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历史高考必考的知识点2020年
隐形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一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国民党“一大”至汪精卫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二、跨章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因教材的编写体例,或隐形于背景,或隐形于因果,或隐形于时限,或隐形于补述,或隐形于删简。如战国时的长平之战隐形于秦统一的背景;曹操及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东汉史实隐藏于三国鼎立一节;司马睿给祖逖刺史空衔的西晋史实隐形于东晋教材;916年阿保机建国契丹隐形于五代时限之内;北宋末年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口号隐形于南宋农民战争;蒙古政权的耶律楚材劝止窝阔台汗破坏农业隐藏于元世祖劝课农桑;春秋的皮囊鼓风冶铁、突厥、契丹兴起于北魏等知识隐形于后面章节的补述。东周的后期是战国,但东周的后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56年,并不等于全是战国,因战国止于公元前221年,比东周时间要长35年,这段史实被隐没于教材的删简之列了。于是,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三、插图中的隐形知识
通过图案插于课本,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重要,减少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学生所忽视的隐形知识。如隐形于扉页彩图中的《自由引导人民》,就反映了法国七月革命;隐形于书中的人物插图《达?芬奇自画像》,就使人不易觉察到课本举出了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3个;隐形于书刊手迹之类的插图,更暗示了许多知识,“大总统誓词”中的民国元年,就是指1912年,“严夏和他的主要译著”图中除《天演论》之外,还有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书名相异的《法意》等等。学习时,对插图的隐含的知识不可忽视。
『贰』 高二会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中会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秦汉时期的文化
一、秦汉文化的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气势恢弘。
二、科技:
1、天文:汉武帝时,“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开始以正月为首;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2、数学: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
3、造纸:我国是世界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时已有絮纸和麻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公元105年,蔡伦发明“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历史必考知识点扩展阅读
三省六部制
1、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并下设史、户、礼、兵、刑、工六部。
2、汉初:在地方上,郡国二制并行。
3、元朝: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采用行省(行中书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汉的州和唐的道,起先都是监察机构,后都演变成地方行政实体。
4、明朝:通过废除丞相制度和创设内阁,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5、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的创设,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叁』 2020年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1.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法等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4.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5.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根本原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6.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7.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黑暗政治的必然结果。
8.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9.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已任的新一代军人。
10.黄埔军校的办学目的——创建革命军,以挽救中国的危亡。
11.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
12.蒋介石进行重庆谈判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13.中国共产党进行重庆谈判的目的——为了尽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14.我国进行抗美援朝的原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
15.新中国进行土地改革的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肆』 政治历史重点必考复习知识点在哪里
1政治考试愈发重视知识的整合、迁移渗透。政治复习应该紧扣大纲,并且熟悉时事热版点,权真正的把自己所学到的政治知识与时事热点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应试方法、解题思路、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尤其需要注意对于时事热点,不能仅仅局限于了解、“知道”,而是要深入的分析,尤其国家层面重大战略的话题,要有一定深度的思考。
2历史的知识点较多,一定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提高利用历史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新近发布的四个复习重点,应该高度重视,把这四个方面的相关知识点彻底掌握住,并进一步提高答题技巧,抓住得分点。比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考生应注意以下考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重视道德修养,明清晋商、徽商的诚信经商理念;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为了中国的富强梦、独立梦、民主梦作出的努力探索;中国现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
3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许多的高三文科生重视数学、英语、地理,也很重视语文,但对于历史、政治,花费的学习时间则不多。客观上,历史、政治不像是数学、地理,有许多需要理解的内容,也不像是英语、语文,是主科,但是,在高考中,历史、政治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伍』 历史学考研有哪些必背知识点
第一部分史前时代★
(1)对于旧石器、新时期时代的分期大家要知道,同时重大史学价值的遗址发现,如北京人遗址、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是本章出题的重点。
(2)关于远古社会的传说以及相关内容也有出选择题的可能。氏族公社虽然在新大纲中删掉了,但也可能出名词解释题。中国古代社会的传说如果要考查的话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题。
第二部分夏商西周★★
(1)夏、商、西周三族的起源发展,夏、商、西周朝代更替的过程、背景、影响,这部分大家了解一下;
(2)三个朝代国家制度的架构,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涵盖了政治方面的分封制、宗法制、一系列的礼制(周公制作"礼乐"),经济方面的井田制、"工商食官";
(3)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尤其是甲骨文、金文;对这一个时期的文化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如二里头文化要重点掌握,可能以名词解释的方式出题。
(4)分封制、宗法制很容易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查。
(5)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的过程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
第三部分春秋战国★
(1)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是出题重点,大概了解一下这个发展过程就可以;
(2)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有哪些,他们的形成过程大概要了解一下,出来选择题大家要能分辨清楚;
(3)春秋战国时代的改革与变法是比较重要的,每一次变法的时间、内容、意义要掌握。这部分极易出名词解释和论述题;
(4)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是比较重要的。这个时代的百家争鸣,九流十家、儒家、孔子的思想,著作等细节知识要扎实掌握这是重要的知识点,很容易被考查到,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基础知识,无论考不考都是要弄清楚的。
第四部分秦汉★★★★
(1)掌握秦朝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及为巩固国家统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了解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的历史意义;
(2)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重点知识,要识记整个背景、内容、意义,并且要知道如果出现名词解释应该怎么来解答。
(3)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是非常重要的,他统治时期奠定了西汉强盛的基础,掌握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一系列改革以及西汉政权的强大。
(4)西汉的统治危机要了解;王莽改制的背景、内容、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都要掌握,很可能出论述题和名词解释;
(5)刘秀统治时期的政策要识记;光武中兴要掌握。东汉后期的外戚与宦官之争以及党锢之祸。
(6)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以及秦汉时期的农民起义可能出选择题;
(7)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进步可能出选择题,这些都是基础知识,要掌握扎实,不能在这种题上失分。
(8)汉代的服役制度以及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9)掌握陈胜、吴广起义以及黄巾起义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
(10)理解秦汉时期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第五部分魏晋南北朝★★★
(1)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重要战役及战役后的政局变化。
(2)了解曹魏的政治、经济改革,如九品选官制、曹魏屯田等重要措施。
(3)了解魏蜀吴的政治、经济、文化,要注意孙吴对江南地区的开发等事实。
(4)要了解曹操其人以及他的用人思想。
(5)了解诸葛亮以及对他做出客观评价。
(6)了解西晋的建立以及统一全国的过程
(7)掌握太康之治、八王之乱、门阀制度、淝水之战、祖逖北伐、"王与马,共天下"等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问题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上。兵制是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制度,比如府兵制度,就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很重要。孝文帝改革是重点知识,无论是材料分析还是论述题都容易考到。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容易出选择题,要掌握基础。
第六部分隋唐五代★★★★★
(1)了解隋朝建立的过程及加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
(2)贞观之治的时间、内容、影响要识记。
(3)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政策要掌握。要对武则天做出客观的评价。
(4)安史之乱是考查的重中之重,论述题容易出,它的背景、内容、影响要全部掌握,而且答题的时候要做到全面,最好是根据不同的教材来整理答案。
(5)藩镇割据也是重点,要着重掌握。
(6)两税法是唐朝时期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它的背景、内容、意义要反复记忆,非常重要,出论述题的可能性最大。
(7)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也是重要内容,这里的民族关系比较复杂,最好整理成表格的形式,这样看起来比较清楚也容易识记。
(8)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可以大概了解一下,不是重点内容,可能以名词解释的形式来出题。
(9)能够根据史实对五代十国的人物如冯道做出评价。
(10)掌握周世宗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并能做出评价。
第七部分宋、辽、西夏、金、元★★★★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评价是历年出题的重点;
(2)科举制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3)元朝巩固大一统国家的贡献;
(4)澶渊之盟、隆兴和议、宋元理学、耶律楚材容易出名词解释。
(5)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是重点中的重点,容易以名词解释和论述题的形式考查。
(7)宋元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内容,是选择题的命题重点。
(8)宋元时期的社会矛盾和主要的农民起义要了解一下,很有可能会出名词解释和选择题。
(9)宋元时期,封建经济发展,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经济基础;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以及元的统一,都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政治条件。这些都是宋元时期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掌握。
第八部分明清(鸦片战争前)★★★★★
(1)明太祖的重典政治以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重点,可以作为论述题来考查。一定要做到识记全面,不能有漏答的现象,所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都要记住,要做到全面,详细。
(2)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要熟记,这也是考试的重点,往往会出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3)东林与复社以名词解释来做准备就可以了。
(4)明末农民战争可能出现选择题和名词解释,战争的领导者以及几次重要的战役要了解。
(5)清军入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不是考查的重点,可以略看。
(6)康熙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贡献,康乾盛世是怎么出现的都是重点。
(7)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表现内容比较多、而且零散,经常会在选择题中涉及到。
(8)明清的文化特点、代表人物及著作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
(9)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制度是很重要的制度,往年很多学校出过题。但今年大纲中这部分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明清的国家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等都需要考生掌握清楚。
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最有可能出论述题,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题,要自己整理好答案,不能有漏写的情况。很有可能会问清代的疆域是如何奠定的?这就需要从很多方面来回答!比如平定准格尔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等。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出论述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陆』 九上历史期中必考知识点
1、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的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2、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河流域,其地理范围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国大致相当。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古代埃及金字塔中,最负盛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就矗立在后者的旁边。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古代埃及人早在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因其字形与各种具体事物的形态相像而得名。只有祭司、书吏、官员和一些大商人掌握读写能力。
3、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初,曾用种姓来区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当他们的氏族制度走向解体时,内部也出现了等级划分,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种姓制度由此登上印度历史舞台。
种姓制度的特征: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佛教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出身婆罗门种姓。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等”,因此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传播迅速。到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教臻于鼎盛,开始向域外,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4、古代印第安文明杰出代表有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玛雅人在农业、自然科学、建筑以及艺术等诸多方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们长于农耕,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丰富和改善和人类的生活。
5、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地域范围除了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的“古典时代”。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和公元前508年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是民主政治建立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公元前5世纪以后,尤其是经过希波战争之后,雅典迎来了全盛时期。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开创了雅典历的“伯里克利(黄金时代)时代”。
雅典民主政治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然而它毕竟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
6、古代希腊人创作的《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三大哲人。希罗多德有“史学之父”的美誉。他以自身经历与收集的资料为基础,撰写了《历史(希波战争)》。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对欧洲史学传统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7、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的环地中海大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形成以君士坦丁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古代历史终结
8、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政府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它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它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制精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随着古代罗马国家的壮大和发展,罗马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文献。由于它们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只有因而被统称为“公民法”。
进入帝国时期以后,历代皇帝针对某些具体事项也发布了一些敕令。这些法令和决议经过长时期的积累,逐渐形成为一种适用于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因而被统称为“万民法”。古代罗马法体系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它的历史价值。但它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外反映了它的局限性。
9、伊斯兰教兴起于西亚的阿拉伯半岛。622年,作为阿拉伯人统一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在麦加应运而生。穆罕默德是创始人。不久,统一的国家也诞生了。到8世纪中叶成为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军事大帝国。伊斯兰教随之广为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覆灭。
10、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大军围攻并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奥斯曼人将城市改名伊斯坦布尔。进入16世纪后,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它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11、西欧封建制度大体产生于6世纪下半叶,后逐渐扩展,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这次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各级封建主层层分封,也逐渐形成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主领主。
『柒』 中考必考历史知识点
2016中考抄历史复习资料初中历袭史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