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数学历史上重大事件
第一次数学危机
起因
00毕达哥拉斯学派主张“数”是万物的本原、始基,而宇宙中一切现象都可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在希帕索斯悖论发现之前,人们仅认识到自然数和有理数,有理数理论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数学规范,希帕索斯发现的无理数,暴露了原有数学规范的局限性。由此看来,希帕索斯悖论是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而造成的。
经过
00公元前5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成员希帕索斯(470B.C.前后)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与一直角边是不可公度的,它们的比不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这一发现不仅严重触犯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同时也冲击了当时希腊人的普遍见解,因此在当时它就直接导致了认识上的“危机”。希帕索斯的这一发现,史称“希帕索斯悖论”,从而触发了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
影响
00希帕索斯的发现,促使人们进一步去认识和理解无理数。但是,基于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毕达哥拉斯学派及以后的古希腊的数学家们没有也不可能建立严格的无理数理论,他们对无理数的问题基本上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放弃对数的算术处理,代之以几何处理,从而开始了几何优先发展的时期,在此后两千年间,希腊的几何学几乎成了全部数学的基础。当然,这种将整个数学捆绑在几何上的狭隘作法,对数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00希帕索斯的发现,说明直觉和经验不一定靠得住,而推理和证明才是可靠的,这就导致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和欧几里德几何体系的建立。
编辑本段
第二次数学危机
起因
00十七世纪末,牛顿和莱布尼兹创立的微积分理论在实践中取得了成 第二次数学危机功的应用,大部分数学家对于这一理论的可靠性深信不移。但是,当时的微积分理论主要是建立在无穷小分析之上的,而无穷小分析后来证明是包含逻辑矛盾的。
经过
001734年,英国大主教贝克莱发表了《分析学者,或致一个不信教的数学家。其中审查现代分析的对象、原则与推断是否比之宗教的神秘与教条,构思更为清楚,或推理更为明显》一书,对当时的微积分学说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说牛顿先认为无穷小量不是零,然后又让它等于零,这违背了背反律,并且所得到的流数实际上是0/0,是“依靠双重错误你得到了虽然不科学却是正确的结果”,这是因为错误互相抵偿的缘故。在数学史上,称之为“贝克莱悖论”。这一悖论的发现,在当时引起了一定的思想混乱,导致了数学史上的第二次危机,引起了持续200多年的微积分基础理论的争论。
00贝克莱攻击“无穷小”,其目的是为宗教神学作论证,而作为“贝克莱悖论”本身,则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因为数学要按照形式逻辑的不矛盾律来思维,不能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既承认不等于零,又承认等于零。但是,事物的运动以其终点为极限,运动的结果在量上等于零,而在起点上则不等于零,这是事物运动的两个方面,不应纳入同一思维过程,如果把它们机械地联结起来,必然会导致思维中的悖论。贝克莱悖论产生的原因在于无穷小量的辨证性与数学方法的形式特性的矛盾。
影响
00第二次数学危机的产物——分析基础理论的严密化与集合论的创立。
00“贝克莱悖论”提出以后,许多著名数学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探索,试图把微积分重新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法国数学家柯西是数学分析的集大成者,通过《分析教程》(1821)、《无穷小计算讲义》(1823)、《无穷小计算在几何中的应用》(1826)这几部著作,柯西建立起以极限为基础的现代微积分体系。但柯西的体系仍有尚待改进之处。比如:他关于极限的语言尚显模糊,依靠了运动、几何直观的东西;缺乏实数理论。德国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是数学分析基础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改进了波尔查诺、阿贝尔、柯西的方法,首次用“ε—δ”方法叙述了微积分中一系列重要概念如极限、连续、导数和积分等,建立了该学科的严格体系。“ε—δ”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于微积分,标志着微积分算术化的完成。为了建立极限理论的基本定理,不少数学家开始给出无理数的严格定义。1860年,魏尔斯特拉斯提出用递增有界数列来定义无理数;1872年,戴德金提出用分割来定义无理数;1883年,康托尔提出用基本序列来定义无理数;等等。这些定义,从不同的侧面深刻揭示了无理数的本质,从而建立了严格的实数理论,彻底消除了希帕索斯悖论,把极限理论建立在严格的实数理论的基础上,并进而导致集合论的诞生。
编辑本段
第三次数学危机
起因
00魏尔斯特拉斯用排除无穷小量的办法来解决贝克莱悖论,而在上世纪60年代,鲁滨逊又把无穷小量请了回来,引进了超实数的概念,从而建立了非标准分析,同样也能精确地描述微积分,进而也解决了贝克莱悖论。但必须注意到,贝克莱悖论只是在相对意义下得到了解决,因为实数理论的无矛盾性归结为集合论的无矛盾性,而集合论的无矛盾性至今仍未彻底解决。
经过
00经过第一、二次数学危机,人们把数学基础理论的无矛盾性,归结为集 第三次数学危机合论的无矛盾性,集合论已成为整个现代数学的逻辑基础,数学这座富丽堂皇的大厦就算竣工了。看来集合论似乎是不会有矛盾的,数学的严格性的目标快要达到了,数学家们几乎都为这一成就自鸣得意。法国著名数学家庞加莱(1854—1912)于1900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数学家会议上夸耀道:“现在可以说,(数学)绝对的严密性是已经达到了”。然而,事隔不到两年,英国著名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罗素(1872—1970)即宣布了一条惊人的消息:集合论是自相矛盾的,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的严密性!史称“罗素悖论”。1918年,罗素把这个悖论通俗化,成为理发师悖论。罗素悖论的发现,无异于晴天劈雳,把人们从美梦中惊醒。罗素悖论以及集合论中其它一些悖论,深入到集合论的理论基础之中,从而从根本上危及了整个数学体系的确定性和严密性。于是在数学和逻辑学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形成了数学史上的第三次危机。
00产生集合论悖论的原因在于集合的辨证性与数学方法的形式特性或者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的矛盾。如产生罗素悖论的原因,就在于概括原则造集的任意性与生成集合的客观规则的非任意性之间的矛盾。
影响
00第三次数学危机的产物——数理逻辑的发展与一批现代数学的产生。
00为了解决第三次数学危机,数学家们作了不同的努力。由于他们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所遵循的途径不同,所以在本世纪初就形成了不同的数学哲学流派,这就是以罗素为首的逻辑主义学派、以布劳威尔(1881—1966)为首的直觉主义学派和以希尔伯特为首的形式主义学派。这三大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把数学基础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三大学派的数学成果首先表现在数理逻辑学科的形成和它的现代分支——证明论等——的形成上。
00为了排除集合论悖论,罗素提出了类型论,策梅罗提出了第一个集合论公理系统,后经弗伦克尔加以修改和补充,得到常用的策梅罗——弗伦克尔集合论公理体系,以后又经伯奈斯和哥德尔进一步改进和简化,得到伯奈斯——哥德尔集合论公理体系。希尔伯特还建立了元数学。作为对集合论悖论研究的直接成果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00美国杰出数学家哥德尔于本世纪30年代提出了不完全性定理。他指出:一个包含逻辑和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如果是协调的,则是不完全的,亦即无矛盾性不可能在本系统内确立;如果初等算术系统是协调的,则协调性在算术系统内是不可能证明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无可辩驳地揭示了形式主义系统的局限性,从数学上证明了企图以形式主义的技术方法一劳永逸地解决悖论问题的不可能性。它实际上告诉人们,任何想要为数学找到绝对可靠的基础,从而彻底避免悖论的种种企图都是徒劳无益的,哥德尔定理是数理逻辑、人工智能、集合论的基石,是数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美国著名数学家冯·诺伊曼说过:“哥德尔在现代逻辑中的成就是非凡的、不朽的——它的不朽甚至超过了纪念碑,它是一个里程碑,在可以望见的地方和可以望见的未来中永远存在的纪念碑”。
00时至今日,第三次数学危机还不能说已从根本上消除了,因为数学基础和数理逻辑的许多重要课题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然而,人们正向根本解决的目标逐渐接近。可以预料,在这个过程中还将产生许多新的重要成果。
00发现和提出悖论并加以研究,对于数学基础、逻辑学和哲学都有重要意义。正如塔斯基(1901— )所指出的:“必须强调的是,悖论在建立现代演绎科学的基础上占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地位。正如集合论的悖论,特别是罗素悖论成为逻辑和数学相容性形式化的起点一样,撒谎者悖论及其语义学悖论导致了理论语义学的发展。”
http://ke..com/view/29395.htm
Ⅱ 有关于数学计算的历史的小故事
1、数字“”的故事
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
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于是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住,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2、田忌赛马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3、影子测量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4、喝水
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如果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那么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够了。孙悟空想着想着,眼前就出现了一户人家,门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孙悟空连忙上前,准备把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却说:“大圣且慢,如果您想喝这杯奶就必须回答对一道数学题。”
孙悟空想,不就一道数学题吗,难不倒俺老孙。孙悟空就答应了。那位主人家出题: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满水,再喝1/3,又加满水,最后把这杯饮料全喝下,问你喝的牛奶和水哪个多些?为什么?
5、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着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Ⅲ 数学的历史
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亦被古希腊学者视为哲学之起点。数学的希腊语μαθηματικ??(mathematikós)意思是“学问的基础”,源于μ?θημα(máthema)(“科学,知识,学问”)。
数学的演进大约可以看成是抽象化的持续发展,或是题材的延展。第一个被抽象化的概念大概是数字,其对两个苹果及两个橘子之间有某样相同事物的认知是人类思想的一大突破。
除了认知到如何去数实际物质的数量,史前的人类亦了解了如何去数抽象物质的数量,如时间-日、季节和年。算术(加减乘除)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古代的石碑亦证实了当时已有几何的知识。
更进一步则需要写作或其他可记录数字的系统,如符木或于印加帝国内用来储存数据的奇普。历史上曾有过许多且分歧的记数系统。
从历史时代的一开始,数学内的主要原理是为了做税务和贸易等相关计算,为了了解数字间的关系,为了测量土地,以及为了预测天文事件而形成的。这些需要可以简单地被概括为数学对数量、结构、空间及时间方面的研究。
到了16世纪,算术、初等代数、以及三角学等初等数学已大体完备。17世纪变量概念的产生使人们开始研究变化中的量与量的互相关系和图形间的互相变换。在研究经典力学的过程中,微积分的方法被发明。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研究数学基础而产生的集合论和数理逻辑等也开始慢慢发展。
数学从古至今便一直不断地延展,且与科学有丰富的相互作用,并使两者都得到好处。数学在历史上有着许多的发现,并且直至今日都还不断地发现中。依据Mikhail
B.
Sevryuk于美国数学会通报2006年1月的期刊中所说,“存在于数学评论数据库中论文和书籍的数量自1940年(数学评论的创刊年份)现已超过了一百九十万份,而且每年还增加超过七万五千份的细目。此一学海的绝大部份为新的数学定理及其证明。”
Ⅳ 数学发展史上的小故事
Ⅳ 有谁知道数学历史中的重大事件 比如三大危机之类
理发师悖论
由著名数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A.W. Russell,1872—1970)提出的悖论与之相似:
在内某个城市容中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我对各位表示热诚欢迎!”来找他刮脸的人络绎不绝,自然都是那些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可是,有一天,这位理发师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胡子长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你们看他能不能给他自己刮脸呢?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他就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要给自己刮脸,而如果他给自己刮脸呢?他又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脸。
1900年前后,在数学的集合论中出现了三个著名悖论,理发师悖论就是罗素悖论的一种通俗表达方式。此外罗素悖论还有康托尔悖论、布拉利—福尔蒂悖论。这些悖论特别是罗素悖论,在当时的数学界与逻辑界内引起了极大震动。触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Ⅵ 谁知道有哪些数学史上有名的规律题
规律,有宏观有微观,有一看就意义深刻的规律,有不是那么显著的规律
高斯关于素数分布的猜测
级数的收敛问题
使用PDE描述物理模型
都算是找规律
这些是伟大的规律
那些渺小的规律我就不提了,那个或许叫数学趣史
Ⅶ 求一篇历史数学重大事件记
前言 20 世纪的化学究其本质来说与19 世纪有显著的不同。在19 世纪,道尔顿的原子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都是工作在原子的层次上,其他化学大师如贝采里乌斯、康尼查罗的工作莫不与原子量的测定有关。所以恩格斯说: “在19 世纪,对于化学家是原子的世纪。”但是到20 世纪情况变了,原子的地盘已被物理学家夺走,化学家主要耕耘在分子的层次上。 可是,若要使化学真正取得进步,还须借助物理上的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成果。决定性的时期还是19 世纪的最后几年到20 世纪的最初25 年。这个时期物理上出现了三大成就。一是1901 年普朗克的量子论和1924 年到1925 年的量子力学;二是1905 年到1915 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三是原子核物理,知道原子里面有电子、原子核,原子核里面有中子、质子,原子核也能变化。 19 世纪最后10 年发现了电子,发现了放射性,一直到20 世纪初,把原子模型建立起来,把原子结构建立起来,从而对分子结构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化学才能迅速发展起来。若从这个观点来理解20 世纪前25 年无机化学的衰落、分析化学的停滞不前、德国有机化学家忽视理论吃了大亏,就不足为奇了。 20 世纪共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是1914 年到1918 年,作战方式以毒气和炸药为主,可以说是打了一场化学战;第二次是在1939 年到1945 年,主要以飞机、舰艇和雷达为战争手段,可以说是打了一场物理战。两次世界大战都说明了科学技术对国防的重要性。 20 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作用范围之广、产生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目前在全世界内,正在进行着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形成了一系列高新技术部门。化学也是如此,二战后的化学犹如一匹飞奔的骏马,它具有传统上的四条腿:无机、有机、分析和物化,如今不仅每条腿上长出许多小腿,而且又添上了微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两翼,真是鹏程万里。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 5 次伟大的革命。1945—1955 年,第一个10 年,是以核能释放为标志,人类开始了利用核能的新时代。1955—1965 年,是以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摆脱了地球引力,飞向外层空间的进军;1965—1975 年,第三个10 年,是以1973 年重组DNA 实验的成功为标志,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1975—1985 年,第四个10 年,是以微处理机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为标志,揭开了扩大人脑能力的新篇章;1985—1995 年,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第五个10 年,是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在这一段时间内,化学经历了哪几次革命,目前还搞不清楚,但有一个事实可以说明问题。那就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合成的分子数目已超过了1000 万,实现了有机合成化学开山大师贝特洛一个世纪前的伟大预言,在“老的自然界”旁边,再放进一个“新的自然界”。将来的发展难以预计,但从已取得的成就而论,这个“新的自然界”,从数量和类别上讲,将远远超过“老的自然界”。 当代科技发展有两种形式:一是突破,二是融合。突破是研究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和科技成果来发展充实原有的科学规律和科技成果。比如现代化学与18、19 世纪时期的经典化学比较起来,它的显著特点是从宏观进入微观,从静态研究进入动态研究,从个别、细致研究发展到相互渗透、联系的研究。例如,从宏观动力学发展到微观动力学,从平衡态热力学发展到非平衡态热 力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在继续发展的同时,逐步 趋向综合,C60的发现使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传统的栏栅已经消失了。如今分析化学,还是分析物理已很难区分。化学研究的成果以及各种科技领域的广泛渗透直接促进了高分子化学、量子化学、环境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新兴和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鉴于物理化学已经发展成庞大的分支,在本书没有专设物理化学而是把化学动力学、化学热力学、结构化学、量子化学、电化学、光化学独立成专章。药物化学亦已从有机化学中独立出来。 另一方面,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的战略来解决各种问题,这就导致了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最终结成了具有确定的特有概念和方法论的新学科和新领域,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系列。例如,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需要从人文社会科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化学、生物学等角度综合研究,这就导致了新学科——环境科学的诞生。增产粮食不能仅仅通过耕种新垦土地而是需要科学,化学起着中心的作用。为此,本书专设化学与粮食一章。 如前所述,编写这样一部化学史确有一定的难度,但非异想天开。我之所以立意编写现代化学史,主要是出于教学需要。笔者自80年代以来开设近现代化学史,曾以〔美〕A. A. Ihde 编写的“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chemistry”为蓝本进行教学,结果研究生不满意,认为教材落后,难以反映现代化学成就。逼得我搜集资料重写教材。后来由于到年龄退休,搁置下来了。决定的进展是在1995 年下半年,江西教育出版社段少文副社长向我约稿,编写《20世纪化学史》,原订一年完成,实际上写了两年。困难在于对 80年代以来化学发展状况若明若暗,难以下笔。
前言 20 世纪的化学究其本质来说与19 世纪有显著的不同。在19 世纪,道尔顿的原子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都是工作在原子的层次上,其他化学大师如贝采里乌斯、康尼查罗的工作莫不与原子量的测定有关。所以恩格斯说: “在19 世纪,对于化学家是原子的世纪。”但是到20 世纪情况变了,原子的地盘已被物理学家夺走,化学家主要耕耘在分子的层次上。 可是,若要使化学真正取得进步,还须借助物理上的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成果。决定性的时期还是19 世纪的最后几年到20 世纪的最初25 年。这个时期物理上出现了三大成就。一是1901 年普朗克的量子论和1924 年到1925 年的量子力学;二是1905 年到1915 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三是原子核物理,知道原子里面有电子、原子核,原子核里面有中子、质子,原子核也能变化。 19 世纪最后10 年发现了电子,发现了放射性,一直到20 世纪初,把原子模型建立起来,把原子结构建立起来,从而对分子结构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化学才能迅速发展起来。若从这个观点来理解20 世纪前25 年无机化学的衰落、分析化学的停滞不前、德国有机化学家忽视理论吃了大亏,就不足为奇了。 20 世纪共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是1914 年到1918 年,作战方式以毒气和炸药为主,可以说是打了一场化学战;第二次是在1939 年到1945 年,主要以飞机、舰艇和雷达为战争手段,可以说是打了一场物理战。两次世界大战都说明了科学技术对国防的重要性。 20 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作用范围之广、产生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目前在全世界内,正在进行着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形成了一系列高新技术部门。化学也是如此,二战后的化学犹如一匹飞奔的骏马,它具有传统上的四条腿:无机、有机、分析和物化,如今不仅每条腿上长出许多小腿,而且又添上了微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两翼,真是鹏程万里。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 5 次伟大的革命。1945—1955 年,第一个10 年,是以核能释放为标志,人类开始了利用核能的新时代。1955—1965 年,是以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摆脱了地球引力,飞向外层空间的进军;1965—1975 年,第三个10 年,是以1973 年重组DNA 实验的成功为标志,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1975—1985 年,第四个10 年,是以微处理机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为标志,揭开了扩大人脑能力的新篇章;1985—1995 年,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第五个10 年,是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在这一段时间内,化学经历了哪几次革命,目前还搞不清楚,但有一个事实可以说明问题。那就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合成的分子数目已超过了1000 万,实现了有机合成化学开山大师贝特洛一个世纪前的伟大预言,在“老的自然界”旁边,再放进一个“新的自然界”。将来的发展难以预计,但从已取得的成就而论,这个“新的自然界”,从数量和类别上讲,将远远超过“老的自然界”。 当代科技发展有两种形式:一是突破,二是融合。突破是研究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和科技成果来发展充实原有的科学规律和科技成果。比如现代化学与18、19 世纪时期的经典化学比较起来,它的显著特点是从宏观进入微观,从静态研究进入动态研究,从个别、细致研究发展到相互渗透、联系的研究。例如,从宏观动力学发展到微观动力学,从平衡态热力学发展到非平衡态热 力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在继续发展的同时,逐步 趋向综合,C60的发现使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传统的栏栅已经消失了。如今分析化学,还是分析物理已很难区分。化学研究的成果以及各种科技领域的广泛渗透直接促进了高分子化学、量子化学、环境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新兴和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鉴于物理化学已经发展成庞大的分支,在本书没有专设物理化学而是把化学动力学、化学热力学、结构化学、量子化学、电化学、光化学独立成专章。药物化学亦已从有机化学中独立出来。 另一方面,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的战略来解决各种问题,这就导致了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最终结成了具有确定的特有概念和方法论的新学科和新领域,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系列。例如,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需要从人文社会科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化学、生物学等角度综合研究,这就导致了新学科——环境科学的诞生。增产粮食不能仅仅通过耕种新垦土地而是需要科学,化学起着中心的作用。为此,本书专设化学与粮食一章。 如前所述,编写这样一部化学史确有一定的难度,但非异想天开。我之所以立意编写现代化学史,主要是出于教学需要。笔者自80年代以来开设近现代化学史,曾以〔美〕A. A. Ihde 编写的“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chemistry”为蓝本进行教学,结果研究生不满意,认为教材落后,难以反映现代化学成就。逼得我搜集资料重写教材。后来由于到年龄退休,搁置下来了。决定的进展是在1995 年下半年,江西教育出版社段少文副社长向我约稿,编写《20世纪化学史》,原订一年完成,实际上写了两年。困难在于对 80年代以来化学发展状况若明若暗,难以下笔。
Ⅷ 怎么记那些没有规律的历史时间
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是第一步,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但是有记忆历史知识是有技巧的,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
笔者总结了十种方法,如果学会用活,则能做到举一反三,星火燎原。
一、 等差数列记忆法即根据历史年代排列所呈现的数学规律来记忆。
例如,《辛丑条约》签订、辛亥革命爆发、中共诞生、九一八事变发生,这四个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1901年、1911年、1921年、1931年,这四个数字恰好组成了一个以10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二、数字表示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
如: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可概括为一奠,二每,三利。一奠:奠定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二每指把全国每户人家、每个地方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三利指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三、提取字眼法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如: 《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五亿(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
四、谐音趣味记忆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
如:我们记忆英国光荣革命的时间(1688)可用谐音:一路发发;记忆克利期提尼这个名字,可设想克里是你姨,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五、关键字词法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如:我们记忆必修I《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可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①背景;②发展③灭亡。①背景:经济(工商业发展);政治(氏族制度瓦解);地理(小国、海洋)②发展:三次改革(奠基:梭伦,确立:克利期提尼,繁荣:伯利克里③灭亡:雅典民主的局限;政治经济发展。
六、概括记忆法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
如:将必修I《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可概括为:①前提:光荣革命,②确立:《权利法案》;③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这样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知识就容易掌握了。
七、图表记忆法的特点是借助图表,调动视觉功能,去启发想象力,它能化繁为简,可以一目了然地反映历史的演变轨迹,可以把历史知识凝聚成点,化点为面,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
八、归类记忆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单元或总复习。历史课本的内容十分繁复,孤立地去死记硬背历史基础知识,必然弄得头晕脑胀,结果还是糊里糊涂“一锅粥”。
如果采取归类记忆法,把历史基础知识分门别类地、按问题的性质依次归纳到一起,捋出一条条线索,就便于记忆了。这叫归类记忆法。比如,要记忆新课程必修I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包括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然后回忆秦朝是如何首创?汉至元是如何加强?明清如何强化?这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就一目了然了。九、比较记忆法。
这种方法适宜记忆那些历史上经常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像战争、政治改革、不平等条约等等。这类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事件,彼此之间,或因其性质相同,或因其表现形式相似,记忆中往往容易互相混淆。比较记忆法最能克服混淆。比较,可以明显地揭示出历史事件彼此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突出它们各自的特征,这就便于对它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如我们将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的比较——同:蓄谋已久、为摆脱国内危机、制造大屠杀等;异:结果不同、抗战的规模不同、抗战的方式不同——然后记忆,既能牢固记忆,又能加深理解,—举两得。
十、网络记忆法。
这种方法适宜记忆一个或一些复杂的历史事件,靠机械识记的方法去死记硬背,留在脑海里的印象是杂乱无章,模糊不清的,回忆起来也必然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如果我们经过认真分析,首先找出这个或这些历史事件有几个要点,再进一步弄清这几个要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形成一个网络,就便于记住了。当需要回忆的时候,只要把这个网络撒开,储存在脑里的有关这个历史事件的印象,就会完整、准确、清晰、迅速地重现。这就是网络记忆法。比如:要记忆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可先编织知识网络为:1.时间范围:1840-1949。2.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两个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4.两个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5.两个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6.三个统治政权: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思考:每个政权统治时期可以分为哪几个小时期)。
总之,学生要提高识记效果首先要“五到”(耳、手、口、眼、心),“五到”是前提和基础,学生所获得的有效信息,很大一部分来自课堂。其次,历史事件的时间不是单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我们在学习中能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相似、相连和相关的联系,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联系,去理解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就可以避免死记硬背,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