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历史素养的基本要素包括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意识和价值观。
1、历史思维版能力是用以权再认识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
2、历史意识和价值观是人们在历史认知基础上凝聚、升华而成的经验性心理、思维、观念和精神状态。
3、历史知识是发现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的基础。
(1)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重点扩展阅读:
历史素养的好处:
1、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历史教育把育人、立人作为基本目标。
2、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对自己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历史是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和精神家园。历史素养体现着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
3、有利于形成开放意识和世界意识。历史纵贯古今,横联中外,中囊网络,包含着丰富的人类文明成果。历史素养的养成,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追寻历史演进的规律,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② 谁有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视频或知识点呀
我有。
③ 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精简些,要点概括)
1、历史的学习,需要阅读、理解、记忆、掌握运用的知识较多,一定要提高学习效率。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条理化清晰的内容,杂乱的知识点一头雾水,那么你就需要学会梳理自己学过的知识点;你可能擅于听老师讲,自己看书效率低下,那么你一定要抓住上课有限的时间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边听一边勾勾画画写写,纯粹的听纯粹的看都不会让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学习上的一些特性,这样才能有效有针对性的解决。
2、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眼脑直映”式的学习、复习方法。速读记忆的练习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3、在学习之后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4、做题练习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题海战术,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做题的时候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杜绝题海战术。试题你是永远也做不完的,但题型是有限的,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学习中还要学会阶段性的总结,了解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进行调节和完善。
④ 考中学的历史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和能力,历史
选前者,我也考这个,后者我看了去年考的内容有地理的相关、如果你喜欢可以报后者
⑤ 我想要高中古代史知识总结越详细越好而且必须是重点.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复习法浅探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一项跨世纪的教育战略工程,素质教育的一种提法是指以人为的调控方式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环境与教育过程各种因素形成最佳组合,创造出使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环境,从而促进受教育者自身素质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完善的过程。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和基本任务,也确定了历史学科教育的目标是:学生(受教育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或凭借专用的历史教材,通过教学、检测等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培养、提高他们的学科思维能力和思想觉悟,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发展学生的个人品质、思维特质,发掘其潜能,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结构。为了达到此目标,我认为有必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特别是在历史复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知识结构法进行指导,使学生在了解基本历史事实、理解基本历史概念的基础上把握好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是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著名教育理论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务必教诸学生以基本结构"。历史知识结构是各种历史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组合方式,它是各种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历史知识结构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表述了历史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反映或揭示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各种特殊规律。掌握了历史知识的基本结构就意味着掌握了历史知识的基本内涵和认识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复习过程中使用结构法,能够使学生充分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和提高:
一、整体性、系统性地掌握历史教材内容。任何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一定历史时期的历史,就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历史考试说明第2条提出:"再论、再现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知识结构复习法不仅集中了历史知识的精华,也抓住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掌握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如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我以这段时期的历史线索、历史特征按照教材的章、节结构,重新编排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1)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法国)
2)政治特征:
(一)工场手工业 (2)封建国家的改革(法、俄、普、奥)
时 期 3)意识形态:--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
(1)美国的建立
4)民族运动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经济特征:工业革命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欧美
(1)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
(二)蒸汽机 日本明治维新
时代 2)政治特征:
(2)维也纳体系的瓦解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的初步建立
3)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4)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1)经济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时期
(1)政治民主道路(英、法、美)
2)政治特征:
(三)电气化 (2)专制主义道路(德、俄、日)
时代 3)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亚洲
4)民族民主运动 非洲
拉丁美洲
5)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样,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至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各方面的特征,线索以及相关的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也显现在人们面前,较容易从整体上把握世界近代史的脉搏。
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历史考试说明第6条提出:"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知识结构复习法使学生在掌握和理解历史概念的基础上,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进一步分析和揭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随着对知识理解的深化,能够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历史结构复习法把大量的历史知识互相关联和系统化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既能提高记忆的效率,又减轻记忆负担,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中国近代史的复习中,我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归纳为"五场战争":
1、鸦片战争-(开端)
半殖民地 2、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
半封建社 3、中法战争-(进一步加深了)
会的形成 4、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成)
并要求学生在这个简单结构基础上通过一一分解,概括出每场战争的相关内容以及影响。如鸦片战争(爆发原因)--《南京条约》的内容--影响(以每项内容给中国带来的变化表述)。这样,从1840年-1901年这六十余年的历史就一目了然了。既有利于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掌握,也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
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应用。历史考试说明第7条提出:"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规律。"说明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上面编排的世界近代史结构的三个方面,工场手工业--蒸汽机--电气化时代,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线索,从中也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的调整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关系。通过结构复习法能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那么,如何去构筑历史知识结构呢?历史知识结构具有抽象性、系统性、多层次性和立体性等特点。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对知识结构的表述也就不同:从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要素看,历史由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构成;从社会文化形态看,历史由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构成;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任何一种历史现象和一个历史事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都有其前因后果、产生的背景和条件以及对其他事物的影响;从理论的角度看,历史知识又由史实和观点两个方面构成······。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知识综合,就构成了立体的知识结构。历史教学大纲中要求:"重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引导学生对于历史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注意中个古今的比较,从历史的多样性、复杂性中认识历史的规律性。"为达到这个目的,我在历史复习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历史知识的整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知识结构,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手段:
第一:纵向性的分阶段复习。也就是科学地划分历史阶段,并充分考虑知识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容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力求突出表现出每个阶段的特点,具体而言:
(一)中国古代史: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 封建社会形成前: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2) 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战国、秦、汉)
3) 封建社会分裂与民族大融合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4) 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隋、唐)
5)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民族进一步融合时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时期(明、清前期)
(二)中国近代史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1840---1901年)
资产阶级维新派
2) 旧民主义革命时期(19世纪末---1919年)
资产阶级革命派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2)大革命时期
3)新民主主义时期(1919----1949年)(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4)抗日战争时期
(5)解放战争时期
(三)中国现代史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年)
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年)
4) "文革"十年内乱时期(1966---1976年)
5)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四)世界近代史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2)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手工工场时代)
3)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时期(蒸汽机时代)
4) 帝国主义时期(电气化时代)
(五)世界现代史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期(一战后)
3) 雅尔塔体系时期(二战后)
4) 多极化格局时期(苏联东欧剧变后)
通过阶段的划分,由学生归纳出各阶段历史的总体特征及在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表现,掌握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分析各阶段历史事实、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就达到了历史纵向复习的目的。
第二:横向性的设专题复习。也就是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历史特征和原则,找出各个阶段具有共同性的历史知识要点、历史线索、历史知识面,进行横向概括和归纳,重新构筑历史知识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地设置专题结构。这种专题结构复习方法,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分类,首先最简单的就是从社会文化形态来划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这五大内容都可发划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外交史和文化思想史这四大专题结构。其次还可按中国史和世界教材编排的差异性,构筑不同的知识结构,如在复习中,把世界史编为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世界国别史(英、法、美、德、意、日等)、世界国际关系史、世界文化史数个专题史;把中国近现代史编为封建专题(满清)、农民专题(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专题、国民党专题、共产党专题和文化专题。逐一进行剖析。再次按照相同的内容具体地设置小专题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如在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时,把有关"土地政策"的内容构成一个小专题:
1、满清政府--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土地高度集中,农民更新丧失土地
2、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根本无法实施
3、国民党--"平均地权"--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土地政策 1)1931年土地革命--土地革命路线--贫雇家积极参军参战
4、共产党 2)抗日战争时期--"双减双交"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3)1947年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4)1950年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封建
剥削土地制度
通过这么一个小结构,不仅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关于土地政策的内容一目了然,也可以从各时期、各阶级不同的土地政策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和影响,概括出为什么满清灭亡、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资产阶级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能够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构筑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还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只能是加以引导而不能包办,"授之以鱼"末若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复习的方法,采用结构复习法,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如何把教材中的"块"内容变成一个个结构,并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如剥笋般层层剖析,构筑一座"历史知识结构大厦",另一方面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把构筑的结构再返回到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中去,也就是既要做到"化整为零",也要懂得"化零为整"。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历史结构复习法的目的和要求。
随着科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和中学历史教材的改革,特别是历史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日益综合化,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线索,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还要使学生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依据历史经验去观察、分析和解答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历史知识结构复习法注意了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及学科思维教育的三位一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体现了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当然,这一方法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使之真正成为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1、导火线: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1)"五一六"通知
2、全面发动
的标志 2)《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1)红卫兵运动
2)全面夺权
3、经过 3)"二月逆流"
4)林彪反革命集团
"文革"十年内乱 5)江青反革命集团
(1966-1976) 1)四五运动
4、结束
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集团利
用的运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建
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性质)
5、教训 2)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恶果;是中共历史上"左"倾错误占统治
地位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
3)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粉碎和"文革"
的结束,表明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⑥ 教师资格证里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历史考什么题型啊
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证里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所考的题型在中学历史教师专资格学科知识属与教学能力笔试大纲中已经明确,主要有: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其中单项选择题型的比例约占33%,非选择题型的比例约占67%
⑦ 历史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社会内科学、人文科学与自容然科学等相关学科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景重要的理论学术前沿和发展动态趋势;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技能。
⑧ 教师资格证里,历史学科知识 与 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有什么区别
二者在来内容、学科深度及被教源授人年龄上三方面存在差异。
1、内容上差异:历史与社会包括历史知识在内的涉及政治、社会常识等领域的知识。而历史学科知识指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以及存在人物及其行为的记载。
2、学科深度差异:历史与社会的历史与社会学习研究内容较为浅显,历史学科知识较为专业化,具有一定的深度。
3、被教授人年龄差异:历史与社会一般是小学生必修科目。在基础教育阶段,历史学科知识是中学阶段必修科目。二者被教授人年龄存在差异。
(8)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重点扩展阅读:
教师资格分(自上而下兼容):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
(二)小学教师资格;
(三)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五)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七)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八)成人/大学教育的教师资格,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依照上款规定确定类别。
⑨ 历史学科如何进行期末复习
无论是旧的教学方法还是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考试最终是检验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标准之一。因此,历史的教学与复习必然要针对考试进行,不能够过份的套用新课程的规范去要求学生。在平时教学中,还要应对最终需要考试的特点,要注意到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应注意历史知识的整体、系统把握及历史知识的疏理与应用。特别是学生自我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因为大家都明白,我们这个学科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课时比较少、而知识量又很多,所以,学生的自学应用能力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得加强培养。(最终是课要上得有趣,考试成绩也要考好) 一、结合课标的复习, 要依据课标对课本进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但要注意不要弄成上新课。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这章节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知识点。特别是要注意课本中的图片与文字材料,并让学生做好知识点目录。然后配以相关的练习进行训练,来巩固复习的基础知识。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复习让学生熟悉教材。 二、结合考试说明要求进行复习,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方面。因为考试说明是期末考的重要指南针。考试说明里面属于识记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选择题和改错题。那么这一部分的复习就只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点就可以,不用过于深入和延伸。考试说明里面属于理解和运用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议论题,那么这部分的复习必须要求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点的纵横联系、懂得拓展,懂得结合实际。 三、加大巩固复习力度,也就是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并进行强化训练,巩固复习。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再复习,而是要把已复习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巩固复习主要是通过模拟练习卷等来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 四、做好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要针对考度的题型和要求进行专项指导。同时必须在复习当中,针对每一种题型进行分析指导,特别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回答问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并且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必须工整、规范作答,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在考试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总的来说,初中历史的教学复习要立足于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立足基础掌握与能力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在最终的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⑩ 高2历史知识重点总结
高二历复史主要是世界近现代史,制主要讲了新航路的开辟到现代,本人认为重点在于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三次技术革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还有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复苏,特别是德国和日本,经济全球化,差不多就这些了,希望对楼主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