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关于历史事件的读书笔记

关于历史事件的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1-02-28 03:43:57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中国历史故事》是我的启蒙书,是我“不说话的老师”,是它帮助我打开版了知识的大门,权是它让我知道了中国的悠久历史。
这本书的内容很吸引人,里面有许多历史故事,比如说:晏子相齐、风流才子司马相如、周武王伐纣等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谋,有的表现了友谊的珍贵,还有的是讲一些尔虞我诈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女纺织家黄道婆》这个故事了。
黄道婆善良、好学、诚实的品格,让我钦佩。她家境贫穷,父母养不活她,就把她卖给别人当童养媳。黄道婆整天都要干活,还要被公婆打骂,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因为她的勇敢,她终于逃出了公婆家,到处去流浪。有一天,黄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条船,跟着船一起来到了海口市。她和当地居民一起学纺织。但她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过了三十多年,黄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乌泥泾镇。她把自己学到的纺织技术传给了镇上的妇女,从而生产出了大批的“乌泥泾被”。当时,“乌泥泾被”闻名全国。
这个故事让我有很大的感触。从书中,我知道了黄道婆,了解了黄道婆为了家乡的发展,她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她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⑵ 中国历史事件读后感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说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夫差俘虏。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跟同甘共苦共同命运,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越王给吴王当了三年奴仆,受尽了屈辱,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重振越国,找回失去的尊严。他在麻痹了吴王被放回越国后,安抚百姓,操练军队,吃饭前品尝苦胆,晚上就睡在柴草上,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曾经的屈辱和复兴越国的雄心。他身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君王,能够这样做,真是难能可贵。经过自己的顽强毅力,勾践终于打败吴国。勾践这种坚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奋发图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失败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敢于面对,敢于重头再来。

无论何时失败对于我们都是悲伤的、沉痛的。在沉痛之中,勾践没有沉沦,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心怀大志,暗自充实自己锻炼自己,不断让自己更强大,然后等待机会,等待重新破土的日子。

与其说成功是不容易的,不如说筹备成功更不容易。正如黎明的前夕是黑暗,迎来成功 不可能没有付出。我们总是看到表面的辉煌,却很少留意背后的坚信。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成就,却都不愿付出人家背后的痛苦。

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人,他们之所以能万世扬名,是因为承受了“非人哉”的磨练。屈原被流放却写成了《离骚》,左丘明虽失明却著《国语》,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辱终于完成了千古名作《史记》。

忍别人之不能忍,成别人之不能成。要比别人成功,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在挫败中反省自己,在黑暗中认清前路。跌倒不可怕,重新振作,卧薪尝胆,给自己从头再来的机会。我们坚信,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胜者!

读《赤壁之战》有感:话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于是吴蜀联合抗曹。由于曹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使用火攻。先是“凤雏”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曹军用铁索把船只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再是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曹;最后孔明推测出东南风将至。风起时,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魏军本不熟水性,船又连在了一起,死伤无数。魏军逃跑。
孔明在岸上设连环计,杀得曹操四处逃窜,最后只剩数十人。在华容道上,关羽念旧情,就放曹操一马,曹操逃走了。
其中,孔明在七星坛上唤东南风,正好,三天三夜后风起。他猜中曹操多疑的心态,在伏有埋伏的小道放火烟,果然,曹操率军走进了设有埋伏的小道,可谓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赤壁之战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制胜的根本在于诸葛亮聪明的神机妙算、周瑜足智多谋、曹操的听信谣言。

《破釜沉舟》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里的故事以意趣盎然的故事情节,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了一个个深刻的道理,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
在这本书里,我最感兴趣的成语故事是《破釜沉舟》。故事讲的是: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序幕。项梁、项羽从江东起兵,立战国时楚怀王的孙子为皇帝,也称楚怀王。张尔、陈余也参加了起义,立赵歇为王,建立赵国。
公元前207年,秦国大将章邯率领数十万大军将赵军围攻在巨鹿。此时赵军不但兵力不足,粮草也快用完了。
巨鹿被围,赵王无力抵抗,分别派遣使者向楚怀王等起义军求救。楚怀王派项梁、项羽率军北上救赵。
项羽在渡河后命令士兵凿沉了所有的船只,又砸破了所有煮饭的锅,烧掉了所有休息用的营帐,只发给每个士兵三天的口粮,切断了所有将士的后退之路。
经过九次冲杀以后,秦军大败……
现在,人们用成语“破釜沉舟”来形容一个人干某种事情的决心很大,甚至切断退路,不顾一切将事情办到底。

戚继光抗倭读后感

一位大明名将,带领一支军队,令千万猖狂一时的倭寇胆战心惊,他就是戚继光,他带领戚家军奋力抵抗倭寇。他不图名利,呕心沥血,只为天下太平,是什么支撑着他?是勇气,是魄力,是一腔热血,是坚不可摧的爱国之心!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中华民族一位位先烈用血与汗打拼下来的。那广阔的田野,曾是先辈战斗过的地方,曾亲眼目睹一场场战争。先烈们勇敢地牺牲,为的是未来的子孙能够平静地生活,为的是捍卫华夏儿女的尊严!为什么一次次外强侵犯中国,一次次被击退?因为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中,有更崇高的国魂,它坚不可摧,百折不挠!因为我们的的尊严比任何财富都珍贵,永远不能受到污辱!在自然灾难面前,我们挺身而立,汶川、玉树大地震,我们用坚强的信念,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壮歌,我们没有倒下!舟曲洪灾,我们又一次勇敢面对,中国没有向困难低头。华夏儿女的拳拳赤子之情,炎黄子孙的国魂,像生命的火种,代代相传,永不泯灭。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岳飞传 精忠报国的读后感

我读了《岳飞传》这本书,岳飞是宋朝一位爱国的民族英雄,为了大宋江山舍身忘已。在凶恶的金兵面前临危不俱,但却被“莫须有”的罪名所害。这本书讲述了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兵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岳飞的身世、岳飞结拜的兄弟、抗金的经历,最后父子就义。其中,其中岳母刺字、大败粘罕、牛皋破敌、勇挑铁滑车这几个小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岳飞出生在河南境内黄河边的相州附近。传说出生时,家中屋脊上落下一只大鸟,鸣叫几声后就飞走了。因此他的父亲为他取名“岳飞”。他自幼父亲早世,在师傅周侗的教诲下学习文学、武艺和兵法。长大后天资聪颖,膂力过人,很早就表现出优秀的军事才能。他甘守清贫,不贪浊富,当宋朝受到金国的侵略时,他的母亲为了让他一生不忘报效国家,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他临危授命,战功卓著,在牛头山、爱华山等几个战役中,取得了辉煌战果,令金兵闻风胆丧。岳飞一生致力于恢得中原,直捣黄龙的伟大志向,但不幸惨遭奸臣秦桧等人陷害,背负莫须有的罪名,屈死于风波亭,时年三十九岁。

我读完这本书后,岳飞从小认真读书和长大后带领几千万宋朝人马打金兵的事,令我深受感动。岳飞小时候家境贫寒,由于洪水,他和母亲漂到了临村,是好心的人家收养了他们。岳飞和这家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和练武,他非常用心,刻苦,而且头脑灵活。长大后,他母亲在他的背上用针刺了四个大字“精忠报国”,岳飞牢记母亲的教导,每次打仗,他总是百战百胜,能打几百回合。岳飞有把神枪叫“沥泉神矛”,当年他就用这把神枪打杀金兵的。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和谐,不像以前的战争时代,更不像旧社会一样。我们的国家每天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在科技发达了,许多东西都是电子化的,人们也一步一步探索科技领域的奥秘,展望未来,现在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使我们的国家更强大,更美好!我以后也要向岳飞学习,学习他肯于动脑,灵活用脑的精神,多学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学以致用。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⑶ 介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读书笔记300字

对曹操的评价

(1)曹操统一北方的积极作用。

前已叙及,东汉王朝后期,由于政治黑暗,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无法生活,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民起义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继之而来的是东汉王朝的解体和军阀混战。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到处屠杀人民,抢劫财物,就是打着勤王旗号的东方将领也“纵兵钞掠”。因而普遍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这种情况的造成,除了应当归罪于东汉王朝的反动统治外,镇压农民起义和破坏社会生产的军阀,自然也是不可饶恕的罪首。但相对的说,各军阀之间,毕竟还是有所差别的。拿曹操来说,他虽然镇压过农民起义和滥杀过无辜人民,但从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他比被他消灭的那些军阀还是胜过一筹的。比如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这些都将在谈论经济时再介绍。

曹操一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但由于祸害根子在中央,操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治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较大、兵较多、粮较足,终为操所败。操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比较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我们只要翻看一下《三国志·魏志》,就可以看出在操统治下,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面貌和社会风气都与以前有所不同。朝中既少有倾轧营私的大臣;地方上恣意妄为而不受惩罚的官吏和豪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司马光说操“化乱为治”,并非无据。而且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的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操还提倡廉洁,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于是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与推行法治政策相辅而行的是操力图集权于己,不容许臣下有结党行为。他下令说:“今清时,但当尽忠于国,效力王事,虽私结好于他人,用千匹绢,万石谷,犹无所益”。操为了监视群臣,设置“校事”。这件事受到大臣反对,认为“非居上信下之旨”。操对此加以解释说:“要能刺举而办众事,使贤人君子为之,则不能也”。所谓“贤人君子”,主要指世家大臣,他们累世为官,枝连叶附,名望和势力很大。操对之一方面不能不加以笼络,使之居上位而不予实权;一方面也利用出身微贱的校事来检查他们的行动。至于这样做有无必要呢?我们可以用日后孙权的话来回答。孙权说:“长文(陈群字)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头,畏操成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孙权也仿效操设校事一职,可知在当时情况下,设置监视大臣行动的校事,以防汉末和袁绍集团内大臣结党拉派的重演,还是不无道理的。从曹魏政权的内部结构看,世家大臣最多,潜在的危险也较重。曹操为自身及子孙计,设置校事以伺察大臣,虽有些苛刻和搞权术,但不这样,是难以制服他们的。史称:“曹公性严,掾属公事,往往加杖”。操还令诸将家属居邺,以防其叛己外逃,都是操与属下存在着隔阂与矛盾的反映。

总起来看,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所以我们说操之统一北方及其相应采取的一些措施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2)曹操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

首先,操善于驭将;如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东击孙权,退军时,留下张辽、乐进、李典三将及护军薛悌镇守合肥。次年,操于出军西击张鲁前,派人给薛悌送去教令,封面写明:“贼至乃发”。不久,孙权亲自率领大军十万来攻合肥,薛悌等开函看教,乃是:“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这时合肥守军总共才七千余人。敌众我寡,如果分兵出战,是否上策,诸将疑惑。张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闻言,当即表示赞同。于是辽、典当夜招募敢从之士八百人,杀牛犒飨。次日天亮,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己名,直冲至孙权麾下。权见辽来势凶猛,大为惊恐,其左右亦不知所措,只好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呼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兵少,聚众围辽数重。辽一再突围,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早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辽等乃还修守备,众心遂安。权军经此一战,锐气顿失,守合肥十余日,即撤军退。大众既去,权和数将尚留逍遥津北。张辽从高望见,即率步骑前来捉权,极将甘宁、吕蒙、凌统等竭死格斗,权始乘骏马逃去,几被活捉。史家对操教令,颇为赞扬,胡三省认为操以“辽、典勇锐,使之战;乐进持重,使之守。”孙盛认为操之本意是勇怯调配,“参以同异”。我以为:张辽作战固极勇锐,乐进也以“骁果”显名,常先登陷阵,“奋强突围,无坚不陷”。如果把乐进说成是“怯”者或仅能“持重”的人,恐怕是不妥的。操的本意,料知孙权来时必自恃人马众多,合肥守兵寡少,必然骄忽轻敌。正可乘此给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袭击。即如张辽所说“及其未合,折其盛气”,如此而已。盖兵贵神速,掩其不备,操之知将料敌,固极高明。

由于孙权经常进兵侵犯合肥,所以曹魏一些靠近合肥的州刺史也带兵屯戍于此。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操令屯戍在合肥的兖州刺史裴潜等作好行军准备。因这时合肥方面并无军事气氛,故裴潜等动作不速。扬州刺史温恢暗自对裴潜说:“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一二日必有密书促卿进道,张辽等又将被召。辽等速知王意,后召先至,卿受其责矣!”于是裴潜赶紧作好快速行军准备。果然不久接到快速进军的命令。接着张辽等也收到诏书。说明操对诸将约束甚严,不容有忽慢诏令和动作迟缓的事。

由上可知,操善于用将,对之要求也很严格,但能得到他们的拥护。甚至连孙权都说操之“御将,自古少有”。证明操是善于御将的。

曹操还富有韬略、足智多谋,在战略、战术方面,常能应付裕如。操在战斗时,常能根据敌我情况,临机决策,变化多端。如前所述。操在对于毒农民军、吕布、张绣、袁绍、马超、韩遂等一系列战争中,常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彼救此、弃物诱敌等方法,谲敌致胜,转弱为强。在战略方面,操能集中部属智慧,择善而从,少有失误。例如当操与吕布争夺兖州,相持不下时,徐州牧陶谦病死,操欲乘机袭取徐州,然后再击吕布。荀彧劝阻之。操乃改变主意,以全力击败吕布,平定了兖州。接着徐州也归附了。建安六年(201年),即官渡战后下一年,操因粮少,不足略定河北,欲因绍新破,以其间击刘表。荀彧说:“今绍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背兖、豫,远师江、汉,若绍收其余烬,承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操从之,终究平定了冀州。

由上可知,荀彧在战略决策方面屡次纠正操的疑误想法,因而对操的成败存亡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其他谋臣如荀攸、郭嘉等亦有同样功勋,为操所称誉。足证操对战略部署极为重视,事先都与群僚仔细商讨。他能采纳别人的正确策略,说明他的判断力是很强的。

当操与袁绍起兵讨伐董卓时,绍问操:“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操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操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操又对别人说:“汤、武之王,岂同土哉?若以险固为资,则不能应机而变化也”。操之所以能克敌致胜,主要原因之一是如同他自己所说的“任天下之智力”,即充分发挥臣下的智慧和将士的战斗积极性。所谓使“贤人不爱其谋,群士不遗其力”。

无论曹操在战略、战术上做得怎样出色,如果其军队没有较强的战斗力还是不行的。吕布的军队号称勇悍;袁绍的军队人数最多,经过多次较量之后,都为操所败,说明操军的战斗力是很强的。操军战斗力之所以强,乃由于操一贯采取精兵、简政、重视粮食生产及运输等措施。操曾说:“孤所以能常以少兵胜敌者,常念增战士,忽余事,是以往者有鼓吹而使步行,为战士爱马也;不乐多署吏,为战士爱粮也”。操自言当官渡会战时,袁绍有铠甲一万领,他只有二十领;袁绍有马铠三百具,他连十具都不到。操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操治军带兵,比较重视纪律,赏罚比较严明,结果打败了袁军。一次在行军途中,操传令不得让马践踏麦地。如有违犯,一律斩首。于是士兵皆下马步行,惟恐踏坏了麦子。可是操自己所骑的马却因吃惊而踏了麦田。于是操即拔剑割下自己一撮头发,做为处罚,这虽只是做做样子,但也可说明操在军中持法是比较认真的。操起兵初期,打过不少败仗,但军队始终没有溃散,就是因操治军严整,而且在政治、经济各方面也能较好地配合和支持军事。所以终能转危为安、变弱为强。其他军阀如袁绍则“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吕布则“勇而无计”、“轻狡反复”;刘表则“不习军事”、只“保境自守”;袁术则“奢淫放肆”、“无纤介之善”。所以操终能将他们各个击破。

由此,我们说曹操可以称得上古代卓越的军事家。

(3)曹操的为人和作风。

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人们对他的看法纷纭错杂,毁誉不一。毁者把他说成白脸的奸臣、专门玩弄权术、“宁我负人,勿人负我”的极端利己者:誉者则目之为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有关史书记载,既善恶错出,真假难辨。我们如果片面地依据某些记述,断章取义,纵然再多发表评论文章,亦无济于事。评论历史人物,应当从有关的可靠记述中归纳出居于主流的东西(如德、才、功、过、善、恶、作用、影响等),从而得出确切的结论。不仅要把这一人物与他同时的人相比较,也要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同一类型的人相比较,这样便不难估计其在各方面的价值,以确定其历史作用。比如曹操的忠与奸的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做过分析,曹魏政权是曹操在农民起义的影响下,自己苦心经营出来的。当时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汉朝还有什么可供曹操篡夺呢?曹操确实是玩弄了一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但这样做,还是为汉朝延长了二十余年的名义上的国柞。假若操是奸臣的话,那末,二袁、刘表、刘备、孙权……谁是忠臣呢?如果找不出一个能维护汉政权的忠臣来,还能说操是奸臣吗?

至于曹操对人是否奸诈?专门倾人利己呢?传说中曹操所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话是否真实呢?据《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魏书》:

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字刃击杀数人。

《武帝纪》注又引《世语》:

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武帝纪》注又引孙盛《杂记》:

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根据《魏书》的说法,操杀人系于被劫之后,这种杀人,不能说是负人,而只是惩罚歹徒的行为。《杂记》所说操夜杀人,乃是怕别人杀害自己,所以先下手为强,这还可以说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行为。但操过后,还是很快就感到凄怆伤怀,说明这次杀人是属于误会,并非操本性即安于做负人之事。而且,“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之语,只见于此书,其他二书均未道及。可知这话是不可靠的。从当时实际情况论,操恐惧出奔,方逃命之不暇,安能轻易做杀人惹祸之事。他当时如畏人图己,就应趁人无备时逃走,何必杀人以增罪累而稽行期?以上三书所记大相径庭,陈寿既不采用,裴注虽引出,但未置评,仅备遗闻。所以我们不宜视之为真实材料,与其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远不如从操许多比较确凿的行事中寻找答案。比如:陈宫,原来是拥戴操为竞州牧的有功大员,操“待之如赤子”。但后来陈宫趁操东征徐州牧陶谦之际,叛操而迎吕布为兖州牧,使操几遭灭顶之灾。后来陈宫与吕布一起被操禽获,“宫请就刑,操为之泣涕”,颇有故人依恋之情。宫死后,“操召养其母终其身,嫁其女,抚视其家,皆厚于初”。又如建安十九年(214年),蒯越病死前,托操照料其家,操报书曰:“死者反生,生者不愧,孤少所举,行之多矣,魂而有灵,亦将闻孤此言也”。可见操对死者的嘱托,并无背负之事。王粲的儿子因参与魏讽谋反,为曹丕所诛,操闻叹息曰:“孤若在,不使仲宣无后。”操以金璧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之事更为人所熟知。操还自言:“前后行意,于心未曾有所负”,可知他是怕负人的,似不可能说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话。吕思勉谓:“操之待人,大致尚偏于厚”。这种讲法,是符合事实的。那些述说操诈骗倾人的传闻、轶事,多非历史的真实。但这种讲法从何而来呢?首先,操用兵善“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吕布与操作战时,曾告诫部属:“曹操多谲”。因此,有人就把操用兵时的“多谲”,扩大到其为人和作风上;其次,陈寿说操“少机警,有权术”。“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他在政治上搞的权术,赵翼言操用人系以权术相驭。操在用人上,确实有用权术的地方,但说他用人全靠权术,就以偏概全了。封建政治首脑有几个不用权术的?有几个没有滥杀过人?袁绍早就让操杀杨彪、孔融、梁绍。就以孔融为例,他何尝不随意杀人!当他任北海相时,仅因“租赋少稽”,就一朝杀五部督邮。孔融既不能自力保境,又不肯同邻近州郡合作,因此,左承祖劝他“自托强国”,仅因这个建议,就被孔融杀害。至于历代开国帝王,因铲除异己,而滥杀错杀的更史不绝书,如果只责操谲诈负人,是不公允的。

操的污点,首先是他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关于此事,前面已多处提及,不再详述。其次是他有过屠杀徐州人民的罪行,此事前面也说过。关于操攻徐州牧陶谦的原因,各书说法不一。即使操父真为陶谦所杀,操也不该大量屠杀无辜人民。陈寿于《三国志》中叙述曹操之事,从不做过分的贬抑,对操攻徐州的暴行,所述亦较他书为简,然亦不能不承认:“所过多所残戮”。操还曾有“围而后降者不赦”的法令,操及其手下诸将常有“屠城”之事,这是不应宽恕的。其他如当操攻围吕布于下邳时,关羽屡向操求取布将秦宜禄之妻杜氏,操“疑其有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在此事稍前,操在宛收降张绣时,亦曾纳张绣的从叔母,以致引起张绣的叛变。诸如此类的事,在当时虽算不上什么很坏,但总是欠缺的。陈寿在评论曹操时,极称赞其谋略、权变、法术和用人、创业的功绩,从无一语赞及他的品德。陈寿论到刘备时,认为备“机权于略,不逮魏武”。可是极力称颂刘备的“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说明陈寿是善于抓住曹、刘在德才上各自特色的。

许多人认为曹操是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家,我很同意。有些人还认为曹操是我国古代卓越的政治家,我觉得有点偏高。因为曹操有过滥杀无辜人民的暴行。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应当不这样。另外,在个人品德作风上,曹操也有些欠缺,不足为后世法。既然称作历史上的政治家,就应当对后世能起榜样作用,曹操在这方面还不够规格。

(1): 怎么觉得有古教科书的味道~?
其实以陈寿的三国志来做史实根据分析刘备曹操,可信度也未必高过演义。
(蜀汉未亡时,陈寿曾任蜀观阁令史,他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书写的有多精彩,而是因为他没有因为诸葛亮杀了他爹他就在纸上给孔明来个遗臭万年。所以别人往往引他为“秉笔直书”的典范;其实真的有没有“直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以个人看来,三国志的字里行间,作者对刘家的回护是非常明显的)
其实不管从文学上,军事上,政治上,刘备的段位,都去老曹远矣。
曹操和刘备都是名人,曹操的名人靠实力拼出来的,刘备的名人是吹出来的。刘备自称是皇亲,说自己是汉景帝儿子中山王刘胜的后代。且不说在汉武帝的时候,刘胜的儿子因为点进献给太庙的酎金问题就已经被除国,再到东汉末年,鬼才晓得他的子孙到了哪里。何况中间经历了王莽代汉,不和王莽合作的刘家子孙不是给杀了,就是和刘秀似的造反;刘秀复辟成功后和王莽合作的刘家子孙也不会有好下场,跟着造反的怎么也该有块封地。纯种的刘邦后代在民间是剩不下几个了。刘备就是也姓了一个刘,他爷爷当过一任县令,他早死的爸爸当过衙门里的小吏。他没有什么依靠,就从小和现在幼儿园小朋友姓孙就说自己和孙悟空沾亲似的,到处跟别人吹他是皇亲。不过幼儿园小朋友长大了会知道不好,不会再说。可刘备是一直执著地说,说到自己也有些相信,就跟有的巫婆神汉先说自己有神灵附体来骗钱,骗到最后连自己也有些相信,结果把病人和他自己的命都给害了。刘备就是这样逐渐在心理上把自己当成汉室的代表,正义的化身,逢人就是那么一句:"备虽汉室宗亲",整个一神经病。
可按照中国的老例是:"与其慢也宁敬"的,一般老百姓就想了,没有影子的事情他怎么会这么执著呢?多少总归刘备应该和皇帝家有点联系吧。以讹传讹,别人就觉得他有可能真和皇帝有些关系,略略给他些尊敬,随后刘备和他的支持着们也就更加理直气壮地宣扬,别人也就觉得越可信。人们心理的这个弱点,到现在也没有改过来,所以那些邪教和骗子才能够得逞。有时我忽然想,要是一个长发飘飘的年轻女子带上一副墨镜站到王府井的街头,她的几个同伴假装是她的保镖和影迷去请她签名,相信能够在王府井造成一场混乱的,大抵如此。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是人们上当的根源,也是骗子得以成功的根源。

刘备除了喜欢神经质地把“汉室宗亲”挂在嘴上外,一般还是很沉默寡言的,以示稳重,好让别人和他自己更加相信自己是汉室宗亲。现在有些不懂或者反应迟钝的人,也和大耳朵一样故作深沉状。最初刘备的生计是汉朝认为的贱业,半工半商,弄些个草鞋席子什么的卖卖,后来遇到中山的大商人张世平等人,靠着一张嘴,骗得张世平拿出钱来给他组织黑社会。一向很回护刘备的陈寿在《三国志》里说“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在得到大商人资助后“得用合徒众”。那时候黄巾还没有起事,刘备的一帮想来不会是什么爱心捐助机构,说轻点是大商人的保镖,说重点就是斧头帮之类的帮会。

从这可以看出东汉政局的紊乱,黑社会得以存在并横行的时期,都是一个政府行政权萎缩的时期。黑社会所行使的就是政府的原始功能,保护一定集团的利益、制订并维护一定的秩序。黑社会最初所填补的都是政府的真空地带,利用的往往是政府保护不力的弱势群体。在东汉,商人是一个政治上受歧视的群体,在与地方豪强的争斗中,往往受到士大夫集团为主体的官吏的不公正对待,因此就会培养刘备这样的势力来维护他们的利益。可以说,根治黑社会的要诀就是在于政权的公正性和广泛性。这点,毛主席的时代为根治黑社会提供了典范,在中国猖獗几千年的黑社会在新政权下的覆灭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正是因为毛泽东的政府最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尤其是代表了弱势群体的利益。

以商人集团为主要支柱的刘备帮会本来是要被东汉的士大夫集团镇压的,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主流观念看来,刘备之流应该是属于无赖子弟的。而此时,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开始起事,说的比刘备的皇亲来头还大:“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刘备等一帮无赖子弟一向以打架著称,就被征召为民团配合官军作战。刘备的帮会,欺行霸市还可以,对付武装起来的黄巾就不大顶用了。刘备很窝囊地被打翻在地,跟着就是装死,看来黄巾没有割对方耳朵记功的章程,刘备就得以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和一对引以为豪的大耳朵。

从死尸堆里爬出来的刘备,算是镇压黄巾的功臣,在黄巾的张氏兄弟破灭后当上了汉王朝的安喜尉,算是正式国家公务员编制。得了官的刘备更加正经了,帮会是不搞了,立志要当汉王朝的好官。可是他的好官没有当多久,汉王朝要搞减人增效,刘备怀疑他是属于在裁撤之列。因为他知道,汉王朝的减人增效裁撤的未必是没有本事的,可肯定是没有关系的。现在八个人的编制,其实只需要五个人来干,因此裁撤上三个人,减人增效,乍看起来有理。执行起来却未必,因为八个人的编制,可能只有三个人干活,而那五个不干活的根据存在即合理的哲学原理,想必是有背景和有关系的,到最后剩下的可能就是这五个不干活的,减人未必是增效。

有自知之明的刘备,不再拿着一副喜怒不行于色的劲了,做了一件有血性的事情,就是把郡里派来的督邮绑在树上,用鞭子痛打了一顿,然后把自己的官印挂在督邮的脖子上,弃官而去。比起后世的陶渊明听说督邮要来,长叹一声:“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间小儿折腰”。回老家去种菊花看南山的潇洒来,刘备的所为倒更有些男子气概。初次官场失意,让刘备知道仅仅是自称皇亲是没有用的,仅仅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官也是没有用的,要想出人头地,或者就是活得体面,要有自己的靠山,要有一个有权有势的人来赏识他,重用他,给他机会。在那样一个世界,替朝廷卖命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因为朝廷是虚幻的,皇帝是不知道的,替某个具体的官员卖命才是现实的。想通了这个道理后,刘备开始了自己的投奔生涯。

四处投奔

刘备投靠的人确实不少。在离开安喜县后,他碰巧遇到了奉何进命令出来募兵的都尉毋丘毅,当时都尉大人在下邳碰上了强盗。刘备戴罪立功,打退了强盗,又当上了芝麻官。可乱世里的芝麻官不好当,没多久,刘备就“为贼所破”,投靠老同学公孙瓒去了。这段时间里他并没有讨伐什么董卓,以至于有“三英战吕布”的辉煌,不然一向很回护他的陈寿一定会在《三国志》里给他记上一大功。

随后,刘备就是跟着公孙瓒的同盟青州刺史田楷混,和袁绍打仗,有了些战功,被公孙瓒委任为平原相。到了兴平元年的时候,陶谦把曹嵩杀了,引来了曹操的疯狂报复。陶谦就向田楷求救,刘备作为田楷的下属,一起去援助陶谦。当时刘备的手下有包括乌丸骑兵在内的千把人,另外“略得饥民数千人”,就是田楷手下的一个小跟班。陶谦为了让刘备替他卖命,给了刘备四千丹阳兵作为收买条件,于是刘备就不跟田楷了,改跟陶谦混。郯城一战,刘备大败,退守徐州。恰巧这时候陈宫叛迎吕布,曹操后院起火,曹军被迫回师兖州。此刻在徐州城里的陶谦和刘备因为此前的惨败,已经没有能力对撤退的曹军进行追击。这年冬天,陶谦在忧急中死去,刘备捡了现成便宜,在当地大商人糜竺等人的拥戴下,占有了徐州。看来刘备确实有商人缘。

兴平二年初,刘备还没有找到当一方封疆大吏的感觉,被曹操打败的吕布就来投奔刘备,从而使刘备很有些忘乎所以。骤然大阔的人往往是这样的,人绝大多数只在痛定思痛的时候才认真审视自己,有畏惧感。其实非常之福和非常之祸一样,都是超出了一个人的承受范围和把握能力,在非常之福或者非常之祸中人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非常之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非常之祸更可怕,非常之祸不过是几块石头向你砸来,你还可以闪避;非常之福则是裹胁着你撞向石头的洪水,逆水行舟顶多不进,顺风顺水把握不好会触礁身亡。刘备以一个外来户兼名微之辈占有徐州,自然有很多陶谦的旧将不服气,可刘备真以为自己是汉室宗亲,别人都应该支持他。他把自己看成了正义的化身,对淮南谋划着称帝的袁术虎视眈眈;当然四世三公的袁公路连他的庶兄袁绍都看不起,何况一个大耳朵?于是双方在盱眙对峙,陶谦旧将,也就是当年和刘备一起镇守郯城的曹豹向吕布献出了下邳城。刘备军心大乱,加上后勤匮乏,先是士兵逃往,后是败给袁术,进退不得,只好投降吕布,大耳朵的故主算是又多了一个。

到了建安三年,曹操在下邳把吕布给抓住了,吕布向曹操服软,想改给曹操当将军。在旁边的刘备想起了老婆两次落到了好色之徒吕布手里的遭遇,就不失时机地向曹操进言,让他吸取吕布两个故主丁原和董卓的教训,曹操听了他的话,把吕布给勒死,带着他回到了许昌。

从毋丘毅算起,加上公孙瓒、田楷、陶谦、吕布,曹操应该算是刘备的第六个上司,刘备对这位上司不是很满意,因为他自认为是皇亲,而曹操是赘阉遗丑,所以他比袁绍袁术更妒忌曹操。于是他就和没落贵族董承等人谋划着杀曹操。 心怀鬼胎的刘备为了显示自己胸无大志,平时关起门来种芜菁,想让曹操丧失对他的警惕。可这番做作是瞒不过曹操的,曹操象看耍猴一样看大耳朵自作聪

⑷ 中国历史故事读书笔记

《中国历史故事集》是从春秋到三国的历史故事合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我国的历史故事。本书讲了五个系列:《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历史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都对应着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韩信拜将》的故事。韩信没成名时,平时出门喜欢佩带宝剑。可有人看着韩信文不文、武不武的样子,觉得很不顺眼。有一个屠夫的儿子就要挑起事端,对韩信说:“你敢跟我拼一拼?你敢,就拿起剑来刺我;不敢,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韩信端详了他一会儿,就趴下去,从他的裤裆底下爬过去了。看到这里,我有许多感受。在学校里我们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吵架甚至告到老师那里去,一连几天闷闷不乐,心中像堵了个东西一样,无法专心致志学习读书。想想韩信的肚量,这样做有意思吗?韩信为什么不和污辱他的人拼个你死我活呢?不是说“士可杀不可辱”吗?项羽就为了他的所谓的气节,兵败垓下之后自刎于乌江了嘛!韩信之所以忍辱含羞,是因为他心中有明确大志向。为了实现自己宏伟的理想,任何一切他都可以忍受,因为他知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因此他不和小人计较,而是向着自己的目标坚忍不拔地走下去,最终成了汉军总司令--大将军,何况有时和你作对的人使你前进的步子迈得更坚定。因此,我们不应该为了一点小事就停下自己前进的步伐。要胸怀宽广,和同学友好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读了这本书后,我了解了中国的一些历史和典故,丰富了我的知识;同时我也懂得了许多道理,也让我在写作方面有所长进。 我感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故事书,推荐大家也去读读这本有意义的书。

⑸ 有关于历史故事的读后感

《中国历史故事》是我的启蒙书,是我“不说话的老师”,是它帮助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是它让我知道了中国的悠久历史。
这本书的内容很吸引人,里面有许多历史故事,比如说:晏子相齐、风流才子司马相如、周武王伐纣等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谋,有的表现了友谊的珍贵,还有的是讲一些尔虞我诈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女纺织家黄道婆》这个故事了。
黄道婆善良、好学、诚实的品格,让我钦佩。她家境贫穷,父母养不活她,就把她卖给别人当童养媳。黄道婆整天都要干活,还要被公婆打骂,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因为她的勇敢,她终于逃出了公婆家,到处去流浪。有一天,黄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条船,跟着船一起来到了海口市。她和当地居民一起学纺织。但她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过了三十多年,黄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乌泥泾镇。她把自己学到的纺织技术传给了镇上的妇女,从而生产出了大批的“乌泥泾被”。当时,“乌泥泾被”闻名全国。
这个故事让我有很大的感触。从书中,我知道了黄道婆,了解了黄道婆为了家乡的发展,她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她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李老师点评:
小作者围绕《中国历史故事》中的一篇《女纺织家黄道婆》这个故事发表感想,对黄道婆这位历史人物进行了歌颂。感情真挚,行文流畅。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实在不容易。有一点不足之处在于,小作者就故事谈故事,视角不够开放。建议在写作之前,要静下心来,列好提纲。
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⑹ 求一篇300字读书笔记 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

对曹操的评价

(1)曹操统一北方的积极作用。

前已叙及,东汉王朝后期,由于政治黑暗,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无法生活,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民起义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继之而来的是东汉王朝的解体和军阀混战。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到处屠杀人民,抢劫财物,就是打着勤王旗号的东方将领也“纵兵钞掠”。因而普遍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这种情况的造成,除了应当归罪于东汉王朝的反动统治外,镇压农民起义和破坏社会生产的军阀,自然也是不可饶恕的罪首。但相对的说,各军阀之间,毕竟还是有所差别的。拿曹操来说,他虽然镇压过农民起义和滥杀过无辜人民,但从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他比被他消灭的那些军阀还是胜过一筹的。比如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这些都将在谈论经济时再介绍。

曹操一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但由于祸害根子在中央,操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治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较大、兵较多、粮较足,终为操所败。操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比较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我们只要翻看一下《三国志·魏志》,就可以看出在操统治下,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面貌和社会风气都与以前有所不同。朝中既少有倾轧营私的大臣;地方上恣意妄为而不受惩罚的官吏和豪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司马光说操“化乱为治”,并非无据。而且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的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操还提倡廉洁,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于是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与推行法治政策相辅而行的是操力图集权于己,不容许臣下有结党行为。他下令说:“今清时,但当尽忠于国,效力王事,虽私结好于他人,用千匹绢,万石谷,犹无所益”。操为了监视群臣,设置“校事”。这件事受到大臣反对,认为“非居上信下之旨”。操对此加以解释说:“要能刺举而办众事,使贤人君子为之,则不能也”。所谓“贤人君子”,主要指世家大臣,他们累世为官,枝连叶附,名望和势力很大。操对之一方面不能不加以笼络,使之居上位而不予实权;一方面也利用出身微贱的校事来检查他们的行动。至于这样做有无必要呢?我们可以用日后孙权的话来回答。孙权说:“长文(陈群字)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头,畏操成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孙权也仿效操设校事一职,可知在当时情况下,设置监视大臣行动的校事,以防汉末和袁绍集团内大臣结党拉派的重演,还是不无道理的。从曹魏政权的内部结构看,世家大臣最多,潜在的危险也较重。曹操为自身及子孙计,设置校事以伺察大臣,虽有些苛刻和搞权术,但不这样,是难以制服他们的。史称:“曹公性严,掾属公事,往往加杖”。操还令诸将家属居邺,以防其叛己外逃,都是操与属下存在着隔阂与矛盾的反映。

总起来看,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所以我们说操之统一北方及其相应采取的一些措施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2)曹操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

首先,操善于驭将;如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东击孙权,退军时,留下张辽、乐进、李典三将及护军薛悌镇守合肥。次年,操于出军西击张鲁前,派人给薛悌送去教令,封面写明:“贼至乃发”。不久,孙权亲自率领大军十万来攻合肥,薛悌等开函看教,乃是:“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这时合肥守军总共才七千余人。敌众我寡,如果分兵出战,是否上策,诸将疑惑。张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闻言,当即表示赞同。于是辽、典当夜招募敢从之士八百人,杀牛犒飨。次日天亮,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己名,直冲至孙权麾下。权见辽来势凶猛,大为惊恐,其左右亦不知所措,只好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呼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兵少,聚众围辽数重。辽一再突围,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早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辽等乃还修守备,众心遂安。权军经此一战,锐气顿失,守合肥十余日,即撤军退。大众既去,权和数将尚留逍遥津北。张辽从高望见,即率步骑前来捉权,极将甘宁、吕蒙、凌统等竭死格斗,权始乘骏马逃去,几被活捉。史家对操教令,颇为赞扬,胡三省认为操以“辽、典勇锐,使之战;乐进持重,使之守。”孙盛认为操之本意是勇怯调配,“参以同异”。我以为:张辽作战固极勇锐,乐进也以“骁果”显名,常先登陷阵,“奋强突围,无坚不陷”。如果把乐进说成是“怯”者或仅能“持重”的人,恐怕是不妥的。操的本意,料知孙权来时必自恃人马众多,合肥守兵寡少,必然骄忽轻敌。正可乘此给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袭击。即如张辽所说“及其未合,折其盛气”,如此而已。盖兵贵神速,掩其不备,操之知将料敌,固极高明。

由于孙权经常进兵侵犯合肥,所以曹魏一些靠近合肥的州刺史也带兵屯戍于此。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操令屯戍在合肥的兖州刺史裴潜等作好行军准备。因这时合肥方面并无军事气氛,故裴潜等动作不速。扬州刺史温恢暗自对裴潜说:“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一二日必有密书促卿进道,张辽等又将被召。辽等速知王意,后召先至,卿受其责矣!”于是裴潜赶紧作好快速行军准备。果然不久接到快速进军的命令。接着张辽等也收到诏书。说明操对诸将约束甚严,不容有忽慢诏令和动作迟缓的事。

由上可知,操善于用将,对之要求也很严格,但能得到他们的拥护。甚至连孙权都说操之“御将,自古少有”。证明操是善于御将的。

曹操还富有韬略、足智多谋,在战略、战术方面,常能应付裕如。操在战斗时,常能根据敌我情况,临机决策,变化多端。如前所述。操在对于毒农民军、吕布、张绣、袁绍、马超、韩遂等一系列战争中,常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彼救此、弃物诱敌等方法,谲敌致胜,转弱为强。在战略方面,操能集中部属智慧,择善而从,少有失误。例如当操与吕布争夺兖州,相持不下时,徐州牧陶谦病死,操欲乘机袭取徐州,然后再击吕布。荀彧劝阻之。操乃改变主意,以全力击败吕布,平定了兖州。接着徐州也归附了。建安六年(201年),即官渡战后下一年,操因粮少,不足略定河北,欲因绍新破,以其间击刘表。荀彧说:“今绍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背兖、豫,远师江、汉,若绍收其余烬,承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操从之,终究平定了冀州。

由上可知,荀彧在战略决策方面屡次纠正操的疑误想法,因而对操的成败存亡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其他谋臣如荀攸、郭嘉等亦有同样功勋,为操所称誉。足证操对战略部署极为重视,事先都与群僚仔细商讨。他能采纳别人的正确策略,说明他的判断力是很强的。

当操与袁绍起兵讨伐董卓时,绍问操:“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操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操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操又对别人说:“汤、武之王,岂同土哉?若以险固为资,则不能应机而变化也”。操之所以能克敌致胜,主要原因之一是如同他自己所说的“任天下之智力”,即充分发挥臣下的智慧和将士的战斗积极性。所谓使“贤人不爱其谋,群士不遗其力”。

无论曹操在战略、战术上做得怎样出色,如果其军队没有较强的战斗力还是不行的。吕布的军队号称勇悍;袁绍的军队人数最多,经过多次较量之后,都为操所败,说明操军的战斗力是很强的。操军战斗力之所以强,乃由于操一贯采取精兵、简政、重视粮食生产及运输等措施。操曾说:“孤所以能常以少兵胜敌者,常念增战士,忽余事,是以往者有鼓吹而使步行,为战士爱马也;不乐多署吏,为战士爱粮也”。操自言当官渡会战时,袁绍有铠甲一万领,他只有二十领;袁绍有马铠三百具,他连十具都不到。操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操治军带兵,比较重视纪律,赏罚比较严明,结果打败了袁军。一次在行军途中,操传令不得让马践踏麦地。如有违犯,一律斩首。于是士兵皆下马步行,惟恐踏坏了麦子。可是操自己所骑的马却因吃惊而踏了麦田。于是操即拔剑割下自己一撮头发,做为处罚,这虽只是做做样子,但也可说明操在军中持法是比较认真的。操起兵初期,打过不少败仗,但军队始终没有溃散,就是因操治军严整,而且在政治、经济各方面也能较好地配合和支持军事。所以终能转危为安、变弱为强。其他军阀如袁绍则“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吕布则“勇而无计”、“轻狡反复”;刘表则“不习军事”、只“保境自守”;袁术则“奢淫放肆”、“无纤介之善”。所以操终能将他们各个击破。

由此,我们说曹操可以称得上古代卓越的军事家。

(3)曹操的为人和作风。

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人们对他的看法纷纭错杂,毁誉不一。毁者把他说成白脸的奸臣、专门玩弄权术、“宁我负人,勿人负我”的极端利己者:誉者则目之为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有关史书记载,既善恶错出,真假难辨。我们如果片面地依据某些记述,断章取义,纵然再多发表评论文章,亦无济于事。评论历史人物,应当从有关的可靠记述中归纳出居于主流的东西(如德、才、功、过、善、恶、作用、影响等),从而得出确切的结论。不仅要把这一人物与他同时的人相比较,也要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同一类型的人相比较,这样便不难估计其在各方面的价值,以确定其历史作用。比如曹操的忠与奸的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做过分析,曹魏政权是曹操在农民起义的影响下,自己苦心经营出来的。当时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汉朝还有什么可供曹操篡夺呢?曹操确实是玩弄了一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但这样做,还是为汉朝延长了二十余年的名义上的国柞。假若操是奸臣的话,那末,二袁、刘表、刘备、孙权……谁是忠臣呢?如果找不出一个能维护汉政权的忠臣来,还能说操是奸臣吗?

至于曹操对人是否奸诈?专门倾人利己呢?传说中曹操所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话是否真实呢?据《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魏书》:

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字刃击杀数人。

《武帝纪》注又引《世语》:

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武帝纪》注又引孙盛《杂记》:

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根据《魏书》的说法,操杀人系于被劫之后,这种杀人,不能说是负人,而只是惩罚歹徒的行为。《杂记》所说操夜杀人,乃是怕别人杀害自己,所以先下手为强,这还可以说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行为。但操过后,还是很快就感到凄怆伤怀,说明这次杀人是属于误会,并非操本性即安于做负人之事。而且,“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之语,只见于此书,其他二书均未道及。可知这话是不可靠的。从当时实际情况论,操恐惧出奔,方逃命之不暇,安能轻易做杀人惹祸之事。他当时如畏人图己,就应趁人无备时逃走,何必杀人以增罪累而稽行期?以上三书所记大相径庭,陈寿既不采用,裴注虽引出,但未置评,仅备遗闻。所以我们不宜视之为真实材料,与其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远不如从操许多比较确凿的行事中寻找答案。比如:陈宫,原来是拥戴操为竞州牧的有功大员,操“待之如赤子”。但后来陈宫趁操东征徐州牧陶谦之际,叛操而迎吕布为兖州牧,使操几遭灭顶之灾。后来陈宫与吕布一起被操禽获,“宫请就刑,操为之泣涕”,颇有故人依恋之情。宫死后,“操召养其母终其身,嫁其女,抚视其家,皆厚于初”。又如建安十九年(214年),蒯越病死前,托操照料其家,操报书曰:“死者反生,生者不愧,孤少所举,行之多矣,魂而有灵,亦将闻孤此言也”。可见操对死者的嘱托,并无背负之事。王粲的儿子因参与魏讽谋反,为曹丕所诛,操闻叹息曰:“孤若在,不使仲宣无后。”操以金璧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之事更为人所熟知。操还自言:“前后行意,于心未曾有所负”,可知他是怕负人的,似不可能说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话。吕思勉谓:“操之待人,大致尚偏于厚”。这种讲法,是符合事实的。那些述说操诈骗倾人的传闻、轶事,多非历史的真实。但这种讲法从何而来呢?首先,操用兵善“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吕布与操作战时,曾告诫部属:“曹操多谲”。因此,有人就把操用兵时的“多谲”,扩大到其为人和作风上;其次,陈寿说操“少机警,有权术”。“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他在政治上搞的权术,赵翼言操用人系以权术相驭。操在用人上,确实有用权术的地方,但说他用人全靠权术,就以偏概全了。封建政治首脑有几个不用权术的?有几个没有滥杀过人?袁绍早就让操杀杨彪、孔融、梁绍。就以孔融为例,他何尝不随意杀人!当他任北海相时,仅因“租赋少稽”,就一朝杀五部督邮。孔融既不能自力保境,又不肯同邻近州郡合作,因此,左承祖劝他“自托强国”,仅因这个建议,就被孔融杀害。至于历代开国帝王,因铲除异己,而滥杀错杀的更史不绝书,如果只责操谲诈负人,是不公允的。

操的污点,首先是他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关于此事,前面已多处提及,不再详述。其次是他有过屠杀徐州人民的罪行,此事前面也说过。关于操攻徐州牧陶谦的原因,各书说法不一。即使操父真为陶谦所杀,操也不该大量屠杀无辜人民。陈寿于《三国志》中叙述曹操之事,从不做过分的贬抑,对操攻徐州的暴行,所述亦较他书为简,然亦不能不承认:“所过多所残戮”。操还曾有“围而后降者不赦”的法令,操及其手下诸将常有“屠城”之事,这是不应宽恕的。其他如当操攻围吕布于下邳时,关羽屡向操求取布将秦宜禄之妻杜氏,操“疑其有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在此事稍前,操在宛收降张绣时,亦曾纳张绣的从叔母,以致引起张绣的叛变。诸如此类的事,在当时虽算不上什么很坏,但总是欠缺的。陈寿在评论曹操时,极称赞其谋略、权变、法术和用人、创业的功绩,从无一语赞及他的品德。陈寿论到刘备时,认为备“机权于略,不逮魏武”。可是极力称颂刘备的“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说明陈寿是善于抓住曹、刘在德才上各自特色的。

许多人认为曹操是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家,我很同意。有些人还认为曹操是我国古代卓越的政治家,我觉得有点偏高。因为曹操有过滥杀无辜人民的暴行。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应当不这样。另外,在个人品德作风上,曹操也有些欠缺,不足为后世法。既然称作历史上的政治家,就应当对后世能起榜样作用,曹操在这方面还不够规格。

⑺ 关于国泰民安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是读书笔记 500字以上

取消农业税,可以使广大农民手头得到真正的实惠,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但这远远不是这一重大政策改革的全部.
在漫长的中国农业社会历史上,政府收缴农业税、农民交纳农业税从来都是天经地义的.历朝历代,只有过局部减轻包括农业税在内的税赋的举措,还从来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的先例.农民一直是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又是收入增长最缓慢、生活最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因此,取消农业税,首先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的施政理念.
取消农业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农民的一种解放.在我国,农业征税、缴税成本太大,这种成本有时候甚至超过了税收本身.以农业税为载体,派生出从农民、农村、农业摄取剩余的税费的品种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农业税的取消,使这种到处向农民伸手的体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现行的农村税制,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下设立的.这种两线并行的税制结构,再加上城乡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对中国农民形成了极不公平的税收负担.我国由7%的主税及其20%的附加合成的农业税税率达8.4%.据了解,对特定人群进行税收,这种情况只有在中国才存在.因此,取消农业税政策的提出,更多的是一种制度性的变化,是中央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是对农民在税负上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位的恢复.
取消农业税,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一项巨大成果.四百亿的农业税虽然只占国家税收总额的百分之二点几,但今后这笔税收不但没有了,国家还要从财政中拿出一笔钱来支付农村基层的财政开支,这在以前即使想做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农业税的取消,一方面意味着我国经济结构在升级的过程中,农业的比重正在逐步降低;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目前已完全具备了取消农业税而不至于影响国家全局发展的经济能力.
取消农业税,对小区域经济中的财政税收结构的影响是最大的,特别是县域经济.对于许多农业县、农业区域来说,财政税收中的农业税仍然是很大的比重.农业税的取消,使得这些地方的财政税收结构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并进而将影响到更大的区域甚至是国家财政税收结构的变革.因此,取消农业税,实际上是对财政税收结构、小区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甚至是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的开始,意味着我们的改革已开始走向最艰巨的领域.
取消农业税以及中央政策向“三农”倾斜,并不损害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利益.相反,还将最终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一个浅显的道理:全国13亿人中的9亿多农民增收了,消费水平提高了,必将促进城乡市场的畅旺,拉动内需,城镇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等环节也将随之步入良性循环,进而加快城市工业化的步伐.同时,城乡差距的缩小,还会促使农村社会更加稳定,并有助于全社会的稳定.一句话,中国的改革,都是从解放农民开始的.没有富裕的农民,就没有富裕的中国;没有农村的稳定,就不可能有一个稳定和谐的中国社会.
农业税这项“千年古制”的最终废除,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壮举,其意义是空前的,并将对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取消农业税,并不仅仅是中国农民的福音,更是13亿中国人共同的福音.

⑻ 写一篇历史名人或历史事件的介绍,写一篇读书笔记。(600字)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
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这就是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一九一一年发动的辛亥革命。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年,在中国人民正朝着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重要时刻,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缅怀孙中山先生等民主革命先驱的光荣业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和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进行了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抗争。中国人民从反抗斗争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必先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清王朝是中国反动封建势力的代表,同时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扫除这个障碍,要获得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关于辛亥革命的意义则如下
辛亥革命是近代史上一次具有较全面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虽然失败了,但其伟大历史意义和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⑼ 历史故事的读后感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中国历史故事》是我的启蒙书,是我“不说话的老师”,是它帮助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是它让我知道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这本书的内容很吸引人,里面有许多历史故事,比如说:晏子使楚、风流才子马相如、三保太监下西洋等故事。这些故事有得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足智多谋,有的表现了友谊的珍贵,还有的讲一些不忘国耻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孟母搬家”。 小的时候也背过“昔孟母,择邻处”,但是不明白其中含义。今天,我终于懂了。书中说的是孟子小时候很调皮,他妈妈对他非常严格。为了让他有个好的环境,能够专心读书,搬了好几次家。慢慢的,孟子开始变得懂事了,爱看书,也有礼貌了。孟母还教育孟子“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孟子长大后,成为了天下文明的大师。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妈妈,我妈妈也为了我能专心读书,放弃了很好的工作,细心在家教导我,教育我。她像一位辛勤的园丁,不厌其烦的教我一遍又一遍。妈妈还说,自己没上过大学,只是没爸爸好,以后就要看我的了。我就有一个小小的心愿栽种在了我的心中。“不能辜负妈妈的期望”。我现在渐渐长大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用好的成绩来回报我亲爱的妈妈。

阅读全文

与关于历史事件的读书笔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