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郯城发生过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干旱,洪涝,寒潮,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
② 郯子公园的历史古事和历史人物
郯子公园位于山东郯城县郯东路113号,是为了纪念一代国君郯子而兴建的,有好久的历史了。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子公园。郯子公园的“郯子”,即为二十四孝中“鹿乳奉亲”的郯子。
郯城,春秋时期的郯国。
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少昊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封于炎地,称炎国。炎,古音亦读谈(Tan),春秋前后,国名多加“邑”字,从而炎国演化为郯国。
郯子(生卒年月不详),己姓,子爵,春秋时期郯国国君。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少昊(姓已,名挚,字青阳,建都穷桑,故号为穷桑氏,也称金天氏)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封于炎地,称炎国。属人方。炎,古音亦读谈(Tan),春秋前后,国名多加“邑”字,从而炎国演化为郯国。
人们都知道,全国各地中山公园,“中山”即为纪念国父孙中山。郯子,是过去郯国(郯城)国君,为人敬仰。郯子公园的“郯子”,即为二十四孝中“鹿乳奉亲”的郯子。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王室渐趋衰败,诸侯大国之间相互争战侵吞,天下动乱。郯国,虽是区区小国却颇有名气,这其中主原因是国君郯子的政绩、才华和仁孝之德,赢得了人心。
郯子治郯讲道德、施仁义、恩威有加,百姓心悦诚服,使郯地文化发达,民风淳厚,一些典章制度都继续保持下来,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
③ 郯城的历史
山东自郯城。
商代,少昊氏后裔于此建立炎国,至春秋时期演化为郯国。
秦置郯县、郯郡,汉改郯郡为东海郡,历为郡、县治所。隋唐几经废置。
元时始称郯城县,其后为较为稳定之县级政区。
建国后隶属临沂地区。现为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
④ 郯城县六相之都的历史典故
你说的“六相”具体是什么?
第一种说法是指黄帝六相:传说辅佐 黄帝 的六臣: 蚩尤 、 大常 、 奢龙 、 祝融 、 大封 、 后土 ,分掌天地四方。《管子·五行》:“昔者 黄帝 得 蚩尤 ,而明於天道;得 大常 ,而察於地利;得 奢龙 ,而辩於东方;得 祝融 ,而辩於南方;得 大封 ,而辩於西方;得 后土 ,而辩於北方。 黄帝 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 唐 张说 《祭崔侍郎文》:“故令名不离其身,方齐六相,助明三辰。” 清 钱谦益 《炼丹台》诗:“六相资辅弼,五贼收狂癫。”
第二种二说法是指佛教术语中的六相圆融:分别是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见《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清 黄宗羲 《苏州三峰汉月藏禅师塔铭》:“ 曹洞 、 沩仰 、 法眼 建立四禁、五位、六相、三昧等纲宗,以竭机语之欺伪。”这六相既同时表现在一切事物中,也同时表现在一个事物中。无论在一切事物中或在一个事物中,都是相反相成、同时具足、互融互涉、彼此无碍的,从此可以揭示出法界缘起的道理
这两个好像和郯城没什么关系,但你说的如果是宰相的话,好像也没有6个
郯城著名人物:
郯子:已姓,子爵,春秋是郯国国君。
后苍:(生卒年不详),字近君,东海郯人。西汉宣帝时博士,官至少府。著名经学家。
于定国:(前111—前40年,字曼倩,西汉时东海郡郯人。汉宣帝时丞相,封平西侯。
刘虞:(?-193)字伯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
王朗:(153-228),字景兴。三国时期魏国大臣。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政治家,历官衡阳内史、御史中丞等。
鲍照(约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学家,著有《鲍参军集》。
徐陵(507-583),字孝穆,南北朝时期梁陈间著名文学家。
没有6个宰相
⑤ 郯城县的历史沿革
郯城建置,始于郯国。其建成公元前十一世纪。
战国时期,周威烈王八年(公元前418年),郯国为越所灭,其境入越。
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灭越后,其地又归楚。直至秦统一六国,郯国之名不复存在。
秦行郡县制。境地先属薛郡后为东海郡且郡治所在地,并在楚汉间有一短暂时期亦称郯郡。属秦末增置十郡之一。其辖境北近临沂,南至长江以北的扬州、秦州,东濒东海,西南到洪泽湖一带,为本县建置盛期之一。
汉承秦制。郯为县、郡和徐州刺史部治所。
王莽代汉,东海郡地一度成沂平郡。
魏晋南北朝时期,本县建置更趋复杂。先是三国魏黄初年间(220—226年),东海郡称东海国,郯县隶属关系仍旧。但,徐州刺史部治所,自郯移设彭城(今江苏徐州)。晋初,复称东海郡,郯县属之。晋惠帝时,又改称东海国。
隋,改郡为州。开皇初,郯郡废,郯县隶泗州。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泗州改称下邳郡,郯县又隶下邳。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行州县。武德四年(621年),郯县属泗州。贞观元年(627年),省入下邳,称郯城乡。“郯城”作为政区名,始见于此。元和间(806—820年),复置县时,遂以乡名为县名,称郯城县。而后又省入临沂县,仍称郯城,隶属河南道沂州。
郯城县自唐后期省入临沂县,历经五代十国、宋、金直至元前期,未再复县,其县原治所称“郯城”。在此长约500年的时期内,境域所属,随临沂县而易。
元末,郯城县复置。
明代,郯城县隶山东布政司兖州府沂州。下辖政区为4乡45社。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兖州府之沂州划归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为府,郯城县隶沂州府。其下辖政区,清前期为4乡32社;中后期为4乡45社。
民国2年(1913年),裁府置道,郯城县隶济宁道,下辖5区48保。民国14年(1925年),山东省由四道改为十一道,郯城县属琅琊道,辖区依旧。民国17年(1928年),道废,郯城县直属山东省政府,其辖区改为5区44乡。民国25年(1936年),郯城县隶属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区更为7区45乡。翌年,其辖区又为5区45乡。
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侵占郯城。1939年11月,八路军一一五师解放郯西之马头镇。1940年1月,又攻克郯城。与此同时,郯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鲁南行政专员公署。同年10月底,郯城复为日军侵占。1941年2月,由于形势变化,县政府撤销。1942年4月,马陵办事处(县级政权)建立,隶滨海专署。
1943年,郯城大捷后,马陵办事处改称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关系未变。同年10月,县政府隶属滨海专署二行署。此间1941—1944年,根据斗争形势需要,在郯城县东部及西部增置了临沭、赵镈(苍山)二县。
1945年4月,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滨海行署二专署,下辖10区2镇。
1947年2月,郯城县为国民党占领,人民政府政区同1945年,国民党政府政区按民国初年设置,后改为23乡2镇。
1948年11月8日,郯城县全境解放,隶属鲁中南行署第六专署。1950年5月隶属临沂专区公署。1956年1月,郯城县人民政府改称郯城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2月,又改名为郯城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6月,复名为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临沂地区行政公署。
1994年12月,隶属临沂市。
⑥ 郯城某个地区的来历
郯(tán)城,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地处山东省最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5′-118°31′,北纬34°22′-34°56′。东临江苏东海;西邻江苏邳州;南与江苏新沂交界;北与罗庄接壤;东北毗邻临沭,西北毗邻兰陵。
早在商代,少昊氏后裔即于此建立郯国,郯城是"东夷"集团中最大的方国徐国之都,是古徐州和徐国文化的源头,亦是徐姓的祖陵和发迹之地。
截至2010年,郯城县总面积1189平方千米,下辖1个街道9个镇3个乡,总人口92万人。2012年,郯城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4.84亿元。
郯城县(今郯城市)历史悠久,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臧(地名),即在此地,臧僖伯(鲁隐公的伯父),封于此地;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14年)为越国所灭。秦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所。唐贞观六年撤县入下邳,元和中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并入临沂。元末复置郯城县,明清之后县域有变,县名未易。[2]
⑦ 急求老手指点山东郯城的历史,主要是孔子郯子那个时期的,谁会
郯城县(今复郯城市)历制史悠久,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
山东省 郯城市 古地名:臧
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臧(地名),即在此地,臧僖伯(鲁隐公的伯父),封于此地;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14年)为越国所灭。秦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所。唐贞观六年撤县入下邳,元和中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并入临沂。元末复置郯城县,明清之后县域有变,县名未易。
⑧ 郯城-营口地震带的历史地震
这个地震带上发生过的地震有:
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
1974年海城7.4级地震
1983年11月日山东菏泽5.9级地震 1990年8月1日5时44分, 在苍山县城西北8公里的贾庄-尚庄一带 (北纬34°50′、东经117°55′)发生4.4级地震,震中烈度为5度。震中区仅有两间旧房出现裂缝,部分房屋掉砖溜瓦,窗户掉玻璃,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苍山、临沂、郯城、费县、莒县、沂水等县市均有震感。
1995年9月20日山东临沂市苍山县5.2级地震
2003年6月山东青岛4.3级小震群活动
2006年2月9日山东省临沂市汤头镇3.5级地震
2012年2月2日营口市在5点16分和5点43分分别发生4.3级和3.6级地震
2013年01月23日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沈阳市苏家屯区交界5.1级地震
2013年3月30日14时5分在营口市盖州市、市辖区、大石桥市交界(北纬40.5度,东经122.4度)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2013年3月31日12时53分营口市盖州市、市辖区、大石桥市交界(北纬40.5度,东经122.4度)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2013年04月16日00时45分在营口市盖州市、大石桥市、老边区交界(北纬40.5度,东经122.4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3年04月24日03时45分在营口市盖州市、老边区、大石桥市交界(北纬40.5度,东经122.4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4年3月03日11时30分,营口市老边区(北纬40.5度,东经122.3度)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4年03月26日03时28分在营口市老边区(北纬40.5度,东经122.3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8月22日07时54分在营口市老边区(北纬40.5度,东经122.3度)发生3.8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2015年08月04日12时25分在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北纬40.5度,东经122.4度)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2015年11月23日03时57分在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北纬40.8度,东经122.4度)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⑨ 说马岭之战在郯城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最早记载马陵之战的史籍是《史记》、《战国策》、《竹书纪年》和《孙膑兵法》。
最早指称马陵战址的是东晋的虞喜。他在《志林》一书中说:“马陵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六十里,有陵,涧谷深峻,可以置伏。”他的这一说法不知何据,但被唐代张守节采用。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引用虞喜之说,并加上一句话:“按:庞涓败即此也。”由此产生了马陵战址鄄城说。然而,张守节引虞喜的说法并非《志林》原文,他是以己意复述的。张守节是唐朝人,唐朝有濮州,而晋朝并无濮州,晋朝鄄城东北六十里亦无马陵,地形也不是“涧谷深峻”,所以鄄城说从一开始就不能成立。
与鄄城说长期并存的是元城说,其始作俑者为晋刘宋人徐广。徐广在《史记音义》中说:“马陵,在魏州元城县东南一里。”徐广的说法源于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杜注:“卫地,阳平元城县东南有地名马陵。”后林尧叟又在杜注后加注:“史记,马陵道狭,而旁多阻碍,可伏兵。”从而将元城马陵与马陵战址联系在一起。史记三家注的另外两家即刘宋的裴骃(撰《史记集解》)和唐代司马贞(撰《史记索隐》)都引用徐广说“在元城”,于是在史记三家注中就形成了鄄城说与元城说并存的局面。然而,徐广的“元城说”其实是对杜预注的误用。杜预是为春秋时期“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一事作注,指出会盟的地点是卫地阳平元城县东南的马陵,这与马陵之战并不相干。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不管是鄄城说还是元城说,其产生的形式都是一样的,皆由一句注文引起。虽然最初的说法本无什么根据,但后人辗转引用,陈陈相因,这最初的说法便成了“根据”。说来奇怪,尽管从两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多次改朝换代,这两说仍能长期共存。
到了清代,情况有些变化。清代编史修志之风大盛,一些在历史上与齐魏战事相关的自然对马陵之战旧事重提。地方志涵盖面广,记历史、记大事、记名人、记古迹、记传事,很多方面都涉及到马陵之战。由于地方志编纂时间短、内容庞杂,修志者也不可能研究马陵之战的所有方面,他们只是尽力搜寻当地有关资料,再与史书记述进行整合,陵战事写入志书。清代有多部地方志记载马陵之战在本地,因此就有多处孙膑射杀庞涓点。这样鄄城说、元城说又被派上用场,靠近哪个就哪一说。沂州、郯城靠不上这两说,它的根据是马陵山一带与马陵之战相关的地名和传说。由此,郯城说也不是20世纪90年代才冒出来的新说。若以县志记载而论,与范县、大名、濮州是同一时期。
郯城说崭露头角
建国后,历史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相继有多部著名史学家编写的通史问世。这些通史当然要涉及马陵之战这一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事,对战址也都标明了具体地名。然而由于这些史家无暇对马陵之战作专题研究,战址问题也只能沿袭旧说,依然是大名、鄄城、范县、濮县诸说并存,马陵战址仍然不能确认。不过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出土文物的发现,提供了用二重证据法研究历史的新材料,推动了战国史的研究。帛书纵横家书的出土,为人们提供了司马迁所未见到的历史资料。特别是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失传1700年的孙膑兵法重见天日,意义非同一般。这部较为完整的古本兵法,提供了有关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的许多宝贵资料,为《史记》、《战国策》所未见。一个对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以及马陵之战的研究热潮悄然兴起。马陵战址郯城说就是在此背景下崭露头角的。
1981年,《东岳论丛》第三期发表左牧文章《马陵之战战址及起讫时间考》,明确提出郯城马陵山为齐魏马陵之战战场。
1985年,《中国史研究》第一期发表王焕春文章《魏齐马陵之战在郯城马陵山》。
1991年,《临沂教育学院学报》第一期发表秦士杰文章《马陵考辨》。
1991年,《河北学刊》第二期发表王焕春文章《马陵之战新解》。
1991年10月,郯城县成立马陵战址研究课题组,并于12月15日在县城召开研讨会,宣读了文《魏齐马陵之战在郯城马陵山新证》,临沂地区历史学会名誉会长、临沂师专王汝涛教授书面发言《马陵之战的战地问题应认真研究》,与会的专家学者对马陵战址“郯城说”表现极大的关注,更多的人随之投入了马陵战址的研究。
1992年2月,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室主任吴汝嵩一行三人前来郯城马陵山考察,对郯马陵战址研究提出了不少指导性意见。
1992年4月11日,第三届国际《孙子兵法》研讨会在临沂召开,马陵之战战址研究课题组长薛宁东、课题组顾问王汝涛教授参加学术会议。郯城县提交了有关马陵战址郯城说的论文篇,在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其中《齐魏马陵之战在郯城马陵山新证》、《齐魏马陵之战发生郯城马陵山补证》被收入大会论文选《孙子探胜》(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1993年《中国古代军事通史》就将公元前341年的齐魏马陵之战决战场定在了郯城马陵山
⑩ 郯城冷庙历史详细历史
冷庙遗址位于郯城县冷庙村村东北,年代为汉,类别为古遗址。冷庙遗址是第三批市级文物内保护单位。始于夏容商时期,春秋时期逐渐演化,郯城冷庙曾长期作为郯郡、东海郡和徐州刺史部等州郡治所。
郯城冷庙坐落在现郯城酒厂南侧,205国道西旁。该庙分南北两部。南为孝妇庙,系嘉庆元年所建,道光五年增修后殿。孝妇庙自前向后为山门、正殿、后殿3个部分。山门系古式、高脊走兽,台阶3级,大门面东、朱门双开,其势宏伟。
(10)郯城的发生的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郯城冷庙衬以古郯书法名人朱烺如题写的对联:“六月飞雪天报孝,三年不雨帝鸣冤。”正殿面阔3间,殿前为9级正方形月台。殿中端坐凤冠霞帔,慧眼微开孝妇塑像,殿内布置庄严肃穆。
郯城冷庙之前有戏台一座,供每年农历10月15日唱戏祭神之用。郯城冷庙占地数亩,今几经变迁,建筑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