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传统生活与科学理论相悖,我们如何决定
当理论与事实相悖
偶然翻阅《北京晚报》,看到一个连载:王二的经济学故事。因为说到地租,一个我曾写过专书(《租佃关系新论》),也始终在关心的问题,就没有放过。
作者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郭凯,他写道:
(从前)有个人叫王二,家里祖祖辈辈,因为没地,只能找村里的地主黄世仁租地种。黄世仁虽是一个地主,但不是一个恶霸,找他租地,每年的租子就是按市价走的,绝对没有任何欺负乡亲的做法。黄世仁自己也下地干活,干得和其他佃户一样努力,绝对不是好吃懒做的那种地主。
这样的一个村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最优的:产权清晰,激励明确,市场的原则得到尊重,没有强买强卖,所有人都在勤奋工作,粮食的产量一点都不低。宏观地看,这简直可以算是一个样板村。
看到这里,可以说是“头头是道”,再往下看,似乎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但这个村子里有一个大问题。不管村里的佃户怎么起早贪黑地干,他们总是富不起来。原因很简单,如果收成上去了,土地的租子也会上去。这还不是黄世仁心狠加价,黄世仁其实从来不主动加价,而是市价就是这样。地租这东西,一直都是水涨船高,收成上去了,地租也会上升。
再仔细一看,这样一个村子也可能会是危机重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高度不均,绝大多数辛苦劳作的佃户,一年到头大部分的收入都得用来交租,而这些佃户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梦想却屡屡被高涨的地价给打破(《佃户和房奴》,《北京晚报》,2012.8.5)。
简而言之,结论就是两个:一,地主地租会越来越高,二,农村只会两极分化。
大概经济学理论就是这样说的,而且,西方的和东方的理论就此拧到了一块儿。但是,中国的历史事实呢?
“两极分化”是一个极不清晰也难以数量化的概念,老一辈学者章有义等人早已证明,长时期以来地主占用土地的比例,一直处于一个稳定的水平上,中国历史上不知何时有过两极分化(《租佃关系新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页187),所以我们就不做专门的讨论。
就“地租剥削”而言,据美国、中国包括台湾学者研究,清代的地租不是越来越高了,反而有下降的趋势。这里,事实可就与那些理论相悖了!
举例来说,依据现有的材料,清代地租的租额是在不断下降的,在大多数时期,下调幅度一般是在二十个百分点以上。它们在不同时期分别是∶
明代末年∶下调为八成多;
十八世纪∶七成五左右;
十九世纪∶八成左右。
按道理来说,租额的变化是累加的,即下一个改动要追加在前一个改动之上,可惜的是缺少这样长期变动的记录。所以我们只能列出各个时期的百分比,而不作追加的计算。就是这样,地租额的变动也是很可观的了。
另一方面,不但地租的原额和现额之间存在差别,实际征收到的数额,也下降了∶
十六世纪下叶至十七世纪上叶的明代末年,约为八九成;
十七世纪下叶至十八世纪上叶的清代前期,七八成;
十八世纪下叶,六七成;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上叶,七八成;
十九世纪下叶,约为六七成;
十九世纪末,降为五六成。
如果把这两个数列“拧”在一起,就会看到,实际收租数额将会更低;而且这一实收比率是越来越低,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山东孔府和直隶旗地,十八世纪中叶的五成左右和十八世纪末的三至五成,并未列入)。
另一方面,张五常也提出了他的“佃农理论”:随着某一地主土地由个别佃户向着更多的佃户出租,租率将会下降,而总产出却可能上升(《佃农理论》,商务印书馆,北京,2000;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实打实的“历史理论”,而非一意务虚的“社会科学理论”)。如果在这句话前边加上“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后边所发生的,不正是清代中国的历史事实吗(《租佃关系新论》,页29~30、页188~189)?
那么,究竟是社会科学理论“对”,还是历史事实“对”呢?
我们如何面对这种理论与事实的相悖?
进一步说,在现实生活中,能不能由社会科学理论决定一切?
那,是不是会把异常复杂的人类社会看得太简单了?
它不但是对社会科学理论的一种迷信,而且大多岂不都是从外国传来的东西?
近二十年来,这些西方理论究竟解决了中国的什么问题?
最近几年,我曾在几个场合批评这种“洋片儿汤”迷信,并呼吁学者们(特别是我们这一代学者)着手总结自己的、中国的理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三十年过去了,难道我们还不该做一点自己的总结,难道甘于一辈子毫无建树,只做一个“闻香族”么?
最近我在《华夏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西洋理论的过度吹捧》,就表示说:
中国人的“崇洋媚外”,至今已达到一个“极点”,好像不跟在外国人后头,就不能“验明正身”,不能“扶正”一样。在中国研究日益重要,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的中心问题”之际,我们正该重新反省,是否应建设一套中国学,发明一些中国理论?于此,也该对那些掺了水的洋玩意,这一种“文化侵略”,说一声“可以休矣”,至少,也该让它“靠边站站”了(《华夏时报》7.27)?
我还要说明的一点是,所谓“中国自己的理论建设”,并不是所谓理论的“本土化”,——那好像是把一个“洋片儿汤”中国化了,或者说拿中国材料重新说明一遍,——我们并不是那个意思。
总而言之,西方经济学不可不知,但不可迷信,更不可以为现实世界就是由科学理论所构成的。它有如盲人摸象,摸到大腿,说是柱子,就已蛮好,别的就不好说,——这是不是由于,它本身即为一种单一元素的分析方法,所难以避免的呢。
《华夏时报》2012.8.8专栏文章(标题为“地租剥削的清朝事实”)
佚史氏曰:以下一段,是我在此文发表后看到的(它从写到发,前后只用了三天时间):
(相对于各种考虑和理论模型来说,美国)总统说:“没有什么可以取代事实。”他要去承认他有生以来犯下的最大的错误,然而,此时的他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有总统风范(丹·布朗《骗局》,按:他的另一本小说是《达·芬奇密码》)。
『贰』 郭凯的人物简介
郭 凯,男,1971年10月出生,湖南永州市人。教育学博士,现任广东教育学院副版教授、教育系副主任。权
1992年9月—1996年7月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攻读学校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6年9月—1999年7月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攻读中小学管理专业,获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2003年9月—2006年7月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职攻读教育学原理专业 ,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9年7月至今,在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任教。
『叁』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的学院师资
学院有着完整系统的教学科研网络,有着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有一批年龄职称结构佳,学缘学历结构优、创新意识强的学术梯队。教师84人,教授9人、副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2人,博士14人在读博士11人、占全院教师比例达25%;硕士及以上58人、占全院教师比例69%;青年教师中获得硕士比例达86.5%。专任教师中,设有结构工程楚天学者岗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省跨世纪学术骨干2人,湖北工业大学特聘教授1名,顾问教授1名,学科带头人2人,学术骨干8人。 建筑工程系
·蔡 洁·范小平·胡军安·侯景军·刘耀东·邓友生·苏 骏·夏冬桃·白应华·陈月顺·毛 云·阖宝善·柯长仁·刘开敏·陈升平·余天庆
路桥系
·肖本林·胡其志·胡春·肖衡林·梅利芳·李丽华 ·朱志政·何 俊·万 娟·石峻峰·史宏财·宋桂红·孔令霞·陶高梁·王翠英·刘德富·庄心善·范 瑛
工程管理系
·程国志·李颜娟·苏 英·储劲松·贺行洋·田 键·曾三海·秦景燕·王传辉·李进涛·梁正伟·陈晓红·刘富勤·余 明·王绪民·蒋俊玲·刘文生·孙贤斌·江 波
建筑艺术系
·朱斯坦·张辉·刘成·钱少章·李纳·徐 俊·段圣君·吴 巍·夏广政·刘斯荣·潘 红·黄艳雁·王红英·李雪松·周 聪·金 艺·赵丽芳·郭凯·熊 燕·邹贻权·吕小彪·刘 磊·曾毓隽·孙 皓·许 嵩·陈烨·刘佳
力学系
·李厚民·黄菊华·姜久红·谭燕·余迎松·黄涛·周金枝·何其昌·熊健民·朱若燕 学院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乐于奉献,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与肯定,五年,毕业生的年均就业率高达98%以上。20多年以来,共为社会培养了土木工程和建筑学等方面的研究生、本专科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6000余人,为国家和湖北省土木工程和建筑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肆』 郭凯燕心理博士之前从事什么工作
每个人都会从事自己的工作。
这都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伍』 三国演义 人物 别名 国籍 人物性格 主要战迹
魏国:大王:曹操,字孟德;
谋士(文臣): 贾诩,字文和
程昱,字仲德
郭嘉,字奉孝
刘晔,字子阳
荀彧,字文若
荀攸,字公达
满宠,字伯宁
吕虔,字子恪
武将:典韦,(三国演义中无典韦字)
许褚,字仲康
夏侯敦,字元让
夏侯渊, (三国演义中无夏侯渊字)
李典,字曼成
于禁,字文则
曹仁,字子孝
曹洪,字子廉
张郃,字隽乂
高览,(三国演义中无高览字)
徐晃,字公明
乐进,字文谦
毛玠,字孝先
张辽,字文远
臧霸,字宣高
李通,字文达
庞德,字令明
其余还有:董昭字公仁,陈登字元龙,许攸字子远,司马懿字仲达,文聘字仲业,蒋干字子翼,王粲字仲宣,陈琳字孔璋,崔琰字季珪,庞德字令明,杨修字德祖,陈群字长文,曹休字文烈,傅巽字公悌,刘馥字元颖,张既字德容,傅干字彦才,曹丕字子桓,曹植字子建,曹彰字子文,管恪字公明,耿纪字季行,丁仪字正礼,丁廙字敬礼,曹睿字元仲,夏侯茂字子休,郭淮字伯济,曹真字子丹,郝昭字伯道,王双字子全,辛毗字佐治,司马师字子元,司马昭字子尚,夏侯霸字仲权,夏侯威字季权,夏侯惠字稚权,夏侯和字义权,曹芳字兰卿,何晏字平叔,邓飏字玄茂,李胜字公昭,丁谧字彦静,毕轨字昭先,桓范字元则,钟会字士季,邓艾字士载,曹髦字彦士,曹奂字景明,毋丘俭字仲恭,贾充字公闾,诸葛诞字公休,羊祜字叔子,田畴字子泰,韩遂字文约,马钧字德衡,曹爽字昭伯,杨阜字义山,秦朗字元明,华歆字子鱼,山涛字巨源,王朗字景兴,曹纯字子和,韩浩字元嗣,夏侯尚字伯仁,夏侯玄字太初,卫瓘字伯玉,王凌字彦云,文钦字仲若,毋丘甸字子邦,桓阶字伯绪,陈泰字玄伯,陈矫字季弼,徐宣字宝坚,田豫字国让,牵招字子经,徐邈字景山,胡质字文德,王昶字文舒,郭奕字伯益,王基字伯舆,胡奋字玄威,胡烈字玄武,和洽字阳士,常林字伯槐,杨俊字季才,杜袭字子绪,赵俨字伯然,裴潜字文行,钟毓字稚叔,王观字伟台,王肃字子雍,王修字叔治,王祥字休徵,刘劭字孔才,刘放字子弃,刘勋字子台,尹奉字次曾,申耽字义举,史涣字公刘,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望字子初,司马孚字叔达,任峻字伯达,刘馥字元颖,孙礼字德达,孙观字仲台,孙资字彦龙,社预字元凯,邴原字根矩,吴质字季重,应劭字仲远,辛毗字佐治,辛敞字泰雍,张特字子产,张缉字敬仲,陈骞字休渊,金祎字德伟,孟宗字恭武,孟建字公威,赵昂字伟章, 荀恽字长倩,荀顗字景倩,郗虑字鸿豫,姜叙字伯奕,娄圭字子伯,贾逵字梁道,夏侯茂字子林,徐璆字孟玉,高柔字文惠,曹宇字彭祖,曹昂字子修,董昭字公仁,蒋济字子通,傅嘏字兰石,裴秀字季彦,曹冲字仓舒,崔林字德儒,高堂隆字升平,卫觊字伯儒,刘廙字恭嗣,阎温字伯俭,阎行字彦明,徐奕字季才,何夔字叔龙,杜畿字伯侯,梁习字子虞,温恢字曼基,袁涣字曜卿,张范字公仪,国渊字子尼,王修字叔治,管宁字幼安
蜀:大王刘备,字玄德
谋士(文臣):诸葛亮,字孔明
庞统,字士元
徐庶,字元直
法正,字孝直
马良,字季常
马谡,字幼常
伊籍,字机伯
武将:关羽,字云长
张飞,字翼德
赵云,字子龙
马超,字孟起
黄忠,字汉升
魏延,字文长
李严,字正方
姜维,字伯约
廖化,无字
王平,字子均
张翼,无字
张嶷,无字
马岱,无字
其余数量太多,不能细数
吴:大王:孙权,字仲谋
谋士:周瑜,字公瑾
鲁肃,字子敬
吕蒙,字子明
陆逊,字伯言
阚泽,字德润
严峻,字曼才
薛综,子敬文
程秉,字德枢
朱桓,字休穆
陆绩,字公济
张温,字惠恕
骆统,字公绪
吾粲,字孔休
顾雍,字元叹
张昭,字子布
张纮,字子纲
武将:程普,字德谋
黄盖,字公覆
韩当,字义公
周泰,字幼平
蒋钦,字公奕
陈武,字子烈
潘璋,字文珪
徐盛,字文向
丁奉,字承渊
其余太多,不细数
魏五子良将:张辽,徐晃,张郃,于禁,乐进 三龙:(龙头)华歆、(龙腹)邴原、(龙尾)管宁
二张:张昭、张纮
三诸葛:(龙)诸葛亮、(虎)诸葛瑾、(狗)诸葛诞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三祖:曹操、曹丕、曹睿
三哲:曹操、孙权、刘备
三马: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三英:刘备、关羽、张飞
三狗:何晏、邓飏、丁谧
三豫:刘熙、孙密、卫烈
曹魏三征:王、胡遵、母丘俭
曹魏三公:王朗、锺繇、华歆
蜀汉三杰:诸葛亮、关羽、张飞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董允、费袆
东吴四友: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
曹魏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
魏国四聪:夏侯玄、诸葛诞、邓飏、X畴
四大棋家:冯翎、山子道、王九真、郭凯
曹魏五君: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
东吴五君:顾邵、诸葛瑾、步骘、严畯、张承
魏五子:乐进、张辽、于禁、徐晃、张郃
五荀:荀爽、荀淑、荀靖、荀彧、荀顗
蜀汉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旸、刘桢
江夏八俊:陈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刘表、岑咥
八及:陈翔、翟超、孔昱、苑康、檀敷、张俭、刘表、岑咥
司马八达: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旭、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
西园八校尉:(上军校尉)蹇硕、(典军校尉)曹操、(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十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段摇、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粟嵩
崔州平,生卒年不详。名不详,字州平,博陵 安平(今河北安平)人。东汉末年隐士,太尉崔烈之子,西河太守崔均之弟。与荆襄一带的名士徐庶(元直)、石韬(广元)、孟建(公威)、庞统(士元)、诸葛亮(孔明)等人常有来往。
『陆』 中国历史,文学
文学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唐诗四大家: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
宋词四大家: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周邦彦亦可)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明清小说四大家: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
当代散文四大家:杨朔、魏巍、秦牧、刘伯羽(吴伯箫也不错)
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初唐四大书法家:欧阳洵、褚遂良、虞世南、薛稷
唐代文章四友:杜审言、崔融、李峤、苏味道
楷书四大家: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之赵孟頫
宋代书法四大家:蔡襄、黄庭坚、米芾、苏东坡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晃无咎、秦观
宋代程门四大弟子:谢良佐、游酢、杨时、吕大临
南宋四大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南宋诗坛四大家: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尤袤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代儒林四杰:黄晋?虞集、柳贯、揭俊斯
元代山水画四大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元代诗坛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椁、揭俟斯
元代吴中四杰:高启、张羽、徐贲、杨基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
明代书坛“吴中四子”: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
清初画家四王:王时敏、王 、王鉴、王原祁
清初文学四公子:方以智、陈贞慧、冒襄、侯方域
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
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北宋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岳麓山岳麓书院、石鼓山石鼓书院、商丘应天府书院
明代四大传奇:《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四大名花:山东菏泽的牡丹、福建漳州的水仙、浙江杭州的菊花、云南的山茶花
民间文学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四大古都:西安、北京、南京、洛阳
古代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再添一些
中国历代组合一览
关键词: 算作是文化常识吧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五帝: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商纣四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
孔门七十二贤: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沐赐、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宓不齐、原宪、公冶长、南宫括、公皙哀、曾蒧(dian三声)、颜无繇、商瞿、高柴、漆雕开、公伯缭、司马耕、樊须、公西赤、巫马施、梁鳣、颜幸、冉孺、曹恤、伯虔、公孙龙、冉季,公祖句兹,秦祖,漆雕哆,颜高,漆雕徒父、壤驷赤,商泽、石作蜀,任不齐,公良孺,后处,秦冉,公夏首,奚容箴,公肩定,颜祖,鄡单,罕父黑,秦商,申党,颜之仆,荣旗,县成,左人郢,燕伋,郑国,秦非,施之常,颜哙,步叔乘,原亢籍、乐欬,廉絜,叔仲会,颜何,狄黑,邦巽,孔忠、公西舆如,公西箴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国学三圣:孔子、老子、墨子
二桃杀三士(中间的三士,不是二桃):张远山 公孙接、田开疆
中国四大美女:貂蝉、西施、王昭君、杨贵妃
吴越三王:勾践、范蠡、文种
山东三圣:史圣左丘明、商圣范蠡、武圣孙膑
鬼谷二高徒:孙膑、庞涓
战国四公子: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
战国四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战国四游侠:荆轲、专诸、聂政、要离
联纵双名士:苏秦、张仪
赵国二庭柱:廉颇、蔺相如
强秦二名将:王翦、蒙恬
兴汉三杰:韩信、张良、萧何
汉初三大名将:九江王英布、韩王韩信,大梁王彭越
李氏三父子:李广、李敢、李陵
文景名臣:贾谊、晁错
西汉二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
七国之乱: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印、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
冠军二侯:卫清、霍去病
许氏二龙:许虔、许劭
云台二十八将:邓禹、吴汉、贾复、耿弇、寇恂、岑彭、冯异、朱祜、祭遵、景丹、盖延、铫期、耿纯、臧宫、马武、刘隆为一列,马成、王梁、陈俊、杜茂、傅俊、坚镡、王霸、任光、李忠、万修、邳彤、刘植、王常、李通、窦融、卓茂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瑒、刘桢
河北五廷柱:颜良、文丑、张颌、高览、淳于琼
建安一条龙:华歆、邴原、管宁
江东二张:张昭、张纮
徐州四杰:孙乾、简庸、糜竺、曹豹
蜀汉三诸葛: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
曹氏三杰:曹操、曹丕、曹植
桃园三英:刘备、关羽、张飞
蜀汉三杰:诸葛亮、关羽、张飞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董允、费袆
蜀汉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江夏八俊:陈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刘表、岑咥
司马八达: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旭、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
西园八校尉:蹇硕、曹操、袁绍、鲍鸿、赵融、冯芳、夏牟、淳于琼
十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段摇、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粟嵩
三国四棋家:冯翎、山子道、王九真、郭凯
乱国二富豪:王恺、石崇
八王之乱: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河间王颙、成都王颖、长沙王乂、东海王越
王谢二贤:王导、谢玄
西晋二陆:陆机、陆云
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北齐坚壁:斛律光(落鸟都督——惊弓之鸟的故事)、高长恭(兰陵王)
六朝三丹青: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隋初四大名将:史万岁、韩擒虎、贺若弼、杨素
防微杜渐:房玄龄、杜如悔
贞观十八学士: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时、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吴中四士: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
安史之乱:安录山、史思明
河东三风:薛元敬、薛收、薛德音
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
佛法三译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
七狼八虎:延平、延定、延朗、延辉、延德、延昭、延嗣、延顺
北宋二程:程颢、程颐
龙眠三李:北宋善画的李伯时、能文的李亮工、工书的李元中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南宋四元帅:韩世忠、岳飞、张浚、刘琦
成吉思汗四狗:窝阔台、哲别、者勒蔑、速不台
成吉思汗四杰: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张梦晋
明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明代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
东林六君子: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
明末三大儒:顾炎武、黄宗曦、王夫之
护国三公:戚继光、袁崇焕、郑成功
九江五贤:田园诗人陶渊明、江州剌史李渤、江州司马白居易、理学大师周敦颐、王阳明
八大铁帽子王: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
三藩、平西王吴三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
顾命八大臣:肃顺、载垣、端华、焦佑瀛、杜翰、景寿、穆荫、匡源
戊戌六君子:林旭、杨锐、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杨深秀
永安封王:杨秀清东王,萧朝贵西王,冯云山南王,韦昌辉北王,石达开翼王
看些自己有兴趣的吧...中国的历史实在是太丰富了
『柒』 中山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值得你翘课去蹭
【关于南校岭院的优质好课】
1.郭凯明老师的宏观经济学课
先简短的介绍一下郭凯明老师
郭凯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结构转型、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中国宏观经济等。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7.09-2012.07,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2003.09-2007.07,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职业经历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17.01-现在,副教授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2013.09-2016.12,讲师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07-2013.08,主任科员
郭老师把课程内容讲得浅显易懂,即使是宏观经济学这种偏学术类的学科也让学生很好接受,老师在宏观经济的课堂上也要求我们多去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财政部等找数据,每周进行分析。其他专业的同学想来旁听的话是非常推荐的,其实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学里是相对基础的课程,难度不会太大的。
此外,中美贸易战开始时,郭凯明老师还特地额外的开讲座,向全岭院学生讲述其背后的原理以及发生的原因,是比很多课程都还要实用的讲座,受到大家的好评!
『捌』 语文的反切法是啥
反切
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注音方法。有时单称反或切。汉语本来的注音方式是读如某字,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其声明学为汉语引入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 另据考证,反切的产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云:“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孙炎,字叔然,名炎)陆德明《经典释文》也说:“孙炎始为反语,魏朝以降渐繁。”事实上,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
用作反切的两个字,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或上字,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例如,《广韵》“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声母、宗的韵母和声调为冬注音。反切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
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汉语语音系统的基本资料,是汉语音韵学的基础之一。
据历史学家范文澜研究,音韵学开始于东汉末年,当时某些儒生受梵文拼音字理的启示,创反切法来注字音.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一般认孙炎为反切的创始人。《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三编第一章(人民出版社1965年11月版) 。
=======================================================
反切是中国传统注音方法,即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
古人因为没有拼音文字,用两个汉字来注一个字的反切原理 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反切与拼音主要有3点不同:
①拼音是用一个或几个音素符号来表示声母、韵母的实际音值,而反切所用的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音节,单纯表示辅音的汉字不存在,以元音开头的汉字也是少数。所以代表声母的反切上字不能不带韵母,代表韵母的反切下字又常常带有声母。这样,代表声母和韵母的反切上下字都含有多余的成分,在拼合的时候,必须去掉多余的成分——上字的韵母、下字的声母。进一步细说反切的原则应该是这样:反切上字只取它的声母,不计较它的韵母和声调;反切下字只取它的韵母和声调,不计较它的声母。
②理想的拼音字中的一个声母或一个韵母,只能用固定的一个或一组字母表示,绝不允许随意更动;反切上下字的选用则是灵活的,选用与被切字声母、韵母相同的任何字做反切上下字,都不会改变被切字的实际读音。例如,“孤,古胡切”。假如上字不用“古”,而用“过”、“姑”、“公”等字,下字不用“胡”,而用“乎”、“吴”、“都”等字,被切字的读音都不会变。这是因为前者声母都是[g],后者韵母都是[u]。从原则上说,同一类声母或韵母,各用一个字表示就可以了。假如规定只用一个字来表示,那么就无法给这个字自身注音,因此同一类声母或韵母至少得用两个字,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又远不止两个。《广韵》同类声母的上字最多有17个,同类韵母的下字也基本类似。
③现代汉语拼音除了有双拼法之外,还有三拼法、四拼法。从书写形式上看,一个音节可以用1~4个音素字母表示;而反切只能用双拼,只容许用两个字。即使是零声母字,也必须有反切上字。例如在普通话里,“爱,乌代切”,被切字“爱”ai是零声母。如果是拼音,声母就可以不必表示了。反切注音法,则必须用一个“乌”字代表零声母来做反切上字。即使是既有韵头又有韵尾的韵母,也只能用整个字做反切下字。例如,“劝,去愿切。”被切字“劝”的韵母是üan,包含3个音素。反切注音法只用一个与“劝”韵母相同的“愿”字做反切下字。
反切刚刚产生的时候是容易学习和掌握的。当时一般人不仅可以通过反切认字,制造反切来注音,而且还能用反切来打哑谜、说隐语。后来反切变得难懂了,甚至有些读书人也往往不懂。这是因为语音不断发展变化,用当代音去读古人造的反切,自然不免隔膜。 今音与反切不合举例 从中古到现代,汉语的声母和韵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正是近现代人使用中古反切感到不方便的根本原因。语音变化对反切原则的影响很大,但大体上有规律可循。下面试举几条。
①反切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被切字的声调与反切下字相同。下字是平声,被切字也读平声。但今音平声分阴阳,被切字如果是平声,读阴平还是读阳平,则由上字决定。这是因为中古平声不分阴阳,今音的阴阳是由中古的清浊变来的。中古清声母字归阴,浊声母字归阳。例如:“刊、苦寒切。”下字“寒”是阳平字,但被切字“刊”读阴平,这是因为上字“苦”是中古清声母字。又如:“坛,徒干切。”下字“干”是阴平字,但被切字“坛”读阳平,这是因为上字“徒”是中古浊声母字。
②反切的基本要求之二是被切字与反切上字的声母相同。但有一类反切按今音读,被切字与反切上字的送气和不送气不一致。这是因为中古全浊声母今天普通话里已变成送气和不送气两类清声母,平声送气,仄(上去入)声不送气。当上字是全浊声母时,下字是平声,被切字今音为送气清声母;下字是仄声,被切字今音为不送气清声母。例如:“权,巨员切。”上字“巨”今读不送气声母,被切字“权”今读送气声母,这是因为下字“员”是中古平声字,而上字“巨”又属中古浊声母。又如:“度,徒故切。”上字“徒”今读送气声母,被切字“度”今读不送气声母,这是因为下字“故”是仄声字,而上字“徒”又属中古浊声母。
③中古的某些反切,按今音读,被切字声母是 [慯]、[慯 ]、[嶃]、而反切上字声母是[k]、[k‘]、[x]或[堭]、[堭‘ ]、[s]。被切字的声母与反切上字的声母不一致。 这是因为中古[k]、[k‘]、[x]和[堭]、[堭‘ ]、[s]两组声母,各有一部分字变成今音[慯、慯 ]、[嶃]。分化的条件在于有无、[y]介音(或主元音,下同)。凡是不带、[y]介音的洪音字,原声母保持不变;凡是带、[y]介音的细音字,声母变成 [慯]、[慯 ]、[嶃]。例如:
绛古巷切[慯iɑ嬜] ←—[ku]+[嶃iɑ嬜]
悭苦闲切[慯 iεn]←— [k‘u]+[嶃iεn]
孝呼教切[嶃iau] ←—[xu]+[慯iɑu]
酱子亮切[慯iɑ嬜] ←—[堭徲]+[liɑ嬜[[Image:yywzbk72-01.jpg]
青仓经切[慯‘i嬜]←— [堭‘ ɑ嬜]+[慯i嬜]
啸苏吊切[嶃iɑu]←— [su]+[tiɑu]上述6例,被切字今读 [慯][慯‘][嶃],反切上字今读[k][k‘][x][堭][堭‘ ][s]。当然也有反过来的情况,例如:
归举韦切[kuei]←—[慯y]+[wei]
匡去王切[kuɑ嬜]←—[慯 y]+[wɑ嬜]
毁许委切[xuei]←—[嶃y]+[wei]
钻借官切[堭uan]←—[慯ie]+[kuan]
窜七乱切[堭‘ uan]←—[慯‘i]+[luan]
赛先代切[sai]←— [嶃iεn]+[tai]
类似的变化规律还有一二十条,但仍不能包括全部例外。
音。第一个字(反切上字)注声母,第二个字(反切下字)注 韵母。例如:酒子酉切。子声母为精母,酉韵母为有韵,故酒精声酉韵。因为唐朝的发音和现代的不一样,所以不能用普通话把当时的反切发音出来。
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汉语语音系统的基本资料,是汉语音韵学的对反切术语本身的不同理解 大致说来可分为3种:
①模棱两可的解释。宋代丁度等编撰的《礼部韵略》(1037)中说:“音韵展转相协谓之反,亦作翻;两字相摩以成声谓之切。”这种说法似乎认为“反”是指反切上下字与被切字声韵相合,“切”是指反切上下字的拼合过程。宋元之际黄公绍、熊忠《古今韵会举要》(1297)说:“一音展转谓之反,一韵展转相摩谓之切,以子呼母,以母呼子也。”这话好像在说反切上字叫反,反切下字叫切。但并不明确。
②“反”、“切”同义,都是拼合的意思。清代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说:“反切之名,自南北朝以上皆谓之反,孙愐《唐韵》谓之切,盖当时讳反字,……唐玄度《九经字样·序》云:‘避以反言,但纽四声,定其音旨。’其卷内之字,‘盖’字下云公害翻,代反以翻,‘ ’字下云平表纽,代反以纽。是则反也,翻也,纽也,一也。”顾炎武认为"反"就是"切",“切”就是“反”,也有作“翻”和“纽”的。但他提出的南北朝以上称反、唐代以后称切的看法并不精密。孙炎《尔雅音义》保存下来的反切确实作反,但隋唐以前也有称切的。北齐颜之推(531~?)《颜氏家训·音辞》说:“徐仙民(344~397)《毛诗音》反骤为在遘,《左传音》切椽为徒缘”,"河北切攻字为古琮"。颜氏“反”、“切”并用。
③从分析"切韵"两个字入手,认为反切上字叫"切",反切下字叫“韵”。隋代陆法言《切韵·序》批评前人说:“支脂鱼虞,共为一韵;先仙尤侯,俱论是切。”这是说“支脂”反切下字误为同类,“鱼虞”反切下字误为同类,陆氏称“韵”;"先仙"反切上字本不同类,“尤侯”反切上字本不同类(曾运乾说), 陆氏称“切”。宋代沈括(1029~1093)《梦溪笔谈》卷十五说:“所谓切韵者,上字为切,下字为韵。”金代韩道昭《五音集韵·序》说:“夫《切韵》者,盖以上切下韵,合而翻之,因为号以为名。”沈、韩两家阐述得尤为清楚。各种说法不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反切的起源 关于反切产生的时代,历代学者的认识很不一致。主要有以下 3种看法。
①认为反切是三国魏孙炎创造的。其根据是《颜氏家训·音辞》中的话:“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仔细玩味颜氏的话,只说孙炎“创《尔雅音义》”一书,全用反切注音,并未说孙炎首创反切之法。看来是人们可能片面理解了颜氏的话。
②认为从产生汉字的时候就产生了反切。清代刘熙载(1813~1881)《说文双声·序》说:“切音……起于始制文字者也。许氏《说文》于字下系之以声,其有所受之矣。夫六书中较难知者莫如谐声,叠韵、双声,皆谐声也。许氏论形声,及于江河二字,方许氏时未有叠韵、双声之名,然河可为叠韵,江工为双声,是其实也。"与此相近的看法还有合音说。宋代沈括、郑樵,明清之际顾炎武也都持有这种看法。 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说:“按反切之语,自汉以上即已有之。宋沈括谓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谓盍……郑樵谓慢声为二,急声为一,慢声为者焉,急声为旃,慢声为者与,急声为诸,……,是也。愚尝考之经传,盖不止此。如《诗·墙有茨》传,茨,蒺藜也,蒺藜正切茨字……。”形声字也好,合音字也好,既不是反切的开始,也不等于反切。这两者与反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反切是对一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并且对反切上下字做了规定;而形声字大量产生的时代(周、秦),还不可能对汉字作音理上的分析;合音字是急读、缓读问题。所以它们属于无意识的或偶然的,这与反切以注音为宗旨有着本质的区别。
③认为反切产生于后汉服虔、应劭时代。章炳麟、吴承仕(1884~1939)等力主此说。章炳麟认为:“服、应训说《汉书》,其反语已著于篇,明其造端汉末,非叔然创意为之。且王子雍与孙叔然,说经相攻如仇雠,然子雍亦用反语,其不始叔然可知也。”(转引自黄侃《声韵略说》的转述)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说:“寻颜师古注《汉书》,引服虔、应劭反语,不下十数事。服虔、应劭皆卒于建安中,与郑玄同时。是汉末已行反语,大体与颜氏所述相符。至谓创自叔然,殆非实情。”这些看法比较合乎情理。首先,《汉书》注中保存着服虔、应劭的反切,这是事实;其次,王肃、孙炎两人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截然相反,王肃一直攻诘孙炎的老师郑玄,如果反切是孙炎创造的,王肃也用反切,就等于授人以柄,自己甘拜下风,这是不可能的;再次,服虔、应劭都是汉末人,这与颜之推说的"是汉末人独知反语"的话相合。
反切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反切与读若、直音比较起来,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从音韵学史角度说,反切的产生,标志着汉族语音学的开始——从此懂得了对汉语音节做音理上的分析,把一个音节分成声、韵两个部分。
反切的改良 用反切注音,有很大的局限性。这表现在3 方面:①反切上下字都含有多余成分,在拼合时有一定障碍;②反切上下字可用的字过多,使用的人难于掌握;③有些窄韵,不得不偶尔借用其他韵的字作反切下字,造成切音不准确的弊病。
正因为早期反切存在这样严重的缺陷,所以后代人不断从各方面对反切进行改良。代表性的主张反映在下面几种书里:
明代吕坤《交泰韵》,清代潘耒《类音》。这两部书立志革除旧反切的弊病,设计反切的基本出发点是尽量使两字连读就能拼出被切字音来。他们的改良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①反切上字不仅考虑到与被切字的声纽相同,清浊一致,而且也考虑到等呼相应。被切字是洪音字,上字用洪音;被切字是细音字,上字用细音;被切字是开口字,上字用开口;被切字是合口字,上字用合口。②下字尽量用不带辅音声母的字。③不全用与被切字声调相同的字作反切上字。在这个问题上,吕坤、潘耒的做法不完全一致。吕坤主张以入切平,以平切入,以上切上,以去切去;潘耒主张以仄切平,以平切仄。④被切字是平声字,反切下字照顾到阴阳分类,被切字阴平,下字用阴平;被切字阳平,下字用阳平。这是因为当时北方话和多数方言平声已经分化成阴阳两类。⑤反切下字尽量减少、划一,减轻使用者的负担。这样的改良固然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弊端。一定要用以元音开头的字做反切下字,而同韵的以元音开头的字毕竟是少数,这样势必找出一些冷僻字做反切下字。用难认的字为常见字做反切,就失去了注音的作用。
明清之际杨选杞《声韵同然集》。这部书作于1659年,平入二声已完稿,上去二声未成,现在存世的是平声和入声的一部分。他的改良主要有两点:①减少反切上下字的字数。杨氏把所有韵归并为25类,称为"大韵";把声纽定为31个,称为“字祖”。每“大韵”又分“宏”、“中”、“细”3类。"宏"相当于合口洪音,在"宏"声韵里确定15个字充当反切上字,13个字充当反切下字;“中”相当于开口洪音,在“中”声韵里确定21个字充当反切上字,24个字充当反切下字;“细”相当于开口和合口细音字,在“细”声韵里确定31个字充当反切上字, 24个字充当反切下字。“宏”、“中”、“细” 3类反切上下字的总和是 124个,不到《广韵》反切上下字总数的1/12。②尽量选用不带声母的影喻两纽字做反切下字,有些韵没有影喻两纽的字,不得不选用晓匣等纽的字。杨选杞的改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有不足之处。因为反切上下字数目太少,有时不能不采取“借用”的方法,书中多次说“勉借”、“勉求”,甚至说“勉而又勉”。
清代李光地、王兰生《音韵阐微》和清代刘熙载《四音定切》。这两部书分别完成于1726年和1878年。《音韵阐微》作者是在满文十二字头的启发下,吸取《交泰韵》、《类音》等所有改良反切的长处而写成的。《四音定切》则是以《音韵阐微》为基础,而比它更加精密和严谨。这两部书的改良反切已经达到最佳状态了,但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韵母为[徲]、[宐]的字,就没有以元音开头的字可用,只能用带辅音的字做反切下字,因此在拼合过程中仍有扞格不入的现象。
以上各家对反切做了各种改良,始终没有达到理想境地。只有改用一套分析各种音素的符号,才能解决这个矛盾。
参考书目
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中华书局影印,北京,1982。
陈澧:《切韵考》卷六,中国书店影印,北京,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