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高二历史学生知识能力现状分析

高二历史学生知识能力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6 17:03:38

①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看这篇论文
鉴于历史解释“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解释列为五项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课堂教学是培育和实现上述目标的现实土壤,以下,笔者就围绕课标对历史解释素养的四个能力层次,从材料教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借助材料的逻辑编排,在理清史实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一、区分史实与解释,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区分史实与解释”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对学生思维模式的一次洗礼。从史学发展的历程而言,20世纪前,以尼布尔·兰克为代表的科学主义派提出了“以事实为中心”的史学理念,雄心壮志要“再现全部历史真相”。但随之而来的,是历史研究中“活生生的实践、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被繁多的数据和抽象的形式化语言掩盖”。穷则思变,20世纪以后,相关的质疑和反思促成叙事主义派提出“以史家为中心的”史学理念——认为史料本身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为了理解历史,必须给历史的遗存“强加某种秩序、提供某些形式、赋予某些模型、确立它们的连贯性,以作为现今已分裂的整个各部分的标示”。由此,历史研究作为思维过程,更多的是一种历史解释,并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历史学家的个性化的烙印。
类似的,高中学生的年龄、思维特征,使得他们正处在从“科学主义”向“叙事主义”转变的思维飞跃关节点上。其已有思维发展区,就是“以事实为中心”的历史学习阶段。他们倾向于把课堂的教学内容直接等同于真实而完整的历史,进而认为一个史实就只能有一种解释,由此史实与解释可合二为一、浑然一体、无需区分。其最近发展区,就是要突破一种非此即彼的、简单化的思维方式,以防止历史知识的简单化、教条化、绝对化。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认识到,史学家本身由于受到时代、经验、理念、材料充足程度等的限制,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尽管史学家们努力避免)来选择历史材料,这使史学家们在解释历史的时候难免会发生偏差。有了这种“以史家为中心”的认识后,学生才会去区分史实与解释,并大胆地对各种历史解释投以审视的目光,进而为开展理解和评析奠定心理准备。
所谓“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笔者认为,应该是指围绕同一历史事件、现象,存在不同的历史解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历史解释进行理解,明晰各方的“然”及“所以然”。
所谓不同的历史解释,可分为两种。一种只是侧重点不同,即各个不同的历史解释之问,不存在实质的冲突,只是选取了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视角罢了。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最典型的就是以不同的史观来解读同一历史事件。如关于近代西方崛起的教学,在围绕其崛起的原因进行解释时,不论从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中的哪一个出发,都能给予具有说服力的,至少是自圆其说的解释。
但学生本有的简单化、绝对化的思维,形成了一种认知障碍,面对多种史观,他们感觉眼花缭乱,不知何去何从。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帮助学生们认识到史观作为观察历史的视角、解释历史的模型,其多样性、复杂性、相对性,恰恰有着巨大的价值。借助不同的史观,可以看到同一事实的更多侧面,从而以愈发立体的呈现来更多地逼近历史的真实。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界定和理解各种史观,从而在接触史家的历史解释时,能够明晰历史叙述深处所体现的史观,由此,就为理解、评析不同的历史解释奠定了基础。当然,史观代替不了历史解释本身,教师们要引导学生探究史学家是如何将特定的史观应用于史实的观察与解释实践的。特别是对不同的历史解释进行评析时,更要引导学生获取充沛的、多元的材料及信息,以使学生的评析有所依托、持之有据。
另一种是观点的对立,即不同的解释之间,互有出入,构成了实质的冲突。这就涉及不同解释的正误、深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史学家对同一史事的论述,明了各方解释、评判的不同之处,并能从来源、依据、理念、目的等多个方面,解释彼此的矛盾冲突之本质所在。
例如,关于二战后美苏两国从盟友到对手的转变原因,有教师呈现两种不同的历史解释。第一种,将转变归咎为苏联政府,认为正是苏联的文化传统,其外交上的不妥协性,以及其成为美国最主要对手的事实,是转变得以发生的主要原因。第二种,将转变归咎于美国政府,认为正是美国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全方位包围苏联的企图,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才是主要原因。学生在概括材料内容的基础上,分辨了各自的不同。并通过对来源(美苏两国的历史学家),依据(两者文化传统,国家性质的不同),目的(论证己方措施的正义性、合理性)等角度,看到了双方其实都在维护国家利益的追求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本国意识形态的影响。双方虽然都得出了美苏必然走向对抗的结论,但显然在分析的过程中,都夸大对手的威胁。由此,帮助学生认识到,虽然特定的历史解释不一定是正确的,但透过不同的历史解释,通过对比和分析,恰恰能够“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即美苏由盟友变为“对手”的主要原因,正是两者意识形态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随着两者成为最强大的国家而急速加剧。
二、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有理有据表达自己的看法
要想客观论述、有理有据,就要求教师提供足够的、合适的材料,预设好学生思维推进的逻辑路线。如在教授“新文化运动”时,以往,教师们会在指认其历史贡献之后,涉及其全盘化的局限性。但2016年的江苏历史高考卷第22题,恰恰抓住了高中教学中的这一偏颇之处,要求学生抛弃原有的认知定势,根据所给材料,论从史出地得出如下史论:即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驱们,既认为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又认为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
实际上,单以论从史出的角度看,无论是绝对否定也好,批判继承也好,都可以找到丰富的材料证据进行论证。在这里,因为存在大量的例外,运用例证法是无效的。这无疑让学生们陷入了历史的迷雾中。但是,这看似让教学面临尴尬的地方,正是客观、合理的历史解释得以形成的契机。
如有教师让学生思考,胡适等学贯中西的思想先驱,是否真的会犯连高中学生都能指认的思维片面化、绝对化的错误。当学生从常理出发,觉得应该不会后,教师导入3则材料。材料1涉及胡适对传统文化的猛烈批判;材料2涉及胡适对传统文化中积极合理内容的赞扬;材料3涉及胡适对自身看似矛盾的态度的解释:“我是主张全盘西化的,但我同时指出,文化自有一种‘隋性。全盘西化的结果自然会有一种折中的倾向……全盘接受了,就文化的惰性,自然会使它成为一个折中调和的中国本位新文化。若我们自命做领袖的人也空谈折中选择,结果只有抱残守阙而已。”
教师要求学生整理材料,并运用自身关于传统文化和新文化运动相关的知识,对“全盘西化”提出自己的解释。通过概括、归纳等认知梳理,学生指出材料l是胡适面向大众的宣传,材料2是胡适私下的真情流露,材料3能说明胡适把“全盘西化”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建立健康积极的中国的本位文化。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依托材料2对“惰性”一词进行解释。学生意识到,惰性在此并非贬义,其实质是指一种文化中优秀的、普世的内容,自有其坚韧的生命力,人为的批判否定是扼杀不了的。明了这一点后,学生就能推断出,对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与其说是态度,不如说是方法。是一种筛选的方法,筛选出那些坚韧的、优秀的内容,同时淘汰那些迂腐愚昧、落后于时代因而一触即溃的内容。
进而,学生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胡适等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有着深厚的学养,对其蕴含的种种优劣之处也有足够清楚的认知,并且也认为“全盘西化”存在片面性和极端性,但一则认为只有主张极端,才能在实际上“化”得恰到好处,二则也是出于当时“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的迫切需要,所以最终采用了“矫枉必须过正”的策略。通过上述解释的生发,在学生们眼中,思想先驱们的决绝就不再是漫画式的幼稚。恰恰相反,他们看似激烈的、形式主义的简单绝对,背后其实有着超出常人的认知甚至文化自信。在看似敌视、对立冰冷面具下,跳动着的,是一颗颗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理解、体认的赤子之心。当学生们得出如上的看法时,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思想先驱的评价,无疑更客观、公正和积极了。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的历史感悟不止于此。课堂上,现代化史观的引入,帮助学生们认识到“全盘西化”之所以引发思想混战,很大程度上在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避免地,但确实又是错误地,把西方的现代化历程的“殊相”错误地等同于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共相”。若从现代化的角度,从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角度审视,随着社会存在领域的革新,作为思想文化上层建筑的传统文化自然有一个“存其所当存,去其所当去”的洗礼,这便又上升到哲理层次,从唯物史观角度进行了深刻的解释。
从史料教学的角度看上述案例,我们发现,要想让学生达到这一层次的要求,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呈现和解读史料时,要将它们置于一个预设的理解框架之中,进而以立意、聚焦、思路引领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的理解,并赋予历史性的存在以新的意义。总之,教师要帮助学生在一定的史观、理论指导之下,发挥理解历史的主动性。
三、能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所谓历史表象,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主要是指教材在历史叙述中承载的历史事件。由此,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更多地表现为通过教师“教材问题化”的努力,将静态的教材打造为问题的素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历史事件的关系网络上缺失的史实,历史逻辑的发展网络上缺失的环节,正是发现和提炼问题的绝佳之处。当学生致力于填补教材的空白、史实的空缺、逻辑环节的缺失时,其孜孜以求的,其实就是对已知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合乎情理的解释。
如就《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的教学而言,教师们往往先完成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背景条件梳理,再讲授各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最后指出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期间很多所谓的问题探究,只是提供一则则彼此孤立的文言文材料,让学生从中概括、提炼出一些作为背景条件的史实,或作为思想主张的观点。这其实只是培养和考查学生概括的能力,其中并没有涉及多少真正的因果关系梳理,也就不存在有含金量的历史解释。
实际上,本课的教材存在一个重要的史实空缺和逻辑环节缺失。即在教学中我们虽再三强调“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但都未明其所以然。或者说,单单教材中涉及的历史背景、思想主张,都无法论从史出地,逻辑自洽地得出这个结论。
就“解放”一词而言,指的是“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在这个历史阶段,是何物(确切地讲是何种思想理念)对人们的思想施加了“束缚”呢?教材各部分都没有涉及。那么课堂教学中,政治、经济、文化(重点是教育)背景所涉及的一系列巨大变革与百家争鸣这一思想解放事件之间因果关系,就存在着史实和逻辑的缺失。
有鉴于此,笔者引入3则材料。材料1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的“历史纵横”一栏,对西周的礼乐制度进行了介绍。材料2是对礼乐制度历史地位的说明:“礼乐制度则从精神心理方面,达成了一种相对的秩序和认同。实际上,宗法制与分封制只是规定了周代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格局,礼乐制度才是治国之道。礼乐制度是西周稳定二百余年的奥秘。”材料3是《论语》中的“礼崩乐坏”和《庄子》中的“道术将为天下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第1、2两则材料,产生两点认识,一是礼乐制度极富人文精神,无所不包,等级分明,并由此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二是礼乐文化作为与之相应的精神、思想、知识,是西周贵族教育的核心,具有必须遵循的权威性。
由此,学生推知上文所谓的思想束缚,实际是指礼乐制度及礼乐文化。再结合教材所述的历史背景,便能发现正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一系列巨大变革,无情地宣告了以维护原有旧秩序为己任的礼乐制度的失效,同时也就宣告了礼乐文化之权威性的丧失。材料3正是印证了原有权威性文化的失效、祛魅、遭弃。历史发展至此,又必须要有新的思考、思想,解决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从而,才有诸子百家背离礼乐文化,从各自的立场、利益、理念出发,围绕治国平天下,提出各有特色的学说主张。
必须指出的是,此种教学设计,其目的绝不是简单的查漏补缺,而是通过因果关系的扎实梳理,让学生真正把握本课的重难点。由上文可知,它使学生在明了背景条件的“然”之后,更明了了条件之为条件的“所以然”。又如本课的重点之一是孔子的思想。我们既强调思想解放,又强调孔子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则孔子就具有了创新与保守的两面,两者如何共存,必须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学生们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发现孔子之创新,恰在于他针对旧礼乐文化的流弊,增加了新内容以补救。特别是提出“仁”的重要性,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因此其创新与保守是可以兼容的。与此同时,“仁”之所以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也就得到了明白的解释。
四、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
如果说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所谓以史为鉴,就是要通过对已有历史的解读,孕育出历史智慧,以形成、提供一种特殊的视角,来涵养出“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以更有效地审视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实际上,也只有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学生们带着切身的问题、困惑去历史中寻找启发、寻找借鉴,才是有价值的历史学习。
现举两例学生置身其中、欲求解决的问题。一是雾霾问题。对问题的关心以及相关知识的普及,使学生们都知道雾霾的产生与钢铁、煤炭、化工行业的排放有着直接关系,也知道雾霾治理的关键之一是这些产业的去产能。但媒体上既讲勇气又显难度的“壮士断腕”“凤凰涅槃”,相关从业者“你们要呼吸,我们要吃饭”的论调,使很多学生都认为,雾霾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其关键是去产能将导致大量失业,从而使得问题因陷入两难而无解。因此,萌生的是无计无力的悲观感。
果真如此吗?笔者在教学两次工业革命时,就以此问为导入,在激趣的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立意。在梳理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后,教师引入史实,让学生知道飞梭的发明人凯伊因被追杀而仓皇出逃,珍妮机的发明人哈格里夫斯的家被人捣毁,科特莱特拥有的400多台蒸汽机的织布厂被人纵火烧为废墟。让学生思考这些伟大发明遭到敌视和反对的原因。学生思考的结果是,因为纺织业的手工从业者们,害怕新发明的运用已经和将要带来的失业。之后,在教学工业化促成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教师呈现关于失业率的表格数据,据此,学生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纵观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整体地看,尽管技术不断进步导致不少原有产业部门衰落,但无论哪个国家,都没有带来失业的上升。带着疑惑,学生们借助书本知识和所给材料尝试进行原因解释,最终的结论是,技术进步不但能催生新兴产业(产业升级),带来新的劳动力需求,还能带动收入和最终消费的增长,并由此增加对劳动力的额外需求。
由此,学生能够明白,如果说雾霾是经济发展的副作用,那么其解决最终也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并且一定是质的发展。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社会层面成为热点的“中国制造”产业升级问题,也从历史角度得到了合理性、必要性的论证。治霾的历程虽不能一蹴而就,虽伴有阵痛,但它绝不是无解的,大可不必悲观。而同学们也意识到如果自己努力学习以致学有所成,能贡献于“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也是在为雾霾的治理尽一份力。
另一个是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问题。当今,传统文化的复兴日见其成,西方文化的传播也日见深入,与之相关的辩论和诘问也日见增多。如何处理好几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时代话题。我们要孕育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是否能在争鸣之中诞生呢?这个问题,也能够通过合理的历史解释找到启发和智慧。
笔者在教学《百家争鸣》时,除了强调相互诘难、批驳的“争鸣”之外,还让学生接触如下材料:庄子对孔子的愿望与执著表达过尊重。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荀子的学生中有的成为法家大师(李斯、韩非子)。法家思想的基石是荀子的“人性恶”。墨子本来是儒家门生,墨家的献身精神对后世儒家也有影响。
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诸子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方法是不同的,这就是“多样”。他们的问题、态度、愿望和目标,则是相同的,即都在面对中国社会的重大转型,都在认真思考“中国向何处去”,也都希望天下太平。既然他们的愿望和出发点是真诚的,那么其他各派中凡有价值,有意义的思想,只要有利于更合理地构建自身的学说体系的,就大可以“拿来主义”,而不必故步自封。
正如“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一样,对历史事件的评价,长时段的审视更有意义。当我们站在当代,回头远望那段历史,温习那一系列伟大的思想,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生命力旺盛的传统文化体系,我们更能肯定当时那种彼此的诘难和吸收的伟大意义。
这就提醒学生,既然诸子百家的思想可以求同存异,彼此借鉴,当代中国人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化,更可以从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实际出发,取我所需,而不必人为的厚此薄彼。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尽我们所能,认真学习、感悟古今中外的文明智慧,充分吸收其营养,进而将他们有机结合,有机统一起来。统一于我们这个古老文明的重新崛起,统一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认为课标关于历史解释能力的四个层次要求,可以归为两个类别,一是学生能够理解、评析不同史家(或者不同视角)的历史解释;二是学生能够开展自己个性化的历史解释。由此而言,总体的培养思路应当是要求学生先了解、熟悉、领会史家提出历史解释的途径、形式,以及形成历史解释的方法、立场、史观,然后在模仿与借鉴的练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学会用合适的途径和形式表达,用科学、专业的方法阐释历史问题,并有自觉的价值立场和史观追求。要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教师精心的设计、得法的引导、正确的示范以及材料引入上的逻辑编排。

② 如何培养学生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内容摘要】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即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本文就新课改理念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是拓展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二是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启发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四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关键词】历史概念 历史材料 历史思维
【正文】古人云“授之以渔,非授之以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而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即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但在传统教育尤其是讲授法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的确定性,强调问题答案的惟一性和标准化,在头脑中形成了太多的心理定势,用单一的固有的,常规的心理准备去应付各种问题,从而缺乏思考的独立性和富有新意的想象,反而不利于创造性发挥。“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告诉我们:知识、技能和思维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本文就新课改理念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拓展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都都应该讲解透彻。
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天京变乱”这一史实时同学们比较熟悉。若只设问原因如何,过程怎样,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但尝试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和问题链,效果就不同:(1)假设没有“天京变乱”,太平天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什么样的政权?(2)假设没有“天京变乱”,洪秀全的“天国”理想会实现吗?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但牵涉到“天京变乱”,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败因、教训等热情,在模拟假设探究中也容易形成新的问题。如“太平天国变成了新的政权”,“太平天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太平天国割据南方与清对峙”,“洪秀全做了皇帝,天国理想变成梦”,“洪秀全成为民选总统”等等。又如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若单独设问,学生兴趣很难提起。可设计以下历史情境:出示第五次反“围剿”前国民党政权和苏区控制的国土、人口、拥有的兵力、军事策略、外援的对比表,同时出示国民党的碉堡工事和红军的防御工事图片。就战争开始后,假设一方
是红军的指挥者李德,另一方是蒋介石,进行模拟指挥(主要是策略)并谈感想。这样一来,不但课堂气氛活跃了,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求异探究的空间。于是有同学提出败因主要是中共的军事策略错误;也有认为主要是红军的综合实力不如国民党;还有认为主要是国民党的持久战消耗了我们的人力、物力等等。由此形成了新的问题。于是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种讲解使学生对“天京变乱”和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有整体概念,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由此可看出在历史教学中,好的设问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如何才能提出好的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日三国经济迅速发展,究其原因,教材讲的很明确,但要探究其共同原因,总结历史规律,就要深究教材,比较分析,问题才能迎刃而解。通过比较分析,三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1、三国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2、都通过了侵略扩展获得大量资金,原料市场;3、都注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采用3、垄断组织的促进作用。至此问题就已基本解决。但学生还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如果稍加点拨,就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国家统一,对外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的本性,落后就要挨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有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样的分析比较,将“史”与“论”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层次。
二、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你教的科目感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你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 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故事、脍炙人口的歌诀、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能的谜语、幽默动人的漫画等融入教学过程

③ 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怎么写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学生能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初步能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部分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连续多次旋转后图形,容易出现错误。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基本概念,知道因数与倍数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了2、3、5 的倍数的特征。
少数学生混淆了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等概念;虽然理解并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但在综合运用情况较差。
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
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体积和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感受了每个单位的实际意义。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和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少数学生没有理解表面积、体积等公式的算理,因此实际运用中不能准确使用公式进行计算;还有部分学生对某些实际生活中的特例(如:粉刷教室、游泳池贴瓷砖等)不注意观察实际生活现象,不能正确解题。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明确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了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者整数;理解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理解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的进行通分和约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很多学生“量”、“率”不分;通分时找不到最小公倍数,导致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增加无谓的约分步骤;部分学生约分时没有约成最简分数; 部分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理解了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

④ 我是高二的学生,历史的基础知识掌握的都差不多,就是主观题达不到关键的地方,求助啊

以下是我高三时积累的方法:
1 熟悉课本。我当时的老师特别严,课本的每一节,基本我们内都能复述出来容。
2 详细的内容记不住,那就记每一节的题目及小标题
3 老师介绍的做题方法很重要。如:问某一事件的发生背景:先从经济(重要)、政治(制度)、文化、领导人的才能等等,做题时尽量多写。我们考试时,答案3条,我们都能协商7或8条,当然是有依据的写
4 看清题的分值。3分的一般3个知识点……
5 仔细分析题目。它的每一句话可能就是一个知识点。把内容与课本相靠拢。
6其实抄材料中很重要,不过得会抄,把内容变成自己的话。有时,一篇材料与课本无关,考得就是你的联系能力与抄材料能力。

⑤ 历史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看这篇论文,很全面了
历史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孟秋伶
能力培养问题是学生在受教育阶段应引起教师重视的一个问题。学生能力的高低影响学生学习效率、 影响教师的在高中阶段, 历史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多, 并且知识间的联系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因此, 历史学科内容的繁杂以及知识结构的紧密性决定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在实际的教学中, 部分高中历史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导致课堂教学模式的僵化和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最重要的是其教学手段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 由此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 高中历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在保障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前提下, 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那么, 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呢?
一、 着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历史属于文科学科, 其主要的特点就是需要学生掌握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 并且知识点比较杂乱。 事实上,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是比较重的, 除了上课时间和写作业的时间之外, 他们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是特别多, 那么, 高中生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记忆知识点, 如何高效的记忆知识变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 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因此, 在学生提高记忆力这一方面, 教师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可以说, 教师在引导学生记忆的过程中, 对于记忆方法的选择以及记忆时间段的安排,都是影响学生记忆效果的因素。那么, 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呢?
首先, 历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应该将自己总结出来的记忆方式传授给学生。 每一位历史教师都拥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与此同时, 其对知识点的认识也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间接, 因此, 他们懂得怎样将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快捷记忆, 所以,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自己认为便捷的方式告知给学生, 从而给学生的记忆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
其次, 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伴随着新知识的不断涌入, 其对旧知识会不断的遗忘, 但是, 其遗忘是有规律的, 因此, 历史教师要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对学生的复习进行合理的安排,在教学中恰当的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 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 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会学生对自己的记忆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
比如说,学生对书本第一页的知识总是很熟练, 因为, 大部分的学习都喜欢从第一页开始复习, 所以, 多次的重复让学生对第一页的知识特别熟悉。可以说, 这样一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可是, 学生们却依然如故, 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调控能力不强, 由此导致其记忆知识的活动出现问题, 所以, 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将学习调控的知识以及如何对自我学习进度进行监督和调整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自我处理能力, 借学习进度的优化提高记忆的效率。
二、 着重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学生的答题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 高中历史题目的难度在不断增大, 出题人对学生的考查不再局限于简单知识的记忆上, 而是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间联系的掌握情况。比如说, 不同的民族在一定时期有着相同的行为举措, 但是, 其影响因素却是不一样的, 如地理环境、 人文因素等的不同, 所以, 出题人对学生的考查往往集中于同中有异的部分或是异中有同的部分。 那么,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 高中历史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呢?
一方面, 教师在传授新课的过程中, 应该将比较典型的习题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从出题人对知识的考查方式上了解重难点知识。 可以说, 教师在新课阶段对典型习题的引入, 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此部分知识点所涉及到的习题类型, 这为学生将来习题的解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 教师应该加强对知识间的分析和建构,帮助学生整体上认识到知识间的异同之处, 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此外, 学生对错题的分析和整理也是帮助学生提高答题能力不可忽视的学习习惯。 错题集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错误出现的原因, 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总结经验, 避免相同题型的再一次出错。
三、 提高学生解读材料、 分析问题的能力历史是与过去有关的事, 尤其是历史教材中的历史更是那些发生年代比较久远的事情, 因此, 在历史习题的考察中, 出题人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古代的材料, 对学生的知识点进行考查。因此, 高中历史习题中的材料很多都是文言材料或是报刊选登的实例, 出题人以此为出题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查。 如果学生对文言知识或是对材料中的信息提取的不够充分, 那么, 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就缺少针对性, 就无法解答到核心内容上。针对这种情况, 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着重提高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分析能力。首先,教师要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文言材料进行详细的解读。 很多习题中的文言材料都是从教材中截取出来的, 因此, 历史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必须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每一个内容都做到详解解读,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全面掌握教材能容, 才能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此外, 教师在平日授课的过程中, 应该将往年习题中出现的文言材料对学生进行补充, 或者是将文言材料的答题技巧传授给学生, 从而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 为习题的解答奠定基础。
其次,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部分习题材料之间的联系性或是可比性比较高, 如果学生迁移运用能力不高, 那么, 学生在分析材料, 解答习题的过程中就无法做到“对症下药” , 从而导致学生的回答不切合题意, 导致失分现象。因此,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对教材中的材料以及习题训练中的材料进行详尽的分析, 让学生在材料中进一步回归教材知识, 从而建立材料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当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能够进一步回归教材知识后, 学生的答题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从而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强化。
最后, 高中历史教师需要通过综合性比较强的习题对学生所掌握的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强化训练。
众所周知, 综合性题目难度较大, 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 因此, 其具有较大的训练价值, 是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新课程改革以来, 大部分的高中历史教师在结合教学实际的情况下, 不断回顾和总结教学经验, 在经验的参考下改善教学手段, 完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教师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 因此, 高中历史教师必须立足于教学, 通过各种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记忆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⑥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建立起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体系,通过史料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科学地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如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等,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指导,通过课堂教学和章节训练,使学生掌握重大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比较鉴别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及其相互联系。判别历史的主干知识,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现代意识和历史学的社会教育功能为指导,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和《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及考纲,精心研究历史发展的主干知识,突出重点,然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主干知识的概念内涵,把握重要史实。这样学生才能对中学历史有一个大体认识,基础知识才能在“教与学”、“练与评”的过程中较好地落到实处。
学生的历史素养,重要的就是历史的思维能力。即让学生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弄清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解释历史发展的重要现象,并根据历史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提高自己正确认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地分析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教与学,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同时还要求教师善于研究教材、考纲;善于研究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分析重要的历史事件、解决历史问题。
一般来讲,学生必须具备以下历史素养能力:按时间顺序进行思维的能力;历史的领悟能力;历史的分析和阐释的能力;历史的研究能力;历史问题的分析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很好地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缺乏基本的“历史时间观”,不能按时间顺序思维。这样学生在实际处理历史问题的时候,是不可能准确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解释历史的因果关系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历史的时间观”。“时间观”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教与练,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点点滴滴的训练提高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不足,解答“历史材料题”时困难重重。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正确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学生阅读历史事件的能力,就是对历史事件的认知、领悟能力,就是通过对所给的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的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得以开发,使他们通过阅读,注意到历史叙述中所显示的人物动机和意图,领悟历史的叙述中的现象和本质。在阅读历史文献时,特别要求学生避免用现今的观点和价值标准判断衡量历史,而是要历史地考虑事件的前后联系和具体情况。
要促进学生对历史的领悟,必须让学生学会利用历史地图、照片和各种图像资料,并进行分类、解说。在这种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中,确定历史文献或叙述的作者和来源、比较和对比不同的思想、价值观及人物、行为和制度、区分历史的事实与历史的解释、注意到各种各样的观点。并通过这种形象的认识,分析简单和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比较相关历史事件,从而一步步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
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究,最能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探究历史往往是在运用各种史料和接触相反的看法时发生的。进行历史探究最直接的方式是:鼓励学生分析各种史料,让学生思考这些材料是什么人、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的,其证据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可信性如何?从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利益和背景?这些材料是对事件加以叙述的全部依据吗?作者依据这些材料能做出什么样的解释?从而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评价历史,最终提高历史的阐释能力。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又一种最佳手段。因为学生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正视历史的时代问题,对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联系进行分析、思考,并加以比较,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历史教学。例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最早兴起于东南沿海?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必须联系中国古代明清的经济、东南沿海的地理位置、近代这里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等知识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历史问题的分析中提高自己认识、评判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历史学习不仅要了解过去,还要认识现实,所以采取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培养现代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我们的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中学历史教学、高考的实际,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但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因这个目标实现的艰难而失去自信。因为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认为难以做到。
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努力工作,绝不辜负时代的重托,学习历史,服务当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⑦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建立起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体系,通过史料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科学地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如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等,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指导,通过课堂教学和章节训练,使学生掌握重大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比较鉴别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及其相互联系。判别历史的主干知识,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现代意识和历史学的社会教育功能为指导,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和《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及考纲,精心研究历史发展的主干知识,突出重点,然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主干知识的概念内涵,把握重要史实。这样学生才能对中学历史有一个大体认识,基础知识才能在“教与学”、“练与评”的过程中较好地落到实处。
学生的历史素养,重要的就是历史的思维能力。即让学生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弄清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解释历史发展的重要现象,并根据历史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提高自己正确认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地分析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教与学,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同时还要求教师善于研究教材、考纲;善于研究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分析重要的历史事件、解决历史问题。
一般来讲,学生必须具备以下历史素养能力:按时间顺序进行思维的能力;历史的领悟能力;历史的分析和阐释的能力;历史的研究能力;历史问题的分析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很好地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缺乏基本的“历史时间观”,不能按时间顺序思维。这样学生在实际处理历史问题的时候,是不可能准确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解释历史的因果关系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历史的时间观”。“时间观”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教与练,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点点滴滴的训练提高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不足,解答“历史材料题”时困难重重。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正确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学生阅读历史事件的能力,就是对历史事件的认知、领悟能力,就是通过对所给的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的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得以开发,使他们通过阅读,注意到历史叙述中所显示的人物动机和意图,领悟历史的叙述中的现象和本质。在阅读历史文献时,特别要求学生避免用现今的观点和价值标准判断衡量历史,而是要历史地考虑事件的前后联系和具体情况。
要促进学生对历史的领悟,必须让学生学会利用历史地图、照片和各种图像资料,并进行分类、解说。在这种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中,确定历史文献或叙述的作者和来源、比较和对比不同的思想、价值观及人物、行为和制度、区分历史的事实与历史的解释、注意到各种各样的观点。并通过这种形象的认识,分析简单和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比较相关历史事件,从而一步步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
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究,最能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探究历史往往是在运用各种史料和接触相反的看法时发生的。进行历史探究最直接的方式是:鼓励学生分析各种史料,让学生思考这些材料是什么人、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的,其证据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可信性如何?从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利益和背景?这些材料是对事件加以叙述的全部依据吗?作者依据这些材料能做出什么样的解释?从而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评价历史,最终提高历史的阐释能力。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又一种最佳手段。因为学生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正视历史的时代问题,对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联系进行分析、思考,并加以比较,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历史教学。例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最早兴起于东南沿海?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必须联系中国古代明清的经济、东南沿海的地理位置、近代这里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等知识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历史问题的分析中提高自己认识、评判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历史学习不仅要了解过去,还要认识现实,所以采取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培养现代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我们的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中学历史教学、高考的实际,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但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因这个目标实现的艰难而失去自信。因为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认为难以做到。
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努力工作,绝不辜负时代的重托,学习历史,服务当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⑧ 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人类思维的发展以及其推动的社会的进步,无不依靠的是人的分析思考、创造发明和贯彻实践的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分析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实践性思维能力的基本培养途径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中时可以把几方面辩证统一地加以考虑。
1实现多元化开放式课堂教学,优化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新课标提倡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式的、气氛活跃的、由学生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学模式。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的多元化、开放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在具体的历史课教学中,教师要在讲授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对一些难点、疑点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自主发言等形式。例如,一些学生课下对于历史人物传记很有兴趣,而对于课本中历史人物的记载或者评论持怀疑甚至是否定态度。多元化教学模式正好可以满足这类学生学习的愿望,在讲到他们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时,可以鼓励他们在课堂中畅所欲言,把自己心中的历史人物形象讲述给全班同学听,教师则对其进行适当引导,让他们把对历史知识的关注点从历史人物这个点扩大到历史事件、时代背景中。这样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使之主动探索历史规律、历史真相,并提升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可以在探究式学习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深化对历史知识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在讨论中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培养团队意识,在发言中训练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帮助。历史教学首先要达到一定深度
2设疑、讨论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中,巧设疑问和课堂讨论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思维活动通常由疑问而产生,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窦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不仅帮助学生明白本课的主旨,也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同时,也使他们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思维的碰撞中呈现和升华。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器官,所以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问题,此外,启发思维的难度要适中、量度要适宜,要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适时适度地指挥学生的思维活动。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平等气氛中,直接、自由地参与讨论,多向思维,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求同存异的一种学习形式,它是改变历史课堂教学的一言堂、满堂灌,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同时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展示自我;只有展示,才有发现,只有发现,才有发展,思维能力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突现并丰富发展的。
3创设情景,增加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历史课有时候很枯燥无味,学生容易睡觉。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呢?如何把学生从周公的聊天中拉回来?这是一重要的问题。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途径之一”,学生的兴趣是学好历史的的药引,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他不感兴趣,就像那头倔强的毛驴始终不肯前进。我经常创造一些胡萝卜如采用数字,图片,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故事、脍炙人口的歌诀、言简意赅的歇后语或对联、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能的谜语等融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感觉、发现、体验,浓厚的兴趣、这样活跃的思维状态,如讲到近代前夜的发展和停滞这一课是引入:单膝跪还是双膝跪。乾隆年间,英国大臣马格尔尼来华的故事,设问乾隆皇帝态度怎么样呢?乾隆皇帝为何会这么牛呢?那马格尔尼是什么态度呢?那这样的态度对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几十年后的一个当时随行的小男孩后来做了什么给中国带震惊?带动学生去思考明清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但是也暴露了中国统治者的夜郎自大的特点。还比如在讲商鞅变法这一内容时,就是以故事引入的。即:在古代,我国有一个改革家在推行变法法令这前,担心人民不信任,就在城南门竖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给十金。'老百姓感到奇怪,只是观望着,没有人去搬。这位改革家便下令把赏金增加到五十。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北门去了,他果然获得五十金重赏,表明政令一旦下达,就坚决执行。同学们知道这位改革家是谁吗?学生很快答出是商鞅,且兴趣盎然,我利用这一时机,引导学生思考,商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实行变法?变法的内容和结果怎样?商鞅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为何被施以车裂之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效力就高了,还从故事中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4通过练习提高能力。历史教学中练习,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如一题多练,一个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可当成4道题来做,又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能使他们某一种思维得到训练的题型,如像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问答题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另外,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对旧知识加工梳理,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过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思维训练。
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⑨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关于小学生英语, 学生知识的现状分析

⑩ 我要一份 高二历史的 教育方面的调查报告 3000字左右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目的和内容

长期以来,在历史课程改革的研究中,研究者比较注意教育理论和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评价。这

种研究强调教学的标准化,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主体的研究,忽略了学习主体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对

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影响。根据新的认知主义教学观,学习主题对所学课程的评价认知是他们发展学习

潜能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要把学生对历史课的认知和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

研究参考。

这次调研的内容主要为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兴趣的自我评价,喜欢(不喜欢)学习历史课程的自我

归因,对现行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章节结构与文字表述的认可程度和期望,对历史教师的教学内容处理

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历史课程考评方式的满意度与期望,以及对学习历史课程的 价值和意

义的认知等几个方面;调研同时还涉及在各类历史学习内容中学生的主要兴趣点,目前学生学习历史真

实的主要方式,以及所具有的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

(二)调研方法

此次调研的对象为九中文科班学生,随意调研。发放试卷25份,收回25份。女生7人(占总数的%)、女

生18人(占总数的%)。

二、调研的主要结果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

1、与其他课程相比,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不低。在文科的学习学生中,把历史学科列为第一位的

共有7人、第二的共有8人、第三的共有3人。这部分学生的比例共占%,超过了调研的半数以上,说明学

生对历史课还是有相当大的兴趣。另外在问到“你是否喜欢学习历史课程”时,有22人表示喜欢学习历

史课程,1人不喜欢学习历史课程,2人表示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

进一步分析,喜欢学习历史课与不喜欢学习历史课的学生中13人表示本身就对历史感兴趣。10人表示历

史教师讲课很精彩。2人无表态。这说明学习的兴趣对学生非常重要。

2、学生喜欢或者不喜欢学习历史课的动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学生自身对历史学习是否感兴趣。

在表示喜欢学习历史的同学中,有56%的学生认为喜欢学习历史课的动因是因为自身对历史就感兴趣,

有近44%的学生认为历史教师的可讲得精彩。

调研还进一步发现,学生是否喜欢学习历史课与价值对其学习历史课的要求有很强的相关性。在表示喜

欢学习历史课的同学中,有60%的家长要求孩子学好历史以“作家历史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有40%的

学生家长要求孩子考个好分数就行了。这说明家庭的期望对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重要的影响。

(二)、对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师的教学、历史课的考试方式的评价和期望方面

1、总体上说,多数学生对教科书持基本满意的态度,但对篇章结构安排的满意度相对大于对内容可读

性的满意度。

调研表明,关于教科书的篇章结构的安排,有68%学生认为比较合理,28%的学生认为不够合理,4%的学

生认为很不合理。

对于教科书的内容,52%的学生认为比较丰富,40%的学生认为不太丰富,8%的学生认为很不丰富。

关于教科书的文字表述,有44%的学生认为可读性比较强,24%的学生认为可读性不太强,24%的学生认

为可读性很强,8%的学生认为可读性不强。

2、多数学生对于历史教师的教学情况的评价认可满意。有72%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生

动形象,有趣味性。24%的学生认为很一般,谈不上趣味性,但也不是特别枯燥,4%的学生认为照本宣

科,比较枯燥。

对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由60%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述为主,有课堂提问,但没有讨论课。36%的学

生认为教师讲述为主,有课堂提问,也有课堂讨论。

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所补充的教科书之外的历史知识,有68%的学生认为介绍过得比较多,32%的学生认为

介绍过,但不多。

对于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历史图片、地图、录音、录像等教辅工具80%的学生认为偶尔使用。20%

的学生认为基本不使用。

另外还有80%的学生认为学校对于学生学习历史课比较重视。只有12%的学生认为学校不太重视,4%的学

生认为学校不重视。

进一步分析,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的评价与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方式与效果存在一定的联系。

调查表明,有52%的学生认为目前自己学习历史的主要方式是以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为主,48%的学

生认为目前自己学习历史的方式是以背诵记忆史实为主。因而72%的学生对老师教科书上的内容或历史

教师讲授的内容有过疑问。对于历史课的教学内容,60%的学生认为应该由教师进行生动的讲述,学生

认真听讲。24%的学生认为应该由教师与学生以讨论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16%的学生认为应该教师在书

上划重点,学生背熟这些重点。

3、多数学生对现有的历史课的评价方式,绝大多数学生(84%)认为现在的考试方式能够部分反映学生

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能够全面反映或根本不能反映的只是各占4%。

与此相关的是,学生最希望的历史课的评价方式是“试卷考试与其他方式相结合”,持这种看法的学生

的比例高达52%。另外12%的学生认为应该写历史小论文,24%的学生认为应该搞讨论、调查、制作等各

种活动。调研表明最希望试卷考试方式的只有9%。

(三)对于学习历史课的价值和意义评价方面

1、学生普遍认为现在的历史课程与现实结合得不够紧。有56%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历史课程与现实结合得

不够紧,44%的学生认为历史课程与现实结合得比较紧,12%的学生认为历史课程与现实结合的比较紧。

2、多数学生认为学习历史课程对于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调研表明,有36%的学生认为学习历

史课程对于提高理解、分析、运用等思维能力很有帮助,48%的学生认为认为学习历史课程对于提高理

解、分析、运用等思维能力比较有帮助,8%学生认为学习历史课程对于提高理解、分析、运用等思维能

力没有什么帮助。

对于学习历史课程对于提高口头或书面语言文字表达能力,44%认为很有帮助,32%的学生认为比较有帮

助,8%的学生认为没什么特别的帮助。

对于学习历史课程对于学习政治或者地理或者语文等学科,56%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32%的学生认为比

较有帮助,只有9%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帮助。

3、多数学生认可历史课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具有的意义,但也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

学习历史对于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作用不大。调研显示有60%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和人生观是“必需”的。32%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有作用的,但不

是必需的。也各有4%的学生认为无关重要,或没有考虑。

有72%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起很大的作用,20%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对于培

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比较有作用,只有8%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基本上没有作用的没有。

有36%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课程对于以后从事社会工作(除了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之外)用处分非

常大,44%的学生认为比较有用,20%的学生认为用处不大。

有9%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课程对于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人际关系等)非常有用,52%的学生认

为学习历史课程对于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人际关系等)比较有用,28%的学生学生认为学习历

史课程对于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人际关系等)没有多大的用处,8%的学生认为没有有用。

与以上学生对历史课的价值和意义的评价相关的是,有84%的学生认为高中阶段“必须开设历史课”,

只有9%的学生认为可以开设,但不是必需的。

三、调研后的反思

1、学生自身对历史课程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教师的精彩讲解也非常的重要,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再加

强趣味性同时要多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2、历史教科书在内容结构、章节安排、文字表述上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处理与改进,适应学生的思维水

平与能力。

3、历史教学的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需要改革,方式需要多样,要让学生能把自己的个性充分的展示出

来。

4、要加强对历史学习上困难学生的辅导,努力培养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5、要学会在一个阶段或学期过后,进行及时的自主的有关学情的调研活动,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及时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反思,进而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总而言之,这次教学调研活动,我的收获较大。

阅读全文

与高二历史学生知识能力现状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