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西安事变
1、发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张学良、杨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和影响。
2、时间:1936年12月12日
3、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结果:在中共的调解下,和平解决。
【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1)根本原因:当时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2)重要原因:为了逼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二、国共合作抗日
1、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实现过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统一战线)——《西安事变》(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3)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
解放战争
1、两种命运(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两种命运)
(1)中国共产党 1945年召开七大 主张废止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2)中国国民党 1945年召开六大 主张准备发动内战、坚持一党专政和拒绝成立联合政府。
(3)为了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①1945年8月,“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②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分定了国民党内战独裁方针。
2、解放战争的过程
(1)中国共产党战略防御阶段
①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1946年6月底,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规模的内战开始。 ②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解放区,国民党由全民进攻转入重点进攻。
【注意】与山东有关的重点战役: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
(2)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进攻阶段
1947年夏,依照毛泽东确立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部署,刘伯承、邓小平千里挺进大别山。
中国共产党转入战略反攻。
(3)双方决战
①背景:解放军的力量已经超过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②时间和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③结果:中国共产党胜利。整个东北全部解放,华北及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除少数据点外也全部解放。
(4)解放战争的结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一、开国大典
1、《共同纲领》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我们书上把这次政协会议称之为“新政协”是相对于1946年1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而言的。从时间背景上来看,解放战争已经取得成功,所以这次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国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一个重要文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共同纲领》的作用:“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共同纲领》体现的原则:人民民主原则。
(解析:注意一个问题,这个时期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呢?这是时期中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主要是由当时社会经济成分所决定的,从这一点上大家应该可以得出《共同纲领》之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2、新中国成立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②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③新中国的成了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二、1954年宪法(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1、颁布背景:
①政治上:为了保障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②经济上: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需要制订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内容:
①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②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③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
④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了宪法。
3、特点: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意义:①它的颁布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
②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③它的颁布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㈡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你是天津的吗?我是天津南开中学的,这是我们老师给我们总结的。这里只是几个单元的复习提纲,如果你想要更多,请给我发网络信息与我联系,我可以把其他的资料与你共享。
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一、鸦片战争
1、背景:清政府政治腐败、国防废弛、矛盾尖锐;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加紧对外扩张
2、鸦片走私:原因; 闭关锁国、英国入超、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影响:掠夺大量白银,摧残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3、禁烟运动;:原因:鸦片走私严重,危及清政府统治
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1839、6)
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列强为了夺取 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年)
5、过程(理解即可):第一阶段:(1840年——1841年),珠江口——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南下广东
第二阶段:( 1841年——1842年),攻占虎门炮台——强占香港岛——南京下关江面
军民抗战: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浙江定海葛云飞重炮牺牲
鸦片战争
6、结果:清政府战备求和,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附件,中美《 望厦条约》(1844)、中法《黄埔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
割香港岛 ;(破坏 领土主权完整)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南京条约》附件:
攫取中国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受到破坏)、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特权
7、影响; 社会性质:中国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
革命任务:反侵略 反封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过程:1856年广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柏贵)→1858年天津→1860年北京(火烧 圆明园 )
第一阶段(1856_——1860)签订《天津条约》(内容)、
第二阶段(1859——1860)签订《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埠天津)、中俄《北京条约》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至19世纪80年代,俄国侵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3、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了
三、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使阶级矛盾激化
思想基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结合)
2、兴起: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同清朝对峙
3、发展(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
北伐(推翻清王朝):失败原因孤军深入,供给困难;意义深入清朝统治中心,牵制清大量兵力
西征(巩固天京):先是遇曾国藩湘军失利,后石达开在鄱阳湖打败湘军
东征 (断绝清朝财源);攻破江北、江南大营
4、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5、防御战: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取得三河镇大捷
在上海遭到英法联军的袭击,退守苏州,安庆陷落
6、失败:标志天京陷落
7、《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区别与联系 (不用背,看明白即可,掌握红字)
答:相同点:①都是以反封建为目的,
《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地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中国几千年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资政新篇》是洪仁玕为振兴天国而写,以使更好的反抗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更是对封建秩序猛烈冲击。
②两者都不能或没有付诸实施。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具有空想性,同时发展小农经济与当时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不适应的,具有一定的落后性。《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在香港游历的经验总结与农民战争没有任何渊源,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因此没有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同时中国自然经济虽然已经解体,但过程极其缓慢,还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市场、资金、劳动力等条件,紧张的军事斗争也是两者未能实施的重要客观原因。
不同点:①产生背景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治国方案,经过天京事变的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②有关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款项,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全面系统性的纲领性文件。它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即企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是作为太平天国政治纲领提出来的,主要分为“用人”和“设法”两个方面。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即二者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
③群众基础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经验的直观总结规范化,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革命蓝图,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上海等处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由于这一纲领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应。
④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但《资政新篇》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再加上残酷的战争环境,尤其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使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行。
⑤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但这一纲领具有极大的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其没有先进思想的指导是分不开的。《资政新篇》则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它为后来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开了先河,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背景:19世纪末资本主义强国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侵略的扩张野心膨胀,制定了“大陆政策”,(导火线:东学党起义)
2、 过程:丰岛海战→平壤战役(回族将领左宝贵)→黄海大战(邓世昌)→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3、 结果: 失败,原因是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领土和主权进一步严重破坏,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
赔款:2亿两白银(清政府开始政治大借款)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日本在中国投资设厂(列强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 影响: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5、中国人民的抗争(反割台斗争)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高涨
2、导火线:义和团 运动
性质: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结果:遭中外共同镇压而亡 意义: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过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3、八国联军侵华 过程:天津→廊坊阻击→天津→北京→建立联军司令部
4、结果:《辛丑条约》
赔款:4.5亿两白银
设立“使馆界”(破坏领土 主权)
拆毁炮台,准许外国驻兵
惩办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5、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六、辛亥革命
(一)酝酿和暴发
1、背景: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的发展
2、条件:思想上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组织上革命团体和同盟会(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政治上一系列武装起义的发动
3、爆发:武昌起义(两个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主体力量:湖北新军)
(二)中华民国成立(1912、1、1)
1、标志:孙中山在南京就职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主权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力、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
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意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失败表现: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得以成功的原因:玩弄两面手法、立宪派支持、帝国主义的支持、革命党人的妥协
中国社会性质未得到根本改变
2、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功绩: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打击,(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最大功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给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以鼓舞和推动
(四)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民族主义(前提):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民权主义(核心):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继承和发展):平均地权(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
进步性: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局限性:未明确提出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
⑴爆发的背景
①国际: 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华——反帝情绪高涨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指出了解放的道路
②国内 北洋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根本原因)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经济、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思想基础
③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⑵经过:
时间 中 心 主力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6月初 北 京 学 生
第二阶段 6月初-6月底 上 海 工 人
⑶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⑷胜利关键: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⑸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影响: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革命前途——社会主义
群众基础——更广泛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⑴历史条件
①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思想基础
②无产阶级的队伍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阶级基础
③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组织基础
④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
⑵过程:
①中共“一大”:(1921、上海)——标志共产党诞生
②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内容——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推翻……统一……
⑶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 新的前途——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最低纲领
群众基础更为广泛——工人运动、农民运动
革命力量开始建立革命联盟——国共合作
3、 国民大革命(1924——1927)
⑴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①历史条件:
a共产党:工人运动受挫教训
b国民党:孙中山的转变(原因)
c共产国际指导
②合作开始的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4)
③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⑵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运动高潮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⑶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①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关系开始破裂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完全破裂
②原因:客观: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主观: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⑷意义:性质、功绩: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它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⑸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4、“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⑴探索:①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枪。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起义中建立)
②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秘密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起义。
③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失败)
教训:走城市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①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927 .10 毛泽东 )
全国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30年夏)
②土地革命
a范围:在革命根据地内
b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③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1、11
④武装斗争:反“围剿”,(前四次胜利、第五次失败——被迫长征)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武装起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相结合。
★红军的长征 (1934.10——1936.10)
⑴原因:①直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②根本:“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
⑵重要事件:
遵义会议1935.1
背景:长征初期由于王明等人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红军损失惨重
意义:A、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实际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C、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⑶长征的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⑴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
⑵解放战争经过
①防御阶段(1946年夏—1947年6月)国民党全面进攻
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解放区土地改革(1947年)
②全面反攻( 1947年6月—1948年8月)
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
③ 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
④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1949年4月)
⑶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新政协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⑷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总结
①历史意义:国内、国际
②经验总结
⑸新民主义革命为什么最终获得胜利?
①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理论指导”是灵魂)
②是走经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革命“道路”是方向)
③有广大群众的支持( “群众支持”是基础)
④(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革命军队”是中坚)
⑤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统一战线”是保障)
资产阶级代议制
一、“光荣革命”
1、到13世纪,英国的议会制度基本确立。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
3、对象:斯图亚特王朝(宣扬“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4、过程:
(1) 开始:1640年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 曲折: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3) 结束:1688年,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联合发动“光荣革命”。
5、成果: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1、《权利法案 》
a时间:1689年
b颁布机构:英国议会
c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后来,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D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责任制内阁
a、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b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即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的“责任制政府”。手中握有行政和立法大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看我课上的结构图即可)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特点: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君主立宪制,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第二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分权与制衡”
1、背景: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它既是一次独立的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独立初期的美国,只是一个邦联制国家。
2、1787年宪法:1787年,来自北美各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习惯上称为美国1787年宪法。
a理论来源:这部宪法吸收了英法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精髓。
b 原则: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
C内容:①国家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的国会。只有国会拥有宣战权。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行使独裁大权。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美国的总统权力使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成为美国政治制度的一种特点,称为总统制。
③美国的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他们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D作用:
(1)进步性: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⑶局限性:它承认了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第三课 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一、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
1、法兰西共和的历程:第一共和国(1792——1804);第一帝国(1804——1814);第二共和国(1848——1852);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第三共和国(1870——1940)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确立共和制度
(1)、时间:1875年
(2)、内容:
a行政权: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b立法权: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选民实际上受财产资格和在法国居住时期的限制。
3、意义: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各集团在国家政权中都占据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体得到最终确立。它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德意志的统一
1条件:四分五裂的政治状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普鲁士强大的经济实力;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
2、王朝战争
3结果;: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
(二)君主立宪制的内容
德国为君主立宪制的联邦制国家
1、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统一后的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中央帝国政府控制各邦的军事、外交、海关立法、民法、刑法等大权,各邦只保留教育、卫生、地方行政权力,也保留了邦的君主政府和议会。(理解即可)
2、权利分配
①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作为国家元首,可以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
②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他由“皇帝任命”,而不由议会选举。因此,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而且任期长短完全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意愿。
③帝国设立两院制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两者的地位有很大差别
a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实际上是上议院,权力巨大。联邦议会议长由帝国宰相担任。
b帝国议会实际上是下议院,具有较小权力。宪法虽规定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但是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帝国议会也不拥有任何行政监督权
(三)评价(见笔记)
1、代议制的确立标志着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挤身世界强国之列。
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3、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色彩,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最终将德国和别国人民推入战争的深渊。
本章归纳
学习过的法律文献英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共和制)、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785年)、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1781年)(君主立宪制)
法国与德国的对比
政体 法国民主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及其产生方式 总统;选举 皇帝;世袭
元首、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总统有权解散议会,任命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制约 皇帝主宰议会和内阁;宰相对皇帝负责
行政机关控制立法机关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相同点 都具有和国内反民主实力妥协的因素
㈢ 历史必修一知识 提纲整理【十八课~二十七课】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太长了,去那网址去看吧)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西周的宗法制: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第二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郡县制的建立
①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②郡县制的内容及特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③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1)皇帝制度的创立:①皇帝独尊 ②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③皇位世袭
(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中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全国军务)
注意:秦始皇时期,丞相和太尉地位一样,御史大夫是副丞相。
(3)郡县制的推行: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3、影响
(1)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3)秦朝的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4)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短命而亡。
第三课 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汉初: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2)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
行省制度(中国省制的开端):元朝为改变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中央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处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汉朝 汉承秦制有所变化 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称为中朝,而丞相沦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2)魏晋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朝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4)唐朝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5)宋朝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构分宰相军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为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中央日益集权于皇帝)
史实:①汉武帝从地位低微的士人中破格提拔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机要,形成了与属于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实际削弱了丞相权力。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等同于宰相,实际上分散了相权。③宋朝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分割相权。
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特点: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日益集权于中央)
史实:①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作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②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使权力受中央的节制(民政、军政、税收);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A、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
B、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2、)清朝设置军机处
雍正帝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特点:简、速、密
2、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消极):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
(3)明清之际,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而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专题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第一课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位于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要冲
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境内多山少平原
海洋资源丰富
蔚蓝色 广泛的海外贸易
的希腊 自然地理环境对 海外殖民
希腊文明的影响 经济、文化交流
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
城市国家
城邦 小国寡民
充满活力的 共同的文化特征
城市国家 孕育了民主政治
城邦特色 发达的商品经济
繁荣的思想文化
成年男子
公民范围 不包括妇女、奴隶和外邦人
希腊的公民 具有参政素质
公民特征 追求自由,充满个性
莲山课件
㈣ 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7.18课的内容结构图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知识梳理】
一、发展阶段、内容及著作
发展阶段 时间 内容 主要著作
酝酿
五四运动时期 创办《湘江评论》,转为共产主义者;参加中共一大,成为党的缔造者之一。
国民革命时期 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初步形成
土地革命时期 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走向成熟
抗日战争时期 创造性地提出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共七大上,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丰富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后 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工作中心、方针、基本政策和总任务。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国家学说,为新中国做了政治理论准备。 《论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其他
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方面, 提出了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影响:
(l) 理论方面: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全党智慧的结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 实践方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它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学习探究】
1.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
(2) 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它们在立场、观点、方法、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
(3) 毛泽东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 它不仅在内容上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许多新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 使马克思主义以中国自己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归纳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提示:(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知识梳理】
一、邓小平理论
l. 产生背景:1978年底, 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 邓小平发表讲话, 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 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2. 形成发展:
①1978年底, 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
②1982年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③1987 年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④1992年“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各方面工作的“三个有利于”是非标准。
⑤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明确下一步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⑥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人党章。
⑦80年代后,还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阐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思想。
3. 评价:邓小平理论解决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发展的关键问题,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余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 背景: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2. 内容:
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地位:
①是一个完整、科学的思想体系, 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②2002年, 中共十六大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
【学习探究】近现代中国的四大理论成果
思想理论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
标志性会议同盟会成立 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核心或精髓
民权主义 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执政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决的问题
民族独立、民主共和、民众生存,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发展
1924年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过渡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
地位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使中国人民醒过来 指导革命和建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指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
认识 这四个理论都是为解决中国社会进步所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都与时俱进,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都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是振兴中华、振兴民族的道路
详见:http://wenku..com/view/593c93f8941ea76e58fa04c0.html
㈤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的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 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 代 制度
汉代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 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 “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6月,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
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年代: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及其内容: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了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等
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英国侵占我国领土香港地区(条约及地图)经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强行租借新界。
二、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仁玕著《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①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四、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内容之一是赔款4.5亿两白银。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辛亥革命
中国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性质、纲领):1905年在东京成立。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1912年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
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
辛亥革命的功绩: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口号、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一阶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①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前途不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条件: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 阶级基础;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④陈独秀、李大钊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组织基础
标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
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1926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陈独秀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七、国共的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八七会议”结束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
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遵义会议:1935年召开,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八、抗日战争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日寇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胜利。
抗战胜利原因:(1)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2)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3)中共及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4)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支持。
九、解放战争
重庆谈判:1945年8月底,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但人民军队、解放区的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发。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在列宁的领导下,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的民主建设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①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 大 会的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③大会决定以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根两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民主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三.祖国统一大业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隔绝状态。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香港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3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954年,中国以五大国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中国参加了亚非国家万隆会议。
二.外交新局面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主张,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称为“冷战”。
“冷战”的主要表现:
(1)“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
(2)“马歇尔计划”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重要政策。
(3)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1949年,在美苏的主宰下,德国被分裂为东德、西德两个国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73年美军从越南撤军。
苏共党领袖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联改革走入了误区。
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剧变。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㈥ 高一必修1历史书第十八课课题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