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庆自然博物馆和重庆博物馆是一个地方吗
一、曾经是一个单位的两块牌子,但从来都不全是一个地方;后来分成独立的两个单位,完全位于两个地方。
重庆博物馆是重庆市博物馆的简称,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因西南大区撤销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地址在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72号。2000年为承担三峡文物保护工程的大量珍贵文物抢救、展示和研究工作,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设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馆选址在渝中区人民路236号,于2005年6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2.1万平方米,年均接待观众270万人次。即现在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加挂了“重庆市博物馆”的牌子,与重庆博物馆是一个单位。
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前身为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1930年在重庆市北碚区建立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和1943年组建的中国西部博物馆,1951年被合并为“西南人民科学馆”,1953年并入西南博物院,更名为西南博物院自然博物馆,在重庆市北碚区文星塆42号和渝中区枇杷山正街72号分别设立北碚陈列馆和自然部,馆分两地办公格局自此形成。1981年在重庆市博物馆增挂四川省重庆自然博物馆牌子。1991年四川省重庆自然博物馆独立建制,1997年更名为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区文星塆42号的北碚陈列馆更名为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主体为自然陈列展楼和展厅、部分研究机构和动物藏品库房,展厅一直对外开放,自2008年起又免费为全社会开放;渝中区枇杷山正街的自然部地址更换为74号,主要为馆领导班子、办公室和部分研究机构、植物藏品库房。因为地皮紧张,枇杷山的自然部一直无正式展厅,凡是指重庆自然博物馆展厅和展览、参观的,几乎全部在重庆市北碚区文星塆42号地址。新馆坐落于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麓金华路398号,经过10年建设,这座占地216亩,建筑面积30,842平方米,展示面积16,252平方米的全国7所综合性自然博物馆之一、中国第二大自然博物馆,于2015年11月9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新馆开馆第一周迎接观众9.5万人,第一个月迎接观众31.3万人。至2015年12月31日,共接待观众49万人次。开放日每天的观众量平均超过1万人(星期一闭馆检修除外),特别是周末平均客流量在1.5~2.5万人/天,最多的一天观众量为3.5万人,几乎是井喷式的爆满。至2016年11月8日,开放的第一年接待观众量约310万人次。位于渝中区枇杷山正街的自然部的科室,在新馆免费开放后,也紧接着逐步搬迁至新馆办公,至2017年植物藏品库房搬迁至新馆完成时止,结束了馆分两地办公的格局。但因为历史原因,馆职工部分仍然在渝中区等地居住,每天乘车或开车到北碚区新馆上班。现北碚区文星塆42号,原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老馆——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5月18日起,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对外免费开放。
二、重庆博物馆是历史类博物馆,其展厅展览地一直在重庆市渝中区;重庆自然博物馆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其展厅展览地一直在重庆市北碚区。它们现在同属重庆市文旅委的两个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虽然展厅一直分属两个相隔40余公里的不同城区在对外开放,但部分办公、科研、藏品机构曾经在一个院内,所以一直都保持着兄弟情谊、友好互助关系。
⑵ 北碚自然博物馆半日作文600字
双休日,爸爸带我去参观博物馆。
博物馆大门两边各有四座仿古代辟邪用的是版狮子。博物馆分四层。权第一层是中国古代青铜馆和中国古代雕塑馆。第二层是中国古代陶瓷馆。第三层是中国历史玺印馆,中国历代绘画馆和中国历代书法馆。第四层是中国玉器馆。第四层是中国玉器馆和中国清明家具。
我特地看了中国古代陶瓷馆。它给我们展现了烧制陶瓷的过程,烧制一件陶瓷制品要经过采矿.粉碎.制坯.烧制等无数道程序的劳动才能完成。
参观结束,当我走出博物馆时,再回头仰望那高大的建筑物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的历史是一段伟大而不平凡的历史,中国的明天更是一个辉煌而灿烂的明天。
⑶ 重庆北碚自然博物馆标本是真的吗
朝天门 ◆ 原为城门,现仅余城基墙垣,辟有宏伟的朝天门广场,附近是朝天门客运码头,可俯看到壮观的“夹马水”风景。 位置:重庆市渝中区。401、102等路公交可达。 解放碑 ◆是 重庆的标志性建筑物,通过一段旋梯可达27.5米高的碑顶。此处是重庆最繁华的地区。 位置:渝中区民族路。401、103路公交可达。 人民大礼堂 由大礼堂和东、南、北楼四部分组成,是重庆市独具特色的标志建筑物之一,金碧辉煌。 位置: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学田湾。 门票:3元。 枇杷山公园 ◆ 海拔345米,为重庆老城区最高点,登临其最高点红星亭,是观山城夜景的好去处。还有有阜园、紫薇园、盆景园、迎翠廊等游览活动区。 位置: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二路。 401 、109路公交可达。 门票:10元。开放时间8:00~22:00。 重庆市博物馆 原为西南博物院,馆藏文物十万余件,资料5万多件。 位置: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72号。 门票:5元。电话:63509711 重庆自然博物馆 中国综合性自然历史博物馆,前身是中国西部科学院。馆藏标本近7万件,模式标本和其他珍稀标本100余件。 位置: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74号。 门票:10元 。电话:63505929。 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 是国内唯一的中医药专业性博物馆,设有九大馆,藏有上万件医药文物及数千册古医书籍。 位置: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101号。 门票:5元。电话:63503140。 中国三峡博物馆 ◆ 展厅面积为2.3万平方米.全馆荟萃了各类文物17万余件,有四个主要展厅及360度环幕电影和特色展厅。 位置: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0号。乘各路公交车在大礼堂下车即可。 门票:40元。电话:63869862。 鹅岭公园 位于重庆半岛最高处,园中有绳桥、虎台、江山一览台、盆景园、瞰胜楼(两江亭)等景点。瞰胜楼高耸九重,登楼远眺,两江风光绝美。 位置: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 门票:公园免票,瞰胜楼5元。 小贴士:重庆夜景: 自古雅号“字水宵灯”,极为美丽。枇杷山公园红星亭、鹅岭公园瞰胜楼、南山“一棵树”等处是看夜景的最佳位置。 珊瑚公园 由新世纪广场、桥亭玉立、花溪流香、卵石寄情、文化广场、透空水帘、巨龙腾飞等景区组成的园林绿化景观。 位置:重庆市渝中区滨江南路380号。 桂园 原是张治中的公馆。占地700平方米。是毛泽东进行谈判和签订“双十协定”的地方。陈列重庆谈判期间的照片等资料。 位置: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 门票:5元。 曾家岩50号 ◆ 1938 年成为中共南方局在重庆的一个主要办公地点,又称“周公馆”。 位置: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401、103等路公交可达。 门票:4元。电话:63862323。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 坚持反日独立运动的外国流亡政府。馆舍占地1700平方米,实物468件,资料150件。AA景点。 位置: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莲花池38号。乘401路、405路等多路公共汽车,在七星岗站下即到。 门票:20元。电话:63820752。 《新华日报》旧址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岩精神”发祥地之一,门前匾额由于佑任题写。 位置:重庆渝中区化龙桥虎头岩。 罗汉寺 ◆ 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始建于北宋,因罗汉洞而建。寺内长20多米的古佛岩存有宋代摩崖石刻佛像400余尊。寺内藏经楼收存的大藏经、梵文和藏文经典等,多为唐、明两代瑰宝。 位置:重庆市渝中区民族路。 天主教若瑟堂 占地1700平方米,正中经堂可容纳1000余人。堂内有彩塑精美油画像,陈设典雅华丽。若瑟堂每个主日安排三台弥撒。 位置:重庆市渝中区民生路。 重庆宋庆龄旧居陈列馆 为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的寓所和“保卫中国大同盟”中央委员会旧址。由主楼、后楼、防空洞等构成,共展出实物和历史照片110件,为AA级旅游景点。 位置: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新村5号。 门票:5元。电话:63859980。 红岩村革命纪念馆 ◆ 原为刘家花园,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大楼,重庆谈判时毛泽东在此居住,现辟为纪念馆。馆内先后修建了樱花园、桃花园和盆景园。 位置:重庆市沙坪坝区化龙桥红岩村13号。104、215等路公交可达。 门票:10元。开放时间:8:30~17:00。 林园 曾是林森的官邸,后蒋介石迁入。园内有中正楼、美龄楼、马歇尔公馆、林森公馆四栋楼。林园风光极美,树多、路多、梯多,有林森之墓。 位置: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双河街。240、212路公交可达。 磁器口古镇 ◆ 始兴于宋,清末时达极盛,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抗日战争时文化名人荟萃。镇上有马鞍山踞中,山上有川东名刹宝轮寺。镇上建筑极具川东民居特色,石板路与沿街民居相依和谐。 位置: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镇。 北斗提示: 磁器口古镇上的“清韵茶轩”有自己的民族乐队。“龙隐茶楼”每月6、16、26日下午有川剧表演。 歌乐山烈士陵园 ◆ 原系国民党“军统局”总部,后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建有戴笠、梅乐斯住宅和渣滓洞、白公馆等20余所大小监狱。建国后辟为陵园,建有歌乐山烈士墓、烈士纪念碑和展览馆。 位置:重庆市沙坪坝区。 210 路公交可直达。 门票:联票30元。 渣滓洞 原是小煤窑,监狱分为内外两院。内院有个放风场,有男牢16间,女牢2间。院墙上多标语。 白公馆 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曾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后改为关押“案情严重”的政治犯。 重庆海洋公园 ◆ 多功能海洋景观公园,海滨娱乐为特色,有海滨风情园、而模拟海滩、人造波浪、漂流河等项目。 位置:重庆市江北区欧式一条街
⑷ 游北碚自然博物馆的作文
双休日抄,爸爸带我去参观博物馆。
博物馆大门两边各有四座仿古代辟邪用的是狮子。博物馆分四层。第一层是中国古代青铜馆和中国古代雕塑馆。第二层是中国古代陶瓷馆。第三层是中国历史玺印馆,中国历代绘画馆和中国历代书法馆。第四层是中国玉器馆。第四层是中国玉器馆和中国清明家具。
我特地看了中国古代陶瓷馆。它给我们展现了烧制陶瓷的过程,烧制一件陶瓷制品要经过采矿.粉碎.制坯.烧制等无数道程序的劳动才能完成。
参观结束,当我走出博物馆时,再回头仰望那高大的建筑物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的历史是一段伟大而不平凡的历史,中国的明天更是一个辉煌而灿烂的明天。
⑸ 西南大学到北碚历史博物馆怎么走
公交线路:地铁抄1号线袭 → 504空 → 511路,全程约43.7公里
1、从西南大学步行约220米,到达歇台子站
2、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5站, 到达沙坪坝站
3、步行约290米,到达陈家湾站
4、乘坐504空,经过1站, 到达北碚站(也可乘坐535)
5、步行约110米,到达北碚站
6、乘坐511路,经过2站, 到达文星湾站(也可乘坐520、518、510)
7、步行约290米,到达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
⑹ 北碚为什么是重庆的城市后花园
根据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数据,截至11月13日,北碚区空气质量达到II级以上,可以评定为优良的天数达到了300天,提前完成了当年的规划目标。
北碚,未来还将会继续扮演着自己城市后花园的角色,同时,其经济实力也必定还会获得提升和飞跃。
⑺ 如何从重庆北碚到重庆自然博物馆
大巴502到上清寺下 然后坐车到人民广场 大礼堂
⑻ 中央地质调查所抗战内迁北碚史实
欧阳辉 侯江 张锋
(重庆自然博物馆)
一、引言(历史契机)
抗战时期,中央地质调查所为避战乱,向西撤迁。1937年11月从南京撤退,12月到长沙,1938年7月从长沙内迁重庆,1938年秋到渝,并在滇、桂两省设办事处,1939年春在北碚建成办公楼,开始了战时相对稳定的科学工作,调查矿产、土壤、古生物,倾注全力于西南资源的研究,成为战时国内矿产资源调查研究中心。地质调查所能在纷乱的战时安定下来,直接得益于中国西部科学院。在此,“中国第一个名副其实的科研机构”继续研究工作,使地质学这门中国近代率先兴起、成就最大的自然科学的科研血脉得以传承,并与其他内迁北碚的科研单位一道,形成科学事业中心,共同构成战时内地科学之大观。
北碚位于重庆市北部,地处江北、巴县、璧山、合川4县(民国时期行政区划)交界,水陆通达,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地理条件优良。1937年7月,抗战发生,北碚划为迁建区,战区机关相继西迁,纷至沓来,遍及八镇。有学校、研究机关、工厂和其他机关,以学校和学术机关尤为众多。仅在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惠宇及其附近地区,就有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等多家单位。
1937年11月中旬,国民政府命令各机关迁移。地质调查所仓促奉令,全部动员,于16~18日3天内,将图书馆、陈列馆、各办公室、化学试验室及土壤室的重要物件,昼夜赶工装箱,于18日将202个已装箱件运赴南京下关。南京旋告紧急,代所长黄汲清组织地质调查所内迁武汉。长江航运吃紧,地质调查所紧急装箱的202箱重要书刊积压下关码头难以启运。黄汲清求助于当时兼任行政院秘书长的翁文灏,翁文灏找到民生轮船公司总经理、中国西部科学院院长卢作孚商洽,使其迅速装船,12月全部运抵长沙。1938年7月,武汉告急,地质调查所再次搬迁,先落脚在重庆市内,后因避免空袭,再度搬迁,最后落脚北碚,书刊、仪器暂时存放在中国西部科学院和其下属机构兼善中学内。
地质调查所的内迁是奉1937年国民政府各机关迁移命令行事,而黄汲清选择北碚,则完全出于卢作孚与其胞弟——北碚行政长官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区长卢子英的热情邀请。“回忆两年前各机关感先生及子英先生盛意,欣然迁来北碚,并蒙假惠宇房舍以办公,复借予地皮使建新屋。”1940年5月18日黄汲清致卢作孚的信函中谈及此事。
对于地质调查所,卢作孚早有所见识和佩服,并一直保持密切联系。1930年为筹建中国西部科学院而进行的华东、华北以及东北的组团考察活动中,在参观了地质调查所后他对丁文江说:“我们觉得南北走了一圈,难得看出极有成绩的事业,地质调查所总算有成绩了”。1931年1月2日中国西部科学院在兼善中学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就把中央研究院、静生生物调查所、中国科学社、地质调查所、美国芝加哥博物院、瑞典博物院等学术研究机关列为其联络事业。
鉴于多年的交往与支持,地质调查所迁入之后卢作孚对他所敬重的地质调查所倾力相助,借出西部科学院办公楼作地质调查所办公场所,同时又在西部科学院院内借予地皮新建办公大楼,1939年初速建办公楼,同年春建成。磨片车间在靠江边的一排平房内。图书馆则建在距北碚1km的鱼塘湾。建筑新图书馆,是为图书仪器安全起见,并因新建大厦(指办公楼)不敷应用,特于北碚近郊青岗坡地方建一新楼,下层为图书陈列及阅览室,上层为土壤研究室及古生物研究室,1939年开建,1940年建成。1938年成立的昆明办事处因滇越边界时局日紧,1940年10月起取消并入北碚总所,重要标本、图书、仪器和大部分工作人员迁碚,在天生桥租一小楼,为第三办公室,计房屋六大间,楼上为新生代研究室和宿舍,楼下为化学试验室。
关于迁址,在秦馨菱的回忆中是这样叙述的:“1938年又迁往重庆复兴观巷与四川省地质调查所合署办公。1939年春又从重庆城内迁往北碚在惠宇旁自建的新大楼内”。迁渝办公时间是8月18日,详细地址重庆小A子复兴观巷5号。
此时虽远不及北京时期、南京时期那种良好的、国内一流的办公环境,然而,从所设置的第一办公处(惠宇)、第二办公处(鱼塘湾)和第三办公处(天生桥)来看,在战时的状况下,还是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为科研工作的展开提供了硬件保障。
对于此次内迁,代所长尹赞勋在1941年12月14日地质调查所25周年纪念会上的工作近况报告中这样提到:“黄汲清先生受命于抗战之初,于艰苦之中,领导同人继续工作,迄无间断,又将大批图书标本仪器材料,一再迁运,而达后方较为安全之地带,厥功甚伟。”的确,因之地质调查所才得以在国难严重时期安身立命,不但老的机关还能维持,而且有不少新的机关相继成立,20年来地质界的心血得以保存,科研工作的延续性得以保持,并继续发挥其在地质科学上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调查科研合作 交往联系密切
1.卢作孚对地质调查所的帮助
中国西部科学院院长卢作孚对于抗战内迁北碚的地质调查所以及其他一些科研机构,给予了许多实际的帮助。除迁来之初的提供房舍安顿、提供地皮建房,到迁来后保证正常运转的具体事项,可从1940年黄汲清与卢作孚的往来信函中略见一斑。
1940年5月18日黄汲清就大明染织厂停供惠宇各机关电力一事向卢作孚致函,恳请卢作孚劝告大明厂主持人继续供电,设法维持惠宇各机关用电:
作孚先生大鉴:
在渝两次趋谒,未获晤面,至怅惘。
兹有一事欲为先生陈述者:爰北碚敝所办公室及惠宇各机关所用电力,一向由大明染织厂供给,至为便利。乃自本月一日起,该厂即实行停止供电,所持理由为奉命增加生产,电力不足,该厂并嘱惠宇各机关及敝所向北碚公共电厂接洽用电,以为补救之计。各机关闻讯之下,深同诧异,乃由工业试验所顾所长毓瑔及清向该厂交涉,请其继续供电。当与该厂主持人查、谢二君商讨良久,卒不得要领。清等以北碚各种建设事业或由先生所提倡,或为先生所主持,而大明染织厂之组织亦由先生担任董事长,故谨代表敝所及惠宇各机关呼吁于先生之前。
查惠宇各机关所需电力每月不过一百二十度,为量甚微,而需用则甚迫切。除夜间电灯外,西部科学院及中央工业实验所均需要电力以供化学分析之用,今若停止供电,其影响所及必甚重大。回忆两年前各机关感先生及子英先生盛意,欣然迁来北碚,并蒙假惠宇房舍以办公,复借予地皮使建新屋,时至今日惠宇一带已形成科学事业中心,外人且有北碚为中国战时科学中心之说。今者吾人所需之自来水既被大明厂停供于前,必需之少数电力又被停供于后,科学中心势必将瓦解。先生向来热心科学事业,自不忍此种现象之发生,况西部科学院为先生所手创,更不忍使其正常工作有停顿之虞。
至大明厂方面所持理由为电力不足,而按之实际则并不如是。查该厂内装安电灯不下数百,工人宿舍内电灯亦不下数十,均彻夜照耀,辉煌灿烂不关闭,若电力果感不足,何以不节省浪费。近闻该厂与江苏医学院定约,自本月份起供给该院制药用电每月二百余度,而以该厂员工赴该院免费诊病为交换条件,此益证该厂电力充裕,乃厚于江苏医学院而薄于惠宇各机关,其故殊不解也。至北碚公共电力厂电力甚微,供给北碚市面已感不敷,且近来北碚新兴事业甚多,如兼善公寓,如亚洲饭店等,均赖公共电力厂供电,是其供给市面用电已应接不暇,自无余力供给惠宇各机关,而惠宇各机关之用电除仰给予大明染织厂外,别无办法。
为此敬恳先生设法维持,劝告大明厂主持人继续供电,则公私感激无涯矣。专此。
敬颂
勋祺!
黄汲清 顿首
五月十八日
对于5月18日黄汲清信中所反映的事情,卢作孚及时作了调查并作建议找卢子英帮助。1940年5月27日卢作孚复黄汲清函:
汲清先生:
五月十八日惠书奉悉。“大明”奉令增加生产,收回厂外供电,以致无法再供惠宇用电,殊为遗憾。科学研究与增加生产极应同时并重,以应抗战需要。惠宇所需电力已另商北碚区署设法停一部分市场用电,挪以救济惠宇之各事业,请先生就近洽商子英帮助。至该厂内部用灯,亦应节省,已提起厂中注意。至与江苏医学院定约供电一节,据厂中负责人言,系该院少数用电设备供装厂中,而以优待职工诊病为答谢,对该院内部用灯并未供给,等语。特并复闻。
敬祝
健康!
弟 卢作孚
五月廿七日
黄汲清为开展科研工作,曾向时任交通部常务次长卢作孚函索资料,如川滇、滇缅两路路线图等,卢作孚皆及时安排搜集,尽力帮助查找,在交通部重庆的案卷表册中没有的,又电告昆明叙昆及滇缅两铁路工程局代为查找。
1940年2月23日,卢作孚致黄汲清函:
汲清先生:
顷接本部路政司吴绍曾君函称“昨经济部地质调查所金耀华君来司交下钧座介绍函一件,敬悉一是。地质调查所函索之资料,前已着手搜集,唯以需要者甚为广泛复杂,而本部在渝所有之案卷表册等项亦不完备,搜集颇感困难,是以迄未完竣,已将此情面告金君,俟搜齐后,当即送达”等语。特此函达,请烦察照。
并颂
时祺!
弟 卢作孚
二月廿三日
1940年10月3日,卢作孚致黄汲清函:
汲清仁兄惠鉴:
顷展九月二十二日手书,敬悉一是。瞩寄川滇、滇缅两路路线图一节,查该项路线图部中现无余存,经已电昆明叙昆及滇缅两铁路工程局径行检寄,希届时查收为荷。专复。
即颂
公绥!
弟 卢作孚 拜启
十月三日
2.地质调查所对西部科学院的支持
我国西部幅员广大,四川及其邻近地区,如云、贵、陕、甘、西康各省,在西部占有重要地位,而富含矿藏。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对于该区域的考察与研究,责任重大,且必须依赖先进的学术机关的指导与援助。
地质调查所对西部科学院多有支持。1930年夏在上海成立中国西部科学院筹备处,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人黄炎培、南京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中国科学社社长任鸿隽、科学家丁文江、秉志(农三)等都表示大力支持,为筹备中的西部科学院交换标本、介绍人才。地质调查所在西部科学院建立初期及以后亦进行过经济援助。西部科学院下属的地质研究所,从1932年成立开始就与地质调查所合作,接受其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援。
1930年入地质调查所的常隆庆1932年离所,任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任。
根据1950年4月22日的中国西部科学院、中国西部博物馆人员名册和同年北碚行政管理处制重庆市人民政府原政权人员简明登记表记载,时任西南地质调查所所长的黄汲清于1949年受聘为中国西部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3.调查科研合作与协作
地质调查所与中国西部科学院的合作,在内迁之前,多是由地质调查所主持、西部科学院派员参与,以四川及其周边省区为主的西部地区的地质、石油等自然状况和自然资源调查以及地质图的编制等科研活动。内迁之后,则由西部科学院发起,邀请地质调查所共同完成。
1931年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尚未成立之前,西部科学院即派员同北平地质调查所特派调查员,在四川西部及西康东部调查地质。1931年地质调查所到松潘等地调查地质的是谭锡畴、李春昱。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颇注意四川建设,曾几度派专员来川考察。1935年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又派人来川调查石油,西部科学院特派地质研究所主任常隆庆(兆麟)一同前往资中、自流井等处,作详细观察,每处至少须逗留一两个月。
在由地质调查所承担的中国本部地质图编制工作中,中国西部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参与其中。成立于1936年、由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兼任主任、黄汲清任副主任的中国地质图编纂委员会,计划在3年内完成怀宁南昌幅、上海杭县幅、长安洛阳幅、长沙万县幅、桂林湘潭幅、贵阳昆明幅和西宁酒泉幅等7幅1:100万地质图幅,并命名29幅以待将来编制。其中的长沙万县幅由田奇
1939年和1940年,西部科学院理化研究所接受地质调查所委托,进行四川各地的盐水化验。
1942年2月,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常隆庆等与中央地质调查所李善邦、秦馨菱等,再次探测攀枝花铁矿。后由常隆庆主笔完成《攀枝花磁铁矿探测调查》。
中国西部科学院在四川的早期地质调查研究成果,为后来该地区的地质科研工作打下基础。无疑,文章被引用可以证明其学术价值,地质调查所研究人员的论著中引用到了这些成果。例如,1933年4月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印行的常隆庆著,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丛刊,第一号《重庆南川间地质志》被地质调查所章鸿钊所著《中国中生代晚期以后地壳运动之动向与动期之检讨并震旦方向之新认识》一文引用,并被王钰著《关于半河系》参考。常隆庆1937年著《宁属七县(现西昌地区)地质矿产》(四川省建设厅出版的四川资源调查报告之一)被地质调查所李春昱的《四川运动及其在中国之分布》一文引用。1933年8月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印行的常隆庆、罗正远著,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丛刊,第一卷第二号《四川嘉陵江三峡地质志》被地质调查所王朝钧、关佐蜀、靳毓贵、李耀曾执笔的《北碚地质志》引用,并被李春昱《雅安期与江北期砾石层之生成》参考。
地质调查所内迁北碚以后,在西部科学院的协作下继续其科研工作,科研成果丰硕,出版事业不断。出版品有《地质汇报》、《地质专报》(甲、乙、丙三种)、《中国古生物志》(甲、乙、丙、丁四种)、《中国地质史》、《中国地质图》、《特刊——中国地层史》、《燃料研究专刊》、《制图汇刊》、《地球物理专刊》、《地震专报》、《土壤》(分〈土壤季刊›、〈土壤专报›、〈土壤特刊〉甲、乙两种)以及杂项等共12类19种,非常成系列。1941年只出版了1~3号的《地球物理专刊》,刊载《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区试用扭秤方法探测结果》(李善邦、秦馨菱)、《单极电力剖析》(翁文波)、《霓式地震仪原理计制造经过》(李善邦),记录了20世纪40年代物理探矿、地震记录方面的早期成果,为中国地球物理学开创了基业。
据《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所载,地质所在抗战其间已完成、发表科学论文、报告120篇。其中,《江西南部钨矿地质志》(徐克勤、丁毅,1943)、《四川盐矿志》(李悦言,1944)、《甘肃中南部地质志》(叶连俊、关士聪,1944)、《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黄汲清,1945,本书是经过长期大量的野外调查之后,总结国内外资料完成的一部中国大地构造的经典著作,使黄汲清成为中国历史大地构造学无可争辩的创始人和奠基人)等为开拓性重要调查、研究成果,今天仍具指导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地质调查所(后1941年被定名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在抗战时期,为了探测抗战和军工所需要的矿产资源,在西部科学院的协助与合作下,地质调查所地质与矿产调查工作区域转向大后方的西南、西北诸省,除找到了上述的攀枝花铁矿外,还发现了诸如贵州铝土矿、云南磷矿、广西铀矿等一批重要矿产地。为抗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4.迁入后的一些活动
1938年1月,实业部改为经济部,地质调查所改隶经济部,更名“经济部地质调查所”。后来,为与河南、湖南、两广等省相继成立的地质调查所区别,1941年夏开始使用“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名称。
地质调查所有正副所长各一人,分地质调查室、矿物岩石研究室、古生物研究室、地质采矿研究室、测绘室、土壤研究室、化验室、陈列馆、图书馆以及文书、会计、庶务、人事等室[见杨家骆主编《北碚志稿》(二)(1945年)“迁建志”,北碚,1980年油印本]。
1940年秋,中央地质调查所昆明办事处撤销,迁至重庆北碚。为防日军空袭,地质调查所在北碚安置得比较分散。总所设在文星湾现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内,图书馆建在2km外的鱼塘湾,在远离镇子4km的天生桥建造了一些简易办公室。
1941年1月5日,中国地质学会在文星湾地质调查所举行丁文江逝世5周年纪念会,会后杨钟健作“许氏禄丰龙之采修研装”的讲演,并引导与会者参观许氏禄丰龙化石骨架。6~8日,许氏禄丰龙在地质调查所对外公开展览。这是许氏禄丰龙在重庆的首次公开亮相,每天观众不下四五百人。1946年,中央地质调查所迁回南京,许氏禄丰龙也被转运到了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北京成立,许氏禄丰龙又被转运到了北京。
1943年,中国西部科学院联络中央地质调查所等10余家科研机构在北碚文星湾惠宇筹建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即中国西部博物馆)。1944年12月,中国西部博物馆在北碚文星湾正式成立。中央地质调查所作为筹备单位之一,负责其地质馆的布置。在此期间,亦完成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例如上述的安装许氏禄丰龙化石骨架活动。此外还有在黄汲清先生的指导下,中国西部博物馆的十余名工作人员完成了我国第一件地形浮雕——“中国地形浮雕”,此浮雕至今未作任何改动,足见其科学性,现陈列于馆内发挥教育大众的作用。还有抗战胜利日益临近,中国西部博物馆将许氏禄丰龙翻制一套模型继续陈列在展厅内,将正型标本替换下来。
三、内迁西部腹地,意义作用巨大
在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到1937年抗战爆发前的近10年时间里,中国出现了一个科学文化繁荣时期。而在抗战时期,全国科研普遍受挫,西部内地却因祸得福,独树一帜。中央地质调查所等科研院所的内迁,是一次“科学内迁”,是地质学等学科研究事业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发展阶段。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纷纷转移至大后方,使战争的损失尽量减少,为在大后方继续科研工作,以及为战后科研工作的开展,保存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民族科学的血脉得到保存。
1.改变了中国地质学等科技的空间分布
科学发展的时空分布受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自然等等因素影响。抗战即是一个显著的因政治原因而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地质等科技的时空分布的典型案例。抗战时期,中国的地质等科技格局发生变化,地质等科技中心发生了转移。重庆、昆明、成都等地成为中国地质科技的战时主要分布区,而重庆作为战时中国的陪都,政府各部门、中央各主要科研机关、重点大专院校等纷纷聚集于此,从而使重庆成为战时中国科技力量最密集的城市和科技中心。在中央地质调查所迁碚期间,一批中央研究机关因同地质调查所一样,在中国西部科学院的直接帮助下先后内迁北碚。除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外,分布在中国西部科学院惠宇的其他研究机构有,国立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动植物研究所1944年分开,植物所在金刚碑)、中国科学社及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等,与惠宇紧邻的杜家街分布有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经济部中央工业试验所等,其他院所如在水井湾的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状元碑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后峰岩的经济部矿冶研究所等,北碚成为当时中国战时科学中心之说——可谓学术诺亚方舟。抗战胜利后,虽然大部分科研机关、高等院校回迁原地,但对我国地质学等科学技术的空间分布的影响却永久地保留了下来,仍然在发挥作用。
2.又一次地质学等科学的本土化过程
卢作孚早年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有意识地推行科学本土化,是一种文化自觉,其最终目标是为当地建设发展服务。抗战时期,科研机构避祸而来,为适应当时所处环境的变化而把研究对象集中在西部地区,并从纯粹理论研究转向更多地服务于当地的实用研究,自然而然进行科学的本土化。这些科研院所内迁后不但倾力于本职工作,并积极参与到地方经济文化的建设中,如受北碚管理局委托,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等家单位就参与了编修北碚志的重要工作。
作为国家级的学术研究机构,地质调查所在人才储备、科研力量、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在国内堪称一流。地质调查所到碚研究人员,使内地拥有一批宝贵的高级研究人才。科学家群体在忧思国家民族的命运之时,以一种务实的姿态,坚守书斋,积极作为,除进行本身的研究工作以外,一些还直接加入到当地的研究机关、高校以及工厂等,领衔或参与当地地质等研究工作。例如,王炳章20世纪40年代曾在四川地质调查所工作;俞建章1936年回国后任职于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侯德封1937~1945年在四川地质调查所工作,后任所长,兼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杨钟健曾在重庆大学兼职任教;李春昱曾兼职于中央大学和重庆大学,1938年离开地质调查所,出任四川地质调查所所长;黄汲清兼中央大学和重庆大学教授;方俊1943年在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金开英1938年随同沁园燃料研究室一同转到重庆动力油料厂。202箱图书馆、陈列馆、各办公室、化学试验室及土壤室的重要物件运往北碚,充实了基础设施和研究材料。即使抗战胜利后回迁原地,但移赠房舍、部分标本等仍然继续发挥作用。中央地质调查所第一办公楼(现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内的地质大楼)1946年移交给中国西部博物馆。
3.形成西部内地科研文化高潮
卢作孚1930年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在开创之初,即为西部内地一面科学的领军旗帜。后因经费等原因,地质研究所等相继停办。然而,卢作孚对科学的热情并未削减。卢作孚“向来热心科学事业”(黄汲清),在纷乱的时局里,为知识群体安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用中国西部科学院这块物质平台,搭建起内迁科研机构的避风港,使内迁机构研究工作的连贯性得到保障,传承了科学文化的精、气、神。在国土沦陷的危难之时,中央地质调查所等研究机构,在大后方坚持科研工作,进行“科学救国”。意虽不在改造当地相对落后的科学文化状况,而实际上先进的科学思维、方法、人才、体制等,带动和提升了西部地区科学文化的进步,出现空前的繁荣。以中央地质调查所为代表的中国大部分顶级科研机构内迁重庆、北碚,地质、生物、农林、工矿、医药、地理、物理、心理等形成较为完整的科研体系。内迁给迁入区的科研活动补充了新鲜血液,改善了迁入地区的科研条件,加强了科研力量,改变了科学技术在全国分布不均衡的局面,相对平衡了中国的科技分布。内迁科研机构的学术进程,与卢作孚一直以来在当地所探寻的现代化、科学化的过程相一致,成为抗战时期以北碚为代表的西部内地近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主线,所从事的工作实践、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使得内地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变得丰富起来。外来的先进文化繁荣了当地科研文化状况,呈现出全新的局面,形成西部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科研文化高潮。
四、结语
地质调查所在北碚的时间为1938年7月~1946年1月。经历了整个八年抗战时期。期间在中国西部科学院的无私援助和物质保障下,地质调查研究所等各个研究单位的共同努力,地质等科研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既改善了地质等科研基础条件,又促进了区域内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放共享。全国各科研机构云集大后方,形成内地较为完整的科研体系,地质调查所与其他研究所间更为密切地合作交流,并且与当地社会经济建设等各个方面的交流合作更为广泛,在内地形成互为补充、相互结合的科技平台,改善了中国地质等科学资源分布的格局。内迁院所在原有的科研基础上,根据战时需要,调整研究重心于应用科学,注重实地科学调查,获得大量西部地区第一手资料和标本,充实了该地区的学科研究。内迁给内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带动了内地地质等学科科研实力的提升,推动了战时大后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元培.中国的中央研究院与科学研究事业.见:蔡元培全集.第八卷[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2]黄立人.卢作孚书信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程裕淇,陈梦熊.前地质调查所(1916~1950)的历史回顾——历史评述与主要贡献[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4]中国地质学会.黄汲清年谱[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5]张黎.中国西部科学院理化研究所始末[J].中国科技史料,1995,16(2):33
[6]章鸿钊.中国中生代晚期以后地壳运动之动向与动期之检讨并震旦方向之新认识[J].地质论评,1936,1(1):20
[7]王钰.关于半河系[J].地质论评,1945,10(1~2):7~8
[8]李春昱.四川运动及其在中国之分布[J].地质论评,1950,15(4~6)合刊:143
[9]李春昱.雅安期与江北期砾石层之生成[J].地质论评,1947,12(1~2):125
[10]赵晓铃.卢作孚的梦想与实践[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11]陈新,薛运丹.卢氏昆仲与北碚实验区.重庆文史资料.(第六辑)[C].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12]张九辰.地质学与民国社会:中央地质调查所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3]张祖林,王永,丁春旭.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空间分布的形成与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2(1):118~124
[14]孙承烈.北碚聚落志[J].地理,1948,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