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甲子纪年法的历史事件

甲子纪年法的历史事件

发布时间:2021-03-06 08:09:51

Ⅰ 历史纪年法

四种纪年法

中国历史》教材中经常出现诸如“共和元年”、“贞观元年”。“辛亥革命”、“公元××年”等等历史年代和历史事件,这些称谓是怎样来的呢?
1、帝王纪年法。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纪年方法,它是以帝王即位之年或次年为元年,依次则为二年、三年……按顺序计算。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时间是西周时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从此以后,每一个帝王都有确切的纪年,如周平王元年为公元前770年;汉高祖元年是公元前206年。春秋、战国时期较为特殊,在全国范围内采用东周帝王纪年。在列国中,则以诸侯纪年,如周平王三十一年和楚武王元年都是指公元前740年(见“中国历史纪年表·十二诸侯”,“周·春秋纪年表”)。
2、年号纪年法。年号纪年法是帝王纪年法的继续,自从汉武帝(刘彻)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开始,以后我国历代帝王就都用年号纪年了。例如,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他的统治时期就用“贞观”纪年,贞观年间指的就是公元627年至公元649年。从西汉的汉武帝到清朝的宣统皇帝,我国历史上共有600多个年号。有的皇帝有好多个年号,如唐高宗李治有14个年号,武则天有17个年号。明清的诸位皇帝都是使用一个年号。如明成祖一直使用“永乐”年号。因此,明清两朝时也就以年号作为皇帝的代称了。例如“崇祯帝”、“康熙帝”、“乾隆帝”等等。但在历史书籍中通常用“双时法”,即将公元纪年附在后面,如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帝王纪年法也是如此。
3、干支纪年法。我国古代使用的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照一定的顺序,配对组成的纪年法。甲、乙、丙、丁、戊、巳、庚、辛、壬。癸组成了天干;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年轮回一次,称一甲子,周而复始。该种方法始于汉代,是我国古代文史资料记事用的纪年标准,与年号纪年法并用。在我国的历史教科书里,该纪年法多用于近代史方面。例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庚子赔款、辛亥革命等。干支纪年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凡是甲字开头的,公元年代的末位数必然是4,乙字开头的是5,丙为6……辛为1……依次类推。例如: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发生于甲子年,即184年;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年是1894年。又如《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901年;辛亥革命则发生在1911年,其尾数皆相同。
4、公元纪年法。是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公元就是公历纪年,公元元年是开始纪年的标志,相传这一年是传说中耶稣的诞生年。由公元元年开始,向前推算称之为公元前X年,向后推算称为公元×年(可以省略“公元”二字)。从推算的数字中可以看出,公元前的年代,数字越大,距今越远;公元后的年代则正好相反,数字越大,则距今越近。这种纪年方法在欧洲6世纪时开始使用,全世界普遍使用则是在公元1400年前后。我国是在辛亥革命后才使用公历的。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会上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9月27日,我国政府决定,把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Ⅱ 历史上的甲子年发生的重大事件

最近的甲子年有1924年、1984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如下:

1、1924年夏慕尼冬季奥运会

1921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于1924年在法国的夏蒙尼举行“1924国际冬季体育运动周”活动,在这项活动结束两年后,国际奥委会正式确认这届比赛为第一届冬季奥运会。

2、1924年巴黎奥运会

第8届奥运会即1924年巴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24年正值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30周年,首次引入了“更快、更高、更强”(Citius, Altius, Fortius)的奥林匹克格言,并第一次在闭幕式上同时升起国际奥委会、本届奥运会主办国和下届奥运会主办国的国旗,并由此成为历届奥运会闭幕式的惯例。

3、中国工商银行成立

中国工商银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简称ICBC ,工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总行位于北京复兴门内大街55号,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国家副部级单位。

4、1984年因斯布鲁克冬季残奥会

1984年因斯布鲁克冬季残奥会是第3届冬季残奥会,于1984年1月14日至20日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举办。

5、1984年萨拉热窝冬季奥运会

1984年2月8~19日在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举行。

这是冬季奥运会第一来到社会主义国家,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次在社会主义国家举办的冬季奥运会,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击败日本的札幌和瑞典法伦/哥特堡获得第十四届冬奥会的举办权。

Ⅲ 历史上甲子年开始于那一年

第一个甲子年是汉安帝延光三年甲子岁(公历124年)。

中国历史上使用甲子(干支)用于纪年,始于汉代。秦汉之前和汉初,人们使用岁星纪年,所谓岁在焉逢摄提格、端蒙单阏、游兆执徐之类的,其焉逢、端蒙、游兆等为岁阳,摄提格、单阏、执徐等为岁阴,在汉武帝改历,实行太初历时,仍使用的太岁纪年。

因此有“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从汉武帝后,已开始有使用甲子来纪岁,但这一时期存在岁星与甲子转换的混乱,有的加一超辰,有的加多超辰,有的没加,比如直接用岁阳、岁阴将太初元年转换为甲子纪年,则为甲寅。

但此时期存在将太初元年的甲子纪年标为丙子的,也有标为丁丑的等。直到汉章帝元和二年二月,皇帝颁布新历,用《四分历》,固定下来太初元年,岁在丁丑,汉兴元年,岁在乙未。由此正式使用甲子(干支)纪年方式,废止岁星纪年。

(3)甲子纪年法的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春秋战国时期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而十二辰纪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始又用干支来纪年。

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它是一种阳历。

此外,干支注记时间的方式起码还从殷历开始,附加在各个朝代至今所制定的阴阳历中,两种历法同时并用。

干支注记时间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以天干和地支组成共60个干支纪年(详见上文序列表中的表格)(或见下文五行、属相),以此往复,60年为一个轮回。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60是10、12的最小公倍数,所以每60年为一周期)。

如1644年大概为甲申年,60年后的1704年同为甲申年,300年后的1944年仍为甲申年。注意以上只是大概对应,因公历和干支历是不同的历法,年份起点不同。

Ⅳ 中国六十甲子纪年法的由来和根据

甲子纪年法
又名干支纪年法。在太乙数中,每个甲子是分为三元,1984年后为甲子下元。我国用甲子来纪年。由十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以十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和十二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六十组,周而复始循环使用。现在的干支年建寅。 计算方法是西历年份减3后除10的余数为干,除12的余数为支,其中。1为甲为子 甲子纪年法有一缺陷,即每六十年就有一个重复的年号,因此,古人又以帝号纪年。现在,甲子纪年法仍为我国农历纪年所采用。 开始时间从黄帝时开始。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先民对自然世界的诠释. 天干地支: 也称"干支",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的合称。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十天干的含义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十二地支的含义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六十甲子: 用十干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 十干的"乙、丁、已、辛、癸"和十二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 共配成六十组,称为《六十甲子》 [1]六十甲子顺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甲子纳音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又每两组配一纳音五行。 甲子、乙丑,配海中金; 丙寅、丁卯,配炉中火; 戊辰、己巳,配大林木; 庚午、辛未,配路旁土; 壬申、癸酉,配剑锋金; 甲戌、乙亥,配山头火; 丙子、丁丑,配洞下水; 戊寅、己卯,配城墙土; 庚辰、辛巳,配白腊金; 壬午、癸未,配杨柳木; 甲申、乙酉,配泉中水; 丙戌、丁亥,配屋上土; 戊子、己丑,配霹雷火; 庚寅、辛卯,配松柏木; 壬辰、癸巳,配常流水; 甲午、乙未,配沙中金; 丙申、丁酉,配山下火; 戊戌、己亥,配平地木; 庚子、辛丑,配壁上土; 壬寅、癸卯,配金箔金; 甲辰、乙巳,配佛灯火; 丙午、丁未,配天河水; 戊申、己酉,配大驿土; 庚戌、辛亥,配钗钏金; 壬子、癸丑,配桑松木; 甲寅、乙卯,配大溪水; 丙辰、丁巳,配沙中土; 戊午、己未,配天上火; 庚申、辛酉,配石榴木; 壬戌、癸亥,配大海水。 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干支最初是用来纪日的,后来多用来纪年,现在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 使用方法: 一·记年 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後(俗称“六十甲子”),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二·记月 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正月是由寅开始,二月是卯,三月是辰....直至十二月丑〉 然後依次与天干组合,开头的一年的正月是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如此类推。 如同上表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三·记日 按顺序先後排列,两个月六十日,刚好一个干支的周期。 四·记时 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23:00~1:00为子时;1:00~3:00为丑时……21:00~23:00为亥时。

Ⅳ 甲子纪年法的介绍

又名干支纪年法抄。在太乙数中袭,每个甲子是分为三元,1984年后为甲子下元。我国用甲子来纪年。由十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以十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和十二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六十组,周而复始循环使用。现在的干支年建寅。

Ⅵ 甲子纪年从那一年开始的

目前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是公元前841年,当年是庚申年。公元前837年是甲子年

Ⅶ 历史上的纪年法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的纪年法,我总结了一下,如下:
一、王公年次纪年法。
二、年号纪年法。
三、干支纪年法。
四、生肖纪年法。
五、民国纪年法。

Ⅷ 历史上的纪年法具体是什么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方法一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方法二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雁荡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
方法三
(3)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方法四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e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旷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Ⅸ 六十甲子纪年法相对公元记年表

六十甲子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

公元记年表年份(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下面的干支表便得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干支序号数加60。

例如1929年为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在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年。

干支表如下图:

拓展资料:

六十甲子是中国人民一个古老的发明创造,又称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

六十甲子也指道家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作为称呼这些神的名字。

关于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 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据说,天干地支的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轩辕时期的大挠氏。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商朝第30代国王)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

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的建元年号。

阅读全文

与甲子纪年法的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