲜丽的荷花,随风摇曳在青标翠盖之间,遂将其改名"莲峰山"。
前山的滴珠岩高壁直立,端庄严整,形似"獬豸冠",马周卿题刻"冠豸"为相之标名。至明代,精通古文辞、尤工楷法草书、喜好游历名山大川、吟咏佳景的邑人庠生黄公甫,在此题刻字径数尺、矢劲铁强的"冠豸"二字。传古有灵兽名豸,似羊而独角,又称"神羊",亦叫"獬豸",能辨曲直。遇恶人则以角触之,法官可据此判断是非。春秋时楚文王曾获此兽,依其形制成王冠,称"獬豸冠"。秦灭楚,以此冠赐给御史大夫。后经汉、唐至宋、明,獬豸冠一直是御史之类监察官及司法官的专用制帽,所以又称"法冠"。清代御史虽不戴此冠,但其官服的前后仍绣有獬豸的图案,表明作为执法监察官的性质。由于豸冠的含义正好符合历代连城人民祈盼执法无私、公正廉明盛世到来的愿望,登山赏景便称"上冠豸",于是莲峰山渐次淡忘,冠豸山成了正名。
正面游山,轻车可直达山脚,拾级而上,景点相随,远近辉映,各具特色,令游人目不暇接。
2、石门湖
石门湖位于冠豸山东南,并与冠豸山景区紧相毗邻,旧称"石门岩",为连城昔日八景之第二景--"石门宿云"所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连城城郊严重缺水,明知石门岩清水常流但无法引用。民间曾经流传着一首民谣:"石门岩,拱桥背,大小蚊龙有一对,要是有人锁得住,世代不用吃糠菜。"大、小蚊龙山是石门岩的主体山,锁住蚊龙为的是治水,周边群众深受干旱之苦。解决农田灌溉和群众生活用水成为强烈的呼声。1970年9月3日,连城县成立石门岩水库工程指挥部,9月15日正式动工,于1975年5月完成施工任务。
石门岩水库上游流域面积4.4平方公里,主河道长3公里。正常储水位高程72.2米,水面面积23. 29公顷,工程总指挥为当时县委第一书记李振经。
大坝锁蚊龙,石门蓄翠珠。石门岩终于变成一个山水相连、景色迷人的人工湖泊。水随山婉蜒,港叉交错;山依水临渊,深谷纵横;碧水青山相映,兼霞岸柳扶疏;游鱼起舞,白萍红首相邀;水中孤渚,胜似蓬莱,真有"水似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那种令人向往的佳境。游人荡舟其间,听两岸莺声百转,看一群野鸭闲游,抚水底青山,追云边晓日,悠哉游哉,其间况味,实在难以形诸笔墨。有时谷口苇丛如屏,似已终局,然而漫操小艇,轻拨"围屏",却又豁然得一新境界。游人巧借诗文赞叹:"山重水复疑无路,轻拨绿屏另有天。"
3、竹安寨
竹安寨距县城东北5公里,离冠豸山仅1.5公里。这里峰峦挺立、谷深泉幽,当地百姓称"揭屋寨",又叫"马头山"。也称"竹安寨",寓竹报平安之义。
据史料记载,清咸丰七年(1957)七月太平军石达开部队攻陷连城,咸丰八年(1858)九月二十九日,石部攻占冠豸山。仅咸丰之年,太平军三次进出连城,竹安寨成了富豪乡绅们的避乱之所。寨成30年后的1933年,工农红军挥戈闽西,进驻连城。红军带领乡民攻下竹安寨,把粮食、家具分给穷人。竹安寨内依山势构筑的厅堂、居室、厨房、仓廪等39间房屋,因此毁于战事,现仍留存遗迹。
竹安寨位居主景区冠豸山的东北部,高度660米,方圆4.2平方公里,乱菁塞途,钩刺牵衣,外围保持着浓重的野趣。接近核心地段,松篁渐密,山势渐陡,苔藓、蕨类、地衣等分布于岩隙石根、涧头谷底,与峰峦相映衬。
竹安寨呈现的另一面是准军事防御型人文景观。开发者初衷就是在太平年间,依托这石上流泉,满山青松翠竹,矮屋茅庐,清幽胜境,温经读史,开拓胸襟,自娱自乐;一旦遇上乱世,则可凭这山崖的险阻,寨垣的坚固,安顿妇孺老幼。于是,雇请多名青壮汉子长年累月悬缒炸石,附岩开路,如同纹身一般在这陡峭的山壁间镌上条条柔美的坎道曲线。
竹安寨的自然景点,一险、二奇、三壮观,被称为景观"三绝",世间罕见。
二、 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
被中外专家称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翡翠"的梅花山,是享誉全球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资源基因库"和"地质博物馆",总面积22168公顷,大部分在连城境内。闽江、九龙江、汀江皆发源于此,故又有"八闽母亲山"之称。这里原始森林茂密,名贵树种药材比比皆是,华南虎和罕见的金斑喙凤蝶等珍禽异兽在此繁衍栖息。梅花山兼有黄山之秀、华山之险、漓江之美、西双版纳之朴,是理想的科研教学基地和旅游避暑胜地。
三、 明清著名四大雕版印刷基地--连城四堡
连城四堡是我国明清两代著名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出版过《康熙字典》、《金瓶梅》等一千余种书籍,在中国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5月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乡"。
四、 宣和明清民居建筑群
连城宣和乡培田村,明、清、民国时期先后修建的21座祖祠、30多幢华堂构成的民居建筑群,尤其其中两幢"九厅十八井"及"南山书院"堪称中国建筑史上保存十分完整的明清时期建筑精品。
五、客家大宅门——万人古村芷溪
芷溪位于连城南部,自明清以来先后修建了74座古宗祠和139幢古民居,形成国内罕见、规模庞大的古宗祠、古民居建筑群,其中“九厅十八井”仍存有8座,如黄氏家庙、澄川公祠、翠畴公祠、集鳣堂、培兰堂等均为客家民间建筑精品之作。
六、 望云草室和张氏家庙
望云草室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机关旧址,在连城县新泉镇。1929年6月10日,毛泽东、朱德、陈毅曾在此办公。同年12月,在此开展了著名的新泉整训,并在此起草红四军"九大"决议案。
张氏家庙坐落于连城县新泉镇的新泉村。1929年6月红四军进驻新泉,在此成立连城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连南区革命委员会,现为新泉纪念馆连城革命史陈列室。
七、 中华山性海寺
中华山性海寺坐落于连城县新泉镇境内,始建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距今620余年),是福建名刹之一。性海寺周围林木葱郁,风景迷人,殿宇楼阁错落有致,很具规模。性海寺原主持高僧慧瑛法师是中国佛教协会理事,福建分会副会长,在性海寺首倡"农禅并举",成绩斐然。性海寺已列为福建省对外开放寺庙之一,赵朴初先生生前曾亲笔题赠"性海寺"牌匾。
八、 赖源溶洞
赖源溶洞群位于连城县赖源乡上村,著名的有三洞:仙云洞、幽琴洞、石燕岩。仙云洞,以"云"取胜,常有云气腾腾自洞口涌出,终年不断。幽琴洞,以"泉"见长,洞中泉水自石缝潺潺流过,音韵幽幽,如奏管弦,因而得名。石燕岩,相传昔有紫燕数千,飞经此地,忽降骤雨,齐集石上,雨止视之,皆化为石。
⑺ 《清明上河图》上的卖膏药的郎中
清明上河图
全图提供:http://www.eyren.com/shoucang/qingming.htm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年—1124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幅画高25厘米半,长525厘米。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100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59表现。《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北宋以前,我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张择端虽然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创作的作品都称为“院体画”或“院画”,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张择端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厚,创作的技巧非常娴熟。
清明上河图详细介绍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 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桥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绘画史上名为《清明上河图》的画幅很多,但真本毕竟只有一幅。经过众多学者、专家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大家意见基本一致,都认为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幅是北宋张择端的原作。其它的同名画作,均为后来的摹本或伪托张择端的臆造本。
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的画卷本幅上,并无画家本人的款印,确认其作者为张择端,是根据画幅后面跋文中金代张著的一段题记。张著的题记也仅寥寥数语:"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不过,张择端的姓名并未见于北宋后期成书的《宣和画谱》,有人推测说,可能他进入画院时间较晚,编著者还来不及将其收编书中。
《清明上河图》在细节描绘上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 临摹画制作精美,也是一种商业艺术,它更是你收藏,赠给亲朋好友的绝佳艺术礼品!
白寿彝任顾问的《中国通史(彩图本)》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全卷所绘人物五百余位,牲畜五十多只,各种车船二十余辆艘,房屋众多,道具无数,场面巨大,段落分明,结构严密,有条不紊。技法娴熟,用笔细致,线条遒劲,凝重老练。反映了高度精纯的绘画功力和出色的艺术成就。同时,因为画中所绘为当时社会实录,为后世了解研究宋朝城市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简明不列颠网络全书》在“张择端”条内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对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整体感很强,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此后历代绘制的都市风俗画,无不受其影响。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张择端,字正道,南北宋之交的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在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画院画史时所作。这幅长卷为绢本,淡着色,画幅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
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今佚)。
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历经劫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
明嘉靖三年(1524年),《清明上河图》转到长洲人陆完的手里(陆完字全卿,成化年间中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名重一时)。明代李日华《味水轩日记》载:陆完死后,他的夫人将《清明上河图》缝入枕中,不离身半步,视如身家性命,连亲生儿子也不得一见。陆夫人有一娘家外甥王某,言辞乖巧,非常会讨夫人欢心。王某擅长绘画,更喜欢名人书画,便挖空心思向夫人央求借看《清明上河图》。反复恳请后,夫人勉强同意,但不许他带笔砚,只许他在夫人阁楼上欣赏,而且不许传给别人知道。王某欣然从命,往来两三个月,看了十余次以后,竟临摹出一幅有几分像的画来。当时专横跋扈的大奸臣严嵩正四处搜寻《清明上河图》,都御史王忬得知后,便花800两纹银从王某手中购得赝品,献给严嵩。严嵩府上有一装裱匠汤臣,认出画是假货,便以此要挟王忬,令其出40两银子贿赂自己,但王忬对其不予理会。汤臣恼羞成怒,在严嵩设宴欢庆时,将图上旧色用水冲掉,严嵩在众人面前大为窘迫,以后便寻机将王忬害死,临摩此画的王某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抓去饿死狱中。
实际上,陆完死后,其儿子急等钱用,便将《清明上河图》卖至昆山顾鼎臣家,后被严嵩父子强行索去。这之前严嵩确曾托王忬买过“名画”,王忬也确曾买苏州人王彪之摹本献给严嵩,后被识破。
隆庆时,严嵩父子被御史邹应龙弹劾,终于官场失势,严世蕃被斩,严府被抄,《清明上河图》再度收入皇宫。
《清明上河图》到清朝后先由陆费墀(安徽相乡人)收藏。陆费墀是乾隆时进士,他得图后也在上面钤印题跋。后被毕沅购得。毕沅(1730-1797),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进士。毕沅生平喜爱金石书画,家中收藏颇为丰富。他得《清明上河图》以后,与其弟毕泷(清代收藏鉴赏家)同赏,现今画上有二人印记。
毕沅在关中任职时,对地方上的文物尽心修缮保护,不料这些却成了他的“罪行”。毕沅死后不久,湖广人民反清,清廷认为毕沅任湖广总督期间,“教匪初起失察贻误,滥用军费”,不但将毕家世职夺去,而且将其全家百口全部杀掉,家产也被抄没入宫。
清廷将《清明上河图》收入宫以后,便将它收在了紫禁城的迎春阁内。嘉庆帝对其珍爱有加,命人将它收录在《石渠宝笈三编》一书内。此后,《清明上河图》一直在清宫珍藏,虽然经历了1860年英法联军以及1900年八国联军两度入侵北京,洗劫宫室,但居然逃过了劫难,均未受损。
1911年以后,《清明上河图》连同其他珍贵书画一起,被清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为名盗出宫外,先存在天津租界内的张园内。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扶植下,建立伪满洲国,于是这幅名画又被带到长春,存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日本侵略者的末日也到了。溥仪和他的日本主子一见大事不好,便乘飞机逃往大栗子沟,伪满皇宫因失火而一片狼藉。混乱之中,有不少人便趁机进宫“抢洋捞”,伪皇宫的大批珍贵之物便在这场动乱中流散到了民间,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
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春。解放军干部张克威通过当地干部收集到伪满皇宫流散出去的珍贵字画十余卷,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1947年,张克威同志调到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作,临行前他将这十余幅卷轴交给了当时开辟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林枫同志。
《清明上河图》经林枫之手进了东北博物馆,后来又调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存。
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大干将之一李作鹏,曾利用权势将《清明上河图》强行从故宫博物院“借”出,据为己有。他还伙同邱会作、吴法宪等人一起,霸占了其他一大批珍贵文物。林彪倒台后,《清明上河图》才又重见天日,如今依然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中。
《清明上河图》究竟画了些什么内容呢?为什么千百年来,它的魅力一直不衰?
据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头(只),比古典小说《三国演义》(1191人)、《红楼梦》(975人)、《水浒传》(787人)中任何一部描绘的人物都要多。
《清明上河图》全图可分为三个段落,展开图,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人物大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毕备,毫纤俱现,极富情趣。
《清明上河图》大至原野、浩河、商廊,小至舟车人物、摊铺、摆设、市招文字皆统组一起,真实自然,令人有如临其境之感。整部作品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有如一气呵成,充分表现了画家张择端的过人笔力,不愧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珍宝。
据图后明人李东阳的题跋考据,《清明上河图》前面应还有一段绘远郊山水,并有宋徽宗瘦金体字签题和他收藏用的双龙小印印记,而今这些在画上都已不见。原因有两种,一种可能是因为此图流传年代太久,经无数人之手把玩欣赏,开头部分便坏掉了,于是后人装裱时便将其裁掉;一种可能是因宋徽宗题记及双龙小印值钱,后人将其故意裁去,作另一幅画卖掉了。
还有许多专家猜想《清明上河图》后半部佚失了一大部分,因为画不应该在刚进入开封城便戛然而止,而应画到金明池为止。
《清明上河图》
中国古代书画上除了作者 的题跋和钤印外,往往还有收藏者的题款和钤印。我国有这样一幅名画,上署有许许多多人的题跋,盖有密密麻麻的鉴藏印章。可见它经过了许多官方和私家收藏者之手。这就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它历经八、九百年的岁月沧桑,饱经劫难,有的收藏者为其而遭不幸,作品终于幸免于难而保存下来。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张择端。张择端是山东人,早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学习绘画,后为北宋画院画师。虽然有关他的记载很少,但这幅了不起的作品,使后人永远地记住了他。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绢本设色长卷,高248厘米,长528厘米。图中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如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大致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是市郊景画,第二段是汴河,第三段是城内街市。
先是汴京郊外的景象。农民在田里耕作,有钱人扫墓归来。路上,驮队、挑夫、骑马坐轿的人物正匆匆进城。接下去是最精彩的部分--汴河。汴河上的拱桥如一道彩虹,桥上行人如潮,熙熙攘攘,磨肩擦踵,桥下舟楫相竞相争。许多细小情节刻划得极有情趣。如桥头一匹惊马造成险情,毛驴被惊吓,好奇的人在围观。接着又描绘汴京的街市。汴京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中官府衙门、民居宅院、作坊店铺、茶肆酒楼,屋宇错落,林林总总,街上车水马龙,九流三教,应有尽有,百业兴隆,热闹非凡。画面又展开一幅从容的景象,有张有驰,形成有趣的对比和节奏感。画家通过对汴京城内建筑、商贸、交通、运输几个方面的描绘,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繁华和发达。
《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五百五十余人,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可贵的是,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 《清明上河图》既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丰富的形象资料,因此,它还具有历史文献的价值。
在中国美术史上,《清明上河图》可谓是一幅最具传奇色彩的作品,也是历朝历代被临摹最多的一幅作品。从古至今关于《清明上河图》版本的考证、真伪的争辩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和不解之谜;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皇宫贵族、文人墨客,对于《清明上河图》的掠夺和收藏从未停息过。《清明上河图》真迹是如何现世的?它的作者张择端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清明上河图》真迹惊现世间
公元1912年2月12日这一天,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走下了皇帝宝座,它宣告了中国封建王朝两千多年的统治大梦,顷刻间土崩瓦解。根据“优待条例”,溥仪仍然住在皇宫紫禁城内。溥仪同中国任何一位封建皇帝不同,他少年时期接受英国老师庄士敦的教育,从小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一直有出国留洋的梦想。为了离开皇宫后能有充足的经费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想到了皇宫中收藏的大量珍宝、字画。由此,历经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清明上河图》,四次被收进皇宫,又一次次神秘失踪,这一次又开始了它神秘而漫长的旅程。
离开了皇帝宝座的溥仪利用自己的皇权,从1922年11月16日开始,到1923年1月28日的73天时间里,以“赏赐”其弟爱新觉罗·溥杰的名义,将书画手卷1285件,册页68件移出皇宫。这些中国历代珍贵的书画精品,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其中,《清明上河图》就有四卷之多,包括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明代画家仇英仿画的《清明上河图》,以及明代其他画家以苏州为背景仿画的“苏州片”《清明上河图》等。尤其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稀世神品,是历朝历代皇宫贵族争相收藏的珍品。
1925年2月24日,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的日子,溥仪打扮成商人的模样,在日本人的监护下,来到天津法租界的张园,他以“赏赐”其弟溥杰为名移出紫禁城的大量珍宝、字画,也秘密地转移至天津,《清明上河图》陪伴着溥仪在天津度过了七年多的时光。
1932年3月8日,溥仪在侵华日军的操纵下,带着他的家眷和大量珍宝、字画,从天津迁往长春,就任伪满洲国皇帝。《清明上河图》又陪伴着溥仪,在长春度过了长达13年4个月的岁月。长春伪皇宫的“辑熙楼”,见证了溥仪和他的家眷在长春度过的时光。“辑熙”的名字是溥仪自己起的,“辑熙”二字出自于《诗经·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辑熙敬止。”然而溥仪认为,“辑熙”的“熙”字,与康熙皇帝的“熙”字相同,溥仪非常崇拜康熙皇帝的才华和治国方略,因此,“辑熙”二字的含义不言而喻,溥仪是想秉承先祖康熙皇帝之志恢复满清大业。为此,人们不难揣测出溥仪如此喜爱《清明上河图》的原因;历代皇宫贵族争相收藏《清明上河图》的目的,无不是被《清明上河图》中这梦幻般的繁华祥瑞之气所迷醉。
1945年,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通知溥仪迁都通化,溥仪心中明白,所谓的迁都实际上是逃亡,溥仪请山田乙三宽限3天的时间打理行装。实际上,溥仪最放心不下的,是那些从北京故宫带出来的珍宝、字画。13年来,《清明上河图》和大量的珍宝、字画,一直封存在长春伪皇宫后面的书画楼里,只有溥仪和少数贴身随从知道书画楼里面封存的秘密。溥仪和贴身随从匆匆忙忙进入这座神秘的“小白楼”,他从大量的珍宝、字画当中精选了一些珍品逃往通化,剩下的珍宝、字画被一些侍卫哄抢。其中,四个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有哪一卷被溥仪带在身边?哪一卷流失于民间?人们不得而知……
溥仪带着一部分珍宝、字画和家眷,匆匆逃往通化长白山脚下的小山村——大栗子沟。溥仪在大栗子沟仅仅住了3天,之后又匆匆忙忙赶往沈阳,准备从沈阳逃往日本。溥仪又从长春伪皇宫带来的珍宝、字画中再一次进行甄选,只选了少量的珍宝、字画,带着弟弟溥杰和两个妹夫、三个侄子、一个医生、一个随侍逃往沈阳,而将大部分家眷和一些珍宝、字画留在了大栗子沟,这些被遗弃在大栗子沟的珍宝、字画,有的被瓜分,有的被烧毁,最后被解放军收缴。
1945年8月19日,溥仪在沈阳机场乘飞机准备逃往日本,飞机起飞后被苏联红军迫降,溥仪和他的随从人员,以及随身携带的珍宝、字画被苏联红军截获,溥仪被苏联红军遣往苏联赤塔,后转至伯力,五年之后,溥仪被遣送回国,四个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下落不明。
1950年冬天,东北局文化部开始着手整理解放战争后留下的文化遗产,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先生负责对从各方收缴来的大量字画进行整理鉴定,有些书画作品保持完好;有些书画作品已经破损。当杨仁恺先生打开一卷残破的画卷时,顿时惊呆了,这幅长卷画面呈古色古香的淡褐色,画中描绘人物、街景的方法,体现着独特古老的绘画法式,杨仁恺先生随后对这幅画卷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细致的考证,这幅长卷气势恢弘,笔法细腻,人物、景物栩栩如生,这幅画上虽然没有作者的签名和画的题目,然而历代名人的题跋丰富、详实,历代的收藏印章纷繁复杂,仅末代皇帝溥仪的印章就有三枚之多。尤其是画卷之后金代张著的题跋中明确地记载:“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难道这就是被历代皇宫、贵族争相收藏的稀世神品——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吗?
杨仁恺先生将这幅画卷的照片,发表于东北博物馆编印的《国宝沉浮录》中,立即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关注,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先生,将这幅画卷调往北京,经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鉴定,确认这幅绘画长卷就是千百年来名闻遐迩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遗失多年的稀世国宝终于再一次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长卷,纵24.8厘米,横528厘米,根据专家统计,《清明上河图》共画有人物684人,牲畜96头,房屋122间,树木174株,船25艘,车15辆,轿8顶。如此浩瀚的画卷,画面结构严谨,有条不紊,人物的各种活动,刻画的非常细致生动,前后呼应,一气呵成。“界画”画法,娴熟自然。《清明上河图》共有历代13个收藏家写的14个跋文,钤章96方。仅末代皇帝溥仪的钤章就有3枚之多,足以证明溥仪对《清明上河图》的青睐;只有《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煌煌巨制,才可以容得下一代帝王的千秋大梦。
·《清明上河图》
国宝《清明上河图》历经兵火,几遭劫难,历代收藏家和鉴赏家曾把玩、鉴赏留下了几许妙语佳话,更有许多待揭之谜。
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誉满中外的艺术珍品。它和唐人韩�创作的《五牛图》一样,被称为画苑“国宝”。其最早收藏者是宋徽宗(赵佶),他用瘦金体书写的“清明上河图”真迹和双龙小印(宋代皇帝的闲章,用于鉴赏或收藏艺术品时铃记),可证画成后最初收藏在皇宫,公元1126年汴京陷落后,宫中所有名贵文物包括这幅名画,统统被金人掠去,金人初不识此画的价值。又过了59年,即金世宗大定26年(1186),金人张著最早在《清明上河图》上撰跋文转引《向氏评论图画记》说,证实宋人张择端有《清明上河图》及《西湖争标图》,这样《清明上河图》的名称始定下来。
历史上对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年代,以及“上河”一记号曾有过一些争论,对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从金代以来,似无异议。明代的《味水轩日记》中记载,这幅画不但有宋徽宗的瘦金体题签、双龙小印,并且还有宋徽宗的题诗;诗中有“水在上河春”一句。这样一来,这画卷描绘的是春天景色就更不用怀疑了,近代及当代美术史家郑振铎、徐邦达、张安治等均主“春景”之说。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
对春景之说首先怀疑者是开封市教师孔宪易先生。他在1981年《美术》杂志第二期上发表《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列举了八项理由,认定《清明上河图》上所绘是秋景。
一、画卷右首有驮负10篓木炭的驴子。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会”,若说清明节前后进暖炉炭,违背宋人生活习俗。孟元老和张择端生活在同一时代,《东京梦华录》是研究北宋汴梁风土民俗的重要资料,所述史事当是可信的。
二、画面有一农家短篱内长满了像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