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相关的历史事件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2. 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发生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洪仁玕最早抄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资政新篇》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主张学习西方,而且在政治制度方面也主张学习西方,提出效法西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它是近代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建设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
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王韬。
3. 中国学习西方的历史相关重大事件
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4. 中国近代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三件历史事件
中国近代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历史事件是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请采纳鼓励!
O(∩_∩)O谢谢!
5. 学习西方思想的历史事件是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专帝所进属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6. 中国近代化三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历史事件和内容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抄国袭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此过程中,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这一时期近代化的主要内容是:
(1)经济领域:发展资本主义,在生产力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以地主阶级洋务派创办使用机器生产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为开端)在生产关系上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开端);
(2)政治领域:主要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
(3)阶级关系领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并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领域:传播西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政治制度;
(5)教育领域:创办新式学校,派人出国留学,改革教育内容等(以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校为开端);
(6)军事领域:创办近代的军队和军事工业;
(7)外交领域: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8)社会生活领域: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近代化。
如: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7. 1919年以前中国侧重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代表性历史事件
科学技术:最早的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后来的师夷长技以自强都一样.
政治制度: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君主立宪,三民主义,民主共和(貌似和政治差不多)
8. 西方军事器物,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四大历史事件
军事器物:火药武器应用。
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
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9. 通过学习西方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历史,你有何启示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是由“器物”(洋务运动)、“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到“思想文化”(五四运动),再加一步,那就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学习(十月革命到新中国成立)。
一、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
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第一个正眼看世界。魏源总结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些思想的传播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2、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这种违背社会
发展规律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二、从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
1.、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他们通过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
播开来,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2、革命派:学习民主共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用民主革命思想来改造中国,提出了三民主义,要求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虽然后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三、从民初到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学“思想”
1、陈独秀、李大钊:学习“民主”和“科学”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德思想进行了最猛烈的抨击。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但新文化运动目标是建立一个西方式的资产阶级现代国家。设想是美好的,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而不可能实现。
2 、北京青年: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
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四、从十月革命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1、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扩大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他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确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2、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军人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不断从胜利走向成功,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启示
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国陷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近代中国的先进人物对学习西方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学习的内容逐渐增多,失败孕育成功,怀疑孕育追求,他们的探索为中国人民最终找到一条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