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历史进程
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
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1122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中华民族5000多年:熔铸与传承中华文明精神基因
中华文明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国道路的独特性,还在于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创造性地书写中华文明的当代新形态。
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与文化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对于传统文化“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在改革开放中成功开创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注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特有的精气神。
B. 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夏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 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 西 周 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 周 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 西 汉 公元前206-公元23
东 汉 25-220
三国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西 晋 265-316
东晋 十六国 东 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 南 朝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 朝 北 魏 386-534
东 魏 534-550
北 齐 550-577
西 魏 535-557
北 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国 后 梁 907-923
后 唐 923-936
后 晋 936-946
后 汉 947-950
后 周 951-960
十 国 902-979
宋 北 宋 960-1127
南 宋 1127-1279
辽 907-1125
西 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华民国 1912-1949
附 注
1、十六国: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
2、十国: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
3、资料来源于新华字典之附录
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221年)
先 秦 是 指 原 始 社 会 到 战 国 时 期 这 段 历 史 。 原 始 社 会 经 过 原 始 的 群 居 生 活 到 氏 族 公 社 的 出 现 。 进 入 阶 级 社 会 后 , 经 历 了 夏 、 商 、 西 周 , 以 及 春 秋 、 战 国 等 历 史 阶 段 。 先 秦 是 中 国 历 史 上 自 原 始 社 会 进 入 文 明 社 会 的 重 要 历 史 阶 段 。
在长达1800多 年 的 历 史 中 ,中 国 的 祖 先 创 造 了 光 辉 灿 烂 的 历 史 文 明 , 其 中 夏 商 时 期 的 甲 骨 文 , 殷 商 的 青 铜 器 , 都 是 人 类 文 明 的 历 史 标 志 。 这 一 时 期 的 大 思 想 家 孔 子 和 其 他 诸 子 百 家 , 开 创 了 中 国 历 史 上 第 一 次 文 化 学 术 的 繁 荣 。 军 事 家 孙 武 的 《 孙 子 兵 法 》 , 至 今 仍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军 事 、 经 济 等 领 域 。 屈 原 是 中 国 历 史 上 的 伟 大 诗 人 。 战 国 时 期 的 《 甘 石 星 经 》 是 世 界 上 最 早 的 恒 星 表 。 在 这 个 历 史 阶 段 中 , 中 国 从 分 散 逐 步 走 向 统 一 。
-----------------------------------------------------------------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
公 元 前 221 年 ,秦 始 皇 结 束 了 长 期 诸 侯 争 战 的 局 面 ,完 成 了 统 一 中 国 的 大 业 , 建 立 了 中 国 历 史 上 第 一 个 中 央 集 权 的 统 一 的 多 民 族 的 国 家 —— 秦 ( 公 元 前 221 ~ 前 206 ) 。
继 秦 之 后 ,汉 高 祖 刘 邦 和 汉 光 武 帝 刘 秀 相 继 建 立 西 汉 (公 元 前 206 ~ 公 元 前 25) 和 东 汉 (公 元 前 25 ~ 220) , 统 称 汉 。
秦 汉 时 期 建 立 和 完 善 了 封 建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 以 及 诸 如 建 立 郡 县 制 等 一 系 列 有 利 于 统 一 的 措 施 , 一 直 为 后 世 帝 王 的 专 制 所 效 法 。 这 一 时 期 , 社 会 经 济 有 较 大 发 展 , 西 汉 出 现 了 文 景 之 治 的 盛 世 。 汉 武 帝 后 , 在 与 西 域 及 相 邻 的 中 亚 诸 国 的 交 往 中 , 开 通 了 举 世 闻 名 的 丝 绸 之 路 。 秦 汉 时 期 也 是 中 国 文 化 艺 术 和 科 学 技 术 较 发 达 的 时 代 。 司 马 迁 的 《 史 记 》 , 张 衡 的 候 风 地 动 仪 , 以 及 数 学 的 《 九 章 算 术 》 , 医 学 方 面 的 《 黄 帝 内 经 》 等 , 均 对 后 世 有 重 大 影 响 。 蔡 伦 的 造 纸 术 , 则 被 誉 为 中 国 的 四 大 发 明 之 一 。 这 个 阶 段 , 佛 教 由 印 度 传 入 中 国 , 道 教 则 从 本 土 源 起 。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东 汉 末 年 爆 发 了 黄 巾 起 义 , 豪 强 地 主 在 镇 压 黄 巾 起 义 的 过 程 中 , 加 强 了 自 身 的 力 量 , 酿 成 封 建 割 据 混 战 的 局 面 。 此 后 历 经 三 国 (220 ~ 280) 、西 晋 (265 ~ 316) 、 东 晋 (317 ~ 420) 南 北 朝 ( 386 ~ 589 ) 。 其 间 , 三 国 时 魏 、 蜀 、 吴 鼎 足 天 下 , 东 晋 时 十 六 国 纷 争 不 已 , 南 北 朝 时 南 朝 与 北 朝 长 期 对 峙 。
这 一 时 期 , 中 国 南 方 经 济 有 了 较 大 发 展 。 西 、 北 各 少 数 民 族 陆 续 内 迁 , 各 民 族 之 间 的 迁 徙 和 杂 处 促 进 了 融 合 。 对 外 经 济 文 化 交 流 至 林 邑 ( 越 南 中 部 ) 、 扶 南 ( 柬 埔 寨 境 内 ) 、 朝 鲜 半 岛 、 日 本 、 中 亚 诸 国 、 大 秦 ( 罗 马 帝 国 ) 等 地 。 文 化 方 面 , 玄 学 盛 行 , 佛 、 道 二 教 在 相 互 斗 争 中 蔓 延 、发 展 ,但 统 治 者 一 般 都 保 护 佛 教 。 文 学 艺 术 方 面 , 建 安 七 子 、 陶 渊 明 等 人 的 诗 文 , 刘 勰 的 文 学 评 论 《 文 心 雕 龙 》 ,王 羲 之 等 人 的 书 法 ,顾 恺 之 等 人 的 绘 画 , 敦 煌 石 窟 等 石 窟 寺 艺 术 ,皆 为 不 朽 之 作 。 科 学 技 术 方 面 , 祖 冲 之 第 一 个 将 圆 周 率 准 确 数 值 计 算 到 小 数 点 以 下 七 位 数 字 ,领 先 世 界 近 1000 年 ; 贾 思 勰 的 《 齐 民 要 术 》 则 是 世 界 农 学 史 上 的 巨 著 。
------------------------------------------------------------------
隋唐五代时期(581~960)
581 年 , 北 周 外 戚 杨 坚 夺 取 政 权 , 建 立 隋 朝 。 589 年 , 隋 灭 陈 , 南 北 重 新 统 一 。 618 年 , 唐 高 祖 李 渊 在 其 子 李 世 民 支 持 下 建 立 唐 朝 ( 618 ~ 907 ) 。 907 年 , 朱 温 篡 唐 为 梁 , 是 为 五 代 ( 907 ~ 960 ) 之 始 ; 约 在 同 一 时 期 , 南 方 出 现 了 或 并 列 或 相 续 的九 个 小 国 , 加 上 北 方 的 一 个 小 国 , 合 称 十 国 ( 902 ~ 979 ) 。
隋 唐 时 ,典 章 制 度 方 面 多 有 建 树 , 如 三 省 六 部 制 、科 举 制 、 两 税 法 等 , 对 后 世 影 响 深 远 。 隋 唐 对 外 采 取 较 为 开 放 的 政 策 , 中 外 经 济 文 化 交 流 频 繁 。 文 学 以 唐 诗 成 就 最 大 。以 初 唐 陈 子 昂 ,盛 唐 李 白 、杜 甫 , 中 唐 白 居 易 、 元 稹 ,晚 唐 李 商 隐 、杜 牧 为 杰 出 代 表 。 韩 愈 、柳 宗 元 倡 导 的 古 文 运 动 ,对 后 世 影 响 甚 大 。颜 真 卿 的 书 法 ,阎 立 本 、吴 道 子 、李 思 训 、王 维 的 绘 画 ,《 霓 裳 羽 衣 舞 》等 音 乐 舞 蹈 , 以 及 众 多 的 石 窟 艺 术 , 均 流 传 后 世 。 科 学 技 术 方 面 , 中 国 四 大 发 明 中 的 印 刷 术 和 火 药 两 项 均 出 现 于 这 一 时 期 。
----------------------------------------------------------------
宋辽西夏金时期(947~1279)
960 年 , 宋 太 祖 赵 匡 胤 发 动 陈 桥 兵 变 , 代 后 周 立 宋 ( 960 ~ 1279 ) , 结 束 了 五 代 十 国 的 分 裂 局 面 。 同 一 时 期 , 契 丹 人 在 中 国 北 方 地 区 建 立 辽 ( 947 ~ 1125 ) ; 党 项 人 在 宋 之 西 北 部 建 立 西 夏 国 ( 1038 ~ 1227 ) 。 宋 、 辽 、 西 夏 成 鼎 足 之 势 。 1115 年 , 女 真 人 在 北 方 建 立 全 国 ( 1115 ~ 1234 ) 。 金 于 1125 年 灭 辽 , 1127 年 攻 入 宋 都 开 封 , 掳 走 徽 、 钦 二 帝 , 北 宋 灭 亡 。 宋 高 祖 赵 构 在 南 京 应 天 府 ( 今 河 南 商 丘 ) 即 位 , 后 逃 亡 临 安 ( 今 杭 州 ) , 长 期 偏 安 江 南 , 是 为 南 宋 。
这 一 时 期 , 科 技 上 的 成 就 尤 为 显 著 , 指 南 针 、 印 刷 术 、 火 药 等 三 大 发 明 得 以 实 际 应 用 , 其 中 毕 升 发 明 的 活 字 印 刷 术 比 欧 洲 早 400 年 ; 苏 颂 创 制 了 世 界 上 第 一 台 天 文 钟 —— 水 运 仪 象 台 ; 沈 括 的 《 梦 溪 笔 谈 》 , 在 科 技 史 上 享 有 崇 高 地 位 。 文 化 方 面 , 理 学 盛 行 , 道 教 、 佛 教 及 外 来 的 宗 教 均 颇 为 流 行 。 文 学 上 出 现 了 欧 阳 修 等 散 文 大 家 ; 宋 词 是 这 一 时 期 的 文 学 高 峰 , 晏 殊 、 柳 永 、 苏 轼 、 周 邦 彦 、 李 清 照 、 辛 弃 疾 等 均 为 一 代 词 宗 ; 宋 、 金 时 话 本 、 戏 曲 也 较 盛 行 ; 绘 画 则 以 山 水 花 鸟 著 称 , 风 俗 人 物 画 如 张 择 端 的 《 清 明 上 河 图 》 极 富 史 料 价 值 。
---------------------------------------------------------------
元朝(1271~1368)
1206 年 , 成 吉 思 汗 在 漠 北 建 大 蒙 古 国 , 随 后 向 临 境 发 动 掠 夺 性 战 争 。 蒙 古 军 在 灭 西 夏 ( 1227 ) 、 灭 金 ( 1234 ) 之 后 , 先 后 三 次 西 征 , 兵 锋 直 逼 拨 孛 烈 儿 ( 今 波 兰 ) 和 马 扎 儿 ( 今 匈 牙 利 ) , 以 及 巴 格 达 、 大 马 士 革 城 等 地 。 蒙 古 成 为 横 跨 欧 亚 的 大 汗 国 。 1260 年 元 世 祖 忽 必 烈 即 位 , 崇 尚 汉 法 、 改 革 旧 制 , 以 开 平 ( 在 内 蒙 古 ) 为 上 都 , 燕 京 ( 今 北 京 ) 为 中 都 。 1271 年 改 国 号 大 元 。 1279 年 灭 南 宋 。 1368 年 明 军 攻 入 元 都 , 元 惠 宗 退 出 中 原 , 回 漠 北 , 元 朝 结 束 。
在 元 朝 统 治 时 期 , 中 国 是 世 界 上 最 强 盛 的 国 家 , 声 誉 远 及 欧 亚 非 三 洲 。 中 国 的 印 刷 术 、 火 药 、 指 南 针 等 三 大 发 明 也 于 元 代 经 阿 拉 伯 传 入 欧 洲 。阿 拉 伯 国 家 的 天 文 学 、 医 学 、 算 术 陆 续 传 入 中 国 , 伊 斯 兰 教 也 广 泛 传 布 。
文 艺 方 面 以 元 曲 成 就 较 高 , 代 表 人 物 有 关 汉 卿 、 王 实 甫 、 白 扑 、 马 志 远 等 , 代 表 作 有 《 窦 娥 冤 》 、 《 西 厢 记 》 等 。
----------------------------------------------------------------
明朝(1368~1644)
明 太 祖 朱 元 璋 立 国 后 , 为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 废 丞 相 而 直 揽 军 政 大 权 。明 朝 农 业 较 前 代 有 所 发 展 , 丝 织 业 、 制 瓷 业 发 达 , 采 铁 、 铸 铜 、 造 纸 、 造 船 等 行 业 也 有 大 的 发 展 。 对 外 经 济 文 化 交 流 发 达 。 航 海 家 郑 和 先 后 七 下 西 洋 , 历 亚 非 30 多 个 国 家 和 地 区 。 但 明 中 叶 后 , 中 国 曾 历 受 日 本 、 西 班 牙 、 葡 萄 牙 、 荷 兰 等 国 侵 扰 。
明 朝 科 举 考 试 通 行 八 股 文 , 束 缚 了 个 人 见 解 。 明 朝 在 文 化 科 技 上 的 成 就 , 小 说 有 《 水 浒 传 》 、 《 三 国 演 义 》 、 《 西 游 记 》 、 《 金 瓶 梅 》 , 戏 曲 有 《 牡 丹 亭 》 , 地 理 学 有 《 徐 霞 客 游 记 》 , 医 学 有 《 本 草 纲 目 》 , 农 学 有 《 农 政 全 书 》 , 工 艺 学 有 《 天 工 开 物 》 , 文 献 类 书 有 《 永 乐 大 典 》 , 等 等 , 均 为 经 典 之 作 。
---------------------------------------------------------------
清朝(1636~1911)
1616 年 , 清 太 祖 努 尔 哈 赤 经 多 年 征 战 , 建 立 后 金 。 1636 年 , 皇 太 极 改 国 号 为 清 。 1644 年 , 清 军 入 关 灭 明 。 清 入 关 后 统 治 中 国 268 年 , 经 历 顺 治 、 康 熙 、 雍 正 、 乾 隆 、 嘉 庆 、 道 光 、 咸 丰 、 同 治 、 光 绪 、 宣 统 10 个 皇 帝 。
清 朝 前 期 社 会 稳 定 、 经 济 发 展 , 在 康 、 雍 、 乾 、 三 朝 尤 达 到 鼎 盛 时 期 。 但 嘉 、 道 以 后 , 政 治 日 趋 腐 败 , 社 会 矛 盾 开 始 激 化 , 国 力 日 衰 。 西 方 殖 民 主 义 者 在 19 世 纪 30 年 代 以 后 , 向 中 国 输 入 大 量 鸦 片 。 1839 年 , 清 政 府 派 林 则 徐 到 广 东 禁 烟 。 1840 年 , 英 国 殖 民 主 义 者 为 保 护 鸦 片 利 益 而 发 动 了 鸦 片 战 争 , 迫 使 清 政 府 签 定 不 平 等 的 《 南 京 条 约 》 , 中 国 开 始 逐 步 沦 为 半 殖 民 地 社 会 。 鸦 片 战 争 的 失 败 , 割 地 赔 款 , 加 重 了 人 民 的 负 担 。 终 于 在 1851 年 爆 发 了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 沉 重 地 打 击 了 清 王 朝 。 1864 年 清 王 朝 和 外 国 侵 略 者 勾 结 起 来 镇 压 了 太 平 天 国 革 命 。 曾 国 藩 、 左 宗 棠 、 李 鸿 章 和 奕 诉 一 起 在 中 国 办 起 洋 务 运 动 , 其 政 治 目 的 是 为 镇 压 人 民 的 反 抗 斗 争 而 兴 办 军 事 工 业 , 客 观 上 却 起 了 中 国 近 代 化 进 程 的 先 声 作 用 。 随 着 西 方 文 化 的 传 入 和 影 响 , 知 识 分 子 中 出 现 了 资 产 阶 级 改 良 派 , 并 逐 步 演 化 成 康 有 为 、 梁 启 超 为 首 的 戊 戌 维 新 运 动 。 慈 禧 太 后 镇 压 了 维 新 运 动 之 后 , 又 镇 压 了 反 帝 爱 国 的 义 和 团 运 动 。1911 年 孙 中 山 领 导 的 辛 亥 革 命 爆 发 , 推 翻 了 清 王 朝 的 统 治 。
清 朝 出 现 了 一 大 批 思 想 家 和 学 者 , 代 表 人 物 有 黄 宗 羲 、 顾 炎 武 、 王 夫 之 、 魏 源 、 龚 自 珍 、 康 有 为 、 严 复 、 谭 嗣 同 、 梁 启 超 、 张 炳 麟 、 蔡 元 培 等 。 这 一 时 期 , 出 现 了 《 聊 斋 志 异 》 、 《 儒 林 外 史 》 、 《 红 楼 梦 》 等 优 秀 小 说 和 《 长 生 殿 》 、 《 桃 花 扇 》 等 优 秀 戏 曲 , 散 文 、 诗 歌 、 绘 画 也 有 较 高 成 就 。
洋 务 运 动 中 , 出 现 了 一 大 批 自 然 科 学 译 著 , 促 进 了 一 批 近 代 自 然 科 学 人 才 的 出 现 , 著 名 的 有 数 学 家 李 善 兰 、 华 蘅 芳 , 化 学 家 徐 涛 , 工 程 师 詹 天 佑 等 。
清 朝 是 中 国 最 后 一 个 封 建 王 朝 , 它 的 突 出 贡 献 是 统 一 全 国 , 巩 固 和 加 强 了 多 民 族 国 家 的 团 结 , 最 后 奠 定 了 中 国 的 版 图 。辛 亥 革 命 结 束 了 2000 多 年 的 封 建 统 治 , 但 没 有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中 国 的 社 会 矛 盾 。
---------------------------------------------------------------
中华民国(1912~1949)
从 清 朝 灭 亡 到 1949 年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立 这 段 历 史 称 中 华 民 国 。 这 是 中 国 历 史 上 大 动 荡 大 变 革 的 时 代 。
辛 亥 革 命 胜 利 后 , 孙 中 山 缔 造 中 华 民 国 , 但 是 , 革 命 果 实 很 快 被 袁 世 凯 等 北 洋 军 阀 首 脑 篡 夺 。 此 后 , 北 洋 政 府 ( 1912 ~ 1928 ) 对 内 实 行 独 裁 统 治 , 对 外 投 靠 帝 国 主 义 , 军 阀 之 间 连 年 混 战 , 人 民 处 于 水 深 火 热 之 中 。
1921 年 , 中 国 共 产 党 在 上 海 成 立 。 1924 年 国 、 共 两 党 合 作 。1926 年 6 月 , 国 民 政 府 任 命 蒋 介 石 为 国 民 革 命 军 总 司 令 ,誓 师 北 伐 。1928 年 ,北 洋 政 府 的 统 治 宣 告 结 束。
中 国 共 产 党 在 建 立 了 自 己 的 武 装 后 , 领 导 中 国 人 民 经 历 了 土 地 革 命 战 争 ( 1927 ~ 1937 ) 、 抗 日 战 争 ( 1937 ~ 1945 ) 和 解 放 战 争 ( 1945 ~ 1949 ) , 终 于 打 败 了 日 本 侵 略 者 , 推 翻 了 以 蒋 介 石 为 首 的 国 民 党 政 府 的 反 动 统 治 , 解 放 了 除 台 湾 省 和 若 干 海 上 岛 屿 以 外 的 全 部 国 土 。
这 一 时 期 , 文 化 上 的 变 化 亦 很 显 著 。 以 陈 独 秀 在 1915 年 创 办 的 《 新 青 年 》 为 标 题 而 兴 起 的 “ 五 四 ” 新 文 化 运 动 , 猛 烈 地 冲 击 了 传 统 的 封 建 文 化 。 此 后 , 民 主 与 科 学 的 口 号 深 入 人 心 , 白 话 文 获 得 普 遍 推 广 , 教 育 、 科 学 和 出 版 , 尤 其 是 社 会 科 学 和 文 学 艺 术 都 取 得 了 显 著 成 就 。
--------------------------------------------------------------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
1949 年 10 月 1 日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 中 国 历 史 从 此 进 入 了 社 会 主 义 革 命 和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时 期 。
C. 北京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
北京在历史上地位的变迁
一 中国与世界各国定都的差别
金主亮贞元元年(1153),由上都迁燕京,北京始成为国都。但那时是宋、金、夏三国鼎立,宋都临安,北京不是唯一的国都。
自此上溯至燕立国,战乱频繁。七国对峙,各有国都。秦灭六国,始有统一的京都。自秦以后,分合无常。多则一二百年,少则一二十年,又出现政治大动乱局面:由合而分,群雄割据,军阀混战,各国对峙,又各有国都。分久必合,新出场的英雄好汉,打天下,统一江山,又从他们集团的利害考虑,往往另建新都,所以都城的变迁很频繁。元以后约七百多年,北京长时间成为京都,但也出现南京和北京的易位。
这是中国国都变迁史的特点,要研究北京建都史,一定要结合这一特点,进行考察。
外国建都后很少迁移,如泰国的曼谷、埃及的开罗、墨西哥的墨西哥城、阿根延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美国的华盛顿、加拿大的渥太华。欧洲绝大多数国家的国都没有变迁,如英国的伦敦、瑞士的伯尔尼、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西班牙的马德里等,有些国家在二战期间为法西斯德国所兼并或占领,复国后仍以原国都为都,如奥地利的维也纳、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丹麦的哥本哈根等,巴黎于二战期间为法西斯德国占领,以贝当为首的法国卖国分子在法国中南部维希组织傀儡政府,盟军登陆后,法国解放,仍以巴黎为首都。二战末期,罗马尼亚人民起义,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仍以布加勒斯特为首都。
有的国家国都变迁的也不过一次,如日本的都城原在西部的“京都”,明治维新后迁往江户,改称“东京都”。莫斯科原是莫斯科公国的都城,后来成为统一的俄罗斯的京都。十六世纪彼得大帝迁都彼得格勒, 10月革命后,都城又迁回莫斯科。柏林原是德国的首都,二战结束后,德国分裂为二,东德的都城仍在柏林,西德的都城则在波恩,德国统一后,暂时,仍以波恩为国都,已决定迁回柏林。
中国情况很特殊,建国很早,建都也很早,而都城的变迁却很频繁。
二 燕国的建立及其发展
殷纣王父帝乙迁都朝歌,今豫北淇县地区。武王伐纣灭殷,不以朝歌为国都,回关中,另建镐京,称宗周,在长安西南。周公东征后,又建洛邑(今洛阳),称成周。到了公元前771年,周幽王为吠戎等所杀,子平王东迁,以洛邑为都城,史称东周,直到战国末为秦所灭 。
洛邑虽是东周王朝的都城,由于周王窒衰落,没有形成为政治中心,因其地居天下之中,商业发达,经济较繁荣,为天下一都会。
各诸侯国及战国时各王国也有其国都,如晋都曲沃(又迁绛)、齐都临淄、楚都鄂、赵都邯郸、秦都咸阳等。
今北京地区当时属于燕国。周武王灭殷后,封召公爽长子于北燕,称燕国。据《史记·索隐》载,唐时幽州蓟县,属边区,与山戎杂居,社会发展缓慢。西周时,最初八代无世系可考。从周厉王至春秋初,只列世系。春秋时期记载亦极简略,不参与中原诸侯的盟会。战国时期,特别自燕昭王(前311至279)进行改革,招贤纳士,经济、政治、文化都有很大发展,曾参加“合纵”以攻秦,又大败齐国,攻占70余城。20年前,房山琉璃河出土周代墓葬,其中驷马车葬不少,这标志畜牧业、炼铁业等有较大发展,与中原地区相同,荆柯将去刺秦王,别时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格律和情调同项羽《亥下歌》、汉高祖《大风歌》相同,与中原先进文化并驾齐驱。
燕名将秦开曾袭击东胡,迫其后却干余里,筑长城,从今怀来至辽东,置上谷(唐时称北燕州,今怀来一带)、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各郡,防御东胡和匈奴,形势地位很重要。
司马迁评曰:“燕迫蛮貉(指东胡、匈奴),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凡灭者数矣。”然能维持八九百年,“在姬姓独后亡”,至前222年,为秦所灭,燕人卫满等则流亡辽东,经略开发。
出现了秦开、燕昭王、荆柯、卫满等英雄人物,当时已传扬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土,表现了燕人的气质。
三 秦汉至隋唐时期东北部的政治军事重镇
秦始皇灭6国,一统天下,舍东周王朝的洛邑,而以咸阳为京都,因秦在关中已有几百年的根基。
前202年10月(秦汉以农历10月为岁首),项羽败亡后,刘邦在诸侯将相拥戴下,即皇帝位,初以洛阳为都城。5月,他采纳张良、刘敬等建议,入都关中长安,由丞相肖何营建宫殿,因为秦始皇在咸阳及其周围曾建离宫三百,又另建阿房宜,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三个月,所以要另建。不都洛阳,而都长安,一因关中形势险要,一则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得到关中吏民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大力支持,有其政治基础。
秦统一后,设40郡,今北京地区属渔阳郡。西汉因之,属幽州(13州之一)渔阳郡。
秦始皇筑长城,防御匈奴,渔阳郡是军事重镇。陈胜,吴广等900戌卒,就是调赴渔阳去屯守,而中途起义。
秦汉之际,燕、齐、赵居民避乱流亡辽东的约几万人。汉初,燕人卫满亡命辽东,成为流民的领袖,自立为王,并略地至朝鲜北部,汉武帝起兵灭卫满后代右渠,水路由渤海,陆路出长城。幽州渔阳郡成为经略辽东的军事重镇。
王莽篡位,仍以长安为都,因他在长安掌权多年,有其政治基础。
东汉光武帝以关中经过更始,赤眉与豪强的混战,破坏不堪,遂以洛阳为京都,并以此为基地,陆续消灭割据势力。
东汉设13州部,今北京地区属幽州,州治在蓟县,仍然是东北边方的政治军事重镇。
东汉末,东胡族乌桓兴起,分三大部,居住于辽西、辽东、右北平,各称王。中山太守张纯叛汉,自称“弥天安定王”,为乌桓三大部元帅,寇掠青、徐、幽、冀4州,杀略吏民。灵帝末期,委任刘虞为幽州牧,平定叛乱。
不久,中原大乱,军阀混战,争夺地盘,冀州牧袁绍得到辽西乌桓部大人蹋顿的援助,打败幽州牧公孙瓒,兼并幽州,矫制封乌桓三大部大人蹋顿、难楼、削王等为王,皆称单于。
袁绍自官渡战败病死(202),曹操连年进攻袁家诸兄弟,袁尚败走幽州,投奔乌桓蹋顿,蹋顿于206年寇边,企图助袁尚收复冀州,第二年,曹操亲率大军打败乌桓兵,斩杀蹋顿,各部陆续归降,徙居内地,幽州、并州均归曹操统领,新兴起的鲜卑部落也归附曹操。
东北口外少数民族卷入争夺幽州的斗争,自此开始,以后时弛时紧,关系更复杂。三国时,曹魏都洛阳,今北京地区属魏国幽州,仍治蓟县,辖范阳、燕郡、右北平各郡。
蜀汉都成都。孙权于229年称帝,迁都建业,即金陵,今南京。后曾一度迁武昌,又还都建业。
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建立西晋王朝,仍都洛阳。统一后陆续设置21州,今北京地区仍称幽州,治涿县。
匈奴贵族颠覆西晋王朝,司马睿南渡,重建晋王朝,称东晋,都建康(今南京)。华北地区陷入各族各国混战争夺的局面,即所谓5族16国时期。
幽州先后为匈奴族前赵、羟族后赵、鲜卑族前燕、氐族前秦、鲜卑族后燕、南燕和汉族冯跋北燕所占据,最后归鲜卑族后魏所管辖。
魏文帝迁都洛阳。后又分裂为东魏、西魏,又分别为北齐、北周所篡夺,幽州先后归 属东魏、北齐。齐都邺,周部长安。 577年,周灭齐,幽州又属北周。
杨坚篡夺周政权,建立隋王朝,不久灭南朝的陈,又一统天下,分全国为9州,晋时幽、冀、并三州及司州河北的一部合并为冀州,今北京地区属冀州的渔阳、北平各郡。
唐王朝继续以长安为京都,分全国为10道(后增至15道),河北道辖25州,包括幽州。唐玄宗时,沿边设10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是其中之一,治所在幽州,控制奚,契丹,不久分范阳节度使,置平卢节度使治所在营州,控制室韦、株羯(女真前身)。
安禄山即以范阳节度使的身分,以今北京地区为基地,起兵叛乱。白居易“渔阳毖鼓动地来”,即指此。
后来藩镇割据期间,范阳节度使改名幽州节度使,又名卢龙节度使,治幽州,即今北京,领幽、蓟、易、定、沧等9州,直至唐末,为李克用所兼并。
四 燕云十六州的割让与宋辽对峙
五代初期,幽州等州郡属后梁、后唐管辖。 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塘起兵叛变,企图篡位夺权,勾结契丹主耶律德光,取得他的军事支持,拜他为父,并由德光册立为帝,史称“儿皇帝,建国称后晋。交换的条件:割幽云16州与契丹,计:幽州治蓟,即今北京;蓟州治渔阳,亦今北京;瀛州治河间;莫州治莫,今肃宁;涿州治范阳,即今涿县;檀州治燕乐,即今密云;顺州今顺义县;新州治今涿鹿县;她州治今怀来县;儒州治今延庆县;武州治今宣化;蔚州治今蔚县;云州治今大同;应州治今应县;寰州治今朔县东;朔州治今朔县。
契丹得幽云16州后,改称幽州为燕京,改国号为大辽。
北宋都大梁,即开封,称东京。自此以北至河间府,一片平原,无险可守。辽占燕云16州,对宋是一大威胁。宋太宗两次北伐,欲图收复燕云,均不幸战败无功。此后一直处守处,澶渊之盟后,每年向辽交纳银绢,称“岁币”,买得暂时和平。宋神宗急于变法,就是为了富国强兵,收复燕云。可见幽州(燕京)归那一方所有,关系重大。这就是燕京在当时所处的特殊地位。
辽国将其统治区设5京,分治5道。
辽太祖阿保机于9l6年称帝,以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巴林附近)为“皇都”即辽国的首都。太宗耶律德光于928年,升辽阳府为南京,后接收石敬塘所割燕云16州,置南京析律府(今北京),又称燕京,辖顺、檀、涿、易、蓟各州;改辽阳为东京。又置西京大同府,辖儒、武、蔚、应、朔各州。辽圣宗于1007年筑辽西城,称中京大定府。燕京与辽阳、大同、辽西一样,虽称为京,不是辽国的京都,只是政治军事重镇。犹如北宋称洛阳为西京,宋州(商邱)为南京,大名府为北京,是同一性质。
1122年,辽天诈帝与金兵战,屡败,西奔,中京沦陷,镇守南京的燕王耶律淳于是年3月在官僚的拥戴下,即位称帝,5月病死,秦王耶律定继位。12月,金兵攻占燕京。在这期间,燕京可算是辽国的京都,但前后只有10个月。
辽太宗耶律德光于936年接收幽州,改称燕京,又称南京,作为辽南疆政治军事重镇,到了1122年为金兵攻占,归辽国营辖前后187年,作为辽京都不过10个月。若夸张地说,燕京是辽国的国都,读者不察,以为是辽国一百几十年的京都,与历史事实不合。
五 金元的国都
金兵占领燕京后,按照宋金盟约,于第二年将燕京和冀、景、檀、顺、涿、易6州拨归北来,宋则向金交纳岁币及“燕京代税钱”一百万贯。
两年后,金人背盟,大举南侵。第二年,开封沦陷,徽宗、钦宗被俘。高宗即位于商邱,后节节南逃,金兵直追至浙江海边。来军民展开轰轰烈烈的抗金斗争,迫使金兵北撤。1140年,岳飞等收复河南诸郡,大败金兀术于朱仙镇,即将渡河,收复燕京,形势大好。宋高宗在秦桧唆使下,强令岳飞班师,河南州郡尽失,第二年又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同金人签订割地赔款的卖国条约,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自此以后,宋金对峙93年,直至1234年金亡于蒙古,其间有金主亮的南侵(1161)。
金自太祖阿骨打于11l5年建国称帝后,不断向外扩张,亦建立5京:上京会宁府是初期的都城,东京辽阳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大兴府,即燕京。除上京外,其他四京是政治军事重镇,不是国都。
金主亮贞元元年,迁都燕京、以燕是列国的名称,不宜为京师的称号,改名为中都。开封府原称汴京,改称南京。11 61年6月,他又迁都南京开封府,大肆搜括骡马,9月起兵南侵至瓜州,为宋虞允文所指挥军队大败于采石矶。金人立曹国公东京(辽阳)留守完颜乌禄(改名雍)为帝,即金世宗。10月,金主亮为部将所杀,金世宗又定都中都(燕京)。
十三世纪初,蒙古兴起.1213年,蒙古兵一再围金中都(燕京),金宣宗被迫于1214年5月迁都开封,燕京为蒙古所占领。
金以燕京为首都前后共82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建都和林。1260 年,元世祖即位,以汗平为都,4年后,即1264年,迁都燕京,改称大都,称开平为上都,至1368年元顺帝逃往塞外,明徐达克复燕京。
六 明代以后南京北京轮换建都
明太祖朱元璋以应天府为根据地,夺取天下,于1368年即皇帝位,建都应天府,称南京,开封为北京,曾营建濠州,拟置中都,后罢。称元大都为北平。
建文帝继位,仍以南京为首都。
靖难之变后,明成祖篡位称帝,最初也以南京为国都。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建今北京宜殿,准备建为京城,永乐十九年正月,始迁都北京。未迁前,南京仍是京都,他若北巡或出塞打蒙古,太子留守南京,称监国,中央朝廷各衙门也在南京,一般政令亦在南京发布。这就是作为首都的基本特征。
明成祖迁都后,为尊重乃父,仍称南京为京都,北京为陪都。但北京已是事实上的首都,因为皇帝和中央朝廷在此,政令也由此发布。宣宗后才不称陪都。从明成祖迁都到李闯王进京,北京一直是明王朝的京都。
李自成曾在北京即皇帝位。北京又是大顺政权的都城,虽然只短短几天。
1644年5月,明福王朱由嵌在南京即皇帝位,仍以南京为京都,但只存在一年。
1644年3月,多尔衮率清兵入关,5月占领北京,9月,清王朝定都北京,直到辛亥革命被推翻。
辛亥革命爆发后, 1911年12月29日, 17省代表在南京开会,依照《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于1912年元旦正式就职,以南京为首都,迫使清帝退位。依照南北和议,孙中山于2月13日辞职,另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但他必需
到南京首都就职,袁以种种藉口和手段,不到南京。4月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被迫通过决议,迁都北京,即通常所说的北洋军阀政府及其都城。
1927年北伐胜利,推翻北洋军阀政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又奠都南京,改北京为北平,直到1949年南京解放。在抗日战争期间,曾以重庆为陪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又定都北京,并载入宪法。
以上是北京在历史上地位变迁的简单过程,算不上什么论文,仅仅为研究北京史的同志提供一些参考的线索。
从燕到清,考察北京历史地位的变化时,抓住了错综和复杂的民族矛盾这一线索,便易于理解,同时也是北京同南京、洛阳、长安的不同之处。民族斗争的结果,不断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融合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面。这已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之内。
D. 求中国历史上的大屠杀事件,我只知道张献忠,白起,和扬州嘉定三个,求更多的
冉闵《杀胡令》死亡平民:保守估计100万
五胡乱华时期,原来居于中华大地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大举侵入中华大地,大肆的对汉人进行着屠杀和奴役,出于报仇,冉闵以扫清中原为号召,扬言要六胡退出中土,否则将其统统杀绝。这就是有名的《杀胡令》。仅山西中南部和河北常山以南被杀的白奴(匈奴分化为白奴和黄奴,黄奴自称夏后依,白奴被冉闵和各路山西义军杀绝)多达六十万之多,其中四十万被冉闵正规军杀绝。两次屠羯达三十二万之众,羯族从此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五胡乱华死亡平民:1000万以上
五胡乱华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而造成与汉族政权对峙的时期。又称永嘉之乱或五胡十六国。入塞胡族中,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这些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公元304年,慕容鲜卑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为之断流。史书记载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之为“双脚羊”,意思是用两只脚走路像绵羊一样驱赶的**隶和牲畜,夜间供士兵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在羯族建立的羯赵政权统治下,曾经建立了雄秦盛汉的汉民族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到冉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400万(西晋人口2000万),冉闵解放邺都后一次解救被掳掠的汉族女子就达二十万。
太平天国死亡平民:1000万以上
估计直接死于屠杀的平民有1000-1500万。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起义,义军在起义后的六年中,不过牺牲4千余人;然而内讧中的1856年,洪秀全利用韦昌辉杀害杨秀清及亲信6千余人,两个月总共杀了文武官员2万人。后来又利用石达开来天京靖难,凌迟处死韦昌辉,将其尸体寸磔,割成许多块,每块皆二寸,挂在各处醒目的栅栏处,标上“北奸肉,只准看不准取”的字样,真是厉害之至。“洪杨之变”导致了十几万人被杀。1864年曾国藩率湘军攻入“天京”后,杀害数十万人的生命。太平天国强盛时,南京最多有100万人,可曾国藩杀过10多年后,到光绪登基时,南京也还不到50万!
满清入关大屠杀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济南之屠、金华之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泾县之屠、大同之屠、汾州、太谷、泌州、泽州等等等。
蒙古帝国大屠杀死亡平民:2亿。这次屠杀空前绝后,已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估计中国直接死于屠杀的有3000--4000万。连同中亚西亚和东欧共死亡约2亿人。 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到元初1274年,人口887万。损失率高达91%。蒙古人灭花剌子模,屠寻思干(撒马尔罕)城约百万人口;灭西夏,屠八十余万。蒙古人数次西征,凡有抵抗即屠城,共屠数百城,包括屠杀了巴格达的数十万人口,整个中亚一片废墟。忽必烈屠杀了中国人1800万人,中国北方90%汉族平民惨遭种族灭绝。四川在蒙古帝国屠杀前,估计有1300-2000多万人,屠杀后竟然不满80万人,几乎成了无人区。在蒙古人杀戮和统治下,中国丧失了7000多万人口。蒙古帝国在中国境内的种族灭绝,作为世界记录放在《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1985年版。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杀蒙古人偿命,杀回回罚银八十两,杀汉人罚交一餐头毛驴价钱。汉人村里新媳妇的头一夜一定要给蒙古保长,中国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武器,只能几家合用一把菜刀。公元1215年,铁木真攻陷金国都城中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对城中居民进行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大屠杀,超过100万人为此殒命。公元1220?1221年,蒙古人第一次西征时,对多思汗也就是撒马尔罕(还有说是玉龙劫赤的)进行了疯狂屠杀。当时共计5万蒙古兵,平均每人手刃24个百姓之多。被屠杀者多达120万。公元1227年,屠夫铁木真发泄**时,被西夏妇女咬掉了小弟弟而最终恶贯满盈于六盘山。其后它的继承者实现了对西夏的征服。出于报复,将西夏境内的居民系数屠戮。仅西夏都城兴庆府(今银川)就有超过80万的居民被屠杀,党项民族也从此灭绝于中华大地。 1231年,拖雷引兵攻掠四川,大肆屠杀成都居民。千年古城只落得民无谯类,城中遗骸达到惊人的140万! 1258年,旭列兀(拖累的儿子,忽必烈的兄弟)的蒙古铁骑攻陷巴格达,大屠巴格达居民。据说120万人死于屠刀下,以至于底格里斯河河水为之一片血红! 直到公元1352年,蒙古统治者还对徐州、杭州居民进行了野蛮的大屠杀。并计划消灭张王刘李赵汉族五大姓。只是由于红巾军的奋起一击,这项种族灭绝政策才没有被最后执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什么?是元初宋未,蒙古入侵者对北方中国人的大屠杀,死者六千-八千万人。而个别地区屠杀最厉害是什么地方,一个仍是蒙古对呼罗珊的大屠杀,死亡700万,占当地人口的95%;另一个发生在中国四川,明未,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伟大现大作家郭沫若称)对一千万四川人的大屠杀。这场屠杀,令人烟密集的四川变成一个千里只有鬼唱歌的地区,直到顺治中,才移湖广实四川,多少恢复了一点生气。这样血腥的历史是谁故意抹熬的?是谁为了party派利益故意弯曲的?历史并不总是公正的!因为,历史是御用文人编写的。
贴吧里找的,非原创
E. 中国各省的历史事件!急求 不用详细
山东省
约公元前5400年
北辛文化。遗址位于山东滕县东南,为大汶口文化之渊源。
约公元前4000年
大汶口文化。以山东泰安县大汶口命名,属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
距今约4000年前
龙山文化。以济南龙山命名,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父权制时代。是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
公元前11世纪
伯禽封于鲁,建鲁国,都曲阜。
公元前11世纪
姜尚建齐国,都营丘。
公元前685年
齐桓公即位,管仲相齐。
公元前684年
齐鲁长勺之战。鲁胜。这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公元前678年
齐桓公建立霸权。
公元前594年
鲁国实行“初税亩”,表明井田制度已经瓦解。
公元前590年
鲁国实行“作丘甲”,即按“丘”科派兵役和军需品。
公元前481年
田氏代齐。田成子杀齐简公和右相简止,从此齐国由田氏专政。
公元前375年
田齐桓公田午继位,为招纳贤士,在临淄城稷门外稷下建立学宫。以后,稷下学术活动空前繁荣,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公元前354年
齐魏桂陵之战。齐围魏救赵,又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设伏袭击,大败魏军,生擒魏将庞涓。
公元前342年
马陵之战。齐军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大败魏军,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杀,从此魏国国势衰落。
公元前279年
田单火牛阵大败燕军。
公元前255年
楚考烈王占据鲁国。
公元前249年
楚亡鲁。
公元前221年
秦灭齐。
公元前219、218、210年
秦始皇三次巡游山东,封泰山。
公元前219年
徐福从山东登州入海东渡。
公元前154年
西汉七国之乱,胶东、胶西、胶南、淄川为其中四国。
18—22年
赤眉军起义,反抗王莽政权的统治,后为刘秀镇压,失败。
184年
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张角等牺牲后,青州成为各地黄巾军及其他农民武装的集结地,形成著名的青州黄巾军。后大部分接受曹操诱降,改编为“青州兵”,在曹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398年
燕丞相慕容德称王建南燕,定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
611年
王薄领导山东农民起义,后与窦建德等部汇合,形成隋末农民大起义,为推翻隋朝统治起了重大作用。
874年
王仙芝、黄巢领导农民大起义,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从此唐王朝名存实亡。
1119—1122年
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后失败。
1211年
金末,杨安儿、李全等领导红袄军进行抗金斗争。
1420年
唐赛儿领导明初山东农民起义。
1544—1555年
戚继光任登州都指挥佥事,备倭抗倭。
1640—1665年
山东榆园、满家洞、东明等地抗清斗争。
1861年
白莲教、宋景诗起义抗清。
1874年
清廷开办北洋水师学堂,建旅顺、威海为军港。
1876年9月13日
英国与清政府在烟台签订《烟台条约》。
1886年
兖州教案。
1894年
大刀会成立。
1897年
巨野教案,德国借此强占胶州湾。
1898年3月
德国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
1898年7月1日
英强迫清政府签订《订租威海卫专务》。
1898年11月8日
日照教案。后德出兵日照,强取津镇(后改为津浦)铁路修筑权。
1896—1900年
初为大刀会、义和拳反对外国教会的斗争,后义和拳改为义和团,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反帝运动。
1905—1911年
山东展开收回权利运动。
1905年
同盟会山东支部成立,徐镜心为主盟人。
1910年
莱阳人民开展抗捐抗税斗争。
1911年11月23—24日
辛亥革命中,山东响应,宣布独立。
20年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
烟台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河南洛阳
夏太康迁都斟寻:夏朝前期,太康迁都斟寻其地在今洛阳市偃师境内伊、洛二水汇流处上游的二里头村一带。是为洛阳建城之始。
F. 中国历史表
中 国 历 史 年 表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枣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枣7000年前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枣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 尧 舜 禹时期
黄帝轩辕氏 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颛顼高阳氏 前2514~前2437
帝喾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挚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尧 前2357~前2258
虞舜 前2257~前2208
夏 前2207~前1766
商 前1765~前1122
西周 前1121~前 771
东周(春秋、战国) 前 770~前 249
秦 前248~前 207
汉 前206~ 220
西 前206~ 8
新莽9~ 23
更始帝 23~ 25
东汉25~220 公元25年,光武帝建年号
三国 220~280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晋 265~420
西晋 265~316
东晋 317~420
十六国304~439
前赵 304~329刘渊国号汉,刘曜改为赵,史称前赵
成汉/前蜀 304~347
后赵 319~350
前凉 324~376
前燕 337~370
前秦 351~394
后秦 384~417
后燕 386~403
南凉 397~414
南燕 398~410
西凉 400~420
北凉 401~439
夏 407~431
北燕 409~436
南北朝 386~589
北朝 386~581
南朝 420~589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魏 386~534
东魏 534~550
西魏 535~556
北周 557~581
北齐 550~577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 907~960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十国 902~979
吴 902~937
前蜀 907~925
吴越 907~978
楚 924~960
南汉 907~971
闽 909~945
南平/荆南 924~960
后蜀 934~965
南唐 937~975
北汉 951~979
宋 960~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辽 907~1125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 93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西夏 1038~1227
金 1115~1234
元 1206~1367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 1279年灭南宋
明 1368~1644公元1644年桂王被杀
清 1616~1911清建国于公元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 1644年入关
中华民国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中国历史重要大事年表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 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7000年前 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黄帝 尧 舜 禹时期
奴隶社会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 禹传子启 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 商汤灭夏 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 周武王灭商 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共和元年 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 犬攻入镐京 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 秦始皇确立郡县制 统一货币 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 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 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119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 改国号新
17 18年 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 东汉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壁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国建立
221年 蜀国建立
222年 吴国建立
263年 魏灭蜀
265年 西晋建立 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 西晋灭吴
316年 匈奴兵攻占长安 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 东晋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南朝的开始
485年 北魏实行均田制
494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 隋朝建立 北朝结束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南朝结束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战争开始 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 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世纪前期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8世纪前期 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权 以渤海为号
同一时期 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
8世纪中期 骨力裴罗统一回纥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780年 实行两税法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 唐亡 五代开始
916年 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979年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005年 宋 辽澶渊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晟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变法
1115年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 南宋开始
1140年 宋 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27年 蒙古灭西夏
1234年 蒙古灭金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1351年 刘福通等领导红巾军大起义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 盟军攻占大都 元亡
明初 开始修建明长城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 明成祖迁都北京
明朝中后期 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始出现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1581年 实行一条鞭法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 农民军攻占北京 明亡
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年到1840年)
1644年 清军入关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5 1686年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96年 昭莫多战役
1727年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8世纪中期 维吾尔贵族大和卓 小和卓发动叛乱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朝 代
起止时间
夏
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
商
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西周
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
东周(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秦
公元前221年-前207年
西汉
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
东汉
公元25年-220年
三国(魏、蜀、吴)
公元220年-265年
西晋
公元265年-316年
东晋
公元317年-420年
南北朝
公元420年-589年
隋
公元581年-618年
唐
公元618年-907年
五代
公元907年-960年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明
公元1368年-1644年
清
公元1644年-1911年
中华民国
公元1912年-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元1949年-
G. 求中国和外国历史发生事件时间表!!!
欧亚历史时间粗略对照表 时间不准只是大概...写多了也没用,大概对比下时间有个数,剩下的就都交给网络吧。。
古代埃及 前4500
1.前王朝时期(金石并用时期,约公元前4500—3100年)
2.早王朝时期(1—2王朝,约公元前3100—2680年)
3.古王国时期(3—6王朝,约公元前2686—2181年)
4.第一中间期(7—10王朝,约公元前2181—2040年)
5.中王国时期(11—12王朝,约公元前2040—1786年)
6.第二中间期(13—17王朝,约公元前1786—1567年)
7.新王国时期(18—20王朝,约公元前1567—1085年)
8.后王朝时期(21—31王朝,约公元前1085—332年)
9.马其顿希腊人和罗马人统治时期(公元前332—公元642年)
古巴比伦早期 前4000年
古希腊克里特文明 前3000年
苏美尔人古巴比伦王朝 前2000年
黄帝时代 前2717—前2599年
夏朝 前2070—前1600年
商朝 前1600—前1046年
摩西出埃及 前1237
古希腊特洛伊战争 前1220-1210年
迦勒底人新巴比伦王朝 前1000年
古以色列国 大卫王 前1011-971年
古以色列国 所罗门王 前960- 930年
西周 前1100-771
东周春秋期 前770-476
统一的波斯帝国 前550
波斯占领埃及 前525
东周战国期 前475-221
波希战争(马拉松与温泉关) 前494-478年 大概是孙子那个时代 “吴越争霸”时期
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 前356-323年
马其顿王朝灭波斯 前334年
秦朝统一中国 前221-206
古罗马灭马其顿帝国 前215-168年
西汉统一中国 前202-公元8
斯巴达克起义爆发 前73—71年
凯撒大帝掌权 前60—44年
屋大维(奥古斯都大帝) 前43年-14年
王莽、东汉时期 公元8-220
耶稣受难 公元 33年
三国时期中国 公元220--280
西晋 公元265-316
东晋五胡十六国 公元304-439
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 公元330年
罗马分裂东西罗马 公元395
西哥特人占领罗马 公元410 年
中国南北两朝时期 公元420-581
匈奴王阿提拉进兵意大利 公元452
汪达尔人再陷罗马城 公元455 年
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灭亡 公元476 年
西罗马灭亡后分裂的十个王国
1.西哥特王国(西班牙) (Visigoth)
2.苏维王国(葡萄牙) (又作苏维汇,Suebi或Suevi)
3.盎格鲁撒克森王国(即英国)(Anglo-Saxon)
4.布根地王国(在今法国罗纳河流域)(又作勃艮第,Bourgogne)
5.法兰克王国(后来法国、德国、意大利的前身,该国于9世纪左右建立了查理曼帝国) (Franks)
6.伦巴地王国(北意大利) (Lombardy)
7.东哥特王国(意大利东北部) (Ostrogoth)
8.黑如莱王国(意大利本土)
9.汪达尔王国(北非,突尼斯一带) (Vandals)
10.阿勒曼尼王国(位于今瑞士和德国南部)(又作阿拉曼尼,Alamanni、Allemanni 或Alemanni)
亚瑟王统一不列颠岛 公元500年左右 盎格鲁撒克森王国
中国隋朝 公元581-618
中国唐朝 公元618-907
阿拉伯帝国兴起 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阿拉伯倭马亚王朝(白衣大食) 公元661年-750年
查理曼大帝成为法兰克国王 公元742--814年
查理曼的神圣罗马帝国 公元800年
北欧维京海盗 公元800年后(之后成为瑞典王国)
阿拉伯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 公元750年—1258年(被蒙古帝国所灭)
中国五代十国 公元907-960
中国北宋时期 公元960-1127
中国北方金朝 公元1115-1234
中国南方南宋 公元1127-1279
德国皇帝 腓特烈一世 巴巴罗萨 公元1122年—1190年
英国国王 狮心王理查 公元1157年—1199年
阿拉伯 萨拉丁 公元1138年—1193年
汉丁顿伯爵(罗宾汉) 公元1160年—?
苏格兰起义 威廉·华莱士 公元1270年—1305年
马可·波罗“东游记” 公元1254年~1324年
八次十字军东征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1099)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147—1149)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1192)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1204)
第五次十字军东征(1217—1221)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1228—1229)
第七次十字军东征(1248—1254)蒙古假意协助攻打耶路撒冷“蒙古十字军”最终灭了阿拉伯帝国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1270)
蒙古帝国兴起 公元1206~1635
1211年灭金朝
1219年灭花剌子模(波斯)
1222年占领中亚细亚
1231年灭朝鲜
1235年占领莫斯科
1240年拔都攻占乌克兰
1242年暂停西征奥地利
1257年进攻越南
1258年灭阿拉伯帝国 攻占巴格达
1260年攻克大马士革
1279年灭南宋
1274年,1281年 两次东征日本未果
1287年 攻入缅甸
1292年 进攻爪哇未果
奥斯曼土耳其(突厥)帝国兴起 1282年
英法百年战争 1337年-1453年
圣女贞德 1412年-1431年
朱元璋灭了元朝 1368年 元政权退居漠北1402年改国号为“鞑靼”
帖木儿帝国兴起(蒙古突厥化) 1370年~1507年
帖木儿帝国东征西伐攻击蒙古四大汗国 1370年~1393年
奥斯曼围攻拜占庭大败十字军援军 1389年
帖木儿帝国南征印度 1398年
帖木儿帝国大败奥斯曼帝国 1402年(几乎灭了奥斯曼帝国,间接救了拜占庭)
土木堡明军大败 1449年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列奥纳多·达·芬奇 1452年~1519年
尼古拉·哥白尼 1473年~1543年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1451年--1506年
斐迪南·麦哲伦 1480年--1521年
马丁·路德 1483年~1546年
利玛窦(玛提欧·利奇)在中国 1552年~1610年
伽利略·伽利雷 1564年~1642年
奥斯曼帝国恢复元气继续攻击拜占庭 1453年 拜占庭灭亡,君士坦丁堡被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伊凡三世在位 1462年 接受了流亡的拜占庭贵族,逐渐摆脱蒙古统治
金帐汗国分裂 1502年
莫卧尔王朝 1526年 帖木儿帝国分裂后逃亡印度建立的蒙古帝国
伊凡四世(伊凡雷帝) 1530年~1584年恢复沙皇制,通过各种手段逐步吞噬蒙古残余汗国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统一满洲 1559年~1626
英西战争 1586年~1604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年
克伦威尔独裁 1599年~1658
明朝灭亡 1644年
郑成功退守台湾 1624年-1662年
英荷战争 1652年~1674年
彼得大帝 1682年—1725年 生于1672年10岁登基,1689亲政
清康熙二十四年 雅克萨之战 1685年—1688年
十次俄土战争:
第一次俄土战争(1676~1681)
第二次俄土战争(1686~1700)
第三次俄土战争(1710~1711)
第四次俄土战争(1735~1739)
叶卡捷琳娜二世 1762年—1796年在位
第五次俄土战争(1768~1774)
第六次俄土战争(1787~1792)
拿破仑·波拿巴 1769年—1821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1783年
法国大革命 1789年
拿破仑战争 1799年—1815年
奥托·冯·俾斯麦 1815年—1898年
第七次俄土战争(1806~1812)
第八次俄土战争(1828~1829)
第一次鸦片战争(道光) 1840 英国海军 割让香港
太平天国 1851年—1864年
第九次俄土战争(1853~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 1860 英法联军 进京烧圆明园 逃到承德
美国南北战争 1861年—1865年
奕,李鸿章的洋务运动 1861年—1894年
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1889年
第十次俄土战争(1877~1878)
中法战争(光绪) 1883年—1885年 丢失越南
甲午海陆战(光绪) 1894年—1895年 丢失台湾,朝鲜,赔款2亿两
百日维新 1898年
义和团,红灯照 1899年
庚子年十一国联军入侵 1900年 逃到西安 辛丑条约赔款本息合计10亿两以上~约2千亿¥
H. 在山东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1、长勺之战
长勺(sháo)之战,发生在中国春秋时代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
此次战役,是继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的胜利。它对齐桓公调整完善自己的争霸战略方针具有一定的影响。
此次战役是继前685年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
2、九合诸侯
九合诸侯,指的是春秋时期齐桓公会盟诸侯,成为霸主的盟会。齐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国、陈国、蔡国、邾国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3、堕三都
堕三都,春秋时期鲁国孔子执政,堕毁三桓(鲁国公族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的私邑事件。
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鲁国的大司寇兼摄相事,为了加强君权,派子路堕毁三都。三都即季孙氏的费邑(今山东费县)、孟孙氏的郕邑(今山东宁阳)、叔孙氏的郈邑(今山东东平)。
起初,季孙斯和叔孙州仇、仲孙何忌想要抑制家臣势力,也支持堕三都。叔孙氏先堕毁郈邑。
费邑宰公山弗扰起兵反鲁,率军攻入鲁国国都曲阜,鲁定公和季孙斯(季桓子)、仲孙何忌(孟懿子)和叔孙州仇(叔孙武叔)躲在季氏之宫,武子之台。孔子派申句须、乐颀率军击败弗扰,弗扰逃到齐国。
之后,郕邑宰公敛处父反对堕毁郕邑,使三桓开始反对堕三都。堕三都最终失败,孔子不久之后,也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4、田单复国
中国战国后期,齐将田单凭借孤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由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
首先是齐宣王趁着燕国内乱,借口替燕国平乱,派兵攻占蓟丘(北平附近),逼死了燕王哙。哙的儿子燕昭王即位,为了报仇雪耻,于是招贤养士,拜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联军攻伐齐国,由于齐愍王骄傲残暴,失去人心,乐毅在短短的六个月内,竟然攻占了齐国七十几座城池。
齐王不得已退守莒城,不久又被部将所杀,整个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个地方。眼看齐国就要灭亡了,在这最紧要的关头,出现了一位反攻复国的英雄,他以这两座城池为根据地,善用各种谋略与战术,一举打败燕兵,光复了故土。
5、宋江起义
宋江起义是北宋末年的一次民变。其事迹被后世不断演绎,成为《水浒传》的历史原型素材。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聚众36人在梁山泊(梁山泺)起义,率众攻打河朔、京东东路(今山东青州),转战青州、齐州(今山东济南)至濮州(今山东鄄城北)间,攻陷十余州县城池。
十二月,徽宗纳亳州知州侯蒙建议,招安宋江,未成,再命歙州知州曾孝蕴率军征讨。宋江从青州南下沂州(今山东临沂)。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攻取淮阳军(今江苏睢宁),从沭阳乘船到达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五月,宋江率众登岸后,遭海州知州张叔夜伏击,船只被焚,宋江战败被俘,起义失败。
南宋之后的一些野史,常记载宋江参与征方腊之事。但《东都事略·徽宗纪》将平宋江列在平方腊之后,《折可存墓志》也称折可存在平方腊之后,参与平宋江的战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九合诸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堕三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田单复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宋江起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勺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