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提高中学历史教师的学科素养
1.知识要渊博:要具备足量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的科学文化知识
首先,作为一个历史教师首先要有足量而精深的历史通史知识,起码要具备比中学教材更高深和广博的知识,这也应当是成为一个中学历史教师的底线。
其次,在当前社会多元化影响下,学科的多元化趋势日渐加强,这就要求中学历史课教师,除了具备丰厚的专业知识外,还得具备相当综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深与广博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上述三个层面的知识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才能保证学科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有效性。另外,作为历史教师,在当今时代,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还得不断学习,能够追踪历史发展的动态,不断更新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
2.教学是能手: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教学技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课堂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有效备课、讲解分析、启发提问、组织学习活动、引导提升、电化教学等专业教学技能。
另外,传统的历史教学,重在“传道、授业、解惑”,即继承人类历史过程中的知识客体。但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改变旧的历史教育观点,要把重点放在“积能”和育人上。历史教育不仅要客观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理清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法国著名教育家弗雷内说过:“提供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获得探索方针,培养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性和批判精神,才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技能素质,才能制出精良的精神宴席,便饭也好,要富于营养而易于消化。
3.理念要前沿: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素养
教学是一门科学,不能凭教师主观意识或行政命令实施课堂教学。教师的备课、上课、教学设计等都应该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符合学科知识的特点,所以,要想教学科学、有效,教师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教育理论、学科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让教育理论成为教学改革的有效支撑,同时,教师也要结合理论反思实践,结合实践研究理论,提升自我反思的能力,增强对教育工作的理性解读能力和变革能力。
4.信息能整合: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将成为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一环。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成为历史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师的信息素养,应该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是教师的信息品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觉悟、信息道德等。第二层,是教师的信息知识,主要是指教师的知识面及拥有信息的总量与质量的素质状况。第三层,是教师的信息能力。主要包括教师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最佳筛选和利用信息以及创新信息等能力。
二、关于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水平确实不容乐观,亟待提高。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常见、普遍的现象能够反映出这一点:
1.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积累不足。
虽然大部分历史教师在高等学院受过历史专业教育,满足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底线,符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入门条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很多教师的专业知识没有增加和更新,反而是在减退。有些历史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或非专业教师,对所教内容了解熟悉的不够足量。
2.重视教学技能的提高,忽视知识的提高和更新。
我觉得从课改开始实施后,几年来,历史教师的素质应该说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是我认为在教学技能方面提高,可能要好于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提高。很长一段时间来,关于专业知识提高的问题没有被提到一个必要的高度。很多教师热衷于“术”的研究和实践,看书学习也是首选提高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成绩方面的书籍,听报告也是希望听到切实可操作的做法,“你就告诉我怎么做”,不善于研究“道”,在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方面太过于功利了。
3.重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忽视对知识的把握和研究。
我们很多教师可能要教的内容还没有搞懂,就先去设计教学过程了,先想什么样的教法、什么模式,重视怎么让学生记住,怎么考好。这实际上就本末倒置了。我觉得如果先把这个教学内容在知识和认识上搞得圆融无碍了,然后再想怎么教,就可能想出很多非常精彩的教法来,课堂教学也就真正有效了。
4.教教材而不是教历史。
教师大多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教,努力达成眼前的功利性的目标,忽视课程本身的目标,目标中有的是知识,有的是效果,而忽视育人目标。忽视了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这其实是反映出教师对历史教育理解的偏颇。
三、关于提高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方法和策略
1.读书学习
我们历史学科提高专业素养的途径,读书是最关键的,这也是学科特点所决定的。教师要读历史通史知识方面的书籍,也要读一些历史学术研究和动态方面的书,还要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假期开始,我计划组织开展青年教师的读书学习活动。向教师推荐书目,平时通过博客上传和交流读书摘要和学习心得,定期进行读书报告会的交流研讨,达到智慧共享和共同提高的目的。
2.抓好集体备课
以后要通过落实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等,帮助教师准确解读课标,正确构建知识,全面掌握教材,夯实教学基本功。
3.活动推动
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说课活动、研讨课活动,推动教师自主提高学科专业素养。另外,还要重点开展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
4.同伴互助
一方面,让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分小组或结对进行教研和学习,进行共同实践研究和提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请他们给历史老师们开讲座,上示范课,指导评点年轻教师,提高全体老师的专业素养。
② 如何提升历史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历史学???哈哈…不可能的事,除非教育局用实践性教学生,日本是这样教学生的,假设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题目……
③ 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除了阅读文学书以外,还要适当阅读一些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书籍,以增长知识,扩大视野。读书,还要养成认真的习惯,不要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应该努力做到读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收获。
④ 如何提高历史学科的概念把握能力
对于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史料、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已作了高度概括。它重点突出,观点明确,以纲带目,脉络清晰。而历史高考中,为了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增强主观性试题的效度,也为了减少评分误差,无论是材料解析题还是问答题,其答案的组织都强调突出重点,简洁精练、清楚明了。因此历史概括的外部表现是对语言文字的概括。高考主观试题考查概括能力必然包含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但语言文字的概括总是体现着人类思维的特征。历史概括的内部实质当为对人类历史的概括性思维——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从近些年的高考试题看,概括的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历史要素:原因、条件、表现、措施、过程、性质、特点、方式、手段、作用、地位、意义、经验教训、启示、原理等等;从概括的信度看,有在题问中明确提出概括要求的,也有未明确规定概括要求的——有一点是规律性的,那就是问题中要求答性质、特点、方式、结论、启示、原理等内容的,不管题问中是否明确概括要求,一般都要求概括地作答。概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含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指导、史论结合、文字表达等学科能力。
1.
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但历史知识本身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所谓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就是要善于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这与概括的第一种涵义以及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概述式概括的要求,特点是相符合的。因此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是快速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因为概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心内容的得出,无一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初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较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确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括服务;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2.史论结合法是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史论结合既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历史高考考查的学科能力之一,更是我们进行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还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任何一道主观性试题中有史、论两部分组成,每一个要点(或每一句话)多数也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史”要概括,主要表现为历史概念的运用;“论”要具体不能空洞,“论”从史出。历史学科主观性试题的答案不会有生动的描写、华丽的洞藻、浓厚的文学味;也不会整段都是深奥的理论说教,浓烈的政治味;而是具体而不繁琐,朴实而不刻意雕啄,有抽象但不深奥。例如有些学生在解答“1941~1942年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的?”(“面”的概述)一题时不会概括作答。在回答“大生产运动”这个要点时写道“在毛泽东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八路军三五九旅在王震的率领下雄纠纠、气昂昂地开进杂草众生的南泥湾。他们挥锄如飞,汗流夹背;劳动号子传遍山野,欢声笑语不断。经过他们辛勤开垦,南泥湾到处是庄稼,到处是牛羊,南泥湾成为陕北的好江南……”。上述文字就描写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情景来说语言已经较概括。但命题却是“大生产运动”与“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关系。南泥湾垦荒仅仅是“大生产运动”的一个“点”,不能以“点”盖“面”,以偏概全,更不需要对南泥湾垦荒这个“点”作过细的描写。“大生产运动”又是那么多巩固抗日根据地措施中的一个“点”,在此题中对“大生产运动”的情况也不可能也没必要进行详细的叙述。此要点可概括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史”的概括,实际上是历史概念的运用),使抗日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具体的
“论”,与“生产运动”相统一的“论”)。其余要点的概括类同。
3.训练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靠平时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成。高层次的概括能力的培养更不例外。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①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加以训练。
文史不分家。一方面要准确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历史概括性思维成果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这离不开语文学科;另一方面,历史概括性思维和语文概括性思维的特点、要求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完全可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为历史概括所用。如概要式概括可以把语文课中抓关键字词,划分逻辑层次的知识、方法迁移到历史概括中来,按题目要求划分材料的意思层次,妥善地抽取出有关问题的答案要点来。对于概述式概括可以借鉴语文课中撰写故事梗概的方法。
②提高笔记能力是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最实用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课前试编单元或章节课堂教学提纲,课后记录读史札记、学史心得,试写历史小论文等形式的训练,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③以历年各地高考例题作示范,明确概括类型,掌握概括方法,再重设例题,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独立概括能力。
⑤ 怎样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好的教学就是适应于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分数提高的教学。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在实行新课改后,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完成哪些教学任务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摆正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在新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有许多教学内容,包括我们以前认定的重点主干知识,现在都被冠以“了解”、“知道”、“感受”、“课外阅读”等要求,一些章节的教学目标中还有“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大部分学生掌握和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的层次性教学目标。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定位太高,要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及实际的教学时间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如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同能力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后根据上下节的课标内容,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习探讨。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讲的;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这样的目标定位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事实上高一学生由于学习水平、学习时间、学习目的的限制,不愿意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把握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本前提。
二、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类化。
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转换。
1、对问题进行“变式”。“变式”是对问题的变换样式,“变式”的目的是转换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以使其与学生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为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做准备。如,2003
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长城题中的一问:“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请参照材料(略)和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这里面的“所学知识”即是在平时学习中的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在教科书中却没有关于魏晋时期经营河西地区的内容,也没有关于汉长城促进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容,这样,本题便无法纳入所建立的知识结构中。因此,需要将本题的呈现情境进行转换,以接近或适应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情境。如,根据材料所知修筑长城是西汉开拓河西地区(西北地区)的一个举措,代表了西汉经营西北地区的努力和活动,因此可以将此题变换为“分析西汉、东汉为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所做的努力及影响”,便可将该题纳入到所构建的知识结构中了,可以顺利地迁移“西汉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入侵、设置西域都护、使者校尉”等内容进行分析和回答。
2、依据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问题进行“类化”。“类化”是指将问题纳入相应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过程。在转换问题的情境后,根据转换后的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和联系,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类化”这个新问题。如上题,问题的情境进行转化后,便将该题“类化”
到学生已构建的关于“西汉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和意义” 的认知结构中,在这个结构中易于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三、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针对普及高中教育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将教材内容的问题化。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我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总之,新教材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我们在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加强了集体备课,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⑥ 有什么好的提高个人历史学科素养的方法
1、历史学习就是记忆和事例分析,其实分析题呢也是建立在记忆之上。专所以关键在于记属忆。所以提高历史成绩,就是要记住课本的主要内容,想要把历史知识记住,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学习古代史,可分解为政治特征、经济特征、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块进行记忆。而对于世界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则要注重理解,因为许多历史事件是相互交织、脉脉相承的,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较庞大的记忆网络,这就需要理解的帮助,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就较容易将此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清楚。
2、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做错题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会,都要习惯性的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因此你既然错过一次,保不准会错第二次,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再次失分。
⑦ 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1、教师要积极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创设有利情境,引导学生以初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探究性学习,规范思维过程,并对不同形态的史料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执行“从史实到结论”的教学程式,教学的中心放置在引导学生对现成史实和史论的机械性记忆与理解层面上,忽视了对学生历史研究素养的培养。在面对上述试题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只能简单地抱怨命题偏离了“方向”,这是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在执行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从“史料”到“史实”再到“史识”的过程。这里,就要求教师能够开发出多样化的史料,让学生在提炼史料信息的过程中验证教材中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并能够从中逐渐感悟、反思这些不同形态、不同性质史料的使用价值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如何获取、甄别、判断史料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研究方法和严谨思维能力的过程。
2、
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标准对历史评价本身进行反思和再评价,形成历史思维的独特视角和科学的价值倾向。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过于注重评价的结果,注重对历史事件本身的评价,而忽视了从更高的层面上对该评价结果的再评价。如,对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说来,我们仅停留在“影响”本身,即:“一方面开始瓦解东部沿海地区的自然经济,掠夺中国资源,强占中国市场,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另一方面,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启提供了条件”等等。却很少有人对该评价结果进行评价,即:该评价结论的产生依据和标准是什么?坚持了怎样的历史唯物主义评价标准?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两个不同的评价角度。我们能够从中获得的启示是,评价问题的立场、角度和标准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自然不同。
3、要注意将各种“史观”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以“史观”统领我们的课堂教学。“史观”是统领历史思维的灵魂。要有意识地将诸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等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内容中,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素养。在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这个问题时,我们就要将“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加以引入。随着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经济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世界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被迫开放,开始被动地融入了世界经济舞台,从这个角度分析,就运用了全球化的观念。同时,也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崛起和社会的全面转型,中国经济领域逐渐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从这个角度分析,就是近代化的史观。
⑧ 提升历史学科有效教学有哪些途径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在新课改形势下,有效性作为一种价值观已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内心。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永恒主题。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呢?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作些分析。
一、科学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运用。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用“知道、了解、理解、说明、分析、比较”等描述性的语言分层次地对教学提出较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课程标准对教学的顺利进行无疑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教师要用心研读课标及其相关解读材料,进一步领悟课标精神,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特别是教师的备课,只有认真的钻研课标,针对课标对每个专题的具体要求,才可能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为有效教学打好基础。其次是备课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课程标准》中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要明白教科书仅仅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一种资源,而不是惟一的资源,历史教师只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备教案同时也要备学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贯彻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对教学内容恰当处理、精心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如何写好板书、采用何种教学模式、使用什么样的教学语言等。只有认真考虑各班、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使历史课堂充满活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环节入手,创设和生成有价值的情境和问题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巴尔扎克也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问题就能激发学生不同类型的思维,营造学生跃跃欲试的氛围,体会解答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的良好兴趣,促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对有关历史问题的探究中去,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经济全球化”概念的理解。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出示了“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福特汽车生产网”等一些图片、数据和视频,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分析,依据学生的基础,采用有逻辑地连续提问方法解决它:①什么是经济全球化?②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归纳已经学过的知识帮助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理解,绝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回答。③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得到迅速发展?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实质是什么?⑤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等世界各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又如“新航路开辟”一课的教学,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14世纪中西方交流路线图、指南针、造船技术的进步”图片、奥斯曼土耳其的发展视频等相关资料,把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中,然后设问:①什么是新航路的开辟?②从新航路开辟对比中国的郑和下西洋有何异同?③你如何看待哥伦布的探险活动?以上问题的设计都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探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大的活跃状态。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有效提问“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观点的入场券,并能支持教师在学生的心理建构和课程内容之间搭建必要的桥梁”。正是这一桥梁的搭建,最终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当然,教师设置问题时一定要联系教学内容把握最恰当的切入口。设置的问题要考虑:问题所及的知识范围和认知水平与学生实际是否相对应?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反应?学生感兴趣吗?问题是否能够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内通过探究获得圆满的解决?解决问题后学生能否生成新的认识?能否更深入地学习历史?一般而言,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的积极反应,本身就说明问题引起了学生思维的兴趣,教师把握好教学的节奏,使其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这样学生不仅享受到思维的快乐,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三、必要的练习和及时反馈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精髓
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离不开训练,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我认为新课结束后一定要或多或少由教师根据课堂实际、学生易错、考试实际等创造性地设计出一些练习题,它既可以让教师及时的掌握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情况,也可以起到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作用。如学习“鸦片战争”一课的练习可设计一道“鸦片危害及青少年对毒品应持怎样的态度”的材料题和“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及失败的根本原因”选择题。以这样适当的练习设计来结束教学,既可巩固当堂知识,又可培养学生能力,还可减轻学生课后负担和方便教师查漏补缺以及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真可谓一举数得。可见必要的练习是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把脉”,所以训练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练的内容和难易要适度。只有这样,才能检测出训练目标达到的程度,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保障训练目的的达到。
四、要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
法国牧师纳徳·兰塞姆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美国学者波斯纳把教师的成长归纳为经验加反思。反思将会使更多的人获得成功。教学反思对于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和价值,它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重新审视,对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判断,它不是简单地回忆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理性思考,寻找比自己教学中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趋于优化,从而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所,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千锤百炼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反思,教学反思应成为历史教师的职业习惯,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更好地研究教学,只有不断反思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研究学生,才能更好地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在教学中多反思,才会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超越自己,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课堂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是教学中一种理想的追求。以上是我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粗浅认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亟待我们去实践,去创新,去积累。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有一句豪言“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受用、系统全面的历史知识、历史观念和历史智能,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历史素质的公民,是一位当代历史教师的光荣使命与责任!
⑨ 如何提高历史学科的有效记忆
一、动机的诱发——培养记忆能力的基础
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和力量,要让一个毫无知识需求的学生去持久地努力学习,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实在是太重要了。而学生学习历史动机的产生决定于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内部需要。因此,学生动机的诱发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学习任务及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任务有长期任务和短期任务之分,任务的价值也有总体和具体之分。无论何种任务,任务一定要明确,价值要具体。如指导2005年历史中考复习,告诉学生中国近现代史中各子目录占历史中考比分的65%-70%,其中世界史和中国古代史考25%,毫无疑问中国近现代史是重点。中考的大比分成为学生掌握各子目录的动机,学生会加强学习记忆,会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中国近现在史的学习任务。其次,注意历史学习任务维度,鼓励全体学生学习需要“给全体学生同样的任务,同样的标准,这样的历史学习我们称之为单维度学习任务”。再次,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是多维度的。单维度任务目标可以横向比较,但高水平的学生受机理获益多;低水平学生很可能会起反作用。多维度历史学习目标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可获得收获,产生成就感,从而使学生学习历史记忆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兴趣的培养——学生提高历史记忆能力的前提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成才的起点,是学习的源动力。而历史是多元的、五彩缤纷的、形象的、有血有肉的,是活生生的,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科学殿堂,应是中学生喜爱的科目之一。怎样使学生喜欢上历史学科,笔者认为兴趣培养是关键。良好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记忆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教学应该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征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首先应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新课环节非常重要,导入语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讲述“鸦片战争”一节时,笔者给学生播放录像《林则徐》,从听觉和视觉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有力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录像的播放又很简短,避免了出现喧宾夺主之感。然后着重指出:“鸦片战争爆发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下的对外殖民侵略的必然结果,而林则徐的虎门硝烟仅起到了导火线的作用”。此时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采用与课文有关的传闻、秘史,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也可以利用学生们对历史小故事非常感兴趣的特点用故事导入帮助学生找到兴趣点。甚至也可让学生提前预习,通过阅读课本、同学相互交流、查找课外资料,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本学习中来。此外,教师可以从基础知识的实用方面入手。学生学习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考试,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在历史教学中遇到一些重点课,在导入新课时,笔者就强调这一章节的重要性,在历届中考中常出现一些题,在上课时应该重点抓住的几方面问题。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到学习这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同哪些章节有联系。学生只有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注意力才会集中,教师讲述课本内容时,学生的兴趣点自然就提高了,记忆力水平也能随之相继提高。
三、方法的指导——提高记忆能力的关键
中学历史教材内容纷繁庞杂,时间、地点、事件是历史基础知识的关键。不少学生采用机械记忆方法,收效不大。特别是初中历史课本共六册,所要记的,夸大点说浩如烟海。因此,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记忆方法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记忆方法。
1.特征记忆法
根据独特之处来加深印象的记忆方法:
(1)一肩挑两头年代:中间一个数,挑左右两个相同的数组成的年代。如:383年,淝水之战;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626年,“宣武门之变”,唐高祖把帝位传给李世民;646年,日本大化改新,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并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等等。
(2)重复年代:后两位年代数是前两位年代数的重复。如: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818年,马克思诞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等等。
2.压缩记忆法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化简为繁,把内容压缩成少数几个字的记忆方法(答题时应还原)。如,清代十个皇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前5帝为古代史的,后5帝为近代史的)。可压缩成: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⑩ 开学以后怎么计划提升历史学科成绩
我觉得要想提升自己的历史学科成绩,首先需要了解时间线,这样分析题目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资料的大背景,其次就是要背一些重要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