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大历史学院跨专业考研难度高不高
人大历史学院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人大历史学院考研很火,特别是人大这样的名校。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院研究生共录取37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人大历史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历史学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历史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B. 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收跨考学生吗参考书籍是什么
答:
我在第一年准备考试的时候,只复习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之前一直在准备出国的GRE,TOEFL考试,后来因为GPA很烂,语言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加上自己又是跨专业,所以一直在出国与考研之间纠结。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出国这条路,专心考研。第一次考试时还是全国统考,最后专业课没有及格,总分也只有300,。但令人意外的是我没有进行任何复习的政治竟然考了71。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我29天时间以每天150页左右的速度刷完了北师大版中国史加世界史的全套教材,总共约3500多页。后来又买了山东大本等辅导书和考试大纲,好像也没什么用,反倒浪费了不少时间。唯独起了点心理安慰作用。
第二年我意犹未尽,总觉得潜力没有完全挖掘。300分的成绩给了我很大安慰,因为A区国家线好像才295。这一年我在学校周边租了间房,就地复习。基于去年的感受,我把重点放在了博览群书上。因为当时目标是北大,所以花了大笔钱把北大历史系世界史方向所有教授职称老师的代表作都搞到手,然后一本一本挨着读。有些同学可能会问读不懂怎么办。我的回答是如果这样的问题阻碍了你去翻开一本书,那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问题了。所以胆子一定要大,要多看这些老师的著作。当然这是对于自主命题的学校来说。统考的同学我觉得仅靠一套教材肯定是不够的,只有“竭泽而渔”才能在考场上尽量少丢分。
这三年来我的复习重点一直放在专业课上,因为专业课总共占300分,政治英语加一起才200分。而且政治提分很快很容易,英语的分数提升空间则不是很大,所以我觉得无论从准备考试还是从以后研究生生活来说,对专业课的重视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在一年的复习中,我使用的教材是传统的六卷本加比较新的高教版四卷本,一共十本书作为基础读物。六卷本前后看了有七八遍,四卷本看了三遍左右。我觉得这两套教材互补性很强,六卷本知识点很细,但是许多观点比较陈旧;四卷本的引用文献和学术观点都相对较新。所以把两套教材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除此之外,对专业课的复习还应该尽量拓展。我的拓展思路是从世界通史角度出发,围绕“通史”主题阅读一批书,比如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上下)》,勒纳《西方文明史(上下)》等等。
接下来按照国别史的线索再读一批书,如钱乘旦《英国通史》,米盖尔《法国史》,杨生茂《美国史简编》,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史》等,这一系列围绕英、法、美、德、日等几个主要大国的历史线索为主进行主题阅读,能够进一步深入对整个历史脉络的把握和理解。然后可以换个角度去读些以时间段为主题的作品,如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蒂尔尼《西欧中世纪史》等等。
当然这样的复习方法整体阅读量是非常之大的,笔者也仅仅做到原先计划的很小一部分,但是确实对巩固专业知识有很大帮助,基本脱离了对市面上所售各种总结性的辅导教材的依赖,个人认为此类辅导书编纂质量有很大问题。如果真有心去做学术,完全可以用更多高水平的学术著作来代替那些粗浅的梳理,并且自己总结的过程本身也是强化记忆,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
至于很多人问到如何回答主观题的问题,我的理解是,真正的高分答案应当是既包含了题目所指向的基础知识,再加上对该领域若干学术观点或代表作的评介组合而成的。其实每一道主观题都可以当做一篇命题作文来写,写出来的答案理应是一篇文字优美,结构完整的文章。许多同学把主观题当做纯粹的回答问题,完全不在乎文法和修辞,造成写出来的答案令人“不忍卒读”,这也是影响主观题分数的一大问题。在平时多练笔,提高写作水平,这样对提高主观题分数会有明显益处。
的老师们在针对如何在复习中把握重点,尤其是怎样去搜索“长得像考题的样子”的知识点上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另外,老师们常年在学术领域耕耘,功底深厚,学会循着老师的思路去看书让我感觉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虽然课程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是其中的知识量却很大,需要很长时间去消化。老师的发下来的讲义非常有价值,在复习中遇到磕磕绊绊的地方拿出来翻翻总会有启发。
C. 可以跨专业考历史系吗
你的意思是说跨专业考历史学的研究生吗? 如果是这样我就以我这个跨版学校跨权专业跨年级的三跨考生的经验跟你分享一下。历史学是统考,跟其他科目一样政治、英语是必考科目。历史学是专业课,考一张卷子,基本上山东大学仝析纲的那本大纲解析就可以了。考的内容无非就是古今中外的历史,其实可以找几套真题看看,就知道题型了。千万别有“去年考的的,今年肯定不会考”的想法,不走寻常路,不考你知道,只考你不知道是中国考试的一贯特色。最后,加油!
D. 我想跨专业考研,目标人大!
人大的新闻学院,难之又难,不知多少人为此竞折腰,我有一个朋友专门复习,考了版四年.首先英语分数一定要高权,上不了70分绝对没戏,政治最好80分左右,专业课不得少于130分(满分150),而且人大的题又比较难,分押得很低,录取比例说百里挑一一点也不过分.所以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当然,里面也有不少是跨专业考进去的,但这就要靠天分了.另外人大的会计也是相当的了得,你如果考本专业的相信前途不比新闻的差,而且更容易些
E. 想跨专业考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研究生
首先要说的是你大二开始准备考研~虽然跨专业,但时间绝对够了~
其次历史学全国统考的,不管你报那个学校,那个方向~考的内容都是一摸一样的~当然复试是各校自己命题。
第三考历史学研究生只考一门专业课叫历史学基础~300分的满分。(当然还有公共课英语和政治)
这门课的大纲是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的~一般来说是看以下几本:
书名 出版社 作者
1 《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2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3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4 《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5 《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6 《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7 《中国古代史》 福建版的 朱绍候
8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中华书局 李侃
9 《中国现代史》 王绘林
当然这么多书比较烦~
推荐你两本参考书,一本是仝晰纲主编的山东人民出版社的辅导书(这本书对于考历史研的人来说,几乎人手一本),还有一本是北师大版的,除此之外再买一本海文的2000题。
就这些了~如果你是科班出生,就把参考书吃透就绝对ok了~但鉴于跨考历史,建议你还是要多看看上述课本。
皆是亲身经验,不是虚言.
F. 我想跨专业考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请问各位大侠我应该怎么做呢
找到大学的历史教材,好好的研究,应该就会有所收获的额!
G. 如何考上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答:
我在第一年准备考试的时候,只复习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之前一直在准备出国的GRE,TOEFL考试,后来因为GPA很烂,语言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加上自己又是跨专业,所以一直在出国与考研之间纠结。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出国这条路,专心考研。第一次考试时还是全国统考,最后专业课没有及格,总分也只有300,。但令人意外的是我没有进行任何复习的政治竟然考了71。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我29天时间以每天150页左右的速度刷完了北师大版中国史加世界史的全套教材,总共约3500多页。后来又买了山东大本等辅导书和考试大纲,好像也没什么用,反倒浪费了不少时间。唯独起了点心理安慰作用。
第二年我意犹未尽,总觉得潜力没有完全挖掘。300分的成绩给了我很大安慰,因为A区国家线好像才295。这一年我在学校周边租了间房,就地复习。基于去年的感受,我把重点放在了博览群书上。因为当时目标是北大,所以花了大笔钱把北大历史系世界史方向所有教授职称老师的代表作都搞到手,然后一本一本挨着读。有些同学可能会问读不懂怎么办。我的回答是如果这样的问题阻碍了你去翻开一本书,那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问题了。所以胆子一定要大,要多看这些老师的著作。当然这是对于自主命题的学校来说。统考的同学我觉得仅靠一套教材肯定是不够的,只有“竭泽而渔”才能在考场上尽量少丢分。
这三年来我的复习重点一直放在专业课上,因为专业课总共占300分,政治英语加一起才200分。而且政治提分很快很容易,英语的分数提升空间则不是很大,所以我觉得无论从准备考试还是从以后研究生生活来说,对专业课的重视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在一年的复习中,我使用的教材是传统的六卷本加比较新的高教版四卷本,一共十本书作为基础读物。六卷本前后看了有七八遍,四卷本看了三遍左右。我觉得这两套教材互补性很强,六卷本知识点很细,但是许多观点比较陈旧;四卷本的引用文献和学术观点都相对较新。所以把两套教材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除此之外,对专业课的复习还应该尽量拓展。我的拓展思路是从世界通史角度出发,围绕“通史”主题阅读一批书,比如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上下)》,勒纳《西方文明史(上下)》等等。
接下来按照国别史的线索再读一批书,如钱乘旦《英国通史》,米盖尔《法国史》,杨生茂《美国史简编》,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史》等,这一系列围绕英、法、美、德、日等几个主要大国的历史线索为主进行主题阅读,能够进一步深入对整个历史脉络的把握和理解。然后可以换个角度去读些以时间段为主题的作品,如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蒂尔尼《西欧中世纪史》等等。
当然这样的复习方法整体阅读量是非常之大的,笔者也仅仅做到原先计划的很小一部分,但是确实对巩固专业知识有很大帮助,基本脱离了对市面上所售各种总结性的辅导教材的依赖,个人认为此类辅导书编纂质量有很大问题。如果真有心去做学术,完全可以用更多高水平的学术著作来代替那些粗浅的梳理,并且自己总结的过程本身也是强化记忆,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
至于很多人问到如何回答主观题的问题,我的理解是,真正的高分答案应当是既包含了题目所指向的基础知识,再加上对该领域若干学术观点或代表作的评介组合而成的。其实每一道主观题都可以当做一篇命题作文来写,写出来的答案理应是一篇文字优美,结构完整的文章。许多同学把主观题当做纯粹的回答问题,完全不在乎文法和修辞,造成写出来的答案令人“不忍卒读”,这也是影响主观题分数的一大问题。在平时多练笔,提高写作水平,这样对提高主观题分数会有明显益处。
的老师们在针对如何在复习中把握重点,尤其是怎样去搜索“长得像考题的样子”的知识点上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另外,老师们常年在学术领域耕耘,功底深厚,学会循着老师的思路去看书让我感觉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虽然课程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是其中的知识量却很大,需要很长时间去消化。老师的发下来的讲义非常有价值,在复习中遇到磕磕绊绊的地方拿出来翻翻总会有启发。
H. 我,专业汉语言文学,想考中国人大的历史系研究生,本科算一本,但是,大学为四非,行吗
1、专业汉语言文学,可以跨考中国人大的历史系研究生。
2、自己查看内学校官网报考当年公布的【容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网页链接)即可了解。不管是哪个学院,人大的报考条件和其他学校的报考条件是一样的,没有比如四六级,本科出身的要求(推免生除外)。
3、报考人大中国史研究生的考试科目是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33历史学综合含中国通史(截止到1949年)、古代汉语。报考人大世界史研究生的考试科目是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34世界通史(截止到1990年)。具体查看专业目录就知道了。
I. 中国人大历史系研究生,有什么硬性要求比如四六级,本科出身感谢
1、中国人大历史系研究生,没有什么硬性要求。
2、自己查看学校官网报考当年公布的【中国回人民大学硕答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即可了解。人大的报考条件和其他学校的报考条件是一样的,没有比如四六级,本科出身的要求(推免生除外)。
3、报考人大中国史研究生的考试科目是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33历史学综合含中国通史(截止到1949年)、古代汉语。报考人大世界史研究生的考试科目是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34世界通史(截止到1990年)。具体查看专业目录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