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庶民的胜利指什么历史事件

庶民的胜利指什么历史事件

发布时间:2021-03-02 13:20:19

㈠ 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5件

器物: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李鸿章 张之洞 创办招商局 汉阳铁厂 北洋回水师等 影响:中国近代化答的开端 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化的进程,促使了教育军事海防近代化,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著1894-1895年的那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洋务运动最终破产
制度:①戊戌变法 1898 康有为梁启超 办学报 提出废除八股 裁撤绿营 开铁矿 改革吏治 办新式学堂等 影响:资产阶级的第一次爱国救亡改良运动,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但由於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以及发展的不完善,所以失败了!②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 孙中山等人 武昌首义 各省响应,军政府林立,南北议和 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也要算,他们对国人的思想都起到了解放作用,接下来的就是新文化运动 1915年开始的 以陈独秀的新青年发表为标志, 打著科学 民主的旗号 实行革新 意义:封建思想遭到批判冲击 民主科学思想得到传播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

风尚之变:五四运动

㈡ 中国近代史上推动了人民思想解放的事件有哪些

主要有下面几场

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人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的一部分。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辛亥革命
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
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由于新文化运动全面反封,将中国所有的古典文化都归归于需要“反”的行列,因此新文化运动也是中国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
改革开放,
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的强国之路

㈢ 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这三个历史事件分别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三年”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影响是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大陆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获得解放,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

2、“三十年”指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到新中国建国,影响是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其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的打击。最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

3、“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影响是鸦片战争后,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庶民的胜利指什么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这段话出自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原文如下,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块石材,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103吨,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碑心由7块石材构成,内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150字碑文。

㈣ 1804~1949年,发生在北京的几个重大历史事件,包括时间和具体事件

1838年底 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1839年6月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6月 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1842年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56年 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1860年 英法联军接连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完全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9世纪60年代 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开展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
1861年 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由奕担任总理大臣
1862年 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
1865年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1869年 方举赞在上海开设发昌机器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70年代 清政府建成北洋水师
1872年 (1)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30名幼童赴美留学
(2)陈启源在广东南海设立继昌隆机器丝厂(近代中国第一家缫丝厂)
(3)《申报》
1873年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
1881年 中国人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
1894年7月25日 (1)甲午中日海战
(2)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895年4月 (1)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马关条约》的影响:《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反割台斗争,台湾全境沦陷
(3)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应试举人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1896年 维新报刊《时务报》
1897年 (1)德国强占胶州岛,掀起列强瓜分狂潮
(2)商务印书馆
1898年6月11日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开始
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戊戌变法失败,史称“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戊戌政变之后,怀疑旧学、欢迎新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毅然走上了民主革命之途。
1899年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在华“利益均沾”
1900年 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匈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 清政府与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匈、西、荷、比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记不叙用”; 总理衙门必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辛丑条约》影响:《辛丑条约》是继《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01年~1911年 清末新政
1905年 同盟会成立,创办机关刊物《民报》,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并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结束
1912年3月 (1)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2)创建了中华民国;3)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4)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5)给中国先进分子以巨大的刺激和深刻的启发,使他们觉悟到必须另谋新的救国救民之路。局限性: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发表《敬告青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6年 杜亚泉在《东方杂志》上抨击新文化运动,拉开中西文化论战序幕
1917年初 (1)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极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8年 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
1919年 (1)《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5月4日,“五四运动”(北京天安门前)
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年6月 中共三大
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提出“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926年 北伐开始,推翻北洋军阀
1927年 (1)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2)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3)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制造“七•一五”政变。政变后,宁汉合流
(4)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创立革命根据地
1928年 井冈山会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
1928年6月 南京国民政府宣布改定新约
1928年12月29日 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统一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2年 2月东北全境沦陷,日本扶植前清逊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1934年10月 红军被迫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6年10月 红一、红二、红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立即召开救国会议,史称“西安事变”中共确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7年9月 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8月13日 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开始
1937年9月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沦陷。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 李宗仁指挥军队开展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
1938年10月 武汉会战后,日军占领武汉,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复
1946年6月 国名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
1948年9月12日 林彪、罗荣桓辽沈战役,东北全境解放
1948年11月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淮海战役,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1949年4月23日 南京解放,宣告国名党统治的结束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制订了《共同纲领》,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体)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㈤ 历史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说的新纪元、潮流指的是

新纪元指十月革命的胜利,潮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也指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

㈥ 李大钊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表了《庶民的胜利》

在俄罗斯十月革命胜利的背景下。

㈦ 李大钊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李大钊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那时,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
李大钊
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党的委托,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①推动新文化运动②宣传马克思主义③创建共产党早期组织④领导五四运动

㈧ 李大钊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的发表说明当时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出现了

新文化运动 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新思想 一九一八年年底,为庆祝协约国战胜,李大钊发表了著名演说《庶民的胜利》。在演说中,李大钊指出,“大……主义”就是专制的隐语,就是仗着自己的强力蹂躏他人欺压他人的主义。有了这种主义,人类社会就不安宁了。大家为抵抗这种强暴势力的横行,乃靠着互助的精神,提倡一种团结协作的道理。这等道理,表现在政治上,叫做民主主义,民主主义战胜,就是庶民的胜利。”
在这里,我们不由佩服李大钊作为一个政治家所具有的深邃的、能够穿透历史迷雾的眼光。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专制的本质:“仗着自己的强力蹂躏他人欺压他人”。在刚刚一审的邓玉娇案中,这种特征表现的是多么充分。在杭州飙车案中,在云南躲猫猫案中,在贵州瓮安案中,乃至过去的孙志刚等案中,都有着类似的“仗着自己的强力蹂躏他人欺压他人”的情形。而每一次的呼吁、抗争,换来的都是相同或者相似的结局。人们禁不住要问,李大钊在近百年前发出的“庶民的胜利”的欢呼,何时才能降临这块古老的国度。
胜利绝不会凭空而来,李大钊从政治家的角度为大众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就是用民主来对抗专制,“乃靠着互助的精神,提倡一种团结协作的道理”。邓玉娇一案,证明了李大钊的观点,即“用民主来对抗专制”是战胜强权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在过去的十几天里,广大网民和媒体为了主持公义,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一个民意表达没有法制渠道的社会,能得到这样的效果实属不易,这是一次“庶民的胜利”,是网络和民意的胜利,尽管来迟了一点。虽然有人认为这样判决是一种妥协,是照顾到各方面利益的让步,不是完胜。但要知道,在中国这样一个专制制度延续了几千年,有着“刑不上大夫”、“官官相护”光荣传统的国度,能取得这样一种结果,已经是一大历史进步了。
李大钊充满深情地说:“第一,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有了母亲诞孕的劳苦痛楚,才能有儿子的生命。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这等艰难,是进化途中所必须经过的,不要恐怕,不要逃避的。第二,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一切有志于中国民主、文明的人士,都应当从这段话中吸取力量,充满信心,只要我们持续坚持地努力,民主、文明的曙光一定会照耀到这个古老的国家。而那些至今看到不世界大势、企图阻挡历史车轮的人,须知,民主、文明的历史潮流是不可抗拒的,跟不上历史前进的车轮,只能被甩进垃圾堆。

阅读全文

与庶民的胜利指什么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