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共两党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是哪一历史事件
战争是北伐战争
⑵ 北洋水师,北洋军阀,北洋政府,这些都是什么关系,是什么样的来龙去脉
此三者产生地都是渤海、黄海,朝鲜半岛附近,即北洋地区,所以都以北洋二字冠名。三者和李鸿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北洋水师,是李鸿章一手建立的当时亚洲第一海军。北洋军阀是由袁世凯组建的北洋新军发展而来的军事集团,北洋政府是被北洋军阀控制的当时中国的政府。联系来讲,北洋军阀和北洋政府是互相关联的。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清政府也因此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
北洋政府是由北洋军阀等势力所操控选出的中华民国大总统与国务院国务总理所领导,是当时被世界各国承认的中华民国合法政府,以五色旗为国旗,以《卿云歌》为国歌,作为代表中国的符号象征。在北洋政府主导下,中国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以战胜国的身分出席巴黎和会。
时间关系,后面复制了一些,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还有什么问题可以HI我
⑶ 北洋军阀混战的历史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强烈要求对外扩张。而此时的中国正处在清王朝的统治之下,腐朽没落的清王朝骄傲自大、闭关自守,中国越来越落后于世界。腐朽落后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眼中就如同一只肥美的羔羊,任人宰割。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在危机面前,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都做出了不同形式的反应:洋务派的洋务运动,维新派的戊戌变法,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在这众多的反应之中,产生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势力——军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它适应了当时中国的内外环境,并在其中成长起来。
军阀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支特殊的而又举足轻重的政治、军事力量,它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
首先,军阀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即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说中国国家主权部分丧失,帝国主义的势力深入进来,但是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使他们认识到,要想彻底征服中国,直接控制中国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就要在清政府中扶植他们的代理人,然而清政府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很快就崩溃了,袁世凯便成了他们新的代表。帝国主义的支持,使袁世凯势力膨胀,他利用软硬兼施的手段篡夺了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而后,帝国主义为了抢夺在华利益,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划分势力范围,各自寻找代理人,扶植地方军阀,使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军阀间的混战使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半封建是说中国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十分有限,资产阶级十分软弱,封建势力及其经济基础——自然经济仍然存在,而且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实力。封建自然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性,同时它又具有封闭性,这就为军阀的产生准备了经济基础,这也是军阀具有割据性的原因。这种单一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使大大小小的军阀均可自给自足地独立存在,也为它提供了充足的兵源。他们在一省或一地区,闭关自守,称王称霸,成为独立王国,将其统治的地盘,视作个人私产,甚至形成世袭封建家族式的统治,如奉系在东三省的统治和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
其次,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军阀的产生准备了经济条件。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并发展的中国资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迫切需要在政治上取得地位。军阀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这正符合了资产阶级的要求,特别是大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要求。反过来,他们向军阀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使军阀能够不断扩充实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军阀背后是一种很复杂的势力的支持,既包括封建势力,也包括资产阶级的势力,特别是大资产阶级的势力。因而军阀产生的因素中既包括封建主义因素,又包括资本主义因素。
再次,清末地方势力的崛起和中央王朝皇权的丧失是军阀产生的政治条件。清王朝腐朽没落,对外无力抵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对内无力镇压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中央王朝的衰弱可见一斑。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央王朝只好允许地方练兵以应付内忧外患。在此前提下,地方势力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先有曾国藩的湘军,后有李鸿章的淮军。他们的存在和发展,实际上是确立了一种军事分权原则,皇权部分丧失,地方势力增强。虽然,这两人还都有忠君思想的控制,没有自己做大,最终又将权力交还中央王朝。但是他们却开了地方势力扩张的先例,以致后来权力难以收回。后来的袁世凯就是利用清政府为了应付内忧外患而编练新军的机会,利用各种关系大肆扩张自己的军事势力,同时利用其所担任的要职谋取经济权力,攫取经济利益,奠定了北洋军阀的经济基础。最终利用辛亥革命,清政府即将崩溃的时机,取代清政府、篡夺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新的代表。
最后,传统秩序的瓦解是军阀产生的又一个原因。面对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国内风起云涌的革命冲击,腐朽没落的清王朝走向了崩溃的边缘,原有的封建统治秩序,随着封建经济的瓦解而一同瓦解。原有的忠君爱国思想彻底崩溃,重武轻文的思想盛行,这就为军阀的产生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
总之,军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支极其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政治、军事力量,对中国近代史乃至现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对军阀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土壤的研究,对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军阀的历史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⑷ 请问各位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民国政府时期各个时间段是什么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2日);北洋军阀时期(1912年——1928年);广州国民政府(1925年7月1日-1926年11月8日);武汉国民政府(1926年12月5日——1927年8月25日);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1948年5月20日)。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中华民国于1912年1月1日成立后不久由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之临时管治机构,也是中华民国建国以来第一个中央政府机构,又称南京临时政府,简称临政。
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改用民国纪年,中华民国正式建国。其存在时间约3个月。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月11日公布实施,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实施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解散,由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继承,权力归入不同机关。
2、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正式形成。
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
"二十一条”签订后,袁世凯逆历史潮流不顾全国人民反对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最终引发护国运动讨伐反对而终止。
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
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
1926年南方国民革命兴起,经过五卅运动,形成全国性的革命造反高潮,使广东革命军的北伐时机成熟。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北伐军先打吴佩孚,再攻孙传芳,最后击张作霖,各个击破,不到一年,即控制全国半壁江山。
北洋军阀政府在面临失败的最后关头,仍不愿意自动退出历史舞台。1927年6月,张作霖在北京组织安国军政府,自任大元帅,企图联合各派军阀,进行最后挣扎。
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进行“清党”、“分共”,使北伐中途停顿,给北洋军阀以短暂喘息之机。然而为时不久,国民党各派再度联合继续进行所谓后期北伐,张作霖见大势已去,遂于1928年6月下令退出京津一带,向东北收缩。
他本人在回沈阳途中,行至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死,史称“皇姑屯事件”。1928年6月8日,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北洋军阀政府在中国的统治最后结束。
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全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3、广州国民政府
广州国民政府于1925年7月1日在广州成立,当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它采用委员制取代大元帅府的一长制,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张静江等16人为委员。
汪精卫、胡汉民、谭延闿、许崇智、林森为常务委员。汪精卫任主席。下设财政、军事、外交等部。聘鲍罗廷为高等顾问。
国民政府宣布它的职责是履行孙中山遗嘱,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消灭帝国主义势力;对内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消灭军阀势力。
为此,积极整顿内部,实现了军政、民政和财政的统一。随后在广州国民政府的领导下,国民革命军通过第二次东征、南征,先后消灭陈炯明、邓本殷为首地方割据军阀势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1926年11月8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把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迁往武汉。1926年12月5日,国民党中央正式宣布中央党部和政府停止在广州办公,各机关工作人员分批前往武汉;广州国民政府的历史使命随之结束。
4、武汉国民政府
武汉国民政府(1926年12月5日——1927年8月25日),是由以汪精卫为核心的中国国民党建立的,是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中由广州迁都的第一个政府。
民国十五年(1926年)10月,北伐军占领武昌,国民革命重心由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同年12月,一批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到武汉。
为了不致使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权力中断,到武汉的委员成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行使中央最高职权,后选定南洋大楼。联席会议的成立,标志国民政府由广州迁都武汉。
武汉国民政府以武昌、汉口、汉阳三域为一大区域作为“京兆区”,定名武汉。国民政府又组织管理京兆区委员会,以财政、外交、交通等部长,汉口、武昌二市市长以及防军司令等九人为委员,管理京兆区。
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25日,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并入南京国民政府,史称宁汉合流。
5、南京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1948年5月20日),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的最高行政机关,统辖全国各地的中央政府,由以蒋介石为核心的中国国民党建立,宁汉合流后成为中国国民党政权,1928年东北易帜后成为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
统一中国后,南京中央政府展开了一系列恢复国民经济措施,包括建设重工业,发展民生,修筑大量公路、铁路。
建造各类金属矿产,国防物资,开展科学技术,重视教育,大力发展国有企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教育、行政、司法趋向统一,达到近代较高水平。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于1937年8月将全国划分成5个战区(后增至11个),在正面战场上抗击日军进攻,先后组织了22个重大会战,其中一部分取得了胜利。
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军事上遭受重大损失,大批高级将领投敌,并先后在中条山、浙赣、豫湘桂等战役中,丢城弃地,使大片国土沦陷于日本人。
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无视全国人民对和平、民主的要求和停战协定,于1946年6月发动全面内战。
经过将近4年的激战,尤其是经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后,到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歼灭了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军事力量。
1948年5月20日经国民大会选举出蒋中正为第一任中华民国总统后,组建中华民国政府(包括一府五院)。国民政府主席一职也改为总统,国民政府改制为总统府,国民政府至此走进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洋政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广州国民政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武汉国民政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南京国民政府
⑸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
1916年至1928年民国初期这段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动荡历史
1916年袁世凯病逝后,他一手缔造的北洋集团版瞬间权土崩瓦解。
从中分化出来的各路大小军阀竟达一千多人。
其中比较著名的军阀势力为:
皖系(首领为段祺瑞,势力范围: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
⑹ 对北洋军阀时期的这段历史不是很理解。北洋军阀在中国近代史上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有什么重大事件袁世
北洋军和 北洋军阀 是两个感念,
北洋军是 袁世凯在世时候 统领的 统一军事集团
北洋军阀,是袁世凯死后 他原来的部下成形若干的同源而又分裂、敌对的军事集团总称.
重大事件:
很多,导致北洋分裂的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张勋复辟,府院之争,直奉战争,五四运动,对外 有对德宣战,还收复过 当时就急着独立的蒙古,最后在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中全部倒台,
对内其实还算民主,国共两党都是这个时期 发展和建立起来的 比如黄埔军校的建立,共产党的成立等等
作用:
他们是清廷灭亡后,袁世凯死后 一股较为分散 而又国际上唯一合法的军政力量,对外行使外交权,对内行使大部分行政权,是袁世凯到蒋介石之间一个权力过度 大概有十年多点的时间由北洋军阀 轮流执政
性质:
军阀性质,就是军政不分个管理模式
北洋军比清廷八旗军 绿营 更现代化,更具实力,是清末新军改革的结果。
区别在于 它是一支在封建思想基础上建立的一支近现代化的军事力量,忠于袁世凯个人而不忠于清廷的汉人军事力量
目标:
肯定有目标,对个人来而言 在实力、资历相当的时候,谁愿意甘当人下 所以很简单,就是为了掌权。
但民族感情感情来说,自鸦片战争后 中国长期被西方欺负,作为中国掌权者,军阀们都有建立一个民主国家的理想,至少是强国梦想。
几乎每个大军阀都有,段祺瑞、张作霖、吴佩孚等 包括袁世凯本身 都有强烈的爱国主义,但又封建思想严重 对西方民主不熟悉,对世界发展形势判断不准确,更没有系统思想做指导纲领,也没有压倒性的军事做后盾,所以一直是 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
窃取革命果实:
这个说法 是有争议的,尤其对于现在的历史学家而已,过去的处于政治需要 给出了窃取革命果实,但现在,个人认为这么说 至少不全对
袁世凯作为清朝军队 这没错,但推翻清廷是袁世凯做的, 辛亥革命是导火索,把南方搅乱,北方军事 政治没什么大的影响,是清廷对袁世凯、对北洋军失去控制 辛亥革命才成功,换句话说,清廷如果能控制袁世凯,或者袁世凯忠于清廷,辛亥革命是很难成功的,所以不能说他是窃取革命果实,北洋军才是最重要的革命力量,至少是推翻清廷的最重要的军事势力
但同时又有道理,因为辛亥前,袁世凯和他的北洋军还是清廷军事力量,在革命对立面,只是风向变了,你才变成革命,虽然你是汉人推翻满人的清廷,实力也比南方强,但率先发动革命的 而后又失去政权的 南方革命党人 绝不会认可你
⑺ 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通内电全国,宣容布: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此举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
东北易帜只是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或形式上的统一。而且当时外蒙古仍为苏联所占据,加上原北洋政府仅于西藏设立代表处而并未实际管辖也并未派驻军队。
⑻ 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重要事件
爱新觉罗溥仪被赶下台
⑼ 求民国北洋军阀割据势力的历史
袁世凯去世后,中国开始了长达13年(另一说15年)的军阀割据时期。北京中央政权连续被北洋军阀系统控制,但此时没有一个人具有足够能力单独控制整个北洋系统的军队和政权,各不同派别的领导人以省为单位依靠自己的军事力量形成了地方的军阀和实际上的割据局面。军阀们展开了相互的混战以夺取北京北洋政府的政权。名义上各势力仍受北京中央政府(即北洋政府)支配,但北洋政府实际上在不同时期也由不同派别军阀统治。大大小小的战役不断,如“中原大战”估计有二十万士兵死亡。
1916年6月7日,作为前革命党人的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袁氏亲信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二者争执不断,史称府院之争。两人的第一次矛盾发生在中华帝国崩溃之后,恢复中华民国是依据1912年的《临时约法》还是依据1914年的《中华民国约法》这一问题。作为前革命党人的黎元洪支持前者,而作为袁世凯亲信的段祺瑞则支持后者。经过争论,两方同意中华民国的恢复依据1912年的《临时约法》,解散1914年袁世凯设立的旧国会,并任命段祺瑞为新国会的总理。作为交换,革命党人同意解散军事委员会。
1917年,两人就中国是否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由发生矛盾。1917年5月14日,段祺瑞未经国会和总统的许可,便宣布中国对德国宣战,并利用他的亲信将领和军队要求黎元洪解散国会。作为反击,黎元洪解除了段祺瑞的总理职务。而段祺瑞就离开北京,拥兵对抗黎政府,使得众多省份宣布独立,并在决定向北京进军。这使得黎元洪不得不求助于安徽督军张勋。
1917年6月7日,张勋从徐州率五千辫子兵入京拥立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即位,宣布复辟。黎元洪拒绝接受,并协请段祺瑞主持讨伐。复辟仅持续12天被段祺瑞讨平。黎元洪宣告辞职,由副总统冯国璋继任总统,而段祺瑞续任国务院总理。1918年8月12日重新选举的国会中,段祺瑞控制的安福派系通过贿选等手段获得330多席,成功得控制了国会,被称为安福国会。8月14日,国会通过了对德宣战的决议。
在此时,孙中山于1917年7月在广州设立军政府,拥护1912年的《临时约法》,开展了护法运动以反对北洋政府。对此问题,作为主和派的冯国璋与主战派的段祺瑞时有冲突。最后冯国璋总统任期结束,冯段二人相约共同下野,由袁世凯的老朋友,前清元老兼当过国务卿的徐世昌接任总统,而段氏的皖系在背后操纵政权。
此后皖系、直系、奉系和晋系四系军阀明争暗斗,中央政权频频易手,仅段祺瑞本人就三次组阁,更有曹锟贿选总统丑闻,奉系军阀张作霖也两次进入北京执掌政权,中央政府陷入混乱局面。
⑽ 北洋军阀的发展历史
北洋军阀曾是历史书中的白脸奸臣,但随着如今民智渐开,重新引发民间的热议。在军阀二字的掩盖下,隐藏着一颗颗“爱国”、“自强”、“尊师”、“重教”的心。
1912年4月,袁世凯取得政权后,由于同盟会的内部分化,于是袁世凯便趁机拉拢部分革命党人与之“合作”,实现了中国短暂的“稳定”与统一。1913年的“宋案”和“善后大借款”后,李烈钧奉孙中山的命令,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二次革命”爆发。江苏、上海、安徽、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先后独立。由于国民党人仓促应战,缺乏统一领导,“二次革命”被北洋军打败。
袁世凯取胜“二次革命”后,便开始了发展实业的计划,同时也加紧复辟帝制的步伐。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兴师讨袁,发动护国战争。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等省相继宣布独立。因为外交的压力和财政的危机,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被迫取消帝制。
袁世凯死后(1916年6月6日),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虞我诈,争斗不已。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职位,与在中央掌实权的段祺瑞争权夺利,发生“府院之争”。1917年7月,张勋应黎元洪“调停”之邀,率领五千“辫子军”入京,复辟帝制,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段祺瑞以“功臣”自居,重任国务总理。段祺瑞掌握政府大权后,投靠日本,企图以武力手段统一南方军阀。段祺瑞的武力统一行为激起南方革命派及西南军阀的反对。
1917年8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随即讨伐段祺瑞的第一次护法战争拉开帷幕。在北洋军的镇压下,北伐军受挫;加之军政府内部的矛盾,1918年5月,孙中山愤而辞职,护法战争失败。护法运动的失败,再次证明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濒临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