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最讽刺的历史事件有哪些呢
1990年8月25日下午,空军政治部值班室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通报,说黑龙江某航空兵团飞行一大队的一架歼-6飞机,在中午12点左右起飞后不久失踪。飞行员叫王宝玉,空军在空中搜寻后未发现任何踪迹,飞机和飞行员均下落不明。当时的值班员把情报上报后,领导的第一反应是可能是发生了飞行事故,并没有想到这是一起叛逃事件。
因为歼六是轻型战斗机,作战半径很小,飞不到很远的地方。飞机从黑龙江起飞,只能飞到苏联、朝鲜、韩国这三国。日本和外蒙古都飞不到。朝鲜是友好国家,即便飞过去了也能引渡回来;韩国当时与我国虽然还没建交,但也正在酝酿,双方在政治上没有敌对的必要。那么,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北面的苏联。可是就在前一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刚刚访华,中苏关系实现了正常化,苏方有与我国恢复友好关系的意愿。稍微懂点政治的人都清楚,在这种前提下,苏联还怎么可能收留一个叛逃的飞行员,破坏好不容易才恢复的正常关系呢?
王宝玉叛逃苏联事件,是新中国的最后一次驾机叛逃事件。王宝玉也被其同行称之为我国空军历史上最愚笨的飞翔员。1990年叛逃苏联,降落后还要求苏联送他去美国。这种堪称无厘头的行为,简直堪比1945年投奔日本当汉奸。
② 具有讽刺意味得历史故事
那个啊,有这么个故事。说慈禧做60大寿,当时已经在打仗了。有人送了一幅画,背景是战争,前面是一个娃娃捧着个桃子贺寿。
、
看着好像是战争年代也要庆祝。其实意思是,临阵脱逃。。。呵呵
③ 历史上最具讽刺意味的事件有哪些
道光帝在勤俭节约方面堪称中国好皇帝,皇帝身上的裤子都打着补丁,舍不得换一件新的,皇后过生日也就吃一碗打卤面。正是励精图治的他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没错,鸦片战争就是他在位期间发生的事。
④ 历史上特别讽刺的事有哪些
不如成吉思汗铁木真是怎么死的?话说当年成吉思汗都60多岁了,攻打西夏,把西夏拿下后硬是霸占了西夏国王年轻的妃子,结果当晚被那妃子咬了鸡鸡,然后成吉思汗就死了
⑤ 关于历史事件的讽刺画
指鹿为马(讽刺秦二世胡亥)
⑥ 中外历史上比较讽刺的事件
王莽杀了几年的刘秀,最后还是被刘秀的陨石术秀的一脸懵。王非皇,蟒非龙。
我部悍将刘三刀三刀之内定可斩吕布于马下。
引清军入关是你,举兵反清还是你。
⑦ 历史上最具讽刺意味的事件有哪些
历史的机会,就以自打脸的方式,活活打成了惊天国难。
说话很懂道理的宋徽宗,为内何会“自打脸”如此狠?这正如容当年宰相章惇骂他的毛病: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一个轻佻的人,就意味着严重的性格缺陷。纵有极高的智商,懂得理智的事理,大事面前,却也常常是冲动替代理智,各种天雷滚滚不停。任何一个岗位的领导,不懂业务或者脾气臭,也许都未必是严重的毛病。轻佻,才是最可怕的性格。
⑧ 最讽刺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1、“女主代唐”事件发生后,武则天险些丢掉性命,李世民去世后他被流放到寺院里,前途一片渺茫,武媚娘努力适应感业寺的生活,李治让平静的日子重新掀起波澜,即便她不想在参与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哪些喜欢斗争的人也不放过她。
其实武媚娘已经放弃了宫廷生活了,是李治又去招惹她,开启了她新的旅程。
4、武则天还有一个男宠叫薛怀义,薛怀义成了白马寺住持之后,经常进宫陪伴武则天,而武则天也将他作为李承乾的一个影子,只要薛怀义提出的要求,都会尽量想办法满足,薛怀义越来越不满足了,仗着自己得宠,就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了,薛怀义在街上摸小女孩的时候,被太平公主的人抓住了,最后的命丢在了太平公主的手上。
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能陪伴自己的,最后也不得不处死他。
最后武则天感受到内心的孤独,亲人离开了,情人离开了,仇人也离开了,又处死了陪伴多年的男宠薛怀义,她得到了权利,又放弃了权利。
⑨ 在中国的历史上,发生过哪些讽刺的历史事件呢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发生过无数令世人难忘的事件,其中有许多令人骄傲的史诗级壮举,但也不乏一些讽刺历史名场面。下面我们便来盘点一下几个最有名的讽刺事件吧。
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可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事件了,周幽王酷爱自己的妃子褒姒,竟点燃烽火戏耍诸侯只为博得褒姒一笑。这烽火可不是一般的火,它本应该在西戎侵略到天子脚下时被点燃,以召集诸侯前来守护京城。
结果周幽王这么一弄,诸侯都十分恼火,以至于西戎真的来犯之时,周幽王再令人点燃烽火竟无诸侯相信并出兵拯救的地步。这简直就是真实版“狼来了”的故事。最后西周灭亡,堂堂王朝竟因国君的愚蠢行为而直接覆灭,简直是匪夷所思。
除了这四个事件,历史上还有不少讽刺事件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历史就像一杯香醇的酒,越品越沉醉。
⑩ 具有讽刺意味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啊~~~[急]
纸上谈兵的赵括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