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简单介绍一下南开教授陈志强
楼上的资料老了。
陈志强现在是我学校历史学院的院长,教授,主要方向是世界史、拜占廷历史与文化、欧洲史、欧盟问题研究、基督教史等
下面是我从学校的网站上摘来的。
陈志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世界史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
东欧拜占廷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世界中古史研究会副理事长。1952年8月出生于天津市,
1982年初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1994年10月在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获得历史考
古学博士学位。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雅典大学、赫尔辛基大学等高等学府从
事讲学和合作研究工作。长期致力于拜占廷历史与文化研究和欧洲一体化问题研究,并
从事欧洲中世纪史和欧盟历史教学,出版《拜占廷帝国史》、《拜占廷学研究》等专著
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考古学报》、《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
表论文数十篇,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曾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项目,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著作类:
1、《拜占廷帝国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2006年重印版);
2、《欧盟的政治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合作);
3、《城堡、骑士、贵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合作);
4、《拜占廷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
5、《拜占廷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6、《特殊的拜占廷文明》,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7、《外交大词典》(远古至1945年的希腊和远古至16世纪的意大利部分)撰写审阅,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8、 《君士坦丁堡陷落记》,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9、参加《英国宗教改革和清教革命》的撰写,见《世界古今宗教史话》,商务印书馆1989年。
10、参加《简明外国人物词典》古代部分的撰写审阅,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
11、《巴尔干古代史》,中华书局2007年。
译著:
1、 奥斯特洛格尔斯基:《拜占廷帝国》,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 罗伯特•福西耶:《剑桥插图中世纪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合作)。
3、 普罗柯比:《秘史》,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合作)。
4、 《剑桥近代史》第3卷中1章,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论文:
1. 《论拜占廷文化的特殊性》,提交“2006北京论坛”并载会议文集;
2. 《关于世界史学的继承与创新》,提交2006年第三届全国世界史学术论坛并载会议文集;
3. 《‘查士丁尼瘟疫’辨析》,《世界历史》2006年第1期;
4. 《‘查士丁尼瘟疫’辨析》,《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6年第5期;
5. 《史学研究的视角与史料》,《史学集刊》2006年第1期;
6. 《我国发现的拜占廷金币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中国考古》(英文版)2005年第5期;
7. 《欧盟东扩后的民族问题分析》,《南开学报》2005年第4期;
8. 《欧盟东扩后的民族问题分析》,《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05年第12期;
9. 《比较视野中的拜占廷社会》,《历史比较的新视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 《浅析国际拜占廷史学变化》,《社会转型问题研究论丛》,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11. 《中文古籍中关于希腊罗马世界的史料》,《历史地理》,(希腊)塞萨洛尼基2004年(英文);
12. 《关于我国发现的拜占廷铸币研究中的误解》,《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4年第12期;
13. 《中文古籍中关于拜占廷人的叙述》,提交2004年澳大利亚拜占廷学术国际会议并载会议论文集(英文);
14. 《我国发现的拜占廷铸币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考古学报》2004年第3期;
15. 《世界史研究的当代背景》,《史学集刊》2004年第3期;
16. 《关于我国发现的拜占廷铸币研究中的误解》,《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6期;
17. 《关于我国发现的拜占廷铸币研究中的误解”,《南开学报》2004年第5期;
18. 《中国的世界史研究》,提交2004年美国召开的世界史国际会议并载会议论文集;
19. 《世界史:未来10年国际会议》,《世界历史》2004年第3期;
20. 《国际关系视野中的世界史研究》,《史学集刊》2003年第4期;
21. 《历史研究变革趋势下的世界史重构》,《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22. 《历史研究变革趋势下的世界史重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第3期;
23. 《南开大学世界史学系建立》,《世界历史》2003年第2期;
24. 《中国与欧洲宗教交流史中诸问题初探》,《新世纪价值观》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25. 《欧洲统一的困境》,《南开学报》2002年增刊;
26. 《论历史研究的多样性》,《南开学报》2002年第6期;
27. 《中世纪梵蒂冈经济制度研究》,《史学集刊》第1期(合作);
28. 《拜占廷封建政治形态研究》,《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9.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困境》,《史学集刊》2001年第4期;
30. 《我国发现的拜占廷金币》,《南开学报》2001年增刊(合作);
31. 《拜占廷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中世纪研究学报》2001年总第9期。
32. 《拜占廷自然科学和技术研究》, 《中世纪史通讯》2001年第9期;
33. 《欧盟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的困境》,《史学集刊》2001年第4期
34. 《拜占廷人的时间概念》,《中世纪通讯》2000年第期;
35. 《马丁•路德高利贷理论研究》,《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第1期
36. 《拜占廷皇帝继承制度特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37. “拜占廷皇帝继承制度特点研究新观点” 《新华文摘》1999年第4期。
38. 《拜占廷「农业法」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39. 《君士坦丁基督教政策的政治分析》,《南开学报》1999年第6期(合作)
40. 《发挥重点学科优势,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南开教育论丛》1998年第5期。
41. 《拜占廷历法特征研究》《二十世纪世界史论文精粹》《世界历史》编辑部1999年。
42. 《拜占廷历法考述》,《南开大学历史所所庆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
43. 《常谈并非老生》(书评)《南开史学》1999年总字第25期。
44. 《帕列奥列格王朝外交政策分析》,《南开学报》1997年第1期。
45. 《希腊文化面面观》,《超越与升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6. 《也谈蒙古人征服的影响》,提交中国世界中古史1997年年会。
47. 《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南开教育论丛》1997年第4期。
48. 《发挥重点学科优势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南开教育论丛》1997年第2期。
49. “拜占廷毁坏圣像原因新观点”,《新华文摘》1996年第8期。
50. 《拜占廷军区制和农兵》,《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
51. 《咸阳底张湾隋墓出土拜占廷金币的两个问》,《考古》1996年第6期。
52. 《拜占廷毁坏圣像的原因》,《世界历史》1996年第3期。
53. 《拜占廷毁坏圣像运动影响的研究》,《世界中世纪史新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年。
54. 英文专著:The Sources on the Roman-Greek World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Chinese Books(《中文史书中关于罗马希腊世界的资料研究》),希腊拜占廷研究中心1995年。
56. 希腊文论文:(《中国与拜占廷之间交通的考察--陆、海商路研究》),Buzantiaka(《拜占廷研究》)1995年总第15期。
57. 希腊文论文: (《中国与拜占廷之间的路道交通》),Istorikogewgrafika(《历史地理》)1994年第4期。
58. 英文论文:The Conception of Ta-tsin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Chinese Books(《中文古籍中的“大秦”概念》),Buzantiaka(《拜占廷研究》)1993年总第13期。
59. 英文论文:The Preliminary Report of Chinese Sources about the Byzantine State(《中文史料关于拜占廷记载的初步报告》),Buzantiaka(《拜占廷研究》)1992年总第12期。
60. 中文希腊论文:The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 Sources on the Roman-Greek World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Chinese Books(《中文史书中关于罗马希腊世界地理资料的辨析》),Istorikogewgrafika《历史地理》,1992年总第5期。
61. 翻译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序言、第4、5、22章,商务印书馆1992年。
62.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宗教思想》,《历史教学》,1991年第4期。
63.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宗教观的历史作用》,《南开史学》,1991年第2期。
64. 《拜占廷文化对西欧文化的影响》,《历史教学》1990年第12期。
65. 《拜占廷灭亡原因的经济分析》,《世界历史》1990年第4期。
66. 英文论文:Byzantine Studies in China(《中国的拜占廷研究》),Istorikogewgrafika(《历史地理》),1990年第3期。
67. 《拜占廷北非政策研究》,《南开史学》1989年第2期。
68.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世界史研究动态》1988年第5期。
69. “拜占廷历史起始年代新观点”,《新华文摘》1988年第1期。
70. 《拜占廷文化特征初探》,《世界史资料》1988年第8期。
71. 《拜占廷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和东地中海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教学》1988年第8期(合作)。
72. 《马丁•路德的高利贷理论》,提交中国世界中古史1988年年会。
73. 《关于拜占廷史起始年代问题》,《南开学报》1987年第4期。
74. 《拜占廷军区制的历史作用》,《南开学报》1987年第4期。
75. 《关于国外的拜占廷学》,《南开史学》1986年第1期。
76. 《希腊雅典的拜占廷研究中心》,《世界史研究动态》1986年第7期。
77. 《罗马广场》,《历史教学》1986年第4期。
78. 《希腊的拜占廷研究》,《未定稿》1986年第4期。
79. “拜占廷历史资料”《历史教学》1986年第6-12期。
80. 《应该加强对拜占廷历史的研究》,《世界历史》1986年第11期(合作)。
81. 《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特点》,《历史教学》1984年第5期。
82. 《加尔文宗》,《世界宗教资料》1984年第1期。(合作)
83. 《路德宗》,《世界宗教资料》1983年第1期。(合作)
84. 《评马丁•路德中晚期活动》,提交中国世界中古史1983年年会
科研项目:
1. 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欧洲文化的兴起及其世界影响”;
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巴尔干古代史研究”;
3. 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拜占廷国家史”;
4. 国家社科九•五重点项目“晚期罗马帝国的危机和拜占廷帝国的形成与发展”;
5. 国家教育部出国人员启动项目“拜占廷帝国简史”;
6. 天津市社科基金项目“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
7. 国家教育部青年科研项目“拜占廷帝国军事史”;
8. 国家外交部重点项目“外交大词典”(希腊和意大利部分);
9. 广东省重点出版项目“世界大通史”(第七卷和拜占廷通史部分);
10. 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教学与科研结合研究”;
11. 天津市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两大通史教学改革研究”;
2.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网站怎么打不开
能打开啊 你试试这个链专接属http://202.113.21.185/HistoryWeb/index.aspx
3.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介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下设3系、3所、3中心,即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回文物与博物馆学答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日本史研究中心,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系、所、中心之下又有若干个教研室、研究室。上述9个单位,皆与历史系有着渊源关系,脱胎于历史系。现任院长为江沛教授。2010年,按教育部规定,历史学一级学科分成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本院三个一级学科均获得教育部认定。在2005年和2008年由教育部主持的学科评估活动中,历史学科均名列全国第二。
4.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专业学科
历史学院下有历史学、世界历史、博物馆学三个本科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史学回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答及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九个硕士授权点,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六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二级学科入选国家重点学科,历史学科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5.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何孝荣老师怎么样想考他的博士,请达人相助!
何孝荣,博士,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明清史、中国古代佛寺史。自1992年留校工作以来,坚持从事本科、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出版了《明代南京寺院研究》、《明代北京寺院建筑研究》、《明代文化研究》、《康熙皇帝全传》(合著)、《中国帝王后妃外传·明代卷》、《二十六史精要辞典》和点校出版《金陵梵刹志》等,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6. 有哪位网友可以提供一下南开大学历史系古籍所王薇老师的信息,谢谢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师信息
时间:2012-04-02 04:53来源:未知 作者:huawenuser 点击:1114次
姓名 性别 职称 所属部门 硕导 博导 1 敖堃 男 副教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查看 2 白新良 男 教授 中国古代史 查看 3 常建华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
姓名 性别 职称 所属部门 硕导 博导
1 敖堃 男 副教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查看
2 白新良 男 教授 中国古代史 查看
3 常建华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4 陈畅 女 讲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5 陈德弟 男 副教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查看
6 程平山 男 副教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7 陈絜 男 教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查看
8 陈志强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党政领导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世界史学系 查看
9 崔岩 女 讲师 历史学系 历史文献学 查看
10 党超 男 讲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11 邓丽兰 女 副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12 丁见民 男 讲师 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3 董国辉 男 副研究员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4 董瑜 女 讲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5 杜家骥 男 教授 中国古代史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历史研究所 查看
16 付成双 男 副研究员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7 高飞 女 工程师 行政办公室 查看
18 高艳林 男 副教授 历史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党政领导 查看
19 郭长虹 男 副教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20 郭明 男 馆员 教学与科研办公室 教学办公室 查看
21 郭伟 男 初级 查看
22 顾晓茜 女 工人 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查看
23 韩琦 男 教授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24 韩铁 男 教授 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25 哈全安 男 教授 世界史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26 何孝荣 男 研究员 历史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查看
27 洪国起 男 教授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查看
28 侯杰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查看
29 侯咏梅 女 馆员 文献资料中心 查看
30 黄春雨 男 副教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31 王昊 男 馆员 查看
32 胡宝华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专门史 查看
33 贾洪波 男 副教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34 江沛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党政领导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35 姜胜利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查看
36 蓝海 男 副研究员 党政领导 查看
37 李冬君 女 副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38 李凡 男 教授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39 李晶 女 讲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查看
40 李剑鸣 男 教授 查看
41 李金铮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42 李来容 女 讲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43 李明玉 女 副研究员 教学与科研办公室 教学办公室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查看
44 林延清 男 教授 历史研究所 查看
45 李少兵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46 李少龙 男 副研究馆员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47 刘敏 女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48 刘晓琴 女 副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49 刘毅 男 教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50 刘岳兵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51 刘尊志 男 副教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52 李小林 女 教授 历史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查看
53 李喜所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54 李宪堂 男 副教授 历史学系 专门史 查看
55 李永胜 男 副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56 李卓 女 教授 世界史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世界史学系 查看
57 李治安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58 罗宣 女 副教授 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59 毛立坤 男 讲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60 马世力 男 教授 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世界史学系 查看
61 门连凤 女 研究员 党政领导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62 米镇波 男 教授 查看
63 南炳文 男 教授 历史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64 潘斌 女 工程师 查看
65 潘芳 女 讲师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66 庞乃明 男 副教授 历史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查看
67 乔治忠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查看
68 宋志勇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69 孙立群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查看
70 孙卫国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历史文献学 查看
71 谭融 女 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72 王昊 男 馆员 行政办公室 查看
73 王军 男 工程师 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查看
74 王金连 女 编辑 教学与科研办公室 教学办公室 查看
75 王黎 男 副教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76 王利华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党政领导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查看
77 王力平 女 教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查看
78 王立新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79 王萍 女 教授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80 王秋香 女 助理研究员 文献资料中心 教学办公室 查看
81 王薇 女 教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查看
82 王先明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83 王晓欣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84 王燕 女 助理馆员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查看
85 王以欣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86 温娟 女 副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87 武鹏 男 讲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88 吴志成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89 吴振清 男 副教授 查看
90 肖军 男 副教授 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91 肖玉秋 女 副教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92 夏炎 男 副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93 谢东 男 助理研究员 教学与科研办公室 查看
94 薛磊 男 副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95 徐思伟 男 副教授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96 许檀 女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97 阎国栋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98 闫爱民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99 杨巨平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00 杨栋梁 男 教授 世界史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01 杨东明 男 讲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102 杨令侠 女 教授 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03 杨永明 男 副研究员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文献资料中心 查看
104 叶民 男 副教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05 元青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106 袁胜文 男 副教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107 余新忠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108 藏佩红 女 副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09 张传勇 男 讲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110 张分田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专门史 查看
111 张国刚 男 教授 查看
112 张聚国 男 副教授 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13 张荣明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专门史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查看
114 张思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115 张伟伟 男 副教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16 赵伯雄 男 教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117 赵德宇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18 赵学功 男 教授 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19 赵永纪 男 教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查看
120 郑玮 女 讲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21 朱凤瀚 男 教授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122 朱洪斌 男 副教授 历史文献学 查看
123 朱会玲 女 馆员 文献资料中心 查看
124 朱彦民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专门史 查看
(责任编辑:huawenuser)
7.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具体在什么地方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
邮编:300071
电话:23508422(院办内)23501637(传容真)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不好意思,课表我没有啊!!
8.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怎么样
历史类的顶尖院校了 主攻方向是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日本史 美国史 拉美) 古代史(隋唐)一般 导师队伍不多 当然个别导师也还是很不错的
9. 南开大学历史系哪个方向的比较好
1919年南开大学创建伊始,即设置有历史学门。20世纪20年代初期,著名社会活动家和历史学家梁启超来南开大学讲学,在历史班授课,著名的《历史研究法》一书,就是在其授课讲义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1923年,南开大学正式建立历史系。1994年,历史系被国家教委确定为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1996年,历史学科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211”工程首批立项建设的单位。 目前,历史学院拥有8个二级学科,它们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与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下辖20个专业,9个博士点,20个硕士点,基本上涵盖了史学领域的各个方面。 历史学院拥有8个二级学科。全院下辖,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日本史研究中心,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系、所、中心之下又有若干个教研室、研究室。 南开大学世界史专业涉及相当广泛的研究领域,尤其在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含:拜占庭学)、美国史、日本史、拉丁美洲史四个研究方向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影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美国史近两届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学人中,有四人的博士论文在美国用英文出版,在美国史学界产生很大的影响,就目前来说,在国内的世界史研究机构中,这是仅有的,可以说,南开大学世界史学科几乎涵盖了从断代史到地区国别史的各个方向。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涉及古希腊罗马史、拜占庭史、基督教史和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史等研究方向。古希腊罗马史学科在国内的地位举足轻重,学术带头人王敦书先生是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的理事长,史届泰斗雷海宗(解放前在清华大学与陈寅恪等大师齐名)的关门弟子,国内罗马史的权威。遗憾地是王先生已经退休,但仍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西方史学名著选读课程,所以我们还能听到老先生略带伦敦口音的英语授课。拜占庭学在国内首屈一指,学术带头人陈志强先生(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博士),是国际拜占庭学会中国首席代表,成为中国冲击这一世界显学的支柱。另外改方向组建了东欧拜占庭研究中心,汇集了国内相当丰富的有关拜占庭的英文、希腊文等外文研究资料和检索系统,为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哈全安教授主要指导阿拉伯史的研究方向,但近年来逐渐转向中东地区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尤其是伊朗、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现代化的研究,如果对中东变幻莫测的历史进程颇感兴趣的你,可以选择哈老师。 美国史:中国美国史学科开拓者之一的杨生茂先生(80年代初参与创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并担任副理事长)在南开大学执掌教席凡40余年。美国史专业设在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现任主任李剑鸣教授,担任美国史研究会的理事长,是国内公认的美国史权威,主要从事美国早期史、美国种族关系史、美国史学史等的研究。韩铁教授2002年由国外来到南开大学,曾在国内另一美国史研究重镇武汉大学任教,后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并定居在加拿大,主要从事美国经济史和美国法律史的研究。美国史其他的研究方向:美国外交史、中美关系史、美国宪政史、加拿大史等。另外,2005年,美国中心将招生“美国学”的硕士研究生,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美国学博士、硕士点,开展对当代美国的综合性研究,成为美国中心学科建设的新的增长点。 日本史:日本史学科设立于1964年,经历从日本史研究室到日本研究中心,再到日本研究院的巨大变化。现在,日本研究院成为融日本史、日本经济、日本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日本学”研究机构。该研究方向的几位博士生导师,均是中国日本史研究会的副理事长,综合实力在国内是第一流的。每年均有相当比例的研究生获得去日本大学完成学位的机会。有一点需要注意:日本史学科有要求相当高的日语要求,以为公共外语只考日语,2005虽然也招收英语考生,但相对日语考生无论在录取,还是未来的学习中都处劣势。 拉丁美洲史:拉美史也诞生于1964年,1994年成立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成为在教育部指导下协调全国拉美史研究的唯一研究机构。洪国起教授担任拉美史研究会的理事长,中心主任王晓德缴获搜担任副理事长。不用说,拉美史的研究实力在全国也是无人能及的(当然,如果说到当代拉美研究,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的实力也很强大,它主要招收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学科下的考生)。南开的拉美史招收英语考生,不会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考生不用担心,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录取的拉美史考生均是英语考生,而西班牙语的学习则在研究生阶段短期密集的强化训练(大约一年)。拉美史主要的研究领域:拉美政治经济一体化、美国与拉美关系等方向。
10. 南开大学历史学类包括哪些专业呢
、历史类的顶尖院校了主攻方向是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日本史美国史拉美)古代史(隋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