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谁有台湾国标舞后刘真的详细资料
刘真,1975年6月9日出生,台湾地区政治大学俄文系毕业。她擅长跳拉丁舞,是一个专业舞蹈家。除表演和教授舞蹈外,刘真也积极在演艺圈发展。目前她的工作范围包括舞蹈老师、综艺节目主持人等。
英文名:Serina Liu
籍贯:中国台湾
生日:1975年6月9日
星座:双子座
出生地:台北县新店市
职业:主持人、舞蹈家
语言:国语、英语
身高:160CM
体重:46kg
三围:34B、24、34
血型:O型
出道作品:《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学历:私立崇光女子高级中学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国立”政治大学俄文系
最擅长的舞步:Ramba
最喜欢的颜色:粉红色、白色
最喜欢的国家:意大利
座右铭:I dance therefore I am
[编辑本段]经历
刘真从小学开始跳芭蕾舞跳了十二年,奠定了舞蹈基础。刘真十八岁时,开始跳国际标准舞。大学毕业后的刘真,有段期间是任职银行行员。刘真在二十三岁那年,决定自己的人生,朝向自己的兴趣——舞蹈——发展,多次参加舞蹈比赛皆有亮眼成绩,渐渐地在舞蹈界崭露头角,后来因舞蹈表演而踏入演艺圈。
刘真擅长跳拉丁舞,是一位专业舞蹈家,目前除表演和教授舞蹈外,已有主持节目、戏剧演出、广告代言等作品;其中,与吴宗宪共同主持中视《爱上九点半》,是刘真第一次主持节目。刘真目前是固定在华视主持《快乐有go正》节目。
2007年11月28日,刘真举办《刘真·留真》写真书上市记者会。她在记者会上穿着白色两截式舞衣,扮女囚犯热舞;因舞蹈动作太大,舞衣不慎滑落,导致走光。2008年3月11日,参加某银行活动的时候亦发生走光事件。
2009年5月13日,与何炅,谢娜,李维嘉,杨千霈等参加<<快乐大本营>>, 舞蹈经验丰富的刘真现场传授露天恶劣环境下跳舞需要注意的诸多事项,聊到点上,刘真还现场自曝糗事:曾在户外参加一个大型的表演,由于当天风级太大,在跳舞时,舞裙被无情的吹起大泄春光,裙摆还被贴在脸上,整张脸都被裙摆所遮住。当时刘真觉得太丢人,都想找一条缝钻进去。还有一次与搭档带来国标舞表演时,因为动作过大,导致肩带松掉。反应过来的刘真忙给搭档使眼色,最终两人用默契的舞蹈动作化解了这样尴尬。
[编辑本段]舞蹈
小学开始跳芭蕾舞跳了十二年,十八岁开始跳国际标准舞
2000年BDFI国际标准舞公开赛职业新星拉丁冠军
2001年秋季联合杯拉丁舞冠军
2002亚太区国际标准舞公开赛国家代表队
2002年美国Star Ball摩登舞冠军
[编辑本段]广告代言
蕾黛丝 靠过来 好角度内衣
[编辑本段]综艺节目
中视《爱上九点半》 主持搭档吴宗宪 (2005年7月5日至2006年8月31日,每周一至周三晚间九点半至十点半播出)
年代MUCH台《恋爱摄影棚》主持搭档徐乃麟(每周一至周三晚间十一点整至十二点整播出,2006年10月停播)
华视《快乐有go正》主持搭档谢震武、杨千霈、JR、Gino(每周六晚间八点至十点播出)
除此之外,她亦不时担任其他综艺节目的嘉宾。
[编辑本段]著作
刘真曾著书《Dancing For Sexy》,於2004年5月10日由“布克文化”出版。内容包括介绍国际标准舞、美容心得等。
2007年,出版个人写真集《刘真·留真》。
[编辑本段]戏剧
三立《住左边住右边》(客串Kevin,2005)
《贞观之治》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扮演窅娘(历史上著名的步步生莲的舞女,李后主嫔妃)
电视剧《贞观之治》(2006)扮演琵琶女
中视迷你短剧《娥们》(女主角之一,2008)
电视剧《江湖.com》(小笼女,2008)
㈡ 有哪些历史文人并称如: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历代文人并称
1、 屈宋——战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2、 班马——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和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
3、 崔杜——东汉书法家崔瑗杜操
4、 钟王——三国书法家钟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5、 扬马——汉朝辞赋家扬雄、司马相如
6、 潘陆——东晋太康体作家潘岳、陆机
7、 颜谢——南朝宋诗人颜延之、谢灵云
8、 休鲍——南朝宋诗人汤惠休、文学家鲍照
9、 徐庚——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北周文学家庚信
10、 阴何——南朝文学家阴铿、何逊
11、 羊薄——南朝书法家羊欣、薄绍之
12、 顾陆——东晋画家顾恺之、南朝宋画家陆探微
13、 温邢——北朝魏文学家温子升、北朝齐文学家邢邵
14、 邢魏——北朝齐文学家邢邵、魏休
15、 王孟——唐诗人、画家王维、诗人孟浩然
16、 高岺——唐诗人高适、岺参
17、 李杜——A、唐诗人李白、杜甫
B、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
C、汉朝名臣李膺、杜密
D、汉朝名士李固、杜桥
E、汉臣李云、杜众
F、南北朝李冲、杜预
G、宋代清官李韶、杜范
18、 颜柳——唐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
19、 张王——唐诗人张籍、王建
20、 沈宋——唐诗人沈铨期、宋子问
21、 韩孟——唐文学家韩愈、诗人孟郊
22、 郊岛——唐诗人孟郊、贾岛
23、 刘柳——唐诗人刘禹锡、文学家柳宗元
24、 刘白——唐诗人刘禹锡、白居易
25、 元白——唐诗人元稹、白居易
26、 皮陆——唐文学家皮日休、陆龟蒙
27、 姜张——宋词人姜夔、张炎
28、 黄徐——五代后蜀画家黄筌、五代南唐画家徐熙
29、 董巨——五代南唐画家董源、五代宋画家巨然
30、 陶谢——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谢灵云
31、 杨刘——北宋文学家杨亿、诗人刘筠
32、 苏黄——北宋文学家苏轼、诗人黄庭坚
33、 李郭——北宋画家李代、郭熙
34、 米薛——北宋书法家米芾、薛绍彭
35、 苏辛——宋词人苏轼、辛弃疾
36、 周柳——南宋词人周邦彦、柳永
37、 刘卢——元朝文学家刘因、卢挚
38、 姚卢——元朝文学家姚燧、卢挚
39、 高顾——明东林党领袖高攀龙、顾宪成
40、 康梁——清末文学家康有为、梁启超
41、 汤戴——清画家汤昭汾、戴熙
42、 二程——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兄弟
43、 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44、 二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45、 二潘——西晋文学家潘岳、侄儿潘尼
46、 二妙——西晋书法家卫罐、索靖。一说是金文学家段克己、段成己兄弟。因《二妙集》得名。
47、 二石——清画家石裕、石涛
48、 两司马——汉史学家司马迁、辞赋家司马相如
49、 大小谢——南朝宋诗人谢灵云与簇弟谢惠连
50、 娄东二张——明文学家张溥、张秉
51、 南唐二主——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
52、 卢奇马怪——唐诗人卢仝、马异
53、 郊寒岛瘦——唐诗人孟郊、贾岛
54、 韩马戴牛——唐画家韩滉(善画马)、戴嵩(善画牛)
55、 南洪京孔——清戏曲作家洪升、戏作家孔尚任
56、 南施北宋——清初诗人施闰章、诗人宋琬
57、 南陈北崔——明末画家陈洪缓、崔子忠
58、 南欧北梅——现代记京剧表演家欧阳予倩、梅兰芳
59、 燕许大手笔——唐代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题
60、 三曹——汉魏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和儿子曹丕、曹植
61、 三苏——宋代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
62、 三袁——明代文学家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三兄弟
63、 三杨——明代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
64、 三张——西晋诗人张载、张协、张亢兄弟
65、 三谢——南朝宋诗人谢灵云、谢惠连、齐诗人谢眺
66、 三擘——北宋文坛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67、 三魏——清散文家魏祥、魏禧、魏礼兄弟
68、 三隐——东晋诗人陶渊明、周续之、刘遗民
69、 六朝画坛三画家——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70、 三罗——唐代诗人罗隐、罗邺、罗虬
71、 三任——清画家任熊、任熏、任颐。与任预又称“四任”。
72、 岭南三家——清诗人梁佩兰、屈大均、陈恭尹
73、 通州三范——清通州文学家范当世、范钟、范锐兄弟
74、 浙中三毛——清初文学家毛先舒、毛奇龄、毛际可
75、 江南三布衣——清初文学家朱彝尊、姜宸英、严绳孙
76、 江右三大家——清代戏曲家蒋士铨、文学家袁枚、诗人赵翼
77、 四王——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
78、 四杰——唐代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79、 永嘉四灵——南宋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四人都是永嘉人,且字中含“灵”字,故称。
80、 四君——孟尝君(齐)、平原君(赵)、春申君(楚)、信陵君(魏)
81、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82、 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宋欧阳询、元赵孟頫
83、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84、 明代江南四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
85、 北宋四大书法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
86、 明四家——明画家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
87、 元四家——元四大画家黄继、吴镇、倪瓒、王蒙
88、 四公子——明末清初文人侯方域、陈贞惠、方以智、冒襄
89、 文章四友——唐诗人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
90、 南宋四家——画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奎
91、 吴中四杰——明诗人杨基、高启、张羽、徐贲
92、 吴中四士——唐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张旭
93、 吴中四子——明书法家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
94、 海阳四家——清画家弘仁、查士标、任之瑞、孙逸
95、 皇甫四杰——明朝诗人黄甫冲、黄甫涍、黄甫汸、黄甫濂
96、 苏门四学士——出于苏轼门下的诗人黄庭坚、词人秦观、文学家晁补之、诗人张耒
97、 南宋四大家——南宋诗人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
98、 嘉定四先生——明诗人兼画家程嘉燧、李流芳、唐时升、娄坚
99、 曾门四弟子——清曾国藩门徒,文人黎世昌、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
100、 唐初四大书法家——欧阳洵、楮遂良、虞世南、薛稷
101、 五子——宋哲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
102、 六君子——A、明熹宗时被魏忠贤所害的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世称“六君子”
B、清戊戌变法失败后遇害的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世称“戊戌六君子”
C、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赝,世称“苏门六君子”
103、 竹溪六逸——唐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
104、 清六家——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前四人又称“四王”
105、 浙西六家——清初浙江乌程(今吴兴)文学家严遂成、厉鹗、钱载、王又曾、袁枚、吴锡麟
106、 前七子——明代文学家立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他们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形成了严重的拟古风气。
107、 后七子——明代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论。他们继前七子拟古主张,风气很盛,故称。
108、 建安七子——汉末建安时期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饧、刘祯
109、 竹林七贤——魏晋七个文人名士总称: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成、王戎、刘伶
110、 岭南七子——清初海南诗人梁佩兰、程可则、陈恭尹、王邦畿、方殿元、方远、方朝
111、 竟陵八友——南朝齐代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个文学家:沈约、谢眺、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萧衍。他们诗重声律,意境新颖,创建“永明体”提出四声、八病,促进诗歌由古代向近代发展。
112、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个散文代表作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13、 清海内八大诗家——曹尔堪、宋琬、沈荃、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祯、汪琬、程可则
114、 清八大骈文家——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吴锡麟、曾火奥、洪亮洁、孔星衍、孔广森
115、 扬州八怪——清代中期居住扬州的八个画家: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膺、罗聘
116、 嘉庆八才子——明戏曲家兼文学家诗人李开先、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建、任瀚、吕高
117、 九老——唐诗人白居易、胡臬、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李元爽、如满称“香山九老”
118、 十才子——A、唐代诗人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称“大历十才子”
B、明代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阾、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称十才子
119、 闽中十子——明朝福建诗人林鸿、王恭、王备、高棅、陈亮、郑定、王褒、唐泰、周玄、黄玄号
120、 十三绝——A、清京腔十三艺人:霍六、王三秃子、开泰、才官、沙四、赵五、虎张、恒大头、卢老、李老公、陈丑子、王顺、连喜
B、清代京剧、昆腔十三艺人:程长庚、张胜奎、卢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时福、余紫云、郝兰田、刘赶三、朱莲芬、杨鸣玉
㈢ 明星达人
刘真,1975年6月9日出生,台湾地区政治大学俄文系毕业。她擅长跳拉丁舞,是一个专业舞蹈家。除表演和教授舞蹈外,刘真也积极在演艺圈发展。目前她的工作范围包括舞蹈老师、综艺节目主持人等。
英文名:Serina
Liu
籍贯:中国台湾
生日:1975年6月9日
星座:双子座
出生地:台北县新店市
职业:主持人、舞蹈家
语言:国语、英语
身高:160CM
体重:46kg
三围:34B、24、34
血型:O型
出道作品:《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学历:私立崇光女子高级中学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国立”政治大学俄文系
最擅长的舞步:Ramba
最喜欢的颜色:粉红色、白色
最喜欢的国家:意大利
座右铭:I
dance
therefore
I
am
[编辑本段]
经历
刘真从小学开始跳芭蕾舞跳了十二年,奠定了舞蹈基础。刘真十八岁时,开始跳国际标准舞。大学毕业后的刘真,有段期间是任职银行行员。刘真在二十三岁那年,决定自己的人生,朝向自己的兴趣——舞蹈——发展,多次参加舞蹈比赛皆有亮眼成绩,渐渐地在舞蹈界崭露头角,后来因舞蹈表演而踏入演艺圈。
刘真擅长跳拉丁舞,是一位专业舞蹈家,目前除表演和教授舞蹈外,已有主持节目、戏剧演出、广告代言等作品;其中,与吴宗宪共同主持中视《爱上九点半》,是刘真第一次主持节目。刘真目前是固定在华视主持《快乐有go正》节目。
2007年11月28日,刘真举办《刘真·留真》写真书上市记者会。她在记者会上穿着白色两截式舞衣,扮女囚犯热舞;因舞蹈动作太大,舞衣不慎滑落,导致走光。2008年3月11日,参加某银行活动的时候亦发生走光事件。
2009年5月13日,与何炅,谢娜,李维嘉,杨千霈等参加<<快乐大本营>>,
舞蹈经验丰富的刘真现场传授露天恶劣环境下跳舞需要注意的诸多事项,聊到点上,刘真还现场自曝糗事:曾在户外参加一个大型的表演,由于当天风级太大,在跳舞时,舞裙被无情的吹起大泄春光,裙摆还被贴在脸上,整张脸都被裙摆所遮住。当时刘真觉得太丢人,都想找一条缝钻进去。还有一次与搭档带来国标舞表演时,因为动作过大,导致肩带松掉。反应过来的刘真忙给搭档使眼色,最终两人用默契的舞蹈动作化解了这样尴尬。
[编辑本段]
舞蹈
小学开始跳芭蕾舞跳了十二年,十八岁开始跳国际标准舞
2000年BDFI国际标准舞公开赛职业新星拉丁冠军
2001年秋季联合杯拉丁舞冠军
2002亚太区国际标准舞公开赛国家代表队
2002年美国Star
Ball摩登舞冠军
[编辑本段]
广告代言
蕾黛丝
靠过来
好角度内衣
[编辑本段]
综艺节目
中视《爱上九点半》
主持搭档吴宗宪
(2005年7月5日至2006年8月31日,每周一至周三晚间九点半至十点半播出)
年代MUCH台《恋爱摄影棚》主持搭档徐乃麟(每周一至周三晚间十一点整至十二点整播出,2006年10月停播)
华视《快乐有go正》主持搭档谢震武、杨千霈、JR、Gino(每周六晚间八点至十点播出)
除此之外,她亦不时担任其他综艺节目的嘉宾。
[编辑本段]
著作
刘真曾著书《Dancing
For
Sexy》,於2004年5月10日由“布克文化”出版。内容包括介绍国际标准舞、美容心得等。
2007年,出版个人写真集《刘真·留真》。
[编辑本段]
戏剧
三立《住左边住右边》(客串Kevin,2005)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扮演窅娘(历史上著名的步步生莲的舞女,李后主嫔妃)
电视剧《贞观之治》(2006)扮演琵琶女
中视迷你短剧《娥们》(女主角之一,2008)
电视剧《江湖.com》(小笼女,2008)
㈣ 古今中外名人事例20个,每个200字左右
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有:
1、肖邦
1830年11月肖邦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
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2、丹尼斯·海斯
丹尼斯·海斯生长在美国华盛顿州环境幽美的哥伦比亚河峡谷,他从小养成了爱好大自然的个性。到了大学时代,他虽然就读于法律专业,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环境问题的关心。
鉴于丹尼斯·海斯在环保事业中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他曾荣获联邦野生动物协会,美国慈善协会,美国太阳能协会,远离战争组织的最高荣誉奖项,并被国家奥杜邦协会评为“100个最杰出的环保人士”之一。
3、齐奥尔科夫斯基
苏联"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猩红热病而耳聋,被赶出学校。但他靠图书馆自学,显示了惊人的数学才能。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八年是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半瞎,但生命之火不灭,吟出了大量誉满人间的优秀诗篇。
4、达·芬奇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
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告诉他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5、梁实秋
著名作家梁实秋擅长演讲,他的演讲独具风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演讲。有一次,主讲人因故迟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于是,刘真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
梁实秋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但校长有令,只好以一副无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说:“过去演京戏,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找一个二三流的角色,上台来跳跳加官,以便让后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话不寻常,引起全场哄堂大笑,驱散了师生们的不快。
6、爱因斯坦
本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童年时并不显得聪明,3岁时才学会说话,父母因而认为他是一个傻子。上学后,有位老师对他父亲说:“你的孩子将是一事无成”,甚至勒令他退学。
16岁时,他报考苏黎世大学,又因成绩差而名落孙山。但他并不恢心。通过勤奋学习,成了杰出的物理学奠基人。曾有青年问他是怎样成功的,他写下了这样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学习、工作,y代表好的学习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
7、孙康
晋人孙康,家贫而酷爱读书。夜晚,虽有时间却买不起灯油,只好默默地回忆,消化白天学过知识。有年冬天,他半夜醒来,感到屋内并非漆黑无光,还能隐约约看到一些东西,原来是皑皑白雪反映所致,这给了他启发:何不借雪光来看书呢?
于是雪夜,特别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孙康苦读的好时光。由于勤奋好学,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8、左拉
年轻时的左拉很穷,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
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
9、米勒
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
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10、尼可洛·帕格尼尼
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他生于一小商人家庭,据说,曾因为政治犯罪坐了20年牢。但即使是身陷囹圄,他也不曾灰心,而是坚持狱中学习。
他在狱窗边,用一把只剩下一根弦的提琴,坚持苦练,几十年如一日,终于在演奏技巧方面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的创作和演奏,奔放不羁,富于激情,对同时代浪漫派作曲家有较大的影响。
㈤ 求历史人物并称。什么双煞、三杰、七贤之类的。
历史人物并称
一仙:诗仙李白。
一祖三宗:江西诗派以杜甫为“一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二潘: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尼叔侄。
二妙:西晋书法家卫瓘、索靖。一说金文学家段克己、段成己兄弟。
二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二主:五代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称为南唐二主。
二程: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兄弟。
二张:明朝文学家张溥(pǔ)和 张秉,称为娄东二张。
二石:清朝画家髡(kūn,石溪xī)、原济(石涛)。
屈宋: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宋玉的并称。
班马: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
扬马:汉朝辞赋家杨雄、司马相如。
崔杜:东汉书法家崔瑗、杜操。
钟王:三国魏书法家钟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潘陆:东晋太康体作家潘岳、陆机。
颜谢:南朝宋诗人颜延之、谢灵运。
休鲍:南朝宋诗人汤惠休、文学家鲍照。
徐庾: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北周文学家庾信。
阴何:南朝文学家阴铿、何逊。
羊薄:南朝书法家羊欣、薄绍之。
顾陆:东晋画家顾恺之、南朝宋画家陆探微。
温邢:北朝魏文学家温子升和北朝魏、齐文学家邢绍。
邢魏:北朝魏、齐文学家邢绍和魏收。
王孟:唐朝诗人兼画家王维、诗人孟浩然。
高岑:唐朝诗人高适、岑参。
李杜:唐朝诗人李白、杜甫。
颜柳:唐朝诗人建书家颜真卿、柳公权。
张王:唐朝诗人张籍、王建。
沈宋:唐朝诗人沈铨期、宋之问。
韩孟:唐朝诗人韩愈、孟郊。
郊岛:唐朝诗人孟郊、贾岛。
刘柳:唐朝文学家刘禹锡、柳宗元。
刘白:唐朝诗人刘禹锡、白居易。
元白:唐朝诗人元稹、白居易。
皮陆:唐朝文学家皮日休、陆龟蒙。
姜张:宋朝诗人姜夔、张炎。
黄徐:五代后蜀画家黄筌、五代南唐画家徐熙。
董巨:五代南唐画家董源、五代宋画家巨然。
陶谢:晋末南朝宋初诗人陶渊明、谢灵运。
杨刘:北宋文学家杨亿、诗人刘筠。
苏黄:北宋文学家苏轼、诗人黄庭坚。
李郭:北宋画家李代、郭熙。
米薛:北宋书画家米芾、薛绍彭。
苏辛:宋词人苏轼、辛弃疾。
周柳:南宋词人周邦彦、柳永。
刘卢:元朝文学家刘因、卢挚。
姚卢:元朝文学家姚燧、卢挚。
高顾:明代东林党领袖高攀龙、顾宪成。
康梁:清末文学家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
汤戴:清代画家汤昭汾、戴熙。
两司马: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辞赋家司马相如。
大小谢: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及族弟谢惠连。
卢奇马怪:唐代诗人卢仝、马异。
郊寒岛瘦:唐代诗人孟郊、贾岛。
韩马戴牛:唐代画家韩滉善画马,戴嵩善画牛。
南陈北崔:明末画家陈洪绶、催子忠。
南洪北孔:清代两位杰出的戏曲家洪升、孔尚任。
南施北宋:清初诗人施闰章、宋琬。
南欧北梅: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欧阳予倩、梅兰芳。
燕许大手笔:唐代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颋。
三圣:诗圣杜甫、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
三张:西晋诗人张载、张协、张亢兄弟。
三隐:东晋诗人陶渊明、周续之、刘遗民,被成为“浔阳三隐”。
三家:六朝画坛三大家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三罗:唐代诗人罗隐、罗邺、罗虬(qiú)。
三柳:宋朝词人柳永、柳三复、柳三接兄弟,又称柳氏三绝。
三谢: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惠连和齐诗人谢眺。
三孹(bò):北宋文坛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三人。
三苏: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
三杨:明代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
三袁:明代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三魏:清代散文家魏祥、魏禧、魏礼兄弟三人。
三任:清代画家任熊及弟任熏、任颐,加任预又称“四任”。
岭南三家:清诗人梁佩兰、屈大均、陈恭尹。
通州三范:清代今南通文学家范当世及弟范钟、范铠。
浙中三毛:清初文学家毛先舒、毛奇龄、毛际可。
江南三布衣:清初无锡文学家朱彝尊、姜宸英、严绳孙。
江右三大家:清代戏曲家蒋士铨、文学家袁枚、诗人赵翼。
四杰:唐代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宋欧阳询,元赵孟頫。
初唐文坛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
唐初书法四大家:欧阳修、褚遂良、虞世南、薛稷。
文章四友:唐朝诗人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北宋书法四大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
苏门四学子:出于苏轼门下的诗人黄庭坚、词人秦观、文学家晁补之、诗人张耒。
南宋诗坛四家: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又称“尤杨范陆”。
南宋画坛四家:画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
永嘉四灵:南宋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的并称。四人都是永嘉人,照字灵辉,玑号灵渊,卷字灵舒,师秀号灵秀。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四家:明代大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明四家:明朝画家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
明代江南四才子:唐伯虎、祝枝山(允明)、文徵明、周义宾。
嘉定四先生:明朝诗人兼画家程嘉燧、李流芳、唐时升、娄坚。
吴中四子:唐伯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
吴中四士: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张旭。
吴中四杰:明朝诗人杨基、高启、张羽、徐贲。
皇甫四兄弟:明朝诗人皇甫冲、皇甫涍、皇甫汸(pāng)、皇甫濂四兄弟。
四公子:明末清初文人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冒襄。
曾门四弟子:清朝曾国藩门徒文人黎庶昌、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
四王: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huī)、王原祁。
海洋四家:清朝画家弘仁、査士标、汪之瑞、孙逸。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京剧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越剧四大名旦:袁雪芬、傅全香、王文娟、戚雅仙。
现代戏曲四大声腔:空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
五君:魏晋时的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
五子:宋哲学家周敦敏、程颢、程颐、张载、朱熹。
六逸:唐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并称“竹溪六逸”。
清六家:清朝画家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huī)、王原祁)及吴历、恽寿平。
浙西六家:清初浙江乌程(今吴兴)文学家严遂成、厉鹗、钱载、王又曾、袁枚、吴锡麒。
六君子: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害死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六人于狱中,号称“六君子”。
苏门六君子: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zhì),被称为“苏门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清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遭杀害,称为“戊戌六君子”。
七贤:魏晋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合称“竹林七贤”。
七子:①汉末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鄅(yǔ)、应瑒、刘桢为“建安七子”。②明代文学家李梦阳、向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③ 明代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并称“后七子”。
七对李杜:①李白、杜甫;②晚唐李商隐、杜牧;③汉代名臣李膺、李密;④汉代名士李固、杜桥;⑤汉代因“十常侍”被害的李云、杜众;⑥南北朝李冲、杜预;⑦宋代李韶、杜范。
岭南七子:清初广州诗人梁佩兰、程可则、陈恭尹、王邦畿、方殿元、方远、方朝。
七君子: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于1936年11月遭政府逮捕,时称“七君子事件”。
竟陵八友:南朝齐代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位文学家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萧衍。
史学八大家:鲁国左丘明《左传》,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汉班固《汉书》,唐朝刘知几《史通》,唐朝杜佑《通典》,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南宋袁枢《通鉴记本末》,明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散文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中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而朱先生。
嘉庆八才子:明朝戏曲家兼文学家、诗人李开先、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瀚、吕高。
清代八大诗家:曹尔堪、宋琬、沈荃、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祯、汪琬、程可则。
清代八骈文家:袁枚、邵其焘、刘星炜、吴锡麒、曾燠、洪亮吉、孔星衍,孔广森。
扬州八怪:清朝郑燮、汪士慎、李鱓(shàn)、黄慎、金农、高翔、李方膺、罗聘。
秦淮八姬:马湘兰、柳如是、李香君、顾眉生、卞玉京、董小宛、寇白门、陈圆圆,她们多与反清复明的志士、文人交往,其中马湘兰、柳如是等能诗善画。
九老:唐代诗人白居易、胡臬、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李元爽、如满,称“香山九老”。
九僧:宋初诗僧希昼、保暹(xīan)、文兆、行肇、简长、惟凤、字昭、怀古、惠崇等九人的并称。
十子:明朝福建诗人林鸿、王恭、王偁(chēng)、高棅、陈亮、郑定、王褒、唐泰、周玄、黄玄,称“闽中十子”。
十大女诗(词)人:西汉班婕妤,汉末蔡琰(文姬),西晋齐国左芬,十六国前秦苏惠,东晋谢道韫,南朝宋时鲍令晖,唐朝薛涛,南宋李清照,南宋朱淑贞,近代秋瑾。
十八学士:唐太宗造文学馆,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xù)等十八人为学士。
唐玄宗开元年间,以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毋煚(jiǒng)、吕向、咸冀业、李子钊、东方颢、陆去泰、余钦、孙季良十八人为学士。
大历十才子:唐代诗人卢纶、吉中孚、韩翃(hóng)、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wéi)、夏侯审、李端。
明代十才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阾、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
㈥ 白居易的历史背景 是怎样的
《长恨歌》等极为有名,汉族,语言通俗易懂。其中《花非花》一首;文章合为时而著,与杜甫的“三吏”,所作《新乐府》。叙事诗中《琵琶行》,但仍写了许多好诗,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因而人称诗佛;,世称白傅:
“古歌旧曲君休听,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白湟十分喜爱,卒于洛阳[属河南]履道理私第,字乐天。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宦途自此心长别,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世事从今口不开”。见新郑山川秀美。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号香山居士,又自号乐居士,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贬为江州司马,主张",享年75岁,被称为“老妪能解”。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诗歌合为事而作"、《秦中吟》共六十首,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句句必尽规”。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今河南巩义)县令,因得罪权贵。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
主要作品
《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
《问刘十九》《买花》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
早年热心济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
听取新词《杨柳枝》”。赠刘禹锡诗云。到了其曾祖父时,谥号“文”,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左赞善大夫、白文公,对后世颇有影响白居易(772--846),晚唐著名诗人。晚年寄情山水,以讽喻诗为最有名,颇具朦胧之美。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并力求通俗、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也写过一些小词,葬香山,民风淳朴,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
㈦ 历史人物问题(详见补充)
1、第一个周是指周公:
周初政治家。名旦。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宝鸡东北),称为周公。
文王死后二年,周公佐武王东伐殷至孟津。四年,他和太公望、召公奭佐武王灭殷杀纣,三分商王畿地。封纣子武庚于邶以续殷祀,封文王子管叔于鄘、蔡叔于卫,防范之。名义上合称三监,以监殷民。
克殷二年后武王重病,遗命周公继位。但周公告天请代武王死,告天策文藏于金滕箱内。武王死后,“天下闻武王崩而叛”。周公为应付危难,立武王年幼之子诵为周成王,又自己执政称王,以致引起内部争权斗争。管、蔡也乘机散布流言,引起成王对周公的怀疑。最后成王开金滕箱,看见策文,周公才获得信任。于是管、蔡勾结武庚起兵反周。
武庚利用时机,联络东(鄘)、奄、薄姑、徐戎、淮夷、熊(祝融)、盈(赢)诸族共图复国,声势远比新起而内部分裂的周强大。周公和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经过三年东征,平定了三监叛乱。《逸周书·作雒》说武庚北奔,管叔自杀,蔡叔被囚;周公征服熊、盈之族十七国,俘维(淮夷之族)九邑。《孟子·滕文公》则说其灭国五十。地居河汾之东的唐也起事策应武庚的叛乱,后为周公诛灭。这次战事是武王灭殷后周公为彻底征服殷族及其同盟作出的最大功绩,周王朝的统治由此奠定下来。
周公于第四年回到宗周即采取两方面政策:一是分治殷民,一是分封诸侯。《荀子·儒效》说周公“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大抵姬、姜两族进占已开化膏腴或要冲之地,殷及其联盟各族则被赶至落后偏僻地区,造成了周初的一次民族大迁移。
为实现武王遗志,周公又于执政五年以大量殷遗民营洛邑,建东都成周,至七年告成。他请成王到新都举行首次祀典,并开始亲政,成王则请他留守洛邑。此后周公归政成王,自己留守成周,与留在宗周的召公形成“分陕而治”的局面,自陕(指陕原,即陕陌,今河南陕县西南)以东广大疆域都归周公治理。三年之后,周公老于丰,成王任命其子明保到成周负责“三事四方”。周公遗言死后愿归葬成周,但成王尊其功,留葬于宗周附近毕地与文王墓相邻。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除了把制礼作乐叙在六年有失牵强外,其余大抵是正确的。所谓制礼作乐,是指周公在整个执政期间对有关各种典章制度及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建树。《左传》文公十八年说“先君周公制周礼”,说明周公的制礼工作在历史上很有名
第二个周是指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以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晚年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为诗中道:“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阴。”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于此,并将原在故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敦颐卒,亦附葬于母亲墓旁。以后子孙世居江州,后裔绵衍。
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清代学者黄宗羲在他的《宋儒学案》中说道:“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木,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在以后的七百多年的学术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周敦颐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学术地位也不高。人们只知道他“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有仙风道气。但没有人知道他的理学思想,只有南安通判程太中知道他的理学造诣很深,并将两个儿子——程颢、程赜送到他的门下,后二程均为著名理学家。南宋学者,胡宏对敦颐的理论学加以尊信,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他评价很高,为他作事状,又为《太极图.易说》、《易通》作了注解。张(木加武字)称他为“道学宗主”,其名声逐渐大起,九江、道州等、南安等地纷纷建濂溪祠纪念他,宁宗赐敦颐谥号为“元”,因此敦颐又被称为“元公”,到理宗时,从祀孔子庙庭,确定了周敦颐的理学开山地位。
周敦颐性情朴实,自述道:“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他从小信古好义,“以名节自砥砺”。平生不慕钱财,爱谈名理,他认为“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他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把自的积蓄给了故里宗族。
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于知南康军时,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赏着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说》。自此莲池名震遐迩。
九江的烟水亭最初是由周敦颐修建的,因为亭在湖心,一墩如月,故名“浸月亭”。后不断兴废,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意境,改名“烟水亭”。清顺治十七年,巡道崔抡奇复修烟水亭建立五贤阁,奉周敦颐为五贤之一。九江市区现在还有濂溪路、濂溪居委会等。
周敦颐著有《周子全书》行世。濂溪书院是他讲学的讲坛,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召是指召公:
太保召公(前十一世纪),名奭。武王时,封地在召(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故称召公;又作“邵公”、“召康公”。武王灭商以后,又封他於燕地。燕国始祖。成王时,为三公之一的太保,与周公分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史记·燕召公》语)。
3、程是指程敦颢:
程颢(1032-1085), 北宋著名儒家学者. 字伯淳, 号明道. 河南洛阳人. 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 嘉佑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 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 在政治下, 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 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山再起后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
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 世称“二程”. 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 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二程在哲学上发挥了孟子至周敦颐的心性命理之学, 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 二程在学术上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他们认为阳阴二气和五行只是“理”或“天理”创生万物的材料. 从二程开始, “理”或“天理”被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使用, 亦即被作为世界的本体. 而且人类社会的等级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 也都是“天理”在人间社会的具体表现形态. “君臣父子, 天下之定理,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河南程氏遗书》五)
二程的人性论祖述思孟学派的性善论. 但二程的人性论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深化了, 回答了性为什么至善, 为什么会产生恶的因素等一系列问题. 二程认为人性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别, 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 未受任何损害和扭曲, 因而是至善无疵的;后者则气化而生的, 不可避免地受到“气”的侵蚀, 产生弊端, 因而具有恶的因素. . 二程认为, 性的本然状态, 由于是“天理”在人身上的折射, 因而是至善的. 人性中的善自然是其“天理”的本质特征, 恶则表现为人的不合节度的欲望、情感, 二程称之为“人欲”或“私欲”. “人欲”是“天理”的对立面, 二者具有不相容性, “天理”盛则“人欲”灭, “人欲”盛则“天理”衰. 由此可见宋代理学家所提出的“存天理, 灭人欲”这一命题, 实际上是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 不容全盘否定.
程颢、程颐所创建的“天理”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并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 以致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 如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 赐谥程颢为“纯公”, 程颐为“正公”. 理宗淳佑元年(1241年), 又追封程颢为“河南伯”, 程颐为“伊阳(或作“川”)伯”, 并“从祀孔子庙庭”. 元明宗至顺元年(1330年), 又下诏加封程颢为“豫国公”, 程颐为“洛国公”. 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年), 诏令两程祠以颜子(即颜渊)例修建, 规制比于阙里, 前后殿庑斋室等房共六十余间, 祭文称颂两程“阐明正学, 兴起斯文. 本诸先哲, 淑我后人”. 清康熙二十五年, 二程进儒为贤, 位列孔子及门下、汉唐诸儒之上. 次年康熙皇帝又赐给两程祠‘学达性天’匾额.
4、张是指张载:
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字子厚,生于官僚家庭,祖上是大梁人(现在河南开封),小时候父亲死于涪州官任上,于是侨居在现在的陕西省眉县横渠乡,这就是张载被人称为"横渠先生"的由来。张载是关学学派的创始人,关学是他在关中地区讲学而形形成的一个大的学派。比他稍晚的是程颢、程颐兄弟创立的洛学,(因是洛阳人而得名),再就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了。关学和洛学是理学的学派之一,也是朱熹思想的先驱。
张载少年时很喜欢读书,范仲淹建议他读《中庸》以及其他儒学典籍。读完《中庸》后,张载还觉得不满足,于是又大量地读了佛教和道教的书,但细心研读几年之后,觉得还是没什么大进步,于是又回到儒家的经书上来。
在1057年,他考中了进士,后来宋神宗授予他崇文院校书之职。他和王安石看法不一,在弟弟张戬因上书批评王安石而被贬官之后,张载担心受到牵连,干脆辞职回乡了。他隐居在横渠读书,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同时他广招学徒,形成了关学学派。
哲学思想
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气"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凝聚,一种是消散。凝聚时就成为万物,通过光、色显现出形体,使人能看到。散则成为虚空,无光无色。但是,凝聚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所以叫"客"。而消散也不是消失得没有此物,只不过是人们的肉眼看不到而已。
他用"太虚"表示"气"的消散状态,这是本来的原始状态,"气"是"太虚"与万物的合称。
民胞物与
在《西铭》中张载说"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无与也。"乾坤是天地的代称,天地是万物和人的父母,天、地、人三者混合,处于宇宙之中,因为三者都是"气"聚而成的物,天地之性,就是人之性,因此人类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朋友,万物与人的本性是一致的。但天下万物又不是绝对平等的,有严格的登记界限,是先天存在的。他在《正蒙·动物》中说:"生有先后,所以为天序,物之既形而有秩,知序然后经正,知秩然后礼行。"古文中常用一字来表意,现在则常用两个字的合成词来表意,如"秩序",分开成两个单字,含义也是相同的。
等级是天然的、先天的,所以人应该承认、遵守这种等级,应该遵守伦理道德,这也四天经地义的事,命运的安排,任何人都不能逃避这种义务。后来,朱熹充分发挥了这种思想,使之更加系统化,等朱熹死后,很快在南宋末年被统治者利用,从此以后,元明清一直作为统治思想使用,强化了三纲五常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
同时,张载还继承了孟子的性善理论,认为"天性"从开始时是至善至美的,但最终能否达到至善的境地,还在于后天的自我努力。对于人的欲望,他认为不全是恶的,在一定范围内是合理的,这是符合"天理"的,如果过分了,就是"人欲",应该克制、消灭。他提倡"立天理"、"灭人欲",后来也被朱熹发挥成"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对于"天理"和"人欲"的区别很清楚:吃饭就是天理,要吃美味佳肴就是人欲。理学思想中安于现状,保守的特点从这方面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这就是后来五四新文化运动抨击儒家思想时的主要攻击点之一,也是我们现在应该从思想中剔除的因素。敢于进取、不惧失败才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和国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5、桓温
桓温(312—373)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西北龙亢集)人,东晋宣城内史桓彝之子。桓彝为北方世族,西晋永嘉之乱后随晋元帝南渡,很得信任,先后任中书郎、尚书吏部郎等职,名显朝廷。明帝时,桓彝拜散骑常侍,曾与明帝密谋平定王敦之乱,以功封万宁县男,后为宣城内史。桓温未满周岁时,名臣温峤见到他,说,“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称赞说:“真英物也。”因为得到温峤的赏识,桓彝便给他取名叫作桓温。
桓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时人刘惔认为他是稍逊于“孙仲谋、晋宣王之流”的人物。成帝咸和三年(328),苏峻作乱,桓彝被苏峻部将韩晃杀死。桓温年才十六,但他“枕戈泣血,志在复仇”。桓温十八岁这年,曾参与杀害他父亲的泾县县令江播病死,其子江彪等兄弟三人为其父守丧,因怕桓温前来寻仇,预先将兵器放在身边。桓温诡称吊孝而入,手刃江彪于丧庐之中,又追杀其二弟于道,终报父仇。桓温由此为时人所称。
桓温成人以后,以选尚明帝之女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又袭父爵为万宁县男。成帝咸康元年(335),桓温除授琅玡太守,登上仕途。这一年,桓温仅二十三岁。康帝建元元年(343),桓温进位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
穆帝永和元年(345),久踞荆州的权臣庾翼病死,他临死前上表请以子庾爰之继已之任。由于荆州是东晋重镇,关于庾翼的继承人选在朝臣中引起争论,有人认为诸庾世在荆州人情所归,应依庾翼所请,以庾爱之镇守荆州。但时任宰辅的侍中何充认为“荆楚国之西门,户口百万,北带强胡,西邻劲蜀,经略险阻,周旋万里。得贤则中原可定,势弱则社稷同忧……桓温英略过人,有文武识度,西夏之任,无出温者”。丹杨尹刘惔认为桓温确有奇才,但亦有野心,“不可使居形胜之地,其位号宜常抑之”。因此他劝会稽王司马昱自己出镇荆州,又请以自己为军司,司马显不听。于是桓温出任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其地民风劲悍,兵强财富“居天下之半”,素为东晋重镇。东晋在江南立国,以建康为京都,以荆、扬为根本,而荆州地处扬州上流,常能对京师建康形成威胁,故 唐杜佑说:“称兵跋扈,无代不有,是以上游之寄,必详择其人 焉”。桓温既居此形胜之地,就为他日后专制朝政,几移晋室的作法打下了基础。
宁康元年七月,桓温病重身死,年六十二岁。终于没能实现他先加九锡,再渐移晋室的野心。
6、许由:
许由,字武仲,上古人。相传许由为昆吾部落首领,其部落沿颖水之滨游牧生活,繁衍生息,是当时中原地带一支很有影响的部落氏族。
我国历代文献对许由其人多有记载。《琴操·卷下》: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尧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者仍山而食,渴者仍河而饮……情操高尚,为人耿直,邪席不座,邪膳不食,人称高士。
有人见许由用手捧水而饮,极不方便,便送一瓢与许由,他用瓢饮后,将瓢挂于树杈,风吹瓢鸣,许由怕影响别人休息,随摔碎于地。
许由的贤能清雅,高风亮节被当时的皇帝尧听说了,尧十分饮佩,决定将帝位禅让给许由,许由坚辞不受,尧又召他为九州长,由听了尧的这番话,许由以为功名利禄污染了他的耳朵,跑到小溪旁将耳朵洗了又洗。许由怕尧再派人请他入朝为官,隧率许氏部落逃隐到 箕山之下,颖水之阳,也就是许昌以东的这片大平原隐居起来,过起了躬耕自资,自食其力,修闲自在隐居生活。许由安居乐道,还创作了一首《安乐歌》: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掘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与我何由哉?
许由不喜功名利禄,独爱恬静与田园生活,感动着一代代后人,历代文人墨客曾写诗作赋赞美许由,明代大诗人付梅曾写诗赞道:
独爱云林境界幽,绿荫蔽日翠共浮。率瓢崖畔挑烦热,
洗耳溪水枕细流。每有凉风来树底,更无尘事到心头。
许由巢父今何在,千古箕山五月秋。
7、阮籍: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
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睿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
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
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
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
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阮籍作品今存赋 6篇、散文较完整的
9篇、诗90余首。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82首。阮籍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3卷。原集已佚。
8、嵇康:
嵇康(223-262):三国时谯郡铚(今宿县西南)人,字叔夜,魏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出类拔萃的“竹林七贤”第一人。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善鼓琴,工书画。在哲学上,他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主张回到自然,厌恶儒家各种人为烦琐礼教。在政治面目上表现为刚肠嫉恶、锋芒毕露。遭钟会陷害,被司马昭所杀,临刑前,奏《广陵散》一曲,从容赴死。嵇康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文风犀利,泼辣洒脱。一生勤奋著述,他的诗文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中有较高地位,“心写心声不失真”是嵇康诗文最突出的特点。有《嵇中散集》。
9、刘伶:
刘伶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县)人,字伯伦。 “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参军 。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 礼法”表示蔑视。
10、王谢二族:
这是东晋的两个家族,王导是一家,谢安是一家。
王导(276—339年)字茂弘,琅琊临沂人,东晋开国大臣。初袭祖爵即邱子,参东海王司马越军事。永兴二年(305年),晋室以司马睿为平东将军,出镇下邳。睿因知王导韬略过人,便请求要其担任安东司马。从此,二人关系更为密切,“军谋密策,知无不为”。
永嘉元年(307年)司马睿“用王导计,始镇建邺”。建兴四年(316年)西晋王朝灭亡。司马睿于公元318年在建康(今南京市)称帝,王导任丞相。睿称帝时,邀王导和他坐在一起,受百官朝拜,故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司马睿初到江南时,南方士族对他很冷淡,王导等深知,如果得不到南方士族的尊重和支持司马睿的统治是不会稳定的。在与王敦磋商后,乘三月上巳节,请司马睿亲自出宫观禊。当时,元帝乘着肩舆,在隆重的仪仗簇拥下,巡行街市,王敦、王导等北方南迁士族首领,都骑马跟从。顾荣、贺循等江南士族首领见到后,十分惊惧,“相率拜于道左”。其他地方名流,自然不敢怠慢了。“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
王导有举贤任能之长:永嘉五年(311年)六月,西晋首都洛阳被匈奴贵族首领刘曜、石勒、呼延宴等攻陷,北方士族纷纷南迁。王导面对此景,劝告司马睿“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在广招人才方面,可谓具有慧眼之识。
恢复中原、统一中国,中王导的光辉思想。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有一段精采的记述:“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惟王丞相(导)愀然变色曰:‘当共谬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众人皆收泪而谢之。后来,司马睿根据王导的积极建议,派祖逖等北伐中原,一度几乎收复黄河以南的全部失地。
王导历任东晋元、明、成三帝时代,出将入相,官至司徒,封始兴公,进位太保。他对江南地区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对稳定东晋王朝和社会的安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祖谢缵,曹魏时任过长安典农中郎将(据罗振玉《芒洛家墓遗文四编·补遗》所收“谢府君神道”);祖父谢衡,是西晋有名的儒学家,“博物多闻”,“以儒素显”,任过博士祭酒、太子少傅、散骑常侍一类的文官。父亲谢裒(一作褒),永嘉之乱时携家南渡,在东晋政府中担任过侍中、吏部尚书等要职。谢安出身于这样的名门世家,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在德行、学问、风度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修养。四岁时,谯郡的名士桓彝见到他大为赞赏,说:“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即王承,东晋初年名士)。”当时的宰相王导也很器重谢安,青少年时代的谢安就已在上层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当时社会名流如刘真长、王羲之、王蒙、支遁等都对谢安有很高的评价。因此,社会上把谢安看作安民救世的人物。但谢安早年无意仕宦,朝廷公府虽屡次召辟他出来做官,都被他以身体不好为借口辞退。他寓居在会稽的东山(今浙江上虞县一带),经常与王羲之、支遁、许询等人一起游山玩水,吟诗咏文,过着逸士一般的悠闲生活。咸康中,在扬州刺史庾冰的强迫下,不得已出任为庾冰的僚属,但只一个月左右,便又辞职回家。后吏部尚书范汪提名谢安任吏部郎,谢安即写信拒绝。御史中丞周闵奏谢安被召,历年不到任,应禁锢终身。经皇帝下诏才赦免。谢安堂兄谢尚任豫州刺史,都督豫、冀、幽、并四州军事,握有相当的军政大权。升平元年(357)谢尚死,谢安的哥哥谢奕接任谢尚的官职。次年,谢奕也死去,其职由谢安的弟弟谢万接任。谢氏一家,屡出大官,家门富贵,只有谢安一人隐退。谢安妻子是名士刘惔的妹妹,也是名门闺秀,问谢安为什么不出来做官,谢安轻蔑地说:“恐怕免不了要出来的。”谢安隐居时,每外出游玩,常带妓女相随,司马昱(后即位为简文帝)当时任宰相,听后说,“谢安既然肯与人同乐,也不会不与人同忧,召他会出来的。”果不其然,谢安还是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对政局有明智的见解。隐居时,亦常常协助兄弟从政。谢万任吴兴郡太守时,谢安随万赴任。谢万有时贪睡,谢安便往床前,手叩屏风呼他起来理事(《太平御览》卷七○一引《俗说》)。升平三年,谢万奉命讨伐前燕,谢安也随军北上。谢万为人傲慢,谢安便劝他说:“你身为元帅,应常常关心手下将领,使大家齐心协力,哪里有像你这样傲慢而能成事的呢?”谢万不听,反而每称诸将为“劲卒”,手下的人都对他很不满。谢安十分着急,亲自登门拜访谢万的部将,对他们厚相逊谢亲托,自队帅以下无一例外,深得人心。后谢万战败,手下本欲乘机起事,因念及谢安的缘故才作罢。
升平三年,谢安的名声愈来愈大,甚至有人说:“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谢万兵败被革职,谢氏兄弟再无人担任高官,为避免门户中衰,谢安便毅然决定出仕。升平四年八月,谢安出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司马,当时年已四十了。桓温得谢安为僚属,十分高兴。对左右的随从说:“你们可曾在我的僚属中见过这样有才能的人?”谢安最初官职不高,但颇有威望。曾推荐门生几十人给田曹中郎将赵悦子录用,赵悦子上报桓温,桓温让他录用一半,但赵悦子认为:“当年谢安在东山时,官府名流屡次催逼,惟恐他不关心政局人事,今天他自己从乡选举士,哪里有反而不用的道理。”于是,全部录用。
升平五年,谢万病逝,谢安归郡赴葬。不久,转任吴兴太守。在职期间,无重大建树,但为政清平。后人思念他,立了“吴兴太守谢安碑”(见陆心源《吴兴金石记》)。咸安元年(371),升为侍中。这一年,桓温废海西公,改立司马昱,为简文帝。简文帝风姿优美,喜儒学、玄学,颇勤于政务。但无济世大略。谢安将他看作惠帝之流,只能清谈而已。二年,转任吏部尚书、中护军。七月,简文帝去世,太子司马曜继位,为孝武帝。桓温原以为简文帝临终会禅位给自己,不然,也会让他居摄政事,协助太子从政。简文帝原也有这种打算,但由于王坦之、王彪之等人的反对才作罢。桓温怀疑是谢安、王坦之从中作梗,对他俩怀恨于心。宁康元年(373)二月,桓温从姑孰入朝,驻扎于新亭,大列兵卫,传说要见王坦之和谢安。当时传说桓温要杀王、谢,取司马氏而代之。王坦之十分害怕,问谢安怎么办。谢安神色不变说:“晋室存亡决定于我们这一次的行事。”便与王坦之去新亭见桓温。朝廷百官都排列在道路两旁拜见桓温,王坦之吓出一
㈧ 有那些历史是因为女人而改变的
没有历史是因为人而改变,历史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改变
㈨ 求历史人物并称,有㊚也有㊛的那种
历史人物并称
一仙:诗仙李白。
一祖三宗:江西诗派以杜甫为“一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二潘: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尼叔侄。
二妙:西晋书法家卫瓘、索靖。一说金文学家段克己、段成己兄弟。
二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二主:五代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称为南唐二主。
二程: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兄弟。
二张:明朝文学家张溥(pǔ)和 张秉,称为娄东二张。
二石:清朝画家髡(kūn,石溪xī)、原济(石涛)。
屈宋: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宋玉的并称。
班马: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
扬马:汉朝辞赋家杨雄、司马相如。
崔杜:东汉书法家崔瑗、杜操。
钟王:三国魏书法家钟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潘陆:东晋太康体作家潘岳、陆机。
颜谢:南朝宋诗人颜延之、谢灵运。
休鲍:南朝宋诗人汤惠休、文学家鲍照。
徐庾: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北周文学家庾信。
阴何:南朝文学家阴铿、何逊。
羊薄:南朝书法家羊欣、薄绍之。
顾陆:东晋画家顾恺之、南朝宋画家陆探微。
温邢:北朝魏文学家温子升和北朝魏、齐文学家邢绍。
邢魏:北朝魏、齐文学家邢绍和魏收。
王孟:唐朝诗人兼画家王维、诗人孟浩然。
高岑:唐朝诗人高适、岑参。
李杜:唐朝诗人李白、杜甫。
颜柳:唐朝诗人建书家颜真卿、柳公权。
张王:唐朝诗人张籍、王建。
沈宋:唐朝诗人沈铨期、宋之问。
韩孟:唐朝诗人韩愈、孟郊。
郊岛:唐朝诗人孟郊、贾岛。
刘柳:唐朝文学家刘禹锡、柳宗元。
刘白:唐朝诗人刘禹锡、白居易。
元白:唐朝诗人元稹、白居易。
皮陆:唐朝文学家皮日休、陆龟蒙。
姜张:宋朝诗人姜夔、张炎。
黄徐:五代后蜀画家黄筌、五代南唐画家徐熙。
董巨:五代南唐画家董源、五代宋画家巨然。
陶谢:晋末南朝宋初诗人陶渊明、谢灵运。
杨刘:北宋文学家杨亿、诗人刘筠。
苏黄:北宋文学家苏轼、诗人黄庭坚。
李郭:北宋画家李代、郭熙。
米薛:北宋书画家米芾、薛绍彭。
苏辛:宋词人苏轼、辛弃疾。
周柳:南宋词人周邦彦、柳永。
刘卢:元朝文学家刘因、卢挚。
姚卢:元朝文学家姚燧、卢挚。
高顾:明代东林党领袖高攀龙、顾宪成。
康梁:清末文学家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
汤戴:清代画家汤昭汾、戴熙。
两司马: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辞赋家司马相如。
大小谢: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及族弟谢惠连。
卢奇马怪:唐代诗人卢仝、马异。
郊寒岛瘦:唐代诗人孟郊、贾岛。
韩马戴牛:唐代画家韩滉善画马,戴嵩善画牛。
南陈北崔:明末画家陈洪绶、催子忠。
南洪北孔:清代两位杰出的戏曲家洪升、孔尚任。
南施北宋:清初诗人施闰章、宋琬。
南欧北梅: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欧阳予倩、梅兰芳。
燕许大手笔:唐代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颋。
三圣:诗圣杜甫、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
三张:西晋诗人张载、张协、张亢兄弟。
三隐:东晋诗人陶渊明、周续之、刘遗民,被成为“浔阳三隐”。
三家:六朝画坛三大家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三罗:唐代诗人罗隐、罗邺、罗虬(qiú)。
三柳:宋朝词人柳永、柳三复、柳三接兄弟,又称柳氏三绝。
三谢: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惠连和齐诗人谢眺。
三孹(bò):北宋文坛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三人。
三苏: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
三杨:明代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
三袁:明代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三魏:清代散文家魏祥、魏禧、魏礼兄弟三人。
三任:清代画家任熊及弟任熏、任颐,加任预又称“四任”。
岭南三家:清诗人梁佩兰、屈大均、陈恭尹。
通州三范:清代今南通文学家范当世及弟范钟、范铠。
浙中三毛:清初文学家毛先舒、毛奇龄、毛际可。
江南三布衣:清初无锡文学家朱彝尊、姜宸英、严绳孙。
江右三大家:清代戏曲家蒋士铨、文学家袁枚、诗人赵翼。
四杰:唐代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宋欧阳询,元赵孟�\。
初唐文坛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
唐初书法四大家:欧阳修、褚遂良、虞世南、薛稷。
文章四友:唐朝诗人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北宋书法四大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
苏门四学子:出于苏轼门下的诗人黄庭坚、词人秦观、文学家晁补之、诗人张耒。
南宋诗坛四家: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又称“尤杨范陆”。
南宋画坛四家:画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
永嘉四灵:南宋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的并称。四人都是永嘉人,照字灵辉,玑号灵渊,卷字灵舒,师秀号灵秀。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四家:明代大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明四家:明朝画家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
明代江南四才子:唐伯虎、祝枝山(允明)、文徵明、周义宾。
嘉定四先生:明朝诗人兼画家程嘉燧、李流芳、唐时升、娄坚。
吴中四子:唐伯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
吴中四士: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张旭。
吴中四杰:明朝诗人杨基、高启、张羽、徐贲。
皇甫四兄弟:明朝诗人皇甫冲、皇甫涍、皇甫汸(pāng)、皇甫濂四兄弟。
四公子:明末清初文人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冒襄。
曾门四弟子:清朝曾国藩门徒文人黎庶昌、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
四王: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huī)、王原祁。
海洋四家:清朝画家弘仁、査士标、汪之瑞、孙逸。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京剧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越剧四大名旦:袁雪芬、傅全香、王文娟、戚雅仙。
现代戏曲四大声腔:空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
五君:魏晋时的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
五子:宋哲学家周敦敏、程颢、程颐、张载、朱熹。
六逸:唐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并称“竹溪六逸”。
清六家:清朝画家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huī)、王原祁)及吴历、恽寿平。
浙西六家:清初浙江乌程(今吴兴)文学家严遂成、厉鹗、钱载、王又曾、袁枚、吴锡麒。
六君子: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害死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六人于狱中,号称“六君子”。
苏门六君子: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zhì),被称为“苏门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清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遭杀害,称为“戊戌六君子”。
七贤:魏晋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合称“竹林七贤”。
七子:①汉末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鄅(yǔ)、应瑒、刘桢为“建安七子”。②明代文学家李梦阳、向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③ 明代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并称“后七子”。
七对李杜:①李白、杜甫;②晚唐李商隐、杜牧;③汉代名臣李膺、李密;④汉代名士李固、杜桥;⑤汉代因“十常侍”被害的李云、杜众;⑥南北朝李冲、杜预;⑦宋代李韶、杜范。
岭南七子:清初广州诗人梁佩兰、程可则、陈恭尹、王邦畿、方殿元、方远、方朝。
七君子: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于1936年11月遭政府逮捕,时称“七君子事件”。
竟陵八友:南朝齐代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位文学家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萧衍。
史学八大家:鲁国左丘明《左传》,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汉班固《汉书》,唐朝刘知几《史通》,唐朝杜佑《通典》,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南宋袁枢《通鉴记本末》,明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散文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中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而朱先生。
嘉庆八才子:明朝戏曲家兼文学家、诗人李开先、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瀚、吕高。
清代八大诗家:曹尔堪、宋琬、沈荃、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祯、汪琬、程可则。
清代八骈文家:袁枚、邵其焘、刘星炜、吴锡麒、曾燠、洪亮吉、孔星衍,孔广森。
扬州八怪:清朝郑燮、汪士慎、李鱓(shàn)、黄慎、金农、高翔、李方膺、罗聘。
秦淮八姬:马湘兰、柳如是、李香君、顾眉生、卞玉京、董小宛、寇白门、陈圆圆,她们多与反清复明的志士、文人交往,其中马湘兰、柳如是等能诗善画。
九老:唐代诗人白居易、胡臬、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李元爽、如满,称“香山九老”。
九僧:宋初诗僧希昼、保暹(xīan)、文兆、行肇、简长、惟凤、字昭、怀古、惠崇等九人的并称。
十子:明朝福建诗人林鸿、王恭、王偁(chēng)、高棅、陈亮、郑定、王褒、唐泰、周玄、黄玄,称“闽中十子”。
十大女诗(词)人:西汉班婕妤,汉末蔡琰(文姬),西晋齐国左芬,十六国前秦苏惠,东晋谢道韫,南朝宋时鲍令晖,唐朝薛涛,南宋李清照,南宋朱淑贞,近代秋瑾。
十八学士:唐太宗造文学馆,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xù)等十八人为学士。
唐玄宗开元年间,以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毋煚(jiǒng)、吕向、咸冀业、李子钊、东方颢、陆去泰、余钦、孙季良十八人为学士。
大历十才子:唐代诗人卢纶、吉中孚、韩翃(hóng)、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wéi)、夏侯审、李端。
明代十才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阾、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