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浅谈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整合

浅谈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整合

发布时间:2021-03-02 06:05:40

『壹』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何实现计算机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呢?

1.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创设情境,展开丰富的猜想和联想。

3.生动、具体的再现时代背景

4.设置动态教学,让学生主动的探索突破难点

5.利用网络,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

主题词:现代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新的活力,我们很多老师利用现代化技术,上出许多精彩的课。

正文: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对教育产生着影响。语文教师应当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里是一个“揉合”的含义,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准确理解信息技术内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最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那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呢?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形式的整合

即将信息技术无缝的融合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已成为现实,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提供了机会,给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代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就是一个是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另一个是"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指导思想,采取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个教师面对着全班不同智力、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学生,按照同一进度、同一方法进行教学,即使教师希望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适应其能力的个别教育,他也是很困难实现的,由于处在不利的学习环境中,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采取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使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真正实现个别化的教学。如果学习中遇到了问题,可以通过协作学习,通过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与学生,甚至与认知工具之间的交互得到解决。

当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教育领域同样面临挑战。信息技术对语文教育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辅助教学的问题,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加快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一是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由于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功能,在教学方面,完全可以提供一个便于学生学习的理想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教师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资源,学生能够随时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共享非常广泛丰富的各种资源,而且能够彼此协作、进行适应个别化的学习,同时进行网上交流。通过电子邮件或视频、音频、文字的会议系统,教师可快捷地与学生通信、交流。所以现代媒体对于教师解决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模式的整合

即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设计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在更高的层次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备课时,就要考虑怎样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教学计划中,考虑怎样指导学生参与学习,还要考虑怎样把丰富的教学经验、最佳的教学策略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在原有的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去探索。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相比,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方面,更具特殊意义。音频、动画、录像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过去的历史在小小屏幕中再现,突破了课堂狭小天地,大大加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键盘、鼠标的触击更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参与历史的感受。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多媒体技术是中学语文教学最佳的教学手段。例如:《边城》一课中,学生对湘西是怎样的风情,边城所展现的那种湘西小城的美究竟是怎样的模样,他们是不清楚的。教学中适时地播放根据《边城》改编的片段,通过这样一种情境的再现,他们仿佛置身于湘西小城风光当中,自然对小说描绘的情境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学生不仅记住了课文内容,理解了文字的作用。他们对于湘西小城的样子,对于翠翠和傩送是怎样的样貌,他们都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应用上去。如:《天净沙 秋思》一课中,在音乐声中让学生闭上眼睛尽情想象,把脑海中听到音乐想到夕阳西下的画面画出来,并且请学生自由发言听到这个音乐,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个什么画面。这对激发学生的想象,给了他们一个很大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去发挥他们认为的夕阳西下的场面是什么样的。经过这样的激发,学生脑海中夕阳西下就不是课文上面仅仅有的那个图画,可以有很多的场景。这样的话,对他的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觉都得到了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是无穷无尽的,学生的思维已经在多媒体的过程中得到了突出体现。因此,视、听、触多感觉结合的多媒体技术势必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手段。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方法的整合

即通过计算机的强大功能让学生的学习具有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

1.生动、具体的再现时代背景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学生面临的大多是文字。作为一种抽象的存在,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肯定有一个接受程度上的难度。多媒体最大的作用就是将这些情境再现,能够创设更好的情境,便于学生去理解和把握文字内容。

比如我们学习一些小说,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小说,对它的时代背景却不太清楚。《药》那个年代是怎样的学生可能不太清楚,如果这个时候能放一段影片,把他们那个时代的情景再现,学生可能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的人物一下就领悟了。

2.设置动态教学,让学生主动的探索突破难点

初中学生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一些问题由于客观的局限性只能言传却不能直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难点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让他们更深入、更快捷地去掌握它。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中,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及路线,对于我们理解课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生对于这个故事情节、络线图并不熟悉,而计算机的出现却能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设计动画将静态的想象变为动态的形象、直观,我们可以利用动画制作软件FLASH、GIFANIMATOR、AUTHORWARE、3DMAX等设计出林黛玉的行走路线,将人们想象的东西变为实际的、模拟操作的东西,即将静态的想象变为动态的观察。在走的过程中,把人物关系基本上理清楚了,林黛玉的心态基本上理清楚了,难点也就突破了。从而变抽象为直观,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巩固了知识,取得动感、美感、直观、易学的效果。这是一般的教学媒体效果和计算机的效果无法相比的。

另外,信息技术的引入也让教师在互动教学中向学生学习。教学深化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就是数字化学习的目标,教师通过改革又有了新的认识:师生之间不是老师倒学生装的关系,而是老师的“大桶”与50个“小桶”连在一起形成的连通器。老师通过教学设计把知识之水送过去,激发学生去思、去想;学生又通过主动的探索与教师的知识交融。所以信息技术带给这个平台一种互动开放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尽情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给老师创设了无限研究的空间。

3.利用网络,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校园网络的推广,使得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发展的前景,而且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有它很大的优势。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应了解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具有信息资源开放性、跨越时空限制、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传播媒介可多向交流等特点,就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交流性,学习者对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等,这些都要在教学中进行选择和运用。比如:我们在校园网或教师的个人主页上,延续课堂教学的内容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答案”。许多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围绕选题,或个人或结合成学习小组,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自己的成果,写成小论文在网上发布。这样学生的学变得更为主动。他们在交流研讨中,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所以,网络环境下开放的教学设计,学生学习环境的设计较灵活,能够支持和帮助学习者达到他们的学习目标。

总之,教师和计算机在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时都显示了他们的实力,两者既不能互相完全代替,也不能互相排斥,而是应用一种新的方法把他们结合起来,减少各自的不足,使两者的优势变得更加有效。

『贰』 如何看待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渗透,希望能给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语文学科;其他学科;整合渗透
一、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渗透的背景
叶圣陶先生曾经就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把语文课程定性为基础工具,认为语文是学习其他一切学科的工具,这个论断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只有学会熟练地使用语言,才能进行阅读与表达,这是其他学科学习所必备的条件。2013年贵阳市中考开始在综合性考试中设置“学科渗透”题型,设置“学科渗透”内容的目的是为了遵循“大语文”“注重语文实践”“语文的学以致用”“彰显语文工具性”等理念。简言之,就是运用语文能力来帮助解决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
二、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语文课标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新课标进一步突出素质教育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学科不仅限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便他们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做好准备。它还有向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的的德育价值,具有向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发展学生智力的智育价值,具有向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的教育和审美教育等等,要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德、智、美等方面的价值,也只有在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完成。
三、通过学科整合培养学生能力
1.整合其他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不仅与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内容相融合,也与历史、地理、政治等社会内容相通,实现对学生课外阅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邓稼先》引导学生阅读“两弹”的物理学相关内容和我国研发“两弹”的历史背景。在教学《看云识天气》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和查阅我国传统谚语知识。在教学《春望》《石壕吏》《公输》等课文时,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的介绍。
2.整合其他学科,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的整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音乐、视频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四、贵阳市中考中学科渗透与学生能力考查典型题例及分析
一般立意新颖,思维角度多元化,答案灵活,呈开放性特点。综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主要是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知识和能力的渗透。考查的题型多种多样,有选择题、填空题、图表题、概述归类题等;主要借助多学科知识的应用来提升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理解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1.语言的表述
正确规范严谨与错误残缺随意(基本概念表达不准确,个人观点表达不清,答非所问,不严谨等而造成的答题失误往往屡见不鲜),重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完整性和语言的组织能力。要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表述要具有严密的科学性。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逻辑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发展最重要的是智力的发展,智力发展根本上是思维的发展。要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批判性、独立性与深刻性。语言的逻辑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语言本身要准确、精练;二是语言条理清晰,前后一致,层次清楚。这就要求学生的表述要严谨周密,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3.筛选提取主要信息
善于筛选提取中心句、关键句和关键词。往往各学科中一些概念、定律总是需要用较长的语句、较长的篇幅才能正确无误地表达清楚、完整。学生要善于在较长的句子、较长的篇幅中提炼精华,总结规律,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中考中的学科渗透已经囊括了初中阶段各学科,考核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五、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语文教师通过学科渗透整合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自身的综合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
1.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学科整合的自觉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能为单纯学语文而教语文,各学科要有整体观念,把语文课本看成综合性课本,基础性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整合渗透其他知识,提高学科整合和渗透的自觉性。
2.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教学素质和水平。一是坚持在职进修,提高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二是要关注其他学科教材改革动向,为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提供“源头活水”。三是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上网查找资料,因为网络是一部真正的大网络全书。
3.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提倡跨学科听课和小综合教研。从其他学科获得语文教学法的启示。譬如数、理、化、生等学科的图文转换,公式与文字的转换以及数字与文字的转换,英语学科的完型填空,各学科所共有的演绎、归纳等,都能给语文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给语文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
六、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以学为主,教与学兼顾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核合策略开发,其目的在于引发最佳学习效果。要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就要做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兼顾,但要考虑以学习目标为焦点。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的建构更需要时间的保证,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少讲。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才符合课程整合的最初目的。
2.学科的整合要避免喧兵夺主
由于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普遍应用,语文课也早已打破了一本书一支粉笔闯天下的局面,尤其在跨学科的知识教学时,往往借助多媒体。如果稍一疏忽就可能适得其反。课程与课程的融合一定要服务于内容。如果偏离这一主旨,语文课就有可能变味。
3.注意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素养,能基本了解多方面的知识。对于课程的整合,语文教师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如果教师自己对所整合的知识一窍不通,那么要很好地完成整合任务就变得不太可能。
当然,教无定法。对于教材的处理,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丰富的知识,我们应有足够的重视。加强语文学科跨学科的学习,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整合,让学生增加知识,加深感悟,拓展能力,这应是每位语文教师所共同的追求。

『叁』 语文学科和历史学科的不同(从学业评价角度看)

历史重客观,事实是一定且唯一的;但文学中主观成分占决定地位,且历史只有史实上的正误之分,而文学往往受意识形态影响,很容易成为政治的附庸。

『肆』 如何看待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的整合

时,我从网络上下载了桂林的真实山和水的视频给同学们播放,在柔
美的音乐中,配合抑扬顿挫的朗诵,与文章内容和情景相对应的图片
逐一展现在屏幕上,营造出了散文的意境,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
围中,同学们深受感染,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1

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赏词析句能力,
首先教师要优选范
例,也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年龄要求,在课文中挖掘有利于达到
训练目标的词句。范例选准了,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句,适时施
于电教,创造一种最佳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使学生理解作者用词语表达内容的匠心所在。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
赏析词句的训练在学生心中得到凸现,情感得到了升华。例如在讲授
《春》时,我精心选择了最能体现季节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场景大屏
幕出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
生加以想象和体会,学生体悟了句子蕴涵的丰富情感,使学生与作者
在情感体验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

2
、对于一些议论文、说明文,可以将文中难以理解的部分,用浅
显的比喻或幽默的类比,配以三级论的方法加以解说,以克服学习和
理解上的障碍。如在阅读说明文时,为了让同学们对说明的对象有一
个清晰、感性的认识,呈现有关的图片或效果图,会很有效。如教授
《赵州桥》时若能使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则能使学生清晰
的认识拱桥的外形构造,理清说明顺序,增强感性认识,取得良好的
教学效果。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单位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受着各方面条
件的限制,教师一面讲课,一面板书,很难最大容量地把要讲的知识
在四十五分钟内充分表现出来。只有一块黑板,而黑板的容量是有限

的。如果教师只顾去讲,不去板书,对初中生,特别是初中低年级的
学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广取博览,博采众长的过程,在这一
过程中,学生通过大容量的接触知识,经过自己的分析取舍,最后形
成语文知识的积淀。因此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好语文,打好语文基础,
要建立在广取博览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把互联网接入课堂,
可以打破上课时间的限制,穿越时间的隧道,把远古的神话拉进课堂
欣赏;可以打破空间的局限,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尽览世界奇丽风
光;可以同陶渊明一起“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也可以同李白
一道去感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种大量
占有教学资源的优势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实现的,而借助于
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从而加大课堂教学的容
量,提高
45
分钟利用效率,让学生在
45
分钟内获得最大量的知识。
应用现代技术,充实课堂内涵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

四、合理调配呈现时机,发挥最佳教学效果

现代技术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可以加深学生对情境的
情感体验,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充实语文课堂的内涵。应用现
代技术,首先要最佳的呈现教学内容。其次要最佳体现语文教学的特
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发现课文中
的语言美、形象美、人文美,让学生获取审美知识,陶冶爱美情趣,
而不是摆花架子作秀。最后要把握最佳的呈现时机。现代技术的使用
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选择一个最佳的呈现时机很重要。一般在导入
新课时,可以配合导入语使用;在突出重难点,品味语言,渲染意境,
揭示主旨时适当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可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
习内容。切忌让学生当成看电影,做游戏,心早已跑到教学外面的世
界。

『伍』 浅谈如何对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整合

当前,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同时它也带来了教育内容、教学组织新式及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变化。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它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开辟出一些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势必会带来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新的变化。本文针对网络语文教学实验中出现的若干问题从教学环境、课件设计、情感教育、教师职能转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设计了相关的实行方案。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整合,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世界性口号。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缺乏活力。教出来的学生就好比算盘珠子,拨一拨,动一动,原本聪灵的个性必被扼杀。这样的学生怎能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怎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教学中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小学语文《鲸》的教学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补充,并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自己上网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仅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对鲸的一些其它知识了解了很多。众多教育者提出: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必将会给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带来很大的帮助。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谈到斯坦福和硅谷的成功时,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这一要求的提出奠定了信息技术的学科运用价值。
1、聆听音乐,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每堂课一上课,学生的思想都会由下课时地松弛变为上课时的紧张,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为此,我们在上课前播放一段韵律优美的轻音乐。优美的乐曲调节了课堂里的气氛,改变了教室里紧张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听音乐放松了神情,活跃了思绪,创新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得以正常发挥。
2、展示图片,营造民主的学习环境。不同的图片会给不同的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不同的情绪变化,而不同的情绪变化正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学投影片的视觉效果,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不同投影片,放手让学生自由观察,民主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营造一个民主的学习环境。
3、播放动画,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动画片是小学生的喜好。让学生对动画片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学生更是一个比一个发言积极。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利用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配备的动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各抒己见,必将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信息技术和学科有效课程整合的网络信息领域,教师在设计和表现课堂时,要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精心安排、设置情景、充分考虑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运用声像媒体使文字型、抽象型的内容生动地、具体地、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这种教学将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展示不同的学习内容,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向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人无完人,书亦无完书。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出现一些离生活现实、离这个时代比较远的信息,而利用网络教学就能弥补此中不足。例如苏教版的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石头书》这一课,“化石”、“煤炭”的形成,以及地壳的运动,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有趣、复杂的化石、煤炭形成过程、复杂的地壳运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就小学语文而言,由于其涉及的内容涵盖面广、包容量大,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思维上能够不固于原有的定势,善于变换角度地灵活地去思考,能深刻的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录音播放。《月光曲》这课内容源自于一首优美的钢琴曲。为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在上课前可以先借助录音机把钢琴曲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从中听出了什么?听后你有什么想法?你对这首钢琴曲的哪个地方感受最深?为什么?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还不甚了解,自己的头脑中没有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因而他们在回答时就不会受局限,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从而促使自己的创新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录像再现。如教《黄继光》一课的重点段落,学生提问:“在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突然站起来?’”“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又站起来了?’”此时,学生心理发展出现了愤悱,我播放录像《黄继光》中部队攻占597·9高地的部分场面。那机枪声、大炮声、手榴弹的爆炸声连成一片,学生仿佛置身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黄继光奋不顾身地靠近敌人的火力点,最后用自已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等情景历历在目。在这一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学生排除了思维障碍,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这时,教师再让学生答题,他们一改过去照本宣科的现象,而是用自已的创造性语言回答得有声有色。
3、网络下载。《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什么是雷达,雷达的作用是什么,它是怎样工作的,小学生很难有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很难得到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打开计算机,进入相关的网站,找到这些内容下载下来,一看便明。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正是利用了信息资源、现代化手段来跨越时空的界限。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空间的整合,改变不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必须把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网络环境来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如在二年级下期语文教材中有《月食》一文,平时老师按常规教学,学生总是难以理解,似懂非懂,效果不佳。后来调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再现月食这一天文现象,学生通过看微缩的太阳系运动,便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真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又如在《特殊的葬礼》教学中,设计者就提供了三个可发散延伸的空间,一是为什么这次葬礼是特殊的。通过链接相关网站,学生们了解了为什么总统要为这条瀑布举行葬礼。二是关于现在我们周围的环境,特别是水源的污染,能够引起学生对生态平衡的警醒与深思;三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为学生提供比较鉴别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文学评价能力,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熏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已不再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是在更新知识和利用新知识的过程中体现的创新意识,表现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能够做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采取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方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1、实物演示。写入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中的许多物体,孩子们都没有亲眼见过。究竟这个物体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像书中所写的,孩子们一概不知,如琥珀。这很不利于孩子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这个物体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是能见到的,为此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准备几块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琥珀,上课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分别演示给学生看。由于是实物,他们看的兴趣就会很浓,看的时候就会很认真很细心;他们就会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提出许多自己认为还不明白的问题,然后通过询问查找讨论,搞懂了,弄清了,自己的创新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加强。
2、摹拟试验。许多事情,如果不通过自己的亲身试验,其中道理永远都不会明白。例如《画杨桃》,同是一个杨桃,它能被画成不同的形状。其原因是每个学生所坐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杨桃的形状就不一样。老师在上这一课时,单凭讲学生是不会轻易理解的。我们不妨换一种方法,把一个杨桃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现在屏幕上,让学生试着自己也去画一画,然后再变换位置看。这样一画一换,虽然学生仅仅是动动手动动腿,但他们在动的过程中已经是锻炼了自己的一种创新能力。
3、虚拟假设。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的主人公结局都是极具有悬念性的。如果能对这些主人公后面的故事进行一番虚拟假设,势必会对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一定的帮助。如《凡卡》《穷人》《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他们后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我们可以把这些文章的图片通过剪辑整理合并在一个地方,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把它后面的故事虚构成一段文字讲给同学们听。此举一方面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次综合考验。
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是学习工具。我国政府认为:“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应特别重视的问题。”这一论断也证明了,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目标,是建立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与学的改革基础之上。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方式。“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这种“整合”教学方式的研究和实施将会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创造性的发挥、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基础,使小学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去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者们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必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定会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陆』 学科整合的意义

⑴广义课程整合
从广义上讲,课程整合是指将两种、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到课程整体中内去,改变课程内容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 广义课程整合:针对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课程整合涉及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各个方面,从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 此课程整合,由于动静比较大,学科教师和教研部门不能完成。应当由省市级以上的教育机构来负责组织、实施和推广。
⑵狭义课程整合
从狭义上讲,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学科、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 狭义课程整合: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这种要求并非面向知识,而是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 此课程整合,可以由区县以上的教育机构来负责支持和积极推动,由教研部门和学科教师努力实施来完成。

『柒』 初中历史学科如何进行教材的整合和取舍

初中历史当然要以近代史和现代史为主,古代史是高考重点,单纯的中考升学考试,应果断放弃古代史部分。近现代史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复习,中考答题均是重中之重。

『捌』 怎样做好语文教学与历史教学的结合

自古以来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然而在目前的中学历史和语文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历史教学和语文教学被人为地隔开来,甚至许多历史教师否认语文教学对历史教学的辅助作用,许多语文教师亦是如此,从而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事实上,这两门学科在内容、教学和教法上都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只有将二者完美的结合,才能提高学生文科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本学期由于工作的需要,学校安排我担任初三历史科的教学,由于我以前是教语文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就会不自觉地将语文教学“引进”到历史课堂中。如在讲到“日不落帝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有一句话是英国议会因克莱武(一个强盗头目)“对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对他予以表彰,我问学生两个引号在此处的作用,大家都回答是表引用。实际上,第一个是表特定称谓,第二个是表否定讽刺,可见学生对引号的作用没有掌握。于是我就顺便给他们讲了引号在句中的几种作用。又如在讲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的艺术风格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他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的故事梗概。,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去体会莎翁作品深刻的悲剧艺术。在我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室里一改往日的嘈杂,变得鸦雀无声,学生们都被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没有一个不认真听讲,我的这种做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结果令我更加坚信,历史教学与语文教学应该完美结合。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把历史与语文教学完美结合呢?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师和语文教师在教学和教法上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一、中学语文的许多课文与历史有着重大的关系,甚至有的中学语文课文如不借助历史知识的帮助,学生是无法弄清楚的
中学语文课中,鲁迅的文章学生是最难理解的,倒不是他的文字生涩,而是他的许多语言,甚至有的文章通篇都是隐喻,如果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只凭语文教师在文学上的说明,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如《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是鲁迅在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针对一些人(主要指陈西滢)污蔑群众而作的;又如《为了忘却的纪念》是作者纪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受国民党文化专制迫害致死的五位青年作家而作的。可以讲,鲁迅的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要理解这些文章,必须理解当时的历史。
二、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中,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2011版《新课标》强调“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将一些语文教学放运用到历史课中,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历史、探索历史发展规律,提纲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历史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来分层次、归纳大意,真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可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述,或议论,或抒情,再现历史的过去,形象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讲述历史原因,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文物,则采用议论文、说明文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性强。甚至在练习、考试中,也可采用作文的方法,让学生写历史小论文。比如,在教完中国古代史后,可要求学生写小论文“论述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开国之初经济发展原因及其启示”,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在历史教学中适当的穿插一些语文课本(或文学作品)的精彩片段,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历史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可以从语文课文中得到加强,历史教师在讲授历史时,要恰当地用学生已学过的相关语文课文来启发学生。比如:讲到秦统一全国,可引用苏洵《六国论》中片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讲到秦暴政亡国的历史,可引用贾谊《过秦论》中片段:“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国,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笑,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学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成就,讲到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可饮用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讲授近代外国资本在中国的剥削,可引用夏先生的《包身工》;讲授资产阶级的腐朽堕落,可引用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讲授普法战争对法国的影响时,可引用都德的《最后一课》。
总之,自古“文史不分家”,文以载史,史以文传,在教学实践中文史紧密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与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提高写作水平。所以,中学历史与语文教学一定要结合起来,才能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与考试形势的变化要求。从根本上讲,这是历史与文学之间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所决定的,是时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所致。

『玖』 学科整合视野下的语文教材分析的心得体会

她说:爱你就不觉得苦。但是我心痛啊,是真的心痛,好象整个人都要专被撕裂属一样的痛。我的出身我不能选择,但是她为什么要选择我,选择这样沉重的担子。
结果她家里是不同意的。她妈妈还问她与我同居是不是我使了什么卑鄙的手段。我不能不说,她父母也真是一番苦心,表面上不拆散我们,实际上却不断鼓励她出国留学。她还高高兴兴地跟我说:咱们一起申请吧,我们到国外去念书。我笑了,说好啊。我没告诉她,我弟弟高考失利了,要复读一年,我妹妹正上高三。我找了更多的工作,说服她各自搬回宿舍住,故意一天天地疏远她,又不让她觉察。因为她的个性就是那么明朗活泼的,也有点粗心,根本不知道我其实已经有了分手的念头。
我强迫她背单词,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学英语,她说我觉得你好象对我没那么好了,我说没有,让你好好学习才是对你好,你不是要出去留学吗?一直等到她考完GRE,我帮她发简历,发资料,写申请,忙得比她自己还上心。她开始越来越犹豫,问你呢?你怎么办,我说我容易,我当过枪手替考都考得不错,你怕什么。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不看她,因为我的眼睛会泄露真相。

阅读全文

与浅谈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整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