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历史与社会八下知识点2017

历史与社会八下知识点2017

发布时间:2021-03-05 06:06:38

『壹』 浙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历史期末复习材料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爆发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光绪帝请求严禁鸦片.
(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3.中英《南京条约》 (1)时间: 1842年6月
(2)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魏源和《海国图志》
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
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束:1860年,10月奕忻与英法两国签定《北京条约》
2.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4、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条约》。
5、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起义军称“太平军”。
(2)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打死洋枪队的头目华尔.
6、 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讨伐阿古柏。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意义:新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新疆的开发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 2、主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
3、在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牺牲。
4、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结果:清朝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时间:1895年4月
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割台湾等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赔款是清政府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开埠通商,使日本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许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7月中旬,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陷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
2.《辛丑条约》:1901年9月,李鸿章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签定。
内容:
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定,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这一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知识联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列强通过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侵略特权,使中国沦为其半殖民地,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
(一)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他们被称为“洋务派”。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他们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2、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如: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张之洞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
(2)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如: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
(3)为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陆海军 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开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3、近代军事与国防建设带动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
如: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1880----1893年,唐胥铁路竣工,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铁路 1880年,电报总局在天津设立. 1881年天津至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工.
4.评价洋务运动
(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3)作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二)状元实业家是张謇,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他兴办实业的历程,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三)铁路工程师是詹天佑,1909年建成京张铁路。评价: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它的建成,振奋了民族精神,为中国工程界赢得了荣誉.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1、公车上书(时间:1895年春)
背景:《马关条约》的签定 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作用: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
2、康有为称的“中国西学第一”指严复,他著有《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3.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到9月慈禧发动政变,前后103天,最终失败.
(2)内容:(P39自我测评答案)
经济:发展工商业;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文化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创办报刊。
(3)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第8课 辛亥革命
1.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为汇集革命力量,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
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时间:1905年8月。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
性质: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革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影响: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2.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晚
3.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地点:南京。 人物:孙中山。
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背景:书P45(小字部分)
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宣传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P49自我测评)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论》,提出文学改良“八不主义”,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用犀利的文字猛烈抨击封建礼教。
主要内容: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是中国近代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为中国社会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贰』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哪些知识点很重要(只要说那些单元)

八下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果;
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三、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八下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八下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八下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八下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六、“科教兴国”战略
1、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2、具体措施:①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③要求实施素质教育;④制订和实施863计划。
七、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
八、文化艺术和体育的成就
①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化艺术出现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文学繁荣,艺术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
②1990年,中国首次举办第11届亚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我国获28枚金牌,为金牌总数第三名;2008年,中国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金牌数第一。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体育成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
九、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在哪里?
①革命的领导阶级新,主体力量新,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全国统一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②革命的科学理论新,中国革命从此明确了以科学革命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
③革命的前途新,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伟大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④革命的道路新,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叁』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课目

每课子目录

应该掌握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1.、作坊与手工工场的区别;作坊、手工工场和工厂的关系;

2、14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手工工场;中国明清时期也出现了;

3、手工工场出现和发展的意义;但西欧仍处于农业社会

商人的地位变了

1、16世纪商人地位的特点(经济地位显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2、利商政策与商人地位变化的关系(思考题)

3、16世纪西欧的商人、贵族和农民地位的变化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蒙娜丽莎的微笑

(文艺复兴运动)

14---16世纪

1、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影响西欧

2、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达芬奇、莎士比亚

3、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意义和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

“教皇奶牛”的解放

(宗教改革运动)

1、教皇奶牛称呼的由来 2、宗教改革领导人--路德

3、宗教改革运动使得德国,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近代科学的诞生

(近代科学革命)

1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2哥白尼日心说—科学革命的开端

3、布鲁诺---宇宙无限论 4、牛顿-----物理力学(万有引力)

理性之光

(17-18世纪启蒙运动)

1、17—18世纪西欧启蒙运动的中心是法国

2、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天赋人权)卢梭(人民主权)

第三课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发现新大陆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促成新航路开辟的因素和客观条件

2、海上探险走在最前面的两个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3、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航海路线和贡献

全球联系的加强

(正面影响)

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为人们迁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的民族产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总之,世界开始走向整体。(荷兰----海上马车夫)

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

(负面影响)

掠夺土地和财富;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总之,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英国—日不落帝国)

第四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议会军资产阶级领导人-----克伦威尔;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3、革命成果----《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产生

(美国独立战争资产阶级革命)

1775---1781年

1、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

2、来克星顿枪声---拉开独立战争序幕 领导人----华盛顿

3、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的诞生

4、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三权分立),确定共和政体

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789年—1793年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封建专制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尖锐

2、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使革命达到顶峰(三次起义的成果)

3、革命文件《人权宣言》 领导人—罗伯斯庇尔

4、法国革命的意义;法国政体—共和制

5、拿破仑1804年建立法兰西帝国,颁布《法典》,巩固了革命成果。

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

最后的盛世

1、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36年清建立,1644年清军入关

2、江南地区手工工场兴起棉纺织业发达,出现徽商晋商商帮

3、对外贸易出超,经济实力世界第一,出口丝绸茶叶瓷器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明修长城清修庙-----两朝民族政策的差异

2、清---管理西藏、土尔扈特部回归、平定准葛尔和回族叛乱

3、中俄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康熙)

专制帝国

(专制皇权高度加强)

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设厂卫 2、清雍正设立军机处----皇权强化达到顶峰 3、文字狱、八股取士---黄宗羲

来自海上的挑战

1、1405—1433郑和下西洋规模和意义(今年是600周年)

2、传教士来华---利马窦 郎士宁

3、殖民者来华---澳门侵占澳门、荷兰侵占台湾(郑成功)

4、清朝的对外政策------闭关自守,广州一口通商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课目

每课子目录

应该掌握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兴起

第一工业革命开始时间、主要发明、特点和对英国的影响

科学的世纪----19世纪

各国重视科学研究;大学成为科研重地;形成了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达尔文《物种起源》;内燃机发展的理论基础)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特点、主要发明、应用产业和影响

人在工厂

1840年前后的英国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

工厂有严格的劳动纪律和管理制度;出现流水生产线(福特)

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地球变小了

1、整体世界形成的必要条件;整体世界形成的表现

2、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时间------20世纪初

文明与野蛮相交织

1、整体世界形成过程对西方国家的影响---瓜分世界,进行殖民掠夺,控制和奴役着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对亚非拉国家影响----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危机严重;

2、文明----工业文明传播到亚非拉地区,促进社会生活的变化

3、野蛮----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地区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

挑战与回应

1、反抗斗争获得独立------海地(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2、适应工业化改革--------日本(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

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

屈辱的岁月

1840—1901年

1、18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及评价;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目的

2、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内容及影响

3、1894-1895年甲戊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

3、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划分势力范围

4、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内容及危害

悲壮的抗争

1、元里人民抗英(鸦片战争);关天培(鸦片战争),邓世昌(甲戊海战),徐骧(台湾军民抗日)

2、太平天国运动原因、领导人、性质、意义、失败原因

师夷长技以制夷

1、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代表对待西方的态度发生变化及原因

2、林则徐—中国西学第一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海国图志》

3、学习西方---洋务运动(时间、代表人、学习内容、结果)

从维新到革命

1、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戊戌变法序幕(康有为、梁启超)

2、维新派观点与洋务派观点的不同( P7I页)

3、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3、孙中山(革命派)1905年建立同盟会,1911年发动武昌起义,史称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分析。

第四课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工业化和城市化

三大产业的出现,什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什么是“城市病”

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工业化奠定现代文明生活基础的表现: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追求合理饮食;医学进步人均寿命延长;生活质量提高(洗衣机);妇女地位提高(三八妇女节);义务教育普及;大众传媒发展,;服装休闲大众化;交通方式革新;居房建筑钢筋水泥化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工业革命后西方社会的两大主要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2、工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

3、空想社会主义: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和谐公社)

4、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

『肆』 跪求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提纲!!

不知道你大概要什麽的,只有这些了。
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
1、最后的盛世(明朝建立—鸦片战争前)(明清总体情况和当时的西方发展):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36年清建立,1644年清军入关并建立对全国的统治。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和西方的贸易长期处于出超地位,18世纪,中国的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国内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大的商帮和工商业市镇。
这一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但皇权高度强化,国家日渐闭关自守,盛世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危机。
这一时期,西方各国的工商业逐渐兴起,手工工场逐渐取代手工作坊,商人的地位不断提高;在思想领域,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从近代科学的诞生到启蒙运动的兴起,人们的思想发生了重要变化;与此同时,西方殖民者纷纷开始向海外拓展殖民地。在上述变化的基础上,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西方一些国家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度。
2、“明修长城清修庙”,这反映了明清2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态度有什么差异?
明朝采取防御政策,而清代统治者认为民族关系的处理重在以德服人,因此采取了比前代更加有效的怀柔政策。
3、 明清统治者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措施:
A、明朝初年,任命少数民族首领为官,明成祖时,从中央派官员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直接管理。
B、清朝统治者修建避暑山庄,采用各种方式联络少数民族领袖。
C、清朝通过册封达赖,班禅和设立驻藏大臣等,加强对西藏管理。
D、粉碎准葛尔和回族贵族叛乱。
E、组织雅克萨之战,签定平等的《尼布楚条约》。
作用:
达赖、班禅系统的确定和驻藏大臣的设置,加强了中央与西藏的联系;
改土归流的进一步实施,保证了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直接管理。
此外,清统治者对破坏国家统一的分裂势力予以狠狠地打击。
这些措施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并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4、明清对封建专制皇权的加强
明朝 清朝
措施 废丞相,分权六部 设立“东厂”“西厂”“锦衣卫”特务机构 设立军机处 大兴“文字狱” 推行学“四书五经”、写“八股文”的科举考试 社会领域其它方面,如对妇女的束缚等
影响 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影响,加强皇帝的专制统治。 监视、侦察臣民言行,钳制思想,镇压反抗。 军机处只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封建专制达到顶峰。 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思想文化的进步,也制造了大量冤案。
反对专制皇权的思想 如:清初的黄羲之,他大胆的批判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5、郑和下西洋的具体情况如何?(时间、地图上认识到达地区、影响等)——41页自己认识

6、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航海的目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有: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还有一种观点是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哥伦布航海的主要目的一般都从经济角度来解释,认为他直接目的在于寻找黄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15世纪中叶,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使得运往欧洲的商品数量少而且价格贵,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贵族、商人、新兴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开辟一条新航路,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另外,也有人认为,掠夺土地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
规模比较:略
结果影响的比较:
西洋人开辟了新航路,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起来,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同时也给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明朝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和友好往来,但是,它所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最终导致航海壮举悄然结束。

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1.含义: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的纺织业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发明,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了手工劳动,后来又扩展到其他行业,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革命(第一次)。19世纪后半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次)。
2.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1)前提:17世纪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条件:①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③工场手工业时代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3)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商品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3.过程:
(1)工业革命早期阶段—蒸汽时代
(2)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电气时代
名称 时间 标志(特点 ) 主要技术发明成果和发明人 工业发展领先国家

工业革命早期阶段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蒸汽作为动力) 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
蒸汽机(瓦特)1782年 英国
蒸汽机车(史蒂芬孙)1814年英国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国。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

最突出特点:电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电作为动力) 电磁感应原理(法拉第)1831年英国;发电机(西门子)1866年德国;电动机(格拉姆)1870年 比利时;电灯(爱迪生)1879年美国;飞机(莱特兄弟)1903年美国;电话(贝尔)1876年美国;汽车(卡尔本茨)德国 美国、德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势头超过英国。
4.电能与蒸汽机相比有何优点?
①传递速度快,能远距离输送
②电站可建在水源、燃料、交通各方面条件适合的地方
③无污染
5.工业革命新阶段的特点:
①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② 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
③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6.工业革命的影响:
积极: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城市病”,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所以,英国作家狄更斯说“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7.列举工业革命期间两种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
标准化生产方式
流水线生产方式(美国 亨利.福特)
评价:简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可降低生产成本。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作更加辛苦。
8、科学的世纪指哪个世纪?有什么表现?最主要的重大突破是什么?
指19世纪。
表现:在工业革命影响下,这一世纪科学研究氛围浓厚,不仅政府重视科学研究,大学增设了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而且形成了专门研究科学的科学家群体。
最主要的突破: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1、 整体世界形成的原因:
是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具体表现为:
①机器创造出巨大生产力,超出了一国的范围,把整体世界作为市场
②铁路、远洋巨轮、电话、电报等新型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 整体世界形成的过程
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大洲联系加强了,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②工业革命后,世界形成了统一的市场,交通便捷又促进了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的传播,人口流动也加快了,人们感到地球变小了。
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3、整体世界形成的表现:
①世界基本形成统一的市场,各国商品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流动。
②铁轨在世界各地延伸,一批港口城市在各国发展起来。
③人口流动加速,出现了海外移民的热潮。
④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工业文明的先进思想、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传播。
⑤出现了一些世界性的活动。比如奥林匹克运动会。

4、整体世界形成的后果(文明与野蛮相交织):
可以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促进了工业文明的传播,如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向世界各地传播等。
另一方面,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瓜分和殖民掠夺,如侵占土地、倾销商品、掠夺财富等,给落后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以以印度为例)

5.整体世界的形成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强大了,而亚非拉国家更落后。
6、挑战与回应: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广大亚非拉国家积极的回应挑战,试举2例。
①海地独立革命:如海地通过奴地起义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成为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
②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的门户,民族危机严重。
内容:政府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兴办工业企业。 仿效西方建立起学校教育体系。 在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上,政府也要求国民向西方学习,采取了“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
意义:日本改变了落后面貌,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
一:屈辱的岁月(屈辱史)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时间:1839年,销毁鸦片二百多公斤
(2)意义: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的利益,维护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国民族的英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二)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用意: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进行殖民侵略。
(2)结果及影响:清政府战败,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南京条约》内容:中国把香港岛割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结果及影响:中国战败,鉴定《马关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大大加深了中国殖民地话程度)。此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马关条约》内容: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极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给日本,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结果及影响: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悲壮的抗争(抗争史)
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事例:
(1)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抗英
(2)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在黄海抗日
(3) 《马关条约》签订后,徐骧领导的义军,英勇抵抗日军(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撼)
(4)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三、拯救国家的探索史
(一)为什么鸦片战争中,英国仅以极少的代价击败了清王朝几十万大军?
(1)当西方各国先后进入工业革命,建立共和制国家,发展经济,壮大国力的时候,清王朝自大无知,仍沉浸在古代辉煌中。
(2) 朝廷腐败无能
(3)国家经济实力贫弱。
(4)资本主义列强的强大军事优势。
(二)探索的过程:
第一部分:先进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的探索:
(1) 林则徐、魏源:
A、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B、林则徐和魏源对待西方的态度和前人的不同及其原因:
不同:从闭关锁国时期的自大无知,轻视西方国家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原因:鸦片战争失败的残酷现实,使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师夷”才能“制夷”,只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思想,倡导实行社会变革,中国才有出路。
(2)洋务运动:(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贯彻)
A、开始时间:19世纪60年代。
B、口号:自强、求富
C、代表人物(洋务派)奕欣 、李鸿章
D、出现的中国近代新事物:
新式海军——北洋海军;
新式航运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
新式学堂——北京同文馆;
中国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机构——总理衙门
E、内容:主张在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学习西方
F、结果: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使人们对这场运动大失所望,这也证明洋务运动不能救中国。
第二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
(1) 维新变法(主张采用自上而下的改良手段)
(2)辛亥革命(暴力革命,武装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1)维新变法:
①1895年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②维新变法(戊戌变法):
A、时间1898年
B、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C、内容:除了在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学习西方外,还主张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
D、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变法失败。
E、失败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要就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辛亥革命:
①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孙中山建立)
A、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又概括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B、性质: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③意义:(成功)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④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进入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军阀混战不断,人民生活困苦。
⑤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事件(成功在哪里,失败在哪里)
⑥教训: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要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道路。
第四课: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的含义(或表现):
(1)工业占据主要地位
(2)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
(3)工人越来越多,工人数量超过农民。
2、什么是城市化?
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生活方式取代原来的农村生活方式,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人们把这种变化称为城市化。
3、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好处与坏处:
好处:劳动生产力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坏处:带来工业污染与交通堵塞、人口膨胀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
4、 如何克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弊端?
我们应该理性,科学地对待工业化和城市化,顺应其发展,同时要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改善我们的生活。
二.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1.我们身边哪些生活内容是19世界伴随工业化进程出现的?
生活用品方面:巧克力、果酱、茶叶的大众化;洗衣机、电风扇
生活方式方面;坐火车、轮船、飞机外出旅游等
生活趣味方面:阅读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参加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活动
生活习惯方面:追求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讲究生活质量。
2.现代文明生活源头的表现:
(1)工业革命改变生活:
①物质生活的变化:衣:服饰趋向大众化,简洁实用;食:注重营养和饮食结构的合理,出现了巧克力、果酱、茶叶的大众化;住:出现了钢筋水泥结构的住房;行:出现了火车、轮船、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
②精神生活的变化:教育的普及、大众传媒的发展、休闲娱乐和体育项目的普及。
(2)妇女地位的提高:走上社会,加入劳动者行列、争取平等权利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工业革命就好象一把双刃剑,双刃的意思是什么?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阶级差别,造成社会的不公正现象 。
2.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爆发的大规模的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的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空想社会主义者:
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 ;
英国:欧文,他的理想社会称为:新和谐公社
空想社会主义者把理想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他们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4、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2)为什么能创立:马克思、恩格斯从小就有大志,关心工人疾苦;研究并吸收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考察了当时工人的情况,亲自参加工人阶级的斗争。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意义: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为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困和愚昧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工人阶级政党,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
5、 巴黎公社:1871年,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伍』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知识要点!!!!!!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
一、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1、 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
2、 中国手工工场出现在明清时期
3、 手工工场的特点:
(1) 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不再亲自参加生产
(2) 工人多,分工合作
(3)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4、 手工工场的发展和社会影响:
(1)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 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3) 促进了社会阶级、社会结构的变化
二、 商人的地位变了
1、 商人地位的变化
(1) 身份的变化:他们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
(2) 经济地位的变化:经济实力超过了王公贵族
(3) 政治地位的变化:商人可以担任市长
2、 新诞生的社会阶层
手工工场主——早期资本家
雇佣工人——工人阶级的前身
3、 没落的阶层——贵族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一、 文艺复兴运动
1、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2、 主要代表
(1)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代表作品:《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2)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代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3) 但丁:意大利作家,代表作品《神曲》
4、 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将人尊奉为世界的中心
三、 欧洲的宗教改革
1、 赎罪券——罗马天主教会为聚敛钱财而兜售
2、 “教皇的奶牛”——德国
3、 宗教改革:
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拉开了宗教改革序幕,主张:宗教信仰人人平等
4、 宗教改革使欧洲各国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四、 近代科学的诞生
1、英国科学家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2、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3、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4、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天空中的哥伦布”
5、 英国科学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五、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法国
1、 宗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反对宗教愚昧和封建专制,张扬理性的力量。
2、 主要代表
(1) 伏尔泰 法国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2) 罗梭 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提倡人民主权思想
(3) 法国的《网络全书》派 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
第三课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一、 新航路的开辟
1、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 欧洲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对贵金属的狂热追求
(2) 《马可.波罗游记》激起欧洲人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
(3) 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断,欧洲人迫切需要开辟新商路
2、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 西欧人已能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
(2) 积累了丰富先进的航海技术
(3) 罗盘针已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
(4) 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3、 新航路的开辟
1487—1488 迪亚士(葡) 葡萄牙—非洲好望角
1492—1502 哥伦布(意) 西班牙—美洲大陆
1497—1498 达伽马(葡) 葡萄牙 印度
1519—1522 麦哲伦(葡) 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4、 新航路开辟的积极意义
(1) 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
(2) 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 促进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二、 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
1、 新航路开辟的负面影响
(1) 掠夺财富和土地,毁灭印第安文明
(2) 贩卖黑奴
(3) 造成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落后和贫穷
2、 欧洲殖民者的罪恶
掠夺财富,灭绝种族,贩卖黑奴
海上马车夫—荷兰人 荷兰是17世纪最发达的商业国家之一
黄金海岸—非洲加纳海岸
移民之父—哥伦布
“日不落”殖民帝国—英国
第四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标志着世界近代史开始
2、 1642年,英国内战开始
3、 主要战役
马斯顿荒原战役,纳西比战役 克伦威尔领导,推翻查理一世王朝
4、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二、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美国独立战争
1、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2、 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成立,7月4日为美国国庆日
3、 主要战役 1776年,萨拉托加大捷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781年,约克镇战役 英军投降
4、1787年,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制定联邦宪法,确立共和政体
4、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5、 美国国旗 星条旗
6、 美国的共和体制——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二、 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1、 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爆发
颁布《人权宣言》,主张自由、民主、平等。 法国国歌《马赛曲》
2、 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 1792.8
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路易十六被处死
3、 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 1793,罗伯斯庇尔掌握政权,法国革命达到高潮
4、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1) 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2) 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3) 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4) 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
一、 最后的盛世
1、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44年清军入关
2、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1) 农业的发展:人口发展:19世纪初,超过3亿,占世界三分之一
“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
(2) 手工业的发展:江南地区丝织业、棉纺业发达。手工业的繁荣促进了商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3) 商业的发展:商邦有徽商、晋商,山西票号“日升昌”,中国最大的票号
3、 国际贸易
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丝绸、茶叶、瓷器
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出超,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
4、 中国经济的主体:农业
三、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明朝时土尔扈特部人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因不愿忍受沙俄压迫,1771年渥巴锡率众回归祖国,受到乾隆皇帝的亲自接见。
2、 明清统治者不同的民族政策
(1) 明朝大修长城——边防政策
(2) 清朝大修寺庙——怀柔、德化的民族政策
册封“达赖”和“班禅”、1727年设驻藏大臣,用金瓶掣签制选择转世灵童。
3、 平定叛乱:准噶尔贵族叛乱;回部贵族叛乱
4、 清朝的盟旗制(内外蒙古地区):盟——地区,旗——县
5、 抗击沙俄入侵 雅克萨之战——康熙皇帝,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四、 专制帝国
1、 明清的专制统治
明朝加强皇权专制的措施: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东厂西厂和锦衣卫
清朝加强皇权专制的措施: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2、 明清的科举考试: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3、 社会生活和思想领域的专制:建立贞节牌坊,禁止世俗文化
4、 反对皇权专制:黄宗羲“为天下大害者,君而已矣”
五、 来自海上的挑战
1、 郑和七次下西洋
目的:宏扬国威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作用:增进了与亚非各国的友谊,促进了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2、 传教士来华
意大利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几何原本》。意大利朗世宁,参与圆明园西洋风格建筑的设计。影响:带来了西方文明,也是欧洲殖民者东来的先兆。
3、 抗击外来侵略
1553年,葡萄牙侵占澳门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设省
4、 马戛尔尼来华:乾隆帝闭关自守,减少通商口岸,只留广州一处。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 工业革命的兴起
1、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的棉纺织部门。
2、重要发明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瓦特发明蒸汽机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
3、19世纪40年代,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国。
二、科学的世纪
1、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学说
2、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三、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一)电能的开发利用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
2、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3、比利时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4、美国爱迪生发明电灯
(二)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应用
1、德鲁夫狄塞尔发明内燃发动机
2、德国卡尔.本茨制成世界上第一台三轮汽车
3、美国莱特兄弟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三)远距离迅速传递技术的发明
1、美国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2、美国摩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3、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四、人在工厂
1、工厂的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2、出现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生产
第二课 整体世界最终形成
一、 地球变小了
1、 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必要条件,20世纪初,整体世界最终形成
2、 严复翻译《天演论》、《原富》、《法译》,林纾翻译《茶花女》、《伊索寓言》、《鲁滨孙漂流记》
3、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 顾拜旦,第一届奥运会1986年在雅典举行
二、 文明与野蛮交织
1、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殖民侵略)
2、 整体世界形成对印度的影响
工业文明在印度传播;英国对印度野蛮的殖民侵略
三、 挑战与回应
1、 海地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
2、 日本的明治维新 美国用军舰打开了日本的国门,通过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
一、 屈辱的岁月
1、19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2、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4、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朝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悲壮的抗争
1、鸦片战争中,虎门守将关天培,英勇抗击英军,壮烈殉国。
2、甲午战争中,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与日军激战,壮烈牺牲。
3、徐骧在反对日本占领台湾的战斗中为国捐躯。
4、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三、“师夷长技以制夷”
1、林则徐开创了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3、洋务运动 口号:自强、求富 代表人物:奕欣、李鸿章、左宗棠
1862年在北京设立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
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机构
四、 从维新到革命
(一) 维新变法
1、 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 主要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3、 维新变法又称戊戌变法,它与洋务运动最大的不同是在政治上也要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
(二) 辛亥革命
1、 邹容写《革命军》宣传革命
2、 1905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又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3、 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革命
4、 1912年元旦,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5、 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第四课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一、 工业化和城市化
1、 三大产业:第一产业 农业;第二产业 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 商业、交通运输业、银行业、服务业
2、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好处: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负面影响:工业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环境恶化,治安混乱。
二、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生活用品 生活方式 生活趣味 生活习惯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工业革命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2、工人运动,从自发的经济斗争到有组织的政治斗争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3、 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作了思想准备
代表人物: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欧文
4、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5、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6、巴黎公社:1871年3月,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世界
第一课 全球性的震荡
一、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非正义战争
1、 大战原因(目的):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
2、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3、 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
4、 一战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坦克、飞机
5、 人类就如何更好地运用科学技术?人类应把科学技术用于造福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
1、 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 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3、 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4、 雅尔塔会议 英(丘吉尔) 美(罗斯福) 苏(斯大林)
5、 法西斯——刑具,发展成为独裁和暴力的代名词
6、 二战是一场法西斯侵略和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
7、 联合国,最大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成立,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二、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发于1825年的英国。
2、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4、经济危机的表现(危害):银行破产,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市场萧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5、经济危机使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成为发动战争的策源地
第二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一、 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1、 历史背景:俄国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社会矛盾激化
2、 彼德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3月)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 列宁领导成立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4、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5、 苏联的建立:1922年,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6、 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西亚病夫的崛起
1、20世纪初土耳其被称为“西亚病夫”
2、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
3、凯末尔改革:学习西方,破除落后习俗,提高民族文化水平,推动工业的发展
三、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
1、目的:为了消除经济危机,实现美国的经济复苏
2、措施:国家干预经济,实行系列改革。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以工代赈(田纳西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3、影响:缓解经济危机,缓和阶级矛盾,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第三课 民族复兴的新道路
一、 中华民族的觉醒
(一) 新文化运动

『陆』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急,好的话有分加、

以下资料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
一、 工厂从这时发展而来
1、时间:14世纪 地点:意大利
2、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有哪些不同?
所有者 劳动者 生产方式 场地与规模 相互关系 效率
手工作坊 作坊主 作坊主与家人、帮工 封建式 小 作坊主与学徒、帮工的关系 低
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主 手工工场工人 资本主义性质 大 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高
最根本的不同:手工工场存在雇佣关系
3、作用:
(1)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3)促进了社会阶级、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A、商人的变化:成为资产阶级的前身
经营方式:由单纯的经商改变为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
经济地位:实力超过皇宫贵族
政治地位:甚至可担任市长
变化原因:1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君主为了富国强兵,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
B、贵族的变化:经济上陷入了困境之中,走向没落
C、农民的变化:一部分失去土地,成为手工工场的工人。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
4、其它知识点:
(1)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2)西欧手工工场发展,但西欧还处在农业社会中
(3)中国明清也出现了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的萌芽)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一、 蒙娜丽莎的微笑 (文艺复兴运动)
1、时间:14世纪 地点: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 对象:天主教会
2、原因:(1)新兴的资产阶级认为自己能创造财富,也应该享受生活。要求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
(概念)(2)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3、代表人物及作品:
意大利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英国 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四大悲剧)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亚
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5、评价: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昧中解放了出来
6、中国同主题的文艺作品:汤显祖 《牡丹亭》
二、“教皇奶牛”的解放(宗教改革)
1、领导人:马丁路德 兴起国家:德国 时间:16世纪 对象:天主教会
2、主张:在信仰问题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信仰,不要教会
3、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不在话下教会,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汲取养料,寻找经典依据,人文主义通过恢复古希腊文化的形式,宣传人文精神,而路德也从基督教的经典中寻找理论支持
4、结果: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整个德国,各地的教会纷纷独立,瑞士、英国等西欧国家也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相继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5、评价:突破了传统宗教的束缚,永久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统治,是一次政治上的解放,又是一次思想解放,它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思想武器。

三、近代科学的诞生
1、时间:15、16世纪
2、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指出只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的规律,就能够征服自然,让自然界为人类造福。
3、原因:(1)生产力提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和研究手段,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根本原因
(2)新航路的开辟拓宽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3)文艺复兴,人的认识和创造能力被确信
4、评价:为未来工业文明的昌盛奠定了第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基石,为科学的振兴铺平了道路。
使自然界不再神秘莫测,人们逐渐找到了自然界跳动的脉搏,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迎来了技术发明的高潮。
5、对于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科教兴国 重视知识的作用 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保护)等
6、代表人物:
波兰 哥白尼 日心说 科学革命的开端
意大利 布鲁诺 宇宙是无限的
英国 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物理学领域) 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7、科学的作用: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提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发的态度看待世界。

四、理性之光(思想启蒙运动)
1、时间:17、18世纪 国家:英法等
2、含义:激烈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3、原因: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社会的思考。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
4、代表人物:
法国 伏尔泰 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有追求自下而上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能被剥夺。(政治自由)
法国 卢梭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主权思想。(在法国大革命中体现。《人权宣言》)
法国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

事件 首先兴起 主张 代表 斗争对象
文艺复兴 意大利等 以人为中心 文学三杰、艺术三杰 封建神权
宗教改革 德国等 信仰上人人平等 马丁路德等
启蒙运动 英法等 理性、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伏尔泰 卢梭等
自然科学 意大利等 知识就是力量 哥白尼 牛顿等

第三课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一、“发现新大陆”(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条件) 最根本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1)对东方商品的需求,东方的丝绸、瓷器、宝石和香料等奢侈品辗转运往欧洲,在欧洲人看来,东
方非常富裕
(2)在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下,对货币需求量增加,“拜金狂“们希望在欧洲以外的地方能够攫取黄金。《马可波罗流氓》中关于东方遍地黄金的描述广为流传后,更激起了人们对东方的向往
(3)土耳其人阻断了传统的通商道路,需要开辟一条直接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4)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能够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亲从意大利人那里学到了大量航海知识。葡萄牙国王拥有一批来自各国的船员。
(5)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已经传入欧洲,并在这个时候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地球仪、航海地图、以及与航海有关的图书为航海准备了技术条件。
(6)古希腊人托密的地圆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7)国王支持
(8)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2、人物与事件
时间 1487-1488 1492 1497――1498 1519――1522
人物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玛 麦哲伦
国别 葡萄牙 意大利 葡萄牙 葡萄牙
航线 西欧-好望角 西欧-美洲 西欧-好望角-印度 环球航行
支持者 葡萄牙 西班牙 葡萄牙 西班牙
其中:哥伦布到达美洲被欧洲人称为“发现新大陆”
(1) 时间:1492年
(2) 意义:人们深受鼓舞,(3) 越来越多的航海家加入海上探险的先烈,(4) 去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促成美国等“移民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又使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
(5) 哥伦布发现美洲不(6) 是个人的功劳,(7) 新航路的开辟势在必行,(8) 即使没有哥伦布和西班牙的探索,(9) 也会有其他国家和别的航海家进行探险,(10) 并发现新大陆,(11) 哥伦布发现美洲,(12) 并不(13) 是偶然事件,而(14) 是当时的许多客观条件所造成的,而(15) 哥伦布只是根据这些客观条件第一个实现了这个伟大任务的先行人物。
3、作用:欧洲航海家的这些活动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
二、全球联系的加强
三、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
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或新航路开辟的评价)(如何评价哥伦布)
积极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人口的迁移(欧洲人来到美洲)
(2)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的流动(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美洲)――亚欧)
(3)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扩大(荷兰(17世纪最发达的商业国家之一)――海上马车夫)
(4)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5)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传播(佛郎机和鸟嘴铳)
消极影响:
(1)方便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殖民国家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殖民扩张,野蛮地屠杀当地居民,掠夺土地和财富。(掠夺黄金等)造成了亚非拉国家的落后与贫穷。
(2)屠杀土著(印第安人、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3)贩卖黑奴,给非洲造成了惨重的损失(16世纪开始)
其它: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属拉丁语系。

第四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英国、法国、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一、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 时间:1640――1688年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2、 条件:
(1)利用地处大西洋航路要冲的有利条件,积极进行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2)圈地运动积累了巨额资本,使得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3)随着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
3、过程:
(1)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导火线)
(2)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标志)
(3)1649年,查理一世被押上了断头台
(4)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政变,采取不流血的方式推翻了复辟王朝
(5)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的政体;英国开创;日本、泰国、比利时、西班牙、瑞典、荷兰、葡萄牙等国也先后采用了君主立宪制)
4、领导人物:克伦威尔
5、人民群众(议会组织军队很多农民、手工业者参加议会军队作战,大大增加了议会军队的战斗力)
说明杰出人物是历史的推动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民族独立战争)
1、时间:1773年――1781年
2、领导人:华盛顿
3、根本原因:英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及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同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压制和殖民压迫统治相冲突。
4、过程:
(1)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
(东印度公司的茶叶便宜,为何北美人民要拒绝呢?)
(2)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3)1776年7月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独立宣言》:是世界上第一次以纲领形式提出的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自下而上,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同时宣告美利坚合众正式诞生。)
(4)1781年,独立战争胜利
5、胜利原因:北美人民对独立的渴求,战争本身所具有的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性以及资产阶级的推动。
6、1787年,美国制订宪法,确定了共和政体,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根据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美国创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采用。)
7、美国国旗、版图的变化说明:独立后的美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三、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法国革命前的三级等级制度:国王拥有最高的权力“朕即国家”――路易十四
第一等级:教士
第二等级:贵族(第一二等级被称为是特权等级)
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3、导火线: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4、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
(1)1789年7月14日,攻克巴士底狱(标志、国庆纪念日),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主权在民”、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的成果之一,是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阐明资产阶级的人权要求和以法治国的主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启蒙运动的关系:伏尔泰认为人生下来就应该是自由和平等的,《人权宣言》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可以说,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聊备一格姝思想准备,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一次伟大实践。
(2)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举行起义 废除和君主制,建立共和制,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
(法国国歌诞生 《莱茵军战歌》――《马赛曲》
(3)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 罗伯斯庇尔掌权,实施革命政策――革命达到顶峰
5、意义: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地打击諆遥封建制度。法国大革命是总也给 ,但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共和正体最终确立起来了,并延续至今。
三次革命中都突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次革命后都建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这也是西方先进的原因之一

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
一、 最后的盛世(经济)
1、明朝、清朝的建立:1368年 朱元璋 1644年 皇太极
2、盛世的表现:
(1) 人口众多:17世纪初,(2) 中国人口已近两亿;19世纪超过三亿,(3) 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4) 商品经济发达:江南农民种桑养蚕,(5) 从事丝织业;松江一带棉纺织业发达
(明清时“湖广熟,天下足”)
(6) 手工业繁荣促进了商业的发达:徽商、晋商、工商业市镇的出现(农村――城市)
(7) 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王宫的“瓷室”,(8) 对中国茶叶的需求)
(9)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服(10) 务性行业、茶馆、酒楼、戏院等
(11) 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12) 男耕女织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 西方经济状况:西方各国的工商业逐渐兴趣,4、 手工工场逐渐取代手工作坊,5、 商人的地位不6、 提高,7、 思想领域,8、 从文艺复9、 兴到宗教改革,10、 从近代科学的诞生到启蒙运动的兴起,11、 人们的思想发生了重要变化,12、 与此同13、 时,14、 西方殖民纷纷开始向海外拓展殖民地,15、 在上述变化的基础上,16、 资产阶级日益壮大,17、 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的爆发,18、 西方一些国家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度。
19、 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
1、明清民族政策:明修长城(今天看到的长城大多是明朝修建的),清修庙
(明:以防为主,比较被劫的防御政策 清:积极主动,采取怀柔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2、清民族政策:
(1) 在河北省承德市修建避暑山庄,(2) (是统治者避暑,(3) 围猎的场所,(4) 更是他们实行“怀柔政策”、笼络少数民族首领的场所,(5) 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接见土尔扈特部的回归。
(6) 西藏:赐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7) 后设驻藏大臣(18世纪前期),(8) 实行“金瓶掣签制”,(9) (保证确定转世灵童的公平性,(10) 防止一些地方分裂分子利用这个机会制造分裂。使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11) 。
(12) 西南:改土归流,(13) 从中央派遣官员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14) 进行直接管理
(15) 清统治者对破坏国家统治的分裂势力予以狠狠打击(粉碎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
3、意义:这些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连续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疚,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4、清代疆域版图基本与现在相似
5、雅克萨之战(康熙、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三、专制帝国
1、明清时期,中国的专制皇权高度加强,表现:
(1)明:朱元璋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
(2)明:设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锦衣卫(可以经过不正常的法律程序,肆意侦察、逮捕、审讯臣民)
(3)清:设军机处(雍正)
(4)清:兴文字狱(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等)
(5)明清:八股取士(禁锢人心,科举制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6)明清:修建贞节牌坊
(7)明清:禁止世俗生活
2、西方的君主专制与中国的专制皇权有什么相同之处,各自的发展轨道如何:
王权至上,由统治者牢牢掌握着国家政权,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加强对臣民的监控。西方君主专
制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度,中国依然维持着皇帝专
制的国家体制,在西方国家变革的历史大潮中,逐渐趋于落后。
3、反对专制皇权的思想家:黄宗羲(批判君权神授、“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四、来自海上的挑战
1、郑和七下西洋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1周年)
(1)时间:1405――1433 明成祖 郑和
(2)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而是为了宣扬国威
(3)意义: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船队的规模也大得多,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4)结果:遭到官员们的反对,被禁止。
2、天主教传入:
(1)明:意大利 利玛窦 (学习汉语,熟悉儒家经典,带来了新的科学知识和机械制品,翻译了《几何原本》介绍欧洲流行的数学理论,绘制世界地图)
(2)清:德国 修改中国历法,医学
意大利 郎士宁 宫廷画家,参与了圆明园西洋风格建筑的设计(康熙帝)
(3) 带来了西方文明,(4) 也预示着西方的商船和炮艇即将接踵而(5) 来。
3、葡萄牙人侵占澳门:
(1)时间:1553年
(2)澳门妈祖庙:包含着一种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助人为乐的信念,由此形成的妈祖精神将全世界华人紧紧地联系到一起,有助于祖国的统一。
4、荷兰人侵占台湾:
(1)时间:17世纪初
(2)台湾历史:230年,吴王孙权派遣卫温将军、诸葛亮率领1万名官兵“浮海求夷洲”
607、608年,隋将军朱宽横渡台湾海峡,到达流求
610年,隋炀帝
1335年,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郑成功收复台湾
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都反对外来民族压迫,都有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的光荣传统
20、 清闭关自守政策:
(1) 原因:西方国家的侵略,(2) 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受到外国的侵略,(3) 又害怕沿海人民同(4) 外国人频繁的交流会引起统治的不(5) 稳
(6) 政策:反四个通商口岸减少为广州一处
(7) 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马戛尔尼访华)
明清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而西方国家则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中国的思想控制十分严密,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西方国家则在手工工场产生和工商业发展的基础上,诞生了新的阶级,从而引起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诞生,启蒙运动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中国闭关自守,西方不断向海外探索,开拓海外的殖民地。19世纪以后,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可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先进,与时俱进,抓住机遇,置身于世界的大潮,才能立于世界之林。

『柒』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5-1工商业的兴起

随着商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小作坊发展成为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来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

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的比较

手工作坊
手工工场

所有者
手工作坊主
手工工场主

劳动者
作坊主与家人或帮工
手工工场工人

生产方式
作坊主进行全程工作
工人之间分工合作

生产关系
学徒不领取工资,依附于作坊主。
手工工场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手工工场的特点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工人多,分工合作;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不再进行全过程的生产。

手工工场的作用
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生产力变化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生产关系变化
作坊主——富商(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早期资产阶级

失地农民——雇佣工人——早期工人阶级

手工工场时代,是由农耕文明时代向工业文明时代过渡和准备阶段。手工工场时期,农业仍然是主要产业。

5-2冲破思想的牢笼

时间
14世纪-16世纪

发生地
意大利,后传播到西欧一些国家

发生背景
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代表人物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

什么是“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实质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人文精神的含义
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

性质和意义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味中解放出来。

5-2-2“‘教皇奶牛’的解放”

德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16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日益腐败。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马丁·路德的主张
在信仰问题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自己真诚忏悔,就可以得救。(因信称义)

宗教改革的影响和意义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全国,各地的教会纷纷独立。这一时期,瑞士、英国等西欧国家也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相继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5-2-3“近代科学的诞生”

英国科学家培根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知识就是力量”

科学家研究自然
天文学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比较托勒密、哥白尼以及布鲁诺的思想,明白人类的科学探索是循序渐进的。

物理学
牛顿的突出成就是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科学的作用
科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

5-2-4“理性之光”

何为“启”“蒙”
就是“打破”“蒙昧主义”(迷信和无知)

兴起时间
17、18世纪

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因素: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等

顶峰
18世纪后半期,法国

性质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的代表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伏尔泰
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

卢 梭
人民主权思想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

狄德罗
网络全书派

启蒙运动的影响

1、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2、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

4、激励了中日等国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5-3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新航路开辟后的正面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的负面影响

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为人们迁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的民族产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总之,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欧洲国家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土地和财富;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总之,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

5-4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对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爆发背景
查理一世为了加强王权采取的措施,不仅招致了广大民众的普遍不满,更使国王同议会中的资产阶级新贵族的矛盾迅速激化,从而导致了革命的爆发。
英国殖民当局对北美13个殖民地进行殖民统治和压迫,北美人民要求独立。
路易十四和路易十六的君主专制统治。

经过
1、1640年,查理一世企图解散议会

2、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3、1649年,议会军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取得胜利。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4、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

5、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1、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2、序幕: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3、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

4、胜利:1781年,美国人民在华盛顿的带领下最终打败了英国军队,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5、1787年制定美国宪法,确定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原则。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

1、1789年7月14日,攻克巴士底狱,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并颁布了《人权宣言》

2、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

3、1793年,领导者罗伯斯庇尔等实施了一系列革命政策,使大革命达到顶峰。

结果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由议会限制王权的政体)
总统共和制
共和政体

历史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结束了法国封建专制统治;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5-5面临挑战的中国 5-5-1最后的盛世

背景(明清时期)
1368年明朝建立,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清历史。其中1368~1644年是明王朝统治时期,从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是清王朝统治时期,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皇帝进行统治的朝代。

“最后的盛世”的表现
农业
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中国的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江南地区,“湖广熟,天下足。”人口增长迅速。

手工业
丝织业、棉纺织业发达

商业
商帮的形成,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国际贸易频繁。

社会生活
服务性行业兴盛

如何正确看待“最后的盛世”
“夕阳无限好,只是已黄昏;盛世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5-5-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明清时期与蒙古族、藏族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与蒙古族:明-修筑长城 清-土尔扈特部回归、平定准噶尔叛乱

与藏族:清-册封达赖和班禅、派驻藏大臣

与西南少数民族:改土归流

明清统治者不同民族政策
明代统治者主要以防为主,采取了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清统治者则比较积极主动,采取怀柔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明清两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什么意义?
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5-5-3专制帝国

明清时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的表现
1、设立专制国家机构:明朝建立厂卫等特务机构、清朝雍正设置军机处

2、清朝大兴“文字狱”

3、科举考试以八股取士

4、社会生活领域的专制:建贞节牌坊、禁止世俗文化

反对专制皇权的思想家——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提出“为天下之大害着,君而已矣”

5-5-4来自海上的挑战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路线、作用和失败的原因

传教士来华
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明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欧洲殖民者东来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澳门;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侵略者和维护祖国统一)。

马戛尔尼使团来华
清朝统治者对西方殖民者的到来所持的态度与采取的措施,以及马戛尔尼来华的目的与结果。

为什么说中国在19世纪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从国家体制看,中国仍是皇权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皇权得到高度强化,人民没有民主与自由;从思想观念上看,掌握国家命运的上层统治者仍以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自居,不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从对外政策上看,坚持闭关锁国;从经济发展来看,中国虽一度处于盛世的繁华,但旧有的体制与观念,没有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机制等。因此,当西方国家先后进入革命的时代,国家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寻求向外拓展时,中国仍然按照自己的轨迹发展,这不可避免地使古老中国面临着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双重挑战。

『捌』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课目

每课子目录

应该掌握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1.、作坊与手工工场的区别;作坊、手工工场和工厂的关系;

2、14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手工工场;中国明清时期也出现了;

3、手工工场出现和发展的意义;但西欧仍处于农业社会

商人的地位变了

1、16世纪商人地位的特点(经济地位显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2、利商政策与商人地位变化的关系(思考题)

3、16世纪西欧的商人、贵族和农民地位的变化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蒙娜丽莎的微笑

(文艺复兴运动)

14---16世纪

1、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影响西欧

2、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达芬奇、莎士比亚

3、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意义和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

“教皇奶牛”的解放

(宗教改革运动)

1、教皇奶牛称呼的由来 2、宗教改革领导人--路德

3、宗教改革运动使得德国,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近代科学的诞生

(近代科学革命)

1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2哥白尼日心说—科学革命的开端

3、布鲁诺---宇宙无限论 4、牛顿-----物理力学(万有引力)

理性之光

(17-18世纪启蒙运动)

1、17—18世纪西欧启蒙运动的中心是法国

2、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天赋人权)卢梭(人民主权)

第三课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发现新大陆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促成新航路开辟的因素和客观条件

2、海上探险走在最前面的两个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3、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航海路线和贡献

全球联系的加强

(正面影响)

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为人们迁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的民族产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总之,世界开始走向整体。(荷兰----海上马车夫)

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

(负面影响)

掠夺土地和财富;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总之,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英国—日不落帝国)

第四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议会军资产阶级领导人-----克伦威尔;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3、革命成果----《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产生

(美国独立战争资产阶级革命)

1775---1781年

1、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

2、来克星顿枪声---拉开独立战争序幕 领导人----华盛顿

3、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的诞生

4、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三权分立),确定共和政体

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789年—1793年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封建专制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尖锐

2、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使革命达到顶峰(三次起义的成果)

3、革命文件《人权宣言》 领导人—罗伯斯庇尔

4、法国革命的意义;法国政体—共和制

5、拿破仑1804年建立法兰西帝国,颁布《法典》,巩固了革命成果。

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

最后的盛世

1、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36年清建立,1644年清军入关

2、江南地区手工工场兴起棉纺织业发达,出现徽商晋商商帮

3、对外贸易出超,经济实力世界第一,出口丝绸茶叶瓷器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明修长城清修庙-----两朝民族政策的差异

2、清---管理西藏、土尔扈特部回归、平定准葛尔和回族叛乱

3、中俄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康熙)

专制帝国

(专制皇权高度加强)

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设厂卫 2、清雍正设立军机处----皇权强化达到顶峰 3、文字狱、八股取士---黄宗羲

来自海上的挑战

1、1405—1433郑和下西洋规模和意义(今年是600周年)

2、传教士来华---利马窦 郎士宁

3、殖民者来华---澳门侵占澳门、荷兰侵占台湾(郑成功)

4、清朝的对外政策------闭关自守,广州一口通商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课目

每课子目录

应该掌握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兴起

第一工业革命开始时间、主要发明、特点和对英国的影响

科学的世纪----19世纪

各国重视科学研究;大学成为科研重地;形成了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达尔文《物种起源》;内燃机发展的理论基础)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特点、主要发明、应用产业和影响

人在工厂

1840年前后的英国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

工厂有严格的劳动纪律和管理制度;出现流水生产线(福特)

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地球变小了

1、整体世界形成的必要条件;整体世界形成的表现

2、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时间------20世纪初

文明与野蛮相交织

1、整体世界形成过程对西方国家的影响---瓜分世界,进行殖民掠夺,控制和奴役着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对亚非拉国家影响----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危机严重;

2、文明----工业文明传播到亚非拉地区,促进社会生活的变化

3、野蛮----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地区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

挑战与回应

1、反抗斗争获得独立------海地(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2、适应工业化改革--------日本(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

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

屈辱的岁月

1840—1901年

1、18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及评价;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目的

2、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内容及影响

3、1894-1895年甲戊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

3、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划分势力范围

4、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内容及危害

悲壮的抗争

1、元里人民抗英(鸦片战争);关天培(鸦片战争),邓世昌(甲戊海战),徐骧(台湾军民抗日)

2、太平天国运动原因、领导人、性质、意义、失败原因

师夷长技以制夷

1、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代表对待西方的态度发生变化及原因

2、林则徐—中国西学第一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海国图志》

3、学习西方---洋务运动(时间、代表人、学习内容、结果)

从维新到革命

1、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戊戌变法序幕(康有为、梁启超)

2、维新派观点与洋务派观点的不同( P7I页)

3、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3、孙中山(革命派)1905年建立同盟会,1911年发动武昌起义,史称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分析。

第四课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工业化和城市化

三大产业的出现,什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什么是“城市病”

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工业化奠定现代文明生活基础的表现: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追求合理饮食;医学进步人均寿命延长;生活质量提高(洗衣机);妇女地位提高(三八妇女节);义务教育普及;大众传媒发展,;服装休闲大众化;交通方式革新;居房建筑钢筋水泥化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工业革命后西方社会的两大主要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2、工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

3、空想社会主义: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和谐公社)

4、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

『玖』 浙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以下资料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
一、 工厂从这时发展而来
1、时间:14世纪 地点:意大利
2、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有哪些不同?
所有者 劳动者 生产方式 场地与规模 相互关系 效率
手工作坊 作坊主 作坊主与家人、帮工 封建式 小 作坊主与学徒、帮工的关系 低
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主 手工工场工人 资本主义性质 大 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高
最根本的不同:手工工场存在雇佣关系
3、作用:
(1)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3)促进了社会阶级、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A、商人的变化:成为资产阶级的前身
经营方式:由单纯的经商改变为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
经济地位:实力超过皇宫贵族
政治地位:甚至可担任市长
变化原因:1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君主为了富国强兵,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
B、贵族的变化:经济上陷入了困境之中,走向没落
C、农民的变化:一部分失去土地,成为手工工场的工人。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
4、其它知识点:
(1)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2)西欧手工工场发展,但西欧还处在农业社会中
(3)中国明清也出现了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的萌芽)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一、 蒙娜丽莎的微笑 (文艺复兴运动)
1、时间:14世纪 地点: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 对象:天主教会
2、原因:(1)新兴的资产阶级认为自己能创造财富,也应该享受生活。要求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
(概念)(2)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3、代表人物及作品:
意大利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英国 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四大悲剧)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亚
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5、评价: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昧中解放了出来
6、中国同主题的文艺作品:汤显祖 《牡丹亭》
二、“教皇奶牛”的解放(宗教改革)
1、领导人:马丁路德 兴起国家:德国 时间:16世纪 对象:天主教会
2、主张:在信仰问题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信仰,不要教会
3、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不在话下教会,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汲取养料,寻找经典依据,人文主义通过恢复古希腊文化的形式,宣传人文精神,而路德也从基督教的经典中寻找理论支持
4、结果: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整个德国,各地的教会纷纷独立,瑞士、英国等西欧国家也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相继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5、评价:突破了传统宗教的束缚,永久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统治,是一次政治上的解放,又是一次思想解放,它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思想武器。

三、近代科学的诞生
1、时间:15、16世纪
2、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指出只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的规律,就能够征服自然,让自然界为人类造福。
3、原因:(1)生产力提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和研究手段,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根本原因
(2)新航路的开辟拓宽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3)文艺复兴,人的认识和创造能力被确信
4、评价:为未来工业文明的昌盛奠定了第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基石,为科学的振兴铺平了道路。
使自然界不再神秘莫测,人们逐渐找到了自然界跳动的脉搏,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迎来了技术发明的高潮。
5、对于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科教兴国 重视知识的作用 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保护)等
6、代表人物:
波兰 哥白尼 日心说 科学革命的开端
意大利 布鲁诺 宇宙是无限的
英国 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物理学领域) 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7、科学的作用: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提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发的态度看待世界。

四、理性之光(思想启蒙运动)
1、时间:17、18世纪 国家:英法等
2、含义:激烈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3、原因: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社会的思考。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
4、代表人物:
法国 伏尔泰 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有追求自下而上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能被剥夺。(政治自由)
法国 卢梭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主权思想。(在法国大革命中体现。《人权宣言》)
法国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

事件 首先兴起 主张 代表 斗争对象
文艺复兴 意大利等 以人为中心 文学三杰、艺术三杰 封建神权
宗教改革 德国等 信仰上人人平等 马丁路德等
启蒙运动 英法等 理性、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伏尔泰 卢梭等
自然科学 意大利等 知识就是力量 哥白尼 牛顿等

第三课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一、“发现新大陆”(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条件) 最根本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1)对东方商品的需求,东方的丝绸、瓷器、宝石和香料等奢侈品辗转运往欧洲,在欧洲人看来,东
方非常富裕
(2)在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下,对货币需求量增加,“拜金狂“们希望在欧洲以外的地方能够攫取黄金。《马可波罗流氓》中关于东方遍地黄金的描述广为流传后,更激起了人们对东方的向往
(3)土耳其人阻断了传统的通商道路,需要开辟一条直接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4)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能够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亲从意大利人那里学到了大量航海知识。葡萄牙国王拥有一批来自各国的船员。
(5)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已经传入欧洲,并在这个时候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地球仪、航海地图、以及与航海有关的图书为航海准备了技术条件。
(6)古希腊人托密的地圆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7)国王支持
(8)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2、人物与事件
时间 1487-1488 1492 1497――1498 1519――1522
人物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玛 麦哲伦
国别 葡萄牙 意大利 葡萄牙 葡萄牙
航线 西欧-好望角 西欧-美洲 西欧-好望角-印度 环球航行
支持者 葡萄牙 西班牙 葡萄牙 西班牙
其中:哥伦布到达美洲被欧洲人称为“发现新大陆”
(1) 时间:1492年
(2) 意义:人们深受鼓舞,(3) 越来越多的航海家加入海上探险的先烈,(4) 去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促成美国等“移民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又使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
(5) 哥伦布发现美洲不(6) 是个人的功劳,(7) 新航路的开辟势在必行,(8) 即使没有哥伦布和西班牙的探索,(9) 也会有其他国家和别的航海家进行探险,(10) 并发现新大陆,(11) 哥伦布发现美洲,(12) 并不(13) 是偶然事件,而(14) 是当时的许多客观条件所造成的,而(15) 哥伦布只是根据这些客观条件第一个实现了这个伟大任务的先行人物。
3、作用:欧洲航海家的这些活动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
二、全球联系的加强
三、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
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或新航路开辟的评价)(如何评价哥伦布)
积极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人口的迁移(欧洲人来到美洲)
(2)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的流动(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美洲)――亚欧)
(3)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扩大(荷兰(17世纪最发达的商业国家之一)――海上马车夫)
(4)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5)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传播(佛郎机和鸟嘴铳)
消极影响:
(1)方便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殖民国家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殖民扩张,野蛮地屠杀当地居民,掠夺土地和财富。(掠夺黄金等)造成了亚非拉国家的落后与贫穷。
(2)屠杀土著(印第安人、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3)贩卖黑奴,给非洲造成了惨重的损失(16世纪开始)
其它: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属拉丁语系。

第四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英国、法国、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一、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 时间:1640――1688年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2、 条件:
(1)利用地处大西洋航路要冲的有利条件,积极进行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2)圈地运动积累了巨额资本,使得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3)随着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
3、过程:
(1)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导火线)
(2)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标志)
(3)1649年,查理一世被押上了断头台
(4)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政变,采取不流血的方式推翻了复辟王朝
(5)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的政体;英国开创;日本、泰国、比利时、西班牙、瑞典、荷兰、葡萄牙等国也先后采用了君主立宪制)
4、领导人物:克伦威尔
5、人民群众(议会组织军队很多农民、手工业者参加议会军队作战,大大增加了议会军队的战斗力)
说明杰出人物是历史的推动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民族独立战争)
1、时间:1773年――1781年
2、领导人:华盛顿
3、根本原因:英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及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同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压制和殖民压迫统治相冲突。
4、过程:
(1)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
(东印度公司的茶叶便宜,为何北美人民要拒绝呢?)
(2)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3)1776年7月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独立宣言》:是世界上第一次以纲领形式提出的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自下而上,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同时宣告美利坚合众正式诞生。)
(4)1781年,独立战争胜利
5、胜利原因:北美人民对独立的渴求,战争本身所具有的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性以及资产阶级的推动。
6、1787年,美国制订宪法,确定了共和政体,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根据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美国创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采用。)
7、美国国旗、版图的变化说明:独立后的美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三、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法国革命前的三级等级制度:国王拥有最高的权力“朕即国家”――路易十四
第一等级:教士
第二等级:贵族(第一二等级被称为是特权等级)
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3、导火线: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4、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
(1)1789年7月14日,攻克巴士底狱(标志、国庆纪念日),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主权在民”、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的成果之一,是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阐明资产阶级的人权要求和以法治国的主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启蒙运动的关系:伏尔泰认为人生下来就应该是自由和平等的,《人权宣言》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可以说,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聊备一格姝思想准备,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一次伟大实践。
(2)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举行起义 废除和君主制,建立共和制,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
(法国国歌诞生 《莱茵军战歌》――《马赛曲》
(3)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 罗伯斯庇尔掌权,实施革命政策――革命达到顶峰
5、意义: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地打击諆遥封建制度。法国大革命是总也给 ,但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共和正体最终确立起来了,并延续至今。
三次革命中都突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次革命后都建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这也是西方先进的原因之一

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
一、 最后的盛世(经济)
1、明朝、清朝的建立:1368年 朱元璋 1644年 皇太极
2、盛世的表现:
(1) 人口众多:17世纪初,(2) 中国人口已近两亿;19世纪超过三亿,(3) 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4) 商品经济发达:江南农民种桑养蚕,(5) 从事丝织业;松江一带棉纺织业发达
(明清时“湖广熟,天下足”)
(6) 手工业繁荣促进了商业的发达:徽商、晋商、工商业市镇的出现(农村――城市)
(7) 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王宫的“瓷室”,(8) 对中国茶叶的需求)
(9)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服(10) 务性行业、茶馆、酒楼、戏院等
(11) 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12) 男耕女织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 西方经济状况:西方各国的工商业逐渐兴趣,4、 手工工场逐渐取代手工作坊,5、 商人的地位不6、 提高,7、 思想领域,8、 从文艺复9、 兴到宗教改革,10、 从近代科学的诞生到启蒙运动的兴起,11、 人们的思想发生了重要变化,12、 与此同13、 时,14、 西方殖民纷纷开始向海外拓展殖民地,15、 在上述变化的基础上,16、 资产阶级日益壮大,17、 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的爆发,18、 西方一些国家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度。
19、 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
1、明清民族政策:明修长城(今天看到的长城大多是明朝修建的),清修庙
(明:以防为主,比较被劫的防御政策 清:积极主动,采取怀柔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2、清民族政策:
(1) 在河北省承德市修建避暑山庄,(2) (是统治者避暑,(3) 围猎的场所,(4) 更是他们实行“怀柔政策”、笼络少数民族首领的场所,(5) 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接见土尔扈特部的回归。
(6) 西藏:赐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7) 后设驻藏大臣(18世纪前期),(8) 实行“金瓶掣签制”,(9) (保证确定转世灵童的公平性,(10) 防止一些地方分裂分子利用这个机会制造分裂。使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11) 。
(12) 西南:改土归流,(13) 从中央派遣官员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14) 进行直接管理
(15) 清统治者对破坏国家统治的分裂势力予以狠狠打击(粉碎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
3、意义:这些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连续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疚,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4、清代疆域版图基本与现在相似
5、雅克萨之战(康熙、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三、专制帝国
1、明清时期,中国的专制皇权高度加强,表现:
(1)明:朱元璋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
(2)明:设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锦衣卫(可以经过不正常的法律程序,肆意侦察、逮捕、审讯臣民)
(3)清:设军机处(雍正)
(4)清:兴文字狱(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等)
(5)明清:八股取士(禁锢人心,科举制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6)明清:修建贞节牌坊
(7)明清:禁止世俗生活
2、西方的君主专制与中国的专制皇权有什么相同之处,各自的发展轨道如何:
王权至上,由统治者牢牢掌握着国家政权,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加强对臣民的监控。西方君主专
制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度,中国依然维持着皇帝专
制的国家体制,在西方国家变革的历史大潮中,逐渐趋于落后。
3、反对专制皇权的思想家:黄宗羲(批判君权神授、“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四、来自海上的挑战
1、郑和七下西洋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1周年)
(1)时间:1405――1433 明成祖 郑和
(2)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而是为了宣扬国威
(3)意义: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船队的规模也大得多,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4)结果:遭到官员们的反对,被禁止。
2、天主教传入:
(1)明:意大利 利玛窦 (学习汉语,熟悉儒家经典,带来了新的科学知识和机械制品,翻译了《几何原本》介绍欧洲流行的数学理论,绘制世界地图)
(2)清:德国 修改中国历法,医学
意大利 郎士宁 宫廷画家,参与了圆明园西洋风格建筑的设计(康熙帝)
(3) 带来了西方文明,(4) 也预示着西方的商船和炮艇即将接踵而(5) 来。
3、葡萄牙人侵占澳门:
(1)时间:1553年
(2)澳门妈祖庙:包含着一种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助人为乐的信念,由此形成的妈祖精神将全世界华人紧紧地联系到一起,有助于祖国的统一。
4、荷兰人侵占台湾:
(1)时间:17世纪初
(2)台湾历史:230年,吴王孙权派遣卫温将军、诸葛亮率领1万名官兵“浮海求夷洲”
607、608年,隋将军朱宽横渡台湾海峡,到达流求
610年,隋炀帝
1335年,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郑成功收复台湾
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都反对外来民族压迫,都有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的光荣传统
20、 清闭关自守政策:
(1) 原因:西方国家的侵略,(2) 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受到外国的侵略,(3) 又害怕沿海人民同(4) 外国人频繁的交流会引起统治的不(5) 稳
(6) 政策:反四个通商口岸减少为广州一处
(7) 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马戛尔尼访华)
明清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而西方国家则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中国的思想控制十分严密,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西方国家则在手工工场产生和工商业发展的基础上,诞生了新的阶级,从而引起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诞生,启蒙运动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中国闭关自守,西方不断向海外探索,开拓海外的殖民地。19世纪以后,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可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先进,与时俱进,抓住机遇,置身于世界的大潮,才能立于世界之林。
综合探究五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1、比较:
规模 目的 手段 部分结果
郑和下西洋 航空母舰 宣传国威,厚往薄来 和平亲善 造福亚非,促进亚非人民的往来
哥伦布航海 小渔船 东方金梦 殖民扩张 祸殃美洲,对印第安人进行殖民统治,实行种族灭绝
但哥伦布航海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区民族的联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继承和弘扬郑和精神
爱国献身精神、科学创新精神、睦邻友好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3、郑和为何没有发现新大陆
伟大的郑和航海显示了中国有强大的远航能力,但由于在动因,大地观,地图等方面,明初中国远远不具备西欧人完成地理大发现那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中国未能进行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最根本的条件还是经济动因,如果明初中国资本主义有迅速的发展,从而产生强大持续的经济动因,那么封锁的海洋政策,皇帝的主观意志(行为),狭隘的大地观以及传统地图的缺陷等不利条件都会改变,并按经济要求而顺向发展的,那么

这里提交的答案只能10000字,先发这些。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与社会八下知识点2017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