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雅典城邦兴起的原因
雅典城邦的兴起
一.雅典的地理位置
1.位置:希腊阿提卡半岛;附近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
2.地形:小块的平原
3.物产:葡萄、橄榄、优质陶土和大理石
适合发展什么经济:
发展农业、工商业
二、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
(一)出现城邦国家的雏形
时间:
大约在公元前9-8世纪
标志:
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设立
氏族成员:
有贵族、平民。平民包括农民、手工业者
(二)公元前8-6世纪,雅典城邦的社会矛盾
1.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1)产生原因:
政治上: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名为执政官)等重要 职位,把持长老会议(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公民大会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
经济上:贵族握有大部分财富,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耕种债主土地的平民被称为“六一汉”(他们需将大部分收成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留六分之一)。平民如负担不起债务或交不起地租,他本人及家属就会沦为债务奴隶。
(2)表现:
公元前632年,雅典发生武装暴动,参加者主要是平民,一度占领了雅典卫城。
基尼暴动
(3)影响:
给贵族敲响了警钟,促使其对统治政策进行局部调整。
德拉古法典,希腊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
2.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展开分享贵族政治权利的斗争。
(1)工商业的发展
前提:
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力提高。
表现:
出现三层浆座,用200人划桨的远航大船;木器加工、纺织、制革等有发展;生产的葡萄酒、橄榄油、一些陶器等热销地中海沿岸。一些工商业者在经营活动中经常使用奴隶劳动,形成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2)工商业奴隶主展开分享贵族政治权利的斗争
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
(三)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萨拉米斯岛问题
通过改革,尽快平息雅典的动荡,加快经济发展,成为有识之士特别是工商业奴隶主的强烈要求。
梭伦改革的必然性:
改革是雅典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改革是雅典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平息动荡,需要进行改革。
雅典面临的外部形势使雅典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
三.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一)疯诗人事件
※思考:疯诗人事件的实质是什么?有何意义和影响?
实质是梭伦在贵族专制时代宣传爱国思想的手段。
梭伦的诗句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也因此得到大家的拥护,为后来的上台执政奠定了基础。
(二)收复萨拉米斯岛
(三)当选首席执政官
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在早期雅典社会中的作用:
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成为梭伦改革的主要社会基础。
2. 历史选修一具体内容
·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 1、雅典城邦的兴起
· 2、除旧布新的梭伦版改革
· 3、雅典民主政治权的奠基石
·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 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
· 2、“为秦开帝业”──商
· 3、富国强兵的秦国
·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 1、改革迫在眉睫
· 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 3、促进民族大融合
·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 1、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
· 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 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 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 3、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 1、18世纪末19世纪初
·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
· 3、改革的后果
·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 1、19世纪中叶的俄国
· 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3、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
·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 1、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 2、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
· 3、明治维新
· 4、走向世界的日本
·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 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
· 2、维新运动的兴起
· 3、百日维新
· 4、戊戌变法
3.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重点归纳
建议重点看一下与必修有重叠的章节,结合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融汇贯通的话可以答很多的题目!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1.梭伦改革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2.商鞅变法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4.王安石变法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5.欧洲的宗教改革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8.明治维新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9.戊戌变法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背景 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 表现:(1)在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2)在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3)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 理解: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雅典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由此导致的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情况
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立志各改革,振兴城邦 主观条件: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萨拉米斯岛问题显示出统治者腐朽无能,激起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广大平民的愤恨,梭伦“疯诗人事件”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公元前600年左右,梭伦被任命为指挥官,夺回了萨拉米斯岛,声望大增,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进行改革
目的 1、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时间 公元前594年开始
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颁布‘解负令’ 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 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 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 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农业: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价;改进水渠灌溉系统,提倡种植经济作物;鼓励橄榄油等经济作物出口 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手工业:规定凡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一门手艺,吸引鼓励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
商业及其他:改革币制和度量衡;确定私有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其他 规定个人所能占有土地的最大限额和遗嘱法
废除了许多严刑峻法,制订了一些新的法律
结果 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 但结果两面都不讨好,最后自己被迫远走埃及,但其改革的成果并没有被废除。(成功)
意义 1、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
2、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最重要)
3、开启了西方权力划分的先河
4、渗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
局限 原因:梭伦于公元前509年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时,由于当时贫富分化和社会严重对立,社会矛盾尖锐。因此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因此在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折中的色彩,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局限性。
表现: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梭伦以财产确立公民的等级身份,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梭伦改革允许贵族保留祖传地产.氏族制度的残余仍得以存续,
性质 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特点 折中的色彩(原因、表现)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春秋战国时代特征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提高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兴修水利(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农田施肥。
手工业:,冶铸业有了划时代的发展。纺织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战国时的制漆工艺,已经采用夹纻技术。
商业日趋活跃: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相互交流,中原市场繁华。并且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
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生产力的进步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奴隶制集体劳作方式逐渐瓦解,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随着私田的开垦和增多,私田主人为了增加收入,开始改变剥削方式。将自己的“私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和破产的平民耕种,向租种者收取地租。为了继续维护自身的利益,一些奴隶主也主动改变剥削方式,实行更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地租剥削。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走向没落,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土地私有制确立,新的阶级关系产生,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
上层建筑的改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王室衰微、大国争霸,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士大夫开始夺权,并且掌握了政权。新兴地主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势力也越来越大,并且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使旧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井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奴隶制剥削方式瓦解。随着奴隶制上层建筑基础的崩溃,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阶级进行立统治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军事:战争频繁 战国时期,群雄角逐。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改革变法的内在动力
文化:百家争鸣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而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
国别 主持 内容 影响
春秋 齐桓公 管仲 “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 淡化了公田、私田的界限,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管仲改革调动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
鲁国 前594 “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履亩而税” 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实质是废除奴隶社会的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战国 魏文候 李悝 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 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楚悼王 吴起 主张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风气 楚国经过改革,成为了战国中的强国
商鞅变法
背景 大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秦国背景 1、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
2、秦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
3、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4、秦孝公求贤若渴。商鞅来到秦国,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
时间 公元前356年开始
指导思想 法家理论
宗旨 富国强兵
性质 地主阶级的改革
内容 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废井田、开阡陌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统一度量衡 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 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定秦律 有利于加强统治
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扩大了统治基础
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改革旧俗 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特点 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可概括为“重农”和“法治”。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结果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死因:
1、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
2、商鞅实行的酷刑也加剧了旧势力对商鞅的仇恨
3、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
4、新法成了他逃亡的障碍,最终为变法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成功:
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商鞅变法是成功
成功的原因:
1、主要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变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
2、商鞅变法的措施全面彻底
3、有充裕的时间,施行十年,令百姓能适应及接受
4、厉行法治,赏罚分明,人民知所遵守
5、重农抑商,令百姓温饱,故获人民拥护
6、良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
7、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8、商鞅义无返顾的坚毅精神和大胆而审慎的处事态度
作用 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局限 原因:商鞅变法处在一个新旧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
表现: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3、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等)
4、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导致了秦朝的暴政
5、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北魏统一北方 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魏统治者开始参照汉族的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 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从而成为以后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冯太后掌权 促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对他后来推行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政权的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影响:导致各地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民族矛盾激化 原因: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
时间 471---499
目的 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过程及内容 前期 时间:471---490
主持:冯太后
重点:建新制。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有力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
措施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国家征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制定严惩贪赃办法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推行均田制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设立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推行新的租调制 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后期 时间: 490---499
主持:孝文帝
重点:汉化
措施 迁都洛阳
原因:1、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
2、在经济上,气候恶劣,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
3、军事上,时受柔然骚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地处偏僻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5、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
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
影响: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影响: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它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有利地推动了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用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原因:1、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的实施
2、技术的进步:如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
3、水利设施的兴修
4、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如鲜卑族的畜牧业经验
5、孝文帝放松对民间手工业的管制,加强对官办手工业的管理
6、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表现: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
手工业: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商业: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达西方国家
影响:1、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
2、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统治者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最重要) 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促进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性质 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背景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土地兼并使农民赋税增加,还要承担徭役,受高利贷的盘剥,连年的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具体表现:农民起义和兵变相继爆发
民族对立严重 辽和西夏与宋发生多次战争
统治阶级矛盾突出 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斗争激烈,出现朋党之争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 原因:1、集中军权。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实行“更戍法” 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军队素质下降
3、步兵为主,武器质量差,影响军队战斗力
表现:对辽和西夏战争败多胜少
积贫 原因:1、冗官(集中行政权分割宰相职位,官职增加;科举取士多; “恩荫”法授官多)
2、冗兵(面临西夏和辽的威胁;为安定社会秩序,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
3、对辽和西夏战争耗费付给出大量金银和布匹
表现: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造成了冗费的局面
庆历新政昙花一现 背景:积弱积弱的局面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阶级矛盾尖锐,北宋统治岌岌可危
主持:范仲淹、富弼
时间: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庆历五年(1045年)初
中心:整顿吏治,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
内容:改革文官升迁制度;.严格恩荫制;改革贡举制;慎选地方长官;重视农桑,减轻徭役等。
结果:失败。
原因 1、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
2、有人诬蔑范仲淹、富弼等是“朋党”,宋仁宗对朋党的防范;3、改革过于激进。
影响: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原因:1、社会矛盾仍然尖锐
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得到宋神宗的赞赏
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
时间:1068年,宋神宗即位。决定起用王安石
时间 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目的 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内容 主要措施 内容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富国之法 农田水利法 鼓励各地由民户出资修建水利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方田均税法 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争议最大) 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免役法 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服差役的民户则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
市易法 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均输法 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 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强兵之法 保甲法 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以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设军器监 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 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保甲户自愿养马,可由政府给以监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将兵法 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 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整顿太学 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惟才用人
结果 最终失败 1、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
2、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3、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
4、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5、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
6、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
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评价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启示教训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4. 高中历史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一知识点总结全面点
高中历史选修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1.梭伦改革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2.商鞅变法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4.王安石变法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5.欧洲的宗教改革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8.明治维新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9.戊戌变法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背景 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 表现:(1)在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2)在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3)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 理解: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雅典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由此导致的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情况
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立志各改革,振兴城邦 主观条件: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萨拉米斯岛问题显示出统治者腐朽无能,激起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广大平民的愤恨,梭伦“疯诗人事件”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公元前600年左右,梭伦被任命为指挥官,夺回了萨拉米斯岛,声望大增,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进行改革
目的 1、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时间 公元前594年开始
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颁布‘解负令’ 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 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 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 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农业: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价;改进水渠灌溉系统,提倡种植经济作物;鼓励橄榄油等经济作物出口 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手工业:规定凡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一门手艺,吸引鼓励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
商业及其他:改革币制和度量衡;确定私有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其他 规定个人所能占有土地的最大限额和遗嘱法
废除了许多严刑峻法,制订了一些新的法律
结果 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 但结果两面都不讨好,最后自己被迫远走埃及,但其改革的成果并没有被废除。(成功)
意义 1、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
2、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最重要)
3、开启了西方权力划分的先河
4、渗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
局限 原因:梭伦于公元前509年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时,由于当时贫富分化和社会严重对立,社会矛盾尖锐。因此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因此在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折中的色彩,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局限性。
表现: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梭伦以财产确立公民的等级身份,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梭伦改革允许贵族保留祖传地产.氏族制度的残余仍得以存续,
性质 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特点 折中的色彩(原因、表现)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春秋战国时代特征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提高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兴修水利(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农田施肥。
手工业:,冶铸业有了划时代的发展。纺织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战国时的制漆工艺,已经采用夹纻技术。
商业日趋活跃: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相互交流,中原市场繁华。并且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
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生产力的进步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奴隶制集体劳作方式逐渐瓦解,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随着私田的开垦和增多,私田主人为了增加收入,开始改变剥削方式。将自己的“私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和破产的平民耕种,向租种者收取地租。为了继续维护自身的利益,一些奴隶主也主动改变剥削方式,实行更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地租剥削。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走向没落,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土地私有制确立,新的阶级关系产生,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
上层建筑的改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王室衰微、大国争霸,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士大夫开始夺权,并且掌握了政权。新兴地主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势力也越来越大,并且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使旧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井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奴隶制剥削方式瓦解。随着奴隶制上层建筑基础的崩溃,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阶级进行立统治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军事:战争频繁 战国时期,群雄角逐。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改革变法的内在动力
文化:百家争鸣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而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
国别 主持 内容 影响
春秋 齐桓公 管仲 “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 淡化了公田、私田的界限,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管仲改革调动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
鲁国 前594 “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履亩而税” 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实质是废除奴隶社会的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战国 魏文候 李悝 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 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楚悼王 吴起 主张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风气 楚国经过改革,成为了战国中的强国
商鞅变法
背景 大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秦国背景 1、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
2、秦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
3、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4、秦孝公求贤若渴。商鞅来到秦国,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
时间 公元前356年开始
指导思想 法家理论
宗旨 富国强兵
性质 地主阶级的改革
内容 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废井田、开阡陌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统一度量衡 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 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定秦律 有利于加强统治
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扩大了统治基础
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改革旧俗 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特点 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可概括为“重农”和“法治”。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结果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死因:
1、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
2、商鞅实行的酷刑也加剧了旧势力对商鞅的仇恨
3、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
4、新法成了他逃亡的障碍,最终为变法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成功:
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商鞅变法是成功
成功的原因:
1、主要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变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
2、商鞅变法的措施全面彻底
3、有充裕的时间,施行十年,令百姓能适应及接受
4、厉行法治,赏罚分明,人民知所遵守
5、重农抑商,令百姓温饱,故获人民拥护
6、良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
7、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8、商鞅义无返顾的坚毅精神和大胆而审慎的处事态度
作用 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局限 原因:商鞅变法处在一个新旧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
表现: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3、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等)
4、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导致了秦朝的暴政
5、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北魏统一北方 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魏统治者开始参照汉族的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 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从而成为以后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冯太后掌权 促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对他后来推行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政权的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影响:导致各地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民族矛盾激化 原因: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
时间 471---499
目的 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过程及内容 前期 时间:471---490
主持:冯太后
重点:建新制。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有力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
措施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国家征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制定严惩贪赃办法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推行均田制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设立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推行新的租调制 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后期 时间: 490---499
主持:孝文帝
重点:汉化
措施 迁都洛阳
原因:1、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
2、在经济上,气候恶劣,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
3、军事上,时受柔然骚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地处偏僻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5、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
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
影响: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影响: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它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有利地推动了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用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原因:1、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的实施
2、技术的进步:如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
3、水利设施的兴修
4、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如鲜卑族的畜牧业经验
5、孝文帝放松对民间手工业的管制,加强对官办手工业的管理
6、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表现: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
手工业: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商业: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达西方国家
影响:1、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
2、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统治者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最重要) 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促进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性质 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背景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土地兼并使农民赋税增加,还要承担徭役,受高利贷的盘剥,连年的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具体表现:农民起义和兵变相继爆发
民族对立严重 辽和西夏与宋发生多次战争
统治阶级矛盾突出 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斗争激烈,出现朋党之争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 原因:1、集中军权。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实行“更戍法” 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军队素质下降
3、步兵为主,武器质量差,影响军队战斗力
表现:对辽和西夏战争败多胜少
积贫 原因:1、冗官(集中行政权分割宰相职位,官职增加;科举取士多; “恩荫”法授官多)
2、冗兵(面临西夏和辽的威胁;为安定社会秩序,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
3、对辽和西夏战争耗费付给出大量金银和布匹
表现: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造成了冗费的局面
庆历新政昙花一现 背景:积弱积弱的局面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阶级矛盾尖锐,北宋统治岌岌可危
主持:范仲淹、富弼
时间: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庆历五年(1045年)初
中心:整顿吏治,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
内容:改革文官升迁制度;.严格恩荫制;改革贡举制;慎选地方长官;重视农桑,减轻徭役等。
结果:失败。
原因 1、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
2、有人诬蔑范仲淹、富弼等是“朋党”,宋仁宗对朋党的防范;3、改革过于激进。
影响: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原因:1、社会矛盾仍然尖锐
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得到宋神宗的赞赏
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
时间:1068年,宋神宗即位。决定起用王安石
时间 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目的 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内容 主要措施 内容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富国之法 农田水利法 鼓励各地由民户出资修建水利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方田均税法 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争议最大) 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免役法 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服差役的民户则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
市易法 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均输法 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 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强兵之法 保甲法 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以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设军器监 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 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保甲户自愿养马,可由政府给以监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将兵法 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 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整顿太学 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惟才用人
结果 最终失败 1、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
2、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3、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
4、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5、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
6、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
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评价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启示教训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5. 谁有历史选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的知识点整理啊越详细越好!
基本要求:了解帕特农神庙的主要建筑艺术成就,感悟雅典建筑艺术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知道奥林匹亚遗址在古代希腊的主要功能及地位;知道古希腊奥林匹亚竞技会的起源、发展,认识其主要特点,理解其历史价值与精神价值;认识奥林匹克的含义,了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讨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和精神。
发展要求:知道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了解其主要建筑特色和历史价值;认识古希腊城市国家雅典的历史特点。
说明:习本课可联系必修Ⅰ专题六的有关内容。
“古希腊奥林匹亚竞技会的衰落与消亡”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历史性:
(1)从历史中看建筑:联系必修模块内容;
(2)从建筑中看历史:通过卫城建筑风格、雅典娜神话等细节去了解古希腊的历史;
人文性:
(1)民主 例:雅典卫城与北京故宫的对比;
(2)自由 例:补充希波战争的内容;
(3)和平 例:雅典人民选择雅典娜等;
(4)人文 例:卫城的建造、帕特农神庙柱子、
《哀伤的雅典娜》等凸现人文主义内涵;
科学性:
(1)伊瑞克提翁神庙女像柱、帕特农神庙柱视觉效果等;
(2)采用实验法。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帕特农神庙被改为教堂。为了抹去异教的历史,许多雕刻被污损了。后来雅典又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基督教堂随之被改为清真寺,寺旁还设置了尖塔,雕像遭到进一步污损。
1801年,土耳其人批准英国大使埃尔金伯爵拯救雅典卫城的艺术品。于是埃尔金伯爵着手把雅典卫城的艺术品大批运回英国。山花上的雕刻、骑兵雕带和半人半马怪兽的恶战场面的雕塑都成为他收藏中的珍品。
19世纪初,到这里来旅游的北欧贵族日益增多,数以百计的雕塑碎片被他们顺手拿走当作纪念品。
现代人为的灾难所造成的破坏在对雅典娜奈克神庙的破坏中表现得最为显著。随着酸雨对大理石的溶解,雅典娜奈克庙可以说正在分崩离析。这座象征着胜利的庙宇,现在由于受到人类的破坏而形象怪诞,失魂落魄。
——以上材料引自《永久的辉煌·雅典卫城》解说词
一、雅典城邦
——希腊文明形成的背景(联系必修1专题六)
1、自然地理环境;
2、发达的工商业;
3、奴隶制民主制。
[合作探究]
比较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亚非文明,分析地理环境对古希腊的经济政治生活方式产生了哪些影响?
1、古希腊文明与古代亚非文明类型有何不同?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2、古希腊与亚非奴隶制国家相比,经济活动有何不同?工商业发达——农业为主
3、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奴隶制民主制——专制统治
结论:古代地理环境决定了文明类型。
希腊建筑表现了明朗和愉快的情绪,
伊斯兰建筑表现了忧郁,
哥特建筑表现了神圣的忘我。
希腊建筑为灿烂的阳光照射的白昼,
伊斯兰建筑为星光闪烁的黄昏,
哥特建筑则是象红霞。
——恩格斯
据古罗马著名建筑学家维持曾威的《建筑十书》记载,古希腊神庙中出现女像柱,原是作为对背叛整个希腊共同利益的某个城邦的惩罚,让这一城邦的妇女成为永受凌辱的奴隶形象出现的。所以,这些女像柱原来的创作意图上是一种耻辱柱。
作者出色地解决了雕像与柱子的关系,使它们既能支撑起建筑屋顶的重荷,又能透过女像雅致的服装以及衣褶下垂的线条,可以觉察出少女轻松自如的神态和优美柔和的线条;显示出古希腊人文主义光辉。
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
特点:
比较粗大雄壮,
没有柱础,拔地而起,
柱身有20条凹槽,
柱头没有装饰,
被称为男性柱。
代表:帕特农神庙
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
特点:
比较纤细秀美,
柱身有24条凹槽,
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
气质优雅高贵,
被称为女性柱。
代表:伊瑞克提翁神庙
科斯林柱式
(Corinthian Order)
特点:
比例更为纤细,
柱头是用毛莨叶作装饰,
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装饰性更强
代表:雅典的宙斯神庙
古代“奥林匹亚精神”
(1)和平与友谊的精神。
(2)尊崇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
(3)追求人体健美的精神。
(4) 追求奋进精神。
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中,最璀璨的明星和媒体宠儿,不是蝉联冠军的荷兰人霍根班德,也不是亚军南非人舒曼和“地头蛇”季军“飞鱼”索普,而是来自非洲赤道几内亚的选手埃里克·莫桑巴尼,一个游得又慢又业余的黑人小伙子。他游得有多慢?夺取冠军的霍根班德打破了世界纪录,成绩是47秒84,他的成绩是1分52秒72,几乎三倍于此,甚至比200米的世界纪录还慢了足足7秒多。这个成绩也是奥运历史上该项目的最慢纪录。就这样一位选手、一个成绩,却在比赛全程得到现场观众的欢呼和加油,那声音甚至超过了给本国运动员的加油声,甚至其它选手也起立鼓掌,全世界的观众也受到了极大的感染.
对人生而言,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顾拜旦)
。
6. 高中岳麓版历史选修一1~10课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 夏朝, 启 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②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地方设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义务:分封的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影响: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②西周后期,王权衰落,。由于诸侯势力壮大,分封制受破坏。标志性事件就是楚王问鼎。
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②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大小宗之分,嫡长子系统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兄弟)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君臣上下级)关系。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由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层),层层分封。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至高无上的皇权:①战国时期,经过商鞅变法,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②嬴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③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用的玉印称“玺”。全国的行政、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④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①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作为秦朝中央的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物。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军国大事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①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地区设县,在边地设郡。②战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③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④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是郡守。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还有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⑤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其官职职责分工明确,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4、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①安定边境,维护国家统一,扩大了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②颁布法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驰道,开灵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④秦始皇的专制,使人民处境恶劣,造成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①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又废除秦朝苛法,有所损益。②汉朝实行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习惯称三公。③西汉汉武帝时用布衣为相,用身边侍从、秘书为尚书令等形成“中朝”,用三公九卿的机构称“外朝”。④东汉光武帝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成为决策的中枢机构。⑤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⑥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三省分工明确,相权一分为三。⑦隋唐时期,还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⑧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合称“二府”。后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削弱相权。⑨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继承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二制并行。郡守和丞相分别是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汉武帝时,解除王国军政大权,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②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州、郡、县三级。③隋初,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官多民少,隋文帝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制。④唐朝地方行政机构与隋朝相同,唐太宗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将道的监察长官改为观察使,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朝中后期,设置藩镇,形成藩镇割据局面。⑤北宋初年,宋太祖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宋朝地方政权分为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⑦从汉至元,中央严格限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权。
中央 地方
秦 皇帝制度的确立,皇帝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
中央设丞相(决策),御史大夫(监察),太尉(武事)
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废分封,设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
汉 汉承秦制,有所变化
汉初,三公九卿。
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
东汉光武帝:设尚书台,皇帝总揽大权。 汉初,郡国二制并行,诸侯势力坐大,对中央造成威胁。汉武帝后期设州为监察区,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东汉末年,州、郡、县三级。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隋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 州、县两级
唐 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君权的独尊。此后历朝沿用。 州、县两级,唐太宗设立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形成(道)、州、县。
唐朝中后期,节度使权力扩大,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
最高行政机构 中书门下 二府
最高军政机构 枢密院
分割宰相财政权 三司使
分割宰相行政权 参知政事
削弱相权,皇权进一步加强。
地方行政制度为路、州、县
元
综合汉蒙政治制度,中书省(行政,统领六部),枢密院(军事),宣政院(宗教和西藏事务)。 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辖外,地方设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为最高长官,行省拥有大权。边远地区设宣尉司进行管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明 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高峰。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生,作为侍从顾问。成祖时内阁制确立。宣宗给阁臣票拟权。
地方设立布政司(行政)、都指挥司(军政)和按察司(监察)三司。
清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高于内阁、六部,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时,设立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笔录和传达皇帝旨意,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①明朝初,沿袭元朝制度,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②明太祖朱元璋废除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后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内阁的创立:①明太祖废丞相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③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④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⑤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3、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①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实行部落贵族共同议政的传统。②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还设内阁,置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在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③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④雍正帝时,又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大臣充任军机大臣。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形同虚设,后相继撤消,内阁也名存实亡,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⑤清朝统治者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制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
消极作用: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英国的光荣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极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第二单元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五 希腊文明的摇篮
特点——地理环境因素影响
①经济: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向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因此,希腊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较发达。
②对外关系:由于航海与海军对古希腊有重要意义,地少人多的古希腊人往往凭借这方面的优势向海外殖民扩张。
③政治: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根据财产的多少,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各级公民都可参加,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克利提斯:设五百人议事会,轮流执政,
伯利克里:(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发放观剧津贴,是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意义:①创新性: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优越性:多数人决策,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公职人员有多数人选举产生,时期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③文明进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局限性:①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它国公民,都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
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一切公职由选举和抽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衰落。
六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十二铜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意义:①是平民的胜利;(原因: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
②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
③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系最终完成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光荣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640年,英国成为共和国,1688 光荣革命
意义: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权利法案》:1689
内容:①从立法、司法、财政、军事等方面限制王权;
②把议会拥有的自由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意义:
①国王与议会关系: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②王权与法律关系:国王只能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③统治方式变化: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制,英国社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特点:议会权力至高无上,君主统而不治
责任制内阁:首相掌握国家大权
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其权力和重要性也随之增强;
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内阁制形成;
③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制的逐步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议会选举变成两个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八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政治的严重问题:①邦联权利有限,无权征税,不掌握兵权
②各州的权利很大,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
③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
④美国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属于不利地位,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1787年,颁布联邦宪法,
内容:①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权利高于各州
②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联邦制原则: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联邦司法体系;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总统:最高的行政权、军事指挥权、部分宪法否决权、任命高级政府官员权力;
议会:财政权和立法权;
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权、宪法的解释权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19世纪二三时年代,是美国两党形成的重要时期,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九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 大革命爆发
1791~~1792 君主立宪制
1793~~1804 第一共和国
1804~~1814 第一帝国
1815~~1830 复辟王朝
1848~~1852 第二共和国
1852~~1870 第二帝国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875 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
影响:共和体制最终确立,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总之,皇帝是最高权力的掌握者.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英、美、法、德政治制度的不同点
政体 国家元首及权力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权力
与地位 权力
中心
英 君主立宪制 国王世袭;
国王仅扮演仪式性角色,是国家的象征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拥有最高行政权和创意立法权; 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德 皇帝是帝国元首,世袭;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签署公布法律和监督法律实施,统帅军队,任命军官; 皇帝任命首相与官员,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 直接选举产生,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对政府没有监督权,只有批准预算权。 皇帝
美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民选产生;掌握最高行政权、军事指挥权、部分立法否决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和组织政府的权力; 总统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政府对总统负责 拥有有立法权、财政权,与总统、联邦法院相互制约 总统
法 民主共和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具有创议法律权、解散众议院的权力;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内阁向议会负责。 拥有选举总统权、立法权、创议法律权;总统和各部部长对议会负责,议会对政府行使监督权。 议会
核心特征:代议制民主;
议会拥有的共同的权力: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十 鸦片战争
1背景:(1)在中英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2)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3)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他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2中国的禁烟运动:(1)原因: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2)对虎门销烟的评价: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3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4 虎门硝烟:面对鸦片危害,道光皇帝派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在广东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即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清政府被迫和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①社会性质的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战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经济上,战前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经济开始解体。
②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③革命任务的变化:战前是反对本国封建统治,战后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
④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⑤思想领域的变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思想开始萌发。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鸦片战争后,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美国和法国也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鸦片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英、法不满足鸦片战争的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战争性质: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①1856年,英法以“修约”讹诈遭拒绝为机会,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②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进逼天津。清政府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③1859年,英法联军再次攻占大沽和天津。1860年,侵入北京并洗劫了圆明园。④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俄三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内容:(1)增开天津为商埠;(2)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⑤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大量领土和主权,出现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局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影响: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的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十一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①兴起:金田起义 1851年
②发展: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 1853年,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③全盛:1853-1856年进行北伐、西征和东征
北伐:目的:是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领导人:林凤祥、李开芳。
结果:由于孤军深入而失败。
意义:牵制了敌人兵力,为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西征:目的:为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领导人:赖汉英
结果:石达开大败湘军,巩固了天京
东征:目的:为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领导人:秦日纲
结果:夺取扬州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主要内容:
①基本内容是关于土地分配,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②关于产品的分配,规定“天下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绝对平均分配的方案。
(2)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
革命性:首先它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
空想性: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在当时无法实现,这种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 生产者的本性,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原因: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由于战争的环境,无法实施;
失败原因: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力量过于强大,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②主观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3)教训: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历史意义: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性质),它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②它坚持14年,势力达18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模③担任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反对封建主义,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④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
《资政新篇》
内容:政治方面:主张民主
经济方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文教方面:兴办新式学校
外交方面:与外国自由交流,但不允许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评价:《资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为振兴太平天国而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的愿望,没有实行。
十二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但国内市场狭小,希望从战争中寻找出路。(2)欧美列强持纵容态度。(3)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导火线。
战争的经过
(1)爆发:1894年日本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突袭中国的运兵船,战争爆发。
(2)平壤战役:回族将领左宝贵牺牲;平壤失陷。
(3)黄海之战:邓世昌、林永升与舰同沉;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日本取得制海权。
(4)辽东之战:聂士成率部抵抗;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5)威海之战: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表明洋务运动的破产)。
《马关条约》
内容: 一、割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二、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三、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
危害: ①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同时,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
③开埠: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伸向内地;(最内地的重庆)。
④设厂:使外国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①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②在北京设立使馆界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③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